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程介绍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
大学语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学语文》。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课程定位《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等多重特点。
人文性方面,这门课程承载着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使命。
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读,学生能够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塑造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工具性而言,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等,为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中有效地交流与沟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审美性上,课程中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
二、教学目标基于课程的定位,我们设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和文学常识;掌握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提高写作能力,能够写出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的文章;增强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公众场合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文学作品选读:选取了从先秦到现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如《诗经》《论语》《红楼梦》《雷雨》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时期文学的魅力。
语言文字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写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规范语言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文学鉴赏理论与方法: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第三版教学设计1. 课程介绍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是一门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讲授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中讲授部分占40%,实践部分占60%。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五大基本部件(显示器、键盘、鼠标、CPU、内存)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系统(Windows 和Linux)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操作,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结合实践”、“问题导向”、“学生参与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将通过讲授、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将概念与技巧传授给学生,然后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掌握实际操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主动发问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考试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其中考试占60%。
实验报告占40%,每个学生需要完成2个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每个实验报告占20分,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心得体会。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Office软件操作、计算机维护与安全、计算机网络等方面。
5. 教学进度章节讲授部分实践部分第一章计算机概述2课时3课时第二章计算机硬件6课时12课时第三章计算机操作系统7课时10课时第四章 Office办公软件5课时10课时第五章计算机网络4课时10课时6.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第三版,王小明编著参考资料:1.《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韦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唐朔飞著,机械工业出版社3.《网络是怎样连接的》第2版,保罗·安德森著,人民邮电出版社7. 总结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程是全校必修的课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石。
本课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问题导向、学生参与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五大基本部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系统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操作,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概述公共基础知识科目是指无论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些科目通常包括语言文化、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公共基础知识科目进行概述,介绍各个科目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一、语言文化语言文化是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背景对于沟通交流、文化理解以及各种学科的学习都至关重要。
语言文化科目包括语文、英语和其他外语的学习。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对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了解。
英语则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掌握英语可以扩大我们的交际圈,并且有利于职业发展。
学习语言文化需要不断练习阅读、写作和听说,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和多听说来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二、数学数学是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一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科。
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学习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以及概率与统计等方面。
掌握数学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数学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可以通过做题、思考和实际应用来提高数学水平。
三、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中涵盖自然界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
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自然科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物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性质,化学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过程,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各种生物现象,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特点和人类活动的分布。
学习自然科学需要注重实验和观察,可以通过实验、课外科普读物以及参观实地来增加实践经验。
四、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公共基础知识科目中探讨人类社会和个体行为的科学知识。
它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社会科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运行机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会分析能力。
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公共课)模版
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公共课)模版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示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3课时数:48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开课学期:大一授课语言:普通话任课教师:XXX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社会、人民思想政治生活的敏感性、责任感和问题意识,以及打牢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其中,本课程的具体目标为:1.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2. 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3. 了解和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认识它们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4. 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感悟,能够自觉产生社会责任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意识。
三、授课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2.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4.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教学方法1. 专题讲解2. 讨论课3. 研讨会4. 课外阅读和报告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占总成绩的20%;2.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形式,占总成绩的80%。
六、参考书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红楼梦》3. 《辞海》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七、教学进度第一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第二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第三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第四周:中国近现代史概述第五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其他说明1. 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应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研讨会;2. 严禁抄袭、作弊等不诚信行为;3. 学生因特殊情况缺课需要提前向任课教师请假并出示证明;4. 本课程教学进度可能因学生实际情况而有所调整。
公共基础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科目:公共基础课程二、教学年级:XX年级三、课程名称:XX课程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XX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XX课程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XX概念、XX原理、XX方法等。
2. 教学难点:XX概念的理解、XX原理的应用、XX方法的掌握等。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材2. 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多媒体设备等)3. 教学案例或实例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讨论、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针对教学难点,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三)课堂练习1.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疑问,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1. 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要求具体、明确,便于学生完成。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3.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如何?2.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如何?3.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注:本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职公共基础总结
中职公共基础总结引言中职公共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文化艺术四个学科。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文将对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性进行总结。
学习内容政治政治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学生将学习政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国家政治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内容。
具体而言,政治学习的内容包括:•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机制•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政治理念和政治文化通过学习政治,中职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政治的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政治参与和决策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历史历史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学科。
学生将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内容。
具体而言,历史学习的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事件•世界历史的主要时期和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通过学习历史,中职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增强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历史眼光。
地理地理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又一重要学科。
学生将学习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球的结构和自然地理等内容。
具体而言,地理学习的内容包括:•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背景知识•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通过学习地理,中职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地理意识和环境意识。
文化艺术文化艺术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学科。
学生将学习文化的基本概念、文化遗产和艺术表现形式等内容。
具体而言,文化艺术学习的内容包括:•文化的定义和分类•中国的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创造过程•古代和现代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学习文化艺术,中职学生可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自己对文化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数公基工作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公基工作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是指大部分学法的学科都会要求修读的基础课程。
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着重探讨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工作方案。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和推理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工作方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包括对其教育意义的探讨和其在学生学业发展中的地位。
接着,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工作方案要点,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
最后,通过总结要点和展望未来,对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工作方案进行评估和展望,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相关教育机构和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性的参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工作方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广大教育从业者和学生对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成部分进行说明,并展示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进行编写的一个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的目标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数公基工作方案。
下面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旨在给读者提供对数公基工作方案的概览。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数公基工作方案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提供一个整体的总结。
《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等;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3. 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文体和语境要求,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文章;4.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2. 现代文学:包括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3. 外国文学:包括经典小说、诗歌、戏剧等;4. 文学理论: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口语交际能力;3. 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共分若干个学期,每学期约16周,每周约3学时。
教学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等,每个章节约需时3周左右。
同时,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本课程推荐使用由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和参考书目,如《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
同时,教师还会推荐一些优秀的学术期刊和网站,供学生参考学习。
七、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作品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70%。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公共基础教育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下,为培养拥有基本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公民而实施的教育体系。
这种课程在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成年人。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具备竞争力。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学科领域:语言与文学:这一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将通过学习语法、词汇和写作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会接触到经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从中培养审美意识。
数学与科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中的数学内容通常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
科学教育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通过学习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原因。
艺术与体育:这一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
学生将接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体育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
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通常会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技能和信息检索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科技的应用。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除了学科知识外,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学校往往会组织一些非学科相关的活动,如社团、志愿者服务和学生委员会等,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的来说,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创意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是指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类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科目。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重要课程。
通过数学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外语课程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视野的重要课程。
通过外语课程,学生能够掌握一门外语,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世界。
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地理、历史和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域和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变迁,培养自己的社会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还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就业。
无论学生将来选择什么专业或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和社会科学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的重要优势。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应当科学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特点进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徐哲公基速学课的介绍
1徐哲公基速学课的介绍
徐哲公基速学课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的课程。
该课程主要针对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招聘考试的学生。
以下是该课程的介绍:
1. 课程目标: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公共基础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等与公共基础知识相关的考点。
课程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便于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
3. 教学方式:课程采用线上教学方式,通过直播授课、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参与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4. 教学团队: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公考辅导老师组成的团队授课。
老师们有丰富的公考辅导经验,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专业的指导。
5. 学习资源:学生可获得精心制作的课程讲义、习题集等学习资源,便于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6. 课后辅导:课程结束后,学生还可享受课后辅导服务。
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交流,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徐哲公基速学课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
为应对招聘考试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系统学习和辅导,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
专业介绍讲课稿模板
专业介绍讲课稿模板尊敬的同学们: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学院的XX专业。
XX专业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融合理论与实践,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通过今天的讲解,我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专业,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一、专业概况XX专业成立于20XX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学院的重点发展专业之一。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
二、课程设置XX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四个部分。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英语等;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XX学科的基础知识,如XX原理、XX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则深入探讨了XX领域的专业知识,如XX技术、XX设计等;选修课程则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教学特色我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实验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师资力量XX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博士生导师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
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教学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五、实验设施学院为XX专业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包括XX实验室、XX研究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践平台。
六、就业方向XX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XX公司、XX机构、XX企业等领域从事XX设计、XX开发、XX管理等工作。
此外,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七、学生发展学院为XX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
同时,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
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1. 引言公共基础课是指在教育体系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一系列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是指在公共基础课程中,经过精心设计、优化改进后的高质量教学资源。
本文将介绍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的背景、特点以及如何开发和推广。
2.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公共基础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开发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成为当务之急。
3. 特点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具有以下特点:3.1 多样化教学方法精品课程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等。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2 高质量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改进,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些资源包括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
3.3 实践性强精品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引导思考精品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开发与推广4.1 开发流程开发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4.1.1 需求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发精品课程的方向和目标。
4.1.2 教学设计根据需求调研的结果,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包括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录制教学视频等。
4.1.3 教学实施将设计好的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提高课程的质量。
4.1.4 效果评估对开发的精品课程进行评估,了解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2 推广策略为了更好地推广公共基础课精品课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4.2.1 宣传推介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精品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更多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
公共基础课程介绍
公共基础课程介绍(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公共基础课课程介绍九、课程介绍(一)公共基础课程介绍1. 思想政治课(130学时,其中课内98学时,课外32学时,共8学分)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 号)而设立,包括三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3学分,45课时,按2+1形式排课,课堂授课30课时,实践教学15课时;在第一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本课程4学分,68课时,按2+2形式排课,课堂授课34课时,实践教学34课时;在第二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形势与政策》内容: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本课程1学分,共16课时,按专题讲座形式排课,课堂讲座12课时,实践教学4课时;分别在二、四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2. 职业指导(60学时,其中课内44学时,课外16学时,共4学分)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要求开设的。
中职公共基础课
中职公共基础课
中职公共基础课是中职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几个方面来介绍中职公共基础课。
一、课程设置
中职公共基础课分为多个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等。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
中职公共基础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学习内容
中职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言、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学生将学习到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等知识和技能。
四、学习效果
中职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体现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上。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操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中职公共基础课在中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学科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中职学生能够重视这门课程,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公共课简介
公共课简介公共课是指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而设置的一类课程。
它们通常与专业课相对,是为了满足广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公共课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其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综合应用能力。
公共课的种类繁多,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公共课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公共课是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石。
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只有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的知识。
其次,公共课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公共课的教学方法多样。
在语文课上,老师通常会通过讲授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数学课上,老师会通过解题讲解和实践操作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外语课上,老师会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此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也会通过实验、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公共课的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语文和数学课程中,通常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在外语课程中,除了笔试,还会有口语和听力等方面的考核;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中,通常会通过实践和表演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公共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公共课,学生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和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共课的设置和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1.徐哲公基速学课的介绍
1.徐哲公基速学课的介绍以下是一篇关于徐哲公基速学课的介绍的3000-6000字文章:第一部分:引言(300-500字)徐哲公基速学课是一门独特的学习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公共基础知识水平。
这门课程以徐哲公基团队几十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采用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与实践,迅速掌握广泛的公共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徐哲公基速学课的背景与目标(500-800字)徐哲公基速学课的创立源于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徐哲公基团队发现,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大量的知识,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很难运用自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徐哲公基团队创建了公基速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公共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 提供全面的公共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生将能全面了解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为更高级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 培养快速学习和思维能力:公基速学课程教授学生高效学习技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快速学习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职场需求的能力;3. 培养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第三部分:徐哲公基速学课的教学特点(800-2000字)徐哲公基速学课具有以下教学特点:1. 创新教学方法:徐哲公基团队采用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2. 系统化教学体系:课程以徐哲公基团队多年的经验和研究为基础,将公共基础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3. 实践学习与应用:课程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 个性化学习和评估: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评估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
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阶段必修的一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其重要性。
一、学科导论学科导论是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领域。
学科导论通常包括学科概述、学科发展历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和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学科导论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各个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数学与逻辑思维数学与逻辑思维是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并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数学与逻辑思维通常包括数学基础、数理统计、逻辑思维与推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包括自然科学概论、实验方法与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等。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促进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问题的背后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人文与艺术人文与艺术是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学科领域,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人文与艺术的核心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
通过学习人文与艺术,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公共基础课定义
公共基础课定义公共基础课,顾名思义,是面向各个学科、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性课程。
这类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广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基本的学术能力、思维方式和人文素养,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公共基础课的特点普遍性:公共基础课面向全校或全学院的学生开放,不受专业背景的限制。
无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都需要接受这一层面的教育。
基础性:课程内容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它不求深入某一专业领域,但求为学生构建一个扎实的知识平台。
通用性:所学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学科和领域。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引导性:公共基础课往往承担着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学习的角色。
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一个初步的定位,为将来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多个领域。
常见的公共基础课包括:数学类: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物理类:如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等,通过介绍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化学类: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计算机类:如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外语类:如英语、日语、法语等,通过语言学习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思想政治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体育类:如体育理论、体育实践等,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公共基础课的意义公共基础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结构的完善:公共基础课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弥补单一专业教育的不足,使学生拥有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
《大学语文》课程介绍
《大学语文》课程介绍一、课程概要:《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具有突出工具性、审美性和强烈的人文性。
《大学语文》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和主干课程,具有传播人文精神、开展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进而促成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在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创造性思维和健康人格的新型人才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材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大学语文》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赵恩龙王青副主编:朱枝娥张华明参编:王为钢三、主要参考文献:[1]王力.古代汉语(一九九八年校订重排本).北京:中华书局,1999[2]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美]海明威著,陈良廷等译.海明威短篇小说集.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5]张叔宁等,唐宋八大家散文译释.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6] 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蒋立甫选编,诗经选注.2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8]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0]钱谷融,吴宏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2]金性尧选注.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蒲松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向长清释.文心雕龙浅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5]徐中玉,钱谷融.大学语文(本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徐中玉、陶型传.大学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乔刚.大学语文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8]黄高才.新编大学语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四、本课程教学特色(一)内容的丰富性1.人文性:《大学语文》中所选的经典文学作品历来都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它的形象性和文学性易于为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来熏陶、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使学生在理想信仰、价值取向、人格道德,审美情趣等受到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课程介绍稿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公共基础课课程介绍
九、课程介绍
(一)公共基础课程介绍
1.思想政治课(130学时,其中课内98学时,课外32学时,共8学分)
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而设立,包括三门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内容: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3学分,45课时,按2+1形式排课,课堂授课30课时,实践教学15课时;在第一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内容: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本课程4学分,68课时,按2+2形式排课,课堂授课34课时,实践教学34课时;在第二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形势与政策》
内容: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本课程1学分,共16课时,按专题讲座形式排课,课堂讲座12课时,实践教学4课时;分别在二、四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2.职业指导(60学时,其中课内44学时,课外16学时,共4学分)
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要求开设的。
结合我院实际,具体开设两门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内容: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教育。
通过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能力。
本课程2学分,30课时,课堂授课22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在第一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内容:
本课程2学分,30课时,课堂授课22课时,实践教学8课时;在第四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
3.大学实用英语(90课时,6学分,第一、二学期开设)
内容: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根据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的“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的能力、进行涉外接待的能力以及进行行业工作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着新课改课程标准,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突出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弱化对基本语法知识和基本句型的掌握,重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加强基本语言技能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围绕专业,重点学习各专业所涉及的单词和语句,掌握英语在专业中的应用。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终结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闭卷考试相结合。
考核方式:口语测试、闭卷考试。
4.高等数学(经济数学)(64学时,第一学期30学时,第二学期34学时。
根据专业需要开设)
《经济数学》是我院经济类高职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服务,即用数学思想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用所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去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经济学基础、财务管理和统计学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简单的经济问题。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高等数学》是我院理工科高职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它将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基础课和相关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其中的思想方法分析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中以分析和运算方法的掌握为重点,同时注重与专业相结合,使学生具备专业要求的数学基础,又便于提高进一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5.计算机文化基础(总课时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课内实践36课时)
内容: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了解计算机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结构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Office办公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巧,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网页的建立和编辑以及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后绪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操作系统模块、文字处理模块、表格处理模块、幻灯片制作模块、网络基础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网页制作模块、多媒体信息基础模块、1信息安全技术模块。
其中前6个模块为必修内容,后4个模块为选修内容。
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岗位,设计不同的项目,使教学与工作岗位相结合。
考核方式:闭卷上机考试。
6.职场语言训练(32课时,2学分)
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沟通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普通话发音方法,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说话、演讲及其它口语交际;使学生掌握在不同交际语境中的语言表达要求,培养学生在求职、演讲及社会交际等场合下的自信心和灵活的语言应变能力,做到在今后的职场中敢讲会说,能比较准确有条理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具备职场中的沟通协调能力,适应职场生涯的交际需要。
考核方式:技能测试、开卷考试。
7.应用文写作(32课时,2学分)
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特点及写作要领,获取今后职场生涯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需要,为总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同时为学生学好高职高专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2课时,2学分)
本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
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考核方式:综合测评、开卷考试。
9.军事课程(2周,4学分,含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
军事课程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军事理论教学32学时,2学分,以理论课堂、专题讲座、社团活动、观摩影视资料、课外实践等形式进行,集中理论考核;军事技能集中训练2周,2学分,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集中技能考核。
10.体育与健康(128学时,8学分(含体质健康测试2学分),安排在1-4学期。
)
体育与健康是是我院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了解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掌握体育健身基本技能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目的。
在亲身体验中,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起自我、群体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终身体育意识。
考核方式:实行百分制,总评成绩中体育理论10%,平时成绩30%,身体素质和技能测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