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带答案资料
第八章生命体征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生命体征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第八章生命体征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
2、病理性体温过高包括()和()。
3、以口腔温度为例,患者为中等热的温度为()。
4、常见热型()、()、()、()。
5、降低体温的方法有()和()。
实施降温措施()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
6、高热患者应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7、患者体温<()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8、体温计的检查方法: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以下的水中,()分钟后取出检查。
若()、()、()则不能使用。
9、测量口温时,水银端应斜放于()。
10、测量体温时若与病情不符时应()。
11、脉搏短绌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小于()。
常见于()的患者。
12、如患者脉搏短绌,应由()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另一人听(),由()发起“起”和“停”口令,计时()。
13、脉搏短绌是以分数是记录,方式是(),如患者脉率为73次/分,心率为120次/分,应写成()。
14、测脉搏变化,可间接了解()的情况。
1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再口服()或()延缓汞的吸收。
如病情允许,服()以促进汞的排泄。
16、测口温时要(),勿用牙咬体温计。
17、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
18、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平均动脉压约等于()加()。
19、一般情况下,上肢的右侧血压比左侧的高(),下肢血压高于上肢()。
20、高血压是指()的情况下,18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和(或)()。
21、根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不同,将高血压分为()和()两大类。
22、对严密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
23、测血压者,要使患者手臂的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卧位平()。
24、测血压时,若肱动脉水平高于心脏,所测得血压值会(),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所测得血压值会()。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测试题]二、填空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和,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当人体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形式是。
2.人体的散热方式有、、和四种。
3.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发热可分为和。
4.发热的过程分、和三个时期。
5.发热的病人应给予、、、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6.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体温用表示,并以线与降温前的温度相连。
7.由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人体立位血压坐位血压,坐位血压卧位血压。
8.临界高血压的收缩压为mmHg,舒张压为mmHg。
9.测量血压时,要做到四定、、和。
10.吸痰时,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得超过,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
11.氧气表是由、、、和组成。
12.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常有明显的三凹症,即、和出现凹陷。
13.咽拭子标本采集时,应用长棉签擦拭、和上的分泌物。
三、选择题(一)A型题(1~45题)1.当外界温度大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A.对流B.传导C.辐射D.蒸发E.呼吸2.高热是指口温在()A.38.0~39.0℃B.39.1~40.0℃C.38.0~38.9℃D.38.5~39.5℃E.39.1~41.0℃3.下列对体温的自主性调节,叙述错误的是()A.外周温度感受器是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的游离神经末梢B.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于下丘脑、脑干、脊髓等部位C.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E.中枢温度感受器是分布于中枢的游离神经末梢4.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A.产热等于散热B.散热大于产热C.产热散热在较高水平平衡D.产热大于散热E.皮肤潮红、灼热5.弛张热体温波动特点是()A.体温高,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B.体温骤升,数小时后降至正常,反复发作C.体温高,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D.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E.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6.关于体温不正确的叙述是()A.体温是体表温度B.正常体温相对恒定C.新陈代谢产生了体温D.致热原可使体温发生变化E.体温是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7.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A.中暑 B.脑震荡 C.恶性肿瘤 D.催眠药中毒E.败血症8.肺炎病人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应考虑是()A.合并贫血B.败血症 C.感染性休克D.肺不张E.内出血9.高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易出现()A.循环衰竭症状B.呼吸衰竭症状C.营养不良症状D.口腔溃疡E.体温不升10.哪种病人可用直肠测温法()A.腹泻病人B.直肠手术后C.坐浴后D.灌肠后E.以上都不对11.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A.细菌、病毒感染B.物理因子作用C.化学因子作用D.真菌感染E.恶性肿瘤12.患儿李婷,2岁,高热、惊厥、腹泻入院,为其测体温时最适宜的方法是()A.用口表测口温B.用肛表测直肠温度C.电脑数字体温计测腋温D.化学体温计测口温E.电脑数字体温计测直肠温度13.正常成人的脉率是()A.30~40次/分B.40~60次/分C.60~100次/分D.100~120次/分E.80~100次/分14.心房纤颤的病人脉搏呈现()A.速脉B.不整脉C.短绌脉D.缓脉E.洪脉15.测病人脉搏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护士不可用拇指诊脉B.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C.测脉搏前有剧烈运动时,应休息20~30minD.心率与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可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E.偏瘫病人测脉搏时,应测健侧肢体16.脉搏测量如何计数()A.正常脉搏15秒×4 B.正常脉搏10秒×6 C.正常脉搏12秒×5 D.正常脉搏30秒×2 E.正常脉搏5秒×1217.一般成人体温每升高1℃,脉率约增加()A.5次/分B.10次/分C.15次/分D.20次/分E.30次/分18.休克病人的脉搏是()A.缓脉B.丝脉C.绌脉 D.洪脉E.不规则脉19.间歇脉可见于()A.大出血B.动脉硬化C.洋地黄中毒 D.颅内压增高E.细菌感染20.不符合脉搏生理变化的是()A.成人比小儿快B.女性比男性快C.睡眠时要减慢D.老人比儿童慢E.活动时要增快21.血压的外周阻力增加主要可使()A.收缩压升高B.舒张压升高C.收缩压降低D.舒张压降低E.收缩压与舒张压都降低22.下列对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清晨血压最低,以后逐渐升高B.寒冷环境中,血压可略有升高C.一般右上肢低于左上肢D.一般下肢血压高于上肢E.立位血压高于坐位血压23.关于血压正常值不正确的是()A.收缩压90~139mmHg B.舒张压60~89mmHg C.脉压30~40mmHg D.理想收缩压<120mmHgE.理想舒张压<90mmHg24.脉压增大不正确的是()A.主动脉硬化B.动静脉瘘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心包积液E.甲状腺功能亢进25.可使血压偏低的因素是()A.紧张状态B.过度兴奋C.高温环境D.过度疼痛E.睡眠不佳26.坐位测血压时肱动脉应平于()A.第二肋 B.第三肋 C.第四肋 D.第五肋E.第六肋27.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A.8~12次/分B.16~20次/分C.24~28次/分D.28~30次/分E.20~26次/分28.黑-伯反射指()A.肺扩张时,呼气动作抑制产生吸气B.肺缩小时,呼气动作终止产生呼气C.肺扩张时,吸气动作兴奋产生吸气D.肺缩小时,呼气动作兴奋产生呼气E.肺扩张时,吸气动作抑制产生呼气29.以下哪项不属于正常呼吸()A.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B.呼吸与脉搏比例1:4 C.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E.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6~18次/分30.影响呼吸生理变化不正确的是()A.通常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B.情绪紧张可使呼吸加快C.血压大幅升高可使呼吸加快加强D.运动可使呼吸加深加快E.环境温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31.呼吸过速常见的疾病不包括()A.巴比妥类药物中毒B.高热C.甲状腺功能亢进D.疼痛E.低氧血症32.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A.支气管哮喘B.气管异物C.肺纤维化D.气管阻塞E.喉头水肿3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呼吸为()A.深度呼吸B.浅快呼吸C.吸气呼吸困难D.呼气呼吸困难E.呼吸间断34.体位引流适用的患者是()A.高血压B.心力衰竭C.肺脓肿D.极度衰竭E.高龄35.下列关于有效咳嗽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B.深吸气后立即咳嗽C.腹肌用力D.做爆破性咳嗽E.身体前倾36.叩击的手法错误的是()A.手背隆起,手掌中空B.由下而上C.边叩边鼓励病人咳嗽D.由内向外E.不可在暴露的皮肤、脊柱、乳房等部位叩打37.体位引流液每日小于多少毫升时可停止引流()A.20ml B.30ml C.40ml D.50ml E.60ml 38.某患者吸氧的流量为2 L/min,则吸氧的浓度为()A.39 L/min B.29 L/min C.35 L/min D.40 L/min E.45 L/min39.关于吸痰法,叙述错误的是()A.病人头部转向一侧B .吸痰前,用少量生理盐水试吸C .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D .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E .依次为吸尽,接着抽吸第二次40.组织性缺氧是由于( )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B .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C .组织血流量减少D .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E .严重贫血41.三凹征是指( )A .胸骨上、胸骨下、肋间隙B .胸骨上、锁骨上、胸骨下C .胸骨下、锁骨上、肋间隙D .胸骨上、锁骨下、肋间隙E .胸骨上、锁骨上、肋间隙42.下列动脉血气分析中,中度缺氧的是( )A .PaO 2 50~70mmHg SaO 2 60~80%B .PaO 2 50~70mmHg SaO 2 <60%C .PaO 2 30~50mmHg SaO 2 >80%D .PaO 2 30~50mmHg SaO 2 60~80%E .PaO 2 30~50mmHg SaO 2 <60%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成人吸痰使用的负压为40.0~53.3kPaB.组织性缺氧氧疗无效C.若气管切开吸痰,应先口鼻部D.吸痰用物每班更换或每日更换1或2次E.收集痰液时间宜在清晨44.通常情况下,对于吸氧的流量叙述错误的是()A.轻度缺氧1~2L/min B.中度缺氧2~4L/min C.重度缺氧4~6L/min D.小儿缺氧4~6L/min E.面罩法吸氧6~8L/min45.休克病人属于()A.低张性缺氧B.循环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血液性缺氧E.严重贫血(二)B型题(46~60题)(46~51题)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波形热46.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热型()47.化脓性疾病的热型()48.疟疾的热型()49.流行性感冒的热型()50.伤寒的热型()51.败血症的热型()(52~55题)A.组织血流量减少B.组织血流量过多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E.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52.低张性缺氧的原因()53.血液性缺氧的原因()54.循环性缺氧的原因()55.组织性缺氧的原因()(56~60题)A.洪脉B.间歇脉C.交替脉D.奇脉E.重搏脉56.心包填塞病人可出现()57.甲亢病人可出现()58.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可出现()59.室性早搏病人可出现()60.冠心病病人可出现()(三)X型题(61~80题)61.对伤寒病人发热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时骤升B.稽留热C.弛张热D.体温升高时渐升E.不规则热62.关于体温计的校对,叙述正确的是()A.将全部水银柱甩至35℃以下B.放入测好的水中C.5min中后取出D.误差在0.2℃以上者,不能使用E.玻璃管有裂痕者,不能使用63.不能测量腋温的病人是()A.腹泻B.心肌梗塞C.出汗较多者D.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E.昏迷64.测量肛温时通常采用的体位()A.侧卧位B.俯卧位C.屈膝仰卧位D.截石位E.膝胸卧位65.为病人测体温时()A.一般每日测量1~2次B.发热病人一般每日测量4次C.高热时每4h测量一次D.高热时每30min测量一次E.体温恢复后3d,改为每日测量1~2次66.发热的伴随症状有()A.寒战B.单纯疱疹C.关节肿痛D.淋巴结肿痛E.出血现象67.血压测量值偏高的是()A.袖带过松B.袖带过宽C.放气过慢D.肱动脉低于心脏水平E.血压计的水银量不足68.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A.服安眠药后B.剧烈运动C.女性排卵后D.女性怀孕E.中署69.脉搏短拙的特点是()A.心音强弱不等B.心律不齐C.心率快慢不一D.心率小于脉率E.心率大于脉率70.非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A.风湿热B.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C.变态反应性疾病D.内分泌疾病E.体温调节中枢机能失常71.关于血压的正常生理变化正确的是()A.睡眠不佳时,血压可稍升高B.傍晚血压高于清晨C.中年以前,女子略低于男子D.高热环境中血压略上升E.寒冷环境中血压略上升72.在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中,叙述正确的是()A.打气不可过猛过高B.听诊器不可放在袖带下面C.尽量做到四定D.偏瘫病人应在健侧上臂测量E.末听清时,应立即重新注气,再仔细听73.呼吸缓慢常见于()A.高热病人B.疼痛C.颅脑疾病患者D.安眠药中毒E.甲亢74.属于防御性呼吸反射是()A.肺牵张放射B.呼吸机本体感受性反射C.咳嗽反射D.喷嚏反射E.化学性调节75.口服地高辛时应重点观察()A.脉率B.脉律 C.收缩压D.脉压差E.体温变化76.属于节律改变的呼吸是()A.潮式呼吸B.酸中毒呼吸C.鼾声样呼吸D.库斯莫呼吸E.间断呼吸77.不慎将花生米吸入气管,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A.口唇紫绀B.鼻翼煽动C.烦躁不安D.呼气费力E.吸气费力78.呼吸微弱,左半身瘫痪的昏迷病人,测生命体征时应()A.测口温,右上肢血压和脉搏B.观察胸廓起伏测呼吸C.测腋温,右上肢血压和脉搏D.测腋温,左上肢血压和脉搏E.置少量棉花于鼻孔前观察呼吸79.高血压病人突然倒地,呈昏迷状态,可能有的呼吸异常是()A.呼吸缓慢B.潮式呼吸C.蝉鸣样呼吸D.深而规则的大呼吸E.间断呼吸80.为体温过低病人护理时()A.维持室温在22~24℃B.加盖棉被 C.足部放热水袋D.热水袋水温增加到70℃以上E.观察生命体征五、病例讨论1.某患者,女性,56岁,口温在39~40℃波动,持续2周,日差不超过1℃。
基础护理学8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稽留热
2.弛张热
3.脉搏短绌
4.奇脉
5.高血压
6.低血压
7.深度呼吸
8.潮式呼吸
9.叩击
10.体位引流
11.吸痰法
12.氧气气疗法
13.发热
14.呼吸困难(dyspnea)
四、简答题
1.简述高热的护理措施。
2.简述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要点。
C吸痰管每次吸痰后更换D.每次插人吸痰时间超过15s
E.痰液黏稠,可配合叩击
29.患者黄某,男,8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需氧气治疗,有关氧疗的作用不妥的是
A.增加动脉血氧含量B.提髙动脉血氧分压C.供给能量
D.改善缺氧状态E.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30.患者范某,男,60岁,因肺源性心脏病收住院治疗,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有明
一、选择题
(一)
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
A.昏迷者B.患儿C.口鼻手术者
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者
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
A.颅内压增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
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
3.脉搏短绌常见于
A.发热者B.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
D.心房纤颤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
33.此热型称为
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
34.发热程度属
A.低热B.中等热C.高热D.超高热E.极高热
35.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测体温Q4h B.卧床休息C.保持病室安静
D .鼓励患者多饮水E.禁忌开门窗
(36 -37题共用题干)
基础护理学8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之欧阳语创编
第八章一、选择题(一)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A.昏迷者B.患儿C. 口鼻手术者D.呼吸困难者E. 肛门手术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颅内压增高B. 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 心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A.发热者B. 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D.心房纤颤者E.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 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 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 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A. 0. 1 -0. 2MPaB. 0.2-0. 3MPaC. 0.3-0. 4MPaD. 0.4 - 0. 5 MPaE. 0. 5 - 0. 6MPa(二)A2型题9.患者吴某,女,27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 B辐射 C.对流 D.抑制下丘脑 E.蒸发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 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12.患者汪某,男,34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A. 1 -2cmB. 2 - 3cmC. 3 -4cmD. 4 -5cmE. 5 -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单选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 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肤 2.摄氏温度(℃ )与华氏温度(℉ )的换算公式为:B A. ℉ = ℃ ⅹ5/9+32 B. ℉ = ℃ ⅹ 9/5+32 C.℃= ℉ⅹ 5/9+32 D. ℉ =(℃-32)ⅹ 5/9 E. ℉ =℃+32 ⅹ 5/9 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 A.37℃ B.37.2℃C.37.5℃D.37.8℃E.38℃ 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 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 A.39℃ B.40℃ C.41℃ D.42℃ E.43℃ 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 A.0.1-0.2℃ B.0.3-0.6℃C.0.5-1℃D.1-1.5℃E.1.5-2℃ 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40-60次/分 B.40-80次/分 C.60-80次/分 D.60-100次/分 E.80-120次/分 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 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E.>140次/分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 A.〈40次/分B.〈50次/分C.〈60次/分D.〈70次/分E.〈80次/分 13.间歇脉多见于:D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器质性心脏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4.脉搏短绌多见于: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E A.洪脉 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 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E A.洪脉 B.丝脉 C.水冲脉 D.奇脉 E.脉搏短绌 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D A.颞动脉 B.颈动脉 C.肱动脉 D.桡动脉E.足背动脉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C A.15s B.20s C.30s D.45s E.60s 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 A.1/3舒张压+1/3收缩压B.1/3舒张压+1/2收缩压C.1/2舒张压+1/3收缩压D.2/3舒张压+1/3收缩压E.1/3舒张压+2/3收缩压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 2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范围为: D A.8-12次/分 B.12-16次/分C.14-18次/分D.16-20次/分E.18-22次/分 23.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肛温:C A.昏迷者 B.小儿 C.腹泻者 D.下肢损伤者 E.腹部手术后病人 2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B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 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 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 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25.测量血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引起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D A.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 B.膀胱充盈 C.袖带过宽D.吸烟E.进食 26. 不可能出现丝脉的疾病是: A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大出血 C.主动脉瓣狭窄 D.休克E.心功能不全27.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生命体征评估和护理-习题与答案解析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 章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一)1. 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A. 昏迷者B. 患儿C. 口鼻手术者D. 呼吸困难者E. 肛门手术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 颅内压增高B. 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 急性左心衰E. 心源性休克 3. 脉搏短绌常见于A. 发热者B. 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D.心房纤颤者E.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4.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 呼吸过速B. 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5. 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 B. 袖带过紧 C.袖带过宽 D.袖带过松E. 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 6. 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 上呼吸道狭窄B. 细小支气管狭窄C. 肺组织弹性减弱D. 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 呼吸面积减少7. 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A.正压作用 B.负压作用 C.虹吸作用 D.空吸作用 E. 静压作用8. 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A. 0. 1 -0. 2MPaB. 0.2-0. 3MPaC. 0.3-0.4MPa D. 0.4 - 0. 5 MPa E. 0. 5 - 0. 6 MPa ( 二)A2 型题9. 患者吴某,女,27 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 给予冰袋降温, 其原理是 A. 传导 B 辐射 C. 对流 D.抑制下丘脑 E.蒸发10. 患者李某,男,35 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 密切况察病情变化 B. 测体温每天二次 C. 冰袋冷敷头部 D. 口腔护理 E. 鼓励多饮水11. 患齐姚某,男,28 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 ℃, 最低39.0 ℃,此热型符合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 异常热12. 患者汪某,男,34 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 ℃, 持续6h 后降至36.9 ℃,2 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A. 稽留热B. 弛张热C. 间歇热D. 不规则热E. 回归热13. 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 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 A. 1 -2cm B. 2 - 3cm C. 3 -4cm D. 4 -5cm E. 5 -6cm 14. 患者林某,女,50 岁。
最新《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 .单选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A.肝脏B.心脏C.肺脏D.皮肤E.肌肤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BA. ℉ = ℃ⅹ 5/9+32B. ℉ = ℃ⅹ 9/5+32C.℃= ℉ⅹ 5/9+32D. ℉ =(℃-32)ⅹ 5/9E. ℉ =℃+32 ⅹ 5/9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A.37℃B.37.2℃C.37.5℃D.37.8℃E.38℃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以上都不是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A.口腔中部B.舌下热窝C.舌上1/3处D.舌上2/3处E.舌下2/3处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A.39℃B.40℃C.41℃D.42℃E.43℃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A.0.1-0.2℃B.0.3-0.6℃C.0.5-1℃D.1-1.5℃E.1.5-2℃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A.40-60次/分B.40-80次/分C.60-80次/分D.60-100次/分E.80-120次/分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A.>60次/分B.>8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140次/分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A.〈40次/分B.〈50次/分C.〈60次/分D.〈70次/分E.〈80次/分13.间歇脉多见于:D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器质性心脏病E.甲状腺功能亢进14.脉搏短绌多见于:E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E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EA.洪脉B.丝脉C.水冲脉D.奇脉E.脉搏短绌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DA.颞动脉B.颈动脉C.肱动脉D.桡动脉E.足背动脉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CA.15sB.20sC.30sD.45sE.60s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EA.心动过缓B.心动过速C.窦性心律不齐D.甲状腺功能亢进E.心房纤颤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A.1/3舒张压+1/3收缩压B.1/3舒张压+1/2收缩压C.1/2舒张压+1/3收缩压D.2/3舒张压+1/3收缩压E.1/3舒张压+2/3收缩压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2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范围为: DA.8-12次/分B.12-16次/分C.14-18次/分D.16-20次/分E.18-22次/分23.下列哪种病人不宜测肛温:CA.昏迷者B.小儿C.腹泻者D.下肢损伤者E.腹部手术后病人24.有关体温测量描述错误的是: BA.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B.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C.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E.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25. 测量血压时,下列哪项因素不能引起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DA.手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B.膀胱充盈C.袖带过宽D.吸烟E.进食26. 不可能出现丝脉的疾病是: AA.甲状腺功能亢进B.大出血C.主动脉瓣狭窄D.休克E.心功能不全27.张某女,32岁,以高热3天为主诉入院。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带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以口腔温度为标准,高热的范围是D2.高热患者用冰袋降温的原理是A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3.是以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患者是EA.昏迷者B.患儿C.口鼻手术患者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患者4.测量直肠温度时,将肛表插入的深度为CA.1~2㎝B.2~3㎝C.3~4㎝D.4~5㎝E.5~6㎝5.高热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妥B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B.测量体温每天两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多饮水6.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A.颅内压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7.脉搏短绌常见于DA.发热患者B.房室传导阻滞C.洋地黄中毒D.心房纤维颤动E.甲亢患者8.休克患者的脉搏特征是BA.强大有力B.细弱无力C.动脉管壁变硬,失去弹性D.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E.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早搏9.心包积液患者常见的脉搏是CA.水冲脉B.绌脉C.奇脉D.交替脉E.细脉10.检查血压计时关紧活门充气,如汞柱不能上升,可能为EA.袖带太松B.袖带太紧C.袖带太宽D.袖带太窄E.漏气11.当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时,袖带内压力AA.等于心脏收缩压B.大于心脏收缩压C.小于心脏收缩压D.等于心脏舒张压E. 小于心脏舒张压12.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D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13.关于呼吸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A.成人每分钟16~20次B.小儿、男性呼吸较快C.男性几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情绪激动,低温环境可使呼吸增快E.呼吸不受意识控制14.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表现为BA.费力呼吸B.深而规则的大呼吸C.叹息样呼吸D.蝉鸣样呼吸E.鼾声呼吸15.潮式呼吸的特点是C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现B. 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C.呼吸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在变慢,呼吸暂停后,周而复始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E.呼吸深快,逐步浅慢,以至暂停,反复出现16.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是A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17.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BA.保持患者体位不变B.不被察觉,以免患者紧张C.易于计时D.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E.观察患者面色18.护士指导患者作体位引流时应避免AA.在饭后一小时进行B.做超声雾化吸入提高疗效C.引流同时做胸部叩击D.引流体位是患肺处于高位E.每次引流15~30分钟19.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B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20.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用20~30%乙醇的目的是DA.刺激呼吸中枢B.促使氧气快速湿润C.吸收水分,减轻肺水肿D.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E.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渗出21.减压器可是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BA.1~1.5kg/㎡B. 2~3kg/㎡C. 4~4.5kg/㎡D. 5~6kg/㎡E. 7~8kg/㎡22.姚先生,28岁。
基础护理学_练习题8.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df.pdf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生命体征的评估评估评估与护理与护理—、单项选择题l.测量患者体温为38.8℃属于 ( )A.正常 B.低热 C.中度热 D.高热 E.超高热 2.下列哪项不符合体温的生理性变动 ( )A.24小时内变动范围不超过0.5~1.0℃ B.睡眠时体温稍高 C.儿童比成年人稍高 D.女性比男性略高 E.运动比安静时稍高 3.可在口腔测量体温的患者是 ( )A.精神异常 B.大面积烧伤 C.呼吸困难 D.昏迷 E.刚喝冷饮者 4.不会引起体温过低的患者是 ( )A.早产儿 B.新生儿硬肿症 C.肺炎 D.全身衰竭 E.大出血 5.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首先应 ( )A.检查体温计的准确性 B.检查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C.重测 D.检查病室的温度 E.告诉患者下次再测 6.对体温不升的危重患者下列哪项处理不对 ( ) A.关闭门窗 B.给予热饮料 C.热水袋保暖D.提高室温使之保持在24~26℃ E.添加衣服 7.属于节律异常的脉搏是 ( ) A.速脉 B.缓脉 C.绌脉 D.洪脉 E.丝脉 8.测量脉搏方法错误的是 ( )A.病人宜安静 B.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 C.脉搏短绌者由2人各测1分钟 D.不可用拇指诊脉 E.脉搏细弱难以触诊时应改测心尖搏动 9.蝉鸣样呼吸见于 ( )A.颅内感染 D.安眠药中毒 C.肺炎 D.喉头异物 E.支气管痉挛 10.深慢而规则的大呼吸见于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肌麻痹 C.胸膜炎 D.胸壁外伤 E.代谢性碱中毒 11.休克患者的脉搏一般表现为 ( )A.缓脉 B.丝脉 C.绌脉 D.洪脉 E.水冲脉12.坐位测量血压,应使肱动脉平 ( ) A.第二肋软骨 B.第三肋软骨 C.第四肋软骨 D.第五肋软骨 E.第六肋软骨13.血压的生理性变化,错误的一项是 ( )A.女性在更年期之前略低于男性 B.傍晚高于清晨 C.寒冷环境血压略有升 D.高热环境中血压略有升高 E.坐位血压高于卧位血压 14.乙醇擦浴时足下置热水袋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感冒 B.促进舒适并减少头部充血 湖南省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中心NE </t i t l e ></h ea d ><b od y ><b r ><bC.保暖 D.防止体温过低 E.防止降温过快 15.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可使 ( )A.血压偏高 B.血压偏低 C.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变化不大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不受影响 E.收缩压偏高,舒张压不变 16.体温过高,与哪项因素无关 ( )A.疾病 B.外伤 C.进食 D.感染 E.中暑 17.哪种患者应同时测心率和脉率 ( )A.窦性心动过速 B.心动过缓 C.心房颤动 D.期前收缩 E.心律不齐18.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 ) A.辐射 B.传导 C.蒸发 D.对流 E.以上均不对 19.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脉称 ( )A.洪脉 B.交替脉 C.奇脉 D.水冲脉 E.绌脉 20.体温不升是指体温低于 ( )A.33℃ B.34℃ C.35℃ D.36℃ E.37℃ 二、多项选题多项选题1.生命体征包括 ( )A.体温 B.脉搏 C.呼吸 D.血压 E.神志、瞳孔2.正常血压生理性变化包括( )A.中年后男女无区别 B.傍晚高于清晨 C.温热时低于寒冷时 D.睡眠不佳偏低 E.运动、情绪激动时升高 3.决定血压的因素有( )A.心输出量 B.外周阻力 C.循环血量 D.血液的粘滞度 E.大动脉的弹性4.氧疗的副作用包括( )A.氧中毒 B.肺不张 C.呼吸抑制 D.呼吸道干燥 E.视网膜纤维化、不可逆失明 5.稽留热常见于( )A.风湿热 B.肺炎球菌肺炎 C.伤寒D.疟疾 E.败血症 三、填空题填空题1.常见的热型有 、 、 、 。
生命体征评估及护理习题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1.体温的调治中枢位于()A.小脑 B .延髓C.上丘脑D.下丘脑2.发热时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A.散热增加,产热趋于平衡B.产热大于散热C.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平衡D.产热散热趋于平衡3.不吻合稽留热的特点是()A.体温大于39℃ B .体温颠簸幅度较大C.连续多天数周 D. 24h 温差小于 1℃4.为检测玻璃水银体温计的正确性,应将体温计同时放人温水中,水的温度应该是()A. 39 ℃B. 30℃C. 32℃D. 35℃5.测量口腔温度时,体温计被病人不慎咬碎,护士第一应该采用的护理措施()A.洗胃B.口服鸡蛋液C.干净口腔D.催吐10.测量腋下温度需要用的时间是 ( )A. 3minB. 5minC. lOminD. 15min12.人体最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 )A.对流 B.辐射C.传导 D.蒸发13.若体温在 39℃以上,颠簸幅度能够达到 2-3 ℃之间,此热型是 ( )A. 弛张热B.稽留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14.为高热病人做物理降温后,再次测量体温应该在采用降温措施后( )A. 5minB. 15minC. 30minD. 60min25.某病人体温连续 39~40℃,达一周,24h 颠簸范围在 1℃以内,此热型是:A. 稽留热B.弛张热C.不规则热D.间歇热7.脉搏短细常有于以下哪一种病人心力衰竭 ( )A. 心力衰竭B.窦性心律不齐C. 房室传导阻滞D.心房纤颤8.测量脉搏的首选部位是 ( )A. 桡动脉B.颈动脉C.足背动脉D.肱动脉9.测量脉搏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激烈运动后应该休息 1Omin再测量B.不要使用拇指诊脉C.测量时间应该为 lminD.诊脉的力度要适合17.有关脉搏的错误表达是( )A.随着体温的高升,脉搏加快B.脉搏的强弱主要取决子脉压的大小C.服用沉着剂时,脉搏能够减慢D.窦性心律不齐不用然说明心脏存在问题15.有关血压正确的表达是 ( )A.同一年龄组青年女性的血压略低于男性血压B.夜晚时的血压比清晨低C.下肢血压比上肢低D.卧位的血压比站立的血压高16.以下对影响血压因素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心脏缩短愈强,心排血量(心输出量)愈多,缩短压愈高B.外周血管阻力的改变对缩短压的影响大于对舒张压的影响C.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的弹性较差,能够以致血压高升D.循环血量增加,血液a稠度高时,血压增高18.测量血压时,错误的操作手法是( )A.袖带下缘距离肘关节窝B.充气至肪动脉颠簸音消失,再高升C.测量部位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D.放气的速度要均匀,约为4mmHg/s24.为偏瘫病人测量血压时,不能够使用患侧肢体的主要原因是()A. 节力、方便护士操作B.减少病人的悲伤C.不能够反响真实的血压D.缩短操作时间19.以下哪些病人能够出现呼吸增快的情况( )A.糖尿病昏迷B.巴比妥类中毒C.颅内压增高D.高热、血氧不足11.呼吸过缓是指每分钟呼吸次数少于 ( )A. 16 次B. 14次C. 12次D. 10次1.某病人自诉胸闷、呼吸不畅,不能够平卧,观察发现病人呼吸费力,吸气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三凹征,应试虑为()A.吸气性呼吸困难B.呼气性呼吸困难C. 混杂性呼吸困难D. 蝉鸣样呼吸21.不宜连续使用的氧气瓶,其中压力应该是( )A. 3kg/cm 2 cm2 C. 7kg/cm2D. 10kg/cm222.吸氧时,流量表显示的流量为 4L/min ,病人此时吸人的氧浓度是 ()A. 37 %B. 33%C. 29 %D. 25%23.使用氧气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 )A.在氧气筒的螺旋口上涂油,便于连接流量表B.先调治好流量,再与病人吸氧的鼻导管连接C.氧气筒内的氧气不能够完,需要保持一个低压状态D.不能够用力震动氧气筒,并远离电源6.成年人属于正常范围的一组生命体征测量值是()A. T ℃P 104 次/min R 21 次/min Bp 1OkPaB. T ℃P 98 次/min R 24 次/min Bp 9kPaC. T ℃P 86 次/min R 19 次/min Bp l1kPaD. T ℃P 68 次 /min R 18 次/min BP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 2-5 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习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A.昏迷者B.患儿C.口鼻手术者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颅内压增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A.发热者B.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D.心房纤颤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A.0.1-0.2MPaB.0.2-0.3MPaC.0.3-0.4MPaD.0.4-0.5MPa E.0.5-0.6MPa(二)A2型题9.患者吴某,女,27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12.患者汪某,男,34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标准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A.昏迷者B.患儿C.口鼻手术者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颅内压增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A.发热者B.房室传导阻滞者C.洋地黄中毒者D.心房纤颤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A.0.1-0.2MPa B.0.2-0.3MPaC.0.3-0.4MPa D.0.4-0.5MPaE.0.5-0.6MPa(二)A2型题9.患者吴某,女,27岁。
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
在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12.患者汪某,男,34岁。
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A.1-2c mB.2-3cm C.3-4cm D.4-5cm E.5-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
《基础护理》第八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2.病情观察
【异常血压的护理】
项目三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任务二异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患者血压过高时,应注意让其卧床休息,减少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血压过低时,应迅速安置平卧位,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饮食中的盐、脂肪、胆固醇的射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任务三 测量体温的技术
项目一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 测量工具
3.红外测温仪
任务三 测量体温的技术
项目一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准确观测体温的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1) 患者的年龄、病情、测量部位状况,情绪、意识状态,治疗情况、认知反应、配合程度等。(2) 影响体温波动的因素,如30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食物、被测部位进行冷热敷、沐浴、坐浴、剧烈活动等。若有此类情况,应酌情等待30分钟后再测。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fever, pyrexia),是指由于外伤或疾病影响导致机体体温高于正常的水平。通常以体温上升值超过正常水平0.5℃,或者一昼夜体温波动>1.0℃时,界定为体温过高。
任务二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项目一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 体温过高
以正常口腔温度为标准,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将发热分为4个等级。①低热:37.5~37.9℃; ②中度热:38.0~38.9℃; ③高热:39.0~40.9℃; ④超高热:≥41.0℃。
项目二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任务三 测量脉搏的技术
(1) 患者能理解测量脉搏的目的与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操作。(2) 患者在测量过程中感觉舒适、安全。(3) 操作方法正确,部位选择合理,测量结果准确,绘制图形规范。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生命体征观察和护理
ﻭ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一 .单选题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 A.肝脏 B.心脏 ﻭ C.肺脏 D。
皮肤 E.肌肤ﻭ2.摄氏温度(℃ )与华氏温度( ℉)的换算公式为:B ﻭ A. ℉ = ℃ⅹ 5/9+32 B。
℉ = ℃ⅹ 9/5+32 ﻭ C。
℃=℉ⅹ 5/9+32 D. ℉=(℃—32) ⅹ5/9 ﻭ E.℉ =℃+32ⅹ 5/9ﻭ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 A。
37℃ B.37.2℃ﻭ C.37.5℃ D.37。
8℃ E。
38℃ 4。
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 ﻭ A.稽留热 B.弛张热C。
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5。
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 A.稽留热 B.弛张热 ﻭ C。
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
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ﻭA。
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 7。
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A.39℃B.40℃ ﻭC.41℃D.42℃ E.43℃ 8。
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 ﻭ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
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 E。
脉速、面色潮红、无汗ﻭ9。
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A.0。
1-0.2℃ B。
0.3-0.6℃ C.0.5-1℃ D。
1-1。
5℃ E。
1。
5-2℃ﻭ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 ﻭ A。
40—60次/分 B.40-80次/分ﻭ C.60-80次/分 D。
60-100次/分 E.80-120次/分ﻭ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 ﻭ A.>60次/分 B.>80次/分ﻭ C。
〉100次/分 D。
>120次/分E。
>140次/分 ﻭ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带答案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以口腔温度为标准,高热的范围是DA.38.0~38.9℃B.39.0~39.9℃C.40.0~40.9℃D.39.0~40.9℃E.41.0~41.9℃2.高热患者用冰袋降温的原理是A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3.是以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患者是EA.昏迷者B.患儿C.口鼻手术患者D.呼吸困难者E.肛门手术患者4.测量直肠温度时,将肛表插入的深度为CA.1~2㎝B.2~3㎝C.3~4㎝D.4~5㎝E.5~6㎝5.高热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妥BA.密切观察病情变化B.测量体温每天两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多饮水6.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AA.颅内压高B.贫血C.冠心病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E.心源性休克7.脉搏短绌常见于DA.发热患者B.房室传导阻滞C.洋地黄中毒D.心房纤维颤动E.甲亢患者8.休克患者的脉搏特征是BA.强大有力B.细弱无力C.动脉管壁变硬,失去弹性D.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E.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早搏9.心包积液患者常见的脉搏是CA.水冲脉B.绌脉C.奇脉D.交替脉E.细脉10.检查血压计时关紧活门充气,如汞柱不能上升,可能为EA.袖带太松B.袖带太紧C.袖带太宽D.袖带太窄E.漏气11.当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时,袖带内压力AA.等于心脏收缩压B.大于心脏收缩压C.小于心脏收缩压D.等于心脏舒张压E. 小于心脏舒张压12.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因素是D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13.关于呼吸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A.成人每分钟16~20次B.小儿、男性呼吸较快C.男性几儿童以胸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腹式呼吸为主D.情绪激动,低温环境可使呼吸增快E.呼吸不受意识控制14.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表现为BA.费力呼吸B.深而规则的大呼吸C.叹息样呼吸D.蝉鸣样呼吸E.鼾声呼吸15.潮式呼吸的特点是CA.呼吸暂停,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反复出现B. 呼吸减弱,呼吸增强,呼吸暂停反复出现C.呼吸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在变慢,呼吸暂停后,周而复始D.呼吸深快,呼吸暂停,呼吸浅慢,三者交替出现E.呼吸深快,逐步浅慢,以至暂停,反复出现16.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发病机制是A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17.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不离开诊脉部位是为了BA.保持患者体位不变B.不被察觉,以免患者紧张C.易于计时D.对照呼吸与脉搏的频率E.观察患者面色18.护士指导患者作体位引流时应避免AA.在饭后一小时进行B.做超声雾化吸入提高疗效C.引流同时做胸部叩击D.引流体位是患肺处于高位E.每次引流15~30分钟19.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B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20.肺水肿患者吸氧时湿化瓶内用20~30%乙醇的目的是DA.刺激呼吸中枢B.促使氧气快速湿润C.吸收水分,减轻肺水肿D.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E.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渗出21.减压器可是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BA.1~1.5kg/㎡B. 2~3kg/㎡C. 4~4.5kg/㎡D. 5~6kg/㎡E. 7~8kg/㎡22.姚先生,28岁。
伤寒,持续高热5天,每晨8Am T39.0℃左右,4PmT39.6℃左右,此热型符合A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23.林女士,女,50岁。
诊断为“痢疾”。
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分钟前饮用过开水,为此因EA.嘱其冷开水漱口后在测量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C.改测直肠温度D.暂停测一次E.告知患者30分钟后再测口腔温度24.张先生,70岁。
测口温时不慎将体温计咬碎,护士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为EA.催吐B.口服蛋清液C.服缓泻剂D.洗胃E.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25.万先生,34岁。
测量血压,血压值为132/88mmHg属于EA.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低B. 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C.理想血压D.正常血压E.正常高值26.徐女士,52岁。
安眠药中毒,意识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浅而慢,不宜观察,护士应采取的测量方法是EA.以1/4的脉率计数B.测脉率后观察胸部起伏次数C.听呼吸音响计数D.用手感觉呼吸气流计算E.用少许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飘动次数计数27.胡女士,54岁。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入。
吸入的氧浓度为33%,每分钟的痒流量是BA.2LB.3LC.4LD.5LE.6L28.高女士,54岁。
重症败血症,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因口腔溃烂需做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部位应选AA.口腔溃疡面B.两侧腭弓C.舌根部D.扁桃体E.咽部(二)A3/A4型题(29~31题公用提干)周女士,45岁。
因“风心病、房颤”入院,主诉心悸、头晕、胸闷、四肢乏力、护士为其诊脉时发现脉搏细速、不规则,同一时间内心率大余脉率,听诊心率快慢不一,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
29.此脉搏称为CA.缓脉B.间歇脉C.绌脉D.洪脉E.丝脉30.此脉搏属于CA.频率异常B.次数异常C.节律异常D.强弱异常E.动脉壁异常31.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是DA.先测脉率,再测心率B.护士测脉率,医生测心率C.一人同时测脉率和心率D.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同测一分钟E.一人测脉率,一人计时(32~33共用题干)郭先生,25岁。
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而就诊。
32.测体温104.2F,相当于多少℃EA.38.1B.38.6C.39.1D.39.6E.40.133.此时最好的降温方法是EA.头部置于冰槽B.50%乙醇全身拭浴C.冰袋头部冷敷D.化学冰袋头部冷敷E.32℃温水全身拭浴(三)B型题(34~36题共用备选答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波浪热34.流行性感冒呈D35.肺炎球菌性肺炎呈A36.败血症呈B(37~39题共用备选答案)A.间歇脉B.绌脉C.洪脉D.细脉E.缓脉37.高热患者可出现C38.大出血患者可出现D39.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出现E(40~41题共用备选答案)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40.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41酸中毒患者可出现E(四)X型题42.有关体温昼夜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CDEA.清晨2~6时体温最低B.傍晚6~10时体温最高C.昼夜体温变动范围不超过1.0℃D.与生物钟有关E.由内在的生物节律决定43.体温上升期的只要表现有ACA.畏寒、寒颤B.皮肤潮湿C.皮肤干燥D.头痛头晕E.呼吸心跳加快44.患者退热起体温下降时因大量出汗易出现BCA.低温B.虚脱C.休克D.呼吸加快E.畏寒45.体温过低的原因有BCEA.产热过多B.超热减少C.散热过多D.散热较少E.体温调节中枢受损46.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可出现ADA.洪脉B.丝脉C.交替脉D.水冲脉E.重搏脉47.下列测量脉搏方法正确的是BCEA.用示指、中指两指诊脉B.患者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分后再测C.异常脉搏需测一分钟D.绌脉者先测心率,后测脉率E.按压力量适中48.对血压生理性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DEA.小儿血压高于成人B.更年期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C.清晨高于傍晚D.右上肢高于左上肢E.下肢高于上肢49.产生基本呼吸节律性的部位是BCA.脊髓B.延髓C.脑桥D.间脑E.大脑皮质50.腹式呼吸减弱可见于ABCA.大量腹水B.腹腔巨大肿瘤C.腹膜炎D.腹壁静脉曲张E.急性肾盂肾炎51.血压可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ABCDEA.每搏心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大动脉壁的弹性E.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52.脉压增大见于ADE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心包炎C.心包积液D.主动脉硬化E.甲状腺功能亢进53.高热环境中人体可出现ABDEA.体温升高B.脉搏增快C.血压升高D.呼吸增快E.出汗增多54.吸痰时应注意ABCEA.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B.检查管道连接和吸引器性能C.吸痰管每次使用后更换D.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得超过5秒E.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55.氧疗的作用有ABDEA.供给患者氧气B.提高动脉血氧分压C.供给能量D.改善缺氧状态E.维持机体生命活动56.第张星缺氧常见于ABEA.高山病B.先天性心脏病C.心力衰竭D.一氧化碳中毒E.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二、填空题1.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2.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以(物理)方式散热。
3.发热过程包括提问(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三个时期。
4.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不升;致死温度是(23~25)℃。
5.在使用(新)体温计前或(定期消毒)体温计后,应对体温计进行检查,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
6.脉搏短绌的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7.足够量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脏()与外周()是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
8.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体位)、(部位)、(时间)、(血压计)。
9.防御性呼吸反射,包括(咳嗽)反射和(喷嚏)反射。
10.叩击时操作者将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状,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扣打。
三、判断题1.女性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值均比男性稍高或稍快,属于生理性变化。
×2.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呼吸脉搏加快。
×3.退热方式由骤退和渐退两种类型。
√4.口腔测温时,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部,紧闭口唇,用鼻呼吸,时间为3分钟。
×5.将多个体温计同时放入40℃的水中,3分钟后检视;若误差在0.5℃以上则不能使用。
×6.测量脉搏、呼吸和血压时,均应先让患者休息片刻。
×7.昏迷患者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蓄,可出现鼾声呼吸。
√8.寒冷环境血压略有升高;高温环境血压可略有下降。
√9.测量血压时若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可继续充气测量。
×10.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称为呼吸过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