磁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软磁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软磁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刘颖,Andrew Peter Baker,翁履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部,深圳(518055)E-mail:liuying05@摘要:本文根据绝缘包覆材料的不同,综述了近年来开发的各种软磁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介绍了软磁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及影响因素;最后简要介绍了软磁复合材料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情况,对将来研究方向提出看法。
关键词:软磁复合材料,高温绝缘包覆层,压坯中图分类号:TB333 文献标识码:A1.引言随着电气设备小型化趋势,对各式微型粉芯[1]的需求日益显著。
为了研制出能效更高,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粉芯,开发新型软磁复合材料(Soft Magnetic Composite, SMC)已成为当前一个热点。
SMC材料不仅能有效降低高频涡流损耗,而且还结合了粉末冶金技术的生产优势,在未来几年它将在航空、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其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SMC材料生产工艺、研究进展、性能及影响因素、应用及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SMC材料的发展。
2.软磁复合材料在生产铁粉基软磁材料时,为降低涡流损耗有两种常用方法[2]。
一种是利用合金添加剂来提高材料电阻率,降低涡流损耗,如铁-硅合金(通常含Si3%),铁-磷合金(一般含P0.45%-0.75%),铁-镍合金(含铁50%,含镍50%)等。
但这样降低了饱和磁感应强度,而且合金含量在商业使用上还有一定限度。
这种方法适合应用于直流或较低频率交流装置。
另一种方法则是对磁性颗粒进行绝缘包覆处理,这类就是SMC材料,其结构如图1[3]所示。
SMC材料,有时也称“绝缘包覆铁粉”,是近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铁基粉末软磁材料。
它通常选用高纯铁粉为基材,经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绝缘包覆处理,利用粉末冶金技术使混合粉末成为各向同性的体材料[4,5]。
利用SMC材料生产各类铁芯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6-8]:1.各向同性:这大大增加了设计自由度,单位重量可获得更大转矩以及更大铜的填充率,实现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的目的。
《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篇一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一、引言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普及和高速发展,电磁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轻质、薄型等优点,在电磁波防护和电磁干扰抑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MOF (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二、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首先,制备MOF前驱体;然后,通过热解、还原或其他方法将MOF转化为金属/碳基复合材料;最后,通过调整制备参数,实现形貌的控制。
三、形貌控制形貌控制是提高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
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前驱体浓度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复合材料形貌的控制。
形貌的控制可以影响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晶体结构等,进而影响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四、电磁波吸收性能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其吸收机理主要涉及材料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
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影响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关键参数。
通过调整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可以优化其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从而提高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不同形貌的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并对其电磁波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形貌控制,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此外,我们还发现,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与其形貌、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六、结论本文研究了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2023年软磁复合材料行业概况及现状:软磁复合材料是电子工业中的重要材料2
2023年软磁复合材料行业概况及现状:软磁复合材料是电子工业中的重要材料网讯,软磁复合材料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和医疗器械以及汽车等领域,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创新下应用领域也渐渐拓宽。
不同的产品应用在不同的市场,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车等都推动着软磁复合材料市场的进展。
软磁复合材料行业进展现状软磁复合材料是一种由软磁材料和非磁性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计算机、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中的电感器、变压器、电源、磁头、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中。
它可以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噪音,并且具有小体积、轻重量、易加工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进展,软磁复合材料行业也得到了快速进展。
据软磁复合材料行业概况及现状统计,全球软磁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将来还有很大的进展空间。
国内软磁复合材料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以国电电气、天津松江、广东鸿图、中航西飞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
目前,软磁复合材料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软磁芯、磁性传感器、变压器等。
其中,软磁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电力电子、通信电子、计算机电子等领域。
磁性传感器则主要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等特点。
变压器是电力电子领域最为基础的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铁路系统等领域。
总体来说,软磁复合材料行业进展前景宽阔,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同质化严峻等。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渠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软磁复合材料行业前景分析软磁复合材料是指由软磁性粉末和绝缘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软磁性和绝缘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电力、机械等领域,是现代电子工业中不行缺少的材料之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进展,软磁复合材料的需求量也将逐步增加。
软磁复合材料绝缘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W U S h e n ,S UN Ai z h i ,XU We n h u a n,Z OU Ch a o ,DONG J u a n,YANG J u n
( S t a t e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f o r Ad v a n c e d Me t a l s a n d Ma t e r i a l s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f f e c t o f o r g a n i c c o a t i n g ,i n o r g a n i c c o a t i n g a n d c o mp o s i t e c o a t i n g o n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ma g n e t i c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s y n t h e - s i z e d ma g n e t s i s r e v i e we d .Fi n a l l y ,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t h e n e w c o a t i n g a g e n t ,s u r f a c e t r e a t m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 me n t a n d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mo d e l wi l l b e c o me t h e f o C U S o f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 L
铁磁电复合材料BiFeO3的研究及发展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引言 (1)2 BiFeO3的结构 (2)3 BiFeO3陶瓷与薄膜的制备工艺 (2)3.1 BiFeO3陶瓷的制备 (2)3.2 BiFeO3薄膜的制备 (3)4 掺杂改性 (4)4.1稀土掺杂改性 (4)4.2 BiFeO3与其他ABO3型钙钛矿结构的铁电材料固熔体系 (5)5 结论 (6)参考文献 (6)铁磁电复合材料BiFeO及研究进展3姓名:武少华学号:20075040098单位: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指导老师:秦萍职称:副教授摘要:BiFeO3是一种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磁性和铁电性的铁磁电材料之一,在信息存储、传感器和自旋电子器件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BiFeO3的结构、陶瓷与薄膜的制备工艺、掺杂改性,并展望了BiFeO3铁磁电材料今后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铁磁电材料;掺杂改性;磁电效应Progress in Study on Ferroelectromagnetics BiFeO3 Abstract: BiFeO3 is one of ferroelectromagnetics with ferromagnetism and ferroelec- tricity at room temperature,which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storage,sensors,spin electronic devices,and other aspects.This paper not only discusses the struc- ture,ceramics and thin film technology,doped of BiFeO3,but also prospects BiFeO3 ferroelectromagnetic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s.Keywords: Ferroelectromagnetics;Doped to change the nature;Magnetoelectric effect1 引言铁磁电材料是一种因结构参数有序而导致铁电性、磁性同时存在并具有磁电耦合性质[1]的材料,它在探索新型信息存储器、自旋电子器件和设备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近年来,纳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尤其是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因其具备磁性和纳米晶体两种特殊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环保、电子、能源和生物领域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物理法包括溅射法、电化学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磁控溅射法。
这种方法利用高能量离子轰击靶材,将靶材中的原子或分子释放出来,并在基底上形成纳米颗粒。
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离子束能量、靶材组成、沉积时间等,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散性。
该方法制备出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精度、高可控性和优异的尺寸控制效果,但由于需要高能量离子轰击靶材,因此制备成本较高。
化学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聚合物复合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共沉淀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化学试剂在溶液中混合反应,形成纳米颗粒。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可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散性。
该方法制备出的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和较好的可控性,但易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制备难度较大。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作为MRI(磁共振成像)对比剂,提高成像的对比度,从而更精确地诊断疾病。
此外,通过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与药物分子结合,可以制备出具有定向、可控释放的靶向药物传递系统,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减少副作用。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环保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吸附重金属离子,在废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磁性纳米复合材料还可以用来吸附有机污染物,如苯、甲苯等,解决城市空气污染。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领域中也有不少应用。
例如,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备高密度磁盘、磁性条形媒体等。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
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屏蔽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吸收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材料中的导电性来吸收电磁波的能量。
当电磁波传播到材料表面时,材料中的导电粒子(如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粒子等)可以与电磁波相互作用,并将其能量转化为热能。
这种转化过程会导致电磁波能量的衰减,从而实现电磁屏蔽的目的。
反射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材料中的磁导率来反射电磁波。
当电磁波传播到材料表面时,材料中的磁性物质(如铁氧体、铁磁金属等)会改变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从而使其反射回去。
这种反射过程能够减少电磁波的穿透能力,从而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
目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如下:1.材料选择:研究者们在研究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时,通常会选择导电性好、磁导率高的材料作为基质,并添加一定量的导电或磁性材料来增加导电性或磁导率。
常用的基质材料包括聚合物、陶瓷、纤维等,导电或磁性材料可以是金属粉末、纳米材料等。
2.复合材料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混合法,即将基质材料和导电或磁性材料混合均匀后烧结或注塑成型;另一种是包覆法,即将导电或磁性材料包覆在基质材料表面。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
3.性能表征:研究者们通常通过测量复合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和屏蔽效果等指标来评估其性能。
电导率和磁导率可以通过四探针法和磁性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测量,而屏蔽效果则可以通过电磁波屏蔽实验来评估。
4.优化设计:为了提高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者们通常会进行优化设计。
一方面,他们可以调整导电或磁性材料的含量和分布来控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或磁导率;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调整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等来改善其屏蔽性能。
综上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材料,其屏蔽原理是通过导电性或磁导率来吸收或反射电磁波。
目前,研究者们正在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备和性能表征等方面的工作来提高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性能。
铁磁合金/压电材料复合磁电效应研究
Abs r t A Nib s d s ig aly iz ee ti g eo—l crc lc mpo ie ma ei lh s b e e eo d by tac : Fe — a e prn l /p e o l crc ma n t ee tia o o st t ra a e n d v lpe t e h g c a ia qu lt fc o o h Fe — a e s ig lo h i h me h n c l aiy a t r f t e Nib s d prn aly.Ba e o h quv l n cr ut s d n t e e ia e t ic i me h d,he to t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如果 把具 有铁 电性 的材料 与铁 磁性 的材 料进 行复合 , 可 i保 证 材料对 外 同时呈 现 出铁 电性 和铁磁性 . 就 三 l
这类 复合 材料 除 了具 有单 一材 料 的各种 性能外 , 由于 电极化 和磁化 之 间 的耦 合作 用 , 会 出现新 的性 能—— 还
fr e cr n erm g ei po et sb t l g eol t ccu l gefc( er l t ca dfro a n t rp r e u s ma n te cr o pi f tME) Ota a eybod oe i c i ao e i n e S tt s r ra h ih v
r n e p t n il p l a in .Th e e r h p o rs ff ro l crc f r o g e i c mp sts i s s e t al — a g oe t pi t s a a c o e r s a c r g e s e r ee ti / e r ma n tc o o i y t ma i l i o e s c y n to u e r d c d,i cu i g s m e man f b ia in m e h d tp e e t n l d n o i a rc t t o s a r s n .Th r n n h l n e f r t e s u y o e r — o e te d a d c al g o h t d ff ro e
o r o l c r c Fe r m a ne i m p s t s f Fe r e e t i / r o g tc Co o ie
YAN X a - ig。 I a - ig B AN F n YA h n Z AO Qig x n i o b n L U B o t 。 I a g, N Z e g, H n - u n
磁电复合薄膜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且更重要 的是具有磁 电耦合效应或磁 电效应 , 已成 为 目前功能材料领域新 的研 究热 点之 一。阐述 了磁 电复合 薄膜的
磁 电耦合机 制, 介绍 了磁 电复合 薄膜的分类和特点 ; 综述 了磁 电复合 薄膜理论研 究 中几种主要 的研 究方法, 并论 述 了
实验 研 究 的进 展 ; 最后 指 出 了 目前磁 电复 合 材 料 研 究 中存 在 的 问 题 和 发 展 趋 势 。 关键 词 磁 电复合 薄膜 磁电效应 磁 电系数 理论研究 文献标识码 : A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 04 8 4 . 1
S HI Mi n , B AI Ya n g , Z HU Yo u h a i , W ANG S h e n g d a , MA Qi l i n ,YANG Gu a n g j i a n
( S c h o o l o f Ma t e r i a l s S c i e n c e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He f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He f e i 2 3 0 0 0 9 ) Ab s t r a c t The ma g n e t o e l e c t r i c c o mp o s i t e f i l ms a r e c o mp o s e d o f f e r r o ma g n e t i c a n d f e r r o e l e e t r i c p h a s e .I n a c e r —
s t u d y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f i l ms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 s u mma r i z e d .Ma i n me t h o d s o f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t u d i e s o n ma g n e t i c c o mp o s i t e f i l ms a r e r e v i e we d,
磁性材料研究进展
磁性材料研究进展磁性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现代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电子设备到医疗领域,从能源存储到交通运输,几乎无处不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一、磁性材料的分类及特点磁性材料根据其磁性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两大类。
软磁材料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特点,容易被磁化和退磁。
常见的软磁材料有电工纯铁、硅钢片、坡莫合金等。
它们在变压器、电机、电感等电气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能量传输和转换效率。
硬磁材料则具有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的特点,一经磁化难以退磁。
钕铁硼、钐钴等稀土永磁材料就是典型的硬磁材料。
这类材料在风力发电、电动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设备提供强大而稳定的磁场。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磁性材料,如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等。
磁致伸缩材料能够在磁场作用下发生尺寸的变化,可用于制作传感器和执行器。
磁记录材料则是信息存储的重要载体,如硬盘中的磁性涂层。
1、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研发近年来,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升。
通过优化成分和改进制备工艺,如采用晶界扩散技术等,大大提高了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磁性能。
同时,新型的永磁材料也在不断探索中,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2、软磁材料的高频特性改进随着电子设备向高频化发展,对软磁材料在高频下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研究人员通过纳米晶化、薄膜化等手段,改善了软磁材料的高频损耗和磁导率,使其在高频变压器、射频器件等领域有更好的表现。
3、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展现出了许多与常规磁性材料不同的性质。
在生物医药领域,磁性纳米粒子可用于药物靶向输送和肿瘤热疗;在催化领域,它们可以作为高效的催化剂载体。
4、多功能磁性复合材料的开发将磁性材料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制备出具有多种性能的复合材料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例如,将磁性材料与聚合物复合,可以得到具有磁性和柔韧性的材料,用于智能纺织品和柔性电子器件。
压电-压磁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
压电-压磁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简介了压电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与性能关系,加工工艺,对压电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并介绍了压电压磁弹性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复合材料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它对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materials,which is developed in the 1970s. in this paper, thecurrent development of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s arediscussed by 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research status on piezoelectric/piezomagnetic materials.关键词:压电材料;压电复合材料;压电压磁弹性复合材料key words: piezoelectric material;piezoelectric compositematerials;piezoelectric/piezomagnetic material中图分类号:o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307-020 引言压电陶瓷作为一种压电材料,应用于电子、传感、变压、水声换能、超声、电光等诸多领域。
其发展十分迅速,至今已研制出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然而单相材料在某些应用领域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人们试图寻找新的解决途径,从而使压电复合材料作为一类新的压电材料得到较快的发展。
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聚合物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电磁屏蔽橡胶的屏蔽原理。
综述了金属填充橡胶、碳材料填充橡胶、金属/非金属复合填料填充橡胶、本征导电聚合物填充橡胶、碳材料/四氧化三铁复合填料填充橡胶、新型纳米导电填料填充橡胶六类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优缺点。
关键词: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填料引言随着电子设备和无线通讯的高速发展,电磁干扰以及电磁污染成为了影响电器元件正常工作和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减少电磁干扰及电磁污染,电磁屏蔽材料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以金属及其合金屏蔽效果较好。
但金属材料成本高、质量重、柔韧性差、加工性能差、不耐腐蚀,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多限制。
质轻、柔韧性好、加工性能好的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磁屏蔽橡胶的制备方法是向橡胶填充导电或导磁填料。
1.金属填充橡胶金属导电性能优异,常用来制备电磁屏蔽橡胶。
主要的金属填料有铜、银、镍等。
对比了不同金属填料对电磁屏蔽硅橡胶导电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填充银粉制备的导电橡胶体积电阻率比填充镍粉的低2~3个数量级,并且随着金属填料用量增大,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下降。
但实际应用中,单一金属填充橡胶制备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会因自身易氧化、成本高等缺点不满足工作需求。
故常在一种金属表面镀上其它金属制得复合金属填料,这样的填料结合了两种金属优点,可制备应用范围更广的电磁屏蔽橡胶。
常用的复合金属填料有镀银镍粉、镀镍铜粉、镀银铝粉。
镀银镍粉兼具银优异的导电性和镍吸收电磁波的能力。
制备了镀银镍粉/硅橡胶复合材料,并发现其逾渗阈值为0.222%,当填料体积分数为0.44%时,复合材料在30~1200MHz频段内有着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铜导电性优良,但易被氧化。
镍抗氧化能力较好,铜粉表面镀镍,提高铜抗氧化性的同时能保持其良好的导电性。
制备了力学性能良好的镀镍铜粉/硅橡胶复合材料,发现在30MHz~18GHz频率范围内,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均为80dB。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2.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基础知识 (5)2.1 电磁屏蔽原理 (6)2.2 高分子复合材料概述 (7)2.3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8)3.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9)3.1 填充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11)3.2 本质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11)3.3 其他新型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13)4.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13)4.1 电磁性能 (15)4.2 物理性能 (16)4.3 化学性能 (17)4.4 其他性能 (18)5.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20)5.1 电子信息领域 (21)5.2 航空航天领域 (22)5.3 交通运输领域 (24)5.4 其他领域 (25)6.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挑战与展望 (26)6.1 研究挑战 (27)6.2 发展策略与建议 (28)6.3 未来发展趋势 (29)1. 内容概览本文综述了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制备方法、性能优化和应用领域。
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因其轻便、导电和耐腐蚀等特性,在电子器件、通信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制备方法方面,本文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法、溶液共混法和自组装法等多种用于制备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艺。
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为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
在性能优化方面,本文探讨了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填料选择、含量和形貌对屏蔽效能的影响。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实现对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屏蔽效能的精确控制。
本文还涉及了其他性能优化手段,如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候性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应用领域方面,本文详细讨论了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颗粒包覆软磁复合材料制备和电磁特性研究进展
第7 期
杨 白等 :颗粒包覆软磁复合材料制备和电磁特性研究进展
题 ,并 对这 类 材料 的发展 进 行展 望 。
应 强 度 和一 定 的磁 导率 ,低 损 耗则 要 求材 料 具 有 低矫 顽 力 和高 电 阻率 。F . 软磁 合金 和 F—o es i e 软磁 合 金是 目前 c 大量 使 用 的大功 率 软 磁 材 料 。作 为 软 磁 材 料 使 用 的 F ・ e
料 ,即在金 属 或 合l F 、F — 、F -i 和 A
20— . ) . 2 1T ,由于硅 的添加 ,材料 的电阻率 比纯铁
o f a n tc Co po ie M aeil S C )B sd fSo tM g e i m st tr s( M s ae a
o he Co t d M e a a n tc Po d r n t ae t lM g e i w e s
YANG i ZHANG e , L n f n Ba , L i I Ro g e g, YU n ha Ro g i
p ra tk n f o g e sa d ata tmu h r s ac n e e tte e y a s h s t r l a e p e a e n oh g . e . ot n i d o f ma n t n t c c e e rh it r s h s e r .T e e mae a sc n b r p r d it ih p r st r i fr n e ma n t e ie n s e ilst ai n ,s c s h g —p e o o s i ih tmp r t r n ih s e d e e t c l o ma c g e i d vc s i p ca i t s u h a ih s e d r t r n h g — c u o e e au e a d h g — p e lc r a i ma h n s c i e ,wh c h w a lt n s n t e f l s o e o p c ,e e tiin,ee to ,e e g n y r a s Co a e ih s o ae tu e i h i d fa r s a e lc r a e c lc r n n ry a d h b d c r . i mp r d wj r dt n ls f ma n t u h a tls f ma n t tr 1 h M C a e t e a v n a e flwe o ta d h g e t ta i o a o g e s c smea o g ei ma e a .t e S h i t t c i s h v h d a tg s o o r c s n ih r c ro in r s tn e S h MC r o s e e sa oh r i d o e o g e a y c v r h h r g f h S o r so e i a c . o t e S s sa e c n i r d a n t e n f w s f ma n t h t d k n t t ma o e e s o a e o e U . t t t a i t f ̄a i o a o g e .a d rc i emu h atn in a d e t n i er s a c ,T er c n e e r h p o r s n p e — bly o i df n ls f ma n t n e ev c t t n x e sv e e r h i t e o h e e t s a c r g e so r p r a a in me h d .i tr c a t cu e。e e to g ei r p ris a d a p ia in ft e S r t t o s n e f ilsr t r o a u lc r ma n t p o e t n p l t so MC a e n t e c a e tl c e c o h s b s d o h o t d mea
磁电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及磁电效应的理论研究
磁电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及磁电效应的理论研究磁电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及磁电效应的理论研究概述:磁电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力学行为和磁电效应方面呈现出非线性行为。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磁电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力学行为及磁电效应,以期对该类材料的特性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一、磁电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磁电复合材料是由磁性物质和电性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其基本组成包括导电性基体、磁性纳米颗粒、磁电活性相、外加电磁场等组成。
磁性纳米颗粒的特殊结构和优良性能使其具有优异的磁电效应。
二、磁电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力学行为磁电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表现出多种非线性现象,包括弹性非线性、塑性非线性和破坏非线性等。
其中,弹性非线性主要由磁场-应力耦合效应引起,塑性非线性主要由材料的应力-导电性耦合效应和磁致塑性效应引起,破坏非线性主要由材料的裂纹扩展和破坏机制引起。
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研究对探索磁电复合材料的载荷响应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磁电效应的理论研究磁电效应是指磁电复合材料在外加电磁场下产生的电磁耦合效应。
这个效应主要包括磁致电效应和压电磁致磁效应。
磁致电效应是指材料在外加磁场下产生的电位移,而压电磁致磁效应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场下产生的磁场变化。
这两种磁电效应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应力状态密切相关,通过理论模型的建立和仿真模拟的研究,可以深入揭示磁电效应的机理和特性。
四、磁电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磁电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性能,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能源领域,磁电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内燃机的能量回收和转换;在电子领域,磁电复合材料可以用于传感器、电磁波控制和信息存储等方面;在医学领域,磁电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医学成像和治疗等方面。
磁电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材料合成、性能控制和成本问题等挑战。
结论:磁电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在非线性力学行为和磁电效应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性。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有前驱物 的盐溶液 中制 备纳米材 料 。C ra Foe 。等通 o rl lrs 一
过 共 沉 淀 法 制 备 了 Nj , F e 磁 性 纳 米 颗 粒 , 研 究 Z e 并 了锌 的掺 杂 量 对 颗 粒 磁 性 的影 响 。 沉 淀 法 已 经 合 成 的物 质
一
1 磁 性 复 合 纳 米 材 料 的 制 备
磁 性 复 合 纳 米 材 料 是 由磁 性 核 和 修 饰 功 能 层 组 成 。磁
性 核 一 般 为 金 属 及 其 合 金 ( eC , , e , e o等 ) 铁 F , o NiF NiF C 和
剂 , H4・ ( ( 0 ) 还 原 剂 水 热 合 成 F 。 )纳 米 颗 粒 Nz H2) 5 为 e (
学性能 l 。磁性纳米材料 由于其在 高密 度信息 存储 , 】 J 分离 ,
催 化 , 向 药 物输 送 和 医 学 检 测 等 方 面 有 着 广 泛 的 应 用 , 靶 已 经 受 到 了广 泛 关 注 。磁 性 复 合 纳 米 材 料 是 以 磁 性 纳 米 材 料
1 2溶 胶 一 凝 胶 法 .
氧化而形成一薄层 F 3 得到粒径小于 1 m 的磁性核壳 e0 , 0n 型 F/ e0 。这种方法 的缺点是 : eF 。 4 只能合成金 属单质 或者 金属氧化物且反应物温度高 。 目前用 这种方法 已经 制备 出
了许 多分 散 性 好 , 寸 在 1 m 左 右 的 ( 图 l 示 ) 性 颗 尺 0n 如 所 磁 粒 如 :e0 l _ F 3 41和 一 F 2 3 等 。 6 e( ) 综 上 所 述 , 淀 法 产 物 形 貌 不 好 控 制 , 作 简 单 适 于 工 沉 操 业 生产 , 可通 过 快 速 加 入 沉 淀 剂 使 制 得 的 晶粒 较 细 ; 胶 一 溶 凝胶 法 操 作 相 对 较 麻 烦 但 产 物 纯 度 高 , 通 过 控 制 溶 剂 的 可 p 值 , 化时间, H 陈 煅烧 温度 , 温 时 间 等来 对 产 物 的 颗 粒 尺 保
层状磁电复合材料及新型器件磁—力—电耦合特性研究
层状磁电复合材料及新型器件磁—力—电耦合特性研究磁—力—电耦合特性是指当施加磁场时,材料会产生应力;而当施加力时,材料会产生电荷。
这种材料的特性使其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比如传感器、能量转换器及纳米机器人等领域。
首先,制备方法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层状磁电复合材料通常由磁性材料层和电常数较大的层状材料层堆叠而成。
制备方法可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溅射、磁控溅射等多种方法进行。
通过控制材料层的结构和厚度,可以有效地调控磁—力—电耦合特性。
其次,材料性能的研究也是层状磁电复合材料研究的重要内容。
材料的性能包括磁性能、力学性能和电性能等方面。
磁性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材料的磁滞回线、矫顽力和剩余磁感应强度等指标的测定;力学性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应力—应变曲线等方面的测定;电性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材料的介电常数、电导率和电磁耦合系数等方面的测定。
最后,耦合机制的研究是层状磁电复合材料研究的核心内容。
磁场、力和电场之间的耦合机制是通过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和相互作用实现的。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磁滞回线的测定、电荷分布的观察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等手段进行研究和分析。
总之,层状磁电复合材料及其新型器件磁—力—电耦合特性的研究领域广泛,研究内容包括制备方法、材料性能和耦合机制等方面。
随着对这些材料和器件的深入研究,层状磁电复合材料有望在传感器、能量转换器和纳米机器人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fe—n系磁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fe—n系磁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FeN系磁性材料是目前为止最具潜力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它由一系列的Fe和N元素组成,这种材料的调控与其精密的组成结构密切相关。
在最近几十年来,FeN系磁性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它在磁性学、电子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文将简要回顾FeN系磁性材料研究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FeN系磁性材料由Fe和N元素组成,结构形式多样,调控更加精细。
其中,Fe核心是材料构筑的基础,N可以以共价键形式掺入,以改变Fe磁性构筑的形态和程度。
此外,FeN系磁性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添加硫等其他元素,以获得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近年来,FeN系磁性材料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它在磁性学、电子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FeN系磁性材料的磁性学行为受到其结构组成的调控,其具有较强的磁性、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且在室温固定条件下有较高的等离子体温度。
这使得FeN系磁性材料具有多种用途,如电阻隔离材料、高效的磁体和高效的感应器。
此外,由于具有较高的磁偏振度、磁热传导率和强度,FeN系磁性材料还可以作为热管理系统、纳米探针设备和磁流体电机等结构中的优良材料。
其次,FeN系磁性材料在电子学领域也受到关注。
它可以作为柔性电子器件材料,可以把柔性微电子器件称为可折叠电路,可以将其应用到柔性集成电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软件的开发中。
值得注意的是,FeN系磁性材料的高磁热传导和高热抗性使其成为柔性互联网络的理想材料。
最后,FeN系磁性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也受到关注,其可以用于制备各种磁性表面结构和微纳米结构,用于薄膜魔方、磁性文字和力学性能等研究。
此外,FeN系磁性材料还可以用于磁性分离器件及其他生物磁性应用,如在磁性分析和磁异常检测技术中。
综上所述,FeN系磁性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它在磁性学、电子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FeN系磁性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强其磁性、电子学和材料科学特性,以及开发新型结构,如添加聚合物或金属,以改善其磁性性能。
《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篇一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一、引言近年来,电磁波(EMW)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这促使了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波吸收材料中。
在这类材料中,MOF(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因具有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以及优异的电磁性能,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控制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二、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制备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通常通过溶剂热法、高温煅烧法等手段制备。
其中,溶剂热法因其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首先,通过选择合适的MOF前驱体,在溶剂中与金属盐进行反应,生成MOF结构。
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或化学还原等方法,将MOF转化为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温度、金属盐浓度等因素,实现对材料形貌的控制。
三、形貌控制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形貌对其电磁波吸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形貌导致材料在电磁波场下的反射、吸收和传输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调控合成条件,如调整MOF的晶格结构、控制煅烧温度和时间等,可以实现对材料形貌的有效控制。
例如,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能够提高电磁波的传输路径,增强材料的衰减能力;而具有特殊微观结构的材料则可提高对电磁波的捕获和散射能力。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不同形貌的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在电磁波吸收性能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四、电磁波吸收性能的测试与评价为了评估MOF衍生的金属/碳基磁电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我们采用了多种测试方法。
首先,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等电磁参数。
其次,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材料的反射损耗和吸波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学》课程论文题目: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李名敏学号: 051002109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化学101电子邮箱: 904721996@2013年 6 月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合成工艺,讨论了磁电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的展望。
关键词:磁电复合材料铁电相铁磁相纳米材料合成工艺性能1 引言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自发极化或者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感生磁化强度的效应称为磁电效应,具有磁电效应的材料称为磁电材料[1]。
而磁电复合材料,它由两种单相材料—铁电相与铁磁相经一定方法复合而成。
磁电复合材料的磁电转换功能是通过铁电相与铁磁相的乘积效应实现的, 这种乘积效应即磁电效应。
磁电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前者的压电效应和后者的磁致伸缩效应,而且还能产生出新的磁电转换效应。
这种材料能够直接将磁场转换成电场,也可以把电场直接转换为磁场。
这种不同能量场之间的转换一步而成,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因此转换效率高、易操作。
磁电复合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尼尔和居里温度,磁电转换系数大等诸多优点,而且还可被用于微波、高压输电、宽波段磁探测,磁场感应器等领域,尤其是在微波泄露、高压输电系统中的电流测量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
此外,磁电复合材料在智能滤波器、磁电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领域也潜在着巨大的的应用前景[2]。
目前, 磁电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已成为当今铁电、铁磁功能材料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2 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2.1 磁电复合材料的历史1894年法国物理学家居里首先提出并证明了一个不对称的分子体在外加磁场的影响下有可能直接被极化,磁电材料概念就此被提出。
随后,一些科学家又指出了从对称性角度来考虑,在磁有序晶体中可能存在与磁场强度成正比的电极化以及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的磁极化即线性磁电效应。
直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发现50多种具有磁电效应的化合物,以及几十种具有此性能的固溶体。
虽然发现了一系列具有磁电效应的单相材料,而这类材料虽然既具有铁电性(或反铁电性),又具有铁磁性(或反铁磁性),然而这些材料的居里温度大都远远低于室温,并且只有在居里温度以下这些材料才会表现出微弱的磁电效应。
当环境温度上升到居里温度以上时,磁电系数就迅速下降为零,磁电效应也就随之消失。
因此,难以利用单相磁电材料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器件。
这些局限性使得材料科学工作者们又将目光转移到复合材料上,Van Suchtelen首先提出通过复合材料的乘积效应来获得磁电效应,为制备高性能磁电材料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978年,荷兰科学家采用铁电相与铁磁相复合的方法制备磁电复合材料,讨论了颗粒尺寸、冷却速度和两相的摩尔比对磁电耦合效应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展了多层结构和膜结构的磁电复合材料,同时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
在复合材料发展的同时,近几年对单相多铁性磁电化合物的研究又重新掀起了热潮[9]。
2.2 磁电复合材料复合工艺概述磁电复合材料是由铁电相和磁电相复合而成的。
所以我们根据铁电相与铁磁相之间复合方式的不同,把磁电材料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一种是磁电颗粒复合,铁磁相和铁电相是以微米级的颗粒形式均匀分布在磁电颗粒复合材料中,其铁电相与铁磁相的耦合发生在宏观和微观之间。
另一种是粘合层状复合,在该复合方式中,铁电相和铁磁相以单层的形式交互叠加而成。
层状材料是一种叠层结构,类似于MLCC成。
不过MLCC 每层的材料是同质的,而层状磁电复合材料的每层是异质的。
材料中的铁电相与铁磁相的耦合属于宏观耦合。
最后一种复合方式,称之为纳米复合,这是因为在纳米尺度范围内表现出来的性质和宏观上的有很大不同[8]。
这类材料是最具有前景的一类材料。
2.2.1 颗粒复合材料的合成工艺颗粒复合材料的合成工艺是将压电相与磁致伸缩相混合起来的一种宏观方法,又称为混相法[3]。
混相法主要包括3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原位复合法、固相法以及聚合物固化法。
原位复合法应首先确定相元体系和磁电复合材料的生成温度点,然后将原材料放在一起加热至融化成为共融体,再进行同相结晶获得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在原子尺度下进行,得到的磁电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分散性。
该反应产物的键合力很强,因此磁电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都很高。
实际上,原位复合法制备磁电复合材料需要很高的温度以及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对两种相同时析晶需要的条件非常苛刻。
在高温下原位反应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副反应,生成一些杂质相。
同相烧结法是指将制得的铁电粉末和铁磁粉末经球磨工艺均匀混合,添加适量的助烧剂和粘合剂进行同相烧结得到磁电复合材料的方法。
与原位复合法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不需要共融,反应过程中材料呈同态,因此固相反应的烧结温度较低,温度控制粉末和Ni(Co,Mn)Fe204比原位复合法更加容易。
1978年Boomgaard等[3]通过BaTi()3粉末外加少量Ti02进行固相烧结,获得了磁电复合材料,其磁电电压系数约为80mV/(tin·Oe)。
固相烧结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同相烧结法采用的原料具有多样性,只要固相反应之后能够牛成铁电相和压电相就可以。
其次,选定原料之后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各相的物质的量比,通过控制原料物质的量比可以构建不同的复合结构类型。
在烧结过程中还可以控制烧结工艺进而控制磁电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
同相烧结工艺简单,但是,固相烧结中不同相之间可能会发生反应或者出现某蝼原子的扩散,使压电相的压电性或铁磁相磁致伸缩性减弱从而导致磁电效应下降。
这时应该尽量控制反应条件[7]。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入烧结助剂来促进烧结或者选择合适的原料以减少烧结过程中铁电相和铁磁相之间的副反应。
依据此法制得的磁电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和磁导率均较高,因而不容易发热或产生涡流。
聚合物同化法指的是把铁磁性材料的固体颗粒均匀填充到铁电聚合物中形成磁电复合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南策文等[8]构思并实践出来的。
但很遗憾的是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宏观上没有磁电效应。
通过这种方法铁磁颗粒可以均匀地混合在铁电相颗粒中,得到的复合材料柔韧性很好.可加工性强,可以随意构造其形状。
但是该复合材料中铁电相是有机聚合物,因而材料的抗腐蚀性和抗老化性能不是很好,使用温度不能过高。
2.2.2 粘合层状复合材料的合成工艺粘合层状复合材料是以层片的方式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叠层结构。
该法由Jungho Ryu等首先应用于实践,他们在2层铁磁体(Terfenol—D合金)之间夹l层铁电体(PLZT),然后在层间部位涂上粘结剂得到多层磁电复合材料,其室温下的磁电转换系数dE/dH 最大值为4680mV/(cm·Oe),远高于有关文献报道的值[3]。
Terfenol—D是稀土合金,制备成本也很高。
G.Srinivasan等[7]考虑到Terfenol-D的成本因素,采用NF0和PZT进行双层和多层的层状复合,得到的磁电电压系数为460mV/(cm·0e)(双层)、1500mV/(cm·Oe)(多层)。
锰酸盐材料具有较大的磁致伸缩,电导率好,可用作电极。
因此G.Srinivasan等,采用流延法制备LSMO—PZT和IA2MO—PZT多层磁电复合材料。
粘合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分为单相层的制备和单相层之间的粘合。
层的厚度可以从微观几微米至宏观几毫米,原料一般采用传统陶瓷工艺的固相法来制备。
厚度为微米级时,采用流延法、丝网印刷等比较先进的厚膜制备工艺来实现。
一旦单相层制备成功,采用合适的粘接剂就能获得粘合层状复合材料。
粘合层状磁电复合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复合材料结构简单,制备简单,磁电转换系数大。
但是粘合层状复合材料中层间的有效接合小,铁电体与铁磁体的耦合程度较差,交叉耦合效应没能完全发挥出来。
因此,最重要的是要严格控制层间的有效接合,提高铁电体与铁磁体之间的耦合,从而提高层状磁电材料的磁电电压系数。
2.2.3 纳米复合磁电材料的制备工艺严格的说这类材料的复合与块体复合差不多,其结构很相似,只是复合的尺度大小不同。
纳米复合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复合,这就造就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特殊性能。
相比于块体磁电复合材料,纳米复合磁电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优越性[4]:(1)复合材料组分相的比例可以在纳米尺度上进行修改和控制,可以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直接研究磁电效应的微观机理。
(2)块体材料中相之间的结合是通过共烧或者粘接的方式相结合的,其界面损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在薄膜中町实现原子尺度的结合,可以有效降低界面耦合损失。
(3)纳米磁电复合薄膜的制备为控制晶格应力、缺陷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获得高度择优取向甚至超晶格复合薄膜,更有利于研究磁电耦合的微观机理。
(4)在纳米尺度下研究纳米复合磁电薄膜,其技术町以很容易地移植到半导体工艺中,用于制造集成磁/电器件。
纳米复合材料的连通性主要分为3大类[8],一类是纳米颗粒磁电材料,一种是纳米柱状磁电材料,还有一种是纳米层状磁电材料。
随着近年薄膜制备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使得制备优质复杂结构的复合薄膜成为可能。
由于磁电复合薄膜涉及两相多种成分的复合,比较常见的制备方法是使用激光脉冲沉积法和溶胶一凝胶旋涂法。
激光脉冲沉积(PLD)就是将激光瞬间聚焦于靶材上一块较小面积上,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密度将激光照射处的靶材蒸发甚至电离,使其原子脱离靶材向基板运动,在温度较低的基板上沉积,从而达到成膜目的的一种手段。
由于脉冲激光的高加热速率,晶体膜的激光沉积比其他薄膜生成技术要求的基板温度更低。
但是PLD也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薄膜容易被溅污。
溅射出来的大微粒将阻碍随后薄膜的形成,会影响薄膜的性能[9]。
溶胶-凝胶旋涂法使用得最多的是制备纳米层状磁电薄膜。
其步骤是先配好压电材料和磁致伸缩材料的前驱体溶液生成前驱溶胶,然后在基片表面交替旋涂前驱溶胶,最后进行退火晶化。
在晶化过程中膜层产生分离重组,最终形成需要的薄膜。
溶胶-凝胶旋涂法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溶胶的浓度和旋涂的次数来控制膜层的厚度,缺点是制备出的磁电薄膜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
2.3 磁电复合材料影响其性质的主要因素2.3.1 合体中的宏观机械缺陷材料的宏观机械缺陷如孔洞、气泡、裂纹等, 都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由于材料中存在着这些缺陷,造成材料的致密度下降,尖端应力集中效应,从而导致材料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下降。
所以我们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宏观缺陷,提高材料的致密度。
2.3.2 铁电相与铁磁相的分散性如果铁电相与铁磁相分散不均,将会显著的影响材料的电磁性能若两相不能很好的分散,有可能导致铁电相或铁磁相的团聚、链接,这样就会降低材料的电阻率和磁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