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公路赛装备认证标准
frhphe安全认证标准
![frhphe安全认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f686d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4.png)
frhphe安全认证标准
FRHPhe,即FIM Racing Homologation,是国际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赛车认证的头盔安全标准。
该标准于2019年正式推出,用于保证竞赛选手的安全。
该标准在安全测试方面非常严格,包括冲击测试、防止颅骨骨折程度测试、EPS和内衬的缓冲机能测试以及耐穿刺测试等。
测试中会选取头盔中的22个测试点位,并在测试中随机选取其中13个点位进行测试。
评估其防止颅骨骨折的程度、EPS和内衬的缓冲机能,及耐穿刺测试。
FRHPhe从安全标准上来说,要比其他标准如SNELL更加严苛。
这个标准针对全球最高水准的摩托运动来制定。
因此,能够通过FRHPhe标准的头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摩托车头盔。
至于头盔星级,最终得出的冲击结果通过计算公式来判断头盔的星级,5星是最高等级,1星是最低等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具体准确的解释,建议咨询摩托车赛事的官方工作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摩托车产品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摩托车产品](https://img.taocdn.com/s3/m/27c5d2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3.png)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摩托车产品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摩托车产品是指针对摩托车在国内市场销售和使用所必须遵守的强制性认证制度的实施细则,主要涉及到摩托车产品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认证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该认证制度的落实,旨在确保摩托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摩托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该实施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要求:摩托车产品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其中包括车辆的整车结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照明和信号系统、仪表和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摩托车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2.检测方法:为了验证摩托车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整车性能检测、安全性能检测、环保性能检测等。
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和整车的检测,可以确保摩托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认证程序:对于符合技术要求的摩托车产品,需要经过认证机构的审核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认证程序。
认证程序包括申请、资料审核、现场检查和样品检测等环节。
认证机构将根据认证规则对申请人的资质和产品进行评估,对合格的产品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义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制定和发布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认证机构负责对摩托车产品进行认证,各级质量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认证结果进行监督管理和抽检,消费者协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负责监督和评价摩托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认证制度管理体系,包括建立认证规则、制定认证实施办法、明确认证程序和要求等。
同时,应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认证工作的公正、透明和可靠性。
总之,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摩托车产品是为了确保摩托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摩托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
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
![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34c19d58f5f61fb636663d.png)
附件1: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1、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说明见2、车辆一致性证书参数见3、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首次申请)4、车辆型号及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首次申请)5、产品使用说明书 (包括磨合、保养规范)6 、生产企业概况:、生产情况(为生产所申请的产品所需要的人员、设备等情况)、生产企业的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精度、检定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及机构框图(或表)7、零部件及系统认证的有关资料(认证证书编号和/或相关资料复印件)8、其它资料(申请人、制造商的相关资料及其他需要的资料)9、委托人与受委托人之间订立的关于认证、检查、检测和跟踪检查等事项的委托书、合同副本和其他相关合同的副本10、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执行报告11、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证书复印件附录1 产品结构及技术参数A.两轮、三轮车及四轮机动车产品相关信息0总则商标::型式(可以有任何可能的变形和改形:每种变形和改形必须由数字或是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码加以识别)0.2.1商业名称(如有)[1]:0.2.2产品型号:产品型号的标识方法:0.3.1产品型号的标识位置:车辆类别[a]:制造商的名称和地址:/ 0.5.1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代理机构名称和地址[1]:/:在车架或底盘上,铭牌的固定方式和位置0.7.1车辆识别代码(VIN前8位)::对于部件和单独技术总成,型式认证标志的位置和固定方式*1车辆总体结构:典型车辆的照片(前左45°后右45°)完整车辆的尺寸图:1.2.1轴距:mm车轴和车轮的数目:/发动机的位置和布置:座位数:驾驶位置左/右*:1.6.1车辆按右侧/左侧行驶装备*:2质量[2][b]整车干质量:Kg整车整备质量: Kg:Kg / Kg 2.1.1整车整备质量在各轴的分配在各轴的分配基准质量:Kg 2.2.1基准质量在各轴的分配Kg / Kg厂定最大总质量:Kg:Kg / Kg 2.3.1厂定最大总质量在各轴的分配2.3.2各轴最大技术承载能力*:厂定最大总质量下的最大坡:道起步能力最大可拖动质量*:最大组合质量*:3 发动机[c]制造商:生产企业及商标:3.1.1型号:3.1.2发动机出厂编号打刻位置:3.1.3认证证书编号[3] :点燃式或压燃式发动机3.2.1发动机特性3.2.1.1工作原理(二冲程、四冲程、:点燃、压燃)3.2.1.2气缸数目、排列、点火次序:3.2.1.缸径[d]:mm 3.2.1.行程[d]:mm 3.2.1.3排量[e]:Cm3 3.2.1.4压缩比[2]::3.2.1.5缸盖、活塞、活塞环和缸体的图样*3.2.1.6怠速转速[2]:r/min3.2.1.7最大净功率/相应转速[2]:kW/ rpm 3.2.1.8最大扭矩/相应转速[2]:N·m/ rpm:3.2.2燃油:柴油/汽油/混合燃料/液化石油气/其它[1]3.2.3燃油箱3.2.3.1最大容量[2]:ml 3.2.3.2油箱图样(标明安装时的外廓:尺寸材料):3.2.3.3清楚表明燃油箱在车辆上位置的图样3.2.3.4认证证书编号[3]:3.2.4燃油供给3.2.4.1化油器式(是/否):3.2.4.生产企业:3.2.4.化油器型号及型式:/ 3.2.4.数量:3.2.4.调整[2]3.2.4.喉管直径:mm 3.2.4.浮子室油面高度[2]: (以浮子室结合面为基准)mm 3.2.4.浮子质量[2]:g 3.2.4.浮子针阀直径[2]:mm 或3.2.4.依据空气流量绘制的供油曲:可提供附图,代替3.2.4.、.、.、.线,以及为保持至该曲线所需要的设定值3.2.4.冷起动系统[1]:(手动/自动):3.2.4.工作原理::3.2.4.2燃油喷射式[1](仅对于压燃式)(是/否)3.2.4.系统描述:3.2.4.工作原理[1](高压共轨系统,: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嘴供油)3.2.4.喷油泵3.2.4.生产企业:3.2.4.型式及型号:/:或3.2.4.最大供油量[2]: ml/冲程或循环,或者在泵的转速为 /min时,或者以特性曲线表503.2.4.喷油提前角[2]:3.2.4.喷油提前曲线[2]:3.2.4.标定程序[1]:(试验台/发动:机)3.2.4.调速器3.2.4.型式:3.2.4.断油点3.2.4.有负荷断油点:r/min 3.2.4.无负荷断油点:r/min 3.2.4.怠速转速:r/min 3.2.4.喷油管3.2.4.油管长度:mm 3.2.4.油管内径:mm 3.2.4.喷油器3.2.4.生产企业:3.2.4.型号:或3.2.4.开启压力[2]或特性曲线[2]:3.2.4.冷起动系统(如适用):3.2.4.生产厂:3.2.4.型式:3.2.4.描述:3.2.4.应急起动装置(如适用)3.2.4.生产企业:3.2.4.型号:3.2.4.系统描述:3.2.4.3燃油喷射式(仅针对点燃式):(是/否)[1]3.2.4.系统描述:3.2.4.工作原理:进气管喷射(单点:/多点)[1]/直喷式/其它说明[1]3.2.4.供油泵生产企业:3.2.4.供油泵型号::kPa 3.2.4.喷油器开启压力[2]或特性曲线[2]3.2.4.喷油提前角*:3.2.4.冷起动系统3.2.4.工作原理:3.2.4.工作/设定限制[1] [2]:3.2.4.4燃油泵[1] :(有/无):3.2.5电气系统3.2.5.1额定电压:V3.2.5.2发电机(或磁电机)3.2.5.型号:3.2.5.名义功率:Kw 3.2.5.3ECU3.2.5.生产企业:3.2.5.型号:3.2.5.工作电压:3.2.5.可调性:3.2.5.其他集成零部件*:3.2.6点火装置3.2.6.1生产企业:3.2.6.2型号:3.2.6.3工作原理::3.2.6.4点火提前曲线或工作设定点(可附页)[2]3.2.6.5静态点火正时[2]:上止点(TDC)前°CA 3.2.6.6触点间隙[2]:mm 3.2.6.7闭合角[2]:°3.2.6.8抗无线电干扰系统:3.2.6.抗无线电干扰装置的术语和图样3.2.6.额定直流电阻值,或每米阻尼:Ω或Ω/m 线的额定电阻[2]3.2.7冷却系统[1](液冷/风冷)::3.2.7.1发动机温度控制装置名义设定值*3.2.7.2液冷3.2.7.液质特征:3.2.7.循环泵[1](有/无):3.2.7.3风冷3.2.7.风机[1](有/无):3.2.8进气系统3.2.8.1增压器[1]:(有/无):3.2.8.生产企业:3.2.8.型式及型号:3.2.8.系统描述::(如:最大充气压力kPa、放气方式(适用时)3.2.8.2中冷器]1[(有/无):3.2.8.3进气管及其附件的描述和图:样(加压室、加热装置、附加空气进气):3.2.8.进气管的描述(包括图样或照片)3.2.8.空滤器图样:或3.2.8.生产企业:3.2.8.型式及型号:3.2.8.进气消音器:或3.2.8.生产企业:3.2.8.型号:3.2.9排气系统3.2.9.1完整的排气系统的图样:3.2.9.2排气消音器3.2.9.生产企业:3.2.9.型号:3.2.9.型式::cm2 / cm2 3.2.10进、排气管路最小截面积(cm2)3.2.11进气系统或等效数据:3.2.11.1进/排气门的最大升程及相对与止点的开启、闭合角;或者其他可能系统的相关设置3.2.11.2参照基准和/或设定范围[1]:上止点(TDC)前°CA,持续°3.2.12空气污染控制措施:3.2.12.1曲轴箱气体控制装置(只对四冲程发动机)图样及描述3.2.12.2附加排气污染物控制装置(如:有,并未包括在其它项内)3.2.12.催化转化器(有/无)::3.2.12.催化转化器及其催化单元的数目3.2.12.催化转化器尺寸、形状、体积:3.2.12.催化转化器作用型式:3.2.12.贵金属的含量*:3.2.12.相对浓度*:3.2.12.载体(结构和材料)*:3.2.12.孔密度*:3.2.12.催化转化器壳体的型式*::3.2.12.催化转化器的位置(在排气管中的位置和基准距离3.2.12.氧传感器*:3.2.12.型式:3.2.12.位置:3.2.12.控制范围:3.2.12.空气喷射装置(有/无)*:3.2.12.型式:3.2.12.废气再循环(有/无)*:3.2.12.特性(流量)3.2.12.其他系统(描述)*::3.2.13光吸收系数符号的位置(只对压燃式)*电动机3.3.1型式(电枢/励磁):3.3.1.1最大连续额定功率:kW 3.3.1.2工作电压: V 3.3.2蓄电池3.3.2.1数目:3.3.2.2总质量:kg 3.3.2.3容量:A/h 3.3.2.4位置::其它电机或电机组(电机的相关细节)厂定允许冷却系温度3.5.1液冷3.5.1.1排气口最高温度*:℃3.5.2风冷3.5.2.1基准点*:3.5.2.2基准点的最高温度*:℃润滑系统3.6.1系统描述:3.6.1.1润滑油油箱位置::3.6.1.2润滑油供给方式[1](泵、喷入进气系统、与燃油混合、其它)3.6.2润滑油和燃油混合3.6.2.1百分比*:3.6.3机油冷却器[1]:(有/无):3.6.3.1图样:或3.6.3.生产企业:3.6.3型号:.4传动装置[f]传动系统的图样:传动型式(机械式/液压式/电力式):离合器型式:变速器4.4.1型式(自动/人工):4.4.2变速器操纵方式(手动/脚动):传动比齿轮传动比(N)初级传动比(R1)次级传动比(R2)最终传动比(R3)总传动比(Rt)最小连续可变传动比1档2档3档4档5档···最大连续可变传动比注:1、Rt=R1*R2*R3;2、最小连续可变传动比和最大连续可变传动比,针对无级变速情况。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26f76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3.png)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
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标准有以下几种:
1. DOT认证标准:美国运输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的认证标准,按照美国交通法规FMVSS 218规定执行。
这是
美国市场上最常见的认证标准。
2. ECE认证标准:欧洲经济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的认证标准,按照ECE R22-05规定执行。
这是欧洲
市场上最常见的认证标准。
3. SNELL认证标准:Snell基金会的认证标准,根据Snell
M2015、M2010或M2005规定执行。
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安
全认证标准,标志着头盔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
4. JIS认证标准: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认证标准,按照JIS T 8133规定执行。
这是日本市场上的认
证标准。
5. AS认证标准:澳大利亚标准(Australian Standards)的认证
标准,按照AS/NZS 1698规定执行。
这是澳大利亚市场上的
认证标准。
这些认证标准都对头盔的安全性能、材料质量、视野范围、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要求,确保头盔在摩托车驾驶过程中提供有效的保护。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法规和市场需求,摩托车头盔的安全认证标准会有所不同。
骑行者应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法规要求选择符合相应认证标准的头盔。
摩托车欧盟强制认证要求.
![摩托车欧盟强制认证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087ce114431b90d6c85c79b.png)
1. 50mm square 2. Circle 56 mm 3. Second circle 50 mm 4. Square with edge on circle 1 5. + 6. Two rectangles 7. Third square, 45° rotated 8. Irregular octagon with angle of 30° to square 7.
摩托车欧盟强制认证
2002/24/EC
摩托车欧盟强制认证
摩托车欧盟强制认证 轻便摩托车(两轮:L1e; 三轮:L2e)
a.两轮或三轮、最高车速不超过 45km/h、排量不超过50cm3 b.其他动力源的功率不大于4kw. c.低性能的轻便摩托车: 最高车速高于6km/h、不超过 25km/h.
摩托车欧盟强制认证
三、设计要求 锁止角度>= 20°
93/33/EEC-防盗装置
钥匙必须有超过1000种不同的组合,如果年产量低于1000, 则组合数应当大于年产量。某一组合在一指定型号的车辆上 出现的频率应大约为 1/1000 四、测试项目
锁孔破坏测试:2.45Nm力矩下,锁孔不应转动 车把扭转测试:沿转向柱施加的200Nm的 静态力矩,不
两轮(轻便)摩托车灯光照明装置安装要求: 名称 数量 宽度 高度 几何能见度 电路联接 近光前大灯 1 对中 500-1200 上方15°/下方10°开的同时 左侧45°/右侧45°远光灯必 2 (两灯间距不大于200)外侧45°/内侧10°须关闭 后位灯 1/2 对中/对称 250-1500 上方15°/下方15°*下方 5° 左侧80°/右侧80°灯高<750 制动灯* 1/2 对中/对称 250-1500 上方15°/下方15°至少一个 左侧45°/右侧45°主制动作用 侧反射器 1/2 IA 不被遮挡 300-900 上方15°/下方15°(下方 5° 前方30°/后方30°高<750) 后反射器 1 IA 对中 250-900 上方15°/下方15°(下方 5° 左侧30°/右侧30°高<750)
国家关于摩托车的3c认证文
![国家关于摩托车的3c认证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b81a4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d.png)
国家关于摩托车的3c认证文摩托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摩托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确保摩托车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许多国家都推出了摩托车的3C认证,即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3C认证是Conform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缩写,也称作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下面将对3C认证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3C认证的背景。
摩托车作为机动车辆,如果没有经过相应的认证,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许多国家都推出了强制性的产品认证实施制度,对摩托车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以保障摩托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3C认证就是其中之一,是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施的认证制度。
它适用于所有境内生产企业生产的、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强制性产品,包括摩托车在内的许多其他产品。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进行3C认证的摩托车需要满足的条件。
摩托车的3C认证主要是针对摩托车的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摩托车在进行3C认证时需要提供相关的产品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摩托车的外观和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灯光装置、轮胎和悬挂等方面。
同时,摩托车的生产企业还需要提供与产品相关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文件,并接受相关的审核和监督。
此外,摩托车进行3C认证还需要支付相应的认证费用,费用的具体数额根据摩托车的类型和型号不同而有所差异。
同时,企业在进行3C认证时还需要提供相关的产品合格证,并承诺在产品销售期间对产品进行有效的质量跟踪和管理。
最后,我国关于摩托车3C认证的实施对于提高摩托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在实施3C认证之后,摩托车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风险。
同时,也提升了摩托车行业的整体水平,有助于打造摩托车行业的良好品牌形象,推动摩托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关于摩托车的3c认证文
![国家关于摩托车的3c认证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a38c29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f.png)
国家关于摩托车的3c认证文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国家对摩托车的3C认证文有以下内容:
1. 认证申请文件:申请人需要提交摩托车产品的型号说明书、产品说明书、技术资料等相关文件。
2. 产品合规性检测:对摩托车进行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检测,包括车辆结构、车身稳定性、驱动系统、刹车系统、照明和信号灯、噪声和排放等项目。
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摩托车制造商需要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等,以证明其具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4. 样品测试:对摩托车产品进行抽样测试,验证产品样品与认证申请文件的一致性和符合性。
5. 产品标识:摩托车制造商需要在产品上附加符合标准要求的3C标志,以便进行监督检查和市场监管。
以上是国家关于摩托车的3C认证文的一般要求,具体的认证文文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制订。
此外,3C认证文还需要申请人承诺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并接受后续的监督检查。
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许可条件-公路摩托车赛事活动
![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许可条件-公路摩托车赛事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5c24d3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d.png)
1.办赛场所、设施条件应符合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颁布的《公路摩托车办赛指南》相应要求,详见附录2.18.1。
2.器材条件器材应符合相关标准对应要求,详见附录2.18.2。
3.人员要求(1)参赛运动员:参赛选手必须持有一个月内国家医疗机构出具的个人身体健康证明或体检证明。
参赛车手必须购买保险金额不低于人民币IOO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和不低于30万元的附加医疗保险。
签署自愿参赛责任书。
参加赛事的车手必须持有中汽摩联颁发的当年有效的公路摩托车比赛执照。
比赛执照的分类、申请、换照参照《中汽摩联车手、车队注册登记管理办法》;比赛规则中须对参赛车手年龄作出严格规定(包括最低年龄和最高年龄),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参赛必须由其父母或指定监护人到场陪同并签署参赛同意书;(2)赛事安全人员:应由具备一定比赛经验和技术资质者担任。
(3)裁判人员:由中汽摩联或地方汽摩协会根据《中汽摩联裁判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选派。
(4)医务人员:持有紧急救护技能的医生或者护士资格证书。
(5)救援人员:赛事配备相应规模的救援队,救援队有独立法人资质。
(6)其他人员:赛事活动如涉及安保人员、服务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志愿者等人员,对上述人员的要求应在办赛方案中加以规定。
4.赛事活动组织单位要求(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组织体育赛事活动的经营范围;缴纳5人以上社保,举办过5场以上公路摩托车赛事活动,且无《中汽摩联公路摩托车办赛指南》中的重大事故记录。
(2)获得赛事场地的使用权。
(3)配备与赛事规模相匹配的具有一定资质的救援团队。
(4)配备赛事所需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竞赛组织人员等。
(5)配备与赛事级别和规模相符的安保及医疗救护人员等。
(6)拥有保障竞赛活动所需场地、设施、设备、器材、医疗、必要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及频率等条件。
(7)赛事公众责任保险应覆盖所有的赛事相关人员,包括观众。
5.赛事相关文件要求赛事活动组织者应认真学习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发布的办赛指南中相关要求,并转化为方案落实。
机动车辆类(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机动车辆类(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0d2a47c089eb172ded63b70d.png)
机动车辆类(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GB 16735-2004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2、GB 16737-2004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3、GB 7258-2004/XG1-200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1号修改单、第2号修改单4、GB 15742-2001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5、GB 15365-1994摩托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6、GB/T 15363-199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驻车性能要求7、GB 14023-2006车辆、船和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 无线电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8、GB/T 15744-199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量限值9、GB 14621-2002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10、GB 16169-2000轻便摩托车噪声限值及测试方法11、GB 17355-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制动性能指标限值12、GB 17352-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要求13、GB 17353-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转向锁止防盗装置14、GB 19152-2003轻便摩托车前照灯配光性能15、GB 18100-2000两轮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16、GB 17510-1998摩托车光信号装置配光性能17、GB 11564-1998机动车回复反射器摩托车发动机产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GB 7258-2004/XG1-200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1号修改单、第2号修改单2、GB/T 5363-199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3、GB 14621-2002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摩托车后视镜产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GB 17352-1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后视镜及其安装要求摩托车外部照明及光信号装置产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GB 5948-1998摩托车白炽丝光源前照灯配光性能2、GB 19152-2003轻便摩托车前照灯配光性能3、GB 17510-1998摩托车光信号装置配光性能摩托车乘员头盔产品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GB 811-1998摩托车乘员头盔。
全国公路摩托车比赛车辆技术规则
![全国公路摩托车比赛车辆技术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7317f6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e.png)
全国公路摩托车比赛车辆技术规则首先,车辆结构方面规定了车辆的外观、尺寸和重量等要求。
车辆外观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车身尺寸不得超过规定限制,车辆重量限制则根据不同级别的比赛进行调整。
其次,动力系统规定了车辆所使用的发动机的类型、排气量以及最高功率和扭矩等相关信息。
发动机类型可以是两冲程或四冲程,排气量有一定的限制,最高功率和扭矩的数值必须在规定范围内。
悬挂系统方面规定了车辆所使用的前后避震器的类型和性能要求。
通常情况下,比赛车辆应使用可调节的液压避震器,并且具备一定的减震效果和可调节性。
制动系统规定了车辆所使用的前后制动器的类型和性能要求。
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应分别独立工作,并且有足够的制动力量和稳定的制动性能。
轮胎方面规定了车辆所使用的赛道轮胎的类型和规格要求。
赛道轮胎通常采用特制的胎面和胎壁结构,具备较好的抓地力和耐磨性。
此外,全国公路摩托车比赛车辆技术规则还规定了车辆所使用的油箱、座椅、护栏等配件的安全标准和性能要求。
油箱应具备一定的密封性和抗冲击性,座椅应具备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防滑性,护栏则应具备一定的安全保护性和稳定性。
此外,比赛车辆的整体配置和安装也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车辆的排气管出口应向后,并具备一定的防热措施,以防止运动员和观众受到烫伤。
总之,全国公路摩托车比赛车辆技术规则对车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比赛车辆的技术规则也会根据比赛的级别和类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以满足不同比赛场地和条件的需求。
摩托车护具等级标准
![摩托车护具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d82b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3.png)
摩托车护具等级标准摩托车护具的等级标准通常由国际或国家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或相关机构制定和发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摩托车护具等级标准:1.CE认证:CE认证是欧洲共同体引入的一种强制性认证制度,适用于多种产品,包括摩托车护具。
CE认证标志表示产品符合欧洲相关安全标准。
摩托车护具可能会被分为不同等级,如CE级别1和CE级别2等。
2.EN标准:欧洲国家通常采用EN(欧洲标准)来规范摩托车护具。
EN标准包括EN 13595(摩托车服装的要求和试验方法)、EN 1621(护具的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3.ANSI/ISEA标准:在美国,摩托车护具可能会根据ANSI/ISEA(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工业装备协会)标准进行评估。
例如,ANSI/ISEA 105 标准涉及到手套的抗切割性能。
4.SNELL标准:SNELL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制定了摩托车头盔的安全标准,这些标准是在实验室和实地测试基础上制定的。
5.DOT标准:在美国,摩托车头盔通常需要符合美国运输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简称DOT)制定的安全标准。
DOT认证的头盔应该符合FMVSS(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No.218。
6.其他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各自的标准。
例如,日本有JIS(日本工业标准)等。
摩托车护具的等级通常涵盖头盔、手套、护具等不同类型的装备。
购买摩托车护具时,建议选择符合当地或目标市场所规定的安全标准的产品,以确保其提供足够的保护。
此外,护具的舒适性、透气性等特性也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doc
![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doc](https://img.taocdn.com/s3/m/5c2f4b2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4d.png)
2013年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一、参赛车辆1、参加2013年全国摩托车公路锦标赛厂商杯国产150CC公开组、改装150cc公开组及踏板150cc公开组的车辆.2、参加厂商杯国产150cc公开组、改装150cc公开组的车辆必须是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各大代理机构能购买到的原型车。
3、参赛车辆必须在车辆检验前提供该车辆的原厂规格表及外观图。
4、通过车辆检验的赛车方可参赛,检查后的车辆不得更换整车。
5、允许使用备用车.不同报名形式对应不同的使用数量:5.1以车队名义报名的参赛者,每个车队在同一组别内允许使用一辆备用车。
5.2以个人名义报名的参赛者,每名车手允许使用一辆备用车.二、安全和保护1、参赛车辆必须安装有效的紧急熄火开关。
2、车辆的燃油管、冷却液管以及制动油管必须完好无损.3、必须拆除车辆的灯光、仪表(可安装转速表)和边支架及支撑架。
4、必须安装防止润滑油及冷却液泄漏的装置,其容积不得低于该车辆规定的润滑油及冷却液总和的50%。
5、车架允许加固。
6、扰流罩可改变其材质,但整车外观不能改变。
三、重量1、厂商杯国产150cc公开组:车辆不低于90公斤(kg)2、改装150cc公开组:车辆不低于90公斤(kg)3、踏板150cc公开组:车辆不低于75公斤(kg)此重量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的润滑油及冷却液。
四、厂商杯国产150cc公开组、改装150cc公开组:1、发动机为单气缸四行程、单凸轮轴、两或四气门发动机,气缸容积不大于150cc,冷却方式不限。
2、燃油供给方式:化油器或燃油喷注,不得使用增压装置.3、气缸头进、排气通道可以打磨4、可更换化油器,化油器内径不得超过Ø29mm。
进气岐管可更改。
5、可更换缸体、活塞、凸轮轴、曲轴、气门、汽门座、汽门弹簧、汽门弹簧座、活塞环及活塞销。
6、空气滤清器可拆除。
7、可更换升高脚踏,但必须固定在车架的原安装点上。
8、可更改行车电脑(CDI)及线束、发电系统可拆除。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有哪些?一篇文章告诉你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有哪些?一篇文章告诉你](https://img.taocdn.com/s3/m/2e5ac6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7.png)
摩托车头盔安全认证有哪些?一篇文章告诉你头盔除了有不同的盔型之外,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头盔也是采用了不同的安全认证标准,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盔型就有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准,今天就跟大家来看看现在主流的头盔安全认证标准都有哪些。
现在国内实行的是认证标准是GB认证;其他各种常见的头盔规范还有SNELL、JIS、ECE、DOT、SHARP、FIM认证等。
GB国家标准现在国内的认证标准是GB 811-2010,其实国内的标准相对于国外的DOT、ECE之类的规范来说并不低,从以下常见的测试项目对比中也可以发现国标跟其他普通标准只是有些差异。
GB 811-2010测试部分标准:1:两次撞击(冲击速度、高度)第一次:6.0m/s(21.6km/h)速度(1829mm 落高)冲击平面铁砧第二次:5.2m/s (18.72km/h)速度(1384mm 落高)冲击半球铁砧2:每顶碰撞点:4 个(平砧、半球砧各 2 个)。
3:最大撞击力(加速度峰值):300G4:穿刺撞击高度(钢锥落高):3m可惜的是,国内很多厂家并未按GB标准来执行;在这有必要跟大家提一下3C,3C认证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就是按GB的标准来执行,申请3C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标的要求,并且要有能够保证持续满足要求的质量管理性文件。
也只有获得3C认证的产品才可以粘贴3C认证标记,并且必须粘贴该标记才能在国内市场上销售。
目前已经在征求的新一批标准中显示,以后国内摩托车头盔都需要增加这个标识,以用来跟电动车的B类盔区分。
ps:之前SHOEI因为不同尺码采用不同盔体的原因,部分盔型的XL、XXL并没有符合GB标准而申请不了3C认证在国内出售。
DOT 认证DOT为美国交通运输部(UnitedStated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的缩写,在美国市售的头盔均需要通过DOT(适用于头盔的是FMVSS No.218)认证。
DOT一般分为A、B、C三级,其中C级标准最低,仅达到了美国运输部(DOT)规定的最低性能条件。
车辆类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车辆类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ae71b485fbfc77da269b19c.png)
编号:CNCA—02C—024:2008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摩托车产品2008年3月10日发布2008年 3月10日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录1 适用范围 (2)2 术语 (2)3 认证模式 (3)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3)5 认证证书 (10)6 获证后监督 (10)7 认证的变更 (13)8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14)9 认证标志使用的规定 (14)10 认证收费 (15)附件1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附件2 检测依据和检测项目附件3 生产一致性审查要求附件4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附件5 工厂分级管理指导原则1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国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产品。
2 术语2.1摩托车 motorcycle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高设计车速大于 50km/h,或若使用内燃机,其排量大于 50ml 的两轮机动车辆和若使用电动机,最大连续额定功率大于4kw的两轮电驱动车辆(电动摩托车)或整车整备质量不超过400kg的三轮机动车辆。
2.2轻便摩托车 moped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 50km/h ,且若使用内燃机,其排量不大于 50ml 两轮或三轮机动车辆,和若使用电动机,最大连续额定功率不大于4kw的两轮或三轮电驱动机动车辆(电动轻便摩托车),但不包括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的电驱动的两轮车辆。
3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 + 初始工厂审查 + 获证后监督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的申请4.1.1认证的单元划分4.1.1.1“车辆型式”即指一辆车,也指一组车辆(变型),其:(a)属于同一类型(L1、L2、L3、L4、L5);(b)由同一生产厂生产;(c)具有相同的底盘、车架、副架、底板或者具有相同的结构用来固定主要部件;(d)具有工作原理相同的动力单元(内燃机型、电动型、混合型等);(e)具有制造商给定的相同型式名称。
摩托车强制性认证(项强检)标准及主要性能要求
![摩托车强制性认证(项强检)标准及主要性能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20b9f03011ca300a6c390a0.png)
检 序测 号工
程
检验标准
技术性能 要求
GB 15742-2001 中:
中
—— 三轮摩托车: 25 °
定 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7.1 地规定
车
应符合
4.12 车速表指示误差 ( 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 40km/h 地机动车除外 )
速
GB 7258-2004
4
表
车速表指示车速 V1( 单位: km/h) 与实际车速 V2( 单位: km/h) 之间应符合下列关系式:
中 校
0≤V 1-V 2≤ (V 2/10)+4
辆在车身内部右侧;两厢式车身、三厢式车身地车辆在发动机舱内右侧;两轮摩托车、轻便
摩托车在右侧或中部等等 . 7.1 车辆标牌应永久性地固定在不易拆除或更换地车辆结构件或部件上 或其他类似地结构件上 .
. 比如:车架、底盘
应符合
8.1.1 应标出车辆制造厂或装配厂合法地厂标或商标或品牌地文字或图案
.
GB 7258-2004 8.1.4 应标示出进行备案了地车辆识别代号( VIN ).
核 4.12 地规定
6.2 机动车地方向把应转动灵活,操纵方便,无阻滞现象
. 机动车应设置转向限位装置 . 转
应符合
向系统在任何操作位置上,不允许与其它部件有干涉现象
.
GB 7258-2004 6.6 三轮汽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地转向轮向左或向右转角不允许大于:
转 中 6.2
5
向 6.6
a) 三轮汽车、三轮摩托车、三轮轻便摩托车 : 45°
准地规定;若使用符合 QC/T 659 — 2000 附录 A 规定地特殊情况下地标识和标签系统 ( 柔性标
(整理)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整理)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c5e2f1fadaef5ef7ba0d3c7f.png)
编号:CNCA—02C—024:2001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摩托车产品2001-12-07发布 2002-05-01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录1 适用范围 32.术语 (3)3 认证模式 (3)4 认证程序 (3)4.1认证申请 (3)4.2型式试验 (4)4.3初始工厂审查 (6)4.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7)4.5获证后监督 (8)5 认证证书的保持、扩展、暂停、注销和撤销 (8)5.1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8)5.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 (9)5.3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9)6.认证标志使用的规定 (9)6.1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9)6.2加施方式 (10)6.3加施位置 (10)7 认证收费 (10)附件1 摩托车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技术资料 (11)附件2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4)1 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以下简称摩托车)产品。
2.术语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义见GB/T5359.1-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车辆类型》,车辆分类见GB/T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3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 + 初始工厂审查 + 获证后监督。
4 认证程序4.1 认证申请4.1.1 申请单元划分同一申请单元指车辆属于同一类型(L1、L2、L3、L4、L5类),由同一生产企业制造,具有相同的车架或底盘,以及生产企业给出的相同的型式名称。
同一种型式的车辆可以包含不同的变形和改形。
4.1.1.1变形:同一型式的车辆,其差异可以涉及:——车体的形状;——整车整备质量和厂定最大总质量(差异超过20%);——动力装置的型式(火花点火、压燃、电动、混合动力等);——工作循环(二冲程或四冲程);——排量(差异超过30%);——气缸数目和结构;——功率(差异超过30%);——工作方式(对电动车而言);——牵引蓄电池的数目和容量(对电动车而言)。
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
![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0acc04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e.png)
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National Road Motorcycle Championship)作为我国重要的二轮摩托车赛事之一,其车辆技术规则对于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安全性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车辆技术规则的详细解读。
1.车辆分类:根据汽车排气量大小和动力特性,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分为不同等级的车组,包括50cc以下组、50cc-125cc组、125cc-250cc组、250cc-400cc组、400cc以上组等。
不同等级的车组可以根据比赛赛事的需求进行调整。
2.车辆限制: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车辆在比赛前需要进行技术检查,确保车辆的规格符合赛事要求。
车辆的发动机排量、车身尺寸、车辆重量等都需要符合规定的标准。
此外,赛车还需要配备合格的安全设备,包括稳定性控制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
3.发动机限制:发动机是赛车的核心部件,因此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对发动机的规格也有严格的限制。
发动机的排气量、进气系统、燃料系统、冷却系统等都需要符合规定。
另外,赛车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以及最高转速等也有一定的限制。
4.车辆改装:为了提高比赛的竞争性和技术水平,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允许车辆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装。
车辆的底盘、减震器、排气系统等可以进行调整和改进。
但是改装不能违反技术规则的限制,以及对赛车性能造成安全隐患。
5.车辆安全:赛车安全对于比赛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对赛车的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
比赛前,所有车辆都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照明设备、制动系统、轮胎磨损度等。
此外,车手还需要配备合适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头盔、防护服、护具等。
总而言之,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的车辆技术规则对于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安全性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既要求赛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又注重赛车的安全性,同时允许创新和改进。
这些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比赛的竞争性,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摩托车头盔ccc认证系列划分原则
![摩托车头盔ccc认证系列划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9f7d3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1.png)
摩托车头盔是摩托车骑行过程中保护头部安全的重要装备,对于骑手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认证体系来规范摩托车头盔的生产和销售。
在我国,CCC 认证是摩托车头盔认证的重要程序之一,而CCC认证又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系列划分原则。
本文将对摩托车头盔CCC认证的系列划分原则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CCC认证概述CCC(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认证是我国政府对进入我国市场的一些产品实施的强制性认证制度,旨在保障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强制执行的范围包括了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
摩托车头盔作为一种关乎人身安全的产品,也必须通过CCC认证才能在我国市场合法销售和使用。
二、摩托车头盔CCC认证系列划分原则1. 材料划分摩托车头盔的制作材料对其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CCC认证的要求,摩托车头盔可以根据其制作材料划分为不同的系列,主要包括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Kevlar等。
不同材料所制作的头盔在防护能力、重量、舒适度等方面会有所差异,因此CCC认证对不同材料的头盔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 防护性能划分另外,CCC认证还根据摩托车头盔的防护性能对其进行系列划分。
根据头盔在吸能、透气性、舒适性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可将头盔划分为基础防护型、运动型、赛车型等不同系列。
基础防护型头盔一般适用于日常骑行,而运动型和赛车型头盔则针对速度和运动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3. 尺码和适用人裙划分CCC认证对摩托车头盔还有一些关于尺码和适用人裙的划分原则。
不同尺码的头盔需要满足相应的适用人裙需求,以便在不同尺码的头盔中能够充分覆盖不同头围的骑手裙体。
4. 颜色和外观划分在CCC认证的系列划分原则中,对摩托车头盔的颜色和外观也有相应的规定。
颜色鲜艳、外观设计合理的头盔更容易在骑行中被其他车辆和行人注意到,因此CCC认证对头盔的颜色和外观也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三、总结摩托车头盔CCC认证的系列划分原则涉及到了材料、防护性能、尺码和适用人裙、以及颜色和外观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车公路赛装备认证标准是为了确保参赛者在比赛中获得最佳的安全保护而设定的。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头盔、防护服、手套、鞋子等装备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摩托车公路赛装备认证标准:
1.头盔认证:头盔是摩托车比赛中最重要的安全装备之一。
大
多数比赛都要求参赛者佩戴符合特定标准(如DOT、SNELL 或ECE)的头盔。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头盔的结构、材料、抗冲击性、内部衬垫和保护层等方面的要求。
2.防护服认证:参赛者通常需要穿着符合特定标准的防护服,
以保护身体免受碰撞和摩擦的伤害。
这些防护服通常经过特定的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承受高速冲击和摩擦,并提供足够的保护。
3.手套认证:手套可以保护参赛者的手部免受擦伤、撞击和高
温的伤害。
一些比赛可能要求手套符合特定的标准,以确保它们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和灵活性。
4.鞋子认证:摩托车公路赛中的鞋子也需要符合特定的标准。
这些鞋子通常具有防滑、防磨损和防碰撞的特点,以确保参赛者的脚部安全。
此外,一些比赛还可能对参赛者的装备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保它们符合特定的比赛要求和标准。
这些要求可能因比赛而异,因此参赛者应该仔细阅读比赛规则和要求,确保他们的装备符合比赛要求。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因地区、
国家和比赛而异,因此参赛者应该仔细了解并遵守当地和比赛相关的认证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