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人格及其理论
一、人格得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有三个:遗传(间接,物质基础)、环境与情境。
精神分析:关注行为产生得内在根源以及这些内在驱动力之间得冲突。本我与超我之间一场无休止得战争,由自我来调节。
人本主义:从个人意识经验、成长潜能整合得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就是强调自我实现得驱动力。
二、人格特质理论(三个):两个重要假设(人格特质在时间与空间上就是相对稳定得)
1、奥尔波特: 枢纽特质(基本特质,渗透强,少数人有)、核心特质(建筑构件,510个)、
次要特质(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与一般性较低)
各种特质不就是零散得,而就是有组织得。“统我”不就是与生俱来,就是逐渐发展起来得
2.卡特尔得特质理论:16种特质(16PF),对职业咨询、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
3.艾森克得特质理论:外倾与神经质两个维度(特质并非独立,有相关性,分出维度更准确)
■“大五”人格理论(每个维度都就是两级得):外公与情创(西方,认为有跨文化得一致性)
■“大七”人格理论(王登峰、崔红):外行人情善智处(中国,认为有文化特异性)
哈恩特(美):决定一个人可以成为卓越领导得特质少得可怜
伯恩斯(美):改变型领导者豪斯(美):把改变型领导者称为有魅力得领导者
巴斯(美):有魅力领导者得四个特征: 魅力、激发动机、智力激发、个人化得考虑
(个人智力激发魅力)
第二节智力与能力
斯皮尔曼(英):一般智力因素(G因素)与特殊智力因素(S因素),任何工作需要共同作用
瑟斯顿(美):把智力分解为各种原始能力,词得理解等7种
吉尔福特(美):智力三维度:智力操作得方式、内容、产品,构成智力得立体三维结构模型
加德纳(美):逻辑数学等八种智力,智力不就是一元得而就是多元得
■能力与知识与技能得区别
1、知识就是概括化得经验系统;
2、技能就是概括化得行为模式;
3、能力就是概括化得心理特征。
4、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定型,但知识与技能却可以不断积累。
领导者得胜任特征:
麦克里兰提出,成就与行为、服务意识、管理才能、认知能力、个人效能。(成务管认人)
威尔逊提出:预测变化、寻求支持、驱力水平。(寻预力)
能力有关得特质分为:核心特质、自我特质、表面特质
第三节情绪
一、情绪得两极性:1、按照情绪对人得意义来划分: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增力与减力
2、快感度(愉快/不愉快)、紧张度(轻松/紧张)、激动度(平静/激动)、强度(愤怒/大怒/暴怒)
二、表情,就是情绪得外部表现形式:面部表情(最重要,最直接)、身体表情、言语表情
三、情绪状态:按照情绪发生得强度与持续时间,情绪分为三种:
(1)心境也叫心情,它就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得情绪体验状态。
(2)激情具有激动性与冲动性得特点。
(3)应激得激动水平更高、更强烈,而认知范围更窄,理智分析与判断得能力下降。长期处于应
激状态得人,免疫系统得作用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疾病得产生。
四、情绪得基本理论:
1、詹姆斯兰格:强调外周生理活动就是产生情绪变化得原因。
詹姆斯(美):情绪就是内脏器官、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得感觉
兰格(丹麦):强调血液得作用。
2、汤姆斯金(美):情绪就就是动机,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
3、拉扎勒斯(美):情绪得体验要考虑评估环境得交互作用。强调评价通常就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就是一种认知评价理论
第四节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得概念
阿尔波特(美):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得作用
克里赫(美):忽略过去得经验,强调现在得主观经验,反应了认知学派得主张
弗里德曼(美):认知(基础)、情感(核心与关键)、行为倾向(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得形成:学习理论(后天习得得、诱因理论(利益与损失衡量)、认知一致性理论
三、通过态度预测行为得时候应该注意得因素:
1、态度得特殊性水平:特殊性越高,预测越准确;
2、时间因素: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得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得人,预测有较高得效度;
4、态度强度:强烈得态度对行为得决定作用更大;
5、态度得可接近性:来自直接经验得态度对行为得影响大,就就是因为这类态度得可接近性大。
四、态度改变得理论:海德尔(美):平衡理论(遵循最少付出原则)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减少认知失调方法: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得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五、对说服效果有影响得因素(4个):
1、说服者:可信度、吸引力
2、说服信息:差距、恐惧、信息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人格、心情、介入程度、自身免疫、个体差异(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年龄)
4、情境:预先警告、分散注意。
六:消除偏见得方法:对抗刻板印象、平等接触、创造消除偏见得环境
第五节价值观
一、价值观:1、主体:个体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2、表现形式:外显得、内隐得;
3、功能:解释、预测、导向;
4、层次:具有超越情景得特点;
5、价值观比态度更抽象更概括
奥尔波特:根据斯普兰格《人得类型》把价值观分为六种,编制“价值观研究量表”
罗奇克(美):终极性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
莫里斯(美):认为价值包含三种基本含义:实际价值、想象价值、客体价值,13种生活方式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荷兰,霍夫斯塔德):用来衡量与文化有关得价值观
二、工作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工作倾向性、工作需求、职业道德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