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
物理实验探究的八种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1异中求同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
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
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
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
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人教版中考物理 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七、研究方法专题
11、锅炉水位计是在锅炉底部连接出的一个透明的玻璃管,当锅炉内 液体不流动时,我们从锅炉外玻璃管中看到的水的位置___等_____(选填 “高”、“等”或“低”)于锅炉中实际水面位置.由此在研究水位计时,我们 忽略管的材质等次要因素,可以将水位计看作一个________________.
连通器
新课导入
初中物理中用到的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 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 推理法等。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 法。科学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 “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 十个问题. ”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
3、(2021河南) 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如:用质量 与体积之比定义“密度”。请你再列举一例:用 __________压__力__与___受__力___面__积___________之比定义“____________”。压强
解析:比值定义法,即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即为压强,压力的作用效 果。
解析:当所探究的量跟多个因素都有关的时候,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同时使其它因素不变,用于探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题中,磁场中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两个因素有 关,通过导体中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有关,导体电阻 大小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所以均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而探究串联电路等效电阻与各串联电阻关系没有其它影响因素,不需 要使用控制变量法。
有关;
动快慢
(8)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物质的种类
(9)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 关;
实验名称 (10)电流与电压和电阻 (11)探究焦耳定律
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归纳
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归纳引言初中物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自然规律。
因此,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
而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世界。
科学探究方法1.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提出问题。
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水的密度和温度有关系吗?为什么天上的云会下雨?通过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始思考、实验和探究。
2. 调查资料在提出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进行资料调查。
资料调查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问题的背景知识和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学生的探究方向和实验设计。
资料调查的方法可以包括查阅教科书、参考资料、互联网查询等。
3. 假设和预测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我们需要根据已知资料和问题提出假设和预测。
假设是对问题的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假设应当简单、确切、明确,并且可以进行验证。
例如,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会降低。
4. 实验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应当合理、准确、可重复,并且应当符合科学原则。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假设进行对照实验、变量实验等,以验证我们的假设。
5. 实验数据分析在实验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数据应当进行整理、处理,并且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数据的分析有助于验证我们的假设和预测,并且可以发现实验中的规律和问题。
6. 得出结论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应当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客观、准确的总结和归纳。
同时,对于不确定的结论,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以进一步确认和验证。
7. 提出新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根据已有的成果和结论,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物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以引入“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现象的神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例如,在教授欧姆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太阳能的利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太阳能装置,并实际操作进行实验。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团队中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那可是超有趣的一门学科呀!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有好多科学探究方法呢!就拿控制变量法来说吧,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
咱先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比如研究电阻大小跟啥有关。
然后就像玩游戏一样,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其他的都不变。
你想想,要是不这样,那不是乱成一锅粥啦?这多清楚明白呀!注意事项呢,得找准要控制的变量,可不能瞎搞。
要是搞错了,那不是白忙活一场嘛!安全方面,一般没啥大问题,只要不瞎捣鼓电器啥的,就稳稳当当的。
稳定性也不错呀,每次都按这个套路来,结果都比较靠谱。
那啥时候用控制变量法呢?比如研究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这时候就派上大用场啦!你说是不是超好用?再说说转换法,有些物理量不好直接测量,咱就想办法转换一下。
就像你想知道一个人心里咋想的不好办,但是看他的表情和动作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比如研究电流大小,咱就通过看灯泡亮度来判断。
这多巧妙呀!也没啥危险,稳稳当当的。
用在好多地方呢,像研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咱就看小纸片在发声的扬声器上跳动。
这不是很妙嘛!还有类比法,把新的知识跟咱熟悉的东西类比一下,一下子就好理解了。
就像你认识了猫,再去认识老虎就容易多了。
比如把电流类比成水流,电压类比成水压。
多形象呀!也很安全,没啥风险。
在理解一些抽象概念的时候,那可太管用啦!你说这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是不是超棒?简直就是打开物理世界大门的钥匙呀!
这些方法让咱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探索世界的奥秘。
咱可得好好掌握,在物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科学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引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通过亲身操作,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实现对物理规律的深入理解。
科学探究方法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学习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科学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1. 科学探究方法的概念科学探究方法是指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遵循的一套有序的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
科学探究方法能够引导科学工作者系统地进行研究,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 科学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2.1 提出问题在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时,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现象和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引导他们展开实验探究的思考。
2.2 制定假设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制定假设,即对问题的初步解释或猜测。
通过提出假设,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验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2.3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关键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假设,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仪器,以及数据的收集方法。
2.4 收集数据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测结果。
通过数据的收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2.5 分析数据与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可以总结实验结果,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并得出科学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推理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科学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方法进行物理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实现对物理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运用。
希望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所启发,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实践。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因此,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典例探究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上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要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初步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例外,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教材中涉及到控制变量法的知识主要有:1.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3.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4.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5.探究例外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6.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7.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8.探究电功(或电热)跟什么因素有关;9.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0.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11.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等。
二、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保证某一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理想的、熟悉的、简单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来替代实际的、陌生的、繁复的物理对象、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思想方法。
简言之,等效的方法就是对一个较为繁复的问题,提出一个较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教材中涉及到等效替代法的知识主要有: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镜后未点燃的蜡烛代替镜前点燃蜡烛的像;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3.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时引入“等效电阻”的概念;三、转换法(间接推断法)物理学中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通过转换为简易观察或测量的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标题: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实施过程、实际案例以及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科学探究方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步骤,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科学探究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引导猜想,制定计划: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并制定出可行的探究计划。
3.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手段收集证据。
4.分析证据,得出结论:学生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和论证,得出结论。
5.反思与评价: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三、实际案例以“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为例,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衣服洗完后要晾干?如何让洗完的衣服干的更快?然后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有的学生认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有关,有的学生认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有关,还有的学生认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接着,学生根据猜想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发现,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都会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
最后,学生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越快。
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液体蒸发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意义和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科学探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探究方法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一、控制变量法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
如,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二、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
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这里也有等效思维)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三、放大法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
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
严格说放大法也属于转换法。
四、积累法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严格地说积累法也属于转换法。
五、类比法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
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六、理想化物理模型: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
初三物理最新单元检测九年级物理考试题100篇初三复习7——科学探究方法专题同步练习
九年级物理中考二轮复习——科学探究方法专题同步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微课程: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同步练习1.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A. 单纯的实验方法B. 单纯的推测方法C. 数学推导的方法D. 实验加推测的方法2. 在学习欧姆定律时,为了研究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电阻R的关系,实验中先保持R一定,研究I与U的关系;再保持U一定,研究I与R的关系。
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 通过电流做功多少来判断耗电能的多少B. 研究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的效果时,引入合力的概念C. 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D. 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时,保持电阻和时间一定3.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某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1)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2)试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同学在复习时,对质量、速度、密度、热值、比热容、电流、电阻和电功率等概念按一定特征做了分类(见下表)。
他使用的科学方法是()概念分类理由电流、速度、电功率某两个量的比值质量、电阻都与物体本身有关密度、热值、比热容都与物体本身有关A. 分析和归纳B. 调查和假说C. 实验和演绎D. 数学方法和实验5. 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是很直观的。
如图(a)一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
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b)所示。
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
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专题三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与实例一、主要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
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装置图上的反映为: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2.等效替代法。
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由于作用效果相同,而相互取代,如用合力取代分力、用总电阻取代分电阻等。
(2)由于平衡等原因而出现两个同类的物理量有等值关系,从而可以相互取代,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测石块密度时,石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3.转换法。
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会怎样运动?),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得到的。
这些结论实际上是推理得到的,不可能用实验验证,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科学推理法”、“实验推理法”、“实验 + 推理法”等。
5.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模型法、转换法、类比法、比较法等等,但这些知识都散布在初中物理课本各处,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下面就此做一个汇总。
1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物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为了明确这个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往往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几个因素不影响被研究的物理量的方法。
举例:(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2)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让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3)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5)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2 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举例:(1)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另外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2)确定物体的重心,把重力的作用点看作在重心上。
(3)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4)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5)用排液法测物体的体积。
3 建立模型法建立模型法就是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摒弃次要条件,突出主要因素,从而方便对物体本质的研究。
举例:(1)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
(2)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的“磁感线”;(3)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
4 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初中物理教研专题设计(3篇)
第1篇一、专题背景声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涉及到声学的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教材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重要的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对声音现象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本教研专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专题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掌握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2)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探究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专题内容1. 声音的产生(1)实验探究:通过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2)讨论分析:总结振动产生声音的规律,了解振动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2. 声音的传播(1)实验探究:通过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音,观察声音的传播速度。
(2)讨论分析:总结声音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3. 声音的特性(1)实验探究: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观察对声音特性的影响。
(2)讨论分析:总结声音的三个特性,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专题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1)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教学素材。
(2)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
(3)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2. 实施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规律。
(4)拓展延伸: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总结评价(1)教师总结:对本次教研专题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反思: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
(3)评价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方法一、科学探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探究方法的使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科学探究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1.提出问题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时,教师可以提出“电流是如何流动的?电路有哪些组成部分?”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它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推测和预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学习“声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想声音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并尝试进行实验验证。
3.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在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制定出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4.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是在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按照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和观察。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功和电功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探究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5.分析与论证分析与论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论证。
专题复习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实验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目标,又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在探究科学规律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体验到科学探究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掌握科学学习策略和科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了他们科学素质。
要想使物理教学到达新课程标准确定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把它们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根底。
下面就是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些探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影响物理研究对象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单一,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
所以要想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各种特性,弄清事物变化原因和规律,必须人为制造一些条件,便于问题研究。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教学中常用探究这类问题科学方法。
当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有关时,我们一般是分别研究这个物理量与各个因素之间关系,再进展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就必须在研究物理量同其中一个因素之间关系时,将另外几个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它们保持不变,以便观察和研究该物理量与这个因素之间关系。
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概念或规律探索过程,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如,在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物体传到远处?让一个学生在桌子一端敲击桌面,另个学生在另一端听声音,一次贴在桌面上听,一次只是贴近桌面。
发现两次都可以听到声音,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次声音分别是通过桌子和空气传来,从而说明声音要靠介质传播。
同时让学生比拟两次听到声音大小,从而认识到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即固体传声能力强。
这里,一定要强调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就是听声音距离和敲击桌面力度要一样,使学生体验到控制变量思想。
初中物理用到控制变量法实验还有: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关系,电热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有哪些?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哪些?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有哪些?研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动能或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物体吸引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探究方法
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科学探究方法物理教学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这些科学方法,逐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通过物理学知道的“再发现”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掌握科学学习的策略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质。
要想使物理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物理教学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把它们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科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掌握一些科学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科学方法。
一、猜想法在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猜想这一步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也是物理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猜想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方向,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猜想就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猜想要有一定经验和知识作为基础。
在进行科学猜想能力方面的教学时,可先针对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把所有可能的情况都大胆地说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一进行分析,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事实支持它,它和已有知识是否一致,排除那些与经验和知识相矛盾的想法,留下的就可能是科学的猜想了,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猜想恐怕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胡猜乱想,让学生说出猜想的理由、事实依据是很有效的避免课堂混乱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之一。
另外,教师引导学生猜想要注意把握好方向性。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可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器材以及学生的知识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学生讲的、说的一一进行探究,必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让探究过程顺利完成。
专题4 科学探究与探究方法(课件)中考物理核心素养提升
三、典型例题
【例题2】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中,学到很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下面用到转换法的是( B )
A.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温度和 横截面积相同
B.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 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C.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D.计算火车从北京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过的常用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理想模 型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实验推理法、比值定义法、 图像法、放大法、归纳法等。
二、物理探究方法
1.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 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 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 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应用实例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有两 处用了等效替代法。第一处用玻璃板替代了 平面镜。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虚像的位 置,我们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获得视 觉上的等效。第二处用一根没有点燃的蜡烛 放在成像点来替代所成的像。
二、物理探究方法
5. 类比法
就是把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对象或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思维方法。 类比可以帮助我们从较复杂的事物或想象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或答案,降 低知识的认知难度,从而对知识透彻理解。通过类比,可以把抽象的、无知 的、陌生的事物用直观、熟悉的事物来说明,并且找出类似的规律。
二、物理探究方法
8. 图像法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表示出来。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 现象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方法称为图象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专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因此,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知识回放】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4.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7.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8.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10.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2.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14.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典例探究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上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 B分析归纳 C提出问题(或猜想) 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标准答案】(1)D和E (2)CABD (3)实验一: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二: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三: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四: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和哪些因素有关.【典例探究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和200克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
(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表1 m1=100克表2 m2=200克(1)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的。
(填“相同”或“不相同”)(2)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表1和表2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4和表5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名师精析】控制变量法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因此学生要注意有关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本题考查比热的概念和控制变量法,通过设计一个实验情境,培养处理信息、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
本题可以从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当比热容c一定,当m一定时,Q 与△t成正比;△t一定时,Q与m成正比;c=Q/m△t为一定值。
【答案】(1)不同;(2)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3)同种物质,降低相同温度时,质量大的放出热量多;(4)水(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的比值是定值。
【典例探究3】.学习欧姆定律时,为了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保持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是( )A.通过电流做功的多少来判断电能的多少B.引入合力的概念C.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D.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先保持电阻和时间一定【标准答案】 D二.等效替代法【知识回放】用相等或容易测得的量代替不便直接求出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
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分力与合力等效……【典例探究】探究物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常运用到许多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过程中运用了“等效替代”方法的是()A.测量一张白纸的厚度 B.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C. 曹冲称象D. 牛顿总结出惯性定律【名师点拨】在物理实验特别是测量中,有些物理量并不是能十分方便的测量,就要用到等效法。
如:用另一根相同的蜡烛等效替代平面镜后的像;称象的质量并不方便,就利用浮力相等让象的质量等于石块的质量从而方便研究。
【标准答案】C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1.在研究合力时, 一个力和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2.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种方法.3.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量物与像的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三.转换法【知识回放】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过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1.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2.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3.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4.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5.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6.我们在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将电功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7.密度\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8.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将动能转化为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距离越远则动能越大.【典例探究1】爱因斯坦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
在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一些现象也是这样,如用可证明的存在。
【名师点拨】首先通过阅读,明确磁场是无形的,而小磁针是有形的。
用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证明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是转换的思想。
然后就要在头脑中搜寻学习过的物理内容,筛选出应用这个思想获取的知识点,确定答案。
大家可以从力、热、光、电、磁、分子原子、能量等方面进行思考。
【标准答案】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马得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用手机能打电话可证明电磁波的存在;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典例探究2】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转换法”,下面四个实例也采用“转换法”的是()A. 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 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C.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 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名师点拨】用形象直观的现象来展示看不到、摸不着、不便研究的现象叫做转换法。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转换为灯泡是否发光,为转换法。
A为模型法,C为控制变量法,D为类比法。
【标准答案】B四.理想模型法【知识回放】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到众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和纯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应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1.光线(光线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就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磁感线(为了研究磁场,我们引入一条线将研究的问题简化,其实这条线并不存在).【典例探究1】芜湖,一直以来就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
芜湖长江大桥,这座目前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特大型公、铁两用斜拉索桥梁的建成,使得芜湖这座古老的城市又焕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大桥的建设,用到了很多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1)在铁路桥引桥靠近居民住宅区一侧,建有高3米左右的板墙(如图所示),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过桥时,每隔一段距离会有明显颠簸,这是大桥桥面上的缝隙所致。
这些缝隙是()A.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B.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C.避免司机开车由于过分平稳而瞌睡D.伸缩缝,用于允许路面的膨胀和收缩(3)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可抽象成如图丁所示的模型。
①可以看出它用到了的相关知识。
其中O是__________,_______代表桥重和过往车辆等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
②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塔桥的高度。
请分析原因。
③假如让你来设计新的斜拉索式大桥,你还能提出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钢索承受拉力?(说出一种方法即可)④你知道吗?在上述的研究中,我们用到了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象,忽略次要因素,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模型还可以帮助人们显示复杂事物及过程,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至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