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上册劳动教案全册
一年级劳动全册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完成劳动任务。
4.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学内容:一、日常生活劳动1. 个人卫生:洗脸、刷牙、洗手等。
2. 衣物整理:叠衣服、整理书包等。
3. 餐桌整理:摆放餐具、清洗餐具等。
二、家庭劳动1. 扫地、拖地。
2. 洗衣服、晒衣服。
3. 摆放家具、整理房间。
三、校园劳动1. 爱护校园环境,保持教室整洁。
2. 参与校园绿化活动,种植花草。
3. 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参与班级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日常生活劳动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日常生活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劳动?二、教学活动1. 个人卫生:教师示范洗脸、刷牙、洗手等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2. 衣物整理:教师示范叠衣服、整理书包等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3. 餐桌整理:教师示范摆放餐具、清洗餐具等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二课时:家庭劳动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日常生活劳动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有哪些劳动?二、教学活动1. 扫地、拖地:教师示范扫地、拖地的方法,学生跟随学习。
2. 洗衣服、晒衣服:教师示范洗衣服、晒衣服的方法,学生跟随学习。
3. 摆放家具、整理房间:教师示范摆放家具、整理房间的方法,学生跟随学习。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三课时:校园劳动一、复习导入1. 复习前两节课的日常生活劳动和家庭劳动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有哪些劳动?二、教学活动1. 爱护校园环境:教师讲解爱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学生参与校园清洁活动。
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20篇

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20篇一、感恩劳动,尊重劳动者任务描述:撰写一篇教案,教导一年级学生感恩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
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感恩劳动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态度,学会感谢他人的劳动。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劳动,劳动的意义。
2. 劳动者的重要性,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哪些贡献。
3. 学习感恩劳动的方法,学会尊重劳动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到的劳动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劳动的意义是什么。
2. 讲解劳动者的重要性,向学生展示不同职业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感恩劳动者,我们如何感恩劳动者。
4.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劳动者,设计感谢他们的方式,并进行表演或书写感谢信。
5. 合作展示: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设计的感谢方式,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重申感恩劳动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劳动者,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展示和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感恩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理解程度。
二、劳动创造美丽家园任务描述:撰写一篇教案,教导一年级学生劳动创造美丽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劳动创造美丽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学会珍惜资源。
3.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影响。
2. 学习劳动创造美丽家园的方法,学会保持环境整洁。
3. 环境保护的意义,学会珍惜资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美丽的家园,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的重要性。
2. 讲解环境对人的影响,包括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劳动课时一:什么是劳动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劳动的分类和特点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意义2. 劳动的分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3. 劳动的特点:必要性、创造性和社会性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和提问,激发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兴趣。
2. 呈现:介绍劳动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拓展:讲解劳动的分类,引导学生区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特点和区别。
4. 深化:讨论劳动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必要性、创造性和社会性。
5.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简单的劳动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意义。
6.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资源- 图片:展示不同劳动场景的图片- 实物:提供一些劳动工具供学生观察和认识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包括对劳动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劳动分类和特点的理解,以及参与劳动活动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口头回答和书面作业,评估他们对劳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时二:劳动的方式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的劳动方式-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1. 劳动的方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 劳动方式的特点和适应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和提问,复上节课学过的劳动分类。
2. 呈现:介绍劳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特点。
3. 拓展:讨论不同劳动方式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适应不同劳动方式的能力。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动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劳动方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 图片:展示不同劳动方式的图片- 实物:提供一些劳动工具供学生观察和操作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包括对劳动方式的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劳动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部编版劳动教育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劳动教育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劳动是光荣的目标:- 了解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播放与劳动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学习新词汇:劳动、光荣、辛勤、收获等3.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家中的劳动经历,了解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内容4. 观察与思考:观察周围的劳动场景,思考劳动对社会的重要性5. 学习歌曲:学唱《劳动最光荣》,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活动安排:1. 小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家中的劳动经历,并进行展示2. 观察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劳动场所进行观察,如花坛、图书馆等3. 歌曲欣赏活动:播放《劳动最光荣》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唱歌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观念转变情况- 评价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和表现- 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和参与情况第二课:爱护公物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了解公物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展示一些被破坏的公物图片,引发学生对公物保护的思考2. 学习新词汇:公物、爱护、保护、使用等3. 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公物的方式和理由,引导他们思考公物的重要性4. 观察与实践: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观察公物的使用情况,并让他们提出改进建议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公物使用场景的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公物的习惯活动安排:1. 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公物保护的方式和理由,并进行展示2. 观察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观察公物的使用情况,并记录下来3. 角色扮演活动:分组进行公物使用场景的角色扮演,展示正确的使用方式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观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记录内容- 评价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和表现- 角色扮演中学生正确使用公物的程度(以下省略,总共编写全册教案)。
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套教案:部编版

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套教案:部编版第一单元: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3.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基本的劳动技能。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新课: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第二单元:热爱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劳动的重要性。
2. 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3. 劳动技能的提高。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劳动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
3. 实践: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劳动活动,如扫地、擦窗户等。
第三单元:基本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的生活技能。
2. 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3. 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基本的生活技能。
2. 新课:讲解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3. 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任务,如整理书桌、叠衣服等。
第四单元:劳动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则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2. 遵守劳动安全规则的习惯。
3. 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遵守劳动安全规则的习惯。
3. 实践:让学生参与劳动活动,并强调劳动安全规则。
第五单元:劳动成果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成果的价值。
2. 培养学生分享劳动成果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劳动成果的价值。
2. 分享劳动成果的习惯。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劳动成果的价值。
2023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教案(全)

2023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劳动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3. 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惯。
4. 增强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概念介绍- 什么是劳动- 劳动的种类和形式2. 劳动的意义- 劳动与生活的关系- 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3. 劳动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清洁工作:扫地、擦桌子等- 整理物品:收拾书包、整理玩具等- 保护环境:捡垃圾、节约用水等4. 培养劳动意识和惯- 探究劳动的乐趣和意义- 培养孩子参与劳动的自觉性- 通过奖励和表扬激励劳动成果5. 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培养孩子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三、教学方法1. 观察研究法:通过观察他人劳动和实际生活情景,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方式。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劳动活动,亲自动手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收获。
3. 轮班劳动法:安排学生轮流担任劳动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价。
2. 问答评价:提问学生有关劳动的知识和意义,检验研究效果。
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和展示。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教材。
2. 劳动用具:扫帚、抹布、垃圾袋等。
3. 活动场地:教室、操场、校园周边等。
七、教学反思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要充分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亲身体验: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劳动,提升研究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3. 定期反思:定期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2023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教案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提供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全套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劳动教育全套教案教案一:认识劳动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
-学生能够认识到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并且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学内容1.劳动的定义和分类2.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劳动。
3.呈现: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劳动,以及劳动的重要性。
4.拓展: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所了解的劳动形式和其意义。
5.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教案二:尊重劳动者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表达对劳动者的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劳动者的职业和工作场所2.尊重劳动者的方式和表达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劳动者及其工作场所。
3.呈现: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场景,并介绍他们的职业。
4.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如何尊重劳动者并表达感激之情。
5.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展示尊重劳动者的方式和表达。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劳动者。
教案三:体验劳动的乐趣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体验感受劳动的乐趣。
-学生能够理解劳动的辛苦和付出。
教学内容1.劳动的方式和工具2.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可以带来哪些乐趣和成就感。
3.呈现:介绍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工具,并与学生分享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劳动体验活动,如清理教室、整理书籍等。
5.反思: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体验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并与他人分享。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以上为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的劳动教育全套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的含义、尊重劳动者以及体验劳动的乐趣。
通过这些教案的实施,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并为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册教案: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

全册教案: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劳动第一课时:了解劳动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劳动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劳动的定义和种类,让学生对劳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明白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劳动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对生活的影响。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劳动的看法和体验。
5. 总结:强调劳动的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了解他们的观点和体验。
第二课时:学习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自主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内容1. 基本的劳动技能。
2. 自主完成劳动任务的方法。
3.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基本要求。
2. 技能演示: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自主完成劳动任务的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的劳动技能。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体验,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5. 总结:强调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劳动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劳动技能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讨论发言,了解他们的劳动习惯养成情况。
第二单元:家庭劳动第三课时:学习家庭劳动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种类和内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劳动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实践。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种类和内容。
2. 家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参与家庭劳动的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劳动
- 目标:使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 内容: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劳动的场景和意义
- 活动:观看劳动场景视频、讨论劳动的意义、绘制劳动场景
第二课:研究劳动技能
- 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内容:教授简单的劳动技能,如剪纸、折纸、揉面团等
- 活动:实地操作,体验劳动乐趣,制作小手工艺品
第三课:爱护劳动环境
- 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 内容: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如何爱护劳动环境- 活动:组织环境清理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课:劳动者是最可爱的人
- 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态度
- 内容:介绍不同职业的劳动者,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辛苦和重要性
- 活动:模拟不同职业的劳动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辛苦
第五课:劳动知识小常识
- 目标:扩展学生的劳动知识
- 内容:介绍一些简单的劳动常识和技巧
- 活动:通过小游戏、问答等形式,让学生研究劳动知识
第六课:劳动成果分享
- 目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自信
- 内容:学生展示自己在劳动教育课上学到的技能和作品
- 活动:举办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互相欣赏。
一年级部编版劳动教育上册教案全集

一年级部编版劳动教育上册教案全集第一课:认识劳动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认识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和意识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讨论劳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劳动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2. 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 分类介绍不同的劳动方式,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劳动对象,如农民、医生、教师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劳动场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探究(1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劳动吗?为什么劳动很重要?”-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与劳动相关的问题。
4. 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介绍(15分钟)- 分类介绍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
- 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对象。
5. 活动实践(15分钟)-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劳动方式或劳动对象进行展示。
-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模型制作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理解。
6. 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课:尊重劳动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意识和行为- 认识不同劳动岗位的重要性和贡献教学内容:1. 劳动岗位的重要性和贡献-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劳动岗位的重要性和贡献。
- 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岗位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2. 尊重劳动的意义和行为- 分析不尊重劳动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劳动岗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活动实践(15分钟)- 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劳动岗位进行展示,并介绍其重要性和贡献。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
(2023新教材)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技术
教学目标:
- 了解劳动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 能够区分劳动技术和其它学科的不同。
教学重点:
- 掌握认识劳动技术的定义;
- 能够区分劳动技术和其它学科的不同。
教学难点:
- 让学生理解劳动技术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描述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父母都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些职业都需要用到什么技能,引出对劳动技术的认识。
3. 教师以举例形式,介绍科学、语文、体育和劳动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4.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劳动技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启示,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技术对于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5. 结束本节课程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举例形式将劳动技术与科学、语文、体育等学科进行对比和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劳动技术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来认识劳动技术,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兴趣。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劳动技术。
一年级劳动教育教学教案(最新5篇)

一年级劳动教育教学教案(最新5篇)一年级劳动教育教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 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 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幼儿爱劳动的愿望。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 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 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假日里, 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 到超市购物等, 了解人民的劳动。
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 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 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 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3.幼儿讨论, 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提问: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没有他们会怎样?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4.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 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 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反思:一年里有着许多的节日, “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 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爱能力, 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让幼儿走出幼儿园, 踏上社会, 积极参与公共社会活动, 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 关心身边的事, 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年级劳动教育教学教案篇2活动目的:1.通过体验劳动的快乐, 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在实践中进行习惯的培养。
2.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 减轻父母的负担, 增强劳动观念。
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3.在活动中, 收集信息、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 更要通过活动的延伸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教育。
活动准备:活动一、在家庭中寻找目的是把活动主题与家长沟通, 让同学们跟妈妈换一天岗, 帮妈妈做一天的家务, 体会劳动的甘苦。
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摆放桌椅等。
2.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和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情感。
2. 使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劳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含义、劳动的种类以及劳动的意义。
第二单元: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整理书包、打扫卫生、摆放桌椅等基本劳动技能。
第三单元:团队协作与自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
第四单元:劳动实践-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如种植、打扫公共区域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劳动技能。
2.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技能、团队协作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践报告等方式,检验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劳动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一年级上册。
2. 教具:幻灯片、教学视频、实践活动器材等。
3. 教学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微信群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实践。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劳动技能。
2.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劳动榜样。
3. 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劳动与劳动工具第一课劳动与生活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 了解各种劳动的名称和特点教学内容1. 什么是劳动2. 劳动的重要性3. 各种劳动的名称和特点教学重点- 掌握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各种劳动的名称和特点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劳动内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2. 新课讲授- 讲解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劳动对于人类的意义- 列举各种劳动的名称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劳动的区别3. 练应用- 让学生分组,设计小场景并表演,展现各种劳动的特点和名称4. 课堂小结- 教师复本课内容,让学生对劳动的重要性和各种劳动的名称和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第二单元生产与消费第一课生产者与消费者教学目标- 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含义和关系- 了解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意义教学内容1.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含义和关系2. 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意义教学重点- 理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含义和关系- 理解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意义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意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生产和消费内容,让学生了解生产和消费的概念2. 新课讲授- 讲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含义和关系,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 讲解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意义,让学生明白生产和消费对于人类的意义3. 练应用- 让学生分组,设计小场景并表演,展现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意义4. 课堂小结- 教师复本课内容,让学生对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意义有更深入的认识第三单元劳动技能第一课画线条教学目标- 掌握画线条的基本技能- 锻炼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学内容1. 画直线、曲线、波浪线2. 画图案教学重点- 掌握画线条的基本技能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画图案的技能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画线条内容,让学生了解画线条的概念2. 新课讲授- 讲解画直线、曲线、波浪线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讲解画图案的技巧,让学生学会画简单的图案3. 练应用- 让学生分组,设计图案并用画线条技能表现出来4. 课堂小结- 教师复本课内容,让学生对画线条技能有更深入的认识。
2024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0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Chapter教材内容概述01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02030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注意安全卫生。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010204课时安排与建议本册教材建议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一般一个学期内完成。
课时分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建议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建议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0302第一单元:家务劳动Chapter识别常见家务劳动学习基本家务技能培养劳动习惯030201课程内容介绍家务劳动技能培养观察与模仿尝试与实践交流与分享安全注意事项注意清洁用品安全教授学生正确使用清洁用品的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清洁用品的存放和使用安全。
避免高处作业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应避免进行高处作业,以免发生意外。
注意用电安全提醒学生在进行家务劳动时注意用电安全,不要随意接触电源插座等。
实践活动设计“我是家务小能手”组织学生进行家务劳动技能比赛,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
“家务劳动日”设定一个特定的日子作为“家务劳动日”,鼓励学生在这一天积极参与家务劳动。
“家庭清洁大行动”号召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大扫除,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03第二单元:手工制作Chapter课程内容介绍常用材料与工具手工制作概述介绍手工制作中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等,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用途。
安全注意事项粘贴与拼接引导学生学习粘贴和拼接技法,如使用胶水将不同材料粘合在一起,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折叠与剪切教授学生基本的折叠和剪切技法,如对折、四折、剪纸等,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装饰与美化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彩笔、贴纸等装饰材料对作品进行美化和完善,提高作品的美观度。
手工制作基本技法创意设计与欣赏创意设计思路01欣赏优秀作品02分享制作经验03实践活动设计制作贺卡环保手工制作举办手工作品展04第三单元:植物种植与养护Chapter课程内容介绍本单元主题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植物种植基本知识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种植方法植物养护技能培养浇水技巧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实践活动设计种植实践养护实践成果展示05第四单元:动物饲养与观察Chapter课程内容介绍动物饲养与观察的意义本单元主要内容1 2 3动物饲养前的准备动物饲养注意事项常见动物饲养方法动物饲养基本知识观察动物的方法记录动物的信息分享观察成果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等,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清洁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乐趣。
2. 培养学生合作劳动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3. 引导学生反思劳动的意义,形成对劳动的深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2.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劳动1. 第1课:劳动的意义-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教学内容:讲解劳动的定义,介绍劳动的种类和作用,讨论劳动的意义。
2. 第2课:劳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
- 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分享劳动的喜悦。
第二单元:基本劳动技能1. 第3课:整理与打扫-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清洁等。
- 教学内容:讲解整理与打扫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2. 第4课:种植与养护-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会照顾植物。
- 教学内容:讲解种植的基本步骤,介绍养护植物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单元:合作劳动1. 第5课:合作的力量-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劳动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 教学内容:讲解合作劳动的重要性,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第6课: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协作。
- 教学内容:讲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进行团队协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四单元:尊重劳动1. 第7课:尊重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一年级部编版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学案例

一年级部编版劳动教育上册全册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劳动可以使人们生活更美好
2. 劳动可以改变世界
3. 劳动可以锻炼自己
4. 劳动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
1.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整理教室、种植小花等
3.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小型劳动项目,如制作手工品、搭建简易模型等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
2. 实践教学法
3. 合作教学法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情况
3. 鼓励学生通过劳动活动的成果展示来评价研究成果
六、教学反思
1. 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对劳动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水平
2.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劳动的意义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学会系鞋带活动目标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初步学会系鞋带的方法,体验成功系鞋带后的喜悦。
活动准备一个打蝴蝶结的礼物盒、(鞋盒、鞋子、绸带)与学生人数相同,PPT课件,听过故事《藏起来的礼物》活动过程一、出示课件,回忆故事导入,1.上次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蕾娜收到妈妈送的什么礼物?她喜欢这个礼物吗?为什么?3.那后来发生什么事情了?小结:蕾娜因为不会系鞋带,所以不喜欢这双鞋子,后来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系蝴蝶结,成功的为自己穿上了有鞋带的鞋子,她的本领可真大哟!二、展示礼物盒,示范系蝴蝶结1.出示精心包装的盒子,提问:这就是蕾娜收到的礼物盒,漂亮吗?哪里很漂亮?你们会打这个漂亮的蝴蝶结吗?2.蕾娜给我们带来了系蝴蝶结的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PPT:配有儿歌的系蝴蝶结视频)3.刚才蕾娜在教的时候,有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记住了吗?我们一起看着图片来回想一下儿歌的内容。
(ppt:出示系蝴蝶结完整的步骤图)4.老师好像听清楚了怎么系蝴蝶结了,我来试一试,你们帮我看看系的对不对。
(教师示范)5.老师学会了,你们学会了吗?现在我们一起在小椅子上试试系蝴蝶结吧。
(第一次尝试)6.交流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让蝴蝶结系的又紧又好?小结:原来打蝴蝶结是很有讲究的,打的太松就容易散掉,一定要拉拉紧。
两只耳朵要小一点,太大了会容易拉掉,变成死结。
7.现在听了朋友介绍的好办法以后,是不是更清楚怎么系了呢?要不我们在椅子上再来试一试?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进行小结。
(第二次尝试)三、学系鞋带过渡语:现在你们都学会了系蝴蝶结,你们的爸爸妈妈要奖励你们了,送你们一份礼物。
1.学生按照照片选取礼物盒,打开盒子看看是一双什么样的鞋子?2. 学生操作练习穿鞋,系鞋带要求:从鞋盒里拿出有鞋带的鞋子换上,系好鞋带,再将自己的鞋子放进盒子,放回原处。
四、唱唱跳跳《请你和我跳个舞》过渡语:现在你们都学会了系鞋带,以后你们也可以像蕾娜那样穿有鞋带的鞋子了。
现在,我们穿上漂亮的鞋子,一起来跳跳舞吧。
第二课学会刷牙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牙齿的构造,能说出牙齿的名称。
2.使学生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如何保护牙齿。
难点:知道为什么会蛀牙。
活动准备1.被醋浸着的蛋壳和没有被醋浸过的蛋壳各一个。
2.护牙图片若干、牙模型、牙刷一把。
活动过程1.猜谜,激发学生兴趣。
谜语:“大红门,打开来,白姑娘,站两排,各种东西吃进去,又切又磨样样行。
”2.引导学生认识牙齿的构造。
①学生相互观察,讨论。
教师:你们都有牙齿吗?让我们张开嘴看看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的?它们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牙齿,牙齿是白色的。
知道牙齿的名称:磨牙、切牙)。
②教师小结: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他们是一样的,前面的牙齿是扁扁的,旁边的牙齿是尖尖的,后面的牙齿是方方的。
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①请学生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②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③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讨论。
④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学生闻一闻醋的味道)”教师小结:“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⑤请学生品尝桌上的饼干,吃完后照照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些什么?⑥教师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像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4.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5.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学生自由想办法,边说边出示图片)①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②健康饮食,不食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
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糖。
③定期检查牙齿。
6.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请小朋友说说做做。
②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③学生跟教师一起做。
第三课学会包装礼品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礼品包装的形式及其作用。
2.能够利用各种材料较巧妙地设计制作和结扎包装作品。
3.对包装设计活动感兴趣,热爱丰富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包装的设计、制作教具准备:包装纸、纸盒、丝带、彩笔、剪刀、透明胶带、废旧材料、订书器教学过程:一、引趣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神秘的礼物,我想把它送给这节课表现最优秀的同学,为了让这名同学收到礼物时更加开心,我想把它进行一下简单的包装。
二、探究新知:1.渗透礼品包装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三张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包装纸,如果这件礼物送给你的话,你会选择哪一张呢?为什么?那么剩下的两张你认为适合包装什么礼物送给什么人呢?2.演示包装方法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包装方法。
3.欣赏礼品包装图片礼品的包装和装饰方法很多,下面我们就欣赏一组各具特色的礼品包装图片。
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同学们的欣赏,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包装的方法,那么包装什么礼物呢?母亲节就要到了,妈妈平时为我们付出了很多辛苦,请每位同学为自己的妈妈写几句祝福语,装进盒子里,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教师制作的祝福语。
三、学生制作温馨提示:1.用包装纸给礼物镶边框。
2.用深色彩笔写祝福语3.把祝福语放到盒子里进行包装4.装饰四、展示评价:说一说制作感受,对自己设计的包装满意吗?为什么?其他同学对这件作品有什么想法?你喜欢哪个包装作品?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五、送礼物今天表现最优秀的同学是,现在我就把礼物送给他,在送他礼物之前,我要告诉同学们,接送礼物也有一定的礼仪,教师演示双手送礼物,对方双手接礼物,并表示感谢,教师送礼物。
第四课学会给盆花浇水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给花草浇水的一般知识,学会给花草浇水。
2.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讲究环境的美好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把小喷壶,学生每组准备2个水桶。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给花草浇水的一般知识,掌握最简单的浇水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1.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演示给绿叶、花草浇水,学生讲评。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5至27页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1.使用合适的水2.浇水适时3.浇水适量:季节、天气、植物习性、生长情况4.到室外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要求: (1) 由小组长带领有秩序地到负责的花园中开始浇水。
(2)给花草浇水要适量;不要把衣服、鞋袜等弄湿弄脏;注意安全。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回到家中,学习管理家中的一盆花草,负责给它浇水,待一段时间,把花搬到学校来,展一展,评一评。
第五课学会制作贴画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制作贴画;2.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布、剪刀、胶水、彩笔;学生准备:花布、剪刀、胶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制作过贴画吗?制作贴画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制作贴画》。
二、跟我一起来观察:师:课件出示几幅不同种类的贴画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哪些特点?生:认真观看后,积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说的很好,总结的很到位,说明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三、制作贴画的步骤有哪些:师:示范贴画的制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制作贴画的步骤有哪些?生: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说的很好,总结的很到位,制作贴画的步骤主要有(板书)1.画图样;2.裁剪;3.拼摆;4.粘贴;5.压平;四、实践、展示: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贴画的制作方法,现在请大家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制作贴画,然后上台进行展示。
生:积极分组合作进行制作,并上台进行展示;师:带领台下的同学欣赏作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课学做豆子画教学目标:1.利用各种五谷的内外壳、形状、豆茎、豆杆、纹路、天然颜色等(甚至利用虫子咬过的痕迹)粘贴做画。
2.通过“豆子粘贴画”的制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是将线描与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求能用形状不同、色彩不同、文理不通的豆子,粘贴成具有浮雕效果的“豆粘贴画”。
教学难点:粘贴。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硬纸板、各种各样的五谷杂粮、镊子、乳白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画一幅简笔画,尽量画得足够大足够简单。
一、实物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课,请看它是谁呢? (豆子) 板书:豆子。
二、了解豆子及豆子粘贴画1.了解五谷及豆子分类师:同学们知道五谷是哪五种吗?豆子你们又知道几种呢?答案预设:五谷-般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现在五谷为泛词,泛指农作物或农产品黄豆、绿豆、黑豆、蚕豆、豌豆、菜豆、红小豆等。
2.了解豆子粘贴画师:你们所知道的豆子有什么用呢?答案预设:吃,哈哈哈师:请同学们欣赏作品师:感觉怎么样?刚刚看到的画都是用豆子等五谷粘贴出来的,大家给起个名字吧。
答案预设:豆子粘贴画(板书:粘贴画)师介绍:豆子画也称豆浮雕,豆粘画,源于民间用五谷做画的习俗,在民间基础上,依据豆子的本色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豆子五谷的内外壳、形状、豆茎、豆杆、纹路、天然颜色等(甚至利用虫子咬过的痕迹)经过防腐处理、粘贴做画。
画面小巧精美、朴实雅致。
民间艺术家们用一捧捧五颜六色的豆子把对理想与生活的热爱变成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品。
三、制作方法师:看完了漂亮的豆子粘贴画,你们想动手试试吗?那么我们该怎样制作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作品,哪个细心的同学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呢? ( 学生说)师:介绍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做法:1.首先在卡纸上画出鱼、花、鸟等简单图案;2.然后选择色彩、大小合适的豆子,用牙签蘸上白胶,粘在卡纸上的图案处;3.晾干后,美丽的豆子粘贴画就诞生了!四、学生动手,教师巡回指导。
分小组活动五、作品展示,相互学习。
六、小结第七课节约用纸教学目标:1.知道看书,写作业等等都离不开纸,纸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2.体会纸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节约。
3.认识到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妈妈的同时实际是在保护我们人类。
教学重难点:体会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作为学生,我们平时和纸打交道最多,看书,写作业等等都离不开纸,可以说,纸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