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9)

合集下载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4601.张大千双喜立轴设色纸本款识:仿宋人滕昌祐笔写于故都,蜀中张爰。

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大风堂(朱文)录文:双鹊飞来噪午晴,一枝梅影向窗横。

幽人宿醉闲欹枕,不待闻香己解醒。

4602.张大千芭蕉立轴设色纸本题识: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爰。

钤印:大千父一九五零年代初期,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海外的时候,曾考虑过定居日本。

他曾数度亲临日本实地了解情况,其中一次大千计划作稍长时间的逗留,故没有入住旅社,而由他所熟悉的一家专卖画具颜料的店家「喜屋」在二楼为他安排了住处。

「喜屋」老板更为张大千延雇了两位日本小姐来侍候起居,其中一位便是山田小姐。

山田小姐面貌娟好,聪明伶俐,颇得大千欢心。

相处一段日子后两情相悦,她就成了张大千在日本的红粉知己。

那时,大千每到日本她就一定陪侍在则,即使张大千有夫人徐雯波陪同前往,也不例外,她除照顾大千的生活起居外,并帮忙料理他在日本的一些杂务。

他俩的情人关系维持了多年,当张大千不在日本时,也经常给山田小姐汇寄生活贵。

张大千在文艺界的老朋友,当年曾到过日本的,如溥心畬、黄君璧、张目寒、庄严、董作宾等,都曾与山田小姐见过面,只有台静农未有去过日本,故此,张大千在一九五四年夏在东京绘赠台静农的一本册页本的最后一页,就画了山田小姐的倩影(见154页),后来溥心畬更为之题跋,成为一时佳话。

其实,山田小姐的父亲山田菱夏亦雅好书画,并与张大千甚有交往。

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八年,张大千分别在自己珍藏的赵孟俯《八骏图》和《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复制品上亲笔题字赠送山田菱夏。

此七幅张大千作品,皆曾为山田小姐之珍藏。

4603. 张大千芙蓉新妆立轴设色纸本题识:芙蓉出水本来鲜,自喜新妆爱近前。

行近前来无个事,手缠红袖一嫣然。

归菊庐下作画,大千散人。

钤印:生张八、大千无恙说明:张大千最早的仕女画,据他自己所述,学自改琦和顾洛,很快又转向华新罗的飘逸写意仕女,并赢得了“张美人”的称号。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1501.张大千 1948年作山居杂咏图立轴款识:一月春风卧病中,癯形转与鹤相同。

读书饮酒年年事,决水栽花日日工。

损益由来知向子,安危元自识庞公。

江南鸟兽多余粒,却怪山妻笑釜空。

戊子二月大风堂作,大千张爰。

钤印:张大千、蜀客、大风堂鉴藏印:松骏斋主、孙公心赏、天玺堂藏1502.张大千沧浪垂纶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题识:清水沧浪濯足时,扁舟便有五湖思。

素书未抵烟波远,斜竹还抽独茧丝。

戊子十二月,欧湘馆作。

大千居士爰。

画家自书签条:沧浪垂纶。

1503.张大千1948年作林木耸翠立轴设色纸本钤印:张爰大千父、蜀客款识:林木萧条山水清,长滩浅濑互综横,何人晏坐心无事,静看秋云隔峤生。

戊子十月既望欧湖馆写,大千张爰。

说明:张大千一生所作山水面目多样,在长期摸索中直至晚年才形成自己泼墨泼彩的山水画作风。

此为张大千1948年即其中年创作的一件山水,该作构图平中见奇,以俯瞰的视角展现山水景致的平远、深远和高远之姿,画面既有对宋人结境山水可卧、可游、可居观念的保留,又有对元明山水丘壑形式的汲取,更有作者个人对自然风光的真切生动感受,因而此作能在笔墨、造型方面综合前人时又出以己意,不离现实根据又特别吸收和发扬董其昌的笔墨造型构成了这件作品的视觉特点。

出版:《侨岷华园藏画》第32页,1944年,台北鸿禧美术馆出版1504.张大千 1948年作赠龚沅山水立轴款识:(1).(1948年初题)戊子五月与礼平仁兄同舟自海上入蜀,行箧中检得乾隆内府纸片幅,过渝州时写此,即乞法教。

大千张爰明日又将西上成都。

(2).(1968年再题)礼平兄携此见示,忽忽已是二十年事。

具如羊叔子之识环,可胜慨叹。

戊申元月同在台北,大千弟爰。

(3).(1974年三题)六十三年二月十日重返台北题记,爰。

(4).(1976年四题)六十五年二月一日病后归国,故人握手,神为之至,胜服良药矣!爰。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7)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7)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7)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7)1601.张大千1947年作拂水飘烟出洞庭立轴设色纸本钤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潇湘画楼款识:何处闻吹两脚笙,云螺黛髻晕眉青。

凉风帝子一千里,拂水飘烟出洞庭。

丁亥三月写。

似介眉仁兄法家正之。

大千张爰。

简括笔墨着山水—张大千《拂水飘烟出洞庭》赏析山水画是张大千发挥才华的重心所在,他从勾摹古人名迹入手,由学石涛、八大山人而登堂入室,尤其不遗余力地追摹石涛,竟使鉴别石涛的名家也真假难辨,可见所下功夫之深。

与此同时,他也汲取石溪、渐江、明四家及董其昌、赵孟俯的长处,在水墨和青绿山水画方面奠定了根底。

45岁之后,张大千对南宋画派兴趣大增,他从李唐、刘松年等人,吸取了严整坚实的造型手法和刚健纵肆的笔墨技巧,又从梁楷、牧溪等人,撷取笔墨简括率略的减笔法要素,使他的画风又呈现出豪爽逸放的格调。

此幅山水画作于1947年3月。

这一年,《大千居士近作》一、二集在上海印行,《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第一集也在上海彩印出版。

大千又赴西康游览写生,继而在成都举行“康巴西游记行画展”,可谓收获颇丰。

是画笔墨简括,工、写结合,疏朗、紧凑安排有致。

画面结构上松下紧,水天相接处,远山与帆船使画面层次分明;近处,山坡平缓,两棵松树张开双臂,欢迎八方来客;下方,亭台楼阁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木中。

远近仅以一墙之隔,呈现两种境界,把洞庭湖的美景展现得一览无余。

这幅画中,大千采用了他擅长的皴法。

他认为,画山最重要皴法,古人有种种名称,只不过就其所见的山水而体会出来的。

应该用那一种皴法传出,那所见的形状如何,遂名叫作某某皴,并非勉强,非用此皴法不可。

山水皴法不必拘泥,只要看适于某一种,就用某一种皴法。

南方的山较平缓,土多于石,故大千采用披麻皴,很是合乎情理。

大千画山水讲究意境,且善用笔墨来表现意境。

有了境界,但是没有笔墨;或者有了笔墨,但是没有境界,也就不成为名画。

画面的结构和位臵,需特别加意。

大千在大量临摹前人画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师造化。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一位杰出画家,他的画作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风格清新脱俗,被誉为“中国画坛巨匠”。

在他的画作中,有一幅名为《春水归舟》的作品,画面上有一首诗句,成为了这幅画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句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皎皎空中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形象,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大千在画中巧妙地将这首诗融入其中,使整幅画作更具诗情画意。

《春水归舟》这幅画,是张大千晚年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上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景。

画面中央是一艘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女子,身着白衣,手扶船桨,仿佛在欣赏周围的美景。

周围是青山绿水,绿树成荫,远处是一座古塔和一座楼阁,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人文气息。

这首诗句的出现,更加凸显了这幅画的意境和情感。

它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清新,同时也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这首诗句和画面相得益彰,使整幅画作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总之,张大千在《春水归舟》这幅画中巧妙地将一首诗融入其中,使整幅画作更具诗情画意。

这首诗句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清新,更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为整幅画作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4377.张大千1935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款识:万里泛沙参书得机,三月凌风见秋云起。

春安仁兄方家正之,乙亥十月,蜀人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4378.张大千 1947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释文:斗酒西凉醉怀霜橘,小轩南浦吟老丹枫。

4379.张大千 1980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题识:细注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

八十二叟爰,摩耶精舍。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4380.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题识:痕仁兄法家正之。

丁亥四月,大千张爰。

释文:斗酒西凉醉怀霜桥,小轩南浦吟老丹枫。

4381.张大千 1948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纸本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款识:戊子夏月张大千爰。

4382.张大千1933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题识:癸酉中秋时阴雨连绵,书此破闷为春生仁兄法家正之,蜀人大千居士张爰大风堂下。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4383.张大千 1931年作行书十言联立轴款识:辛未十二月沽上借居李延年歌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印信(白)、大千(朱)、大千居士(朱)4384.张大千 1978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释文:屈两足坐悟本始,悦众人目非至文。

4385.张大千 1982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题识:壬戌十月既望,八十四爰翁。

钤印:蜀郡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4386.张大千辛酉(1981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题识:辛酉夏四月,八十三叟爰。

鉴藏印:霍氏宝爰阁藏、霍宗杰平生珍赏释文:友如作画须求澹,山似论文不喜平。

说明:下联左下有红色“摩耶精舍籹”五字。

摩耶精舍在台北北郊外双溪,始建于1977年,是大千先生晚年的居所。

“摩耶精舍”意即“大千世界”。

4387.张大千行书八言联(二件)立轴题识:丁亥(1947)之夏,予自江左归于蜀中,与伯诚仁兄相会于成都,兄索予画久,予因写菊图,云,兴来写菊似涂鸦,误作枯藤缠数花,墨落一时收不住,石棱留得一拳斜。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301.张大千 1950年作竹鸟图立轴题识:枯槎已觉秋风劲,霜叶还于花态浓。

更遣新声有黄鸟,那知景色近三冬。

庚寅(1950年)九月写于大吉岭。

蜀人张大千爰。

302.张大千 1976年作垂柳秋蝉立轴题识:水阁喜新晴,熏风吹入户。

一声复一声,蝉鸣在何树。

六十五年七月写于云河借居爰翁年七-十有八。

303.张大千蕉荫仕女立轴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

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

拟新罗山人笔并题,大千居士爰。

304.张大千 1935年作华山立轴百丈苍龙岭,昂头看入云,明是怀玉女,大树老将军,此间宜痛哭,何处绝尘氛,中岁夸腰脚,猿猱得旧群,乙亥二月写华山北峰南坐苍龙岭图,爰并题305.张大千芭蕉仕女镜心长眉画後尚惺忪,红豆江南酒面浓,别有闲情怨周棠,不将春色秘屏风,丙戌八月大千张爰.306.张大千 1934年作花鸟扇面镜心黄山有山樱桃,当秋结实朱,熊熊如火齐耀映山阿,予戏以崔白法图之,甲戌春日作画於吴中网师园寓庐,大千居士.307.张大千 1939年作花卉书法成扇(1)、己卯春日青城山中为章父仁弟写此,越二年辛巳七月莫高石室始得设色,一扇之成乃句三载,兄之疏懒可笑人也,爰(2)、既为章父作图复拈此诗.308.张大千 1943年作高士行吟图立轴虬龙夭娇结天垠,嘘气浮云护出春,早晚天风下山半,不知原是老苍鳞。

癸未二月写黄山松石,寄上涵青老长兄博笑,弟张爰莫高窟下.309. 张大千山水立轴题识:“浣尽缁尘入紫云,万竿沉绿染衣裙。

木莲花落灵根在,时有幽香习习闻。

大千居士爰。

”310. 张大千江波接海崖立轴题识:“林阴黝黑石离奇,浩荡江波接海崖。

可是夜来明月下,绿萝洞口泊舟时。

大千张爰。

”311.张大千 1948年作山水镜心题识:特立两豪峙,由来绝依附。

戊子十月张大千爰。

312.张大千 1931年作山水镜心偶忆青丘旧游,颇有小景堪入画者,因北宋人法写此。

观者又以予为学石涛也。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3601.张大千 1938年作老松高仕立轴题识:老松磊磊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

根头更有千岁苓,向谁说与长生诀。

戊寅(1938年)三月写寄云江大哥同门。

大千弟故都之双竹庵。

钤印:张爰私印、蜀客3602.张大千 1940年作观音立轴钤印:蜀郡张爰章、张爰之印、大千、三千大千、除壹切苦厄款识:普麟女士供养,大千居士张爰。

一心顶礼,弘发誓言,一切迷方,会归觉路。

弟子张大千,岁庚辰二月十九日敬造观世音菩萨一区,所愿勤除烦障,早契菩提。

张大千《观音》赏析观音又称观世音,对于她的信仰自三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很快便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如今在我国供奉观音菩萨的寺院随处可见,口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信众不计其数,俗语云;“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观音菩萨无疑是国人最熟悉的大乘菩萨。

张大千的这张双题竖轴《观音》创作于1940年2月19日,正是新年刚过未及元宵之时。

自“七〃七卢沟桥事变”张大千被日军软禁,10个月后设计经上海、香港辗转回到四川,直至1941年,他都仅来往于成都和重庆,因此这件《观音》精品是作者居四川时为信善友人“普麟女士”所作。

张大千在《如何画人物》中提到:“画人物先要了解一些相人术,不论中西大概都习惯以相法来判别人的贤愚与善恶。

”此幅中,观音大士栖岩闲坐,慈眉善目,容止若思,展卷一观,祥和之气顿时盎然于画外。

画中的线条妩媚中见出力度、粗犷中见出圆润、潇洒中见出雍容,岩石及竹影敷色清雅秀逸,更衬托出观音造像的冰清脱尘之姿。

中国画以人物为最难,山水花鸟次之,因人物最见造型功力,传神最难,而人物画最传神之处乃是人物的眼神。

苏轼在《传神记》中谈到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时说:“传神之难在目。

顾虎头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

”这里的“阿堵”是“这个”、“这里”的意思。

在顾恺之看来“这个”就是人物的眼睛。

他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一旦点睛,就要点得好,所以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1)1001.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山水立轴题识:生光仁兄嘱临大涤子真迹,丁亥七月大风堂下,大千居士张爰。

(题签)大千先生仿石涛山水,黄胄题.1002.张大千乙酉(1945年)作秋水野航立轴题识: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爱两三人。

老杜句。

明清以来写之者伙矣,此又别出一副手眼,不随人脚跟转也。

乙酉初夏爰。

1003.张大千秋水泛舟立轴题识:石岸能高野水清,江日未堕江枫明。

无人唤取全真子,船尾秋风日日生。

大千居士张爰。

1004.张大千黄山诗意图镜心题识:石涛有游黄山长古尝记其之韵云:游人但说黄山好,未向黄山冷处行。

不经意处己成绝,险■幽生冷地惊。

予最爱其不经意处一语。

大千居士记。

1005.张大千 1979年作山水镜心题识:流水含密渔人罢,钓归山中境何似,落叶鸟同飞,六十八年,己未七月二十九日,摩耶精舍,八十叟,爰。

1006.张大千乙亥(1935年)作华山立轴题识:百丈苍龙岭,昂头看入云。

明星怀玉女,大树老将军。

此间宜痛哭,何处绝尘氛。

中华夸腰脚,猿猱得旧群。

乙亥二月写华山北峰南望苍龙岭图。

爰并题。

1007.张大千佛像立轴款识:甲申五月大千居士敬绘,三十年后大千又题。

/张大千佛像图轴,单国强题。

1008.张大千岁寒结契立轴(1).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2).落落长松瘦幹蟠,风欺雪压半雄残。

而今蜷曲知恶用,留与空山伴岁寒。

己巳除夕日,爰弟写之,老髯曾熙促题 .1009.张大千等松荫高士立轴己卯秋半集叠苍楼,酒阑,莼沤先生出素楮命图,汪东写松、冯飞写石、郑岳补竹、张蝯画成并记 .1010.张大千莫愁湖风情立轴人情无复寄风流,结束佳人字莫愁。

戋戋故违歌舞散,祇应魂梦在湖头。

此大涤子莫愁湖稿也,大千拟于网师园 .1011. 张大千竹报如意图镜心题识:本为徧篱护菊花,谁知老竹又生芽,千秋名士原同调,陶令五猷合一家。

七十一年(1982年)七月初三月摩耶精舍北窗下涉事,八十四叟爰。

1012.张大千 1932年作苇滩飞雁图立轴题识:一片荒寒境,江南大可哀,能无笔墨处,认出泪痕来。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401.张大千 1944年作高士图立轴款识:刘吁每游山泽,流连忘返,神理间,玉姿而甚华,在山谷之间,意灿弥远。

或遇之者,谓为神人。

甲申嘉平,蜀郡张大千爰。

402.张大千 1948年作龙门奇峰立轴款识:昆明西山龙门幽奇,不减洛阳伊。

戊子中秋前日,写似仲融仁兄方家正之。

大千张爰大风堂下。

403.张大千 1935年作华山险峰成扇款识:(1)以大涤子、渐江僧两家笔法写似华秾仁兄方家正之。

大千居士。

(2)华山东箱谷即老杜诗所谓车箱入谷无多路是也。

从青柯坪历回心石,千尺、百尺峡诸险,至此得平衍衍里许,惊魂少定。

乙亥四月,张爰。

404.张大千落日采薇图立轴题识:落日采薇归,萧萧与布衣,迩来人迹少,春雨长顽肥。

大千居士爰。

405.佚名张大千山水手卷题识:曙色冥蒙雾渐开,轻舟初入峡中来,渔娘摇橹呼鯿美,知道前山是钓台。

将至子陵钓台作以并题。

引首:万壑响松风,百滩度流水。

此元人画也而不著一字,何邪?岂其世外高人偶然游戏,参无字禅者邪?其运笔墨纵横驰骋当与梅沙弥争道,后来王孟端、沈石田、文征仲诸人号宗董巨,实不出此公庭户也。

西蜀张爰题识。

406.张大千竹鸟立轴题识:轻裾翻鸟绿,短袖卷鹅黄。

其康仁兄法家正之。

庚辰(1940)初冬张爰。

407.张大千行书手卷题识:妙墨。

石斋先生画笔世不多见,矧如此长卷乎?予尚有倪文正画石卷子,与此同大风堂中之重宝。

岁己巳(1929)秋九月,焚香展读再拜题记。

蜀中后学张爰。

408.张大千 1944年作仕女立轴题识:催腔促拍两眉弯,似笑似颦蹙玉颜,已判此生长是客,新声休唱念家山。

甲申夏日大千张爰。

签条:大千双钩墨竹倩影图,戊子(1948)立秋门人陶寿伯拜题。

409.张大千 1947年作沧浪渔笛图镜心题识:沧浪渔笛图。

仇实父仿李唐笔,丁亥嘉平月蜀郡张大千爰背临于成都。

410.张大千 1979年作山水镜心题识:溪山过雨夕阳红,六十八年冬日八十一叟爰。

411.张大千一九四三年作持扙独游立轴题识:两石对立如门,一松鼓翼若盖。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3)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3)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3)1201.张大千 1975年作竹石图镜片款识:拟元人曹云西老树新篁。

乙卯十月朔写似少宝仁兄法家正之,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大千居士(朱)、张爰之印(白)1202.张大千策杖访友图轴钤印:张爰大千大利题识:老木高松拔地青小桥泻玉水泠泠野夫随意专丘壑翰墨权真埒万乘略师石涛笔意甲戌(1934年)夏六月蜀人张大千写于大风堂下1203.张大千策杖访友镜心题识:江南翠竹动成林,谁折寒枝报赏音,寄语双清堂上客,萧然应见此君心,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白)1204.张大千 1946年作携琴访友立轴题识:破碎河山颠倒树,伤心谁识老涛翁。

吴山越山青未了,一角虚怜马远工。

丙戌十月,拟清湘老人法,蜀郡张爰。

稍爱子云气奇古,近知臣甫语惊人。

凭谁说与佳山水,渴墨苍茫乱笔真。

大千居士重题于欧湘馆中。

钤印:张爰、大千、张爰私印、大千居士、老弃敦煌、长共天难老、秋山秋水展览:“海上升明月—海上画派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

大千先生早期山水重在师法石涛、石溪等野逸派风格,惯以水墨浅绛。

自辛巳年(1941)西涉流沙,赴敦煌临摹壁画之後,其画风有变,从先前对明清绘画研究追溯到了晋唐,从文人卷轴为主的创作走向了众工画壁。

敦煌艺术对他的滋养,使他跨入了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天地,风格更趋於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之後(1945),大千先生陆续收购了许多五代与宋元真迹,并与国内众多鉴藏家(吴湖帆、溥儒、庞来臣、叶恭绰等)结识,在此期间的山水作品又含有传统派的特征。

《携琴访友图》创作於丙戌年(1946),在风格上属於上述第三种。

此画构图严紧,视野开阔,用笔於飞动俊逸之中更添浑厚遒健,传达了传统山水对大千先生早年野逸派笔墨技法与敦煌壁画产生影响後所形成的特殊韵致。

此作亦能从某种角度体现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的风格。

“欧湘馆”是著名女画家李秋君(1899-1971)的画阁,当年大千先生在上海期间,与李氏兄妹论书谈画,志趣相投,与秋君更有“红颜知己”之称。

红萝卜的题画诗

红萝卜的题画诗

红萝卜的题画诗张大千杨花萝卜题识:此江南人所谓杨花落(萝)也,甘脆不减哀家梨。

张大千此幅《杨花萝卜》,不管是用笔、象形、位置、赋彩都是匠心独具,画面杨花萝卜左二成对,右二分散,两个正立,一个微侧,一个卧倒在地。

每一个杨花萝卜大小也是不尽相同,萝苗也是疏茂有次。

赋彩虚实有次,浓淡得当,洋溢着健康、有趣、蓬勃的生动之气。

让人感觉清此萝卜清脆可口,正如张大千在款中所云:“甘脆不减哀家梨”。

张大千杨花萝卜张大千画的红萝卜,幅幅清新可人,颜色干净爽朗,让人观后食欲大增,流涎不已。

尽显张大千位置经营和赋彩用笔灵活生动的高超画艺。

注:杨花萝卜,因成熟的时候刚好杨树飞花而得名,优雅一点的名字叫樱桃萝卜。

做法有凉拌,炖汤,最好吃就是和河蚌同炖,汤色被萝卜皮染粉红,一口一只萝卜入口即化。

此外因杨花萝卜外形可爱娇小,也用在西餐中的点缀。

张大千风味属田家题识:风味属田家,品列瓜茹,洒怀正渴待寻他。

最爱女儿红一点,开到杨花?来复一丸佳,色胜凡砂,地黄莫与发生华。

惯疗刊风皮戏剪,圆帖双鸦。

鲜红顶缨的萝卜,是大千先生八十岁以后仍喜欢绘制的题材。

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不同时期,这一题材的点染勾绘、风格与笔意仍是一样的鲜活亮丽,一样的滋润、饱满,一样的小巧灵秀,一样的滚动欲出。

齐白石画的红萝卜,很多旁边都有草虫或小动物,看来那时候的蔬菜是很环保的,可放心食用。

呵呵...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白菜萝卜吴昌硕萝卜白菜【题识】宋儒谓:齿得菜根则百事可作,前见友人题画菜曰:菜根稀菜叶肥,闭门种菜可疗,食菜胜于食鸡肋,愿天下人无菜色用意更进层。

彼日费万钱不能著者。

愿三复斯言之,缶记。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5801. 张大千秋江渔隐图轴镜心纸本款识:漫道白鸥闲似我,渔舟更比白鸥闲。

拟赵仲穆笔。

戊子上九,大千居士爰。

印鉴:蜀郡张爰、三千大千。

5802. 张大千松崖渔艇镜心设色纸本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大风堂、摩耶精舍题识:生烟云树挂高坡,渔艇牵风荡晚波。

极得意时挥洒去,自然丘壑不须多。

七十一年壬戌花朝后二日,风日晴美,乘兴作此,不自觉得意忘形,真堪一笑。

八十四叟大千张爰,双溪摩耶精舍。

5803. 张大千渔舟过去水生风镜心题识:渔舟过去水生风,大千居士。

钤印:张大千、立钦书屋5804. 张大千水村渔家镜心设色纸本款识:落日西风野水湄,扁舟便有五湖思。

素书未抵烟波尽,斜竹还抽独茧丝。

六十七年戊午夏写似馥生仁兄方家两正。

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邪精舍说明:附傅申题跋。

2005年11月27日佳士得秋拍第609号拍品。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

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曾认为写意两个字,写是用笔,意是造境,不是狂涂乱抹的。

也不是所谓文人遣兴,在书房用笔头写写的意思。

作画自然是书卷气为重,但是根基还是最要紧的。

若不从临摹和写生入手,那么用笔结构都不了解,岂不六大错误。

所以非下一番死工夫不可。

临摹古人,要学他用笔用墨,懂得他苦心构思。

写生要认识事物的情怀。

画时先用粗笔淡墨,勾出心里面要吐出来的境界。

山石、树木、屋宇、桥梁、布臵约定了,然后用焦墨渴笔,先分树木和山石,最后安臵屋宇人物,勾勒皴擦既完毕,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必定要能显出阴阳、向背、高低、远近。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三姝媚· 题天女散花图天风吹不断。

惹娇红纷飘堕,愁沾怨瑟瑟,云裳拥翠軿,无奈凤恬鸾懒。

月姊相逢,曾记得,霞绡亲剪。

病起维摩,烦恼依然,鬓丝嗟晚。

谁念春光回换。

叹几度随潮泪痕,同散一榻枯禅。

任此间儿女梦,葱魂蒨触处,花空环佩,杳歌尘栖扇。

侭有情缘,弹指余香未浣。

——丙子初作于网师园浣溪沙· 题巫峡图妾自长干近凤台。

君行潋滟浪成堆。

愁风愁水日千回。

断雁不传云路外,寒鸦为自引舟来。

襄王神女费疑猜。

点绛唇· 书雁荡大龙湫图石栋飞虹,砉然匹练垂天际。

跳珠委珮,迤逦沾衣翠。

荡涤烟云,人在蕊宫里。

空凝睇。

明朝吟思,梦觉银潢水。

雁宕山奇水奇,微苦无嘉树掩映其间耳。

——此写西梁瀑布,因于岩石上添写一松,思与黄山并峙宇宙间也。

图成更倚点绛唇题之。

——春间与蓬莱于非闇、南海黄君璧、武进谢稚柳同游兹山,永嘉方介堪为向导,下榻雁影山房,乐清张今索余辈作画,其时诸人皆无印,乃由介堪急就凿一章,文曰:东西南北之人。

迄今诸人风流云散,惟与非闇犹得朝夕相见耳。

偶忆及之,因书画上。

谒金门· 题画秋萧索。

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怜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冰壶玉萼。

一夜西风开却。

梦里乌啼残月落。

幽香无处着。

前调· 书雁宕大龙湫图岩翠积。

映水渟泓深碧。

中有蛰龙藏不得,迅雷惊海立。

花草化云狼籍。

界破遥空一掷。

槛外夕阳无气力。

断云归尚湿。

——四十年前同南海黄君璧、蓬莱于非闇、永嘉王介堪、武进谢稚柳游雁宕山,观瀑大龙湫,倚此辞,曾为县令作词,当时俱无印章,介堪磨小凿刀,即席刻东西南北之人,为一时乐事。

回首前尘,真如梦寐。

夏中箧中得此词,遂作图并记其上。

蜀郡八十一叟张大千爰杏花天题巫峡清秋仿吾家张僧繇笔逝波也带相思味。

总付与,消魂眼底。

千愁唤起秋云媚。

绰约风鬟十二。

过朝两眉消梦翠。

顿减了、襄王英气。

人生头白西风里。

况此千山万水。

——戊寅十二月朔后学张爰青城山中浣溪沙· 题自画像十载笼头一破冠,峨峨不为笑寒酸。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1.张大千草堂读书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德洁夫人清赏。

十年前夫人访予夫妇青城山中,命予画,经日遂别,未能即席操笔。

顷从渝州同机来香港,乃写呈正,而予又有印度之行,匆匆无暇构思,幸谅其不工也。

己丑九月十七日,蜀郡张爰。

2.张大千松风高士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老木高松拔地青,小桥泻玉水泠泠。

野夫随意专丘壑,翰墨权真埒万乘。

瓮山泻玉桥边,得此小景漫图之,大千张爰。

3.张大千金城玉女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玉关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彻青霄。

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桥。

甲申秋日,青城山中写似含杰仁兄方家并题请正,大千张爰。

4.张大千白描高士图水墨纸本镜片款识:解得闰三月,梅花自有春。

如何千下十,不谙夏建人。

丙戌正月,拟悔迟笔。

大千居士爰。

5.张大千白描荷花仕女图水墨纸本镜片款识:十四年(前),岁丙申,三巴摩诘山园初凿五亭湖,觅种荷花未得,想象未来,写此寄意。

逡巡未得完成,而目翳亦遂十二年,更无由渲染矣!题此怆然。

庚戌(1970年)七月朔,可以(居)识。

爰翁七十有一。

6.张大千芦荡野航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西风瑟瑟水茫茫,罢市人归趁野航。

撑到芦花最深处,更沽村酒对斜阳。

大千居士。

7.张大千疏影寒梅屏款识:(1).深谢餐莫采,撷将冰雪华。

清香归齿颊。

毕胜委泥沙。

爰。

(2).逸兴欲眠云,消闲自锄目。

满径雪霜寒,有香清到骨。

爰。

(3).雪里轻移玉一枝,已无猎猎朔风吹。

此身不受寒威逼,莫忘山深雪压时。

爰。

(4).盆盎自春风,虬枝堪屈铁。

篱落冷香,不知是冰雪。

爰。

(5).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纂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大千道者。

(6).影散小窻明,香落空斋满。

本是神仙骨,岁忘冷暖。

大千。

8.张大千张善孖英姿飒爽图款识:英姿飒爽来酣戦,天假神柄专其雄。

不肯低头在草莽,冥冥孤高多烈风。

癸酉大千画草,善子画虎并集句。

9.张大千深山问道图款识:磴道撑百盘,溪声碍九折。

寻诗问苏黄,扪碑识元白。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9)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9)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9)801. 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石桥闲话图成扇题识:远峰雾里青,疏树桥边碧。

不见弄风人,苔深水湄石。

丁亥夏五,拟清湘笔。

张爰大千父。

802. 张大千癸未(1943年)作泛舟图成扇题识:若飞老长兄命画。

癸未三月,大千弟爰。

803.齐白石张大千郭沫若于照等书画合璧册页(十三开)释文:①蜀中金石,伯希道兄珍秘,癸未十二月张大千张爰。

②伯希先生正、郭沫若。

③右任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伯希先生,右任。

④陆知九年五十有二。

⑤吴一峰。

⑥伯希先生正之,无量。

⑦鹤叟方旭年八十有之。

匞伯希先生书沪上富庐尹默。

⑨伯希先生属正,于照。

⑩伯希先生属马晋。

匤癸未仲冬采芹。

匥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灯下,王献唐。

匧伯希先生清属白石齐璜。

804.张大千山水立轴聚四月十七日写颂予宽仁兄方家五十华诞弟张大千依逢舟丹琴.805.张大千庚辰(1940年)作山水扇面释文:先师大千《春江独钓》以宋人法写之。

设色典雅,构图精妙诚妙品。

丙子春门人龙国屏恭题。

款识:新钧头缩项鳊,雯波玉手绘红鲜。

青峰潭水清如许,自写诗人张大千。

丁丑春正,李国瑜题。

庚辰春,写为渠尘老兄法教正之,大千居士爰。

806.张大千临摹石涛画稿立轴备注:顷刻烟云能复古,满空红树漫烧天。

请君大醉鸟毫底,卧看霜林落叶旋。

次日后题一统,寄于毕先生一笑。

一九五八年廿六日,买陈澹秋的,当交人民币二十元。

诸翁记。

款识:常年闭户却寻常,出郭效原忽恁狂。

细路不逢多捐客,野田县背选诗郎。

(谓倪永清处士)昨年与苏易门、肖征文过宝城,看一带红叶大醉而归。

戏作此诗未写此图,今年余奉访松翠先生,观松时为公画竹西卷。

子公云:“吾疑思老翁经万然石朱砂朋脂乱涂大抹,秋林人醉一纸,翁以为然否?”余云三日后报命归来,发大痴颠戏为之,并题。

白云红树林田间,老者去兮还者还。

昨日效原凭放眼,七珍八宝斗青山。

心同草木一起醉,脱尽西风诚醒时,大雅不知何者足,老来情性惯导痴。

长虎头有三绝,吾今有三痴:人痴、语痴、画痴。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3951.张大千1978年作萝卜柿子(一对)镜心款识:(1)萝菔生儿芥有孙,老夫久已戒腥荤。

■神安坐清虚府,哪得羊来踏菜园。

(2)利市三倍。

此两汉人吉言也,多于铜器上见之。

老夫亦不无此望,可笑也。

戊午秋八月。

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摹耶精舍”、“大千毫发”、“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3952. 张大千 1978年作书法对联(两幅)镜心释文:浅碧自斟家酿酒,小红初试手栽花。

注:上款人即为台湾武陵农场主人冯传勲,张大千常与之游。

3953.张大千戊子(1948年)作李杜联吟图镜心曾由大千门人“墨归堂”主人李乔峰先生(b.1921)珍藏。

李乔峰,广东新会人。

少爱书画,好学深思,次第追随名师多位,如简琴斋、李研山、冯康侯等诸先生,采研金石书画之艺。

又蒙简琴斋先生之介,得列“大风堂”门墙,受张大千先生训导。

大千先生以其深嗜伊秉绶书法,致力搜求,故赐“墨归堂”室号,用志墨卿书迹归付赏知者之缘。

乔峰先生恪守古礼,尊师重道,对后辈扶掖有嘉,诲人不倦,有古人之风。

曾在张大千先生百龄诞辰纪念展中,奉出所藏大千先生佳作多帧,藉伸纪念百龄之意,并飨艺术同好。

展览:“南张北溥藏珍集萃”台北,羲之堂,1999年10月。

张大千先生画此作以备1948年底香港展览之用。

展览乃其好友黄般若主持策划,于中环告蜀士行香港大酒店举行,是作即展品之一。

甫展出即被订购,现藏者得睹时已叹失之交臂,后四出打听,悉为某富商购去。

经多方辗转请托终以重价买回,遂珍视如拱璧,不轻易示人。

六十年代“梅云堂”主人高岭梅欲搜张大千先生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各时期代表作,辑录成书。

他亟盼收录《李杜联吟图》,得现藏者慨借,成其愿。

孙位《高逸图》乃晚唐剧迹,今藏上海博物馆。

1948年9月底,大千先生自沪赴京,游名胜,晤旧友,并观赏当地收藏家的藏品及战后流散于市面的书画,孙位《高逸图》即于此段期间得见。

1949年秋,他作《仿孙位高逸图》,并题跋曰:“去年冬,在故都得见唐孙位《高逸图》,用笔与敦煌唐人壁画绝相似,乃知一代风气不可移易。

张大千作品精选19

张大千作品精选19

张大千作品精选191901.张大千 1946年作没骨葡萄图轴立轴水墨纸本款识:醉眠妓馆温和尚,水墨葡萄浊世夸。

马乳龙须谁管得,俨然一领破袈裟。

丙戍夏日,爰。

钤印:张爰(白);三千大千(朱)备注:为典型的仿古作品,取法青藤,白阳山人。

枝藤凌而不乱,笔笔参以书法,阴阳折转,一气呵成,可见大千先生对事物的观察力之强。

花叶和葡萄则略见扬州八怪中李方膺用墨。

狂放而有鲜活感,整体作品用水墨为主给观者以清凉舒爽。

下半部留似大量空白。

寥寥数根藤条幽幽坠地,使得画面似空非空。

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可见作者在构图上的用心。

右下部分为大千先生以行楷大题。

笔法雄健,可搏龙蛇,极具跳跃感,与葡萄形式完美的统一。

大千先生写此题材十分少见。

用印也十分特殊。

画背包首题有上海博物馆寄语。

“入藏留印。

丙戌48岁纪年。

”曾为上海博物馆藏品并用以制作印鉴目录用画。

定真无疑。

1902.张大千 1944年作登驹封侯图立轴设色纸本款识:仿赵文敏画法,伯溪仁兄方家正之,甲申十一月,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备注:1. 此幅系大千先生1944年37岁时所作精品,写树勾石落墨潇洒,人物精致,矿石颜料稍见脱落,益见其真无疑。

2. 此幅曾藏大千先生好友李秋君并其亲属家多年,藏家直接购得。

3. 此幅钤印“张爰之印”“大千”与其同作品“并蒂图”(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张大千画集》钤印完全一致。

1903.张大千 1933年作拟石涛山水立轴设色纸本款识:癸酉五月写于纲师园中,蜀人大千师涤子。

钤印:大千(白);大风堂(朱)备注:此幅作于1933年,时26岁,观张大千先生艺术生平及同时期作品,可见其正醉心于石涛及“四王”以外的非正统之间,心态的放纵,不泯逐流。

此幅以色代墨,落笔纯厚拙朴。

人物形态高古,线条潇洒。

为早期精品。

1904.张大千赵叔孺 1935年作山水人物立轴设色纸本款识:蜀人大千居士张爰并记,叔孺赵世棡画人物松树。

钤印:赵叔孺、大千居士、大千所作1905.张大千 1936年作黄山茶花镜心设色纸本款识:黄山浚澥茶华,仿陈老莲笔。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8)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8)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8)1671.张大千丁亥嘉平(1948年)作行书十言联立轴题识:共倚春风,拄杖下临鲸海。

影开秋水,曲池斜度鸾桥。

集樵歌《眼儿媚》、放翁《好事近》、仲任《水龙吟》、安陆《清平乐》。

丁亥嘉平月。

大千张爰。

钤印:蜀郡张爰、大千居士集宋词为联之风,起于民初,梁启超似为始作俑者,张大千此种集宋词细长联,多见于1940年代后期。

此联玒集宋代朱敦儒、陆游、胡仔、张先四人词句而成。

1672.张大千 1947年作春园留香镜心丁亥三月十七日写颂慈芳世讲於归之喜,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张大千鉴藏印:来苏楼意笔绘花鸟,泼墨写山水1673.张大千 1947年作渔山图镜心设色纸本款识:生平所见渔山画不下六七幅,要当以凤阿山房*陶圃松菊为最。

陶圃松菊仿黄鹤山樵,崇冈绝?t,万点朱砂,浓攒密缀,绚烂如锦步障。

凤阿山房渗墨细皴,兼李范笔法,古味盎然,溢出豪楮。

此用凤阿布局,以青绿出之,浓丽与陶圃相俪也。

丁亥秋日写于成都昭觉寺,明年,戊子三月携来海上始克成之。

蜀郡张爰大千父。

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玺(朱)。

说明:40年代是大千画风的成熟期,在潜心心醉的手摹之余,早已对唐宋绘画心似已久,唐宋绘画的雄伟壮丽正契合其心“元明以来写意虽复轻腻可爱,而??姿贵彩不可得见矣”固此期间所以青绿山水,以多自宝,不轻易与人。

图写苍松翠竹间,茅亭宛然,高士青山相对,大有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之意。

最重要的是此时大千的青绿设色其实已经炉火纯青了。

青绿相间*温润可人,他也豪不掩试其高超的技法:“拿赭石打底,加石绿二三次,要薄一点才好,太浓就呆滞了”所有这些正是他自信*自豪的地方。

亦是鉴藏者的着眼之处。

又上海博物馆所藏“仿吴墨井凤阿山房图轴”(吴)构图与此大致略同。

年代亦相去不远。

但不及此幅细腻用心,可见大千转腕之间。

可赋于相同构图不同的生命。

实可叹为奇人也。

印?M陈巨来刻,刀法规整,取法秦汉古玺,所制白文印凝重端庄,工而不滞,线条方圆相济,朱文印尤得玉箸小篆之妙。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2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2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20)1831.张大千甲申(1944)年作白描仕女图立轴钤印:张爰私印(朱文)款识:甲申秋炉边笑戏笔,写为君惠道兄即乞一笑,大千张爰。

1832.张大千甲申(1944年)作簪花仕女图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大千、张爰之印、□情偕居,欲吹长笛过青城题识:甲申七月青城山下作,张大千爰。

说明: 1940年后,张大千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我国敦煌壁画进行编号、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敦煌归来后,张大千寓居成都青城山,创作了大量的以敦煌壁画为题材的作品,此幅《簪花仕女图》便是其中一幅。

此画线条流畅,造型准确,人物生动传神,为张大千人物画精品。

1833.张大千 1934年作拟石涛仕女图立轴款识:拟大涤子画法,甲戌初夏,蜀人大千张爰写于大风堂下。

钤印:大千、大千所作、大千大利、大风堂1834.张大千乙酉(1945年)作仕女立轴设色纸本题识:明月王郎曲,竹枝湘女讴。

秋风零露下,襟裹欲生愁。

乙酉春日似识阶仁兄法家正之。

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收藏印:中行庐主收藏金石书画之印、萧健初鉴赏印、滋心赏、韫玉游目说明:此作为潘絜滋旧藏1835.张大千 1947年作丛竹仕女立轴款识: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露晨零,顾襟袖以绵邈。

丁亥七月大千居士爰。

印文:张爰私印、摩登戒体1836.张大千甲申(1944年)作簪花仕女图立轴钤印:大千、张爰之印、□情偕居,欲吹长笛过青城题识:甲申七月青城山下作,张大千爰。

1940年后,张大千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我国敦煌壁画进行编号、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敦煌归来后,张大千寓居成都青城山,创作了大量的以敦煌壁画为题材的作品,此幅《簪花仕女图》便是其中一幅。

此画线条流畅,造型准确,人物生动传神,为张大千人物画精品。

1837.张大千乙亥(1935年)作竹石仕女立轴设色纸本钤印:蜀中张爰、大千豪緑题识:支颐小憩可胜愁,如此春光忍独游。

应是贪看红豆树,唤他几度不回头。

乙亥春,爰。

这是张大千早期仕女的典型作品:构图、笔墨、敷色都很简单,是取法华新罗的飘逸写意仕女;背景常见竹石、柳、梅;仕女肩部不明显,身姿细弱,着装素雅,线条柔美而流畅。

胸中乾坤笔底情张大千山水画作品赏析——张大千山水画作品赏析

胸中乾坤笔底情张大千山水画作品赏析——张大千山水画作品赏析

便 使 人 更加
山 川 的
感到 了
向往

种 对祖 国
崇敬

而 人 则更 显

得 虔诚 无 奈
大 有欲 哭 无 泪
欲 呼 无 应 的 悲
怆之 情

也 更使 人 感到 了那 片

渴 望 叶 落 归根
的殷 殷 真情


归祖 国怀 抱
张 大 千 (1 8 9

9


19 83
年 )

川 省 内江 县 人


永不 能忘
山 水 无 言人

有情


张大千的作品 之 所
代 又

感动 了
代观 众


是 由于它们
蕴 涵 着 作 者 对 祖 国 家 乡和 中华
民 族 文 化 的 挚 爱真情

应 该 说

这 类题 材

这 类

意境 的 作品 中不 少
如 此


在张大千的


这 恐怕 不 只 是 张 大 千
而 是

在所有不 论 因何 原
4 8
厘 米
作 于
在眺 望远 方之 余俯 首沉 吟

6/书 画 艺 术
7 月

有所 思





显 然


家是 在 抒
寄托 自己 思 念 故 国 故 乡的

境与情怀


赏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9)1731.张大千陈云诰仿石涛山水人物图扇小楷七言诗扇立轴款识:独往秋山深,回头人境远。

石涛写意。

佐周先生方家正,蛰庐陈云诰钤印:张爰之印信(白)、云诰(白)、癸卯翰林(朱)、有竹亭(白)1732.张大千荷梦俱香图并行书七言诗成扇题识:(1).荷花世界梦俱香,八十叟爰。

钤印:大千唯印大幸,大千豪发,(2).不施脂粉不浓妆,水殿风微有暗香,……六十七年夏六月写似飞雄仁兄法正,八十叟爰摩耶精舍。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3).扇骨:全副象牙。

1733.张大千戊子(1948年)作行书七言诗立轴钤印:张大千长寿印信(二次)、大风堂(二次)题识:(1)戊子十月既望,大千张爰。

(2)爰。

1734.张大千丁巳(1977年)作行书七言诗立轴钤印:大千父题识:丁巳冬月二十七日晨,小诗书似静农哂正。

小兄爰皤。

释文:枕边。

夜午寒生梦醒初,枕(脱边字,心神不定,可笑)得句未遑书。

侵晨研墨披衣坐,提起笔来一字无。

台静农(1902-1990)题签:大千居士法书。

静者。

此帧大千兄归道山後由其家检交,七年矣。

癸亥(1983年)十月,静农记。

鉴藏印:澹台静农所藏书则始学篆隶,次北碑、右军正楷,兼习行草。

十二岁时先师使习大字,以增腕力,并习双钩古帖,以练提笔。

时家藏晋、唐、宋、元墨迹尚未散失,日夕吟习,并双钩数十百本,未尝间断,亦未尝专习一家也。

画则三十左右始习之,因旧藏名画甚多,随意临摹,亦无师承。

又喜游名山,兴酣落笔,可得其意,书画一理,固可以触类而通者也。

盖有师之画易,无师之画难;无师之画必自悟而後得,由悟而得,往往工妙。

—溥心畬自述溥心畬先生是清宗室恭亲王奕砢之孙,天潢贵胄,一代名士,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

乐志琴书,收怀道举,与世无竞,与人无争。

以诗、书、画三绝称名当世,诗风高古超迈,书风遒劲疏散,画风清逸空灵。

他的题画诗,诗意与画境相得益彰,诗写心声,清幽淡逸,动人心弦,使画面更为真切、灵秀、生动,寓意完美。

他的画,无师承,但师古人,师造化,由悟而得,举凡山水、人物、花鸟、翎毛、鞍马、楼阁,在在精能。

飞鸟灵禽、花蝶草虫,莫不栩栩如生,欣欣向荣;仕女恬静灵秀,丽质天生,我见犹怜;高士都雅隽秀,简淡如菊;山水随意造境,变幻欹谲,笔势遒劲,清幽旷远。

或许因天不假年,去世稍早,他的画风并无太大变化。

画面浓而不艳,淡而不薄,笔墨典雅飘逸,敷色清丽明澈,是贯穿始终的风格。

1949年渡台後,鬻画自给,并广收门徒,声名远播日本、朝鲜;作品既多,题材又广,台岛名人珍爱有加,什袭珍藏,故而存世佳作极其丰富。

1735.张大千壬寅(1962年)作行书七言诗立轴钤印:蜀郡、张爰印、大千唯印大年题识:天桥松林中大风雨口号。

书似荣正仁兄法家两教。

壬寅春,蜀郡张大千爰。

释文:知是风声是水声,獈然身似踏空行。

天桥十万龙蟠树,一一春雷起蛰鸣。

1736.张大千秋江竞帆行书七言诗二首成扇纸本款识:△甲戌四月,写似伯舫吾兄法正,大千时客北平。

△甲戌春暮,故都看黄芍药二首,书似伯舫老兄两正,大千张爰。

钤印:大千(2次)1737. 张大千溥儒于非闇行书七言诗立轴题识:姿容元自丽,粉黛不须匀。

蜀人张大千。

心畲补蝶。

钤印:戊寅五十、照、非厂、张爰之印、大千、溥儒1738.张大千张文修目送飞鸿图并小楷七言诗成扇题识:(1). 昔年曾读大风画,目送飞鸿最有情,我欲扶眦共冥渺,弋人何用更相惊。

守先仁兄拂暑,壬申(1932年)五月写于大风堂,大千居士。

钤印:张爰之印。

(2). 秋水连天棹五湖……雪岭僧归话远游,守先仁兄法家正之,张文修书于海上。

钤印:大风堂。

(1). 张文修为张大千四哥,名正学,又名揖,字文修,以医道享誉京津沪蜀,为四川四大名医之一。

(2). 上款守先为陆士谔,青浦人,名守先,著名中医兼鸳鸯蝴蝶派小说家。

早岁从朱家角名医唐纯斋学医,小说有《古今义侠奇观》、《八大剑侠》等。

妹灵寿,妹夫刘三。

(《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481页)1739. 张大千行楷七言诗立轴款识:京口金陵百里程,晓烟未泮雨初晴。

奔车瞬息江头过,米老新添画爵情。

子荣仁兄正之,辛巳(1941)冬月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1740.张大千徐宗浩碧竹图墨竹图扇面十四档题识:(1).虎臣三兄督画,戊寅夏五,大千弟张爰。

钤印:蜀客,张大千(2).俗眼纷纷孰鉴真,一言正者莫相瞋……虎臣仁兄正,徐宗浩。

钤印:徐宗浩印上款虎臣为滕景云,字虎臣,山东潍县人,1920年创办华丰机器厂,任经理,1931年应聘为广文中学校董,1932年成立华丰股份有限公司,抗战赴重庆,1940年昆明任云南烤烟厂技术副厂长,1942年回成都。

1741.张大千出游图行书七言诗扇面纸本题识:(1).唤起朱颜酒一尊,登山临水意犹温。

朝红暮叶春来路,纵老秋风识旧痕。

丁亥午月,张大千爰。

(2).青城上清宫。

大千居士。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张爰印1742.近现代张大千行书七言诗轴辛未(1931年)作钤印:张爰印、大千居士题识:宾丞老兄方家雅正。

辛未六月大千居士。

1743. 张大千辛巳(1941)年作行楷七言诗立轴水墨纸本款识:京口金陵百里程,晓烟未泮雨初晴。

奔车瞬息江头过,米老新添画爵情。

子荣仁兄正之,辛巳(1941)冬月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1744.张大千 1949年作仕女立轴设色纸本题识:细田夫人清赏,己丑(1949年)七月大千张爰写于大风堂。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注:四十年代初期,张大千在敦煌历时近三年临摹了大量壁画,从中汲取了历代人物画的创作技法,线描取北齐壁画圆劲爽健的用笔,设色以纯色大胆搭配,华彩富丽。

谢稚柳先生曾评论道:‚大千的人物画本来就画得很好,但到敦煌后,目睹了从来简籍所不备的丹青千壁……当他临摹了大量壁画之后,他自己的人物画风,也完全舍去了原有的格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

‛此幅侍女图为大千先生四十年代后期所作,这一时期他的侍女画受敦煌壁画的影响逐渐向重彩转型过渡。

画中侍女在造型上取盛唐壁画雍容丰腴的特征,设色上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图案的影响,以石青、石绿、朱砂矿物颜料赋色,色调明丽,艳而不俗。

在侍女的面部处理上,张大千承袭唐代的三白画法,将额头、鼻子和下巴处留白,并以红润的脸颊陪衬,使得脸孔的轮廓线条分明,形成了他笔下仕女画的一大特色。

细品此画,张大千以浓墨兰叶描绘上眼线,反之以淡墨细笔轻描下眼线,再浓墨勾出瞳仁的轮廓,用淡墨渲染深浅,使画中侍女优雅含蓄之目光跃然纸上。

1745.张大千 1939年作仕女立轴款识:此纸初为丽圃何丈写,以风带太滞,遂弃臵之。

君璧来山中,从败簏中搜得,强予补成。

君璧与予十年故交,谊同骨肉,乃不肯为予藏拙,殊非爱友之道。

质之君璧,君璧将何辞焉。

己卯正月。

青城张大千。

印文: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登戒体、大风堂、大千唯印大年说明:上款人‚君璧‛为黄君璧,与张大千的友情被大千形容是‚谊同骨肉‛。

张大千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仕女取法于明清诸家,初为改琦、费丹旭,进而华嵒、陈洪绶、唐寅,衣纹线条简洁流畅,敷色清丽。

他基本以身边的女眷为模特,纤眉细目,樱桃小口,柳肩蛮腰,极婀娜娉婷。

此幅仕女便是这一阶段的极精之作。

纨扇上的白茶花、裙摆上栩栩若生的凤凰,胸襟的玉佩,石青敷色、金线勾勒的飞凤花簪,均极工致,于清秀中透出富贵的气息;樱唇、抹胸、玉佩的丝带,用极少量的朱砂敷色,要而不繁,艳而不俗,令画面亮丽明快许多,的确是同时同类题材的佼佼者。

如此精工之作,画家却谦称‚风带太滞‛而搁笔弃臵箧中,想必最初的受画人‚丽甫何丈‛必非碌碌无名者。

何丽甫,广州荔湾富商,是晚清民国初期广东颇富声名的收藏家。

其子何冠五也是享名当时的画家,1923年曾与黄君璧、黄般若、邓芬、卢子枢等海南画家组建‚癸亥合作画社‛(后改为‚国画研究会‛)。

1933年11月,张大千畅游岭南,经由黄君璧的介绍,与何丽甫、何冠五父子相识,朝夕聚首,纵观何氏‚田溪书屋‛庋藏历代书画,大千先生曾用何家所藏宋代罗纹纸绘《黄山胜景》十二帧相赠。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张大千在一次粤籍画家画展中看到黄君璧的作品,画面透明的‚亮‛深深地打动了他。

1931年初冬,张大千南游广州专程拜见黄君璧,以艺论交,从此数度结伴游黄山、登峨眉,结下半个世纪的友情。

这幅仕女应是张大千初识何丽甫时所作,最终于1939年应画家黄君璧之请而完成,为这段‚谊同骨肉‛的翰墨因缘,留下了印证。

1746. 张大千 1936年作仕女立轴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款识:(1)寄与目寒吾弟。

爰故都寓斋。

(2)是岁丙子,目寒与紫红结婚于南京时,未知弟媳名氏,先为此画寄之,须寒弟携来可以后嘱为补记数语。

六十年辛亥夏,爰翁。

论及20世纪中国人物画坛的创作,张大千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统观张大千—生的艺术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30岁之前的艺术发育期、30岁至60岁的中年鼎盛期以及60岁之后的晚年化境期,而张大千人物画的风格演变也大致遵循这一发展脉络与段落分期,并在创作上形成肖像、仕女、先贤、道释造像等的题材专擅。

本幅作品,张大千以古代仕女为取材,为其艺术创作中的经典画题,也是其艺术风格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作品上部的左右各列画家一题,作品左上的题跋以张大千中年书体写就,并道明了受画者‚目寒吾弟‛以及创作的地点‚故都寓所‛,而右上的题跋则为画家晚年书风,同时更进一步交待了赠画的原委,为此作平添了更多的情感涵义与文化意味。

根据两则题跋所提供的信息,张大千创作这件作品的时间在民国丙子年公元1936年,而创作的地点‚故都寓所‛即指的是张大千在北京的寓所。

受画人‚目寒吾弟‛,当为张目寒。

张目寒为张大千堂弟,与张大千情感弥厚,交往甚密,曾任民国时期的监察院秘书长。

1936年张目寒在南京与紫红结婚,张大千欣闻喜讯即开笔绘作此图,想在第一时间寄出此画以表祝贺之意。

匆忙之中未及知悉弟媳的名姓,故而张大千在画就后的款题中并未道尽创作的原委,直至35年后的1971年夏天复于画幅上补题一跋,追记往事。

从中可见画家与受画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并可由此管窥张大千的胸襟处事与人格情怀。

以表现手法而论,张大千的人物画往往是以设色工笔见长,这一类作品的存世数量也比较多见。

水墨意笔的人物画,则因偶尔为之反而稀见,更显得弥足珍贵。

此幅《仕女图轴》纯以水墨为主,当为画家针对特殊受画人刻意地风格选择。

其风格渊源虽可追溯到明代吴伟、唐寅诸家,但又拘泥于对古代某家的亦步亦趋,因此既保持了明代浙派人物画的爽利潇洒的笔意,又有明代吴派人物画造型上的典雅端庄。

而纯以水墨并突出线条魅力的画面特点,又一方面让人联想到自宋以降的白描画法,一方面则体现了张大千‚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精神。

精神是内心的表露。

在中国传统人物的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含蓄的现出,才令人看了生内心的共鸣‛的创作旨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