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开发难度较大。
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布井方式和合理注采井网的设计对于油田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一、低渗透油藏简介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渗透率小于0.1mD。
由于渗透率低,油藏对流体的储集和运移能力较差,因此开发低渗透油藏需要耗费更多的成本和精力。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对低渗透油藏的研究和开发越发重视。
二、布井方式的选择布井方式是指油田内部井的排列方式,不同的布井方式对于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储层渗透率低,传统的均质布井方式难以满足油藏的开发需求。
需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布井方式。
1. 网格状布井方式网格状布井方式是将整个油田按照等距离排列的方式布置井网,以便于对油藏进行较为均匀的开发。
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网格状布井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储层资源,提高油田的开采率。
网格状布井方式也便于油田的管理和监控,能够更好地把握油田的动态变化情况。
2. 多向开发布井方式多向开发布井方式是指油田内部按照不同方向布置井网,以便于更好地开发低渗透油藏。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油藏中的油层水平分布不均,因此采用多向开发布井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油藏的开发需求,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
三、合理注采井网设计除了布井方式的选择外,合理的注采井网设计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同样至关重要。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注采井网设计可以更好地进行油藏的开采和注采调整,提高油藏的开采效果。
1. 注采井配置优化在低渗透油藏中,需要根据油藏的特点和地质条件进行注采井的配置优化。
合理配置注采井可以更好地进行油藏的驱替和调整,提高采油效果。
通过优化注采井的配置还可以节约开发成本,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2. 注采井流量分配注采井的流量分配是指在油田内部进行注采油的分配,以实现最大程度的采油效果。
低渗透油藏各向异性交错井网优化
c h
f ● s ̄sn h —T h h b h *l
。
赢
() 4
MP ) 式 中 为低 渗 透油 田启 动压 力 梯 度 ( a ;
为各 向异性 相关 系数 。
取 无 因 次 产 量
QD一
1 各 向异 性 交 错 井 网产 能模 型
交错排 列直 井井 网有无 数直 井井 排组成 ,注水 井排 和生产 井 排交 替 排 列 。假 设 直 井 直 径 为 2 r, 油层厚 度为 h ,直井 处 于 同一水 平 面上 ,并 位 于 油 层 中部 ,井 网井 距 为 2 ,排距 为 2 。生 产 井 排位 n 6
1 2
响 ;油层 厚度 较大 时 ,井 网面 积对最 优无 因次产 量
基 金 论 文 : 中国 石 油 科 技 创 新 基 金 “ 渗 透 油 藏 优 化 开 采 理 论 研 究” ( 0 9 - 5 0 一O —0 ) 资 助 低 2 0 D- 0 6 2 7
1 8
油气 田地 面 工程 第 2 卷 第 1 期 ( 0 0 1 ) 9 1 21.1
过数 学软件 来计 算 直 井 的无 因次 产量 Q ,记 录此 。 时的井 网形 状 因子 ,即最优 形状 因子 。绘 出低 渗透
于 ( , 0 一 ( o ) 0, 2 b , 一 0, ± 1 ± 2, ± n ) ,
2 井 网优 化 分 析
考 虑 了不 同 面 积 ( 0 0 0 m 1 0 4 0 和 0 0 0 m ) 时 ,不 同各 向异 性 系数 的最优形 状 因子 即相 对应 的 产量 ,即使 相 同 ,K 和 K 不 同时 ,产量 Q 也 值
产 量 和 注 水 量 均 为 Q。
利用 保角 变换 和势叠 加理论 ,推 导 了地层 中一 排井 在空 间任 意一点 的势
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
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1. 引言1.1 低渗透油田的定义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渗透率在0.1mD以下的油田,其属于非常低渗透或超低渗透储层。
由于储层渗透率极低,使得油气困居在储层中难以流动,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高,产能低,储量利用率低,属于难开发的油气资源类型。
低渗透油田普遍以致密砂岩、页岩、煤层等为主要产出层段,这些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小,井网通透性差,储集物性较糟等地质特征使得开发难度增大。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难题在于克服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困难,提高油气采收率。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对维护地下水资源环境、保障油气采收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低渗透油田进行综合地质研究,探索有效的开发技术,对于提高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能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2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性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性可谓是不可忽视的。
低渗透油田是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储量较大,但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开发。
随着传统油田逐渐枯竭,低渗透油田成为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对于维持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对于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还能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国家的依赖进口油气的程度,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低渗透油田是指储集岩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田。
其地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储层孔隙度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通常孔隙度较低,孔隙度不足以支持高产量的油井。
这种储层孔隙度低的特点使得低渗透油田开发难度较大。
《2024年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范文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逐渐成为国内外石油工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低渗透油藏是指由于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导致油藏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的油藏。
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对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相对复杂,涉及到多方面的物理、化学和地质因素。
下面将详细阐述几个主要方面。
1. 孔隙结构和渗流路径低渗透油藏的储层孔隙度小,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油流在储层中的渗流路径曲折。
这些孔隙和通道的连通性差,使得油流在储层中的流动受到很大限制。
2. 渗流速度与压力关系低渗透油藏的渗流速度与压力关系密切。
随着压力的增加,渗流速度也会相应增加。
然而,由于储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压力的增加并不能有效提高采收率。
3. 饱和度与渗透率变化低渗透油藏的饱和度和渗透率随开采过程而变化。
在开采初期,储层中原油的饱和度较高,但随着开采的进行,饱和度逐渐降低,渗透率也发生变化,对渗流产生影响。
三、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和渗流机理,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开发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技术。
1. 优化井网系统优化井网系统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布置井网密度和井距,优化注采比和采液速度等参数,可以提高储层的采收率。
2. 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通过水平井的多段切割、钻进及组合注采等方式,可以有效增加储层的采收率。
同时,水平井技术还可以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物理化学采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采油方法。
通过向储层中注入化学剂或采用其他物理手段(如振动、声波等),改善储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等优点。
四、结论综上所述,研究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及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煤层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及其对多分支井的
中国石油科学与工程88–89 (2012) 13–28Article history:Received 2 June 2011Accepted 2 April 2012Available online 30 April 2012Characteristic of anisotropic coal permeability and its impact on optimal design of multi-lateral well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煤层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及其对多分支井的煤层气生产优化设计特性的影响Dong Chen Zhejun Pan Jishan Liu Luke D. Connella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WA, 6009, Australia 西澳大学、机械与化学工程学院b CSIRO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Private Bag 10, Clayton South, VIC, 3169, Australia地球科学与资源工程,Abstract摘要Coal permeability is usually anisotropic and the permeability anisotropy ratio along the face cleats to the butt cleats can be up to 17:1 for some coal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nisotropic coal permeability and its impact on the optimal well design for coal bed methane (CBM) production are important, but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煤的渗透性通常是具有各向异性的,一些煤沿面割理对端割理的渗透率各向异性比值可以高达17:1。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低渗透油藏通常指地层渗透率小于 1mD 的油藏,具有含油饱和度高、油水相对渗透率差、油-water相互作用强等特点,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益,需要采用适当的开发方式与合理的注采井网。
低渗透油藏开发注重储层的整体利用,同时也要考虑水驱效率的提高。
布井方式是指在油田内按照一定的方式设置钻井位置和段深,以实现最优采收率的受产层地质条件影响的分布方式。
对低渗透油藏开发而言,布井方式主要包括完全无序布井、交错布井、单向水平井等。
完全无序布井:完全无序布井即从地表以一定的密度进行钻井,无论方向,钻完就开始开采,使得油井的布置方式是无序的、随意的。
这种方式下易造成一井相对于其相邻井产出过多或过少,二者产量差异过大,且生产周期长,研究表明,生产水割与开发方法不同但均在10%以上,并且造价较高。
完全无序布井不存在注采井网的概念,都是单井开采。
交错布井:交错布井是指以某一指导水平裂缝或不规则水平面作为开采面,沿着不规则方向逐井逐层进行开采,使得油井的开采方向与轨迹交错排布。
具体而言,是钻斜井或水平井并配合人工压裂技术将储层破裂,在不规则方向上开采不同层系油层。
这种方式下,反复渗透、油气聚集到裂缝、间隙或缝洞内,由于完全使用水力压裂,压裂液千万不得与坑支水交汇,也就是需要将压裂水直接排到地下。
这种方式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但相对于无序布井,产出了稳当的增量,并实现了水驱动。
单向水平井:单向水平井指以一定的倾角钻进地下储层,朝向一个方向扩展开采,只有一个储层的单两股水平井。
这种方式下,水平井完全依据储层理论按一定位置和方向布置,保证了每口井的储层厚度和油水分界面的稳定性。
在单向水平井的情况下,注采井网相对规范,可以使用二维或三维注采井网模式,按一定的距离布置注采井,有效地提高了油藏开采取点数,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和水驱效率。
合理注采井网合理的注采井网可以提高采油效率并保证采油平衡,对低渗透油藏来说,尤其重要。
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线性井网渗流场分析
关键词
渗流场
水平井
等压线
流线 A .
中图法分类 号
T 3 8 T 33 E4 E4 ;
文献标志码
我 国有 很多低 渗 透 油 藏 , 些 油藏 以薄 层 砂 岩 这 为主 , 油藏 内 不 同 程 度 地 发 育 着 天 然 裂 缝 , 成 油 造 藏 渗透 率 的 各 向异 性 。 由 于水 平 井 可 以 增 大 井 与 油 藏 的接触 面 积 , 善 油 藏 内流 动 特 性 , 高 原 油 改 提 采 收率 , 有着 常规 直 井 无 法 比拟 的优 越 性 , 因此 水 平 井开采 技 术 已成 为 改 善 低 渗 透 油 田 开 发 效 果 的 重要 技术 之 一 … 。各 向 异 性 油 藏 水 平 井 整 体 井 网 渗 流规 律 是 现 代 油 藏 工 程 领 域 普 遍 关 注 的 问 题 。
的优化 J 因此 , 。 对各 向异 性 油藏 水 平 井 井 网渗 流
场 的分析 具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和
近年 来 , 们 十 分 重 视 水 平 井 渗 流 理 论 的 研 人 究, 在水 平 井 渗 流 场 分 析 方 面 取 得 了许 多 研 究 成 果 , 有关 水平 井与 直井 联 合 开 采 的渗 流 问题研 但 究得较 多 , 而对 于 比较 复杂 的各 向异 性 油 藏水 平
致, 和 Y方 向 ( 平 方 向 ) 渗 透 率 分 别 为 水 的
,
渗 流场能 够 直 观 地 反 映 出 地 层 内 的压 力 分 布 特 点
及油 藏 内 流 体 在 注 入 井 与 生 产 井 之 间 的 运 动 轨
迹 , 助于 确 定 注 人 流 体 的波 及 面积 和 形 状 , 有 进 而合理 分析 油气 田开 发 动 态 , 现井 网和 注 入 方案 实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岩石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开发特点是油水藏边界不明显且渗流路径复杂。
油藏的布井方式和合理的注采井网设计对于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和合理采收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低渗透油藏的布井方式主要是根据油藏特征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低渗透油藏可以采用直井、水平井、斜井、多水平井等方式进行开采。
直井是最常见且经济适用的一种方式,其优点是施工方便、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直井布置密度较高时,能够有效地利用油藏储量,提高开发效率。
但直井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开采效果受到渗透率较低的限制,无法充分开发储量。
在低渗透油藏中,水平井的应用较为广泛。
水平井具有相对较大的井筒长度,沿着油层走向平行布置,能够穿越多个渗透率较低的油层,增加储量开发范围和产能。
斜井是介于直井和水平井之间的一种布井方式,可以部分解决低渗透油藏直井开发受限的问题。
多水平井是指在同一井筒内同时达到多个不同层位的井,可以有效地提高储量开发效果。
合理的注采井网设计对于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和合理采收油气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采井网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油水的有效采集和注入。
在低渗透油藏中,注采井网的布设应考虑到油藏地质特征、渗透率分布、油水分布情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低渗透油藏的注采井网应具备以下特点:注采井井距适当,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油层范围;注采井密度适宜,能够充分利用油藏储量;注采井布设合理,地面设施方便施工和管理。
根据低渗透油藏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采用点状、线状、矩阵状、闭合矩阵状等不同布设方式。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和注采井网设计是油藏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布井方式和注采井网设计,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率和采收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低于0.1 mD的油藏。
由于其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的特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是一项具有一定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布井方式的选择以及合理的注采井网设计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布井方式是指油井在井场上的空间布置方式。
根据低渗透油藏具体的地质条件及开发策略,常见的布井方式有直井、偏斜井、水平井等。
直井是最常见的布井方式,适用于渗透率较高的油藏,采油半径有限。
但是对于低渗透油藏来说,直井的开发效果较差。
因为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且孔隙度小,如果使用直井的方式进行开发,会导致油井间的距离很大,无法充分开采整个油藏。
相比之下,偏斜井和水平井更适合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偏斜井是通过在井身中部引入一段倾斜井段,以增加油井采油半径和井距,提高井网效果。
而水平井则是在井身中部完全利用地层倾角横向穿越油层,采用水平井段进行开发。
水平井具有更大的垂直采油半径,增加了油井与油藏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采油效果。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合理注采井网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油藏地质特征、开发策略、地下水动态及油藏的等效渗透率。
要综合考虑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的面积、厚度、渗透率、孔隙度等。
在井网的布置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合理设计注采井的位置和间距。
开发策略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油藏的特点和开发目标,确定合适的开发方式,选择合适的开发强度和注采比。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注采井网的设计。
要考虑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有可能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影响到油藏的稳定性和开采效果。
在注采井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流速等因素,避免对油藏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油藏的等效渗透率进行合理设计。
等效渗透率是指在不同开发阶段,由于地层压力的变化导致渗透率变化所引起的模拟储量的改变。
通过合理设定注采井网,可以确保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益最大化。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1与 裂 缝 匹 配 的 井 网 形 式
1 1正 方 形 反 九 点 井 网 .
对 于 天 然 微 裂 缝 不 很 发 育 、 水 后 见 水 方 向 不 很 注 明 显 的 区 块 , 用 正 方 形 反 九 点 面 积 注 水 井 网 , 方 形 采 正 对 角 线 方 向 与 最 大 地 应 力 方 向平 行 。
同 作 用 , 入 水 沿 裂 缝 方 向 窜 进 , 水 井 相 邻 的 角 井 或 注 与 边 井 都 可 能 形 成 水 线 , 调 整 难 度 大 。 ② 井 排 方 向 与 且
裂 缝夹 角 为 0。安塞 油 田坪桥 、 河 区采 用 该 井 网 , 。 杏 井
距 2 0 3 0 , 于 主 侧 向 井 排 距 相 同 , 向 油 井 见 5 ~ 0m 由 主 效 、 水 快 , 向油 井 见 效 程 度 低 , 量 动 用 程 度 低 。 见 侧 储 ③ 井 排 方 向 与 裂 缝 方 向 夹 角 为 4 。 靖 安 油 田 五 里 湾 5。
性 是 否较 大 。
存 在 裂 缝 是 特 低 渗 透 油 田 的 重 要 特 征 , 文 根 据 本 前 人 研究 成 果及 长 庆 油 田开 发 实 践 , 合 数 值 模 拟 、 结 驱 动压 力梯 度 研究 等 新 成果 , 究 能 最 佳 匹配 裂 缝 系统 、 研
驱 替 压 力 系统 、 网 系统 的井 网形 式 。 井
长 对 角 线 与 最 大 主 应 力 方 向 平 行 , 以 延 缓 角 井 水 淹 可 时 间 , 加 边 井 受 效 程 度 , 时 由 于 放 大 了 裂 缝 方 向 的 增 同
关 键 词 : 低 渗 透 油 田 ; 缝 ; 网 ; 发 实践 特 裂 井 开
渗透率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研究
渗透率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研究低渗透油藏需要通过压裂的方式进行改造,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工业价值,由于压裂所产生的水力裂缝,会使低渗透油藏与常规油的开发特点有所不同,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天然裂缝比较隐含,会导致注水采油过程会出现严重的非均质性,因此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井网设置需要考虑水力裂缝和渗透率各向异性,并对其进行优化,才能够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關键词:低渗透;开发井网;异性由于低渗透油藏当中存在人工裂缝,所以低渗透油藏与常规油藏的开发方式不同,利用压力所形成的高导流能力裂缝会改变临近井筒的渗流方式,由传统的径向流动变成双线流动,其主要的流动规律为从地层流向裂缝,然后从裂缝再流入井筒,通过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点可以说明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井网形式和水力裂缝有着直接关系,因此需要对开发井网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合理的井网布局,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低渗透油藏的产出率。
1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1.1储层特征(1)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物性较差、渗透率低、孔隙率低。
油藏中的岩屑含量较高,粘土和碳酸盐岩胶结物较多。
(2)低渗透油藏储层的非均质性比较严重。
(3)低渗透油藏的天然裂缝比较隐秘,并且大多为构造裂缝,分布较为规则,裂缝角度大于60度。
(4)储层敏感性强,低渗透油藏中碎屑颗粒和粘度含量高,储层容易受到伤害。
1.2储层裂缝特征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异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平行裂缝方向的渗透率较高,而垂直裂缝方向的渗透率低。
针对渗透率异性的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需要考虑异性对注水时间和波及系数的影响。
随着低渗透油藏的不断开发,裂缝不仅能够决定注水开发效果,而且对井网部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油藏中裂缝数量以及质量的研究可以直接决定油藏的开发效果。
我国将低渗透油藏中的裂缝主要分为三类:第一,孔隙-裂缝型;第二,裂缝-孔隙型;第三,孔隙型,不同裂缝在油藏中的表现能力不同。
2模拟研究结果模拟研究三种井网:第一,正方形反九点井网。
《2024年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渗流规律与油藏工程研究》范文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渗流规律与油藏工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逐渐成为国内外石油工业的重要领域。
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大等特点,因此,研究其渗流规律及油藏工程对于提高采收率、优化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中水平井的渗流规律及其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二、低渗透油藏特点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单井产量较低的油藏。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储层渗透率低:低渗透油藏的储层渗透率通常较低,导致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阻力大,采收率低。
2. 采收率低:由于渗透率低,单井产量较低,需要更多的井眼才能覆盖整个储层,增加了开发成本和难度。
3. 敏感因素多:地质因素、工程因素等都会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产生影响。
三、水平井渗流规律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技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
水平井能够增加井眼与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采收率。
其渗流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渗流过程:水平井的渗流过程主要受到储层渗透率、流体粘度、井网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渗透率低,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到达井眼。
2. 渗流类型:根据渗流速度和压力梯度,可将渗流分为线性渗流、过渡渗流和拟稳态渗流等类型。
在低渗透油藏中,线性渗流和过渡渗流较为常见。
3. 影响因素:地质因素如储层厚度、孔隙结构等,工程因素如井网布置、生产制度等都会对水平井的渗流规律产生影响。
四、油藏工程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水平井开发,油藏工程研究至关重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储层评价与选区:通过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适合水平井开发的区域。
包括分析储层的物性参数、地质特征等。
2. 井网布置与优化:根据储层特征和开发需求,设计合理的井网布置方案。
包括确定井距、排距等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开发效果。
3. 生产制度制定:根据渗流规律和储层特征,制定合适的生产制度。
包括确定生产速度、压力控制等措施,以保证油井的稳定生产。
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
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低渗透油田是指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田,一般渗透率小于0.1mD。
由于地层渗透率低,油、水和气的流动速度较慢,开发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技术改进。
本文将探讨低渗透油田地质的开发与研究。
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对其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低渗透油田的储集层多为均质砂岩或砂岩与页岩的混合岩石。
储集层的孔隙度一般较低,孔隙类型以胶结孔、溶蚀孔和微裂缝为主。
储集层的渗透率往往存在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即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渗透性能。
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征,开发与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需要进行地质勘探,明确储集层的分布、厚度、渗透率等参数。
这可以通过地震勘探、钻井取心和岩心分析等手段得到。
需要进一步研究储集层的渗透性能,了解孔隙结构、孔隙度和存储空间。
针对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进行开发。
水平井和多级压裂等技术可以有效增加储集层与井筒的接触面积,提高开采效率。
可以利用地层改造技术,如水平井冲击裂缝、酸化处理和低渗透油田增产等方法来提高油气采收率。
在开发和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流体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储集层内各种流体的分布和运移规律,优化开发方案。
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参数调整可以提供合理的开发指导,减少开发风险。
可以结合地质与工程技术,开展低渗透油田的差异化开发,充分利用地层差异性,提高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田的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油气的开采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
还需要防止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只有深入研究地质特征,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充分利用低渗透油田的资源潜力,提高油气采收率,并保护环境。
这需要地质、工程、环境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共同努力。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特低渗透油田是指储层孔隙度低、孔隙连通性差,导致原油难以流出的油田。
随着全球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是指油田中井的布置方式和连通性,对于油田的开发效率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研究在减小生产风险、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对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的现状主要集中在对各种形式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对优化方法和实践案例的总结和归纳。
通过对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的研究,可以为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促进油田产量的提升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1.2 研究意义特低渗透油田是指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田,具有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生产周期长等特点。
对于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低渗透油田的资源储量很大,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因此研究其井网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开采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针对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研究,可以帮助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对于提高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对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的研究,可以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油田开发模式的优化和升级,为我国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研究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现状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现状当前,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正处于不断深入和完善的阶段。
在传统石油开发模式面临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成为了一个备受重视的领域。
研究人员纷纷开展相关工作,以提高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效率和效益。
目前,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人员致力于深入探讨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的特点和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特低渗透油层的开发需求。
低渗透油藏采油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低渗透油藏采油技术研究姓名:学号:性别:专业:批次:电子邮箱:联系方式:学习中心:指导教师:2011年9月15日低渗透油藏采油技术研究摘要低渗透油藏在我国已探明地质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由于其渗透率低,地质条件复杂,流体渗流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藏的产量低,开采难度大。
压裂技术可以通过创建人工裂缝,增大井筒周围的渗透率,降低渗流阻力,增大渗流速度,提高效益。
但是由于裂缝中流体在一定情况下发生高速非达西流动,整个渗流过程变得更为复杂。
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有关低渗透油藏压裂开发模拟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视相对渗透率参数,推导建立了同时考虑低速非达西渗流和高速非达西流渗流的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差分求解。
采用C#语言编制了低渗油藏压裂注采井组的数值模拟程序,并以此分析了地层渗透率、启动压力梯度、裂缝导流能力、导流能力衰减系数、裂缝半长、裂缝方位、生产压差、压裂井别等因素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水力压裂,视相对渗透率,非达西流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低渗透油藏研究现状 (2)第二章低渗透油藏压裂注采井组渗流模型的建立 (4)2.1模型的建立 (4)2.1.1油藏模型 (4)2.1.2综合模型 (6)2.2计算单元选取 (7)2.2.1五点法井网的布置及简化 (7)2.2.2油藏裂缝模型示意图 (8)第三章低渗透油藏压裂注采井组渗流规律研究 (10)3.1基本参数 (10)3.2压后生产整体动态分析 (11)3.3地层参数敏感性分析 (12)3.3.1地层渗透率的影响 (12)3.3.2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15)3.4裂缝参数敏感性分析 (17)3.4.1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17)3.4.2缝方位的影响 (19)3.5裂井别的影响 (20)第四章总结 (22)参考文献 (23)第一章前言1.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目前,低渗透油藏在我国已探明的原油地质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特低渗透油田是指渗透率小于0.1毫达西的油田。
这类油田由于地层渗透率低,原油粘度大,开发难度较大。
在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井网形式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探讨。
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地质特征、岩石物性、油藏性质、开发阶段和经济效益等。
根据不同的条件,可采用直井、分支井、压裂井、注水井和注气井等井网形式。
直井是特低渗透油田常用的井网形式之一。
直井钻完后可以直接开采,成本低,操作简单。
但直井对于低渗透率的油田来说,生产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开采整个油藏。
在一些特低渗透油田中,需要采用其他井网形式。
分支井是一种针对低渗透油田的有效井网形式。
在分支井井网形式中,通过在主井上分支出许多小分支井,可以增加沿井轴的投注面积,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分支井井网成本较高,但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压裂井是一种通过对井壁进行压力破裂,扩大渗透性,提高油田开采率的井网形式。
在特低渗透油田中,由于地层渗透率低,油井会受到较大的流体阻力,导致产能下降。
通过压裂井的方式,可以提高井眼的渗透能力,增加油藏开采量。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根据特低渗透油田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特征,选择合适的井网形式非常重要。
井网形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质、地球物理、工程技术和经济因素,合理配置井间距和井网密度,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研究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选择适当的井网形式,可以提高特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特低渗透油田井网形式研究及实践
特低渗透油田是指岩石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的油田。
由于油层渗透率低,使得原油在地下储集、运移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因此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研究是指通过对该油田井网结构的研究和优化,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一项工作。
井网形式是指特低渗透油田中井的布置方式和其中存在的井间关系。
在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研究中,需要首先进行油田的地质描述和模拟分析,确定油层的分布、性质和特征。
然后,通过对井网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以达到最大的开发效果。
通常,特低渗透油田的井网形式可以分为常规井网和非常规井网两种。
常规井网是指按照一定间距和方向布置的井网,如直线井网、直角井网等。
常规井网适用于某些井网规范和开发经验较丰富的油田,其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
在特低渗透油田中,常规井网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因为常规井网的井间距较大,无法充分利用油层的储量和渗透率,导致采收率低、产能低。
非常规井网是指根据特定的油层地质条件和开发目标设计的井网形式,如密集井网、复杂井网等。
非常规井网的特点是井间距小、井的布置更加密集,可以更充分地开采特低渗透油田。
非常规井网还可以采用一些增产措施,如水平井、多重采油等,以增加油井的产能和采收率。
实践表明,优化的非常规井网可以显著提高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在某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中,将常规井网改为非常规井网,井间距由原来的500米缩小到200米,通过合理的井网布置和调整,使得油井的产能提高了50%以上,采收率也有了明显提升。
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交错井网产能计算方法研究
产 计薷穷基研究
赵春森 ,李佩 敬 ,郭志强 ,刘庆娟
( 大庆石油学院 , 黑龙 江 大庆 131) 6 3 8
摘要 : 介绍 了储层各向异性对 井距及布 井方式的影响 ,推 导 出各向异性渗透率与各向 同性渗透
率的变化关 系式 ;根据水 电相似原理 ,推 导 出不同面积 井网产能计算的一般 关系式 ;最后 给 出 了直井交错排列井网整体开发产能公式的精确表达式 ,进一步确定 了各 向异性地层的产能公式 。 关键词 : 渗透油藏 ;各 向异性 ;渗 透率 ;井 网;产 能公 式 低
驱替程度用无因次驱替距离L 表示。无 因次驱替距
离为 某个特 定 的时刻在 某个方 向上 驱替液 的驱替 距 离 与该 方 向上 物理边 界 距离 L的 比值 ( 1 。 图 )
l 储层 各向异 性对井网的影响
11 各 向异 性对 井 距 的影 晌 .
图 1 地 层 驱 替 状况
渗透率, K=f xy 进行坐标变换 ( ) 则在 K) 一 图3,
坐 标 系 —l ,式 ( )变 换成 : ,中 1
0 P 2 P O X2 。f , 一
.
C P O
K O t
r' ,、
2 面积井网产能计算
对于任何有 界均匀部 署井位 的面积注水 系统 ,
根据产能相等的原则,将环绕注水井的生产井排转 变换成各向同性地层( —y )平面,该地层的渗透 化 为 圆形 的生 产坑道 。 根据水 电相似原理 ,绘制从 注水井井底 到生产 率为平均渗透率K。在各向同 —y平面中, 井井底的等值渗流阻力电路图。假设油水两相流度 应 采用均 匀井距 井 网d = d ;对 —l 平面进行 X Y , 比为 1 ,水驱油是活塞式 。在均质理想条件下 ,可将 逆 变 换 ,d =K d , d / d , 于 是 x JK X y= KY
低渗透油藏调研报告
低渗透油气藏调研报告1 概念21 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目前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能源品种,其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据统计,2022 年我国全年共消耗石油是4.5 亿吨,其中2.5 亿吨从国外进口,占石油总需求的56%。
这意味着中国能源环境已经从“比较安全”向“比较不安全”转移。
2 0 0 6 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特殊是自2 0 0 8 年1 月2 日国际油价首次突破1 0 0 美元/ 桶后,向来走高达到1 4 7 . 2 美元/ 桶的历史最高记录。
尽管2 0 0 8 年9 月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得国际油价回落,但从长远看,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多个国际机构组织预测,至2 03 0 年石油仍将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占领主导地位,国际石油市场仍以卖方市场为主,国际油价仍将高价位运行。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升高,中国在国际油价的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少,石油、天然气的国际高价格将给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世界和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消耗以及未来对石油的需求,那些规模大、储量大、资源丰度高、易勘探、好开采的油气资源在整个剩余油气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一些以前不被重视的、未列入主要勘探目标的、开辟效益相对较差、勘探开辟技术要求高的油气资源逐步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辟的热点。
用于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辟的工艺技术也可同样合用于低渗透油气资源。
此外,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开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所有目前人类可开辟利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相对较小的,于是开展低渗透油气资源研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以来在大庆、吉林、辽河、胜利、长庆等主要油田陆续发现了许多低渗透油藏。
据统计,在近几年探明的未动用石油地质储量中,渗透率小于50md 的低渗透储量占58%,而在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油藏的石油地质储量所占比例高达60~70%,甚至更高。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布井方式与合理注采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是指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油井生产压力较低,不适合采用常规的
注采井网布置方式。
针对低渗透油藏,需要研究布井方式和合理的注采井网配置,以实现
高效采油。
布井方式是指油井在地面上的布置方式。
对于低渗透油藏,通常采用水平井和多层次
井网的方式进行开发。
水平井是指油井在水平方向延伸,通过增加水平井的长度来增加产能。
水平井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层流动阻力,提高井底流压,增加采油效果。
多层次井网是
指将井口水平井连接成水平井层网,通过多层次油井同时开采,可以提高采收率。
合理的注采井网配置是指根据地层条件和油井生产特点来决定油井的布置位置和间距。
在低渗透油藏中,注采井网的配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油藏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探和地质描述,确定油藏的储集性质、储量和分布情况。
根据地质条件来确定井网的布置位置,使油井能够覆盖到整个油藏范围。
2. 油井生产特点:根据油井生产数据和动态分析结果,了解油井产能和压裂效果,
确定油井的布置间距和井网密度。
根据井网密度和分布情况,可以有效控制油井的开井压
力和油井群的生产效率。
3. 水平井布置方式:根据地质构造和油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水平井方向和深度。
根据油藏的渗透率和岩心分析结果,确定水平井的长度和井口布置位置。
通过优化水平井
的布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4. 井网密度和井距:根据油藏的特点和地质条件,确定井网的密度和井距。
合理的
井网密度和井距可以提高注采井网的接触面积,增加油井的开采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研究
低渗透油藏常常通过压裂改造获得工业开发价值,而压裂所产生的水力裂缝的存在,使得低渗透油藏的整个开发过程展现具有与常规油藏开发不同的特点。
低渗层常发育隐含或张开的天然裂缝,使渗透率存在明显的方向性而导致注水、采油过程中出现严重非均质性。
因此,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井网的设置应考虑水力裂缝和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影响并与之优化匹配。
标签:低渗透;开发井网;各向异性
一、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研究意义
由于受沉积等地质因素的控制,储层渗透率的大小往往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征。
渗透率各向异性是储层的基本性质,它对油藏的有效开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注入流体沿渗透率较大的方向优先推进,导致不同方向上的生产井见水时间差别较大,致使驱替过程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从而影响油藏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人工裂缝,使得其开发过程展现与常规油藏开发不同的特点:压裂所形成的高导流能力的裂缝,改变了近井筒地带油的渗流方式,由常规的径向流动变成了特殊的双线性流动,即油先从致密地层流向裂缝,然后从裂缝流入井筒。
常规的中、高渗油层的渗流区域是以井筒为中心的同心圆,而低渗层压裂后由于井筒有两条对称裂缝存在,因而压裂裂缝周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泄流区域,随裂缝方位不同泄流区域也不同,井与井之间这种泄流区域可能交叉、重叠,在合适的裂缝方位下将形成最大的驱扫面积。
低渗透油藏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压后支撑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而裂缝方位的有利与不利将决定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驱油效率,从而影响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低渗层常常伴随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存在隐含或张开的天然裂缝,注水过程中由于渗透率的明显方向性而导致注水、采油的严重非均质性。
因此,合理地部署井网可以得到有效调节。
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这些特点表明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井网型式与水力裂缝特性密切相关,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案的编制必须考虑人工裂缝的作用与渗透率方向性的影響。
因此,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问题值得探讨与研究。
二、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井网型式选择
一套设计合理的井网系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要在低渗透油田井网的开采初期时采油速率高的优势尽量使无水采油期延长;其二,在尽量得到最多的油田开采收率;其三,整个井网系统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采过程要因地制宜,要具有灵活性。
井网再设计时要多方面考虑,综合考虑油田开发的经济性,比如单晶控制储量的多少,井网如何分布,还要控制好注水井与产油井之间的压力传递,另外还要最大程度地延缓方向性的水窜以及水淹时间。
合理开发井网是否适应于油田的开发,对于低渗透油田来说,首先要考虑单井控制储量和整个油田的开发是否经济合理,井网不能太密;其次要考虑到产油井和注水井之间的压力传递关系,注采井距不能过大;另外还要最大程度地延缓方向性的水窜及水淹的时间。
通过对正方形五点、矩形五点、矩形八点、正方形反九点和菱形反九点等井网作了对比,从整体压裂后采油速率和采出程度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采油率会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而体现出其优势,菱形反九点井网相对扩大了地层主应力方向上的注采井距,缩短了垂直主应力方向上的井排距,使平面上各油井的受效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菱形反九点注采井网系统的应用,使角井水淹时间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延缓,同时加大了边井的受效程度,当角井含水较高时可以转注。
由此,菱形反九点井网不仅在初期采油过程中加大速率,而且在后期作业中具有良好的调整灵活性。
可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田的开始初始阶段,其后可以根据各种资料的积累和对油藏特征认识的作出相应调整。
井网系统控制因素分析是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核心,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储层地应力和水力裂隙缝属性参数以及储层横向和纵向、宏观和微观、层间和层内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等都是控制井网系统的因素。
三、菱形反九点井网产能影响因素讨论影响
在许多次菱形反九点井网和矩形五点井网系统的使用后,我们发现采油井与注入井的压裂情况和规模、渗透率平面的方向性、井角的转注时机以及低渗透油田的油藏韵律性都会影响到菱形反九点井网和矩形五点井网的产能。
3.1 采油井和注入井的压裂状况
在通常的施工中,对注水井的压裂远远少于对采油井进行压裂。
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初期,注采井数比为1:3,保持地层压力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不对注水井进行压裂,就很有可能无法注水。
而影响到井网的采出程度。
无数次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要想达到平均地层压力达到最高,只需压裂注水井,反之,则只需压裂采油井。
平均地层压力在注水井采油井都压裂或都不压裂时的相差不多;虽然在对采油井压裂与注采井都压裂两个条件下的初始采油速率相差无几,但在之后的长时间油田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的维持情况会有很大差别,影响到采油速率,导致采出程度也相差较大;另外一种情况,对注水井压裂和注采井都不进行压裂时采油的速率都相当低,值得一提的是,当注水井压裂时,由于地层压力保持较好而采油速率是注采井都不压裂时的两倍多,两者采出程度相差较大。
3.2 注入井和采油井的压裂规模
当注水井压裂裂缝长度一定时,平均地层的压力会随着生产井压裂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随着裂缝穿透率(裂缝长度与井距比值)的变化,采出程度曲线和平均地层压力曲线变化趋势非常相似。
对于采油井而言,裂缝穿透率为30%比较
好,当穿透率大于此值,甚至到100%时,相对应的地层压力和采出程度与其相差有限;对于注水井而言,由于注采比一般小于1(1:2-1:3),裂缝穿透率为65%左右较好,当穿透率大于此值,甚至到100%时,相对应的地层压力和采出程度与其相差极为有限。
只要井网的井距和排距设计合理,注采井压裂规模合适,含水率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四、结论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由于水力裂缝的介入而展现与常规油藏开发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型式与裂缝特性密切相关。
低渗层常具有的渗透率明显的方向性使得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采油严重的非均质性,合理部署井网能使其得到有效调节。
因此,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与常规开发井网应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周俊杰.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及优化策略探析[J].化工管理,2014,35:57.
[2]杨爱民.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4:34.
[3]丁云宏,陈作,曾斌,etal.渗透率各向异性的低渗透油藏开发井网研究[J].石油学报,2002(02):7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