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草原》知识点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汇总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何:哪里;忍: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含“草”字的成语:草木皆兵、寸草不生、草长莺飞、风吹草动、芳草如茵。
5.形容草原大的成语:一碧千里、无边无际、一望无际、一望无垠、广袤无垠。
6.形容草原绿的成语:翠色欲流、青翠欲滴、一碧千里、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7.形容热闹场面的成语: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张灯结彩、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8.形容朋友间深情厚谊的成语:情同手足、形影不离、情深似海、手足情深、生死之交、情深意重、荣辱与共、亲密无间、同甘共苦、肝胆相照。
9.描写草原的诗句:《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生字组词毯(毛毯)(毯子)(地毯)(棉毯)陈(陈旧)(陈设)(陈列)(陈述)裳(衣裳)(霓裳)虹(彩虹)(虹桥)(长虹)(气势如虹)蹄(马蹄)(羊蹄)(四蹄生风)(马失前蹄)腐(腐烂)(腐败)(豆腐)(腐乳)(腐朽)稍(稍微)(稍等)(稍后)(稍许)(稍纵即逝)微(微薄)(微笑)(微小)(卑微)(微妙)多音字的(de)(他的)(dì)(目的地)乐(lè)(欢乐)(yuè)(乐曲)近义词热闹——喧闹洪亮——响亮飞驰——飞奔天涯——天际舒服——舒适拘束——拘谨羞涩——害羞勾勒——勾画反义词舒服——难受洒脱——拘束热闹——冷清大方——拘谨词语搭配(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忽飞忽落)的小鸟(迂回透明)的带子(静寂)的草原(好客)的主人(会心)的微笑词语积累描写草原的四字词语:一碧千里一望无际一碧万顷苍翠欲滴一马平川绿草如茵描写草原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知识点梳理
第1课《草原》知识点梳理一、作者资料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因生于阴历立春,取名“庆春”,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本文选自《内蒙风光》。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二、词语1、词语表词语绿毯、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彩虹、马蹄、热乎乎、礼貌、拘束、举杯、感人、会心、微笑2、生字词:毯tǎn:地毯毛毯绿毯毯子陈chén:陈设陈述陈列陈旧裳shang:衣裳红裳虹hóng:彩虹虹桥长虹气势如虹蹄tí:马蹄羊蹄马不停蹄马失前蹄腐fǔ:豆腐腐败迂腐腐朽稍shāo:稍微稍等稍后稍纵即逝微wēi:微笑轻微微小微妙“毯”字最后一笔为点,(“火”字先两边后中间。
)“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特殊字的部首:勒(革)貌(豸)羞(羊)3、四字词一碧千里(一:全,都)、翠色欲流,襟飘带舞、久立四望,静立不动描写草原的四字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草如茵、一望无际、芳草萋萋、广阔无垠三、多音字蒙——(měng)蒙古;(méng)蒙蔽蒙头盖耳;(mēng)蒙骗蒙头转向好——(hǎo)美好好人;(hào)爱好好奇好逸恶劳行——(háng)银行杨柳成行;(xíng)步行日行万里似——(shì)似的;(sì)似乎相似似是而非四、近反义词反义词:清鲜—污浊洒脱—拘束迂回—笔直静寂—热闹大方—拘谨近义词:勾勒—勾画疾驰—飞驰拘束—拘谨羞涩—害羞天涯—天际热闹—喧闹勾勒—勾画舒服—舒适响亮—洪亮五、主要内容《草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访问记。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五下语文第一课讲解
五下语文第一课讲解
本文旨在为广大五年级学生及语文教师提供第一课的教学讲解,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一、课文概述
五下语文第一课通常为《草原》。
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内蒙古大草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展现了草原人民的勤劳、善良和热情。
全文以生动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二、重点词汇
1.草原:广阔的草原地区,位于我国北部。
2.碧绿:形容草原的颜色,翠绿如玉。
3.一望无际:形容草原辽阔,看不到边际。
4.勤劳:指草原人民辛勤劳动的品质。
5.善良:指草原人民纯朴、善良的性格。
6.热情:指草原人民对待客人的友好态度。
三、重点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
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草原天空的美丽和空气的清新。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这句话描绘了草原辽阔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
四、课文解析
1.第一段:描述了作者对草原的向往和初次见到草原的激动心情。
2.第二段:详细描绘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包括天空、大地、草原、牛羊等。
3.第三段:通过描述草原人民的生活,展现了草原民族的风土人情。
4.第四段: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五、课后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草原的美丽景色。
2.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3.你了解草原人民的生活吗?试着描述一下。
4.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去草原体验生活吗?为什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大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大全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重点知识第1课《草原》知识点1.《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3.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第2课.《丁香结》知识点1.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
“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2.阅读链接(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春天刚来不久,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
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2)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4)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第3课《古诗词三首》一、《宿建德江》1.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知识点 课文笔记 试卷
草原知识总结:草原美景
以下是《草原》课文知识点课文笔记
一、我会写组词
渲:xuàn 渲染宣泄宣传宣读宣告
勒:lè勒令勒索勾勒勒石勒马
迂:yū迂回迂腐迂缓盘迂迂拙
泊:bó停泊淡泊飘泊泊位渔泊
蹄:tí马蹄蹄疾步稳蹄疾而步稳
拘:jū拘束拘谨拘留拘泥
二、多音字
好:hǎo(好人)hào(爱好)
着:zhe(看着)zhuó(着落)zháo(着火)三、近义词
清新—新鲜明朗—晴朗
柔美—优美静寂—安静
四、反义词
清新—污浊明朗—阴沉
柔美—粗犷静寂—喧闹
五、易错字音
蒙古(měng)马蹄(tí)车辙(zhé)飞驰(chí)六、理解词语
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
果。
本文指广袤无垠的原野上,牧草丰茂,绿油油的一大片,令人心旷神怡。
明朗:光线充足,明亮。
本文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本文指草原的辽阔美丽,让人感受到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崇高境界。
回味:吃过东西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后多比喻回忆、体味。
本文指作者对草原的回味和留恋。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
草原是一个广袤的草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课本中,我们学习了关于草原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和形近字。
接下来,我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草原这个词语。
一、草原的近义词1. 草地草原是指大片的草地,而草地是指一小块或一片较小的草坪。
2. 草甸草原和草甸都是指长满青草的地方,但草甸更偏向于湿润的草地。
3. 牧场牧场是特指用来放牧牲畜的草原,与草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草原的反义词1. 沙漠沙漠与草原正好相反,是指干旱且植被稀少的地区。
2. 森林森林是树木茂盛的地方,与草原不同的是,草原上的植被主要是草和灌木。
3. 湿地湿地与草原相比有更多的水源,植被更为繁茂,是一种生态环境类型的反义词。
三、草原的多音字1. 草这个字既可以读作“cǎo”,也可以读作“yǎo”。
2. 牧这个字既可以读作“mù”,也可以读作“mú”。
3. 原这个字既可以读作“yuán”,也可以读作“yuàn”。
四、草原的形近字1. 草莓这个字与“草原”在形状上比较相似,但意义上有所不同,草莓是一种水果。
2. 萌芽这个字在外观上与“草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它表示发芽生长的状态。
总结:通过学习草原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和形近字,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这个词语。
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不断积累词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关注自然环境,保护草原和其他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草原的近义词。
草地、草甸和牧场都是与草原相关的词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使用,但又有着细微的区别。
草地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词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有草生长的地方,包括公园、庭院等,而草原则是指较为广袤的草地,往往是一片连绵的大草原。
而草甸更偏向于湿润的草地,常见于湖泊或河流附近的潮湿地带。
而牧场则是用来放牧牲畜的草原,与草原相比,它更加强调了与动物相关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草原的反义词。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的知识点包括:
1. 草原的广阔面积和丰富的植被、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多样的动物种类。
2. 内蒙古草原的特点,包括广阔的面积、丰富的植被、四季分明的气候以及独特的文化。
3. 需要掌握的9个汉字和19个词语。
4. 文章中描绘的草原风光以及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还有作者到达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
5. 文章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如描绘明朗的天空、四面的小丘、移动的羊群、欲流的翠色、静立的骏马和大牛等,以及表达蒙汉情深的部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学习之旅中,我们首先踏入了第一单元的精彩篇章,开篇之作便是老舍先生的《草原》。
本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辽阔、美丽而又充满民族风情的草原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并归纳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课文主题与文学体裁课文主题:本文描绘了作者初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动人情景,展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画面。
文学体裁:散文。
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所见所感。
二、作者信息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三、重点字词1.生字:●毯(tǎn):毛毯,毯子,指铺设的地面装饰物。
●渲(xuàn):渲染,中国画技法之一,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勒(lè):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2.多音字:●行(háng, xíng):在此文中“一行行”读作háng,表示成行的东西;而“行走”则读作xíng,表示走动。
3.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辽阔—广阔,热情—热烈●反义词:热情—冷漠,清晰—模糊四、修辞手法1.比喻: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将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的美景。
2.拟人:文中虽未直接出现典型的拟人句,但通过对草原、天空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3.排比: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五、经典语句与段落1.经典语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知识点+课文笔记+试卷
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知识点课文笔记试卷知识点与课文笔记一、解决字词1.毯 :字义:厚实有毛绒的织品组词:毯子|绿毯|地毯|棉毯造句:厚厚的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条柔软的地毯。
2.陈:字义:①排列,摆设②旧的,时间久的组词:陈设|陈述|陈列|陈旧|陈芝麻烂谷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造句:爷爷房间里的陈设既简单又朴素。
3.裳:字义:衣服组词:红裳|衣裳造句:秋天来了,小草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金灿灿的秋装。
4.虹:组词:彩虹|虹桥|长虹造句:雨过天晴,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高空。
5.蹄:组词:马蹄|羊蹄|四蹄生风|马不停蹄|马失前蹄字义:马、牛、羊等生在趾端的角质保护物。
造句:接到奶奶生病的消息,爸爸马不停蹄地连夜赶了回来。
6.腐 :字义:①用豆子制成的一种食品②烂,变质造句:虽然妈妈经常批评我,但是我知道她是刀刀子嘴豆腐心。
组词:腐乳|腐败|腐朽|豆腐|迂腐|刀子嘴豆7.稍 :字义:略微组词:稍微|稍等|稍后|稍许|稍纵即逝造句:时间稍纵即逝,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8.微 :字义:①轻微,稍②小,细小组词:微笑|轻微|微小|稍微|微妙|防微杜渐造句:花儿开了,仿佛在对着我们微笑。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写作者初到草原时高兴的心情和看到的草原美景。
1.写草原人民来到几十里外迎接远客的情景。
2.写在蒙古包外,主人与客人相见的情景。
3.写在蒙古包里,主人拿出丰盛的食物,盛情款待客人。
4.写夕阳话别,客人们不忍离去,作者发出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慨。
第二部分写草原人民身着盛装热情欢迎和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试卷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àn rǎn dī yín jí chí()()()lǐmào yí bìqiān lǐ()()shuāi jiāo cuì sèyù liú()()二、词语手拉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知识点汇总
《草原》是《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的课文,讲述了作者在草原上与牧民相遇的经历。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汇总:
1. 故事背景:作者在一个夏天,与父母一起到草原度假,初次接触到大自然的美丽与辽阔。
2. 草原的特点:草原是一片广阔而肥沃的大地,草儿翠绿,天空湛蓝,奔腾的河水如银丝般流淌。
3. 牧民的生活:草原上住着勤劳善良的牧民,他们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依靠放牧为生,与动物和谐相处。
4. 探秘草原:作者走近草原,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与牧民互相帮助,心生敬畏。
5. 草原的意义:草原不仅仅是一片美丽的土地,更有着浩渺的诗意,给人们带来宁静与感悟。
6.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当尊重和保护大自然,与之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取力量和启示。
以上是《草原》这篇课文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草原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语文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草原的笔记
《草原》课堂笔记一、生字组词:毯(毛毯) 茵(绿茵茵) 袍(长袍) 襟(衣襟) 蹄(马蹄) 鄂(鄂温克)二、多音字:好hǎo (好处) hào (好奇) 蒙méng (启蒙) mēng (揉蒙) 数shǔ(数数) shù(数学)三、近义词:勾勒——勾画洒脱——潇洒迂回——回旋拘束——拘谨四、反义词:迂回——径直拘束——随便洒脱——拘谨清晰——模糊五、理解词语:1.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文中指几笔就勾画出新舍的轮廓。
2. 洒脱:(言谈、举止、风格等)自然,不拘束。
文中指草原辽阔无垠,让人产生无拘无束的感觉。
3. 迂回:回旋、盘绕。
文中指草原中曲折的河流。
4. 拘束:(言语、行动)过分约束;拘谨、不自然。
文中指汉族人来到草原上,行为举止受到了限制,不自在。
5. 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
文中指草原一眼望不到边。
6. 清晰:清楚。
文中指草原的景色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7. 一碧千里:形容青绿的颜色极为辽阔。
文中指草原上碧— 1 —绿的草非常辽阔。
8.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很浓,快要溢出一样。
文中形容草原上的绿草鲜嫩、翠绿欲滴。
9. 静立不动:(人或物)保持不动,不移动。
文中指草原上的羊群默默地站立着,一动也不动。
10. 群马疾驰:(许多马)快速奔驰。
文中指牧民骑着马飞快地奔驰。
11.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飘动。
文中形容蒙古族牧民骑马时的雄姿。
12. 奶茶飘香:形容奶茶的香气四溢,让人闻到香味。
文中指蒙古族牧民用奶茶招待客人时,香气四溢,弥漫在空气中。
13. 高歌一曲:(动听地)歌唱一首歌曲。
文中形容蒙古族牧民为客人表演动听的歌曲。
14. 手舞足蹈:(高兴得)手舞足蹈。
文中形容蒙古族牧民为客人表演舞蹈时,手舞足蹈,非常高兴。
六、句子解析:1.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比作绿毯,将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羊群的活动情景。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一课《草原》知识点总结一、课文简介《草原》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描绘了草原风光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人民友谊的赞美。
二、生字与词语1.生字毯(tǎn):毯子、地毯、壁毯陈(chén):陈列、陈旧、陈述裳(shang):衣裳、霓裳、红裳虹(hóng):彩虹、长虹、虹膜蹄(tí):马蹄、蹄疾步稳、蹄声腐(fǔ):腐烂、豆腐、腐朽稍(shāo):稍微、稍许、稍纵即逝微(wēi):微笑、微风、微妙2.词语解释渲染: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飘动,形容一个人奔跑或快速走动时,衣服飘动的样子。
陈巴尔虎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一个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南部与鄂温克族自治旗毗连,西部同新巴尔虎左旗交界,北部和西北部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边境线总长达677公里。
三、重点句子解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在这句话中,“一”字用在“碧”的前面,让人感到“碧”的范围是那样的广,是那样的无边无际;“千里”这个词语也说明草原的辽阔;“并不茫茫”说明了草原不仅辽阔,而且碧绿,给人一种明朗、开阔的感觉。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把小丘比作中国画,突出了小丘线条的柔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预习复习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1课《草原》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目录知识点 (2)一、生字组词 (2)二、多音字 (2)三、近义词 (2)四、反义词 (3)五、理解词语 (3)六、词语拓展 (3)七、句子解析 (3)八、问题归纳 (5)九、课文主题 (7)十、教材课后习题 (7)十一、小练笔 (7)同步练习 (9)知识点一、生字组词毯tǎn(地毯、绿毯、毛毯)陈chén(陈旧、陈列、陈述)裳shang(云裳、衣裳、红裳)虹hóng(霓虹、彩虹、长虹)蹄tí(牛蹄、马蹄、蹄子)腐fǔ(豆腐、腐败、腐烂)稍shāo(稍等、稍微、稍纵即逝)微wēi(微妙、微笑、轻微)二、多音字行(háng)(一行) (xíng)(行动)勒(lè)(勾勒) (lēi)(勒马)蒙(mēng)(蒙骗) (méng)(蒙受) (měng)(蒙古族)三、近义词渲染—烘托热闹—喧闹明朗—晴朗奇丽—瑰丽疾驰—飞驰回味—体味境界—境地拘束—拘谨四、反义词迂回—径直拘束—自然洒脱—拘谨舒服—难受羞涩—大方五、理解词语清鲜:清爽新鲜。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六、词语拓展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绿草如茵、绿意盎然、绿意葱茏青山绿水、披红挂绿、绿盖叠翠七、句子解析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草原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1课《草原》是一篇描写草原美景的散文,以下是对本课的知识点总结:
一、生字词
本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包括“草原、清新、苍穹、悠闲、奔腾”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语的读音、写法、意思和用法。
二、文本理解
1. 主题思想:本文通过描写草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2. 段落大意:
第一自然段:总述草原的美丽风光,引人入胜。
第二自然段:描写草原的天空,如苍穹般辽阔、清新。
第三自然段:描写草原上的动植物,呈现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第四自然段:描写草原上的人们,展现他们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
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与向往。
三、写作手法
1. 比喻: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草原的天空比作苍穹,将草原上的动物比作悠闲的游客等,增强了文章
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2. 拟人:作者将草原上的动植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和动作,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
四、文化背景
草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特殊自然景观,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草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五、启示感悟
通过学习《草原》一课,我们不仅要欣赏草原的美丽风光,更要感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篇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优秀7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优秀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优秀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重点内容归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风光美、人情美2、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1)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
(2)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3、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4、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第2自然段:喜迎远客第3自然段:友好相见第4自然段:盛情款待第5自然段:依依惜别5、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默读第1自然段举手回答。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从脚下到云际,全被绿色主宰着,是那么辽阔,又是那么清晰,一切都尽收眼底。
7、“翠”是“绿”的意思。
为什么不用“绿”色欲流?“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
8、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都是表示“绿”的意思?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碧、翠、绿"避免了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
9、词语理解清鲜:清爽新鲜。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10、成语解析一碧千里:指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宽广。
本课指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的意思。
造句:骏马奔驰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本课指呼伦贝尔大草原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
造句:你看那杨树刚长出嫩叶,翠色欲流,惹人喜爱。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知识点汇总
《草原》知识点1、易错字音:渲(xuàn)染迂(yū )回马蹄(tí)2、课文内容(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课文写作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3)作者介绍: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话剧剧本《龙须沟》、《茶馆》、《立珍珠》、《春华秋实》《女店员》等;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等。
3、如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答: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涯,边际。
天涯,天边,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夕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舍得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大地与天空相按的地方。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这一余味不尽的特写镜头与“蒙汉情深”的全篇之旨紧扣,收到了揭示题旨深化文意的效果。
4、课后习题:联系上下文,体会两个“回味”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嗯,刚吃过。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答;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例句:吃完饭后,我坐在椅子上“回味”着刚吃过的烤鸡翅。
(2)“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答: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例句:看到这张照片,我不禁“回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六上语文草原课堂笔记
六上语文草原课堂笔记一、草原概况草原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原地域辽阔,类型多样,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我国,草原总面积达4亿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西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二、草原生态价值草原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
首先,草原是气候调节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减缓地表温度变化,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其次,草原是动植物资源的宝库,为众多物种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最后,草原具有碳汇功能,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缓解作用。
三、草原保护与利用草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法规,加强草原资源的管理与监督,防止过度开发和草原沙化。
另一方面,要推进草原生态修复,通过退耕还草、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功能。
同时,要促进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草原旅游、草原畜牧业等产业。
四、草原文化传承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草原文化传承主要包括草原民族的历史、民俗、艺术、宗教等方面。
在新时代,我们要加强对草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弘扬草原民族精神,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五、我国草原政策与实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如《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加大草原生态建设投入,实施草原禁牧、休牧制度,推进草原确权承包,加强草原执法监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六、总结与展望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事业发展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多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草原》
修辞手法作用及答题格式
(抄写黑字,其他小字不用写)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因生于阴历立春,取名“庆春”,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本文选自《内蒙风光》。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猫》、《母鸡》。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二、生字(全抄)
蒙——(měng)蒙古;(méng)蒙蔽蒙头盖耳;(mēng)蒙骗蒙头转向
好——(hǎo)美好好人;(hào)爱好好奇好逸恶劳
行——(háng)银行杨柳成行;(xíng)步行日行万里
似——(shì)似的;(sì)似乎相似似是而非
“毯”字最后一笔为点,(“火”字先两边后中间。
)“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特殊字的部首:勒(革)貌(豸)羞(羊)
三、词语(抄写)
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山崖,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一碧千里(一:全,都)、翠色欲流,襟飘带舞、久立四望,静立不动
描写草原的四字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草如茵、一望无际、芳草萋萋、广阔无垠
反义词:清鲜—污浊洒脱—拘束迂回—笔直静寂—热闹大方—羞涩
近义词:勾勒—勾画疾驰—飞驰拘束—拘谨羞涩—害羞天涯—天际
四、主要内容(抄写)
《草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访问记。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展示了浓郁的风俗人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五、句子(在课本标注即可,不用再抄了)
比喻句:①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动态描写)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大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原和羊群的美。
突出了草原的风光美。
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静态描写)
六、重点句子分析: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形容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整个草原比作中国画,形象生动地写出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突出了草原的风光美。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借物抒情)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是拟人的写法。
把骏马大牛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让牛马都陶醉了,突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形象生动地写出颜色的美和动态的美,突出了草原人民的热情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
涯,边际。
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深似海,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望着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作用:点明中心,扣回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