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不包括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什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廷尉"。
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它的设立始于秦朝。
统一六国后,为更好地统治国家,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开始设立三公。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
三公下面设置九卿。
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
西汉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称其为“三公”。
这就是关于“三公”最早的解释。
“三公”制的正式形成,是在东汉时期。
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里的“大”省去,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的新名号。
同时,对三者的职责分工也做了明确说明:
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司徒“掌人民事”,司空“掌水土事”。
三者各司其职,地位相等,无轻重之分。
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家祭祀、皇帝丧事以及重大工程等国家大事,三者都有参与的权力,或分工处理,或联合论争,不允许任何一方具有特殊的权力。
这就在制度上确保了“三公”地位相等、权力平衡,而这也是“三公”制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