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部门的资料
地震资料解释
2 地震剖面
地震剖面的显示方式:
波形显示 变面积显示 变密度显示 波形+变面积显示 波形+变密度显示
2020/5/7
27
2 地震剖面
20波20形/5显/7 示
变面积显示
变2变8密密度度显显示示
1 地震波对比的基本原则
2020/5/7
波形+变面积显示
29
2 地震剖面
2020/5/7
因而,它们的叠加结果——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子波组, 其波组特征(相位个数,哪个相位最强等),也一定具 有某些相对稳定的性质。
这就是地震记录面貌形成的过程。
2020/5/7
15
1 地震记录的形成
地震道f(t)是有效波s(t)和干扰波n(t)叠加组成的,即:
f (t) s(t) n(t)
层状介质的一次反射纵波通常用线性褶积模型表示:
2020/5沿/7任意方向切出的垂直剖面
52
2020年5月7日10时
53
27分
2020年5月7日10时
干扰波由非激发干扰n0(t),噪音背景n1(t)及规则干扰 N(t)叠加而成,即:
n(t) n0 (t) n1(t) N (t)
规则干扰分两类:
一类与地质结构有关,称第一类规则干扰N1(t),包括多次波, 反射-折射波,转换波,断面波,绕射波,伴随波,折射波,瑞雷
波,勒夫波,斯通利波等,这类波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有
同相轴:一串套得很好的波峰(谷) 相位:通常用波峰(谷)的数量来描述 复波(波组):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同相轴,往往
是一组相邻反射波叠加形成的。 波系:相邻几套稳定的波组
2020/5/7
25
2 地震剖面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06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面临诸多挑战,如复杂地 质构造、低信噪比、多解性等。
对策
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如高分辨率成像、多分 量地震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提高资料解 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发展方向与技术革新
发展方向
未来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 叉融合,加强地球物理、地质学、计算机科 学等多领域合作,共同推进地震勘探资料解 释技术的发展。
总结词
数据整理是预处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检查数据完整性,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并对 数据进行分类和排序。格式转换则是将原始数据转换成统一格式,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详细描述
在进行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确保数据完整、准确。这一步骤包括 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对缺失值和异常值进行处理。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特性,将数据分类并排序,以便
地震勘探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领域,为地 质学家和工程师提供重要的地质资料,帮助确定地下资源的 分布和储量。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意义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是将地震波测量数据转化为地质信 息的关键环节,是地震勘探工作的核心。
解释结果对于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 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矿产资源开发、油气田勘探、
通过对比不同地震记录的层位信息,确定地下岩层的空间位置和分布范围。
详细描述
层位对比法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时差信息,对不同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标定和 对比,确定地下岩层的空间位置和分布范围,为地质构造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通过分析地震波的各种属性,如振幅、频率、相位等,推断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
更好地进行后续分析。同时,为了便于处理和分析,需要将原始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格式。
汶川大地震资料
十二、汶川地震损失究竟是多少? “8451.4亿”难以承载我们全部的痛,然而—— 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经济损失是最难确定的数据,地方报上来的总 数超过1万亿,我们经过仔细的再三核实,最终确 定了这个数字——8451.4亿元。”国家汶川地震专 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著 名灾害评估专家史培军教授对我说,汶川地震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这只是直接经济损 失,是地震直接毁坏的、有形的、物质财产的损 失,不包括不可计价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 其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确实很大,占 到了总损失的7成。
汶川大地震
被困
5月13日,一位护士不停地与一位被困孩 子说话,鼓励他等待救援。汶川地震造成四川 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垮塌, 伤亡人数目前尚无准确统计
5月12日,在都江堰市一倒塌房 屋下,一名被压得女子等待救援。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距震中汶川 最近的成都平原城市都江堰受灾 十分严重。
张培震表示,由于地震的能量主要沿断裂释放,造成地 震破坏在垂直于断裂的方向上衰减很快,所以这次地震对 成都平原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地表变形】 四川盆地下降60厘米 龙门山大幅度上升 张培震指出,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大区域的地表变形。震 后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表明,龙门山和四川盆地除 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大幅度的相向运动外,龙门山大幅度 上升,其幅度正在测算过程中。 四川盆地相对下降,下降幅度在沿龙门山前的安县、都 江堰一带最大,达30—60厘米,向东迅速变小,到重庆一 带反而表现出数毫米的上升现象,但误差较大。 这种大尺度的地表变形图像是地震引起的弹性暂态形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停息,恢复到原来的稳定运动状态。
人防工程和抗震防灾规划资料清单
人防工程和抗震防灾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目录人防办 (2)地震局 (2)住建局 (2)规划局 (6)市统计局 (7)市国土资源局 (7)市政公用事业部门 (7)●燃气 (7)●水务 (10)●供电 (14)●交通 (18)●通讯(联通、移动、电信公司) (25)卫生局 (26)园林局 (28)粮食局 (29)安全生产监督局 (30)公安局 (32)消防支队 (33)教育局 (34)文化局 (36)应急办 (37)档案局和城市建设档案馆 (37)中石油、中石化公司 (37)各区及街道或乡镇政府 (38)人防办1、防空资料(1)防空袭预案(2)人防指挥组织体系;战时各个部门的功能分配。
(3)现有人防工程建设情况,包括建设时间、位置、功能、面积、建设单位等文字资料。
(4)现有人防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
(5)现有城市的重要目标及其战时防护措施预案等。
(5)本级及上级政府的人防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等。
2、原有的人防规划的文字资料,含图纸和文字部分资料。
3、每年的人防工程建设量及其报批、建设情况。
4、其他人防相关的专题研究资料。
以上所需资料最好为电子版文档和数据。
地震局1、地震应急资料(1)地震应急预案;(2)城市地震应急指挥、组织体系及其职能划分;(3)城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概况,应急通信、应急供电、应急给水等基础设施图纸;(4)城市地震应急系统的现状、发展计划、发展规划。
(5)城市应急物资点、应急医疗救援点、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规模、服务半径、责任主体等概况。
2、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地震、地质和场地环境资料:(1)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地震地质构造图及相关资料;断层分布及其走向、规模、地质特性和活动性评价、可能发生地震地表破裂的位置及危险范围等资料;历史震害和地震活动性及震情背景的资料;地震观测资料。
(2)城市地震动小区划、工程抗震土地利用、抗震设防区划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成果资料及图件;重要工程或企业地震基本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复核;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有关图件和技术资料;活断层探测项目报告及图件和资料(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区(如无,则需其它地质调查)的图件及说明、技术报告。
地震知识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资料
地震波是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破坏的原动力、也是研究地震 的最主要的信息和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有力工具。
地震波
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
体波
纵波(P) 横波(S)
沿地表传播的波
由震源向外传 递的压缩波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 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 经济发达,西部人烟稀 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 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 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 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 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 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4、中国地震灾害 我国地震灾害的周期性
我国地震活动呈现出时间上的明显的周期性。由于东 西部构造运动的差异,东部地震活动周期普遍比西部长。 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地震周期大约为300年左右,西部为 100~200年,台湾为几十年。
由震源向外传 递的剪切波
面波
瑞利波(R) 勒夫波(L)
P波和S波到达地表的时间、两种波速度比率、振幅等可以用 地震记录仪测定记录,从而提供地震的严重程度、震中及震 源深度等信息。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地 震源深度:震源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是一区域 ) 震中距:某点至震中的地面距离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为8.0级,截至2008年9月25日12 时,已确认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 震诱发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 的发生。据评估,汶川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国 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史培军,2008年9月)。
遭受地震破坏的北川县城
地震台站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地震台站是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基础,承担着监测地震活动、收集地震信息、研究地震规律、提供地震预测等任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台站全体员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将我台站200x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监测预报工作(1)地震监测:我台站全年共监测到地震事件x次,其中4.0级以上地震x次,为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
(2)地震预测:根据地震监测数据,结合地震动力学和地震预测理论,对x个地区的地震趋势进行了预测,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决策参考。
(3)地震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地发布地震信息,确保了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地震科研工作(1)开展地震监测技术研究:针对现有监测手段的不足,我们积极开展了地震监测技术研究,提高了地震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开展地震预测技术研究:针对地震预测的难题,我们积极开展地震预测技术研究,提高了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开展地震灾害评估研究:针对地震灾害评估的难点,我们积极开展地震灾害评估研究,为地震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地震应急工作(1)地震应急演练:全年共组织开展了x次地震应急演练,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实战水平。
(2)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地震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确保了地震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3)地震应急知识普及:积极开展地震应急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4. 地震科普宣传(1)开展地震科普讲座:全年共开展了x场地震科普讲座,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能力。
(2)制作地震科普宣传资料:编制了x份地震科普宣传资料,发放给社区居民和企业,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3)地震科普展览:举办了x次地震科普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提高了地震科普宣传效果。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地震监测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监测手段在监测精度、实时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讲义1-2
(3)重点对比标准层。对某条测线而言,可能有几个反射层, 应重点对比标准层,所谓标准层是指具有较强振幅、同相轴连续 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追踪的目的反射层。它往往是主要的地 层或岩性分界面,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为 生、储油层。对选出的对比层位,可由浅至深依次编号。层位代 号通常表示为“Tx”形式,字母“T”代表反射波,下标“x”代表 具体层位编号,可随意用数字或字母表示,如:T1、T2、T3…。
(2)断面波往往与下降盘的反射波斜交,发生干涉 现象,在断点还伴有绕射波,构成了反射连绕射,绕射 连断面波,断面波又连绕射波的波动图象。
当向斜的曲率半径<<h时,则向斜几何形态变成一个小凹 陷。此时,凹陷二侧的自激自收射线都向凹陷中心聚焦,产生地 下聚焦效率( Buried focus effect),形成所谓的回转波。回转 波的同相轴形态是一个以凹陷中心为顶部的似背斜同相轴,它同 凹陷的 形态正好相反。
从能量的角度来说,射线都向凹陷中心聚焦,故回转波具有 较强的能量。
1、均匀介质情况
x H H H H H1 l
h
H
1
H
2
2 l
hx H h
(三)时间剖面的偏移校正
2、连续介质情况
x R0 H l
R0 1 sh V0 t0 2l
h
R0
1
H
2
2 l
H R0 R01 Z0 Z01
hx R0 Z0 h
四、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征
从地震勘探角度来说其几何形态均为凸曲界面。当曲界面的 曲率半径大于埋藏深度 h时,形似背斜构造,反之,若<h,则 似小凸起。
叠加时间剖面是自激自收成像剖面,对于大曲率半径的平缓 背斜构造:同相轴形态比实际背斜构造形态略偏宽,基本上保持 一致。
关于地震的资料
关于地震的资料
关于地震的资料
关于地震的资料(一):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
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全
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
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主要资料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不仅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
据地
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km处。
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
[1]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
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
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
地震影响十分广泛,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由
整理]。
地震勘探资料的质量控制
应该获得什么样原始地震资料
应该如何衡量处理剖面的品质 如何提高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精度
采集施工的信息流
采 集 工 程 施 技 设 工 术 计 设 设 : 计 计
采集施工:
试验 测量 表层调查
质量评价:
测量成果
地 质 任 务
主采集施工
激发 接收 仪器录制 现场处理
表层调查
监视记录 现场处理 剖面
采 集 地 地 成 震 震 果 记 辅 : 录 助 数 据
工程设计的编制和审核
地震采集工程设计包括采集工程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设计的工程项目实 施应满足勘探投资方提出的勘探目标、地质任务、技术指标和其他要求。
采集:针对地质目标,获得充分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 充分: 地质目标体描述充分 空间分辨能力 观测系统设计均匀充分 面元属性、覆 盖次数、系统网格 目的层反射能量充分 饱和激发、耦合 相干噪音描述充分 波散 随机噪音压制充分 叠盖次数 地表调查充分 建模和激发岩性
采
集
地震采集施工
开工前准备 仪器设备:测量
仪器、地震记录仪 器、电缆检波器通 讯工具、钻机、运 载车辆等
主采集前 测量及清障工 作(物理点放 样) 表层调查 试验工作:施 工参数的确定 (激发、接收、 排列)
主采集 激发系统 接收系统 资料的监控
质量评估与验收报告 基础工作:数据 格式正确、整理 上交齐全 监视记录的评测 现场处理剖面的 评价 地质任务方完成 的评估 验收报告的编写
采集是基础,处理是关键,解释是目的。 数据采集的质量制约着处理的质量。只有高采 集质量的数据才能确保处理的高质量,反之, 采集质量也只有通过高质量的资料处理才能直 接的表现出来。 地震资料解释是完成地质任务的保证,解释成 果的精度和质量与采集方法、数据质量、测线 的布置、以及处理的方法、质量密切相关。 地震勘探三个环节--采集、处理、解释组成一 个系统工程,它们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浅谈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
浅谈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作者:魏娟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7年第10期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了7.0级地震,再回顾2008年的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可见近年来,我国处于地震频发的活跃时期。
这些重大地震灾害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了重大损失。
因此,做好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地震灾害本身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成灾广泛、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抗震救灾工作又具有紧迫性、涉及部门及行业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所形成的地震灾害资料则具有载体多样性、形成部门分散性、形成时间长等特点。
在收集地震灾害档案的过程中,有些资料很容易被忽视或因为不够重视而收集不全。
本文根据近些年地震部门收集地震灾害档案的工作经验,具体谈谈在地震灾害档案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为切实加强地震灾害档案的收集提供参考。
一、要注意收集后期形成的文本报告类资料地震事件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主要分为应急启动、紧急救援、后续处置和恢复重建四个阶段。
在地震应急启动和紧急救援阶段所形成的红头文件、工作报告等文字资料,比如上级领导的批示指示、重要讲话,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在指挥协调过程中形成的文件、震情报告、灾情速报、工作简报、新闻通稿、工作报告等,一般情况下,相关的档案部门都会及时收集,并按规定移交此次地震灾害档案的管理部门。
但是在后续处置和恢复重建阶段还会形成一些地震灾害材料,这些文本报告类资料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
(一)灾民安置救助资料。
在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后续处置阶段时,受灾群众会逐步由临时安置转向过渡性安置,重灾区的群众还需转移安置。
灾民安置救助时间持续很长,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过渡性安置时间都持续了3个月。
灾民就地安置、转移安置、接受的援助、安置点的医疗防疫等资料往往在地震灾害档案集中收集期结束后还在持续形成。
(二)灾区恢复重建资料。
地震工程学复习资料
地震工程学:地震工程学是研究地震动、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和抗震减灾理论的科学。
从学科上看,地震工程学跨越地震学、工程学与社会学三个学科,且以前两者为主,它具体包括工程地震与结构抗震两个分支。
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学前者需要从后者去实现其最终目的;后者需要以前者的研究结果为基础;相互衔接的地方,两者都要去研究,很难区分应该属于哪一个学科;两者各有自己的目的,重点各不相同。
二、地震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地震工程学科的任务:根据地震预报现有的结果,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经济、安全而又合理地制定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技术措施、对已有工程制定鉴定标准和加固措施。
根据专业性质和工作阶段,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可分为几个部分:(1)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区划根据地震长期预报的结果(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强度、概率)对选用的地震动设计参数,估计其大小与发生概率,即地震危险性;再根据危险性大小,作出以这些参数为指标的地震动区划。
如我国现有的地震烈度区划图。
这一工作把地震工作者的预报结果,转化为工程抗震所需参数的预报地震烈度区划是根据国家抗震设防需要和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按照长时期内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险程度对国土进行划分,以图件的形式展示地区间潜在地震危险性的差异。
(2)抗震规范与抗震设计对新建工程,规定法定抗震原则和具体措施,在抗震设计中必须遵守。
这些原则和措施是根据宏观震害总结出来的抗震经验,从强震观测、结构试验与动力分析所了解的结构抗震原理,以及工程设计者的工程经验这三方面综合起来的技术成果,在国家经济政策指导下,制定的综合准则。
(3)抗震鉴定加固对已有工程,针对当地未来可能遭遇的地震危险,估计已有工程的危害性,提出加固的原则和可行的技术措施。
(4)抗震救灾一项是在已发生强地震的现场,为了减轻可能的进一步的危害而应采取的措施;另一项是对短临强地震预报区进行的防灾准备。
工程地震:研究的问题是中、长期地震预报中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潜在震源区地震活动性规律、地震动工程参数的选择,以及这些参数的估计等。
地震、核辐射资料
5·12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全国防灾减灾日。
名称: 5·12汶川地震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地理位置: 四川汶川、北川 震中经纬度: 30.986°N 103.364°E 震源深度:14km 震级: 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级 震中烈度:11度 伤亡人数: 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8.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美国地质勘探局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从里氏8.9级修正为里氏8.8级。
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
不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将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
北京时间3月13日,日本气象厅再次将震级修改为9.0级。
名称: 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时间: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地理位置: 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 震中经纬度: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 震源深度:20公里 震级: 里氏9.0级 震中烈度: 7度 伤亡人数: 10668人死亡,16574人失踪(截至2011年03月27日) 核辐射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国家地震局震情分析预报工作管理条例
国家地震局震情分析预报工作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地震局(已更名)•【公布日期】1986.04.01•【文号】•【施行日期】1986.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国家地震局震情分析预报工作管理条例(一九八六年四月一日)我国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已经二十年了。
此间,在我国大陆发生了一系列强震,使我国地震工作者研究地震预报问题提供了反复实践的机会,使我国地震预报研究获得很大进展,同时也使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地震预报困难性的认识。
地震预报作为自然科学领域里一个难度很大的科学问题,目前仍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但是,作为地震工作部门,在边观测、边研究的基础上,做好震情监视和预报工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为了最大可能地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条例。
总则1、地震工作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为搞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努力奋斗。
各级领导务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在计划和工作安排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优先保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政策上鼓励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努力搞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2、地震监测预报以观测为基础。
地震监测预报水平的提高,在科学上主要依赖于各有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
各级地震工作部门必须抓好台网和流动观测的观测质量,抓好观测资料的传递、流通和管理。
注意应用现代技术不断改善地震观测、信息收集及处理系统,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研究。
分析预报人员应努力吸收和应用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分析预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必要的应用研究,不断改进监测预报方法,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科学水平。
3、分析预报部门是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具体的主要承担者。
各级领导务必加强分析预报系统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领导和业务、组织领导,充实研究技术力量,保持分析预报队伍适宜的梯队结构,保持震情分析预报人员的相对稳定。
地震资料格式说明
地震资料格式说明————————————————————————————————作者:————————————————————————————————日期:§3 资料处理流程说明: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解编预处理 (建立工区,切除,振幅处理等)一次静校正一、二维数字滤波抽道集高精度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高精度动校正水平迭加滤波、反滤波(倾斜相干加强)迭后偏移一维数字滤波振幅均衡、输出在资料的处理过程中,应根据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情况选择模块,组合流程,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处理过程中,应首先根据野外电子观测班报和测量电子班报建立工区基本参数文件(由建立工区模块完成),若无测量结果,可根据模块提示完成建立工区基本参数文件的工作。
本系统适合于有或无测量资料的情况;同时也适合于变观资料处理。
文件格式参见相关模块说明。
§4处理资料文件格式说明:4.1 SEG-Y 记录格式(标准)(1)卷头: 3600字节(a)ASCII 区域: 3200字节(40条记录 x 80字节/每条记录)。
(b)二进制数区域: 400字节(3201~3600)。
3213~3214 字节—每个记录的数据道数(每炮道数或总道数)。
3217~3218 字节—采样间隔(μs)。
3221~3222 字节—样点数/每道(道长)。
3225~3226字节—数据样值格式码1-浮点;3255~3256 字节—计量系统:1-米, 2-英尺。
3261~3262*字节—文件中的道数(总道数)。
3269~3270*字节—数据域(性质):0-时域,1-振幅,2-相位谱“ * “ 号字为非标准定义。
(2)道记录块:(a)道头字区: 含: 60个字/4字节整或120个字/2字节整,共240个字节,按二进制格式存放。
·SEG—Y格式道头说明:字号(4字节) 字号(2字节) 字节号内容说明1 1—2 1—4一条测线中的道顺序号,如果一条测线有若干卷磁带,顺序号连续递增。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
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
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
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资料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地震500多万次,其中只有5万多次左右人们能感觉得到,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造成破坏,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我们该怎样面对地震,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部分地震基础知识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地球运动中,地壳也在不断运动变化。
地球的运动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对地下岩石产生了非常强的作用力,当岩石承受不了这种力时,就会突然发生破裂和错动。
地震是指地壳中因岩体错动断裂而释放能量引起的地表振动。
岩石破裂产生地震波,地震波传到地表,地面随之就振动起来,这就是地震。
地震发生会有哪几种类型呢,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使岩浆冲击地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
火山地震影响范围比较小,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面振动。
比如地下的石灰岩溶洞坍塌,或者矿山采空区的塌陷,都会引起小范围的地面振动。
这种地震一般破坏程度不大。
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叫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
这类地震大约占到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而且振动的强度大,影响的范围广,所以对人类的威胁也就最大。
地震是有大小的。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越强,震级越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地震震级分为弱震、有感地震、破坏型地震、严重破坏型地震。
弱震:一般指3级以下地震,这种地震通常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得到。
有感地震:一般指3级以上、5级以下地震,这类地震人们能感觉得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全球每年大约发生3级以上地震5万余次。
破坏型地震:一般指5级以上、能够对地表及其建筑设施造成破坏的地震。
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中国总理温家宝
12 日 看 望 了 受 汶
川地震波及的四
川都江堰灾民。
他对被压在废墟
中的一百多名被
困民众信心喊话:
大家再坚持一下,
部队正在抢救你
们
!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1、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2、“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总理在电话里大喊,说完摔了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
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拉萨
暴力事件,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传递受
阻,刺伤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
济铁路火车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
电话。随行人员说,头一次看到老爷子这么厉害。在抢救现场,年过花甲的温总理,已然哭得不成样子,要知道,
1942年出生的他,已经66周岁,比绝大部分前线救灾的人都要年老。
3、“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在环境险恶的抢救现场,
两鬓苍苍劳累无眠的老爷子摔倒了,手臂受伤出血,却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一把推开。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5日,在绵竹的汉旺镇家属在德阳市东汽小学操场上一孩子遗体露 出的手。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在四川省北川县北川中学, 一名被压在瓦砾堆中的学 生在接受救治。四川汶川 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北川 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 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 间 , 21 个 教 室 里 师 生 约 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 大部分被掩埋在瓦砾堆中。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的分类体系及应用
《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的分类体系及应用李学勤;杜桂香【摘要】<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是地震档案的科学分类标准,它的分类体系充分反映了我国地震档案的特点及地震行业的职能分工特征.该文介绍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的分类体系及其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应用,指出了它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年(卷),期】2002(000)004【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地震档案;分类法;体系;应用【作者】李学勤;杜桂香【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7引言《中国档案分类法〈地震档案分类表〉》(以下简称《分类表》)[1]是在1987年国家地震局颁发试行的《国家地震局科技档案分类法》的基础上,严格按《中国档案分类法》类目细分规则进行编制的,是《中国档案分类法》的组成部分,包括编制说明、主表、辅助表等部分。
其主表是《中国档案分类法》“TC地震”类目的细分和延伸,是《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地震档案分类详表。
该《分类表》的颁布实施是为了推进全国地震行业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地震档案在防震减灾及地震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更好地为地震事业的发展服务。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从20世纪初到1996年,5级以上的地震就发生了3 000多次,地震发生的频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当大,仅一次唐山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00多亿元人民币[2]。
因此,地震多发的国家对防震减灾,特别是地震预测研究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地震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原始资料,包括历史地震资料和现在通过各种仪器得到的原始数据记录和其他资料。
因而对这些原始资料——地震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需要不断加强,用计算机来管理日益增加的地震档案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而进行科学分类是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人:张宇杰
目录
CONTENT
01 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 02 地震的资料收集 03 地震的发生评价及其破坏评价 04 普查地震灾害的成果形式
01
地震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知识
地震的基本知识
孕灾体:活动断层和断裂带 承灾体:是指可产生地震直接灾害或次生灾害的各类工 程结构 致灾因子:强震危险源
02
地震的资料收集
问题分析
国家标准:十年尺度强震危险源判定
1、十年尺度强震危险源识别 2、强震危险源发震概率预测 3、强震危险源震级估计
(1)以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东昆仑断裂带东段-龙日坝断裂带中北段危险源为例,说明了强震 危险源地点、概率和震级的判定过程。 (2)以龙门山断裂带南段为例,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前,断层在地震地质、大地测量、地震 活动、应力变化四个方面均存在异常,说明其可能处于强震孕育晚期。
Please Add Text Here
地震资料收集
1、比例尺1:25万的地震构造图,地震构造调查报告和 区域地震构造图说明书。
添加标题
加标题
地震资料收集
2、比例尺1:5万的主要活动断层分布图,活动断层调 查报告和活动断层分布图说明书。
添加标题
加标题
03
地震强震源的确定
问题分析
国家标准:十年尺度强震危险源判定
问题分析
国家标准:(1)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范 (2) 地震灾害隐患等级确定方法
1、数据调查与收集
(1)在进行资料调查前,应首先收集工作区内人口、经济、环境等基本 信息,各类工程结构的总体分布情况,当地各类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构造 特点及其所占比例,各类生命线工程基本信息等 (2)若所调查区域内、周边地区或同类地区近期遭受破坏性地震,应收 集震害调查数据和损失评估报告等震害相关资料,同时宜收集不同版本的 地震区划图、震害预测、抗震防灾规划等相关资料。
地震工程地质钻孔数据库(6个孔)
利用钻探、波速测试、土动力学测试开展地震工程条件钻孔与调查完成 地震工程地质钻孔数据库。
国家标准: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
04
成果
Please Add Text Here
(1)完成地震构造数据集,地震构造图(比例尺1: 25万),地震构造调查报告和区域地震构造图说明书。 (3个 单位:县级行政区个数) (2)完成的活动断层数据库,主要活动断层分布图 (比例尺1:5万),活动断层调查报告和活动断层分 布图说明书。(388 ( 单位:千米)) (3)完成地震工程地质钻孔数据库 (6 (单位:钻孔 数量)) (4)完成房屋详查成果数据库和详查报告。
2建筑物地震易损性评估
(1)确定工作区内的重要建筑,并逐栋详细调查和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 确定工作区内的一般建筑,并逐栋普查和进行简化地震易损性分析。 (2)建筑物分类 (3)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 (4)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主要成果
主要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a)基础资料调查汇总; b)重要建筑的单体易损性分析结果; c)一、二级工作和三级工作的抽样建筑单体易损性分析结果; d)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e)工作区各类建筑物抗震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f)指出地震高危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抗震薄弱环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