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秋季大豆玉米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黑龙江秋季大豆玉米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2016年国内大豆玉米春播后,大商所的春季调研显示,2016/17年度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同比或减20%,多改种大豆、水稻以及马铃薯、杂豆等经济作物。其中,大豆由于种植收益没有明显优势,2016/17面积同比增加不及20%。在种植面积几乎明确背景下,单产成为决定2016/17年度国内大豆、玉米最终产量的关键。

然而,2016夏季黑龙江省遭遇严重干旱。干旱发生时间为7月上旬至8月底,正值大豆及玉米的生长关键期。黑龙江中西部地区,即松嫩平原的齐齐哈尔西南部、大庆一带旱情严重。这一区域正是国内大豆主要种植区。虽然干旱对中东部地区作物影响稍小。但8月底,受台风影响,东部局部地区遭受大风、暴雨袭击。七台河、鹤岗、佳木斯等地部分地块出现农田内涝和作物倒伏现象。

二、调研内容

2016年9月,国内新作大豆逐渐开始收获,玉米也开始少量上市。由于前期遭遇灾害性天气,本年度黑龙江玉米及大豆的长势及单产成为此次调研的重点。此外,种植成本、

新作价格、产业链各环节对后市价格的看法、补贴发放情况等仍旧是调研的主要内容。

三、调研线路

调研时间为:2016年9月22日——9月27日。

调研线路:此次调研依旧为东西两条线路。覆盖黑龙江大豆、玉米主要产区。

其中,西线调研线路为:哈尔滨——绥化——海伦——北安——黑河——讷河——齐齐哈尔——哈尔滨。覆盖2016年黑龙江夏季遭遇干旱的主要地区。此外,由于西线是隶属镰刀湾地区,也是黑龙江玉米面积调减比例最大的地区。

东线调研线路为:哈尔滨——佳木斯——鹤岗——富锦——友谊红兴隆——密山——七台河——牡丹江——哈尔滨。是黑龙江8月底遭遇台风影响的主要区域。

调研对象:调研地大豆及玉米的株数、株高等生长数据;当地种植户、加工及贸易企业、农场、粮食局等。

四、调研结果

大豆、玉米及水稻是黑龙江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中,积温较低的西北线大豆产量约占全省的70-80%,尤其是海伦以北。因此,西线大豆的生长情况可以反映全省大部分的大豆单产变化。而玉米的单产变化需要综合东西两线玉米的长势。

(一)天气及土壤墒情

1.西线:大旱后又逢降雨单产严重受损

在黑龙江西北线的调研访谈中,沿途采访的多数农户、农场及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当地夏季遭遇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严重干旱。黑龙江多数地区仍是靠天吃饭,即便打井也多是旱井。由于7-8月正是大豆玉米拔节灌浆的关键期。因此,7-8月干旱对西线地区玉米及大豆单产影响非常明显。

实际天气状况也与黑龙江气象部门的数据一致。黑龙江气象部门数据显示,2016年6月,黑龙江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40.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61.8%,位居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7-8月全省降水量持续偏少,平均降水量为160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近4成,其中西部地区比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

进入9月,黑龙江大豆玉米即将收获,嫩江等地区却遭遇雨水。在调研期间,当地土壤墒情较高,湿度很大。部分田间地头由于降雨不久,非常泥泞。

收获期遭遇降雨也对大豆及玉米的品质影响明显。过多的降雨会导致大豆出现青豆、臭豆、大豆蛋白下降、水分上升等现象。杂质较多加上品相不佳,会导致大豆卖价进一步降低。此外,也容易导致早霜出现。此外,降雨也容易导致尚未收获的玉米出现霉变,尤其是玉米穗不会下垂的德美亚品种玉米。

2.东线:干旱后遭遇台风单产降幅小于东线

根据东线调研结果,黑龙江东部玉米大豆种植初期,同样遭遇低温多雨,生长关键期又出现严重干旱,收获期遭遇大风、倒伏严重,玉米单产受损同样明显,但下降程度不及西线地区。预估黑龙江东部地区玉米平均单产下降20-30%,大豆单产约下降10%。

其中,鹤岗、双鸭山等多地玉米倒伏较为严重。对早熟品种影响较小,中晚熟品种影响较大。倒伏对大豆玉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玉米水分下降、容易霉变、品质下降。此外,也会增加玉米收获的机收成本。多数地区调研期间主要在抢收倒伏玉米,玉米集中收获会在霜冻之后进行,时间大约为11月。一方面是因为9月黑龙江玉米未完全成熟,不便收割,另一方面霜冻之后天气转凉,玉米将更容易进行储存。由于不完全倒伏的玉米可采用收割机进行收割。因此,台风天气主要是影响玉米的品质,对总产量影响较小。

(二)大豆玉米田间数据

1.玉米

土壤湿度考察标准:

1.与目前及历史水平相比,非常干旱,土壤裂缝中等或

是较大;

2.30cm内的土壤干旱,土壤裂缝处于小到中等水平;

3表层25cm土壤部分湿润;

4表层干旱,但掀开表层可以发现下面的土壤较为湿润;

5从表层到下面的土壤较为湿润;

6.轻压土壤即有水分冒出,土壤水分饱和。

可对比地区的株数、穗数、株高等均较2015年有所减少。穗棒列数虽然多于2015年,但每列粒数减少明显,主要是秃尖显现较为普遍。2016年的单穗棒粒数同比较少明显。其中,在老莱镇测量时,干旱对玉米单产影响最大。当地未结穗玉米植株数明显较多,部分地块甚至出现绝收现象。东线玉米调研数据综合来看,或因品种及样本地块不同,实际计算的单个穗棒总粒数小于西线。

2.大豆

从上表可对比数据看,黑龙江西线2016大豆结荚数、节数同比2015年整体是减少的。个别地块如绥化附近,同比2015年长势偏好。但整体的直观感受是,大豆株高虽然较高,但大豆节数及荚数明显偏少。有的是节数偏少,但相当部分豆荚是干旱导致的空壳。单个豆荚以三豆为主,偶见紫癜,略影响质量及价格。

其中,五大连池、黑河及嫩江由于积温偏低,大豆株数明显低于南部地区。相同积温带的农场大豆长势还是要好于普通农户种植的大豆。

东线大豆种植数量较少,但从不多的大豆数据来看,长势明显好于黑龙江西线各区。单株结荚数多在50-60个。但也有部分地块豆荚稀疏,干旱影响较为明显。

(三)单产及面积:玉米单产大幅下降大豆单产降幅同样不小

1.单产变化

田间地头对大豆玉米的生长数据进行抽样测量,样本有限难以窥得全貌。通过对当地农户、贸易商及农场负责人的访谈,则可以对各地区整体的单产及产量数据有全局性的了解。

大豆单产:从下表看,黑龙江西线地区2016年大豆单产约在2500-3000斤/公顷。部分地区稍高单产或在3000-400斤/公顷。2016年大豆单产同比2015年下降明显,多数地区单产降幅在40%左右。若剔除数据中的“水分”,西线地区2016年大豆单产同比下降或在30%以上。虽然东线大豆长势好于西线,但占比较低。

玉米单产:西线玉米单产降幅度更大。由于7-8月遭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