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遗绪——从博斯到勃鲁盖尔

合集下载

日常生活与类型意象--16世纪老勃鲁盖尔绘画启示

日常生活与类型意象--16世纪老勃鲁盖尔绘画启示
勃鲁盖尔就此丰富了世界图景。世界以一幅画的 形式呈现出来,人类主体被认为是画的制造者。勃鲁 盖尔创作了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常生活绘画,普通人的 俗世生活提升至描述平凡人生的宏大主题。为了捕捉 人类正在发生的事务,他把人物均衡地拆解成相对独 立的元素,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画中的人物各自专 注于手头当做的事。无论是门类齐全的《儿童游戏》, 还是儿童绘本式的《尼德兰箴言》,无一不是在描绘 人世间的情感游戏。乐天无忧抑或是愚人痴行都是顺 应所有人的日常习惯,一目了然。
收稿日期:2020-03-09 作者简介:丁建国(1969-),男,浙江宁海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①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1 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图像学的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研究》(2021SB055)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术与设计 | FINE ARTS & DESIGN
日常生活与类型意象
——16世纪老勃鲁盖尔绘画启示①
丁建国(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40)
[ 摘 要 ]文章从绘画与电影的互文关系出发,结合绘画程式与创新品质重新思考并研究16世纪老勃鲁盖尔绘画观。老勃鲁盖尔以人类 学观察方式构思丰富的画面,寓言式的手法确立起个人绘画风格,进一步阐释了日常生活景象。他的风俗画俨然已成为一种具有历史 连续性和创新品质的绘画类型,召唤人们去探索自然与人类自身的同时,图像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意象与令人信服的精神力量借由不同 的艺术媒介开启智性之光。 [ 关键词 ]类型;绘画;老勃鲁盖尔;日常生活 [ 中图分类号 ]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1)03-0203-04
无 独 有 偶,《 雪 中 猎 人 》(The Hunters in the Snow,1565) 刺 激 瑞 典 导 演 罗 伊· 安 德 森(Roy Andersson)创作的《寒枝雀静》(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2014)荣获第 71 届威 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金狮奖。全片藉由两位流动小 贩的足迹,游走于不同的时空之中。然而,看似普通 的日常行为往往引导人们陷入生活的怪圈。影片中, 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不遵循真实的时间,完全遵循 导演个人意图,以一场一镜的长镜头方式道出了人性 异化的隐忧。视觉层面对人类存在的反思,完成了一 次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到德国魏玛时期的绘画旅 程。伯格曼的弟子安德森把老勃鲁盖尔描绘的群像《尼 德兰箴言》(Netherlandish Proverbs,1559)和《通天塔》 (The Tower of Babel ,1563)投射到了影片的场景之 中。

希罗尼穆斯

希罗尼穆斯

希罗尼穆斯•博希和老彼得•勃鲁盖尔作品的荒诞因素评析作者:郭侈王莹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05期摘要:博希和勃鲁盖尔的作品体现了荒诞表现的时代特点和地域民族特征,具有尼德兰绘画浓重的中世纪哥特艺术的神秘、晦涩、象征的特点和禁欲主义的道德说教目的。

博希的独特在于以怪异可怖的形象、混乱熙攘的场面直接地表现了丑陋、罪恶和放纵,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严厉审视和道德评判。

勃鲁盖尔的作品反映了他不避丑陋的严肃理性的现实观而具有更明显的民族地域特征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性。

关键词:荒诞表现时代特点地域民族特征随着欧洲社会的进步与近代文明的发展,艺术作品逐渐具有鲜明个人特点并更多地传达个人的思想。

社会的进步使得分工细化,艺术活动得以独立而发展繁荣;文明的发展使得艺术家逐渐摆脱匠人地位而具有了更多的表达个人思想观念的可能。

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努力地摆脱原始的蒙昧与懵懂,力求理解并掌握世界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宗教与时代,而艺术家体现在作品中的荒谬神秘和怪异恐怖则更多地传达了个人力图超越时代和现世的感受与观念思索。

近代文化是摆脱宗教的盲目信仰,力图建立经验加理性思考而独立于宗教影响的道德、美学思想体系和知识系统的时期。

绘画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趋势,以透视和解剖为基础的近代绘画追求全面客观的表现视觉真实,芬奇更是声称绘画是一门科学。

与以往相比具有更加成熟实用技术的绘画同时更明确地体现出画家个人的技艺风格和思想观念,绘画成为了体现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这一时代观念的有力工具。

画家逐渐摆脱了匠人的地位与意识,越来越像智者和哲人一样思考并通过画作传达思想、表现观念。

荒诞作为一种对社会现实和个人际遇的理性思考和切实感受,以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体现在那些特立独行的画家的作品中,因而具有了不同于古代的一些特点:相比于古代荒诞表现的无意识和群体性,近代绘画中的荒诞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和个人特点,即荒诞是那些敏感于现实和内心并进行有意识的理性思考的画家的个人观念的表现方式;基于近代绘画科学理性的出发点,绘画与道德观念和哲学思考的紧密关系,荒诞在绘画中的表现方式和方法、荒诞的表现目的,相比之下可以更明确地在时代背景、个人生平及技法和形式结构层面进行分析梳理并概括总结。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题题库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题题库

世纪。

古)戏剧它不这2. 3.“:是题。

他,”对徒传、》深化。

这一主题又有新发展。

湖畔派诗人:指十九世纪开创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诗人言》2.拜伦式英雄:象,不到出路。

同命运抗争,死亡告终。

代表人物:中的康德拉。

6、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怨歌等。

重要作品有等。

7、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

术气氛,著名的有《罗兰之歌》,西斑牙的之歌》歌》记》。

8、《列那孤的故事》,的矛盾冲突。

11、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人文者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观。

洲诗歌中的一种新诗体。

12、《十日谈》:是意大利作用框形构,把100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

14、《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解,这是一曲爱情的赞歌。

15、福斯塔夫:莎士比亚历史原,叙18世《感70—王4H世纪一般是。

“你世纪2020世纪5060年世纪2。

60、俳句:种最短小的诗歌体裁。

由“57、5”的3句式共17俳圣之称。

61、柔巴依:意为四行诗,象,62、白桦派:作家有志贺直哉等。

7.自然主义文学1.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证主义。

2. 特点:1]手法反映现实。

2].实。

3].自然主义者认为,予评价。

34、自然主义:流行于19规律。

42、自然主义──19•制现实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剖人的生活,用生理学、•存在。

51、“自然派”──19世纪别,•模,•极力忠于自然(现实),和技巧方面都有所创新。

•论上的阐述,64、旅美派:又称叙美派,生于20巴嫩诗人纪伯伦。

65、埃及现代派:家为著名的塔哈﹒侯赛因。

66、战后派:在日本,相对于年代斯为充.•年代,•以世纪19世勃朗.•以尖•害“笑•僧侣•61、欧.界对欧.的结尾取胜。

•尾,可到时却情节突变,•耐人寻味。

62、四十七号车间──本世纪20年代,文学创作的崇高地们,•在内的大批剧作家、•七”,故称“四十七号车间”。

6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基首先提出、•实,己的有机组成部分。

64、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于十月革命前夕、•一。

•级文化,•领导和监督,•终于1932解散。

走进老彼得·勃鲁盖尔,感受画作《死亡的胜利》

走进老彼得·勃鲁盖尔,感受画作《死亡的胜利》

走进老彼得·勃鲁盖尔,感受画作《死亡的胜利》1. 引言1.1 介绍老彼得·勃鲁盖尔和画作《死亡的胜利》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25-1569)是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也是《死亡的胜利》(The Triumph of Death)这幅著名作品的作者。

这幅画作创作于1562年,描绘了一场惊悚的死亡审判场景,画面充满了骇人听闻的细节和象征主义。

老彼得·勃鲁盖尔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对人类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细致入微的细节和戏剧性的场景。

《死亡的胜利》是一幅令人震撼的作品,画面中呈现出无情的死亡在人类生活中的无法避免的影响。

勃鲁盖尔巧妙地利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生与死、善良与邪恶之间的对立。

这幅作品让观者在沉重和黑暗的氛围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通过细致的人物描绘和细节描绘,老彼得·勃鲁盖尔将死亡这个永恒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的胜利》这幅作品已经成为了勃鲁盖尔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荷兰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幅作品不仅体现了勃鲁盖尔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更是一幅充满深刻思考和警示意义的作品。

通过走进老彼得·勃鲁盖尔的世界,感受《死亡的胜利》带来的震撼和感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背景介绍老彼得·勃鲁盖尔是一位荷兰的画家,生于1525年,逝世于1569年。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宗教题材的描绘而闻名于世。

《死亡的胜利》是他的一幅著名作品,描绘了一幅充满象征意义的画面。

这幅画作完成于1562年,是勃鲁盖尔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在当时,欧洲正处于宗教改革的时期,宗教题材在艺术作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死亡的胜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体现了对死亡和信仰的深刻探讨。

勃鲁盖尔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如骷髅、时钟、蜡烛等。

德国文学简史考研题库

德国文学简史考研题库

德国文学简史考研题库德国文学是欧洲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民间传说、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到近现代的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在准备考研题库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一、古代和中世纪文学1. 德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它们通常包含哪些主题?2. 描述《尼伯龙根之歌》的内容和它在德国文学中的地位。

3. 简述《帕西法尔》的故事情节,以及它对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影响。

二、文艺复兴时期1.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有哪些著名的作家?2. 论述马丁·路德对德国文学的影响,以及他的作品《九十五条论纲》的意义。

3. 描述《浮士德》的起源和它在德国文学中的地位。

三、巴洛克时期1. 巴洛克文学的特点是什么?2. 论述格里美豪森的《西蒙·特格利茨的冒险》对德国文学的影响。

四、启蒙运动和古典主义1. 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 描述歌德的《浮士德》和《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论述席勒的《强盗》和《玛丽亚·斯图亚特》对德国文学的贡献。

五、浪漫主义1.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2. 论述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的主题和风格。

3. 描述艾辛多夫的诗歌和它在德国浪漫主义中的地位。

六、现实主义1. 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论述托马斯·曼的《布登布洛克一家》和《魔山》的主要内容和文学价值。

3. 描述亨利希·曼的《帝国》对德国社会和政治的批判。

七、现代文学1. 20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代表作品?2. 论述卡夫卡的《变形记》和《审判》的主题和风格。

3. 描述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猫和鼠》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意义。

八、后现代文学1. 德国后现代文学的特点是什么?2. 论述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的主要内容和文学价值。

3. 描述沃尔夫冈·博尔曼斯的作品《无家可归的柏林》对德国战后社会的影响。

西史复习提纲整理

西史复习提纲整理

第一章原始社会P2 旧石器时代的雕塑最为著名的有法国的浮雕《洛塞尔的维纳斯》奥地利的圆雕《威林多夫的维纳斯》形制不同,但都着力突出了女性的生理特征,雕刻者都强调了其生殖和哺育功能P2 旧石器时代的洞穴艺术洞穴——是举行原始宗教仪式的场所19-20世纪最为著名的洞穴艺术法发现:法国的多尔多涅地区的拉斯科洞穴(所用到的色彩有:褐,黑,黄,红)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第二章古代西亚P5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希腊人把底格里式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地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P6苏美尔时代(约公元前3500-前2300)雪花石膏瓶基库拉塔牛头竖琴梯形镶板P8阿卡德王朝(公元前2360—前2180年)那拉姆。

辛记功碑古地亚座像P8古巴比伦和新巴比伦(公元前1830—前539年)汉穆拉比法碑伊斯塔尔门P9亚述帝国(公元前1100—前612年)拉玛苏第三章古代埃及P11建筑(为了强调神灵法老的威权及永恒)马斯塔布库孚哈夫拉门卡乌拉金字塔库孚金字塔(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庙卡纳克阿蒙—拉神庙(世界上最大的多柱厅)卢克索—穆提—孔苏阿布辛拜尔(美西斯二世)德尔—埃尔—巴哈里(哈特舍普苏特女王)P14雕塑《门考乌拉及其后》《哈夫拉座像》《王子拉霍太普夫妇》第四章古代希腊P21瓶画几何样式(公元前900—前700年),几何样式事荷马时代陶瓶的主要风格《狄皮隆陶瓶》东方样式(公元前700—前590年)《迈克米兰小香水瓶》黑绘式(公元前600—前480年)《弗朗索瓦瓶》《阿喀琉斯与阿加克斯玩骰子》红绘式(公元前530—前450年)白底彩绘(公元前450—前400年)P23雕塑(集中了许多人的优点,“创造”出来的理想化的个体)古风时期(公元前660—前480年)《库罗斯》,《科拉》古典时期(公元前490—前300年)《克里提奥斯青年》《波赛东》―――“失蜡法”《荷矛者》——坡里克利图斯《掷铁饼者》——米隆《尼多斯的阿芙罗蒂德》——普拉克西特列斯《赫尔美斯与狄奥尼索斯》——普拉克西特列斯《拭垢者》——莱西普斯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前31年)《萨莫色雷斯德胜利女神》《拉奥孔》《雅典娜与巨人之战》《米洛岛德的阿芙罗蒂德》P26建筑希腊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雅典卫城(最能代表希腊建筑成就)——帕特农神庙剧场《埃皮道罗斯剧场》第五章古代罗马P31建筑(建筑成就突出表现在公共市政建设和纪念性建筑)万神庙输水道——《加尔桥》大角斗场凯旋门和纪功柱——《提图斯凯旋门》,《君士坦丁凯旋门》,《图拉真纪功柱》P34雕塑纪念性雕像——《马库斯。

西方文化名词解析大全

西方文化名词解析大全

1、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指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间的爱琴海域的上古文明。

它是指公元前20世纪~前12世纪存在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岛、希腊半岛及小亚细亚西部的欧洲青铜时代的文明,因围绕爱琴海域而得名,它在希腊文明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它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

爱琴文明时代,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发达的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

2、希伯来文明希伯来精神则追求公正、要求道德完善、坚持需求人们的行动准则。

希伯来(犹太)人,一个历史上经历极其特殊的民族,发源于两河流域的乌尔地区,在迦南(巴勒斯坦)曾建立过统一的希伯来王国。

身为一个弱小民族,曾历遭周围强邻——埃及、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力山大、罗马等国家的奴役。

在反抗罗马的大起义失败后,就彻底失去了民族家园,流落到世界各地近2000年,备受歧视与迫害,驱逐与屠杀,直至1948年以色列复国。

然而这个民族集中东文明之大成,千锤百炼,在丧失国土的情况下,凭着坚定的信念,以犹太教为纽带,以散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会堂代行被毁的耶路撒冷圣殿,以重视教育来传承、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是受压抑,越要寻求精神上的奋扬和超越”。

因而犹太民族不仅没有被同化和灭亡,反而还向世界奉献了举世瞩目的希伯来文明。

这一文明源远而流长,对世界文明影响巨大而深远。

它以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孕育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与希腊文化一起构成了西方文明之源。

在中世纪推动着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为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到了近代,又为资本主义,尤其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如每周有固定休息日的做法,义务教育的观念,以公正为宗旨的社会福利制度等无不是受希伯来文明影响的产物。

犹太文明尤其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为世界文明增添了辉煌的篇章,在文学、哲学、心理学、音乐、美术、建筑、医学、工艺、科技、经济等领域,都可以看到犹太人卓越不凡的身影,其中当首推改变了当代世界的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三位思想巨匠。

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12课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成就 发现好望角 达到今天美洲的 古巴、海地等地 达到印度 穿越大西洋、太 平洋、印度洋, 返回欧洲,环球 一周
意义
第一个发现美 洲新大陆 第一个开辟通 往东方的新航 路 证明了地球是 圆的
2、填表格:三次远航 、填表格:
代表 人物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出发 时间 出发 地点 到达 地点
4、影响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 主义纪元的开端, 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 物 为标志。 他是谁呢? 为标志。……他是谁呢? 他是谁呢 请翻开P79 请翻开
第12课 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课
一 、 文 艺 复 兴
1
但丁纪念碑和墓碑
《神曲》中的地狱
《神曲》中的天堂
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 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积极) ③欧洲一些国家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 路。 (消极)
三、宗教改革 看P83请回答: 马丁。 马丁。路德
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撰文 斥责教皇出售赎罪券的恶行,揭开了— —
2 、 薄 伽 丘Βιβλιοθήκη 达 。 芬 奇 自 画 像
《 蒙 娜 丽 莎 》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 《大卫》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
动动脑: 动动脑: 资产 1、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阶级掀
反封建的思想文化 神学的独尊
起的—————运动,抨击中古时代— 地位和封建制度的——,宣扬—— 黑暗反动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的序幕。
马丁。 马丁。路德

走进老彼得·勃鲁盖尔,感受画作《死亡的胜利》

走进老彼得·勃鲁盖尔,感受画作《死亡的胜利》

走进老彼得·勃鲁盖尔,感受画作《死亡的胜利》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是一位荷兰艺术家,他在16世纪创作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作品。

其中一幅著名的画作就是《死亡的胜利》(The Triumph of Death)。

这幅画作刻画了死亡的恐怖和毁灭,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走进这幅画作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情和人类的渺小。

当我站在《死亡的胜利》画作面前时,我被画面中所描绘的景象所震撼。

整幅画面中,充满了毁灭和死亡的元素。

贫民、贵族、僧侣、男人、女人、孩子无一幸免,被死神和骷髅所围困,展现了死神对人类的残酷统治。

在画面的左下方,是一辆骷髅马车,骷髅驱动着,载着一群无辜的人前往死亡的命运。

画面中躺着的尸体和哀嚎的人们,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死亡的真实和残酷。

我被画作中的细节所吸引。

在画面的右上方,画家细致地描绘了一座破败的城堡和一片荒芜的土地。

这些细节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沉重。

无论是城堡的破败还是土地的荒芜,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在画面的中间,画家描绘了一群人类的凋零和沮丧,他们无助地面对死亡的威胁,展现了人性的软弱和脆弱。

这些细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情和人类的渺小。

我被画作中所传达的主题所触动。

《死亡的胜利》通过画面中的种种元素,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画家通过描绘死神和骷髅的统治,展现了死亡的恐怖和毁灭。

整幅画作充斥着悲情和绝望,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情和人类的渺小。

这样的主题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珍贵。

外国文学 习题

外国文学 习题

外国文学习题集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第一部分填空题1.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文学。

2.与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

3.希腊文学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开始,发展到公元前世纪,大致可以分为个时期。

4.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8至9世纪,是古代希腊瓦解,向过渡的时期。

主要文学成就是和。

史诗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希腊社会的历史风貌,它包括两部史诗,即和。

5.古希腊氏族公社解体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和。

6.希腊神话包括两大部分,即和。

此外,还有一些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某些习俗与名称来源的故事。

7.以宙斯为中心的一组神,因传说他们住在希腊北部的山上,所以被称为“神统”。

8.希腊神话的总的特点是。

具体体现在;。

9.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最有名的英雄是建立了十二大功勋的。

10.赫菲斯托斯是之神。

11.《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_______世纪的特洛伊战争。

12.《伊利亚特》中的两个主要的英雄形象是___ _ _和赫克托尔。

13.古希腊文学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主要成就有和两类。

14.古希腊的抒情诗包括笛歌和两类,后者的代表作家是和。

15.女诗人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抒情诗人,被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16.散文体的动物故事集是,其著名的故事有、、。

17.古希腊文学第三时期史称时期。

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和。

18.古希腊戏剧起源于 ,酒神的名字叫,其题材主要源于。

19. 、、被称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和。

20.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家主要有、。

21.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古希腊悲剧艺术的典范,表现的是人与_______冲突的主题。

22.欧里庇得斯悲剧的题材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二是。

他代表作中塑造的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

23.古希腊喜剧起源于,其题材主要源于。

24.阿里斯托芬是古希腊的,代表作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用幻想的方式描绘理想社会的作品。

25.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是古希腊的喜剧之父。

外国文学作品选00534_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试卷和答案

外国文学作品选00534_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试卷和答案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伊利亚特》通过一个发生在特洛亚战争期间的故事,全面地反映了()A.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B.奴隶制繁荣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C.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D.封建制时代希腊的社会生活2.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A.莎士比亚B.歌德C.但丁D.索福克勒斯3.《十月谈》“第四天故事第一”中那个因爱情而遭受迫害最后以自尽方式进行反抗的人物是()A.纪斯卡多B.唐克烈C.绮思梦达D.加布亚公爵的儿子4.“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

”用这种语言深刻剖析自己性格内在矛盾的人物是()A.哈姆莱特B.浮士德C.俄狄浦斯D.恰尔德·哈洛尔德5.华兹华斯的“诗人遇见这快乐的伙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的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怀是()A.对工业文明到来的由衷欣喜之情B.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C.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肯定与赞美D.对浪漫主义诗风兴起的讴歌与礼赞6.鲁迅所说的“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于荡涤……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英国诗人是()A.雪莱B.华兹华斯C.拜伦D.柯勒律治7.惠特曼在《斧头之歌》的结尾称“主要的形象出现了……这是若干世纪所造成的结果”。

这个“主要形象”指的是()A.民主的形象B.平等的形象C.劳动者的形象D.战斗者的形象8.《红与黑》第三十章中描写于连再次征服德·雷纳尔夫人的过程,实际是他()A.战胜自己怯懦心理的过程B.收敛自己野心的过程C.躲开是非漩涡的过程D.战胜对方傲慢心理的过程9.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第十章“阴影的实质”中描写的法庭审判,发生在()A.伦敦B.罗马C.巴黎D.佛罗伦萨10.《国际歌》第三节的前两句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上帝、凯撒和护民官”,紧接着的两句是()A.“世界就要根本改变面貌,一无所有者要做天下的主人!”B.“劳动者,起来自己救自己!我们要创建人类的共同幸福。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因阐述 “日心说” 被罗马教廷 宣布为禁书
“异教徒”布鲁诺

因坚定维护“日
学 心说”被罗马教廷

宣称为“异教徒”, 烧死于罗马


的 因观测证实哥 斗 白尼学说被判处
争 终身监禁。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伽利略“终身监禁”
三、科学革命(16—17世纪)
4、特点 他①(重宋实应验星;)②全重面理搜论集;整③理重传分统析农;业④、重手逻工辑业推技理术和,数撰学成表《达天方工式开;物》一书。 ⑤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⑥领域广泛 ——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摘编自《牛顿传》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
需要的新文化
(四)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
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 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
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或者半醒状态。这层纱幕由信仰,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 崇尚理性(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
开普勒 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达尔文 生物进 化论 1859
伽利略 近代科 学之父
三、科学革命(16—17世纪)
3、代表人物及成就
领域 国别 人物
著作
成就与贡献
影响
天文学
物理学 生物学
医学
波兰 德国 意大利 意大利 英国 英国
比利时
哥白尼 开普勒 伽利略 布鲁诺
牛顿 达尔文 维萨留

《天体运行论》
日心说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初)
(六)影响:文艺复兴在一定 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 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 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 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

勃鲁盖尔——精选推荐

勃鲁盖尔——精选推荐

勃鲁盖尔2020121怪异与沉静老勃鲁盖尔( Bruegel Pieter )出生时,博斯( Hieronymus Bosch )已经过世 9 年。

他们一个成长于比利时安特卫普,一个住在荷兰斯海尔托亨博斯,两地直线距离不到 100 公里。

那时,这两个城市都属于尼德兰,因其领土中约 50% 低于海平面,所以又被称为低地之国。

背叛天使的堕落老勃鲁盖尔 1562 年博斯的奇幻,老勃鲁盖尔一定领略过。

就像《背叛天使的堕落》这幅画,里面挤满了奇奇怪怪的博斯式的异形,它们有的钻进了鲁特琴,化身为龙虾怪;有的头戴盔甲,手持兵器,却没有身子;也有的酷似河豚,一脸凶相,欲向下俯冲...各种小怪兽这是典型的宗教题材绘画——世界被创造之初就隐藏着罪恶,背叛的天使变成恶魔侵入人间,带来了死亡与贪婪。

身着金盔的天使长圣·米迦勒( Saint Michael )没有一丝杂念,是绝对正义的化身,正带领圣洁天使们斩除罪恶。

与此同时,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

它又是一幅指向史实的画作:查理一世在位时,西班牙国库年收入的一半都来自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尼德兰,而这位君主却变本加厉,对此片区域进行了极其残暴的专制统治,短短几年内,被宗教裁判所处死的新教徒达 5 万人之多。

画中正义与黑暗的对决,即是对这一事件的隐喻。

天使老勃鲁盖尔的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继承博斯和脱离博斯。

前一个时期,在博斯的影响下,他的作品展现出了惊人的想像力,并推开了超越绘画技巧的幻想世界的大门。

后一个时期,老勃鲁盖尔独自前行,他将视角转向大地,土地上的农民、景观和时刻发生着的世俗鲜事,都是其表现对象。

阴天老勃鲁盖尔 1565 年干草老勃鲁盖尔 1565 年牧群老勃鲁盖尔 1565 年变化,具体发生在 1565 年。

收藏家尼古拉斯·容格林科( Nicholas )希望用一组有关季节的油画装饰自己的新家,于是找到了 40 岁的老勃鲁盖尔。

传统的尼德兰习俗,将一年分为六季,分别是早春、春天、初夏、仲夏、秋天和冬天。

2016西方文学史知识点

2016西方文学史知识点

西方文学史知识点一、填空题: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希伯来民族的神话与史诗是《圣经》。

西方美学的奠基人是亚里士多德。

西方美学的奠基作是《诗学》。

3、维吉尔创作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伊尼德》。

罗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悲剧作家是塞内加。

4、荷马史诗是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英雄史诗构成的。

荷马史诗的情节是以特洛亚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为基础的。

在传说中,特洛亚战争是因希腊美女海伦被抢引起的。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阿喀琉斯的愤怒”。

5、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发轫于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则是祭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剧。

古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喜剧和新喜剧。

6、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希腊“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被称作“戏剧艺术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公认为希腊悲剧的典范。

8、中世纪文学的主潮是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中世纪教会文学的主要艺术手法是象征、寓意、梦幻等。

9、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

但丁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为《新生》,女主人公为贝亚特丽采。

10、《神曲》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但丁原给这部作品定名为《喜剧》,后人对它推崇备至,称它为“神圣的喜剧”,中文意译为《神曲》。

11、蒙田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他的《随笔集》是法国近代第一部散文集。

12、16世纪中叶,西班牙文坛上流行着一种独特的小说——流浪汉小说。

13、维伽被称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塞万提斯被视为现代小说之父,代表作《唐吉诃德》模拟骑士小说的写法,描写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主仆二人3次游侠的故事。

14、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指《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5、高乃依被称为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16、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和代表。

世界中世纪史:第七讲 15世纪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共25页

世界中世纪史:第七讲 15世纪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共25页

世界中世纪史:第七讲 15世纪前的德 意志和意大利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平 等的。 ——波 洛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的遗绪——从博斯到勃鲁盖尔16世纪初期,欧洲南部的“文艺复兴”之风很快就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对北方民族产生了迅疾而显著的影响,乐于复兴古典学术的各领域学者都已习惯于面向意大利。

然而,与科技的进步不同,艺术的“进步”并非线形,一件哥特风格的作品可以与一件文艺复兴风格作品不相上下,同样伟大。

当北方诸国的艺术家惊叹于南部文艺复兴的成就,自惭形秽并纷纷趋风跟从之时,毗邻北海而居的博斯与勃鲁盖尔二人——跨越半个多世纪——固执地回溯中世纪艺术遗绪,努力发展着北方艺术传统。

他们作品的风貌明显区别于同时代的文艺复兴画家,更多地反映出中世纪末期的衰落与转型,他们在一条狭窄却独特的道路上探索。

一、宗教精神的世俗化:节日与狂欢中世纪末期,随着宗教的控制力量逐渐衰减,宗教仪式与宣教中对于“罪恶”的批判演化成一种铺陈的赋体描绘,成为淫滥的享乐。

华丽奢侈的追求以及放肆狂欢的日常生活在宫廷与民间迅速蔓延开来。

“节日”成为那一时期社会中的重要成分。

深重愁苦的日常生活与苛严的宗教条规使得人们更加强烈地陶醉于感官刺激与享乐,而像节日这一类的集体欢庆似乎成为拯救生活的极少数方式之一——毕竟“节日”在宗教中是有章可据的。

在这样的“节日”中,极端的神秘主义和粗俗的享乐主义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一种非现实的魔幻气息。

在博斯的大量作品中,我们可以仔细分辨出那些充斥画面的光怪陆离的珍禽异兽、仙草奇葩,群男群女杂处其间,体貌大同小异,但却是个个姿态夸张,神情或渴望或狂喜,仿佛在一种巨大的欢乐与幻觉笼罩之下。

即便是在一些显然用于宗教讽谏劝喻的三联画中,博斯对于战争、对于灾难乃至末世景象的描绘,与当时南部的文艺复兴诸家相比,更像是一场恣意的狂欢,是接触枷锁束缚之后无所忌惮的杀戮,画面充斥着一种暴力与恐怖的“快意”。

以颇具代表性的一套失乐园题材的三联画为例,左联描述亚当夏娃与上帝共处伊甸园的场景,三人姿态僵硬,面部毫无表情,但在背景大面积的草坡池塘处,博斯不厌其烦兴致勃勃地勾画了大量的珍禽异兽,诸如独角兽、三头蜥蜴、二足狗之类,皆非现实中物,犹如一个动物园,完全是华丽铺陈的展示。

中联是放逐之后的人间景象,画幅中段为一群欢娱男女跨骑百余匹鹿、熊、豪猪、豹以及那些怪诞无名的兽类绕圈嬉游,姿态夸张放诞。

圈中为一水池,池中数十妙龄女郎或嬉水或闲立。

而画面下步则是更其恣意的狂欢场面,人群面露贪婪饥渴,或争食或求爱,其间夹杂大量怪异无比,不合比例的居穴、果实。

在辽阔的远景,则远远伫立着五座状若生物的巨大塔状“建筑”,极类现代科幻片中的外星景象。

右一联展现末世,更是光怪陆离,画面极其混乱:浓重阴郁的背景之下,各种巨型人体器官诸如耳鼻心肺之类成为战场上的道具,人兽杂处其间,操戈相向。

然而画面中奇幻的想象、夸张的造型,仍使人感到其中的人物竟是在纵情享受战争给予感官的强烈刺激。

整幅三联画,“狂欢”的精神超越了一切现实的幸与不幸,成为一种终极的欢乐。

相形之下,勃鲁盖尔在数十年后所处的环境显然已是大不相同,似乎是开明得多、宁静得多了。

在勃鲁盖尔的早期作品中,仍出现大量战争与末世题材,其怪诞形象及诡异造型与博斯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这里的背景已逐渐演变为现实中的荒凉场景,是现实的大地,画面气氛格调也因而由“狂欢”转向真实的恐慌。

到了中晚期,取材一变而为北部乡村的风俗生活,那些在封闭、偏僻的环境中劳作、游乐的农人们显得愚昧而呆滞,与欧洲南部蓬勃复兴的社会环境迥然不同,依然延续着中世纪的气息。

二、美感:细节与整体中世纪末期心性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即是对于繁复细节的突出关注。

强调每一细节,发展各种思想和形象达到顶点,给予心灵中每一概念以确定的形式。

正如杜伦·格瑞维勒对杨·凡·艾克的一幅圣母像的描述:“惊呆了的观者发现在圣婴的头和圣母的肩之间,有一座市镇,满是尖尖的山墙和精美的钟楼,一座教堂由无数立柱支撑;一个巨大的广场,有一座楼梯横跨其上,并用细致的笔触画出楼梯上往来奔跑着的生动形象;观者还会被一座弧形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所吸引;顺着蜿蜒的河流,水上有小树皮泛起的涟漪;河当中,有一个比小孩指甲还小的岛屿,那儿有一座领主城堡,无数的小角楼,树木环绕;画的左边,有一个码头,种有树木,满是步行的过客。

如果看得远些,越过绿色的山顶,仔细地看一会儿,会发现雪山逐渐融于天空的淡蓝色之中,那儿漂浮的烟雾朦朦胧胧,隐约可见。

”而这种对于心目中每一概念还原具体为图象、并且不分主次平均对待每一细节的审美追求,与文艺复兴绘画所强调的概括、简练相比,显然是水火不容的。

因而米开朗基罗批评道:“佛兰德斯他们画所有事物时,严格地然而是靠不住地描绘着事物的外表。

画家们偏爱选择能唤起虔诚的狂喜的主题,比如圣徒或先知的人像。

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画有大量人物的所谓风景画。

虽然眼睛得到了愉悦的印象,但这些画既谈不上艺术也谈不上理性;既不匀称也不成比例;即没有价值的选择也不富丽堂皇。

简言之,这种艺术没有力量也没有个性;它只是同时详尽地复现许多事物,其中任何一样都足以唤起一个人全部的关注。

”这种对细节的无休止刻意关注,在博斯与勃鲁盖尔的大型场景绘画中体现得犹为明显。

从这个方面来讲,此二人的绘画显然更多地延续了中世纪的审美传统,而与南部文艺复兴相疏离。

在宗教画方面,我们以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庭天顶画与上述那幅博斯的三联画相对比,便清晰可见二者在审美理念上存有何等巨大的差异。

在《原罪》这一部分中,米开朗基罗将背景处理为辽阔平坦的草地与宁静天空,显然将全部目光集中于亚当夏娃、诱惑之蛇、上帝这三者的动态关系上,如此方显得主次有致,重点突出。

而前景人物着意刻画,解剖谨严表情生动,背景则以含蓄浅淡的笔触平平涂抹。

与之完全不同的是,博斯对于背景中的珍禽异兽的描绘显得兴趣十足,而前景的三个主要人物却显得僵硬,如雕像一般竖立,他们的存在仅仅如同一个符号,提醒着观者这幅画的主题,就像中世纪祭坛画中大量千篇一律的程式化形象一般。

在世俗生活题材方面,我们可取乔尔乔内与提香合作的《田园合奏》与勃鲁盖尔的乡村风俗画对比,我们发现二者在主次与空间处理上是何等不同:前者以典型的焦点透视法,突出描绘闲散嬉游于草地上的二男二女,刻画生动充分,背景则是大片广阔风景,仅于树下隐约点缀一农人,且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除此以外就再无人烟。

而勃鲁盖尔的大量作品更多地使用了散点透视,画面人物主次界限模糊,平均对待,各具情态,以场景结构支撑画面空间与构图。

博斯与勃鲁盖尔审美取向的一个重要来源依然可追溯到中世纪宗教绘画:在这类绘画中,“我们难以区分开主次的成分,每一种事物都是具有本质性的。

基本的主题也许对观者并无趣味,并不值得眷顾,但由于画面中的细节,作品也不会失去其吸引力,除非宗教感受压倒了审美欣赏。

祭坛画“上帝羔羊”的观者,也许会常有强烈的兴趣,关注那主要场景的花地、“上帝羔羊”爱慕者的行程、背景中树后面的塔群,它们因其庄严神性成为作品的中心形象。

观者的目光会游离开上帝、圣母和施洗者圣约翰之类的无趣形象,而注视亚当、夏娃,注视爱慕者的肖像,注视醒目的阳光映照的街道以及搭着毛巾的小黄铜壶。

观者并不关心神秘的圣餐是否得到了精确的表达,他只醉心于亲密的气氛以及所有细节惊人的完美,在他眼中,纯细微末节的东西也被看作是有秩序的,他认定这是杰作。

“这样,艺术家在细节的表达上是完全自由的。

他只受制于构思主题的流行惯例程式,而后其他方面则可自由无羁地放纵他的想象。

他可以随着灵感的恣肆去描绘物料、草木、见闻、人脸等等。

细节的丰富并不会使画面超载,就像衣服上点缀的花卉不会使衣服累赘一样。

”([荷兰]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衰落》)三、叙事与抒情及衰解的象征主义以上所论及的那种对于细节的偏好,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它的内在原因,即对叙事的偏好。

倘若将绘画与文学一样分为叙事性的与抒情性的,那么中世纪绘画显然因其宗教功能而更多地倾向于叙事型,而文艺复兴绘画则因其人文精神的张扬表达而接近于抒情型(此种张扬的抒情发展至洛可可绘画而达于极端,成为滥情。

)秉承罗马艺术的中世纪绘画放弃(或失落)了希腊艺术中那种栩栩如生精巧生动的造型方式,同时,新宗教改革对图象的禁止,这二者共同使得中世纪绘画不再有必要、有兴致去津津乐道地描绘一个完美的肖像或一组优雅的衣褶。

公元六世纪末的格雷高里大主教提醒那些反对一切绘画的人们注意,许多基督教徒并不识字,为了教导他们,那些图象就像给孩子们看的连环画册中的图象那样有用处。

他说:“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

”显然,以这种方式得到承认的艺术类型,必是一种大受限制的、叙事性的艺术。

而博斯显然执着地追随着这一古老遗风,他固执地不愿被拖入来自南方的近代艺术运动,或许正如贡布里希所言,一个艺术家成功地将曾经萦绕于中世纪人们心灵之中的那些恐惧,转化为可感知的具体形象,这还是第一次,大概也是唯一的一次。

这一项成就大概只能恰恰出现在这一时刻,这时旧的观念仍然强大,而近代精神已经为艺术家提供了把他们所看见的事物表达出来的方法。

然而倘若以乔托、杜乔、弗朗切斯卡那样的典型的中世纪绘画中纯粹的叙事性相比,博斯的绘画显然更加注重人物姿态与表情的生动,而透视法的运用,更为背景环境的丰富提供了可能。

在色彩的鲜艳与亮丽方面,博斯显然也受到了南部绘画的相当影响。

这些综合起来,使得博斯的幻想性叙事中飘荡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抒情成分,一种充满玄思的抒情。

勃鲁盖尔前期作品仍效法博斯,但中晚期的风俗画显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文艺复兴以来近代绘画的技法与观念,比博斯更近了一步。

尽管他仍致力于努力发展北方艺术传统(这种传统可以一直回溯到中世纪写本页边的“诙谐画”和十五世纪艺术中所表现的现实生活场景),但对于背景环境的进一步强调(此时代的风景画已渐渐从人物背景的地位获得独立,开始形成自身的审美价值与描绘手法),以及对于透视法的更加娴熟、合理的运用,使得画面获得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抒情意味。

人物与风景完美结合,叙事与抒情已经难以截然分开了——诸如那些雪地狩猎或乡村婚筵之类的作品,作者既是在讲述乡村生活的日常故事,同时又是在渲染一种宁静广阔的田园情调。

对此,我们可综称为一种“气氛的营造”。

另一方面,抒情因素的出现导致了象征主义的衰解。

象征中的相似,是建立在共同的特征基础之上的,并假定这些表象的特征就是事物的本质。

比如在中世纪,看到玫瑰在刺丛中开放,马上就会联想到贞女和殉道者在迫害中的傲然荣光。

这其中相似性的产生,是因为它们同样的特征:玫瑰的美丽、温柔,它的纯洁及色彩,正与圣女如出一辙;而花的红色,恰如殉道者之血。

但是,如果红色和白色的概念不过是基于物理光量之类的差异,人们也就不会着迷入神了。

而现在,温柔、美丽与纯洁的花朵已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审美实体,获得了自身的审美价值,成为独立的抒情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