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三次变革的历史启示

合集下载

评述清末改革

评述清末改革

评述清末改革摘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加重。

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先后进行了多次变革,这些改革历经了洋务运动、戊戍维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阶段。

改革的目的虽然只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改革是朝着民主化的方向迈进的。

受形势所迫,政府高层不得不发动改革。

此后,改革便成为时代潮流,不可遏阻,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

改革没有达到它的最初与直接目的,但改革的启示、经验教训对现实中国的改革依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引语: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危局唤起王朝统治者的自救意识,从而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四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

这三场改革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迈出了面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经验教训一、起步——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惊醒了魏源等少数中下层政府官员,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别是圆明园的那把大火则彻底震惊了整个清王朝。

而洋务运动就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经过两次战争,中国出现了一批较为开明的统治阶级官员,他们较为关心国家命运,探究失败原因,认为外国只是船坚炮利,若学习了西方造船与制造武器技术,中国便不会失败。

虽然他们的思想有很大偏差,但是他们迈出了走出封建的第一步,睁眼看世界由他们开始,限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思想并没有付诸行动。

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接受部分开明思想,他们认为“办洋务,师夷长技,造炮舰,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在清政府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的首肯下,洋务派成员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晚清三次变革的历史启示

晚清三次变革的历史启示

晚清三次变革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启示严格地说,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从晚清开始的。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一个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民族主义互动的一个过程:面对西方自由主义文明的挑战,统治者和社会政治精英不断反思自己的统治策略和政治体制,采取各种措施向西方靠拢;面对“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民族主义情绪在朝野上下不断上扬。

所以,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所有变革具有既学习西方,又具有抵制西方的双重性质。

晚清中国,由统治层发动的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重要变革有三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三次变革,在认识层面上一次比一次深入,在变革范围上一次比一次宽泛。

每一次变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三次变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一、矛盾与困惑:晚清的三次变革的曲折进程洋务运动源于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令清廷上下感到西方强权政治和国内呼吁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双重压力。

总结战败的教训,清朝统治层主流派认为中西的根本差异在于器械的落后。

议政王奕訢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1]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2]这两位权臣的话在当时的清廷,颇有代表性。

于是一场以“求强”、“求富”为主题的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90年代展开。

在洋务运动中,一大批近代军工企业在中国建立起来,而军工企业的开办,又附属地产生了一大批近代民用、民办企业。

对于洋务运动,李鸿章非常乐观,他说: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叫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3]历史在此似乎表明:中国近代化的工业框架就要构成,中国已经露出跨入近代化国家行列的征兆。

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平坦。

洋务运动从始至终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充满着权力的交锋与管理的腐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败于小小邻国日本之手,成为国人奇耻大辱,洋务运动的成果亦在一战之间消失殆尽。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摘要: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清政府不得已实行至上而下的“变法自强”改革。

虽然清末变法的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是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认真总结其成败得失将会给我国当前改革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关键字:清末变法改革资本主义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璀璨的中华文明长河,从洪荒奔向文明,从远古奔向未来,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的心酸和遗恨。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震撼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揭开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章。

尽管已经数次试图摆脱欧美列强铺就的轨道,走自己的路,但每次倔强抗争的结果,无不以头破血流为代价,徐羽归来。

欧美列强挥舞的大棒如同不可跳越的魔棒,逼迫衰亡民族重新塑造着自己的形象,重新择取民族生存的道路。

为救亡图存,清廷自光绪二十七年开始,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进行法制改革。

至宣统三年清帝逊位,变法共进行了十余年,仿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中华法系转型进入近代化。

清末变法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从1901年到1906年是“新政”时期,从1906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为“预备立宪”时期,这两个时期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修律活动,促成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

1一、清末变法的历史意义清末变法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点,代表了中国的合法团体探求现代化道路的最高水准;它也是中国新一阶段现代化运动的起点,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推动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全面启动。

它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历史上的里程碑和分界线。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中依次衔接,步步深人的三次改革尝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历程链条。

每一次改革运动,所昭示的都是渐次接近于现代化运动的终极目标,呈现出越来越接近,但却始终难以相交的历史态势。

洋务运动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金钱组建起来的看似豪华的近代化军队最终也被战争无情的证明了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只新其貌、而不新其心的洋务运动注定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从晚清三大论战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从晚清三大论战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从晚清三大论战看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札记11历本11105214101 陈慧珊最近,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让我受益匪浅.陈旭麓先生把历史与论述有机结合,通过对精炼的史实分析,以阐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了出来。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书中看到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的社会。

而且中国近代社会的新旧嬗变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通过其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陈旭麓先生描写的晚清的三大论战即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革命派与立宪派之间的论战,这就是上述观点很好的体现.1840年6月,随着鸦片战争的打响,英国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英国的船坚炮利让闭关造成的虚骄与懵懂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他们之前对“夷人”的见识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则将沉重的震撼也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割地赔款、通商口岸的开放等使清政府受到严重的打击,中国近代社会则开始不断地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这期间,洋务派开始产生兴起。

而事实上,在今日被称为洋务派首领的曾国藩和奕本来与官僚士大夫群中的其他人一样鄙夷西方人,并相信天朝的挞伐可以驱赶逆夷。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在被迫与西方人周旋交际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地从对手的身上感触到另一个世界的一部分,获得了中国传统历史经验中所没有的新知识,思想因之也发生变化.文中陈旭麓先生讲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多次痛詈英夷“性同犬羊".对于一个没有目见西方人的士大夫来说,这种骂词,一半来自历史,一半来自途说。

然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他由于阅历和观察,却颇知西人亦有“素重信义”的一面。

高中晚清知识点总结

高中晚清知识点总结

高中晚清知识点总结晚清,是指清朝的晚期,从19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

这一时期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知识,对于了解中国晚清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高中晚清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晚清的政治1. 外国侵略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最终导致了中国的领土割让和废约。

2. 改革变法为了应对外国侵略,晚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法的尝试,如太平天国战争后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成功。

二、晚清的社会1. 经济落后晚清时期的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力低下,工业生产水平也较低。

2. 社会风貌晚清社会呈现出封建传统依然存在,但也有改良思潮兴起,社会风貌复杂多样。

三、晚清的文化1. 文化启蒙晚清时期,一些启蒙思想家开展了关于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活动,如严复、梁启超等。

2. 文学艺术晚清文学艺术方面也有着丰富的成就,如诗人屈原澈、小说家吴趼人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晚清的思想1. 民族主义晚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呼吁振兴中华民族,如康有为、梁启超等。

2. 经世致用在晚清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理论家,他们注重实践和应用,如张之洞、張謇等。

3. 新学新学是晚清时期的一种学术思潮,其代表人物有钱玄同、严复等。

五、晚清的民族运动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新阶段,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历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反封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晚清的历史评价综上所述,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作为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末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外国侵略、国内革命、政治改革等多重重大事件。

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七、晚清的历史启示了解晚清时期的历史也可以对现代中国产生启示,尤其是对于如今中国的改革开放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启示。

中国法制史论文 晚清法律制度变革的启示

中国法制史论文  晚清法律制度变革的启示

晚清法律制度变革的启示摘要:1840年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司法主权遭到践踏。

为了挽救危局,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修律变革。

先后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律。

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了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关键词:清政府法律制度变革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的历史发展从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获取了领事裁判权,清政府的司法主权遭到践踏。

1900年到1911年,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修律变革。

这就是晚清法律制度变革的背景。

而在这一时期,中国人的法观念也有了重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清朝统治集团由盲目排外到提出“中体西用”,由维护三纲到批判三纲,由专制神圣到君宪、共和观念的产生与传播,由以人治国的观念到以法治国观念的萌芽,由司法与行政不分到司法独立,由以刑为主到诸法并重。

尽管这些新的观念并未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但是这些观念为清末的修律和司法改革做了铺垫,成为晚清法律制度变革的一个奠基。

清末修订法律历史大约为十年,初步建立了仿大陆法系的法律体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清王朝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作为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一个步骤,《钦定宪法大纲》在共23条正文和附录里阐述了“君上大权“臣民权力义务”等内容。

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

《钦定宪法大纲》实质在于给封建君主专制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皇帝专权,人民无权,体现了清朝贵族企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和愿望。

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又抛出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即《十九信条》。

相比于《钦定宪法大纲》,《十九信条》在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

晚清时期的政治改革与变革

晚清时期的政治改革与变革

晚清时期的政治改革与变革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压力,政治制度也呈现出一片混乱和不稳定。

政治的改革与变革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也是许多思想家们探讨的重点。

一、背景描绘在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初,中国正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划分势力范围,许多城市沦为战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的损失。

同时,政治制度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因为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国与国之间联系的纽带非常薄弱,所以许多先进的思想和文明不得不经过长时间的滞留才得以传播。

这样,政治体制就变得越来越落后,不仅各级官员腐败严重,而且国家的治理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政治思潮的兴起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的各级民间智囊、学者、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们开始大力呼吁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政治观点。

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要数光绪年间的戊戌变法了。

戊戌变法,即光绪二十二年8月29日(1898年)底 ~ 光绪二十四年4月21日(1900年)期间,清政府在慈禧太后驾临国外时,蒋春雷、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主张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宏观调整,反对维护“封建传统”而主张现代化。

这次变法,虽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但中西合璧的思想充分展现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智慧。

尤其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影响到了后来的政治改革和经济转型。

三、政治改革探索的尝试在戊戌变法的政治思潮影响下,清朝政府也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探索。

例如,1906年光绪帝颁布的《宪政皇法大纲》,标志着清朝政治思想正式走向机构化。

这部法典规定了各级政府机构、法律程序、行政程序等一条条政治条款,明确声明了清朝政治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王朝之内,而要转向依法治国的方向。

同时,当时还有很多知识分子、有识之士也在进行自己的改革尝试。

例如,《新民丛报》就是推动变法运动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一个报纸,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达和文化、思想资源的流通平台。

四、政治改革与变革的启示虽然最终,晚清中的政治改革并没有成功,但它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汲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此时期,中国遭受了外敌侵略,农民战争肆虐全国,社会各阶层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以下是对晚清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的一些论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城市化与交通革命在清朝晚期,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大批外国资本的流入,中国的城市逐渐增多,城市人口也迅速增加。

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各大沿海城市,像是上海、广州和天津等地。

此外,铁路和邮局的开通也对晚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铁路极大地缩短了各个地方之间的距离,邮局则方便了人们的通信。

此外,港口的发展也为城市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这些城市化和交通革命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二、宗法制度崩溃晚清时期中国的宗法制度逐渐失去其对社会的控制力。

中国的封建制度滞后于时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封建制度与现代化社会发生了冲突。

此外,由于封建制度的腐败,这种制度在农村中逐渐失去其影响力。

在这种情况下,新思潮开始兴起,世俗主义的思想逐渐占据了上风。

这一现象进一步导致了宗法制度的崩溃。

三、女性的地位与权利在晚清时期,中国的女性地位逐渐提升,女性的社会角色也因此得以扩大。

过去,传统封建制度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男性。

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女性运动也跟随而来,女性得到的教育机会也随之提高。

这种趋势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持续地发展着。

女性现在享受更多的教育机会和社会权利,但是这个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教育的现代化在晚清时期,中国的教育经过了深刻的转变,从满足宗教和功利性需求转变为满足现代化的知识需要。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教育也跟着改变。

传统教育制度的崩溃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兴起使得中国教育的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五、妇女解放运动在晚清时期,妇女解放运动逐渐兴起。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妇女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这种趋势的发展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论晚清时期历史及对现代中国的启示

论晚清时期历史及对现代中国的启示

论晚清时期历史及对现代中国的启示班级:1202 学号:6511939 姓名:赵雅馨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在明朝前世界上主要的发明与成就一多半均出自于中国。

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①这些发明传入西方国家后,又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

直至乾隆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居世界第一。

然而辉煌的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危机,在康乾盛世之后的几百年里,中国经济水平不断下降。

直至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大量白银如流水般流出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成就的本身。

”巨大的成就背后是巨大的危机。

中国在短短的一百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独领风骚数千年的泱泱大国,何以沦为列强瓜分的鱼肉?本文将着重论述晚清时期中国的衰落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中国五千年历史虽经历代王朝更迭,但本质从未发生改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皇权社会,从秦始皇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

中央集权为政府带来了足够的权力调动国家资源,为建立并维护一个统一的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带来了所需要的安定环境,促进了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在世界独占鳌头的因素之一。

然而专制的弊端却在清末日益显现。

专制阻碍了近代前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重农抑商政策在晚清时期达到巅峰,巩固了自然经济基础,以及晚清王朝的统治。

把人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以满清政权的长期稳定。

雍正时期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抵御外族入侵,这切断了中西文明的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传播。

思想上,满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愚民政策,试图控制人民的思想,抑制了新思潮的传播。

实行文字狱、八股取士严重摧残了人民的民族精神与自由思想。

它加固了旧制度、旧思想在中国的继续。

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论文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

评述清末改革之清末新政关键词:清末新政改革中国现代化进程失败经验教训清朝末期,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风雨飘摇,内有农民的不断反抗,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在内忧外患之际,清政府也做了一些“挣扎”即清末改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下面以清末新政为例,评述一下清末的改革。

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之后,在最后十年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清末新政最终以清朝的灭亡而告终,其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清政府近代以来所实行的每一次变革,大多是在国家经历了外来侵略、民族面临危机的背景下所做出的被动反应。

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生存与自救,但也正是如此推动了清政府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也才有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因此,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发展的必然。

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了变法改革的谕旨“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以闻”。

[1]这份诏书实际是清政府全面推行变法新政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一)从清末新政的内容看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新政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

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扩展到“预备立宪”,并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军扩展到确立现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建立学堂、废除科举扩展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谓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运动。

1.政治改革:前期主要是整顿吏治,裁撤合并中央和地方一些旧有机构,同时创立商部、学部,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等。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遂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

厘定中央官制,确立司法独立和自治原则,设资政院、咨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一系列新的法规等。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演变及其经验与启示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演变及其经验与启示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演变及其经验与启示近代中国经历了数次制度变革,这些变革的背后都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从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从五四运动到农民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制度之路,这些制度变革对于中国以及全世界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一、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新的民主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实行了戊戌变法。

这一变法试图削弱传统封建制度的影响,进行现代化改革。

变法的实行在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其失败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警示。

首先,中国传统封建制度和西方先进制度之间的差距巨大,单纯的模仿西方,抛弃传统并不可取。

其次,变法过于急功近利,改革幅度太大,没有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

再次,变法的推行过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民意支持,缺乏经过广泛协商的程序。

所以,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民意的参与,稳步改革以逐渐适应社会进步。

二、十年动乱与新文化运动十年动乱和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社会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解放”。

革命的理性思想和新思潮都呼唤着一个新的更加真实和自由的中国。

因此,十年动乱和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前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此前的尝试,中国的年轻一代对于传统观念、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劳动力的意识和质量提高也增强了工人与知识分子的组织实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直接参与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决策,例如制定新的宪法和教育法等,展现了中国人民自我觉醒和整合的决心。

但是,十年动乱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不同政治派系的冲突和群众的不理性行动,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思想狂热和极端主义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段历史,尽可能排除人类社会特有的狭窄和民族之间的误解,实行更加稳定和有序的改革项目。

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贡献巨大。

清末社会改革对今天的影响

清末社会改革对今天的影响

清末社会改革对今天的影响摘要:上承鸦片战争,下至辛亥革命的晚清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李鸿章说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清王朝面对内忧外患,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政三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

三次改革在认识层面逐步深入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虽然三次变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运动一、洋务运动:改革的起步洋务运动的改革范围包括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

对于改革者来说,政治改革难度最大,遭遇的阻力也最大,改革者自身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对政治改革认识不足。

因此,洋务运动这个阶段的政治改革,力度很少,只是针对旧有的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晚清政治改革的全过程看,洋务运动是政治改革的起步。

其改革的内容有: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设立总税务司署;设立同文馆。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职权很广泛,总揽了清政府的外交、国防、经济建设大权。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政府第一次拥有了正式的外交机关。

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初目的是为了避免外国人直接进京,让外交活动的场所远离京城,在政治改革方面没有多大意义,这两个重要职位长期被湘、淮军阀势力所攫取。

总税务司署的特点是聘请洋员管理,英国人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

总税务司署有洋员数百人,他们大胆引进西方管理模式,尽力让中国海关与国际接轨赫德执政期间,积极改革海关制度,把西方的海关制度、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引入中国,并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财务纪律及其审查制度,海关财务舞弊现象被有效扼制,海关的行政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海关税收增长迅速。

同文馆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洋务运动这一阶段的政治改革只是动了行政体制的一些皮毛,然而就是这点皮毛的触动却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改革的领导人恭亲王奕訢被讥讽为“鬼子六”(恭亲王行六),洋务派官员被斥责为数典忘祖的卖国贼,曾经有限度的支持改革的慈禧在保守派的压力下摇摆不定。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史——晚清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史——晚清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历史教案:近代中国史——晚清社会的转型与变革近代中国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历史涵盖了晚清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晚清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和挑战,从而催生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和转型。

本文将通过分析晚清社会的背景、变革的原因以及变革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探讨晚清社会在近代中国史中的转型与变革。

一、晚清社会的背景晚清社会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即清末民初时期。

当时,国家整体实力相对衰弱,外国列强逐渐侵占中国领土,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和压迫。

与此同时,内部腐败也日益加剧,造成国家治理无力、民生困苦等问题。

二、晚清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原因1. 外国列强入侵:19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开始向东亚扩张,并逐渐侵占了中国领土。

不平等条约签订后,外国列强将中国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对中国实行掠夺和剥削。

这引发了民族危机,激起了国人的爱国情怀,促成了晚清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2. 内外交困:晚清时期,不仅有外国列强的入侵和控制,还有内部政治腐败和动荡。

清朝政府由于官僚体制的固化、封建家族势力的掌控等原因,导致国内政治混乱不堪。

同时,军队弱化、经济衰退也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3. 社会矛盾与动荡:晚清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矛盾。

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频发、民生凋敝,百姓贫困潦倒;另一方面是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工商业资本主义与传统封建经济之间的冲突。

这些社会矛盾在晚清时期不断积累,并最终引爆出来。

三、晚清社会变革与转型1. 改良运动:在晚清社会中,涌现出了一批既反对满清王朝专制统治,又不主张彻底革命的人士。

他们试图通过改良来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国家走向现代化。

例如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就是这一时期所进行的重要改良运动。

然而,由于内外反对力量太强、政治勾心斗角等原因,这些改革都遭到了失败。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晚清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具体表现之一。

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权结束,共和制度的建立。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嬗变及当代启示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嬗变及当代启示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嬗变及当代启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意识觉醒过程。

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的国家。

这一过程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开始对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产生怀疑和反思。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试图找到一个现代化的道路。

这一过程中,他们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和弱点,并对慈禧太后的专制统治表达不满。

第二阶段: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清复明的运动。

他们试图通过推翻清朝政权来建立一个新的民主制度。

这一运动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第三阶段:民国时期,中国的国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的计划,试图弥补中国的落后和不足。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民族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觉醒和加强。

第四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和加强。

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符合自己文化和历史传统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和民族特征得到了更加强调和发扬。

以上就是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历史嬗变,这个历程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但是,最终中国人民还是成功地实现了自己对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加强。

这个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对国家命运的掌控,这为我们当代也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才能更好地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挑战。

晚清军事变革的历史启示

晚清军事变革的历史启示

四、军事变革是自主行为,必须把学习外国与立足国情紧密结合
军事变革既要遵循世界军事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必须着眼中国的具体情况,如果全盘照搬西方军事的完整模式,中国的军事变革就会走上歧途。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船坚炮利”的技术和先进的“养兵用兵”方法不断战胜中国传统军事优势的严峻实现,中国各阶层、各种人士都意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其中一个著名代表人物,是时为布衣的魏源。他呕心沥血编著成长达百卷的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深刻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这部著作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并为后世的维新思想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魏源的诸多主张也具有盲目仿效西方的局限性。魏源等人并不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进步的原因,对西方军事也缺乏深层次的把握,因此,他对于如何“师夷之长技”的许多建议,带有明显的全盘照搬西方的倾向,基本上是不可行的。魏源称赞西方人制器精利,却不知道从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上找原因,只能归之于人的性情和用脑方式。他认为中国只要官办船厂、炮厂仿制西式武器装备,就能解决武器装备和海防问题,也是一种脱离中国实际的幻想。
分析表明,中国的军事变革必须紧紧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尤其今天,世界军事强国军事变革的理论、模式蜂拥而入国门,如果忘记了中国自身的特殊性,盲目追逐西方新概念、新理念、新模式,就会最终导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失败。
每当重大的军事变革历史时期,都是思想观念必须得到彻底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如果旧有思想体系仍然占有统治地位,军事变革很难成功。
当前,一提军事变革,就会自然想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然而,即使实现了军队的信息化而思想观念落后会怎样?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为后人留下了最好的回答。从甲午海战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看,中日双方武器性能不相上下,在个别舰船的性能上,中国甚至超过日本。面对这样的武器装备水平,日本大本营对海战拟定出三套预案。其中之一是:如果日本海军 在海战中失败,北洋水师掌握了渤海与黄海的制海权,则日本海军确保本土海域的制海权。由此可见,战前,日本对此次作战并未报有必胜的把握,甚至做好了战败的准备。然而,从军事思想和战略指导角度看,由于大清水师观念落后、作战理论陈旧,用祖上传下来的“八旗”观念和西方早以过时的“木帆船”作战理论,来指挥近代化的铁甲舰海军,最终含着千古遗恨沉没于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历史昭示后人:武器装备不落后但观念落后,照样挨打!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详解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详解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甲午战争爆发前,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晚清政府启动了以自强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改革。

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沦的命运,以甲午战争的惨败为标志而宣告失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晚清军事改革教训惨痛,发人深省,对于我们今天的军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镜鉴作用。

晚清军改取得一定成效内忧外患中的晚清政府于1862年开始实施洋务运动,开启了军事改革的大幕,意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打造“利炮坚船”和“利器精兵”,实现“自强御侮”、“救亡图存”的目的。

这场军事改革在开阔军事视野、推行军事教育、培育军事人才、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借鉴西方军事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历史作用不容完全抹杀。

军事改革最主要的成就是将近代西方枪炮和舰船技术引入中国,购买和制造了一些近代武器装备,使得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

洋务派建立了数十家近代兵工厂。

经过积极的引进和仿制,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军火器的技术差距缩短到10年左右。

中国的舰船技术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接近西方水准。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主体武装力量已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的火器化。

以1888年北洋水师的正式成军为主要标志,晚清军事改革在海军建设方面达到了顶峰。

晚清发展近代军事教育,培育多兵种军事人才,并聘请了英法专家担任军事智囊。

在开明督抚大臣的努力下,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学堂逐步建立起来。

同时,清政府还先后派出数批90余人到西方国家学习军事。

北洋海军主力舰只的管带均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其中部分还是学成归国的留学生。

同时,清政府还设立了崭新的近代海军军种制度,并对陆军兵种制度进行了局部改革。

1888年颁布的《北洋海军章程》兼采英德等国海军制度优长,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军种制度确立的里程碑,代表了甲午战争前晚清军事制度改革的最高成就。

“只变事不变法”流于表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独特军事传统和保守战略思维的大国里,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的情况下,洋务派能取得这些成就实属不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三次变革的历史启示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晚清三次变革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启示严格地说,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从晚清开始的。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一个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民族主义互动的一个过程:面对西方自由主义文明的挑战,统治者和社会政治精英不断反思自己的统治策略和政治体制,采取各种措施向西方靠拢;面对“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民族主义情绪在朝野上下不断上扬。

所以,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所有变革具有既学习西方,又具有抵制西方的双重性质。

晚清中国,由统治层发动的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重要变革有三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三次变革,在认识层面上一次比一次深入,在变革范围上一次比一次宽泛。

每一次变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三次变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一、矛盾与困惑:晚清的三次变革的曲折进程洋务运动源于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令清廷上下感到西方强权政治和国内呼吁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双重压力。

总结战败的教训,清朝统治层主流派认为中西的根本差异在于器械的落后。

议政王奕欣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1]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2]这两位权臣的话在当时的清廷,颇有代表性。

于是一场以“求强”、“求富”为主题的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90年代展开。

在洋务运动中,一大批近代军工企业在中国建立起来,而军工企业的开办,又附属地产生了一大批近代民用、民办企业。

对于洋务运动,李鸿章非常乐观,他说: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叫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3]历史在此似乎表明:中国近代化的工业框架就要构成,中国已经露出跨入近代化国家行列的征兆。

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平坦。

洋务运动从始至终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充满着权力的交锋与管理的腐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败于小小邻国日本之手,成为国人奇耻大辱,洋务运动的成果亦在一战之间消失殆尽。

面对耻辱的战绩,洋务派一时尴尬无言。

从物质技术层面学习西方既遭败绩,那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如何走?一些政治精英认为,洋务乃器艺之末,中国之发达在于高层次的政治制度的全面变革。

于是,维新变法派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他们认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地相通,非可阏制。

变亦变,不变亦变。

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

不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人,束缚之,弛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4]效法日本、全面维新便成为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维新派认准的真理。

比起洋务运动而言,戊戌变法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范围要广得多,已经从低层面的物质技术方面转向了政治体制和文化方面。

梁启超说: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

[5]基于此观点,一些维新派在变法初期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设议院的主张。

但维新派遇到的阻力是巨大的,在保守派强大的攻势面前,维新派不得不妥协。

最后,康、梁仅仅建议光绪“就皇上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6]“勿去旧衙门,而为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7]至于设议院,那是未来之事,当前的重点却是办学校: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

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

故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

[8]维新派的妥协使光绪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几十条包括经济、军事、文化方面改革的诏令,无一条涉及维新派在初期宣传得最厉害的政治层面的改革。

即使是这样,戊戌变法仍遭到了死抱“祖宗之法不可变”观点的慈禧的镇压。

光绪及康有为等成了大清几百年保守思维定势的牺牲品,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取消,“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且变法的措施与维新派的初衷还有差异,但它毕竟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坚冰上打开一个缺口,使“变法”的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庚子事件后,国内外的形势使慈禧意识到: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权力巩固、江山不易的根本在于能否拿出一个能堵住中国人的嘴、使中国在实际上能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变革方案来。

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名义,谕示天下:世有万世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深念近数十年来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

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9]同年10月,慈禧下谕,表明变法决心,令大臣“实力奉行”。

于是,以镇压改革出名的慈禧尴尬地举起了“回銮新政”变革的旗帜,而此时距戊戌政变仅才两年时间。

如果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仅仅是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局部变革探索的话,那么,清末新政便是在总结前两次变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全面改革。

从推行的时间上看,它持续了整整11年,戊戌变法与之无法相比。

从其推行的范围上来看,它以中央的既定国策为基础,自上而下在全国推行,其内容远远超过了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国防、文化教育、法制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

但清政府的这些“新政”措施不但没有能够把自己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进而给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带来转机,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

一场以保路运动为导火索的武昌起义,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最后导致了清朝的崩溃,“新政”以失败而告别历史的舞台。

二、资鉴与启示:晚清三次变革的当代意义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三次变革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它给我们当今的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启示这是我们研究历史时需要回答的问题。

对历史现象、进程、人物的诠释必然要有一个相同的历史语境,我们不可以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去诠释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

但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为当代人提供资鉴这就涉及到一个历史研究的范式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历史与现实当中找到一个可供分析用的理论中介,这个理论中介,就是历史研究的范式。

目前,研究近代中国各种变革的理论范式有两种:“反三座大山的革命范式”和“现代化理论范式”。

笔者以为,还可以有第三种研究范式,即转型社会理论范式。

在转型社会理论范式中,晚清三次变革与当今改革可以有理论上的共构性。

我们知道,晚清中国与当今的中国有许多的不同,如:两者的时代不同,国际背景不同,中国在这两个时期的社会性质不同,执政者的性质不同,改革的历史前提不同,时代的主题不同,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等等,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的不同来。

但二者之间又有许多共同点:二者都属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晚清中国是由封建落后国家向近代自由主义国家转型(没有完成),当代中国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向中等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转型(正在进行);二者都是在相似的外部文明(西方文明)的挑战下,由中央集权的最高统治层通过自上而下的程序来进行政策创新,以适应内外对比所形成的国内压力的挑战;二者所面临的社会多元化的压力是一致的:改革过程中出现利益分化,不同阶层利益关系发生变动,权力与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亲和力和离心力变化等,这所有一切都是在转型社会改革过程中影响社会变迁与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变迁与冲突必然引起转型社会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形成更为社会与经济多元化的结构模式。

这些都是不同时期的转型社会改革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所以,从近代转型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转型社会改革的通约性。

从这个视角看,晚清社会的三次变革对当代中国的变革有以下重要资鉴和启示。

(一)在转型社会时期,经济层面的进步和发展往往是社会首要的、迫切的要求,经济层面的改革往往容易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同,但是,在经济层面进步的同时,政治层面的改革必须跟上。

晚清中国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质基础薄弱,是各种社会矛盾爆发的关节点,也是清政府屡战屡败的终极原因。

基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原理,以“求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本身具有合理性,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至少在带动中国自己的民族产业兴起方面,功不可没。

但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没有完成中国近代化的目标?这是由于:清政府在谋求经济层面的变革时,政治层面的变革没有跟上。

政治体制的封建性,是洋务运动不能良性发展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期间所办企业本是学于西方,但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思想指导下,这些企业无论在组织或经营管理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局、厂衙门化,它们上面有总督、巡抚监督,还要受总理衙门节制,主持局务者称为总办,襄理局务者为会办,下面还有提调、委员、司事等等,这套官场的职别,与厘金局、善后局等毫无差别,而负责生产的另有一套人员,大的局、厂有有华洋监督、总工程师、工程师监工等,小的局、厂有领工、匠目、工匠、艺徒等。

难怪张之洞说:换一总办,即添用心腹委员三、四十名,陈陈相因,有增无减,故司员两项,几至二百,实属冗滥。

[10]这种政企一体、附属于封建衙门的企业,非但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反而将政治上的腐败带入局、厂,使企业机构臃肿,冗员充斥,管理腐败。

自然不能实现“求富”“求强”的目标了。

这在表面上看,似乎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但根源上却是政治层面上的封建性而引起的。

当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必须进行改革。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封建性与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同一是以政治制度的封建性变革为前提。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近代一样,仍然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物质基础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层面进步的同时,政治层面的改革必须跟上,否则,它就会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桎梏。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胡锦涛同志总揽全局,以巨大的理论开拓勇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为新时期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笔者以为,科学发展观有一个重要的内容: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协调发展,惟其如此,我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全面和可持续。

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随着改革的进行,社会矛盾日益积累,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日益恶化,这都不是仅仅只靠经济的发展就能够解决的,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就必须在领导国家实现经济层面进步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二)转型社会的政治改革,应避免急躁主义、拿来主义,政治改革的发动者要有充足的、能使改革措施切实实行的权力资源。

晚清中国社会的危机压力感和文化挫则感,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人们从未感受到“亡国亡种”会如此迫在眉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