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五”普法工作总结
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进展。
本文将对“七五”普法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成果
(一)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
自2016年提出“普法三年行动计划”,全国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如法治宣传月、全民普法日、青少年文化示范基地等活动,全面提高了普法水平。
“七五”期间,各级政府纷纷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普法计划,精心编制普法宣传材料,开展媒体宣传、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村、走进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特别是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运用,使法律知识等法治教育活动更具时代特色和广泛性,较好地推动了普法工作的开展。
(二)司法公正和审判效率持续提升
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增强司法公正和提升审判效率一直是重点和难点,但是“七五”期间,各级人民法院不断推进审判公开化,优化审判流程,加强对案件的监管,健全审判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得司法公正得到更好的体现。
此外,全国法院联办业务网络的建立,让审判过程变得更加公开化,服务对象也更广泛,为当事人公平正义的获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三)法治环境逐步优化
在普法工作中,法治环境的优化也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在“七五”期间,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控,通过深化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信用体系等措施,切实提高了社会诚信度、维护了法治环境的稳定性和良性双向循环。
此外,在制度建设方面,法治环境的建设也日益完善,相关的立法、条例、规章、制度等不断更新完善,切实保障了法治环境的稳定运行。
二、不足
(一)普法覆盖率有待提高
尽管全国普法工作已经能够开展到省、市、县甚至到基层社区、学校、企业单位,但是普法工作的覆盖率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是地理分布上的问题,尚有少数人未能接受到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另一方面是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不同所带来的普法教育难点,加之时下普法的方式与年轻人碎片化阅读习惯、社交网络等需求较为吻合,但中老年人等还没有接受到法律知识相关的互联网教育等服务。
(二)普法工作深度还需加强
在“七五”期间,广泛的普法教育活动不仅扩大了宣传渠道,也
切实提升了法律意识,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条件,导致很多人仍然缺乏理性决策,未能真正将法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更未能形成长效的法律意识,这很可能导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法治文化宣传还需进一步深化
法治文化是指通过有效的普法教育等形式和手段,建立起公正平等、文明教育、人文关怀、公益慈善等法治价值观和文化体系。
在“七五”期间,在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各地法治文化建设存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失衡,需要在建设实施方面进一步加强理性控制,使其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法治基础教育的作用。
三、建议
(一)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加强法治文化的宣传教育,挖掘和普及先进法治文化和法制精神,为公众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切实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促进整个社会法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进一步完善普法工作机制
建立科学的普法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普法大计划,加强部门之
间的协作与衔接,形成有力合力,保障普法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
同时,探索和实践更为个性化的普法方式和品牌,推广和普及成功经验,为普法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
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将普法教育和媒体宣传同互联网和新媒体结合起来,使普法工作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时代特色,借此推动普法工作深化和升级。
(四)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和效能
在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提升法律援助的效率和质量,为遇到法律问题的弱势群体提供及时的法律帮助和维权服务,确保公民权益的不受侵犯和保护。
总之,“七五”普法工作的取得的成绩不仅体现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和拓展,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只有在总结经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更为聚焦的目标、更为务实的措施,持之以恒地做好普法工作,才能夯实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