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合集下载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十章作业1. 什么叫常模参照、目标参照?2. 百分等级分数的特点有哪些?3.标准分数的含义及其功用是什么(Z,T,托福分数转换)4.怎样利用分数分布情况和平均分和标准差来估计测验成绩?5. A,B两学校的高中一年级各100名学生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化学统一考试。

A校的平均分为78分,标准差为9分;B校的平均分为76分,标准差为8分。

问两校学生的化学成绩有无显著差异?答案:1、常模参照:以常模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就是把学生的原始测验分数转换为常模分数进而指出其在某一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目标参照:以目标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是根据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看学生对教学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确定测验分数的意义,评价学生的测验成绩。

2、百分等级分数的特点:其所表示的意义十分明显,计算简单。

不受分数分布的限制,能比较一个学生两次的测验成绩还能比较两个团体的成绩。

(1)百分等级分数为顺序量表,其差异与测验分数的差异不成比例;(2)只能表示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不能说明学生掌握所测内容的百分比;(3)百分等级对测验的分数变化反应不敏感。

3、标准分数的含义:标准分数是一个以绝对零点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相等单位的等距量数。

标准分数的功用:使用标准分数可以避免用直接使用单位不等、参照点不同的原始分数进行合成或比较所带来的混乱。

4、根据分数分布情况(1)正态分布:说明样本的学习成绩正常;(2)正偏态分布:说明样本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偏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偏少;(3)负偏态分布:说明样本中成绩较差的学生较少,成绩优秀的学生较多,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成绩分布;(4)双峰形分布:说明样本中存在两极分化现象;(5)平坡形分布:说明样本中好中差的学生比例接近,学生间的差异也偏大;(6)陡峭形分布:说明样本的测验成绩比较集中,差异较小或比较整齐。

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相关知识

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相关知识

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相关知识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相关知识二信度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信度指标通常用相关系数表示。

信度是测验的一致性的估计,效度是对测验的准确性程度的估计。

应当说,测验的效度是最重要的,而测验的信度对于效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效度的高低受信度的制约。

所编制的测验若信度越小,则其效度也就越低。

常用的估量信度的方法有3种,可相应地求得3种信度: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分半信度。

提高测验信度的主要办法是:(1)测验试题的覆盖面要宽;(2)测验的方法和时间必须严格统一,测验的评定和记分的标准必须客观、统一;(4)消除受试者的紧张心理,增强他们对测试环境的适应性,使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三难度难度(difficulty)指测试项目的难易程度,是测试工具对受试者知识与能力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

在能力或非能力测验里,难度的指标是答对或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百分率(P值),即:P代表项目的难度;R为答对或通过某一项目的人数;N为全体受试者人数;P值越大,测验项目的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测验试题的难度必须适当,一般以难度为0.3—0.8为宜。

只有难度适当,方能保证测验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若难度过大,全体受试者都不能回答。

难度过小,又形成全体受试者都能回答,两者都会降低测验的区分度,从而影响测验的效度和信度。

四区分度区分度(discrimination)是表示测验项目对受试者水平的鉴别能力的指标,故也称为鉴别力。

区分度常从3种测验中体现出来:一是难度测验,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测验;二是速度测验;三是广度测验。

通常学业成绩测验,多含有这三种测验的性质。

测验项目的区分度高,对受试者有较好的鉴别力,使程度高的学生得高分,程度低的学生得低分;区分度低的测验则不能有效地将程度不等的受试者区别开来。

区分度可以用相关系数计算,或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①。

区分度值最高为1,表示测验项目对受试者的能力水平有完全的鉴别力;最低值为零,表示测验项目与受试者的能力水平无关。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学号: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学生宫显飞指导教师王志和教授年级2013级专业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系别化学系(材料化学系、制药工程系)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12月15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系统的研究宫显飞摘要: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初步建立了学校教育制度,开始产生教育测量评价,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考试作为目前较为主流的一种测量方法,长期以来它在中国人心中更可谓根深蒂固。

加之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测量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使教育测评模式的构建和测评方法技术的革新都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深入,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战线上的“热点”之一。

因为考评科学化、考评目标的建立、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和学校工作的评定等,都离不开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根据化学教育的目的和标准,通过一定的调查、比较和收集资料,对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结果和有关因素进行描述或价值判断的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的研究,全面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从而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测量与评价;模式1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概念1、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2、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3、评价: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价值所做的观念性判断。

4、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的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5、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①、误区:测量当评价;评比当评价。

②、区别: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并朝着价值判断与释放教育功能的方向拓展。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四)认识的方法 5 、假说与模型 6、证明和反证 7、数学工具 ……
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
二、测量(measurement)的概念
测量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方式,也是 认识的一种方法。广义而言,测量就是根 据法则赋予事物数量,即用一定的规则给 事物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
客观评价?控制量化模式?整体解剖成若干要素?一般不受个人价值观念影响控制量化模式?有指标体系?价值观统一?统一打分?追求行为性与客观性?适用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评价者为客体?强调教育活动的结论观察理解模式?无指标体系?价值观不同?评价报告?强调评价的教育性?适用于考查情意态度创造性?评价者参与教育活动?强调教育活动的过程?3
过程。 3.认识是重构的过程 4.认识的误差(永恒存在)
观测的角度、大脑加工环节的误差、个别误 差、认识手段的误差、特殊误差等。
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
(四)认识的方法 1、比较和类比
事物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大同小异,小同大异。
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
(四)认识的方法 2、归纳和演绎
从特殊到一般 & 从一般到特殊
定义:认识是人们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应。
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
(二)认识的要素 1.认识的主体 2.认识的客体 3.认识的中介(人的实践活动、语言文字符
号等信息)
第一节 测量的涵义
(三)认识的过程 1.认识的过程是反映的过程。 2.认识的过程是信息选择、加工和改造的
1. 考试目标与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2. 确定各种教学目标的权重 3. 确立体现创新特点的考试题型
第二节 化学教育中的测量
(三)建立科学评分制
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难度、考试题 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ppt化学教学中的定量分析手段讲课文档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ppt化学教学中的定量分析手段讲课文档

5
5
第十七页
▪ 方差、标准差的特点 ▪ 1、方差具有可加性 ▪ 2、灵敏 ▪ 3、当样本小于30时,用以下公式修正
—1
第十八页
利用平均分和标准差对学习成绩(教 学质量)进行解释
▪ 平均分高,标准差低 ▪ 平均分高,标准差高 ▪ 平均分低,标准差高 ▪ 平均分低,标准差低
▪ 最好 ▪ 较好
▪ 较差
H0(无效假设):假设两组或多组资料的总体均数 相等。μ= μ0 或μ1= μ2 = μ3
H1(备择假设):μ μ0 (双侧检验) μ> μ0 或μ< μ0 (单侧检验)
(检验水准) :通常取 =0.05
第四十五页
2) 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
根据资料类型及统计推断的目的选用合适的检验
▪ 将n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中间位置的数。 ▪ n为奇数时 正中间的那个数
▪ n为偶数时 为中间两数字的平均值 ▪ 特点: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 它适合于以下情况
▪ (1)当一组数据有特大或特小数据存在时
▪ (2)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不确切、不清楚时
第十页
▪ 3、众数M0(mode): ▪ 所有变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值,或在分
第八页
▪ 2、平均数的种类
▪ 主要有算术平均数 、中数、众数、和几何平均数等。 以算术平均数最为常用。
▪ 1、算术平均数 X
(arithmetic mean):
X=∑X n
▪ 算数平均数有以下几个特点
▪ 1、易受极端数据影响
▪ 2、当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缺失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数 平均数
第九页
▪ 2、中数Md(median):
式中:p为二分变量中某一项所占比例;q为二 分变量中另一项所占比例,p+q=1; 为二X p 分变量中 比例为p部分所对应的连续变量的平均数; 为二分X q 变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现状调查报告贠潇2012学科教学(化学)1032011223029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摘要:为了充分了解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的状况,解决高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被动性、依赖性问题。

本文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化学能力,但自主学习意识较为薄弱,原有的学习习惯没有明显改善,对教师依懒性较大。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调查传统化学学习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学生难以生动、活波的发展。

为改变这种情况,新课程改革特别倡导自主学习。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还存在一些分歧,但已经为我们揭示了自主学习的实质,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由学习者来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表现为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

相关文献中尽管研究了自主学习模式及评价方法,但在学科领域中的自主学习研究很少,特别是关于化学自主学习的研究更少有报道。

为此,研究如何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引导高中生自主学习,构建有意义的教学模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一)调查对象本研究的40名调查对象是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根据高中生学习现状和自主学习理论研究成果,将调查内容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作业巩固四个部分,包含23个问题,问卷选择项均采用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选项有总是这样、经常这样、有时这样、很少这样、从不这样。

二、结果与讨论(一)高中生化学课程课前预习方面自主学习情况表1 高中生化学课程课前预习方面自主学习情况问题总是这样﹪经常这样﹪有时这样﹪很少这样﹪从不这样﹪1、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就自己看书或找习题做。

第十章作业_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第十章作业_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第十章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1. 什么叫常模参照、目标参照?答:常模参照:以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评价方法。

目标参照:当一个测验是以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为基础编制而成,并且其分数是参照该内容范围所要求的绝对标准进行解释,那么该测验被称为目标参照测验。

2. 百分等级分数的特点有哪些?答:心理测量学中的术语,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

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因此,8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85%的人比这个分数要低。

换句话说,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越低。

百分等级的计算关键在于确定在常模团体中分数低于某一特别分数的人数比例,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未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计算,公式为:PR=100-{(100R-50)/N|},其中R是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是指总人数(样本的总人数)。

例如小东在30名同学中语文成绩是80分,排列第5名,则其百分等级为:PR=100-{(100*5-50)/30}=85百分等级为85即指,在100名被试中,语文成绩低于小东的80分的有85人。

另一种是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求法,虽然计算方法不同,但其百分等级的意义与未分组资料一样。

别一种是分组资料的百分等级计算,公式为:Pr=100{Fb+f(X-Lb)/i}/N3、.标准分数的含义及其功用是什么?答:(Z,T,托福分数转换)标准分是一种由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它是用来说明原始分在所属的那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的。

求法如下:Z=(X-X_bar)/S式中,X为原始分数,X_bar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T=500+100Z公式中取500为平均分,100为标准差4、怎样利用分数分布情况和平均分和标准差来估计测验成绩?答:目前各中小学在进行成绩统计分析时,用得最广泛的指标是平均分指标。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刘知新)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刘知新)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概述
第一节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意义
一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产生和发展简介
二对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概念的认识
三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功能、实施程序与主要原则一基本功能
二实施程序
三主要原则
第三节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研究
一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特点
二我国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现代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测评素质要求
第二章化学教育目标与化学教育测评的标准
第一节化学教育目标概述
一化学教育目标的概念
二化学教育目标与化学教育测评标准
三化学教育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化学教育目标的类别
一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二到达目标和方向目标
三完成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
四教授目标和学习目标
第三节认知领域化学教育目标的学习水平分类
一认知领域化学教育目标分类的意义
二国外两种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特点
三中学化学教育目标的学习水平分类
第四节化学教育目标的制订
一化学教育目标的结构框架
二化学教育目标的具体制订
第三章化学教学测试题的编制
第一节教学测量的基本原理
一教学测量的一般特点
二教学测量的基本步骤及要求
三对测量工具的质量要求
第二节命题计划的设计
一命题计划的意义与作用
二设计命题计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化学试题质量分析
第五章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第六章化学标准化考试
第七章情感领域化学教育目标及测评第八章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及测评
第九章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测量与评价第十章化学课堂教学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一、什么是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机制,用来帮助教师和课设定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掘学生的学习强弱,并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通过不断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适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实现高效的学习。

二、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的优势1、及时性:由于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可以比以前更快更准确地测量出学生现在具有的能力水平,可以捕捉学生的发展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必要机会。

2、准确性:通过测量与评价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出学生学习成绩,并且还可以进行有关因素的分析,比如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学习行为等,来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3、操作性: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简单便捷,学生和教师可以轻松上手使用,不仅可以收集检测数据,还可以进行举一反三,进行全面完整的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应用范围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电子版适用于各个学校,不仅可以应用于小学课堂,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应用于高校,让学生更有指导性的学习,检测其学习能力和表现,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化学学习任务。

四、具体实施1、制定具体目标:测量与评价应当是针对学生需要具体目标或理念针对问题,确定指标,进行评价。

2、准备材料:针对测量与评价,要准备适当的资料,以及检测设备等。

3、实施评价:根据准备的材料和设备,按目标要求进行测量和评价,记录下检测数据。

4、处理结果:评价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能力,或者发掘学生学习特长、缺陷等。

5、课后教育:根据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及时给学生提供实用性的后课指导,培养学生自学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与学生及时互动,有效管理。

化学测量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化学测量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在实际化学教学中,常常需要教师对自己所任教的教学班的学习成绩作出评价。

这种评价经常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式。

横向比较如与本校的平行班级或外校的同年级学生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如与前一个教学过程的测验成绩比较。

横向比较是为了发现本班在同类学生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纵向比较是为了发现本班学生的变化。

一、根据分数分布估计测验成绩在已知参加测验的全体学生(总体)分数分布接近正态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被评学生集体的分数分布状态估计该集体的测验成绩。

当学生集体的分数分布呈现图4-3所表示的几种典型形态时,可对学生集体的学习成绩作如下估计:测验结束以后,教师必须对化学试题质量进行分析,同时要对化学测试结果做出分析与评价。

测验分数的分布状态已知被测学生总体的学习成绩分布呈正态,而且初步确定学生的平均分数在80分左右,可以根据图9-1所表示的几种分数分布状态,对试题质量做出比较粗略的评价:(1)正态分布。

说明测试结果与学生的实际状况一致,各种难度的项目比例合理。

说明样本的学习成绩正常,即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比例都比较小。

今后仍按正常进度进行教学。

(2)正偏态分布。

说明样本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偏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偏少。

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基本知识教学。

(3)负偏态分布。

说明样本中成绩较差的学生较少,成绩优秀的学生较多。

今后教学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留出时间加强练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探索的机会。

(4)双峰型分布。

说明样本中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即一部分学生成绩优秀而另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这是最不利于组织班级教学的一种分布形态,一般需要采取某种管理措施如重新编班,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5)平坡型分布。

说明样本中好、中、差的学生比例接近,学生间的差异也偏大。

教师除正常教学外,要注意照顾两头学生。

(6)陡峭型分布。

说明样本的测验成绩比较集中,差异较小或比较整齐。

二、根据平均分和标准差估计测验成绩平均分可以反映出学生集体测验成绩的平均水平。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201111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201111


一次测验中,某道选择题高分得分率是0.87, 低分组学生得分率是0.25,那么代入公式

D=PH-PL=0.87-0.25=0.52

区分度(D)
• D越大,区分能力越强, • D<0.2 • 0.2<D<0.4 • 0.4≤D 试题应淘汰; 试题应加以改进; 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第四节 化学教学中常见的评 价方法及编制技巧
2、创新性化学习题的设计
创新性化学习题的主要类型 (1) 开放型试题 (2) 情境型试题 (3) 综合级和评价级试题 (4)研究性课题

(1)开放型试题

条件开放型试题
解决问题的条件不足或多于。不足的要求学生自己补足, 多于的要求学生经过思考剔除。 例 计算下列问题时,除必须应用所有给出的数据外,还缺少1 个数据。请指出该数据的名称(用a表示),并列出计算式。 在温度为t℃ 和压力pPa的情况下,19.5gA与11.0gB可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固体C和3.00L的D气体。试计算生成的 C的质量m(C)。

三 、难度

难度(Difficulty)是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在 化学测验中,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人数与 参加测验总人数之比作为指标:
①客观题: P=(R/N)*100% ②主观题或客观题: P = X/W 式中,P代表项目难度;R代表答对项目人数; N代表测验总人数; X代表平均分; W代表总 分。
(3)综合级和评价级试题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习水平分为识记、 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级别,其中 只有“综合”和“评价”级的教学目标对学生 有创新要求。 综合试题常常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计 划和方案,评价则要求学生提出判断事物价值 的标准(特别是基于事物外部准则的标准)。 化学教学中多使用综合级和评价级试题,必然 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版)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二版)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一章化学教育测量概述第一节测量的涵义一、认识二、测量的概念三、认识与测量的关系四、物理学中的测量五、化学中的测量第二节化学教育中的测量一、心理测量与教育测量二、教育测量的涵义三、教育测量的要素与特点四、化学教育测量的特点练习与思考题参考文献第二章课程评价第一节教育评价概述一、评价的基本问题二、评价与测量的基本关系第二节课程评价的模式一、课程评价的目的和内容二、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第三节课程评价的本质及其标准一、课程评价的本质二、课程评价模式的评价指标三、课程评价的标准第四节课程评价的原则和类型一、课程评价的原则二、课程评价的类型练习与思考题参考文献第三章教育统计基础第一节教育统计概述一、教育统计学的性质和作用二、教育统计学的内容第二节数据的初步整理一、数据的概念二、数据的种类三、统计图第三节统计相关概念辨析一、算术平均数二、方差与标准差三、概率四、正态分布五、显著性水平六、随机抽样第四节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一、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类型与条件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一般步骤三、单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四、双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第五节方差差异显著性检验一、单总体方差的差异检验二、双总体方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六节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一、单总体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二、双总体相关系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练习与思考题参考文献第四章化学教学试卷的设计第一节教育目标的分类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二、化学教育目标分类第二节命题计划的设计一、命题计划的意义与作用二、设计命题计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命题计划的构成与使用第三节不同类型项目的编制一、项目的类型二、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的编制技巧第四节不同学习水平项目的编制一、记忆水平的项目二、理解水平的项目三、简单应用水平的项目第五章调查问卷的设计第六章化学教育中的国家级考试第七章化学教育中的专题测量第八章化学测量工具的评价第九章化学教育中国家级考试试卷的评价第十章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第十一章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价。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该法又称为约翰逊法,此法忽略了高分组、 低分组各自内在的区分情况,只是注意了高低组 之间的差别。用此法所得D值偏低,弗拉南根对 此作了修正,可查修正表将计算D值加以修正。 • 按此法算出区分度D后,则难度为: •
高分组答对率 低分组答对率 P 2
三、信度 表示一份试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数据,称为试卷的信度。它表示用 同一种试题对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进行几次考核所得结果的 一致程度。 第一种是“重复测试法”。 第二种是“平均测试法”。 第三种是“分半相关法”。 考虑到这种做法已将全卷题目分成两份,每部分只取总体量的一半,无 形中缩短了试卷的长度,影响了全卷原来应有的信度,需要作补长 矫正,公式为 2r
五、无偏标准差
在一般情况下,成绩的分布总是呈现高分,低分的 人数较少,而在平均分附近的人数较多,即“两头小,中 间大,左右对称”,这种情况即所谓正态分布。因此,抽 出的样本中抽到极端的情况就更少,抽不到差距大的书, 必然会使样本的标准差较小于总体的标准差。在数学上可 以证明,随机样本的标准差小于相应总体的标准差,利用 误差分析方法来进行修正,涉及到下面公式:
• 2.得分率求差法 • 将占总考生人数的27%的总分高的考生作为 高分组,27%的总分低的考生作为低分组,某一 试题在高分组的平均得分率与低分组的平均得分 率之差就是该题的区分度。
SH SL D n( x H x L )
S L :低分组该题得分 ( S H :高分组该题得分总和, 总和,n:高分组或低分组人数,即为总人数的 27%,xH :回答本题所得的最低分,一般为零分)
统计图
统计图由标题、图号标目、图注等项构成。
1. 直条图
图2.1 60 50 40 30 20 10 0 甲 乙 等级 丙 丁 某年级操行评语评定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什么叫常模参照、目标参照?
答:以常模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就是把学生的原始测验分数转换为常模分数进而指出其在某一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而这一参照群体叫做常模团
体。

以目标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是根据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看学生对教学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确定测验分数的意义,评价学生的测验成绩。

◆ 2. 百分等级分数的特点有哪些?
答:所表示的意义十分明显,计算简单。

不受分数分布的限制,能比较一个学生两次的测验成绩还能比较两个团体的成绩。

◆ 3.标准分数的含义及其功用是什么?(Z,T,托福分数转换)
答: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10-1)
式中,Z i为学生i的标准分数;X i为学生i的原始分数;为原始分数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数的标准差。

标准分数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可以直接合成运算。

◆ 4.怎样利用分数分布情况和平均分和标准差来估计测验成绩?
答:(一)Z检验:
如果学生总体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样本容量较大(N≥30)时,可用Z检验方法来检验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Z检验的具体步骤为:
(1)计算Z值。

Z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10-8)
式中,, 2分别为样本1、样本2的平均分;s1,s2分别为样本1、样本2的标准差;n1,n2分别为样本1、样本2的容量。

(2)确定显著性水平。

若α=0.05,则Z0.05=1.96;若α=0.01,则Z0.01=2.58.和Z0.01和Z0.05都为定值。

(3)比较Z和Zα,作出判断。

如果Z≥Zα,可以在α所确定的水平上断定,样本1和样本2的平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如果Z<Zα,则说明样本1和样本2的平均分无显著差异,或者说,这种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二)t检验:
如果样本容量较小(N<30),可用t检验方法检验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检验的具体步骤是:
(1)计算t值。

为了简化计算,可用以下公式计算t值的近似值:
(式10-9)
式中,, 2,s1,s2,n1,n2的意义同式10-8
(2)确定显著性水平。

T值要随自由度df值而变。

根据α和自由度df值,查t值表,确定t(df)α值。

df=n1+n2-2.
(3)比较t和tα做出判断。

如果t≥tα,可以在α所确定的水平上断定,样本1和样本2的平均分存在显著差异;如果t<tα,则说明样本1和样本2的平均分无显著差异,或者说,这种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5. A,B两学校的高中一年级各100名学生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化学统一考试。

A校
的平均分为78分,标准差为9分;B校的平均分为76分,标准差为8分。

问两校学生的化学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答:没有显著性差异,因为他们的标准差相差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