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
程。
3.反馈:是指有机体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把来自运动器官的效能信息,再经
过感受器传达到大脑的神经中枢,获得有关动作的正确性,精确度或适用性的信息过程。
4.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一行为的实际能力的推测。也可以说,
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的主观评价。
5.动觉:是指主体对自己身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变动的反映,它是主体对身
体姿势和身体运动的“感受”或意识。
6.泛化:是指任何一个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时,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
反射,就是和它相似的刺激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效果。
7.心里技能训练:是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训练者的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
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方法和手段使训练者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
8.专门化运动知觉:也称专项运动感知觉,是通过运动形成的高度分化的感知觉,
9.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对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
10.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集体情绪状态。它是教学中
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心理背景。
11.团队认同感:团队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及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
这就叫团队的认同感。
12.社会化标准倾向(从众行为):个体在团队中不知不觉的受到团队的压力而在知觉、信
仰及行动等方面,做出与众人趋向一致的行为,被称为从众行为。
13.运动表象:在运动感知觉的基础上,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运动形象,它反映动作在一定
空间、时间和力量等方面的特点。
14.本体运动感知觉:是运动着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
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
15.表象训练: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
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16.运动焦虑: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学生或运动员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
的情景所具有的担忧倾向。
17.运动技能迁移:一种运动技能学习对另一种运动技能学习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18.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
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19.体育动机: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
20.动作技能:在完成一项任务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
顺利进行。
21.攻击性行为:是指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有外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行
为。
简单题
1.影响客体运动知觉的因素有哪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运动物体与观察者的远近;(2)物体运动空间的大小;(3)物体运动的方向;(4)运动物体(或对象)的大小和形状;(5)照明条件;(6)观察者自身的位置、姿势。
2.遗忘规律于动作遗忘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动作遗忘的特点:
(1)动作记忆的遗忘量远少于词语记忆的遗忘量;
(2)动作遗忘的进程不同于词语遗忘的进程,尤其是在开始部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成“L”型,动作遗忘曲线呈“V”型,即动作遗忘在经过一个大起伏之后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缓慢的减少遗忘量;
(3)具有共同的趋势。
3.怎样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概念?
(1)注意把学生所遇到的各种运动事实纳入已知的概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概念。
(2)利用比较的方法,区分动作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3)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运动表象去理解新的概念,并要求他们能够自觉的揭示动作的本质特征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把动作要领陈述出来。
(4)引导学生尽可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条件下应用已掌握的动作概念。
(5)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动作概念纳入到概念系统之中使概念系统化。
4.什么是高原曲线,产生高原期的原因有哪些?
在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练习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之为“高原期”或“高原现象”。反映在练习曲线上则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称之为高原曲线。
原因有三:
(1)由于练习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改变旧的动作结构和完成动作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方式。在新旧交替之间,成绩进步往往不大显著;
(2)由于身体素质发展不够,甚至落后于技能的掌握。当身体素质发展时,成绩便会提高。
(3)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等。
5.简述凯尔曼态度转变的三阶段理论及影响学生体育态度转变的各种条件?
凯尔曼提出的态度转变的三阶段理论不良态度的转变过程应包括:服从阶段;认同阶段;
内化阶段。
转变学生体育态度依赖于:
(1)原先的体育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
(2)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
(3)必要的体育活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要求;
(4)劝说者的态度。
6.简述奥伯特现象
在人的视觉失去时,必须依靠动作定向。一般的说,在身体倾斜角度较小时,人对垂直方位的知觉向着与身体倾斜相反的方向偏离,即知觉身体倾斜的角度小于实际的倾斜角度,对身体倾斜角度有低估的现象。当身体倾斜度较大时,人对垂直方位的知觉倾向于身体同侧方向,即知觉身体倾斜角度大于实际的倾斜角度,对身体的倾斜有高估的现象。
这两种偏离现象,被人们称为奥伯特现象。
7.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1)改善情绪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