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八章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复习提要
一、账表导向审计
(一)账表导向审计的目标
早期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错揭弊,这时,一般采用账表导向的审计方式。
这种审计方法是围绕着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进行的。它通过对账表上的数字进行详细核实来判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或技术性错误。
(二)账表导向审计的发展过程
账表导向审计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数据稽核、账簿审计、详细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和全面财务报表审计等阶段。
1.数据稽核。数据稽核是以核查账簿记录、核对有关凭证为依据,验算其会计数据是否一致及其计算是否正确。
2.账簿审计。账簿审计是检查账簿记录的内容和金额,以确定其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的审计。
3.详细审计。详细审计又称完全审计、全面审计,是详细审查企业全部会计事项的审计。
4.资产负债表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是查证企业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内容和金额是否正确的审计。
5.全面财务报表审计。全面财务报表审计是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扩展,还重点审计损益表。
(三)账表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账表导向审计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这种审计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其次,即使采用有限制的抽查技术,由于对会计系统并不了解,因此存在很
大的风险,容易造成由于抽查而遗漏重大有问题项目的事件。最后,由于以交易为基础的审计主要工作都是围绕交易来进行的,因此不容易发现会计工作中的程序性错误。
二、系统导向审计
(一)系统导向审计的目标
系统导向审计的出现与审计目标的改变有很大关系,由于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已经不再是发现记账差错和揭发舞弊行为,而是验证财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全面的了解。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改变了对于经济活动结果进行详细检查的传统做法,强调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当评价的结果证明内部控制系统可以信赖时,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只抽取少量样本就可以得出审计结论了;当评价结果认为内部控制系统不可靠时,才根据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扩大审查范围。
以系统为导向的审计重点放在对系统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系统中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而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系统导向审计
1.系统导向审计的产生。系统导向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具有较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为前提条件的,伴随着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系统导向审计于20世纪50年代初逐渐走上审计舞台。
2.系统导向审计的审计程序。系统导向审计的程序可归纳为:(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和理论上应具备的业务制度;(2)了解被审计单位实际应用的业务制度;(3)详细查明其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强点和弱点;(4)评价各个强点和弱点对各主要业务的影响;(5)确认据以编制财务报表的各种记录的可靠程度;(6)保证财务报表与主要记录一致;(7)对所审核账目的合法性、公允性形成审计意见;
(8)在审计报告中发表意见。
3.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在了解重要的内部控制时,通常可实施以下程序:(1)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2)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3)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4)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审计人员对于调查了解的内部控制情况以及所做的控制风险初步评价应及时进行适当记录。内部控制调查记录的方法通常有调查问卷、文字叙述和流程图。
4.控制测试的概念和方法。控制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的种类有同步控制测试、追加控制测试和计划控制测试。
5.控制风险的评价。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审计人员应当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部分或全部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1)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
(2)审计人员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估。
(3)审计人员不拟进行控制测试。
审计人员只有在确认以下事项的情况下,才能评价控制风险低于最高水平。
(1)相关的内部控制可能防止发生或纠正重大错报或漏报。
(2)审计人员拟进行控制测试。
(三)系统导向审计的局限性
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因此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在实践中发现,以系统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存在着一种危险的趋势,在强调控制系统的同时忽略了人的因素。系统导向审计还存在一项更大的无法解决的致命弱点,即基于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模式没有与审计风险联系起来,没有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供指南和帮助,而且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要远远超出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范围。
(四)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的异同
系统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都属于财务审计的范畴,它们都要服从财务审计的目标要求,所以在性质上都是财务审计。但它们还是存在以下区别:(1)审计主线和重点不同;(2)审计的主要目标不同;(3)所使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不同;
(4)审计的标准化程序不同。
三、风险导向审计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
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是强调审计战略,要求制定适合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审计计划,要求不仅应检查与会计系统有关的因素,而且应检查企业内外的各种环境因素;不仅应进行与会计事项有关的个别风险分析,而且应进行涉及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风险分析。
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依据,以下三个因素促进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因素。
(2)审计组织的经济压力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经济因素。
(3)系统导向审计的内在缺陷及解决方法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技术因素。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程序和方法
1.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这一审计风险模型用于审计计划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将审计风险模型用于协助审计人员评价某项审计计划是否合理;二是为了使审计计划更有效率,审计人员常常利用审计风险模型来决定检查风险和应收集审计证据的恰当数量。
2.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在实务中,为了使审计工作更为细致,并关注审计重要领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有:
(1)通过调查、了解、分析、评估等方法执行一般计划并确认重要的审计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