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语法化的动因

合集下载

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67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67-03论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凌 剑 春(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6)摘 要:语法化是指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 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程。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观化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

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语法化;机制;动因;认知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语法化是一种语言演变现象,指的是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 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程。

[1,2]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化是规律化最强的语义演变类型。

语法化的研究是从语言历时变化来看语言共时现象,从语言演变的规律来解释语法规则,寻找语言认知动因和语言变化对现代语言形成的作用,这对于研究语言与认知的关系非常重要。

[3]语言演变是在人们日常语言使用中发生的,这表明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跟语言以外的诸多因素如人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

本文主要讨论语法化的机制及动因。

提出语法化的机制除了重新分析和类推以外,主观化也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

目的是为了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2. 语法化的机制 2.1重新分析和类推语法化是怎么进行的,有什么规律,这是研究语法化机制所关心的问题。

Hopper & Traugott 认为语法化主要是通过重新分析和类推来实现的。

重新分析发生在语言结构的“组合”轴上,指一个词语或一类词语表层形式没有明显变化而内部的结构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词汇化二例_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

词汇化二例_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

5当代语言学6第7卷2005年第3期225-236页,北京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提要 词汇化是指一个短语或由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语言的发展演变中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词项的过程。

本文以汉语中的/恨不得0和/物色0为例,通过对它们词汇化过程的分析,试图揭示某些词汇化的机制和规律。

文章还在此基础上简单探讨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问题。

本文认为,词汇化和语法化虽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演变形式,但有的演变机制却为二者所共有,有的词汇化过程常常伴随着语法化,在宏观动因上它们也有很大的一致性。

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研究应该纳入整个语言变化的框架内来进行,既要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任何将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作法都不利于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 词汇化个案分析语法化1.引言自二十世纪初M e illet 提出/语法化0(g ra mm aticalization)并初步分析这种语言变化的现象以来¹,语法化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丰富,世界范围内的语言研究特别是历时语言研究非常重视该理论,语言学家们利用语法化理论分析研究语言现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语言演变过程中的另一种现象,即一个短语或由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的词项(lex i c al ite m ),并且进入基本词汇或一般词汇,人们称这一过程或现象为词汇化(lex ica lizati o n)。

简而言之,词汇化就是一种句法单位成词的凝固化。

同语法化一样,词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个别语言,可以说它是人类语言演变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它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本文拟从汉语中选取两个个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简单探讨一下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问题。

本文考察的两个个案都是5现代汉语词典6(2002年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1996年修订本)收录的词项。

“其实”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其实”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其实”的词汇化和语法化本文研究“其实”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演化过程,揭示了“其实”词汇化和语法化的主要动因和机制,包括词义变化、语境吸收、重新分析。

标签:其实词汇化语法化一、引言沈家煊(1994)将“语法化”定义为“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的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随着语法化研究的深入,与语法化相对的词汇化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国外的词汇化研究开始时是作为语法化的反例而提出来的,用以质疑语法化的单向性。

实际上,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演变过程并非是对立关系,而是垂直相交的。

本文以“其实”为例,探讨词汇化和语法化各自的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其实”是“表示所说情况是真实的”“用在动词前或主语前”的副词,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有更正上文的作用”;二是“表示对上文的修正或补充”。

朱冠明(2002)认为,“其实”是具有传信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表明说话人主观认为“其实”所在的整个命题真实;在语义上承接上文并引出和上文相反的意思,或修正或补充上文,略带转折意味。

二、“其实”的成词过程最早,“其实”是一个偏正词组,其中的“其”是代词,“实”指果实,“其实”义为“它的果实”。

如:(1)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诗经·国风·召南》)(2)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

(《山海经·西山经》)(3)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

(《淮南子·说林训》)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民国。

如:(4)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

(民国《上古秘史》)另外,由“实”的本义引申出“实质,实际上”义,这个义项在上古时已经出现。

如:(5)匪寇婚媾,知其非寇而实亲也。

(《周易》)(6)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尚书·毕命》)可以看出,在上古时代“实”已由“果实”这一义项引申出“实质”义。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
一、语用因素: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多数句式形式就会被表达成
简单明了、可控制范围的词汇,以此取悦心情减轻语言表达的负担。

二、历史演变:语言演变发展时,形容词词语由于过度使用,而被时
代及使用频率改变其内涵,从而衍变成为词语性质的名词。

三、社会风俗:一些风俗习惯、家塾文化都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使
一些原本简陋的词汇语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文化传承:经历长久征守的文化核心词汇语句,也会被历史洗礼,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以更加简约的形式传承下去。

五、语言联想:带着相似形象,词语也会拓展出更多意义,甚至有可
能联想成一个全新的文化,把文化根植在当地居民生活之中。

论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论语法化的机制与动因

F e b 。 20 1 3
论 语 法 化 的机 制 与动 因
凌 剑 春
( 长沙理工大学外 国语学 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6 )

要: 语 法化是指语 言形式的意义从 实义 向虚义转 变, 其 功能从 实词 向语 法功能词、附着成分 、词
缀乃至屈折形式 的演变过程 。语 法化 是语 言演 变的 重要 方面 ,是认 知语 言学研 究的重要 内容之一。主观
素如人 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 。 本 文主要讨论语法化 的机制及动 因。 提 出语 法
C O W的复数形式原为 k i n e , 后来 遵循一般情况下复 数 只在单数形式后加 s 的规则类推出 C O W S 这个复
数形式, 且代替 了原来 的 k i n e, 在这个过中, 原有 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 。 重新分析 和类推对一般语言 演变也很重要 , 但要注意的是重新分析不一定导致
语法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 2主 观 化
化的机制 除了重新分析和类推 以外 , 主观化也是语
法化 的一个重要机制 , 语法化 的动 因和语用推理密
切相关 。 目的是为 了说 明语言演变不是源 自语 言 自 身, 而是源 自语言 的使用 , 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
能力密切相关 。 2 .语法化 的机制
语 法化是 一种语 言演变 现象 , 指 的是语言形式
的意 义从 实 义 向虚 义转 变,其功 能从实 词 向语 法 功能词 、附着成 分、词缀 乃至屈折 形式 的演 变过 程。 ” 。 认 知语 言学认 为语法化是规律化最强 的语义
演变类 型。 语法化的研究 是从语 言历 时变化来看语
化。 笔者认 为主观化应当视为语 法化 的一个重要机

语法化的特征_动因和机制_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_王寅

语法化的特征_动因和机制_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_王寅

G ramm ati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 M otivations and M echanism s
WANG Y in1, YAN Chen song2 ( 1. F oreign Languag es R esearch C enter , S ichuan Interna tiona l S tudies U niversity , Chongqing , 400031, China ; 2. Editor ia lO ffice of the Journa,l PLA U n iversity o f F oreign L anguages, Luoyang , H enan Prov . , 471003, Ch ina) Abstrac t : A s an i m po rtant aspect o f linguistic change , g ramm atica lization has long been one o f the i m po rtant topics in conte m po ra ry lingu istics ( inc lud ing cognitive lingu istics). G ra mma tica lization consists in the change o f a lingu istic fo r m advancing from a lex ica l to a gra mm atica l o r fro m a less g ra mm atica l to a mo re gra mma tica l sta tus , e g . fro m a derivativ e for m to an inflectiona l one . T he process features un idirectionality , sequence , abstrac tion and spec ialization. The necessary cond itions for g ra mm aticalization are repetition of high frequency and routiniza tion . Its mo tivations inc lude language contact , novel usages, errors and pragm atic factors . F ina lly , its m echanism s inc lude ana logy and reana lysis , w hich may invo lve m etapho r , m etonymy and subjectifica tion . K ey W ords : gra mm aticaliz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 ana logy ; reanalysis ; m etaphor ; m etonymy ; subjectification

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

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

!! 语法化是语言 演 变 的 重 要 方 面 & 语 法 化 具 有 普 遍性 " 所有语言都要经 历 这 个 过 程 " 而且这种演变可 涉 及 语 音’ 词 法’ 句 法’ 语 发生 在 语 言 的 各 个 层 面 " 义’ 语用等 " & 我们认为 " 语法化 中 的 ! $ < 4 9 B 7 8 = ( ’ ’ ’# % * Z ( 语法 ) 是指宏观意义 上 的 语 言 构 词 ’ 造 句’ 谋篇等规 则 & 当代语法化研究可 分 为 狭 义 ! 词 汇 层 面" 所研究 的对象是语言中实词 演 变 成 语 法 标 记 ’ 语 法 范 畴’ 语 法构造或惯 用 表 达 的 过 程 或 现 象 $ ’ 广义! 涉及语篇 和语用层面 $ ’ 最广义 ! 包 括 典 型 的 概 念 结 构’ 事件结 构等如何演 变 为 语 法 手 段 或 构 块 * $ 三 B : 5 9 C = @ B C 4 : 5+ 大层次 & 此外 " 西方语言学的语法化涵盖了中国传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 " #年!
大部分语法 化 过 程 是 渐 进 的 ! 认 为 ! 及性 * 可转让性 ! & ! _ = ‘ ? F T : : [ 是个实在的具体事物 " 而 % ! T ( Z ’ +" 有些语法化过程可 能 需 要 好 几 个 世 纪 " 如 汉 语 中 的 # 过$ 这一 词 !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衍生出用于语篇连 贯的 # 不 过$ % 意为# 但 是$ & ! 其中的# 过$ 字与原先表 空间跨 越 $ 意义的# 过$ 已 相 去 甚 远! 这种词义和 示# 用法演变的过程不做历时的研究是无法发现的 " # 我们能够看到 ! 语法化现象在我们所 ] ? C 4 9 : N N指出 ’ 选的任何语言中会在我们眼前迅速出 现 " $ ! ( ’ ’ (# % Z %" 如克里奥尔语 % & 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新的 6 = 8 : F 8 中的 ?T 可 及 性! 但 ? 5 [? B B : @ 5 C虽 有 一 定 的 专 有 性 * 不能算是一 个 实 在 的 物 体 ! 本身价值需要通过银行 才能实现 ( 也不具有 转 让 性 ! 须通过一定的银行手续 & 表 示 具 有 长 期 性 的 整 体+部 分 才能实现转让 "% ! B 关系 ! # 部分 $ 与# 整体 $ 有 邻 近 性( 且部分仅属于一个 命体做主 语 "% 表 明 被 所 有 者 也 可 以 是 抽 象 的! ! G& 作为所有 者 的 长 期 附 属 特 征 " % & 离原型意义更 ! 8 远! 被 所 有 者 仅 作 为 一 个 环 境 中 的 现 象! X 8只 是 表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1.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是语法发展的重要方面。

2. 体词语的语法化发展不仅受到语言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认知动因的影响。

3. 语法化是指词汇或句法结构在使用中形成的语法规则。

4. 认知动因是指识别、分类和归纳等认知过程对语法化发展的影响。

5. 体词语的语法化发展与人类认知的演化和发展密切相关。

6. 认知动因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汉语体词语语法化的过程。

7. 语义的演变是体词语语法化的重要认知动因之一。

8. 体词语的语法化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9. 语法化过程中的修辞表达也是认知动因发展的重要方面。

10.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可以为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1. 体词语的语法化发展与个体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12. 体词语的语法化发展与不同语境下的认知需求有关。

13.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可以为体词语的语法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4. 体词语的语法化与句法结构的演变相关联。

15.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体词语的语法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16. 认知动因的研究可以揭示体词语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17. 体词语的语法化发展与实际语言使用中的认知策略密切相关。

18.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可以为体词语的语法化提供新的解释。

19. 体词语语法化的认知动因与语言变化和语言发展相关。

20. 认知动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体词语的语法化过程。

21. 体词语的语法化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认知动因和语言内部机制。

22.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可以为体词语的语法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3. 体词语的语法化是语言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方面。

24. 认知动因对于体词语的语法化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 体词语的语法化是语言功能演变的结果之一。

26. 认知动因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体词语的语法化机制。

27. 体词语的语法化发展受到个体认知模式的影响。

28. 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可以为体词语的语法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9. 体词语的语法化与语言的表征和认知规律有关。

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及认知动因

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及认知动因

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及认知动因
1.动词加名词:
-跑步、吃饭、弹奏、写字、看电影等。

这种模式中,动词表示动作
或行为,名词表示事件的对象或内容。

2.名词加动词:
-电影放映、食物供应、婚礼举行、会议召开等。

这种模式中,名词
表示事件的主体或场所,动词表示事件的发生或进行。

3.动词短语:
-触发反应、制造骚动、产生影响、引发争议等。

这种模式中,动词
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方式、结果或影响。

除了上述词汇化模式,认知动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件的表达。


语中,事件的认知动因可以分为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两类。

1.外在动因:
-外在动因是指事件发生的外在原因或触发因素。

例如,天气原因、
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等。

-外在动因的表达通常使用的词汇有:由于、因为、由、受到、遭到等。

2.内在动因:
-内在动因是指事件发生的内在动力或动机。

例如,自发性、需求性、好奇心等。

-内在动因的表达通常使用的词汇有:出于、由于、决定、因为等。

综上所述,汉语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主要有动词加名词、名词加动词、动词短语等形式,并且事件的认知动因可以包括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两个方面。

_之X_的词汇化及其动因

_之X_的词汇化及其动因

3 . 短语词: 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边缘地带为短语词 ( 吕叔湘 1979) , 吕先生在 ∀汉语语法分 析问题 # ( 1979) 中指出: 由于汉语缺少发达的形态, 许多语法现象是渐变而不是顿变, 在语法 分析上就容易遇到各种 ∃中间状态 % 。词和非词 ( 比词小, 比词大的 ) 的界限, 词的界限, 各种句 子成分的பைடு நூலகம்限, 划分起来难于处处 ∃一刀切 % , 这是客观事实 , 无法排除, 也不必掩盖。 汉语中 有相当一部分 之 X 正处于这种 中间状态 , 例如 : ( 5) 文学的目的之一, 在于能够沟通情感与思想 。 ( ∀河北日报 # 2009 年 3 月 27 日 ) 例 ( 5)中的 之一 在结构、 意义、 音节和频率上, 都有强烈的词化倾向 , 特别是在篇名中, 例如 ∀多少往事烟雨中 ( 之一 ) ( ( ( 我的父亲陈占祥 # ( ∀当代 # 2009 年第 2期 ), ∀回眸当代曲艺 60 年 ( 之一 ) # ( ∀曲艺 # 2009 年第 1 期 ), ∀图讲扬琴演奏技 法 ( 之一 ) # ( ∀乐器 # 2009 年第 1 期 ) , 这些篇名中的 之一 通过括号与前面的正题分开。不过 , 之一 的词汇化程度在结构、 意义方面要低于 之所以 和 之乎者也 , 因此一般的语文词典有的收录了 之一 , 有的没有 收录。这种类型的 之 X 较多 , 又如 之余 、 之多 、 之久 、 之分 、 之处 、 之二 、 之 至 、 之说 、 之末 、 之我见 等。对于这种层级的 NP 之 X 结构而言 , 其内部结构层次处 于两可状态 , 以 奇迹之一 为例 , 当 之一 作为词理解时, 其内部结构改变分界 , 由 奇迹之 / 一 变为 奇迹 /之 一 ; 当 之 一 作为短语理解 时, 其内 部结构层次不变 , 仍旧为 奇 迹之 / 一 。可见, 短语词层级是 之 X 词汇化的过渡环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 . 跨层结构 : 指还没有词汇化的 之 X 结构, 例如: ( 6) 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 表彰勤政廉政典型 , 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 养,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 , 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 ( ∀光明日报 # 2004 年 10 月 26 日 ) ( 7) 从深究个相形似之精微 , 到研习类相笔法之韵律, 再到幻化笔法, 演绎气局之虚实, 柴 祖舜一步步的艺术蜕壳嬗变令人称奇。 ( ∀光明日报 # 2009 年 3月 27日 ) 例中的 之德 、 之害 、 之心 、 之精微 、 之韵律 、 之虚实 都是临时性的跨层结 构 , 之 属于前面修饰语的后附成分 , 德 、 害 、 心 、 精微 、 韵律 、 虚实 是中心语, 之 与 X 只是表层形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临时性的组合, 这种临时性组合的 之 X 不 胜枚举。这种跨层结构形式的 之 X 是最多的, 语文词典一般都不会收录这类 之 X 。对于 这种层级的 NP之 X 结构而言 , 其内部结构层次不变, 仍旧是 NP之 /X 。 综上所述, 共时平面的 之 X 词汇化层级构成了一个连续统 ( cont inuum ) : 单用 ( ( ( 成词 ( ( ( 短语词 ( ( ( 跨层结构 从左到右, 能产性逐渐增强 , 词汇性逐渐减弱。这也正反映了词汇化的渐进特征 , 表明词 库与句法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分界 , 可以单用的 之 X 与跨层结构的 之 X 实际上形成一 个连续统, 中间有成词和短语词等过渡形式。 三 之 X 词汇化的动因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可”的语法化及其动因一、“可”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平面上,“可”的用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1)表示能够、可以。

如:可操作、可回收、可循环利用。

(2)表示加强语气,如加强疑问语气,陈述语气等。

如:这事,你可知道,可愿意?/小姑奶奶,你可回来了!(3)表示转折关系。

这种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

如:你不吃我可吃了。

/真的,远远的一眼看出你的脸,可我还是犹豫了一下。

以上三种可分别记做:“可1”、“可2”“可3”。

其中“可1”粗略的讲可以看作助动词,常用在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意义大致相当于“可以、能够”;“可2”是语气副词,常用来加强各种语气;“可3”是表示转折关系,有时是副词有时是连词,这里我们为了说明“可”语法化过程的方便,故把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和连词“可”放在一起。

(一)动词“可”→“可1”:由动词演变为助动词(二)“可1”→“可2”:由助动词演变为语气副词(三)“可2”→“可3”:由语气副词演变为具有转折关系的“可3”共时平面上的同一形式上的不同用法之间往往具有历时上的演变关系,本文主要考察“可”语法化过程及其语法化动因。

二、历时考察江蓝生先生指出:“语法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实词逐渐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二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词的过程,可分别简称为词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

”一般说来,单音词的语法化只有词汇的虚化。

“可”的语法化过程正是由一个动词虚化为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可”的语法化过程。

(一)动词“可”一助动词“可1”《说文?可部》:“可,从口,?@;?@亦声。

”“可,?G(肯)也。

”《广韵?哿韵》:“可,许可也。

”本义为准许、许可,作动词。

如:《史记?李斯列传》:“胡亥可其书。

”这里“可”带体词性宾语,作一般动词,意思是“批准”,有许可义。

“可”由许可义动词虚化为助动词,表示可以、能够,由许可义又引申为应该、值得。

在古代汉语中“可1”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①表可能,可译为“能、能够”;②表许可,可译为“可以”;⑧表估价,可译为“应该、值得”。

从古汉语探究语法化动因

从古汉语探究语法化动因

从古汉语探究语法化动因作者:陈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2期作者简介:陈青(1993-),女,汉,福建省南平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语法化是历史语言学领域一直关心的问题,虽然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也尚未“拍板定案”。

不过当前学界比较认同的应该是Hopper & Traugott(1993)所做的定义:语法化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时性的,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二是共时性的,基本是把语法化看作一种句法、篇章和语用现象。

中国元代学者周伯就注意到很多当时语言中的虚词都是来自实词。

西方历史语言学家中,法国Meillet(1912)就首先使用grammaticalization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并确定了语法化两大机制——类推和重新分析。

现代语言学家Li & Thompson在汉语历史句法形态学特别是语法化理论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最有影响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关于汉语连动结构的研究,指出动词可以语法化为一个格标记,从而可以引起语序的变化。

孙朝奋(1996)首次比较系统地运用语法化理论分析了一组汉语语法标记的发展,其中包括完成体标记“了”、处置式标记“把”、情态标记“得”以及介词的语序变化。

此外,该书还讨论了诱发语法化的一些動因,诸如临摹性(iconicity)等。

石毓智做出适用于汉语的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演变成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过程,其结果常是产生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

”也就是说语法化应该是经历由:惯用语化→词汇化→句法化的过程。

本文在前贤理论的基础上,从古汉语中“得”字语法化过程为例,试探讨语法化主要动因。

(一)语篇交际的语用因素语言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交际和思维。

语言形式为了满足表达和理解的两方面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用有限的语言形式表达无限信息知识的要求,说话人对语篇的使用和组织的主观意图等语用因素就成了导致语法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一、引言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体词语法化作为语言演变的一个特殊现象,一直以来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研究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语言演变规律。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分析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旨在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参考。

二、体词语法化的概念体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意象的词语,如“跑”、“坐”、“笑”等。

体词语法化是指体词在句法结构中发生变化,成为一种特定的语法成分。

汉语中的“着”、“了”等助词就是体词语法化的典型表现。

体词语法化在语法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语言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

三、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1.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语言现象与认知机制密切相关。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可以从认知加工和语法认知两个方面来探讨。

在认知加工方面,体词的形式、含义和用法与认知加工过程息息相关,体词的语法化过程反映了人类认知加工对语言表征的塑造。

在语法认知方面,体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作用和位置反映了人类对事件结构和语言形式的认知方式。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有助于深入探讨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

2. 语法化的认知机制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与人类对事件结构和语言形式的认知机制密切相关。

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人们对体词的认知会受到事件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体词的语法化反映了人们对事件结构和句法结构的认知加工方式。

体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也反映了人们对语法功能和语义角色的认知加工方式。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加工的结果,是人类认知机制在语言表征中的体现。

3.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演变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不仅涉及认知加工和语法认知,还涉及认知演变的过程。

体词语法化的认知动因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演变的结果,是人类认知机制在语言表征中的演变过程。

在语言演变中,体词的语法化表现了人类对事件结构和语言形式的认知方式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对语法功能和语义角色的认知加工方式的演变。

“多/少+N”结构的词汇化及动因

“多/少+N”结构的词汇化及动因

“多/少+N”结构的词汇化及动因多/少+N”结构的词汇化程度不一,影响其词汇化的因素主要是语用的需要和人的心理认知因素。

标签:“多/少+N”结构词汇化动因词汇化是词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一个从非词的相对松散的语言单位到凝固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过程。

一、“多/少+N”结构的词汇化古代汉语中“多/少+N”结构较多,如多罪、多邦、多士、多方、多功、多麋、多白眼、多鱼、多甲兵、多粟、多盗、多人、多财、多力、多火鼓、多旌旗、多马、多涕、多嘴、多情、多心、多礼、多事、多时,少德、少恩、少欲、少时、少礼等。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部分“多/少+N”结构发生了词汇化现象,如多边、多端、多心、多事、多云、少时、少礼等。

这一词汇化过程在结构关系上表现为“多/少+N”结构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句法关系”演化为“词法关系”,即“多”与N 的句法边界逐渐消失。

在这一过程中,“多/少+N”结构的构成成分由独立的词逐步降格为构词成分,可表示为:自由的词→构词语素或黏附于词干的词缀。

如:多事。

(1)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庄子》)(2)是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中国多事。

(司马迁《史记》)(3)昔仲由让应受赐而沮为善,丑虏未夷,天下多事,国家方欲明赏必罚,以彰宪典,小子岂敢苟洁区区懦志。

(《抱朴子》)以上例句中的“多事”是动宾短语,意思是增多事情。

(4)高山崩,槲树举,盲老翁背上下大斧,多事老母不得语。

(《北齐书》)(5)外人去,叫做“事不干己”,先有个多事的罪名。

(《老残游记》)后来“多事”通过隐喻引申为形容词,可以由“很”“非常”等修饰,意思是“做多余的事、做没必要做的事。

”又如:少时。

(6)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史记》)(7)谯允南少时数往谘访,纪录其言於春秋然否论,文多故不载。

(《三国志》)以上例句中“少时”的意思是“年少的时候”。

(8)无轻重,致之大辟,购募巫祝不肯止者,刑之无赦,肆之市路,不过少时,必当绝息,所以令百姓杜冻饥之源,塞盗贼之萌,非小惠也。

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

概数助词“来”的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探析

2017.01语言本体研究一、引言前人时贤对“来”的语法化做了较多的研究。

如吕叔湘(1957)认为概数词“来”最早应该产生于“以来”。

太田辰夫(1987)认为“来”至唐代不仅可以表示位置上的靠近,也可以表示心理上的。

曹广顺(1995)、江蓝生(1995)、蒋冀骋和吴福祥(1997)讨论了助词“来”和事态助词与动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轨迹。

王国栓(2003)对比了“来”和“去”的语法化脉络。

石毓智(2003)认为动趋短语受双音节化趋势、共现频率、紧邻句法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我们认为现有研究多从起源的角度探讨动趋式结构的语法化,对概述助词“来”的语法化路径和动因研究还有所欠缺。

本文基于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针对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系统探讨其语法化演变动因与机制。

二、概数词“来”的形成与发展(一)概数词“来”的形成过程学界一般认为概数词“来”源自“以(已)来”(吕叔湘,1957;太田辰夫,1958;江蓝生,1984)。

我们通过语料库调查发现:先秦时期,“来”作为时间方位词多出现在“以(己)来”中,且前多用“从、自”加以辅助,表示从一个时间点开始的一段时间。

放于小句句末,不同于“来年、来岁”等。

如:(1)吾先人以善事君,成名十诸侯,自斗伯比以来,未之失也。

(《国语卷十八·楚语下》)在汉代以后的文本中,“以来”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来”的使用频率增加;二是“介词……以来”使用频率降低,可以单独使用“时间+以来”表示一段时间,这就为后来概数词的产生提供了结构上的条件。

由“以来”可以省略为“来”,最早可见于南北朝,至唐五代已经变为普遍现象,与“以来”共用。

如:(2)小人母年华百岁,包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

(《世说新语·术解》)(3)是知虑之与伏,古来通字,误以为宓,较可知矣。

(《颜氏家训》)(4)妾见厅前枯井,三二年来无水。

(《敦煌变文选》)以上“来”都可译为“以来”,这是“来”虚化为概数词比较关键的一步。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

向熹《简明汉语史》期末复习一、汉语语法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虚词的发展。

虚词是汉语最重要、最活跃的语法手段。

(1)实词虚化,即所谓语法化,是汉语虚词产生的主要方式。

实词虚化的条件:①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词在句中处于主要位置时,它是说话者注意的重点,不容易虚化。

如果词在句中处于次要位置,它就比较容易虚化。

如:“看”在句中做谓语是看见,不容易虚化,只有放在别的动词后面才会虚化表示尝试的助词。

②实词本身的意义。

虚词的语法意义往往就是实词的词汇意义进一步抽象化的结果。

如:助词“了”、“着”,介词“被”、“把”是由“终了”、“附着”、“遭受”、“把持的意义虚化来的。

(2)虚词转化。

①某些略带实义的虚词可以转化为另一类完全没有意义的纯虚词。

如:古代反复问句的否定部分通常省去主要动词,否定词处于句末,就会进一步虚化。

②某一虚词与另一虚词本无关系,因为在句中出现的位置相同,它就可以取代另一虚词的用法并转化为另一类虚词。

(3)单音虚词复音化,1单音虚词连用为复音虚词,如“假”、“令”连用为“假令”;2单音虚词重叠为复音虚词“渐”重叠为“渐渐”;3单音虚词附加成分“为了”、“为着”;4词组凝固为复音虚词“然而”、“虽然”。

(4)虚词应用规范化。

①新的虚词淘汰旧的虚词,或者势力强的虚词淘汰实力弱的虚词。

②某些虚词的用法得到调整,由分工不大明确到逐渐分工明确。

2、句法的发展(1)词序固定化。

汉语词类缺乏形态变化,词序成为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

主语在谓语前,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宾语、补语在动词后,这是古今一致的词序。

(2)句法手段多样化。

如:随着“被”“把”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被动式和处置式;随着“得”的虚化,产生了多种新的可能补语、结果补语和程度补语。

(3)句子结构严密化。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单句力求结构完整。

○2复句逐渐由意合走向形合。

(4)句子容量不断扩大。

○1句子成分复杂化。

一个句子可以出现多主语、多谓语、多定语、多状语,而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本身又可以是各种相当复杂的词组或句子形式。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⑴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1实义向虚义的变化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

“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

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连动式一表示动作结果(补语)一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

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

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

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

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

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二)认知的规律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

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

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是从具体不断向抽象发展,这条规律体现在时空领域,表现为人的认知总是由空间域转向时间域。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

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研究1.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是语言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2. 语法化认知动因是指语言形式和含义之间的关系及其认知机制。

3.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动因涉及语言习得、语用认知和语言加工等认知过程。

4. 多种认知动因共同作用,促成了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

5. 宏观角度下,社会语言使用需求是促进语法化的认知动因之一。

6. 个体认知过程也在不断影响和推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

7. 语用认知动因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8. 语用认知动因在语法化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连接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

9. 语言加工认知动因引导着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方向。

10.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动因涉及多种认知维度的相互作用。

11. 个体认知过程对于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2. 认知科学视角拓展了对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认知动因的研究。

13. 认知动因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有助于探讨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机制。

14. 社会情境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15. 个体认知过程与社会互动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动因。

16. 汉语体词语的认知动因研究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

17.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有重要影响。

18. 信息加工认知动因帮助理解汉语体词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19. 认知动因研究促进了对汉语体词语语法化进程的深入探讨。

20. 语用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路径产生了显著影响。

21. 词汇认知动因对于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词汇认知动因影响着汉语体词语的语义演变和语法化过程。

23. 意义认知动因促进了汉语体词语的意义扩展和语法化演变。

24. 意义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意义感知和语法结构起到了引导作用。

25. 语句认知动因对汉语体词语的句法位置和功能产生了影响。

26. 语句认知动因塑造了汉语体词语的句法形式和语法化趋势。

27. 汉语体词语的语法化认知动因受到语用功能需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马清华①(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浙江温州325003) [关键词]语法化;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摘 要]词汇语法化是词的多义发生学的一部分,它与词的实义性变化有着相近的诱发原理,不管已揭示出的语法化动因有多少条,概其要者,不外乎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四种。

由于语法化撇去了意义中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内容,因而在演化细节上与词汇实义性变化多少有些差异。

本文力求全面地对语法化动因进行补充、归纳、整理、分析和解释。

[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3)02-0015-06 Motivations of the Lexical G ramm aticalizationMA Qing2hua(Institute of Semantics,Wenzhou Normal College,Zhejiang,325003)K ey w ords:grammaticalization;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internal motivation of languageAbstract:Being a part of the lexical polysemous embryology,the lexical grammaticalization has the similar guiding principles to the lexical changes.No matter how many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2 izations have been show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four basic motivations such as reality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motivation,language contact and internal motivatuion of the language.As grammaticalization leaves aside the substantial contents in meaning,more or les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general notional changes.This paper gives some additional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s of grammaticalization.零、引言“词汇语法化”简称“语法化”,包括(1)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3)演化前后的意义差不多在同等虚灵层次上(见于多义连词等)这三种情形。

现代语法化研究时代的开始以对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的特有关注为标志。

徐烈炯在其《语义学》序言中说:科学意义上的词义变化的研究应能说明过去词义为什么变化,预测未来词义怎样演变。

以此衡量,现代语法化研究把词义演变的研究朝科学目标推进了一大步。

狭义语法化机制指语法化方式,广义语法化机制包括诱因和方式,动因和方式对应、互补,往往有了一个动因术语,就不再需要相应的方式术语,反之亦然。

国内的动因和方式理论归纳起来有: (1)解惠全(1987)的“实词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的固定为途径”;(2)孙朝奋(1994)的“上下文诱发新解释、重新分析、词义自身特点”;(3)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的“重新分析、句法①[作者简介]马清华,男,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

本课题是浙江省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温州市551人才专项基金项目的一部分。

位置变化、语境影响(主要指句法环境)、词义变化”;(4)沈家煊(1998)的“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吸收”;(5)石毓智等(2001)的“类推、重新分析”;(6)刘丹青(2001)的“叠加”。

马清华(2001)对词义变化的动因做过归纳,认为现实作用力、心理力量(包括认识和态度、激情、情感联想、通感、认知联想、求新和猎奇、注意、附会)、语言接触、语言内部力量(包括经济性原则、习惯组合、词义磨损、表达力更新和加强、词类分配、体系调整)是推动词义变化的四种力量。

这项成果在词汇领域内进行,因而主要是以词汇实义性变化为对象的。

从词义分析的角度看,语法化是词的多义发生学的一部分,众多事实表明,它与词的实义性变化有相近的诱发原理,不管已揭示出的语法化动因有多少条,概其要者,仍不外乎这四种。

由于语法化撇去了意义中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内容,因而在演化细节上与词汇实义性变化多少存在一些差异。

笔者力求全面地对语法化动因进行补充、归纳、整理、分析和解释。

一、现实作用力由客观情境(不是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起的常规含义在语言中发生固化,可导致语法化的产生。

以情景语境为动因的语法化方式可叫“入境”。

比如“你打他,他打你”通常分析为并列关系,但特殊情境可适当搬用并列标记外形来表达假设(意为“如果你打他,那么他打你”)和因果(意为“因为你打他,所以他打你”)。

有些语言的并列关联词循此原理和通道扩充出假设、因果意义,如越南语连词mβ表并列,又表假设,古梵语连词ca表并列,又表假设,法语连词comme表并列,又表因果,捷克语连词i表并列,又表结果。

另一种语法化现象表面看似乎起因于子句表达任务的不同分配,但归根到底还是源自现实情境的作用。

如汉语主句是陈述事件的主要着力点,跟情态关系密切,从句主要介绍背景情况,跟情态关系相对而言就不很密切,情态副词用于主句时,对情景语境的吸收率和自身的形义更换率自然就要远大于用在从句的场合,用于汉语主句的关联副词“就、才、又”等,就表现出广泛的多义性,而当它们用于从句位置时,许多原有的关联意味便受到排斥。

J.Bybee等人把入境方式最终归因于说听双方在传信和理解上的紧张矛盾关系,认为说者不想说得太详细,听者又想要说者尽量说得详细,最后通过听者对情境的依赖,从说者有限话语中推导出没有说出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来解决,推定意义固化后成为新义项(沈家煊1998)。

紧张关系说跟言语契约论、语言经济原则下的共喻意义隐含、言语局限性制约下的隐喻表达等都有非常明显的对立或冲突,我们怀疑它对语法化现象的解释力。

二、心理力量附会、暗示、典型确认、类推等心理力量可以推动语法化现象的发生。

(一)附会。

不改变结构表层形式而改变它内部切分叫“重新分析”,表示为:(AB)C→A(BC),它可引起相关词的语法化结果。

重新分析本身也是有原因的,它可源于旧结构僵化和由此引起的使用者理解上对旧形式的隔膜和朦胧,从而产生结构附会,结构变化导致概念转化,也可以是故意曲解其义,以巩固因节律等缘故而改变的结构。

重新分析前后的两种结构有同义关系,不影响实际意义的把握,这是附会或曲解的基础。

如“善于X、敢于X、勇于X”等因节律缘故,由“单音节谓词A/于X”重新分析为“A于/X”,造就了双音节“A于”词的产生,同时导致介词“于”的语法化即后缀化。

不改变内部切分,仅改变结构关系的情况不应划入重新分析范围,否则几乎所有语法化现象都可导致重新分析的结果。

按此限定,源自几个相连动词主次信息区分所造成的次要动词的虚化(参看“次要位置固化”)就不算是重新分析引起的,孙朝奋(1994)、洪波(1998)由于没有这样做,因而认为重新分析都是语法化之果,不承认是语法化之因,两人观点值得商榷。

沈家煊(l998)说得好:以重新分析“演化出语法范畴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实词本身,而是实词所在的结构式,一个实词之所以演化出功能不同的虚词是因为它处在不同的结构式中。

”另一种附会直接来自演化前后两个结构式的整体同义,结构附会导致相关词的语法化活动。

如“为”由判断标记演化为被动标记的语法化过程至少经历三个阶段:(1)所及是名词性成分(指称式):管、蔡为人(=管、蔡是人);(2)所及是谓词性成分(指称式):管、蔡为戮(=管、蔡是杀戮的对象);(3)所及是谓词性成分(陈述式):管、蔡为戮(=管、蔡被杀戮)。

由(1)发展为(2)时,“为”的搭配范围因类推由名词扩大到谓词领域,意义有所弱化。

由(2)发展为(3)时,姚振武(2000)说,两者因指称和陈述兼容而同义,导致结构曲解,“为”终转表被动。

(二)暗示。

认知能力的局限和认知需要决定人类在表达抽象概念时选用暗示办法,表现为隐喻的盛行。

维柯说,所有民族语言里的主体都是比喻(克罗齐1984)。

Sweetser(1990)和Heine等人(1991)认为,广义隐喻是虚化最主要的驱动力。

隐喻是用具体概念表达抽象概念的方式,包括狭义隐喻(基于相似性)、换喻(基于相邻性)和提喻(基于整体部分或种属关系)。

语法化的意义演化倾向一般遵循“具体→抽象/不太抽象→更加抽象”的路径,这与隐喻表义效果一致。

人只能借助较为具体的空间来把握更为抽象的时间(如“在”由处所动词变成时间副词),少量范畴“不过、只是、就是”等演化为委婉转折范畴,这都是具有普遍性的隐喻方式。

英语情态动词may原表允许,后表或许,或许义是允许义可预期内容的一部分,或许后发行为是作为一种可能结果常规蕴涵在允许义中,may的虚化是以因喻果的换喻式演化。

(三)典型确认。

出于语言经济性需要,人们以形式标记性的有无,将已确认的典型范畴跟同一聚合中的非典型范畴区别开来,这就构成零形式的语法化事实,其先决条件是基于对客观世界体验的“典型确认”。

凡典型范畴常用无标记形式,反之用有标记形式,如英语现在时通常就是默认时,只要没有使用其他时的标记,就等于表示现在时。

(四)类推。

词的适用范围或句法结构在纵向平面模仿推广,即由“(a)+X”推广到“(b)+X”,从而导致语法化现象的发生,这叫类推。

石毓智等(2001)认为,指代词“底”向结构助词的演化首先发生在修饰语是子句的句法环境,以后慢慢类推到其他类型的偏正短语中,其顺序为:[子句+底+NP]NP →[NP领有+底+NP]NP→[AP+底+N]NP→[子句+底+NP]NP等。

类推活动可使语法化进程加快。

三、语言接触外来虚词是民族语言中缺乏的抽象词,由于精神惰性,语言乐意接受它们,以弥补本语言概念体系及表达能力的不足。

有三种方式:(1)借词。

有的语言广泛借用外来连词,如村语(属壮侗语族)常用连词h k1(或者)、huan4si5(还是)、za5si5(或是,还是)、zi5ku 5(如果)、t i2zen4(虽然)、dan3si5(但是)、zin2v i3(因为)、s 5zi5(所以)显然借自汉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