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66dd4879cc1755270722089b.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看看本网今天就为大家收集的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供你参考。
希望大家的成绩越来越好。
资讯将持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高考物理选择题16种题型解题思路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
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
![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56c26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6.png)
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做物理选择题的技巧方法一、直选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变或是推理的简单题目。
这种题目往往考察的是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于常识性知识题目。
二、比较排除法这种方法是在审题之后,根据题目要求,将错误或是不合理的备选答案一个个排除掉,最后剩下正确答案。
三、特殊值法、极值法对于较难判断的选项,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取巧满足题设条件的特殊值或极值,代入到选项中逐个检验。
用特殊值或极值检验证明是不正确的选项,就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
四、极端思维法当题目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时,可用极限法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极左或极右,并据此做出科学的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
五、对比法对于一些选项间有相户关联的高考选择题,有时会出现A正确,B正确,C也正确的情况,对于答案应为单选或双选的选择题可用此方法进行排除错误选项。
六、图像图解法根据题目的内容画出图像或是示意图,如物体的运动图像、受力示意图、光路图等,在利用图像分析寻找答案。
这样做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便于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够避免繁琐的计算,迅速的找出正确的答案。
七、逆向思维法很多物理过程都具有可逆性,当正向思考受阻时,不防“反其道而行之”,常常会收到化难为易,出奇制胜的效果。
八、举例求证法有些选择题中含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的例子证明他的正确性,那么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
九、二级结论法二级结论”是指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结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简化,节约解题时间,其能常常使我们“看到题就知道答案”,达到迅速准确的目的。
十、控制变量法对于多个变量时,有时采用每一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量不变的方法,使其变成较简单的单变量问题,大大降低问题的分析复杂程度,这种方法也是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e93212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0.png)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高考物理试卷有12到选择题,那么,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呢?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物理题的技巧有哪些1.直接判断法高考物理选择题可以通过观察,直接从题干中寻找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正确结果,作出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
直接判断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不用推理的简单题目,这些题目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属常识性知识的题目,所以做这种高考物理选择题就需要技巧。
2.淘汰排除法这种方法要在读懂物理题意的基础上进行,根据要求,将明显错误的答案排除掉,注意有时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那就是排除正确的选项。
高考物理选择题在很大程度上考的是考生的仔细力,所以物理选择题解题的基础技巧就是要细心,不放过任何有利条件。
3.逆向思维法高考物理逆向思维这种技巧是从选项的各个答案入手,根据题意进行分析,即是分别把各个答案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作为已知条件,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分析,倒推出题中需成立的条件或满足的要求,从而在选项的答案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4.推理法根据高考物理选择题给出的条件,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物理公式或物理原理通过逻辑推理或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选择。
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1. 直接判断法:当考查的知识为识记的内容,可直接依据物理事实、概念、规律、定则等,经过回忆、思考,从题目提供的多个选项中,“对号入座”,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认和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情况。
2. 排除筛选法: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的熟悉程度结合题设情况,通过对题述物理过程、物理条件和备选选项形式的分析,将不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最终选出正确答案的方法叫做筛选排除法。
3. 选项代入法:计算型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是数字,如果仍像解计算题那样求解比较麻烦,或者通过计算也不能确定应选答案时,可以把各选项的数值逐一代入,经过推导得出的方程进行检验,将满足方程的选项找出来。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5d8018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0.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如下:
1. 首先,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题目内容。
理解题目要求和背景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
2. 其次,仔细审题,特别是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
关键词可以帮助你理解
题意,限制条件可以帮助你排除干扰选项。
3. 排除干扰选项。
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和对题目的理解,排除那些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
的选项。
这样可以减少答题范围,提高正确率。
4. 利用近似值进行估算。
有些物理问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可以用近似值进行估算。
例如,利用物理常数的大致数值和数量级估算结果。
5. 注意题目中的单位和量纲。
正确使用单位和量纲是物理题目的基本要求,对于选择
题尤其重要,因为选项通常包含有不同单位和量纲的数值。
6. 考虑特殊情况和极端条件。
有些问题需要考虑特殊情况和极端条件,这样可以帮助
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和选项,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7. 利用图表和图像进行分析。
有些问题给出了图表或图像,你可以通过分析图表和图
像获取更多的信息,帮助你选择正确答案。
8. 不要将个人经验和直觉代替物理原理。
在选择题中,物理原理通常是最重要的依据,而个人经验和直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选择。
9. 仔细检查答案。
在答题结束后,要仔细检查所选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及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同时,注意检查选项是否存在常见的错误和迷惑选项。
最后,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01c0d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e.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归纳总结选择题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等.题目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干扰性强、层次分明、难度易控制、能考查考生的多种能力等优势.要想迅速、准确地解答物理选择题,不仅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还要掌握以下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和特殊技巧.方法1排除法排除法主要适用于选项中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或有完全肯定、完全否定的说法,可根据题设条件和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将明显错误或不合理的选项一一排除.此法不仅可解答单选题,也可用于多选题,如果多选题能排除两个错误的选项,那毫无疑问剩下的两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例1(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和虚线框的对角线共线.从t=0时刻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用I表示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像中大致正确的是()方法2逆向思维法正向思维法在解题中运用较多,而有时利用正向思维法解题比较繁琐,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逆向思维法解题,如刹车问题、斜抛运动.应用逆向思维法解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能用逆向思维法解决;(2)确定逆向思维法的类型(由果索因、转换研究对象、过程倒推等);(3)通过转换运动过程、研究对象等确定求解思路.例2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以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某时刻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55 m处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在离测速仪335 m处恰好停下.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5 m/s B.10 m/sC.15 m/s D.20 m/s方法3图像法物理图像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利用图像解题时一定要从图像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利用图像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例3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也为v.若a1≠a2≠a3,则()A.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到达CB.甲一定先由A到达CC.乙一定先由A到达C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到达C方法4二级结论法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等.例4如图所示,Oa、Ob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O、a、b、c位于同一圆周上,c为圆周的最高点,a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都从O点无初速度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滑环到达a、b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方法5 类比分析法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恒力作用下电场与重力场叠加中的类平抛问题、斜抛问题,可直接类比使用平抛、斜抛相关结论.例5 两质量均为M 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 ,O 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从O 点沿着OM 方向运动,则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方法6 对称法对称法就是利用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具有对称性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常见的应用:(1)运动的对称性,如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向上、向下运动的两过程中同位置处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相等;(2)结构的对称性,如均匀带电的圆环,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零;(3)几何关系的对称性,如粒子从某一直线边界射入磁场,再从同一边界射出磁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4)场的对称性,等量同种、异种电荷形成的场具有对称性;电流周围的磁场,条形磁体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等都具有对称性.例6 (2022·河北张家口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金属圆环的圆心为O ,在垂直于圆环所在平面且过圆心O 的轴线上有A 、B 、C 三点,AO =OB =BC =L ,当B 点放置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时,A 点的电场强度为0.若撤去B 点的负点电荷,在C 点放置电荷量为2Q 的正点电荷时,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 )A.3kQ 4L 2B.5kQ 4L 2C.7kQ 4L 2D.9kQ 4L 2 方法7 特殊值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此时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可以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代入到各选项中逐个进行检验.凡是用特殊值检验证明不是正确的选项,一定是错误的,可以排除.一般情况下选项中以字母形式表示,且字母表达式较为繁琐,直接运算较为麻烦,此时便可以考虑特殊值法了.例7 如图所示,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使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的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1和F 2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上).由此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A.F 12B .2F 2 C.F 1-F 22D.F 1+F 22方法8 极限法极限法是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定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题干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随条件单调变化的情况.极限思维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8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小车内固定一个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平行于斜面的细绳一端固定在车上,另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和小车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不超过a 1,则小球也能够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不超过a 2,则小球仍能够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 1和a 2的大小之比为( )A.3∶1B .1∶3C .3∶1D .1∶3方法9 转换法—些复杂和陌生的问题,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等,变成简单、熟悉的问题,以便达到巧解、速解的目的.例9 (多选)如图甲所示为某元件X 的U -I 图像,将其与一定值电阻R 0串联后连接在电动势E =5 V 、内阻r =1.0 Ω的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 0=4 Ω,则闭合开关S 后( )A .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 VB .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4 AC .X 消耗的功率约为1.8 WD .电源的输出功率约为1.84 W方法10 量纲法量纲法就是用物理量的单位来鉴别答案,主要判断等式两边的单位是否一致,或所选列式的单位与题干是否统一.例10 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喷气式飞机喷出气体的速度v 与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的压强p 、气体密度ρ及外界大气压强p 0有关,分析判断下列关于喷出气体速度的倒数1v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1v =2ρp +p 0 B.1v =ρ2(p -p 0) C.1v =2(p -p 0)ρD.1v =2ρ(p -p 0)参考答案例1 D [导线框进磁场和出磁场的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变化,产生的电流不恒定,排除C 选项;导线框完全在磁场中时,磁通量保持不变,没有感应电流,排除A 、B 选项,故选D.]例2 B [汽车在这段时间内做的是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逆向思维法,把汽车的运动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可知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5 m 、15 m ,从而可以判断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在离测速仪355 m -15 m =340 m 处遇到汽车,即超声波传播1 s 就遇到汽车,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时间为2 s ,可得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 ,故B 正确.]例3 A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得,若a 1>a 3,如图(a)所示,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 乙<t 甲;若a 3>a 1,如图(b)所示,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 乙>t 甲;通过图线作不出位移相等,速度相等,时间也相等的图线,所以甲、乙不能同时到达,故A 正确,B 、C 、D 错误.]例4 C [以O 点为最高点,取合适的竖直直径Od 作等时圆,交Ob 于e 点,如图所示,显然O 到a 、e 两点才是等时的,比较图示位移可知Ob >Oe ,故推得t 1<t 2,故C 正确.] 例5 C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 选项正确.]例6 C [由题可知,A 点的电场强度为0,则圆环上的电荷在A 点的电场强度与B 点的负点电荷在A 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即E =k Q (2L )2=k Q 4L 2,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上的电荷在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k Q 4L2,方向水平向右;若撤去B 点的负点电荷,在C 点放置电荷量为2Q 的正点电荷时,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B =k 2Q L 2-E =7kQ 4L2,故选C.]例7 C [取F 1=F 2≠0,若斜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零,代入后只有C 满足.]例8 D [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左加速,加速度a 足够大时,小球相对于斜面刚好不发生滑动且细绳无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1=33g ;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加速,加速度a 足够大时,小球相对于斜面刚好不发生滑动且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2=3g ,则a 1与a 2的大小之比为a 1∶a 2=1∶3,故选项D 正确.]例9 BD [将定值电阻R 0看作等效电源的内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E -I (R 0+r ),代入数据解得U =5 V -I ·5 Ω,在U -I 图像中画出该图线,如图所示,两图线交点坐标为(0.4 A,3.0 V),因此电流表的示数约为0.4 A ,B 项正确;R 0两端的电压U 0=IR 0=1.6 V ,因此电压表的示数约为1.6 V ,A 项错误;元件X 的电功率P X =3.0×0.4 W =1.2 W ,C 项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P =P 0+P X =U 0I +P X =1.84 W ,D 项正确.]例10 B [物理表达式两侧单位要相同,A 、B 选项右侧单位为kg/m 3N/m 2=s/m ,C 选项右侧单位是m/s ,D 选项右侧单位也不是s/m ,故C 、D 错误;结合实际情况,内、外压强差越大,喷气速度越大,显然A 不符合,故B 正确,A 错误.]。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fb2372776a20029bc642d2d.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十大答题技巧方法1:直接判断法根据所学的概念、规律等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推理的常识性试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方法2:特殊赋值法试题选项有不同的计算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有些试题如果考生采用全程计算的方法会发现计算过程烦琐,甚至有些试题超出运算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时可采用特殊值代入的方法进行判断。
方法3:特例反驳法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并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直接运用教材中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而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项,从而快速获取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4:选项分组法有一类选择题,可以通过合理想象,巧妙分组进行解答。
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有分别依次等强调顺序的词语出现。
先找出最有把握判断的叙述项,并把它们的位置固定,再与供选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
这种解法既可避免多选、漏选,又能提高答题速度。
方法5:巧用推论法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推论,这些推论在计算题中一般不可直接应用,但运用其解答选择题时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可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方法6:筛选法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7:比较分析法如果涉及一个图像,可以对图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仔细观察。
如果涉及几个图像,可以分别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相似处和相同条件下的不同处。
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
方法8:等效思维法等效思维法就是要在保持效果或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复杂的研究对象、背景条件、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分解、重组、变换或替代,使它们转换为我们所熟知的、更简单的理想化模型,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方法9:信息特征法信息特征法是根据试题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如结构特征、位置特征、性质特征、组成特征、现象特征、数值特征等),进行大跨度、粗线条的分析,推理或联想的一种方法,可以做到去表象、抓实质,融会贯通,快速求解。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探究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比较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探究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24e04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9.png)
高考物理解题方法探究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比较在高考物理考试中,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对于学生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物理题型需要不同的解题方式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究高考物理中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选择题的解题思路选择题是高考物理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解答选择题需要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知识点,并通过选项进行判断和选择。
首先,学生应该读懂题目,并理解题目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然后,根据选项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
在解答选择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题目中的干扰项,并熟悉常见的解题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估算答案的大小、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等方法来辅助解答。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细节,如单位换算、数值计算等,避免因粗心而选择错误的答案。
二、计算题的解题思路计算题在高考物理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解答计算题需要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物理公式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计算和推导。
首先,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所求的结果。
然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选取合适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单位换算、精度要求等细节问题。
解答计算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列式、图表等方式进行计算过程的整理和写作。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计算错误的可能性,还可以使解答过程更加清晰明了。
三、图像题的解题思路图像题是高考物理中的一类常见题型。
解答图像题需要学生理解图像的含义和相关的物理原理,以及图像的绘制方法和解读能力。
首先,学生应该仔细观察图像,理解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然后,根据图像所给出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分析和推理。
最后,根据题目所要求,绘制出符合物理规律的图像,并进行解析和说明。
解答图像题时,学生需要注意准确绘制图像所需要的标记和坐标轴,并合理选择比例尺。
同时,学生还应该注意对图像的解释和分析,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路和结论。
四、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实验题是高考物理中的一类较为综合性的题型。
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高考做题方法指导系列
![2023年高三一轮复习物理高考做题方法指导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0e48f8b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5.png)
的持续观测,给出1994年到2002年间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S2的
运动轨迹是半长轴约为1 000 AU(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 AU)的椭圆,银河
系中心可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项研究工作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若认为S2所受的作用力主要为该大质量黑洞的引力,设太阳的质量
为M,可以推测出该黑洞质量约为(
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所以epm>epn,选项a正确。
点拨 本题考查等势线、电场线、电势、电势能、电场力的理解与应用,可
用直接判断法进行解答,选出正确选项。
二、定量计算型
【例2】(2021全国甲卷T18)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
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1.8×105 s的椭
的是(
)
A.甲和乙都加速运动
B.甲和乙都减速运动
C.甲加速运动,乙减速运动
D.甲减速运动,乙加速运动
答案 AB
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R= ,由于质量相同,假设乙的横截面积为
数为 n,可以求出甲的电阻 R 甲=
8
×4
=4× =4R
乙
S,边长为 l,匝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
2
方法与技巧,既要千方百计地解好选择题,又不能“小题大做”耽误太多时间,
影响后面题目作答。我们解答选择题的原则一是提高解题速度,二是提高
解题的准确度。为此我们必须掌握适当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专项训练。以
下提供解物理选择题的几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常用解法
1.直接判断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物理事实、概念、定理、
断法解出结果即可。
超全!物理选择题能考到的所有类型和答题模板
![超全!物理选择题能考到的所有类型和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3cf66e3b3567ec102d8aad.png)
超全!物理选择题能考到的所有类型和答题模板题型1: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思维模板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题型2: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题型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思维模板(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如何解答高考物理选择题
![如何解答高考物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b7601d4431b90d6c85c7bf.png)
高考复习对策如何解答高考物理选择题卢小柱选择题是高考试题中的一大题型,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占物理试卷总分的44%.因此做好选择题是物理学科拿高考的关键。
如何解答好选择题呢?有如下常见的方法。
1、直取法直接从选择项中选取答案的方法。
是一种最为普通的方法,特别是对属于识记和理解性的选择题尤其常用。
如物理学史、原子物理、物理光学、电磁振荡电磁波,以及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判断等的文字型判断题等。
如:例1 下列核反应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B)(A) 1530143010P Si e →+ (B) 12132401H H He n +→+ (C) 61471410C N e →+- (D)922389023424U Th He →+2、排除法对有些不太好采用直取法的题目,但如果比较容易判断错误的选项,则应该对错误选项逐一地排除,最后留下的便是比较正确的项了,再加以适当的分析推断便可以确定.例2 若带正电荷小球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向低电势处运动分析 对(A)(B),若电场线为曲线,显然轨迹与电场线不重合,“一定沿电场线运动”错误,故排除;对(C),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因为不知小球是否有初速度,故也排除;因此只有D 正确.3、推导通式法通常的选择题中,除了考纲中“A ”级考题以及对物理概念规律等的判断理解题(文字表达型题)外,大多数选择题要通过运算或推导,才能顺利地得出答案.为了不出错误、少出错误,要求同学们在推导时,一定要推到位,不要畏麻烦。
例3 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它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欲使速度达到3v,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需将物体的质量减小为原来的1/3;(B)只需将水平力增加为3F;(C)只需将作用时间增为3t;(D)将物体质量、水平恒力大小、作用时间都增为原来的3倍分析 先推导通式a=(F-f)/m=(F-μmg)/m=F/m-μg,v=at=(F/m-μg)t,再逐项讨论即可选出答案CD.4、图象法图象法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形象易懂的方法,在解题时可优先想到用图象法.如静力学中三力平衡问题 (一力恒定、一力方向不变、另一力变化的判断题)、运动学中的追赶问题(运动草图,v-t 图等)、电学中电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a-t 、v-t 图等)、热学中判断液柱移动方向的习题以及透镜成像习题等,都要优先用图象法来解.其中最为重要的是v-t 图象.例4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水平外力F=1N 作用其上,且每隔5秒F 突然沿逆时针方向转90︒角,20秒后撤去外力,则物体最终:(A)回到原出发点;(B)位移是502m(C)回到静止状态;(D)物体的动能最大;分析根据题意,作出质点在x,y两个方向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右.由图可知,BC正确.例5 ('92)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分析作出两车的v-t图线如右,从图可知两车应相距2s.5、特殊值法对有些计算相当复杂繁琐,或不太好计算的题目,可以试着取一些较简单的特殊数值来代入,看哪些选项适合.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只是要注意所取数值要符合题目要求.例6 重物A、B迭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m1、m2和m3分别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水平系在物体A、B上,m2>m1+m3,如图.现将m3解下迭放在物体A上,A、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比较A、B间的摩擦力f1和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2的变化情况是:(A) f1变大,f2不变; (B) f1变大,f2变大;(C) f1变小,f2不变; (D) f1变小,f2变大;分析令m1=5kg, m2=10kg, m3=3kg,则原来f1=(m1+m3)g=80N,f2=20N;后来f1'=m1g=50N,f2'=50N,所以f1变小,f2变大.选D.例7 ('87)如图,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A)(1+∆L/L)mg; (B)(1+∆L/L)(m+m0)g(C)(∆L/L)mg; (D)(∆L/L)(m+m0)g分析取特殊值∆L=0,则盘和物处于静止状态,支持力为N=mg,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A).6、极端法当某个物理量引起的变化为单调变化时,有时可以考虑用假设极端法来解.例8 ('9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恒定,要想使灯泡变暗,可以(A)增大R1(B)减小R1(C)减小R2(D)增大R2分析假设R1增至∞,则电路断路,则灯泡熄灭,故增大R1可以,反之减小R1不行;假设减小R2至零(即短路),则灯泡熄灭,故减小R2可以,反之增大R2则不行.例9 ('94)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速度越小,周期越大;(C)速度越大,周期越大; (D)速度越大,周期越小分析用极限法,假设半径增大至∞,则周期肯定越大,排除AD.又机械能守恒,离地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故动能越小,即速度越小,故选B.7、转换模型法转换模型法又叫类比法.是借助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的相似性来解题的方法.如:匀强电场↔重力场; 点电荷电场↔质点引力场; 类平抛运动↔平抛运动;一条直线上先匀减速后匀加速↔竖直上抛运动; 一切谐振↔单摆等等.例10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物体,现以水平向右的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作用相同时间时,物体回到出发点,此时物体动能为32J.则在这整个过程中,甲和乙对物体做的功分别为:(A)16J,16J; (B)8J,24J; (C)24J,8J ; (D)22J,10J分析 物体先向右匀加速后匀减速,再向左匀加速.可类比为“竖上抛”来理解.设两力作用时间均为t,位移均为s,撤去甲时物体速度为v 1,回到出发点时速度为v 2.则有:s/t=v 1/2, -s/t=(v 1-v 2)/2,两式联合解得:v 2=2v 1,即∆E k2=3∆E k1,故W 2=24J,W 1=8J.8、估值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许多数值型单项选择题并非一定要按步就班地进行计算,只需用估值法作定性估计即可.例11 把自由落体的位移分为4段,已知下落的最后一段位移的时间为2秒,则下落第一段位移的时间为:(A)0.5秒; (B)1.7秒 (C)8秒; (D)7.4秒分析:自由落体越落越快,故(A)(B)不选,又自由落体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不是整数比,故(C)不选.9、假设法假设法是一种常用的破题方法,往往同其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特别是气体性质中用得较多。
高考物理的选择题蒙题方法
![高考物理的选择题蒙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a103c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4.png)
高考物理的选择题蒙题方法高考物理的选择题蒙题方法一、估算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一个预测的估计值.像卢瑟福利用经典的粒子的散射实验根据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径.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
二、微元法在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像课本中提到利用计算摩擦变力做功、导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等都属于利用微元思想的应用。
三、整体法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
四、图象法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一相长。
五、对称法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牛顿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做物理的笔记方法1、记好提纲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那么多,全部记下来没有必要,上课时又疲劳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老师讲的问题,其实提纲是一堂课的骨架和脉络,它反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系统和要点,老师一般都要板书出来,记提纲可以条理知识,巩固记忆、笔记时要边记边体会,力争不重不漏。
2、记录实验现象及其本质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实验能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因此,观察并认真记录实验中的正常现象,有助于迅速正确地理解物理规律。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速解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速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26241c1da38376baf1fae15.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速解技巧1.善于用整体法解答选择题 例1、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1(甲)所示.今对小球a 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图1(乙)中的:分析与解:本题若用隔离法分析,步骤繁杂,且易出错。
若选a 和b 两小球及连接它们的细线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此整体所受外力中,对a 球向左偏下300的恒力跟对小球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上部细线的拉力及两小球的矢量和也应为零。
所以细线方向只能竖直,立即就可判断应选A 。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A 、C 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 、D 点是与圆心O 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在地面上始终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滑块在A 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左B .小滑块在B 点时,N=Mg,摩擦力方向向右C .小滑块在C点时,N>(M+m)g,M 与地面间无摩擦 D .小滑块在D 点时,N=(M+m)g,摩擦力方向向右解析:以M和小滑块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当小滑块运动到A 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只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没有水平加速度,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所以A 选项错误.当小滑块运动到B 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既有水平向右的向心加速度又有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g ,滑块处于完全失重,而M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大小等于Mg,所以B 选项正确.当小滑块运动到C 点时,系统中的部分物体(滑块)只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超重)没有水平加速度,而M 又一直静止不动,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同时N 也大于(M+m)g,所以C 选项正确.同理可得D 选项错误强化训练题:1.1如图2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若物体b 在a 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A)a 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C)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 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 (正确答案为A )1.2.在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带电小球,电量分别为+2q 和-q.两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相连,另用绝缘细线系图1(甲) A B CD 图1(乙)左右图2 E住带正电的小球悬挂于O 点而处于平衡状态,如图3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对悬点O 的作用力等于:A .2mg; B.2mg+2qE, C. 2mg+qE; D.mg+2Kq 2/L 2 (正确答案是C)2.善于用特殊值代入法解答选择题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
高考物理选择题做题策略与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做题策略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f51e8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3.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做题策略与技巧高考物理中,选择题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分值。
掌握有效的做题策略与技巧,对于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物理选择题的做题策略与技巧。
一、认真审题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往往能够指明解题的方向和重点。
例如,“匀速”“最大”“最小”“恰好”等词汇,这些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明确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很多选择题都是基于物理概念和规律来设置的。
如果对相关的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就很容易出错。
因此,在审题时,要迅速回忆与题目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确保自己对其有清晰的认识。
3、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隐含条件有些题目中的条件是明确给出的,而有些则是隐含在题目中的。
例如,物体在光滑平面上运动,就意味着摩擦力为零;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就需要考虑电场力的作用等。
只有充分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才能正确解题。
二、排除法排除法是做选择题时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和效率。
1、排除与常识相悖的选项如果某个选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或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相悖,那么这个选项很可能是错误的。
2、排除与题目条件不符的选项将每个选项与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进行对比,如果某个选项不符合题目所给定的条件,就可以将其排除。
3、排除逻辑上不合理的选项有些选项在逻辑上存在漏洞或者不合理之处,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将其排除。
三、特殊值法对于一些具有一般性结论的选择题,如果我们能够选取特殊值进行代入计算,往往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在涉及到比例关系的题目中,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特殊值,如 1、2、0 等,代入选项中进行计算和比较。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过程,节省解题时间。
四、极限法极限法是将物理量推向极端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一种方法。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1a313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a.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选择题在高考中属于保分题目,只有“选择题多拿分,高考才能得高分”,在平时的训练中,针对选择题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练准确度;高考中遗憾的不是难题做不出来,而是简单题和中档题做错;平时会做的题目没做对,平时训练一定要重视选择题的正确率.二是练速度: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能为攻克后面的解答题赢得充足时间.解答选择题时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妙招,针对题目特点“不择手段”,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一)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例1如图1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FT和斜面的支持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图1A.FT=m(gsinθ+acosθ),FN=m(gcosθ-asinθ)B.FT=m(gcosθ+asinθ),FN=m(msinθ-acosθ)C.FT=m(acosθ-gsinθ),FN=m(gcosθ+asinθ)D.FT=m(asinθ-gcosθ),FN=m(gsinθ+acosθ)技法运用一般的求解方法是分解力或加速度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其实应用特殊值代入法更简单,当加速度a =0时,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FT不为零也不可能为负值,所以排除选项C、D;当加速度a=g/tanθ时,小球将离开斜面,斜面的支持力FN=0,排除选项B,故选项A 正确.答案A方法感悟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性问题来处理,以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二)“二级结论”法“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强度等.例2(多选)如图2所示,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导线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N两区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FM、FN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图2A.FM向右B.FN向左C.FM逐渐增大D.FN逐渐减小技法运用根据直线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布情况知,M区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N区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离导线越远,磁感应强度越小.当导体棒匀速通过M、N两区时,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故导体棒在M、N两区运动时,受到的安培力均向左,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导体棒在M区运动时,磁感应强度B变大,根据E=Blv,I=E/R及F=BIl可知,FM逐渐增大,故选项C正确;导体棒在N区运动时,磁感应强度B变小,根据E=Blv,I=E/R及F=BIl可知,FN逐渐减小,故选项D正确.答案BCD方法感悟本题也可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再利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用安培力公式分析安培力大小变化,也可得出结果,但相比应用楞次定律的二级结论慢多了.(三)逆向思维法在解决某些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直接入手有一定的难度,改变思考问题的顺序,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可逆性物理过程中(如运动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等),也可运用反证归谬法等,逆向思维法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例3 如图3所示,将一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斜向上抛出,刚好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不计空气阻力.若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 点,则可行的是( )图3A.增大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B.减小抛射速度v0,同时减小抛射角θC.增大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出速度v0D.增大抛射角θ,同时增大抛出速度v0技法运用篮球做斜上抛运动,末速度为垂直竖直篮板沿水平方向,可以将该过程逆向处理为平抛运动.当B点向篮板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后,由于A、B点间竖直高度不变,为使篮球飞经B点,从A点飞出的水平速度应该小一点,若水平速度减小,则落到B点的速度变小,但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大.因此只有增大抛射角,同时减小抛出速度,才能使抛出的篮球仍垂直打到篮球上.答案C将斜抛运动通过逆向思维处理为平抛运动,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四)等效替换法等效替换法是把陌生、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或关系相同的前提下,转化为简单、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从而认识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等效替换法广泛应用于物理问题的研究中,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效场、等效电源等.例4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 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28.8 m、1.12×10-2m3B.28.8 m、0.672 m3C.38.4 m、1.29×10-2m3D.38.4 m、0.776 m3技法运用对倾斜向上的水柱,逆向思考为平抛运动,则喷口处竖直分速度为v2=vsin 60°=24 m/s,所以水柱的高度h=28.8 m,时间t=v2/g=2.4 s,即空中水量V=Qt=0.28/60×2.4 m3=1.12×10-2 m3,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A水柱在空中运动的速度、水柱的粗细均不相同,所以直接求水柱的水量有困难,本题若用水柱的水量与2.4 s内喷口喷出的水量相等,则空中水量大小就很容易求解了. (五)估算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估算题,有些貌似要精确计算,实际上只要通过物理方法(如:数量级分析),或者数学近似计算法(如:小数舍余取整),进行大致推算即可得出答案.估算是一种科学而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方法,可以大大简化运算,帮助考生快速地找出正确选项.例5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 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A.0.1 sB.0.25 sC.0.5 sD.1 s答案B此题利用估算法,把小数舍余取整,相差较大的两个量求和时舍去小的那个量,并未严格精确计算也可快速得出正确选项.(六)类比分析法所谓类比分析法,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例6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图1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或增大技法运用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答案C方法感悟两个等质量的均匀星体中垂线上的引力场分布情况不熟悉,但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电场强度大小分布规律我们却很熟悉,通过类比思维,使新颖的题目突然变得似曾相识了.(七)极限思维法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斜面的倾角趋于0°或90°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例7如图1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环上,均匀地带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环平面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它与环心O的距离OP=L.静电力常量为k,关于P 点的场强E,下列四个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图1技法运用当R=0时,带电圆环等同一点电荷,由点电荷电场强度计算式可知在P点的电场强度为,将R=0代入四个选项,只有A、D选项满足;当L=0时,均匀带电圆环的中心处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0,将L=0代入选项A、D,只有选项D满足.答案D方法感悟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你将题中的某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时,就可以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八)对称思维法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例8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坐标原点O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技法运用设1/4圆环的电荷在原点O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0,根据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在坐标原点O处,A图场强为E0,B图场强为√2E0,C图场强为E0,D图场强为0,因此本题答案为B.答案B方法感悟利用对称性,只计算抵消后剩余部分的场强,这样可以明显减少解答运算量,做到快速解题.(九)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例9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区域EFG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直角边EF长度为2L.现有一电阻为R的闭合直角梯形导线框ABCD以恒定速度v 水平向右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即BC与EF在一条直线上,且C与E重合),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图2技法运用如图所示,从t=0时刻到t=2L/V时刻,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大,由楞次定律可得:流过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结合题意和四个答案可排除答案A.当t=L/V,电流大小为i=BLV/R;当t=2L/V时且CD边刚要离开磁场还未离开磁场时,电流大小为i=BLV/R,排除答案B和D.综合上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C.答案C方法感悟我们利用排除法求解本题时,不需要对导线框的具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只需要抓住导线框在某一时刻的情况进行排除,这样可以节省做题时间,提高做题效率.排除法是求解选择题的好方法,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灵活应用。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时间分配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时间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8a9a9356f5335a8102d220e0.png)
高考物理解题技巧与时间分配(一)选择题1、分时间以课标卷高考为例,高考物理一共8个选择题,按照高考选择题总时间在35--45 分钟的安排,物理选择题时间安排在15一25 分钟为宜,大约占所有选择题的一半时间(由于生物选择题和化学选择题的计算量不大,很多题目可以直接进行判断,所以物理选择题所占的时间比例应稍大些).在物理的8个选择题中,时间也不能平均分配,一般情况下,选择题的难度会逐渐增加,物理选择题也不会例外,难度大的题目大约需要 3 分钟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而难度较小的选择题一般 1 分钟就能够解决了, 7、8个选择题中,按照 2 : 5 : 1 的关系,一般有 2 个简单题目, 4、5个中档题目和 1 个难度较大的题目(开始时难题较少)。
2 .析本质选择题一般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很少有较复杂的计算.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关键词,例如“不正确的”“可能”与“一定”的区别,要讨论多种可能性.不要挑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而且开始应适当慢一点,这样刚上场的紧张心情会逐渐平静下来,做题思维会逐渐活跃,不知不觉中能全身心进入状态.一般地讲,如遇熟题,题图似曾相识,应陈题新解;如遇陌生题,题图陌生、物理情景陌生,应新题常规解,如较长时间分析仍无思路,则应暂时跳过去,先做下边的试题,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慢慢解决(此时解题的心情已经会相对放松,状态更易发挥).确实做不出来时,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先用排除法排除能确认的干扰项,如果能排除两个,其余两项肯定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再随意选其中一项,即使一个干扰项也不能排除仍不要放弃,四个选项中随便选一个.尤其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做完后一定要立即涂卡.3 .巧应对高考物理选择题是所有学科中选择题难度最大的,主要难点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物理木身在各个学科中就属于比较难的学科;二是物理选择题是不定项选择,题目答案个数不确定,造成在选择的时候瞻前顾后,不得要领;三是大部分选择题综合性很高,涉及的知识点比计算题和填空题还要多,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四是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小型的计算题,计算量并不比简单的计算题小.虽然说高考物理选择题在解决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如果方法选择好,解决起来还是有章可循的,为了能够在处理高考选择题时游刃有余,我们首先要了解选择题一般的特点,把高考选择题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各自的类型研究对策.4 .分类型、第一类:基础知识识记类.最典型的就是选做题部分的选择题,考纲要求以识记为主,所以考查方式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此类题目在高考选择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应对:对于“边缘”章节,要求不高,即使是选择题,需要理解的内容也不多,对于这部分内容,不可过于用力,公式、定理并不重要,推理性的问题也不需考虑:可以自己整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成易于气己忆的内容,在高考临近时可以再抽出一定时间背诵,一般不会失分分。
高考物理考试的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考试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231ec5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a.png)
高考物理考试的答题技巧高考物理考试的答题技巧无论答什么题都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1、选择技巧高考物理选择题一般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选择题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因为物理选择题答案是多选的,所以当某一选项不能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要错选。
(2)注意要求,看选择的是“不正确的”还是其他。
(3)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①排除法②直接推断法③观察2、解答题(1)审题:对于高考物理解答题,首先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
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在物理审题中,要全面细致,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还常常要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保证审题的准确性。
否则,高考物理审题一旦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计算:高考物理解答题通常都立足于数学方法,解题就是方程,然后求解。
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
要注意计算的结果的准确,否则及时过程再好也是徒劳。
(3)书写:在高考物理答题是要注意规范作答,保证一定的卷面分,高考物理答题过程尽量使用专业术语简单明了、突出物理知识点。
方程式准确、条理规范,文字符号要统一,单位使用要统一,作图要规范,结果要检验,最后要有明确结论。
3、实验题实验题是高考物理必不可少的题型之一,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高考物理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物理实验题时,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
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
一定要强调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
高考物理选择题做题技巧一:反证举例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子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选项。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6933385f61fb7360b4c65c1.png)
一、高考题解题技巧一、选择题巧做1、训练方向一是小题快做。
提高选择题的答题速度,能为攻克后面的解答题赢得充足时间。
在应试时,对选择题要把握两个主要原则:第一,不要挑题做,应按题号顺序做,选择题的难度一般也是由简至难,一道题的用时一般不超过3分钟,没有思路的尽快跳过,以保证做题速度;第二,多选题没把握的选项不选,宁可没选全扣些分,也不要因选错而全扣。
二是小题巧做。
高考物理选择题平均每道题的解答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
选择题解答要做到既快又准,除了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巧解”方法。
解题陷困受阻时更要切记不可一味蛮做,要针对题目的特性“不择手段”,千方百计达到快捷解题的目的。
2、规范步骤解答好选择题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要对基本物理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
解答时要根据题意准确、熟练地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审题,抓住题干正确理解选项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物理含义,找出物理过程的临界状态、临界条件。
还要注意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2)每一个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正确答案,当某一选项不能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要错选。
(3)检査答案是否合理,与题意是否相符。
3、突破技法(1)结论法“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
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
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l)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折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萬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强度等。
(2)筛选排除法筛选排除法就是通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或计算, 将明显错误或不合理的选项一一排除的方法。
物理高考选择题秒杀口诀
![物理高考选择题秒杀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d7465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3.png)
物理高考选择题秒杀口诀
物理高考选择题秒杀口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2.假设推理法:对选项中的物理现象或结论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看是否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如果假设成立,则选项可能正确;如果假设不成立,则选项错误。
3.牛顿运动定律: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帮助秒杀涉及加速度、力和运动关系的题目。
4.视重与实重: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以及物体在超重和失重状态下的运动规律,可以帮助快速判断相关题目。
5.答题顺序:先易后难,按照题目难度和自己的掌握程度进行答题,避免在难题上浪费过多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6.熟悉物理公式:牢记物理公式和常数,遇到涉及数值计算的题目可以快速得出答案。
7.分析题目关键词:仔细阅读题目,抓住关键词,快速判断题目类型和解题方法。
8.图形题:熟悉物理图形的解题技巧,如几何关系、物理意义等,快速判断选项正确性。
9.实验题:了解常见物理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技巧。
10.动态分析:掌握动态分析方法,如节点法、图解法等,快速解决涉及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题目。
通过以上秒杀口诀,可以帮助考生在物理高考中快速、准确地解答选择题。
当然,熟练掌握这些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考前多加练习和总结,相信在考试中一定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高中生用)
![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高中生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053c49852458fb770b56dd.png)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之道与术李会第一部分:理论指导选择题是现代各种形式的考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题型,它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组合选择和排序选择(比如一些实验考查题)等形式.在高考物理中选择题分数占物理总分的40%,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16%.所以,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一、选择题的特点与功能1.选择题的特点(1)严谨性强.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名词、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而又深刻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有很强的严谨性.所以,解题时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产生思维定势,不能将物理语言与日常用语混淆.解答时切莫“望文生义”,误解题意.(2)信息量大.选择题对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考查考生对某个或多个物理概念的含义或物理规律的适应条件、运用范围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也可以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图象的较浅层次上的应用等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往往较多,对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也较大,它还可以对重点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3)有猜测性.众所周知,解选择题时,在分析和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猜测和试探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没有猜想与预测,就没有创造性思维.对物理选择题的猜答,往往是在思索求解之后仍难以作出决断的时候,凭借一定的依据而选出的.多数考生的猜答并非盲目的,而是凭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决断能力,排除了某些项之后,才作出解答的.知识和经验不足、能力差的考生,猜错的机会较多;反之,知识和经验较多、能力较强的考生,猜错率较低.2.选择题的功能(1)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每道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一般有2~5个,以3~4个居多,因此,8道选择题构成的题组其考查点便可达到近24个之多,而一道计算或论述题,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对三、四十个知识点的考查.(2)选择题能比较准确地测试考生对概念、规律、性质、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选择题严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诊断功能.它可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干扰选项,考查考生能否区别有关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以及能否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培养考生排除干扰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3)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但要求一般不会太高).(4)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二、选择题的解题战略找到“Topic words ,Topic sentence ”,并配合战略与战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作图分析法 “图”在物理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将抽象物理 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图有 示意图、过程图、函数 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等 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函数图,则需从图象纵、横坐 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线中的“点”、“线”、“斜率”、 “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用图 象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能避免繁杂的运算,还能解决 一些用一般计算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物理选择题
——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直接判断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知 识和规律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 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 考查考生对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一般属常识 性知识题目.
例l.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引发 了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 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B.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C.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纵波 D.地震波和海啸具有的能量,随着传播将愈来愈强
m m0
例5 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在平直的公路上 行驶,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1,则当汽车的速率为 v2(v2<v1)时,汽车的加速度为 ( C ) A.P/mv1 B.P/mv2
C. P(v1-v2) / mv1v2
D.Pv1v2 / m(v1-v2)
四、等效转换法 有些物理问题用常规思维方法求解很繁琐, 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们能灵活地转 换研究对象、或是利用逆向思维,或是采 用等效变换等思维方法,则往往可以化繁 为简.
七、极值法分析法
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致(如:设定摩擦因数趋 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 趋近零或无穷大等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 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办法. 例11.如图所示,在一粗髓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和m2的木块1和2,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 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 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 木块间的距离为 ( A )
例6. 如图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为V0 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 为零。如果斜面改为AC,让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 动到顶点A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 B ) (已知物体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 零。)
(A)大于V0 (C)小于V0
(B)等于V0 (D)取决于斜面的倾角
例8.如图甲所示,把系在轻绳上的A、B两球由图 示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绳开始时拉直),则在两 球向左下摆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①绳OA对A球做正功 ②绳AB对B球不做功 ③绳AB对A球做负功 ④绳AB对B球做正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六.正反例检验法: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中,带有“可
十一、转换思维法
例16. 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沿球的一条直径的延长 线放置一根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 上的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 的场强分别为Ea、Eb、Ec,比较三者( C )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Eb=Ec
十二、模型思维法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 直观表现.模型思维法是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 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对象 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从而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 思维方法.
八、单位判断法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
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 与题干要求量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或者,尽管式 子两边的单位一致,却仍不能确保此式肯定正确,因 为用单位判断法不能确定常数项的正确与否. 例12.一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为Q,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为S、间距为d,极板间充满介电常数为ε的电介 质,则极板间的场强为 ( ) A
三、特值代入法 它是让题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 通过相对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的一 种方法.它适用于将特殊值代人后能将错 误选项均排除出去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 题.当然,也可以作为二种将正确的选项 范围缩小的方式应用于不定项选择题的解 答中.
例题 4.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 下端挂一质量为 m。 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 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 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 l. 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 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手 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 )
B
)
D.0.04m/s
例18. 如图为电容式话筒示意图,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 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上金属层的振动 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分别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 相接.声源S做位移x=Asin2000πt的振动,则( BCD ) A.a振动过程中,a、b板之间的电 场强度不变 B.a振动过程中,话筒会产生电磁波 C.导线ac中电流的频率为1000Hz D.a向右位移最大时图所示的电路中,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
头P向b端移动时( B )
A.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B.电压表的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C.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减小
五、类比分析法
•
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 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 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 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 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 使用这种方法. 例9.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 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 变化情况是( C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二、逐步淘汰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 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 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 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 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 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例2:质量不等的a、b两小球在光滑的水平上沿同一 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5kg· m/s,b球的 动量为7kg· 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碰撞后 B球动量的增量为2kg· m/s,则下列关于a、b两球的 质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D) A. ma=6mb B. mb=4ma C. mb=1.5ma D. mb=2.5ma
例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 线圈L的电阻可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 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 A2先亮,A1后亮 B.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 A1和A2始终一样亮 C.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 A2立刻熄灭,A1过一会儿才 熄灭
D.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能”、“可以”等不确定词语,只要能举出一个特殊例
子
证明它正确,就可以肯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有些选 择题的选项中,带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语, 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驳倒这个选项,就可以排除这个 选项;这种方法称为正反例检验法.
ABD
例12 如图所示,已知R1=10Ω,R2=8Ω,电池有内 阻.S接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S接2时电压 表的示数可能为( B、C ) A.2.2V C.1.7V B.1.9V D.2 V
例13.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 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 B点 的速度
VB VA VC 2
则( C )
A.a1>a2 C.a1<a2
B.al=a2 D.不能确定
例1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竖直向下(垂 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s的区域内.一 个边长为L(L<s)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初速度v0 垂直磁 场的边界穿过磁场后速度变为v.设线圈完全进入磁 场时的速度为v’,则( B )
A.v’>(v0+v)/2
B.v’=(v0+v)/2
C. v’<(v0+v)/2
D.A、C均有可能.B不可能
十、整体分析法
当题干中所涉及到的物体有多个时,把多个物体所 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是一种常见的解 题思路,特别是当题干所要分析和求解的物理量不涉 及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
例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 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 圆周运动.A、C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D点 是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 体M在地面上始终静止不动,则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 N和地面对M的摩擦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小滑块在A点时,N>Mg, 摩擦力方向向左 B.小滑块在B点时,N=Mg, 摩擦力方向向右 C. 小滑块在C点时,N>(M+m)g, M与地面间无摩擦 D.小滑块在D点时,N=(M+m)g, 摩擦力方向向左
例17. 为了利用海洋资源,海洋工
作者有时根据水流切割地磁场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测量海
水的流速.假设海洋某处地
磁场的竖直分量为B=0.5×10-4T,
水流是南北流向,如图所示。将
两个电极竖直插入此处海水中,且保持两电极的连线垂 直水流方向.若两极相距L=l0m,与两电极相连的 灵敏 电压表的读数U=2mV,则海水的流速大小为( A.40m/s B.4m/s C.0.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