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水下地形测量应用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在水下地形测量应用综述

侯淑芬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广州,510642)

摘要: GPS定位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实时性等特点,使水位观测和水下地形点高程的测量变得可靠、简便易行。许多水下地形测量已采用GPS RTK 的模式。本文综合介绍利用GPS进行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误差来源与改正,以及其在水库测量、水下淤积测量、航道测量、海洋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GPS,RTK,水下地形

1、引言

在水利工程中,水下地形测绘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 随着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RTK)的发展, GPS 技术越来越成熟, 已被广泛应用到数字化测图中。有时候水利工程建设初期, 由于所处测区多为山地, 通视困难, 地形复杂给传统野外测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利用动态GPS定位技术的优越性, 测图速度快和精度高, 能消除累积误差, 操作简便, 用人少等优势取代了原有的平板仪测图及全站仪测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得到大幅度提高。

2 、概述

2.1水下地形测量现状

水下地形测量, 就是利用测量仪器确定水底点的三维坐标的过程, 主要工作包括平面定位和水深测。

目前水下测量技术有如下几种:

1) 光学定位法, 即光学经纬仪配合测深仪法。这种方法由于地球曲率、通视及测站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需要, 且精度低, 并同时要进行水位测量。

2) 地面无线电定位技术配合测深仪法。这种方法设备简单, 定位迅速,精度可靠, 但仍需进行水位测量。

3) 采用测量机器人+双频数字测深仪, 极坐标法自动化测量模式。

4) GPS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这种方法不提高了精度,加快了作业速度, 可保证全天候作业。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飞跃发展, 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已基本定型于采用GPS获取平面坐标, 测深仪获取深度数据的基本模式【1】。

2.2GPS概述

差分GPS(DGPS)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实时动态(Real Time Kinematic)简称RTK)测量技术。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 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 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2】。

优点

1)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以使接收GPS 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定位精度高。在小于50km 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 6,而在100km~500km 的基线上可达10- 6~10- 7。

3)观测时间短全天候作业。在小于20km 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一般只需5min 观测时间即可。

4)提供三维坐标。GPS 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5)操作简便。GPS 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3】。

2.3测深仪的基本原理

测深仪是利用声波反射的信息测量水深的仪器。回声测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换能器在水中

发出声波,当声波遇到障碍物而反射回换能器时,根据声波往返的时间和所测水域中声波传播的速度,就可以求得障碍物与换能器之间的距离。超声波测距是通过不断检测超声波发射后遇到障碍物所反射的回波,从而测出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t,然后求出距D=Ct/2,式中的C 为超声波波速。在使用时,如果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认为声速是基本不变的。如果测距精度要求很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加以校正。声速确定后,只要测得超声波往返的时间,即可求得距离。这就是超声波测距仪的机理【3】。

3 、GPS定位用于水下地形测量

3.1工作原理

将GPS流动站的天线与测深仪的换能器安置在同一平面位置, 同时布置在一条小船上, 保证RTK的数据与测深仪数据同步传输到PC, 作业时流动站根据基准站通过电台发送的改正数实时改正自身的测量值, 获得点位的厘米级精度的平

面坐标并实时传送到PC, 同时数字测深仪获取该平面位置处的水深数据发送到PC, PC 根据观测的水面高程计算出该平面位置处水下点的高程坐标,与RTK获得的平面坐标一起组成水下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将数据导入数字成图软件就可以编辑生成需要的水下地形图【4】。

3.2作业方法

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系统主要由GPS 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及相关软件等组成。测量作业分三步来进行,即测前的准备、外业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的后处理。1)测量前准备工作

收集与所测航道有关的地图, 准备必要的工具、绳索、吊具用来绑扎固定测深杆。测量船驾驶员要选择熟悉航道的有丰富经验的船长。另外,要及时观测水尺或与水文站联系以获取测量时水位资料【2】。

2)求解GPS 转换参数,架设好基准站,并检验正确性。将测深仪探头固定在船上,并将GPS 接收机、测深仪和笔记本电脑连接好,打开电源,设置好记录设置、定位仪和测深仪接口、接收机数据格式、测深仪配置、天线偏差改正及延迟改正。

3)水下地形施测。开动测量船, 在计算机显示屏和外接显示器上显示出测船的示意图像、测船的实时动态点位及水深数据

4)由软件完成展点、等深线生成、等深线注记等工作, 保存图形, 并以任意需要的比例输出图形【5】。

4 、误差来源与数据处理

4.1误差来源

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包括平面的定位精度和水下地形点的高程测量精度。不

考虑起始点误差的影响,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1)高程转换精度2)测量精度3)其他因素的影响:船体的摇摆、采样速率、同步时差及RTK 高程的可靠性等因素造成的误差的影响[6], 这些误差远远大于RTK 定位误差。

4.2数据处理

1)船体摇摆姿态的修正

船的姿态可用电磁式姿态仪进行修正, 修正包括位置的修正和高程的修正。姿态仪可输出船的航向、横摆、纵摆等参数, 通过专用的测量软件接入进行修正。

2)采样速率和延迟造成的误差

定位数据的定位时刻和水深数据的测量时刻的时间差造成定位延迟。对于这项误差可以在延迟校正中加以修正, 修正量可在斜坡上往返测量结果计算得到, 也可以采用以往的经验数据[6]。

3)RTK 高程可靠性的问题

RTK 高程用于测量水深, 其可信度问题是倍受关注的问题。在选择设备时, 应尽量选择大量程、高灵敏度的测深仪。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视任务性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测深设备为了确保作业无误, 可从采集的数据中提取高程信息绘制水位曲线( 由专用软件自动完成) 。根据曲线的圆滑程度来分析RT K 高程有没有产生个别跳点, 然后使用圆滑修正的方法来改善个别错误的点。

5、具体应用

5.1水库地形测量

李建平将各辐射的控制点作为GPS基准点,移动台放置在快艇上开启计算机网络功能(计划线) ,设定取点间距,可按时间间隔取点,也可按距离间距间隔取点,随艇测绘人员可调整快艇行使方向,并沿某一网格线和一定的船速行驶,按设定的间距自动采点、记录。当显示距离距基准站距离接近5km时,应按网格间距换人相临航线,并沿该航线返回【7】。

沈诚学认为2台双频动态GPS 接收机,1 台设于陆地的基准站上,另1 台设在测量船上作为流动站。基准站大致设在测区的中央,GPS 流动站与基准站的最大距离控制在5 km 以内。测量船自上游向下游逐条断面测量。操舟者听从岸上人员的指挥将船动力滞留在拟测量的断面方向,测量船上测深仪读数时刻必须与流动站测量手簿记录同步,通过对讲机传报,由岸上人员记录测深仪测深读数和对应的流动站测量点序号【8】。

赵学民认为基准站GPS接收机天线应设置在规划好的己知坐标点上, 移动站根据任务不同所采用的配置不同, 操作也不同。陆地测量包括地形测量、断面测量, 操作也略有不同。地形测量可以根据地形情况,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采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