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片移植ppt课件

合集下载

皮瓣移植的术后护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皮瓣移植的术后护理PPT课件精选全文
14
术后护理要点
(9)疼痛护理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5-HT),5-HT有强 烈缩血管作用,不及时处理可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故术 后应及时给予止痛。局部包扎固定,保护肢体,避免活动时 损伤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过紧以防压迫。术后所有治 疗护理操动作轻柔,如注射、输液、换药、拔引流管等,尽 量减轻疼痛。
(4)肿胀程度 术后皮瓣均有水肿过程,3-4天后静脉逐渐
沟通,皮瓣静脉回流即可迅速改善而消肿。根据肿胀程度可
出现皮纹存在、皮纹消失、水泡。动脉血供不足皮瓣塌陷,
皮纹增多;静脉回流受阻,皮纹消失,张力增大,表面光亮,
有水泡或皮纹出血,如动静脉同时栓塞时,肿胀程度不发生
变化。
12
术后护理要点
(5)毛细血管反应 用棉签压迫皮瓣皮肤,使皮肤颜色 变白后移去棉签,皮肤颜色即转为红色。这段时间 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为1-2s,如果毛细血管 充盈缓慢或消失,则可能是血液循环中断,应立即 引起注意。笔者认为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应与其 他指标综合分析考虑。
(10)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血容量不足可引起心搏量减少,周围 血管收缩,从而影响皮瓣血供,威胁再植组织存活,故术后 应注意观察生命征及全身情况,补足血容量。同时遵医嘱予 抗痉挛、抗血栓等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11)预防伤口感染 早期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技术 操作,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皮片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 颜色、量、性质做好记录,防止皮瓣皮空隙处积血、影响皮 瓣成活。给予饮食指导,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饮食,增强抵抗力以利组织修复。同时加强基础护理,预防 压疮、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
5
(2)协助完成必要术前检 查,以排除潜在疾病及

皮片移植

皮片移植

2、皮片成活后的远期变化 视创面情况不同和皮片厚度不同而有不同。肉芽创面、瘢痕
未切净的创面、薄型皮片成活后色泽较深,收缩较多,收缩出现 时间早。新鲜、血供丰富的创面,较厚的皮片或全层皮片收缩较 少,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短,变色轻。
表层皮片不含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术后不排泄皮脂,不分 泌汗液,无毛发生长。
五、皮片移植
1、新鲜创面植皮法 把切取或修剪好的皮片平铺于创 面,修剪边缘,使创缘对位正确密合,缝线留一定长 度,皮片上覆盖一层油纱,然后覆盖松软棉垫,加压 打包。
2、肉芽创面植皮法 肉芽创面植皮成活的关键 是抗感染。所以术中应注意:
1)根据创面情况作肉芽刮除,创缘切除并清洁 创面,尽量清除坏死组织和多余肉芽,使创 面尽量清洁、新鲜、平整;
七、皮片植皮失败的原因与预防
1、血肿 是新鲜创面最常见的失败原因。 2、包扎 压力适中,过度压迫不利于毛细
血管生长。 3、感染 肉芽创面失败的常见原因。 4、其他原因 骨、肌腱、神经外露,瘢痕
未彻底切除,受区肉芽老化,血供不良。
八、皮片移植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1、刃厚皮片 适应证:感染创面,慢性溃疡创面,非重要
皮片移植后的优缺点
刃厚皮片 优点:最薄,易成活,供区能自愈 缺点:色泽深,易挛缩。
中厚皮片 优点:成活率较高,挛缩轻,供区能自愈 缺点:轻微挛缩及色素沉着
全厚皮片 优点:挛缩轻,耐磨,色泽变化小 缺点:成活率稍低,供区不能自愈。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优点:基本无挛缩,质地柔软,无色素沉
着,皮肤活动度好,耐磨。 缺点:不易成活,供区不能愈。
皮片移植
一、皮肤的组织结构
1、表皮层 2、真皮层 3、皮下组织 4、皮肤的附属器、 血管、神经、淋巴 管、肌肉。

皮瓣移植术ppt课件

皮瓣移植术ppt课件
受区缺损的大小、形态以及蒂的部位,制成样布,再将样布移至供区 切取皮瓣。因皮瓣的回缩,切取时一般较样布面积大10% )
2.皮瓣的比例:
随意皮瓣:因随意皮瓣内无知名动脉,皮瓣比例有严格要求。皮瓣
比例单蒂1:1-1.5、双蒂2:1-3:1
超比例皮瓣:靠深筋膜上、下血管网供血,较随意皮瓣比例大
复合组织瓣:除轴心血管所营养的皮瓣外,还附有肌肉,骨, 肌腱等其他组织。
超比例皮瓣:长宽比例超过传统皮瓣长宽比例的一类皮瓣。 非生理皮瓣:以动静脉吻合的方法使皮瓣成活的一类皮瓣。
手外科常用皮瓣
皮瓣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1.皮瓣的设计:
逆行设计法是行皮瓣移植必须严格遵守的方法。(术前依
2.血液回流:毛细静脉先在乳头层汇成乳头静脉丛,
再汇入皮下静脉丛,经深、浅静脉回流。
何谓皮瓣?什么是皮瓣移植术?
皮瓣:具有自身血液供运的皮肤和皮下组 织构成的组织块。
皮瓣移植:为了覆盖创面并替代缺损组织, 用于恢复外观和功能的组织移植方法。
皮瓣移植术的适应证
1.伤情需要:有骨、肌腱、重要神经血管 裸露的新鲜创面或陈旧性创面需要覆盖。
敷。如为血痉挛引起,不久即可缓解。同时静滴低右或肌注罂粟碱, 暂停手术操作,观察血运变化。游离皮瓣检查吻合口,给予适当处理。 带蒂皮瓣将皮瓣缝回原处,仅作一次延迟术,10天后再次形成皮瓣并 作移植。如果在行轴形皮瓣移植时未能将轴心血管带在皮瓣内,可将 轴形皮瓣超长部分脂肪组织切除,将之变成带蒂皮瓣,远端变为中厚 层或全层皮片。2)静脉回流受阻:抬高皮瓣部位体位引流,或在皮 瓣上从远至近作局部按摩,以助静脉回流。必要时拆除皮缘缝线,切 开皮瓣边缘的小静脉,再用含肝素、利多卡因的溶液湿敷。
制动不牢固。

皮瓣移植的术后护理课件

皮瓣移植的术后护理课件
• 较新的概念为 • 传统的定义为
为了覆盖创面并取代组织缺损, 用于恢复外观与功能的组织移 植方法
在身体的一部分切取创面所需 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在切 取过程中保留部分组织与身体 相连,用于覆盖另一部位创面 的方法。被切取用来覆盖创面 部分称为皮瓣,保留与身体相 连的部分称为皮瓣蒂,接受移 植物的创面称为受区,提供皮 肤或皮下组织来源的部位称为 供区
适应症
有骨、关节、肌腱、大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 露的创面
拇指、手指再造。 手及手指的先天性或外 伤后缺损需功能重建
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瘢痕切除后进行肌腱、 神经、骨骼修复后的创面
手部慢性溃疡伴有骨骼、肌腱外露经病灶清 除后的创面
术前护理
• (1)心理护理 皮瓣移植术虽 然效果佳,但是其手术要求 高,风险大,一旦失败将造 成新的皮肤及软组织(供区) 的畸形和缺损。而且部分皮 瓣转移术如远位皮瓣、管状 皮瓣移植术,由于手术次数 较多,疗程长,需要经过成 形或延迟→转移→断蒂等阶 段,而术后又常需姿势固定, 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生活不便。 因此,术前心理护理尤为重 要,做好充分解释工作,使 患者了解手术方案,认识手 术的优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说明术后姿势固定所引 起的不适,并指导患者模拟
并发症
皮瓣血管痉挛 皮瓣血管栓塞 皮瓣水肿
健康教育
保持心情稳定
戒烟及避免被动吸烟
术后绝对卧床2周,保证皮瓣 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夜间和凌 晨,是血管危象高发时段
• (2)协助完成必要术 • 前检查,以排除潜在 疾病及手术禁忌证
除外科常规术前检查
外,根据皮瓣移植术
的特点,还必须行: A。术前照相;B。皮 肤准备,包括供皮区 及受皮区;C。轴型皮 瓣转移术前应以多普
勒超声血流听诊器探

皮肤移植PPT课件【11页】

皮肤移植PPT课件【11页】

1加压包扎法: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油纱)
2早期暴露法:渗液多或汗多时,4-6天后,去掉敷料,仅留 油纱,促进创面干燥
五,植皮方法
1受皮区准备:
(1)清洁创面:无菌创面或清创后的清洁创面,24小时内中 厚皮片植皮
(2)感染创面:2-3%的高渗盐水湿敷,至肉芽细密结实,无 水肿,色泽红活
2植入方法
白淋巴吞噬细胞 3到4日
-----→维活--- →黏附 ----- →清除-- →
创面血浆
纤素 (24─48小时 )
血管增生
血管渗入皮片-- →成活
五 注意事项
一,供皮区选择要点
1,皮肤色泽质地相似
2,不常暴露区 (1)表,中厚:大腿最佳,腹背部,上臂
小腿常可
(2)全厚:与受皮区近似部位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 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 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 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 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 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 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现有的中西医学理论,并将现有中西医学理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为了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原创人生、医学理论体系——灵魂医学 soul medicine应运而生,她不但从 宏观上或战略上圆满解释并解决了存在于人类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一切疑难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够使人们得以启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自身、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多维世界。

植皮手术ppt课件

植皮手术ppt课件

4、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有无手术禁忌症。
5、术前更衣备皮、完成抗菌药物皮试等。
(二)术后护理
1、饮食:术后如无禁忌,需加强营养,进食清 单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2、体位:头面部手术后患者抬高床头休息,四 肢手术的患者抬高患肢制动。
3、活动:头面部术后的患者减少面部活动,四肢
手术的患者患肢需制动,下肢手术的患
取皮术
1.徒手取皮术 用取皮刀片切取
2.器械取皮术 常用有3种器械
滚轴式取皮刀 可取刃厚中厚皮
鼓式取皮机 切取中厚皮为主
电动取皮刀 可取刃厚、中厚皮片
供皮区处理:止血、加压。2~3W可愈合
3.全厚皮片和保留毛细血管网皮片的切取
用 滚 轴 式 取 皮 刀 取 皮 示 意 图
切 皮 机 切 皮hoto17
轴型皮瓣
包含有知名血管的皮瓣,又称动脉皮瓣。 优点:血供好,易成活,抗感染能力强。
缺点:对机体损伤大
三、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 术的必要性、重要性,麻醉、手术 方法等,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使其理解、支持和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 按照麻醉要求做好饮食指导。 3、术前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电 动 取 皮 刀
大 块 整 张 皮 片 移 植 法
颈部疤痕相片
颈部疤痕相片
(1)
大块异体皮移植后开窗植皮法
(1) Ⅲ0烧伤后
(2)
右下肢焦痂情 况;(2)右下肢 焦痂切除后, 大块异体皮移 植成活;(3)在 异体皮上开窗, 将小块自体皮 移植于创面 上;(4)愈合后 所见.
(3)
(4)
者避免下床活动。 4、疼痛:检查敷料包扎的松紧度是否适宜,评估 疼痛的性质及程度。

皮瓣移植 ppt课件

皮瓣移植  ppt课件
ppt课件 42
伤口的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取皮区渗血渗液 情况,注意防止敷料脱落,抬高患 肢30度。以利于血液循环,注意观 察肢端末梢血循环和活动情况,拆 开敷料后,可予护架烤灯照射,患 肢制动5 d,并行功能锻炼。
ppt课件
29
术 后 护 理
引流管护理
为防止皮瓣下血肿形成,术中常放 置引流条或负压引流管,术后妥善固定, 保持通畅,保持有效的持续吸引0.030.04KPA,防止堵塞、扭曲、引流不畅, 如果堵塞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 NS10-20ML冲管,必要时换管。观察有 无渗液,引流液的量、性质。
ppt课件
21
术前准备:
健康指导
因烟叶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引起 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所 以患者应提前1周开始禁烟,并向患 者解释禁烟的目的,以取得合作。
ppt课件
22
术前准备:
健康指导
术前1 d剃去手术区的毛发,注 意勿剃伤局部皮肤,并修剪指甲、 胡须、头发,术前禁食禁饮,按医 嘱术前用药。
ppt课件 31
术 后 护 理
预防感染
遵医嘱应用敏感抗生素,及时 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给 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及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患者自身免 疫力。
ppt课件
32
术 后 护 理
预防感染
遵医嘱应用敏感抗生素,及时 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给 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及全身支持疗法,增强患者自身免 疫力。
ppt课件
23
术 后 护 理
体位护理
术后一般取平卧位,用软枕或专用 的肢体枕垫架抬高患肢30度,以利 于静脉回流,减少局部组织水肿, 并保持患肢制动,防止吻合口或蒂 部的血管因活动而牵拉或扭曲。禁 止患侧卧位,防止皮瓣受压迫性刺 激。

手部的皮瓣移植ppt课件

手部的皮瓣移植ppt课件

前臂背侧皮瓣
• 以骨间背侧血管为轴心的皮瓣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 以桡动脉发出的第一掌骨背侧动脉 • 血管位于深筋膜的深面所以在切取皮瓣时一定 要在深筋的深面 • 手术时在第1、2掌骨间做S形切口,从真皮下 分离皮肤保护好浅静脉,小心剥离绕神经浅支 看清筋膜下的第一掌骨背侧动脉 • 不要先剥离血管易发生损伤或痉挛,其实只要 将蒂部留得宽一些就行,在骨间背侧肌肌膜下 剥离安全
皮瓣移植
• 随意皮瓣 • 轴形皮瓣 • 游离皮瓣
随意皮瓣
• • • • 供血靠真皮下血管网 比例1:1-1.5 双蒂皮瓣可以1:3 比受区大出10-20% 用逆行设计法 将样布固定于供区,再将样布覆 盖于受区,观察皮瓣的大小是否合适 • 样布的蒂尽量要长一些,以便旋转 • 样布要做好正反的标记,防止将皮瓣取反 • 蒂部的选择,上腹部放在肋间血管的近短,下 腹部相反
臂外侧上部皮瓣
• 旋肱后动脉的皮支 • 血管蒂较长较易分离 • 旋肱后动脉发自腋动脉,穿四边孔分布 于三角肌表面的皮肤P297
臂外侧下部皮瓣
• 以桡侧副动脉后支为轴很适用
臂后侧皮瓣
• 不常用
前臂桡侧皮瓣
• 代价大
前臂尺侧皮瓣
。皮瓣以尺动脉为轴心,皮肤质地好,供 区位置较桡侧隐蔽,和桡侧皮瓣一样, 既可以近端又可以远端为蒂作局部转移 皮瓣,也可以游离皮瓣。 Allen试验 反复握拳将手部血全部挤回, 压住桡尺动脉手部边的苍白,放开桡或 尺动脉以观察,尺动脉或桡动脉的通畅 情况,以及掌弓的完整情况
手指侧方皮瓣
• 点 指蹼近侧1.5CM处 • 线 手指屈肌腱的侧方 • 面 皮下组织深层
指根部岛状皮瓣
• 修复该指的指端缺损
皮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 瓣(好皮瓣重要皮瓣)

【PPT课件】皮瓣移植可编辑全文

【PPT课件】皮瓣移植可编辑全文
2. 手术要点:分期进行 第一期:皮管形成(缝合皮管;供皮创面处理;
术后处理) 第二期:断蒂移植—多次断蒂 ⑴.直接转移:由供皮区直接移植至缺损区断
蒂,转移,成活后断蒂缝合; ⑵.间接转移:皮管距缺损区较远,须2次以
上转移者。
四、皮瓣和皮管的并发症
(一)。血运障碍 1. 皮瓣(管)血运障碍:按摩,热敷,
缝合原位 2. 移植后血运障碍:减张;促进回流;
降低代谢;高压氧治疗 (二)。感染:多发生在蒂部下方的开
放创面;v-s冲洗;抗生素液湿敷;引流 (三)。皮瓣或皮管撕脱
皮肤移植种类的比较
结构 与身体关系 手术特点

效果
皮片
不带脂肪的皮肤 不连 一次完成
皮瓣
近位 远位
全皮+脂 全皮+脂


一次完成 2次以上手
管状皮瓣:又称皮管,是一个创面内卷, 缝合成管状的双蒂皮瓣
优点为,创面不暴露;血供好;感染少; 但手术次数多。
(三)皮以 确定切口,留蒂位置
2、皮瓣长宽比:<1.5:1,否则会致皮瓣 远端坏死
3、皮瓣走向:与血管走向一致,蒂部应在 血管近心端
(四),皮瓣长宽比例失调 的处理—延迟手术
②.游离皮瓣,向前推移 ③.修整切口两端(蒂部)皱折(猫耳)
(四)旋转皮瓣
适用于缺损邻近有重要结构,须跨越重要 结构时
三、远位皮瓣移植
(一),扁平皮瓣(开放性皮瓣与铰链式 皮瓣)
1. 皮瓣设计要点 ①.蒂位血管近心端时,长宽比2:1 ②.蒂位血管远心端时,长宽比1:1 ③.颈部,长宽比2.5:1
2. 手术要点: (1)以皮瓣蒂基底远端远离创面的角为旋转
中心,作与缺损区相似,略大1/4倍的皮 瓣

皮瓣移植术后移植(再植)组织的局部观察ppt课件

皮瓣移植术后移植(再植)组织的局部观察ppt课件

思考题
皮瓣移植术后动、静脉危象的
鉴别与护理?
皮瓣的温度应在33~35℃以上。皮温降低至31℃以下ຫໍສະໝຸດ 低于健侧皮肤温度3℃以上,并伴有色泽的
改变,提示有循环危象。
组织张力:直观、简单而可靠,并且不受外
界干扰的,是凭护士主观感觉来检测的指标。 供血不足则张力降低,静脉回流不畅则张力 升高。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反映组织成活状况
的最实际指标。增快表示静脉回流不畅,
减慢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血栓时血循环 停止,毛细血管充盈现象消失。

针刺或小切口放血试验: 反映再植组织血供的最可靠指标。也是鉴别
动、静脉循环障碍的直接有效的方法。血供好,
则涌出鲜红血液,供血不足时不出血或挤出少许
血液,静脉回流障碍时则流出的是暗红色的血液。
该试验同时也是静脉危象早期处理的第一选择。
皮瓣与皮片的区别
皮瓣的解剖层次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
织。而皮片只包含表皮和真皮层,不属于
显微外科的范畴
游离皮瓣和带蒂皮瓣的区别
带蒂皮瓣指有一个蒂部与受区连接,建立
营养物质的输送,不需要吻合血管。而游
离皮瓣是切取组织时要完全离断后用血管 缝合的方法重建组织结构联系,需要吻合
血管
单击添加文字
术后常用局部观察指标

颜色


温度
组织张力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针刺或小切口放血试验
颜色:反映皮下血液循环的状态。是最容
易观察到的客观指标。正常皮瓣红润,如
苍白为动脉缺血;如暗红或暗紫则是静脉 回流受阻的表现。

温度:是反映移植组织毛细血管床血液循环的重
要指标,主要观测移植组织与健侧组织的温差值。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课件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课件
沟韧带下5CM,外界平髂塉,内侧为腹中 线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 点:尺骨茎突上4CM ▪ 肘窝至腕部尺动脉搏动连线 ▪ 面:深筋膜深面,上界前臂中段,下界腕横纹,
外界桡动脉内侧,内界前臂尺侧缘.手外科用皮瓣移前臂骨间背侧皮瓣
▪ 以骨间背侧动脉为轴心血管 ▪ 点:尺骨茎突上2.5CM ▪ 线:肱骨外侧髁至尺骨小头桡侧连线 ▪ 面:前臂深筋膜下,上界达上中1/3交界,下达
皮片植皮失败的原因与预防
▪ 血肿 ▪ 包扎 ▪ 感染 ▪ 其他原因:
创面软组织覆盖不良、肉芽老化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片移植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刃厚皮片 中厚皮片移植 全厚皮片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 甲床及指甲移植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片的生长与远期变化
▪ 第一阶段:
体液营养期
▪ 第二阶段:
血管再形成期
▪ 表层皮片 ▪ 断层皮片 ▪ 全层皮片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瓣移植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随意皮瓣
▪ 概念:不含知名血管,可在任何部位形成 ▪ 长宽比:一般1~1.5:1 ▪ 可单蒂或双蒂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一、皮瓣设计
▪ 冗余设计-大于创面10%~20% ▪ 逆行设计法 ▪ 蒂的位置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操作要点
▪ 蒂部处理
a.蒂部足够长 b.旋转角度 c.供区、受区覆盖
▪ 皮瓣止血 ▪ 注意事项
断蒂3~4周后,蒂部阻断试验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皮瓣术后并发症
▪ 血运障碍 ▪ 皮瓣坏死 ▪ 皮下血肿 ▪ 皮瓣撕脱 ▪ 皮瓣感染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常用皮瓣移位术
手外科常用皮瓣移
一、推进皮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1. 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
【注意事项】
1) 术前应尽量控制受区局部及全身的感染情况
如移植皮片时仍有一定程度的感染,皮片移植后
可在皮片深面应用相应的抗生素
术后如发生感染,除积极进行局部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外,
还应定期更换敷料,并加强局部引流
2) 手术中执行严格的止血措施 如形成皮片下血肿,将导致皮片坏死
4) 助手帮助将供皮区两侧压平绷紧 5) 术者以优势手握住刀柄,将取皮刀压在皮肤上,宽度 根据 需要而定 下刀时刀片和皮肤表面呈40°角,然后角度可调小到 20 °左右,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将滚轴做拉锯式、前后幅度不大的移动, 由一端向另一端 滑动,直至取得所需要面积大小的 皮片,然后将皮片切取下 6) 供区处理见“取皮刀片取皮术”
2) 植皮前,对创面进行彻底的扩创,修整肉芽使其平整
3) 扩创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可含有相应的抗生素)、过氧化 氢(双氧水)及碘伏液反复清洗创面
1. 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
1.2 皮片移植术 【操作方法和程序】 4) 创面彻底止血
5) 根据创面情况,皮片在适当的紧张度下覆盖创面, 并将皮片缘和创缘缝合 鉴于皮片菲薄,不适宜缝合过多,以免引起皮片撕裂 包扎前,用生理盐水冲净皮片下积血
1. 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术
1.2 皮片移植术 【适应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
【禁忌证】
1) 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耐受手术者 2) 创面有肌腱、骨组织、神经、血管等外露者 3) 取皮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1. 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术
1.2 皮片移植术
【操作方法和程序】 1) 如有条件,术前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肉芽创面应用相 应的局部抗感染治疗,并通过换药改善创面局部条件
【注意事项】
7) 人体除手掌、足底角质层过厚不宜做供区外 (特殊情况除外),其他部位均可 基本原则是选用与受皮区皮肤质地、色泽相近 且较为隐蔽、少毛发部位为佳
【注意事项】
8) 对于肉芽创面 一般选择刃厚皮片为主 新鲜肉芽创面 可选择薄中厚皮片 无菌新鲜创面 则多选用厚中厚皮片 面积不大的易摩擦部位 宜选用全厚皮片 或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皮片移植术
皮肤结构图
皮片分类
刃厚皮片(表层皮片)
厚0.2 ~ 0.3 mm 含表皮层与 部分真皮乳头层
中厚皮片(断层皮片)
皮肤全层 1/3 ~ 3/4 达真皮中下层
皮片分类
全厚皮片 ( 全层皮片 )
皮肤全层 但不带皮下组织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
皮肤全层 带1 ~ 3 mm皮下组织
皮片移植术
呈密密麻麻的小出血点
1. 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术
1.1. 皮片切取术 【操作方法和程序】
4) 当皮片大小达到所需面积时,将皮片切取下
5) 取皮供区残留创面用无菌油纱布覆盖
多层纱布及棉垫加压包扎
或用弹力绷带及弹力腿套固定敷料 除非有感染或出血等特殊情况 一般不必更换敷料 直至创面愈合,内层敷料自行脱落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术
中厚皮片(断层皮片)移植术
1. 手术刀取皮皮肤移植术
2. 滚轴刀取皮皮肤移植术
3. 鼓式取皮机取皮皮肤移植术
刃厚皮片移植术
中厚皮片移植术
全厚皮片移植术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术
刃厚皮片(表层皮片)移植术
1. 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术
2. 滚轴刀取皮皮肤移植术
3. 鼓式取皮机取皮皮肤移植术
1. 取皮刀片取皮皮肤移植术
1.1. 皮片切取术 【操作方法和程序】
1)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适当的体位,术区消毒铺巾
以无菌油纱布覆盖受区皮片 油纱布上再覆盖多层网眼纱布 用绷带加压包扎
或在缝合创缘与皮缘时保留长线 缝合完毕后 皮片表面盖 1 层无菌油纱布 油纱布上再敷适量网眼纱布 将预留的长线分为数组 相对打包结扎
如创面较大,且存在感染者,可以采用
.
邮票状植皮法 将皮片角质层面贴附在油纱布上,根据供皮量 来决定 邮票状皮片的 大小 及 移植密度 包扎方法同上2. 滚轴刀取皮皮肤移植术
2.1 皮片切取术 【操作方法和程序】
1) 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消毒、铺单及其他术前准备同 “取皮刀 片取皮植皮术” 2) 安装好刀片,调节两端旋钮,将滚轴与刀片间的距离调整到即将 切取的皮肤厚度,固定旋钮
3) 刀片和供皮区涂抹液状石蜡
2. 滚轴刀取皮皮肤移植术
2.1 皮片切取术 【操作方法和程序】
2. 滚轴刀取皮皮肤移植术
2.2 皮片移植术 【适应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缺损
【禁忌证】
1) 伴有全身性疾病,不耐受手术者
2) 创面有肌腱、骨组织、神经、血管等外露者 3) 取皮区局部有感染病灶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注意事项】
同本节“取皮刀片取皮植皮术”
刃厚皮片移植术
中厚皮片移植术
全厚皮片移植术
【注意事项】
9) 儿童及女性应尽量避免从易暴露的部位切取皮片 以免带来容貌问题 10) 供皮区愈合后,可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3个月 以防止瘢痕增生 11)术前有严重挛缩的患者,皮片存活后,还可佩戴相应的 支具,以防止再发挛缩
【注意事项】
12)术后可局部应用软化瘢痕的药物 如有条件还可进行正规的理疗及体疗等 康复治疗 13) 移植皮片难以达到100%成活 其色泽、弹性、感觉、耐磨程度 均与正常皮肤有相当的差别 皮片本身也可能发生一定的回缩
【注意事项】
3) 除非有感染发生或其他意外发生,不宜过早拆除敷料 一般于术后10 ~ 14 d 拆除 如皮片存活,可同时拆除缝线 用石膏托制动患手(肢)对皮片存活有良好的作用 一般可固定2周 4) 全身情况差的患者,术前及术后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否则也可导致手术失败
【注意事项】
5) 术前应对肉芽创面进行 严格的换药及局部抗生素治疗 严重感染的肉芽创面不宜行皮肤移植术 6)受皮区创面基床不宜有肌腱、骨组织、 血管、神经等组织露出
2) 取皮刀片和供皮区涂抹适量的液状石蜡
3) 助手双手掌将供皮区压平绷紧 或术者及助手各用一块木板置于供皮区两端
使供皮区皮肤绷紧
术者可徒手持取皮刀片 或用止血钳、小取皮刀架夹持保险刀片
将刀片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做前后幅度不大的移动
或拉锯式推进。刀片与皮肤表面呈l0°~15°角 标准刃厚皮片为半透明状,平整,边缘不卷曲,供皮区创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