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之进入和退出壁垒总结

合集下载

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与退出壁垒

满足自由进入和其他一些条件,则长期竞争均衡将实
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如果完全竞争的其他条件不 满足,自由进入不一定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谢!
的前提下,一个或少数几个企
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如果
再有新企业以同样的产量进入,则所有企 业都可 能亏损。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平 均 成 本 C D
需求D
LRAC
O
A
B
M
产量
图4-1 规模经与进入壁垒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二、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
进入壁垒: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入壁垒含义 的理解存在分歧,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 出了不同的定义 。 我们把进入壁垒定义为: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 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 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
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
二、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 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的原因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六、法律政策壁垒
如果政府认为一个产业中只适合少数几个企业
的生存,为避免过多企业进入引起的过度竞争,政
府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限制新企业的进入。
由于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一般来说都是企业无法
控制的外生变量,所以由此导致的进入壁垒是结构
性进入壁垒。
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响竞争对 手选择的资源进行投资从而改变竞争环境的行为。策 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 设置的进入壁垒,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
后客户退货、供应商取消优惠、职工生产率下降等损
失。
第四节 退出壁垒

进入退出壁垒

进入退出壁垒

3、进入壁垒理论的回顾 (1)贝恩的结构主义分析 “某一产业中的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这些 优势反映在在位者能够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之上,而 又不会招致新厂商的进入”。 贝恩所强调的经济壁垒有四种: • 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 • 产品差异 • 规模经济 • 特有资源 在位厂商的策略:进入封锁(在位厂商展开竞争,好像根本不 存在进入一样,这时市场对进入者也就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进入遏制(在位厂商不能对进入者实行封锁,但可以调整自己 的行为成功地挫败进入)、进入容纳(在位厂商发现容许进入 比建立代价高昂的进入壁垒要划算)。
1、结构性进入壁垒 • 规模经济壁垒
平 均 成 本 C D 需求D LRAC
O
A
B
M
产量
规模经济壁垒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市场容量OM的大小;最低经济规模产量OB 相对 于OM的大小;产量小于OB 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 的大小。 • 一个产业的MES越大,且在OM中所占份额越大, 该产业客观上只能容纳少数企业存在,从而进入 壁垒较高。产量小于OB 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 绝对值越大,表明产量小于MES的企业的生产成 本劣势越大,进入壁垒越高。
3、我国实际: • 进入退出壁垒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 制度性退出壁垒
4、进入壁垒
• 竞争是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场竞争 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经济学更为关注 的是厂商进入某一市场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即进入壁垒。 • 进入壁垒在决定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分布中起着 “中枢”作用,影响着在位厂商究竟能把价格定 在高于、等于还是低于边际成本的能力。 • 如果不存在进入壁垒就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 构,正是进入壁垒才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存在 的根本条件。

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

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
可包括主动退出或被动淘汰的退出。
退出率=
净退出率=
2)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全部退出、逐步退出 全部退出、 全部退出 、同一产业中企业间的横向兼并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1)含义: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不能赚取到 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不能赚取到 正常利润而决定退出时所负担的成本,或者说是 正常利润而决定退出时所负担的成本, 已经投资还未收回的那部分投资在退出时依然还 不能收回,即沉淀成本。 不能收回,即沉淀成本。 2)退出壁垒的成因:(因素) 沉没成本;员工的解雇安置费用; 政策法律壁垒
贝恩的分类标准:(Bain,1956) (1)高度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成本高10%时,新 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 (2)较高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成本高6-8%时,新 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 (3)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4%以 下时,新企业难以进入的产业。
贝恩的总体进入壁垒
(2)净进入率 =
(3)进入的渗透率 =
新进入厂商的销售额 ×100% 整个市场的销售额
(4)进入者进入后的生存时间 = 进入者的平均寿命周期
(2)进入方式
1)从技术角度看:进入可分为“模仿”(Imitative )和“创新”(Innovative)两种; 2)从企业创立角度看:可分为全新创立进入、收购 和内部发展(多样化)三种;
1、进入 、
(1)含义 ) 所谓进入, 务领域, 所谓进入,是指一个厂商或企业进入新的业 务领域,也即 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 品。
()进入率 = 1 新进入厂商数量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 + 新进入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数量 − 退出厂商数量 ×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 + 新进入厂商数量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 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 施蒂格勒(G.stigler)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 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这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 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 进入壁垒就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生产成本。
(二)非经济性进入壁垒的种类与产生的原因
政策法律制度
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
指寡头垄断行业中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 成过剩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 为,由此形成阻碍新企业的壁垒。
第二节 测量进入壁垒的基本方法 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新企业进入越困难----产业内企业也就越少--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第一节 对进入壁垒的理论分析
一、进入障碍 阻止外部企业进入并与原有的企业进行竞争的各种障碍因素。 贝恩认为,进入壁垒是“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
我国学者杨治从相反的角度来定义进入壁垒,----即进入壁垒就是新企业比 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
新企业比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都会阻碍新企业进入产业,构成进 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特征: (1)进入壁垒是针对特定产业或企业; (2)进入壁垒是可变的; (3)进入壁垒是企业针对竞争对手采取策略性行为的主要方式,具有针对性。 (4)进入壁垒具有多样性,一般分为经济性进入壁垒与非经济性进入壁垒。
二、进入壁垒的种类及其原因 进入壁垒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经济性壁垒和非经济性壁垒。 经济性壁垒具有自发性、平等性,它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阻碍,甚至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效应,而退出壁垒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弱化。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一、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 从效率增长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适 度的进入壁垒和产业集中度可能有利于技术创新 和产业技术进步。 • 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一
方面,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另一方
面一定的进入壁应
• • • • • •组员及学号: 陈日章:201213330543 王新宇:201213330544 崔龙: 201213330534 刘明鑫:201213330529 张湘茹:201213330519 •专业及班级:经济学五班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 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实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 一种方式,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 策略性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的评价则更为困难,
策略性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假定: 相互竞争企业的行为假定、企业之间竞争方式的 假定以及有关信息的假定。 • 对进入阻挠的福利效应分析缺乏清晰明确的
结果,更多地是个案研究。
进入者的利润计算
P A pn pn+1 G O H I F E B C D (n+1)qn+1 P=D(Q) C Q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二、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 • 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 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 如果退出壁垒过高,企业退出的手段不成熟, 不完善,将会直接导致产业调整的步伐受阻。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福利效应
低退出壁垒 高退出壁垒
低进入壁垒
易进易出, 低但稳定的收益
易进难出, 低且风险大的收益

第二章 之进入和退出壁垒

第二章 之进入和退出壁垒

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 他虽然贫穷,但是却知足常乐 可是 战国时代 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他虽然贫穷 但是却知足常乐;可是 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 他虽然贫穷 但是却知足常乐 有一国财富的 魏文侯却常常讥笑他,而且还鄙视地说 你一直都很穷,难道要穷一辈 而且还鄙视地说:"你一直都很穷 魏文侯却常常讥笑他 而且还鄙视地说 你一直都很穷 难道要穷一辈 子吗?"宋陵子不 子吗 宋陵子不 理会他挑般的语气,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的说 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的说, 理会他挑般的语气 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的说 "请你不要担心 慢慢听我说.前几天 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一个 请你不要担心,慢慢听我说 前几天,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梦见一个 请你不要担心 慢慢听我说 前几天 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养有九十九 只羊的富翁,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 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好让自己的羊只数目 只羊的富翁 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 好让自己的羊只数目 变成一百!想来想 变成一百 想来想 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就兴冲冲地跑去 去,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 就兴冲冲地跑去 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 找那穷人帮忙,请求老 找那穷人帮忙 请求老 人割让那只羊."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 又接着说: 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又接着说 人割让那只羊 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 又接着说 "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 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 最后宋陵子 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 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 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最后宋陵子 语重心长地结 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论:"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 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 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4.进入与退出壁垒

4.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壁垒是产业重要的结构性特征,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和绩效。判 别标准:进入可能性、进入的范围、进入的速度
Industry economics
产品差异
三、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的原因
第一,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 第二,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很低, 这意味着几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同时由
一个产业的MES越大,且在OM中所占份额越大,则该产业客观 上只能容纳少数企业存在,从而进入壁垒较高。产量小于OB时 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量小于MES的企业的 生产成本劣势越大,进入壁垒也就越高。
Industry economics
产品差异
二、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 都低于潜在进入者(如图)
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经济的、政
治的、法律的等。构成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
是资产的专用性,即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增
加了原有企业对已占领市场的依赖性,也是努力阻 击进入的重要原因。构成退出壁垒的行为性因素主 要是管理者的行为。
Industry economics
产品差异
七、退出壁垒的种类
2
市场退出 壁垒种类
退出处置
壁垒
资本投入 壁垒
市场退出 壁垒
3
政策法规
制度壁垒
其他退出壁垒
4
Industry economics
产品差异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 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
规模经济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必要资本量 网络效应 产品差别化 政府管制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产业组织——从过度竞争、过度垄断到有效竞争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产业组织——从过度竞争、过度垄断到有效竞争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产业组织——从过度竞争、过度垄断到有效竞争姓名:付光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西方经济学指导教师:***2002.4.1摘要、\.{l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是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并存,二者严重损害了经济效率。

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与行业的不合理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组有关。

本文指出过低的进入壁垒和过高的退出壁垒组合易导致过度竞争,过高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组合易导致过度垄断。

我国产业组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与导致行业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失效的政府行为相关。

在向市场化转轨过程中,我国的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未形成,地区分割现象还很严重,缺乏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行为缺乏理性,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

有效竞争是指竞争活力和经济效率有机结合的适度竞争和适度垄断,有效竞争是实现经济高效率的保证。

实现产业组织的转变,从过度竞争、过度垄断到有效竞争,才能够改善经济运行效率。

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产业组织,实现过度竞争、过度垄断向有效竞争的转变,需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来使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组合合理化。

因我国的产业组织失效与政府行为有关,为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需要深化政府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以实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可本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各产业组织流派对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及进入壁垒、退出壁垒的利弊分析和进入、退出壁垒的失效。

第二部分论述了进入壁垒、退出壁垒通过影响市场结构来影响现实竞争和潜在竞争和产业组织流派关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阃的关系的观点,指出实现有效竞争结构是实现经济高效率的条件。

第三部分论述了过度竞争的基本内涵、形成原因,及我国过度竞争行业的特征及其原因。

第四节部分论述了过度垄断的基本内涵、形成原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第五部分论述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手段,分析了反垄断与管制两种产业组织政策。

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

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

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关键词:进入壁垒;银行准入;民营银行一、问题的提出二、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分析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进入壁垒下了定义。

斯蒂格勒(1989)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将进入壁垒定义为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生产成本。

贝恩的定义还考虑到了其他影响新企业进入的因素,认为进入壁垒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所反映出来的,即进入壁垒是老厂商比新厂商多享有的有利条件;或者说,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所需要克服的障碍。

具体到银行业,进入壁垒就是指新的银行进入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它不仅包括由生产成本、产品差异及银行规模等造成的经济性障碍,还包括限制、规范新的进入者的法律、规范、准则等政策性障碍;并且,由于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及资本构成,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更多地体现为政策性壁垒。

下面对银行业的经济性壁垒和政策性壁垒分别进行分析。

(一)经济性壁垒一般来讲,构成经济性壁垒有绝对成本优势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异壁垒和退出壁垒等五种。

1.绝对成本优势壁垒银行业的绝对成本优势壁垒,即在位银行与新进入银行相比,除了具有产品生产以外的费用优势,还有特殊的稀缺资源。

(1)客户资源是银行业的稀缺资源。

与新进入的银行相比,在位银行拥有稳定的客户群和营销网络。

新进入者在开展业务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其次,在争取客户时需要寻找、采集及挑选潜在客户的信息,需要游说对方与自己签订合约,这些都需要新进入者比在位者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

特别是签订合约时,客户很可能是在位银行的老客户,新银行往往需要承诺更优厚的贷款条件和其他好处才能争取到别人的客户,从而导致费用支出过高。

(2)人力资源也是银行业的稀缺资源。

在位银行一般都有熟练的操作人员、有良好人际网络的营销人员以及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共39页文档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共39页文档

No Image
No Image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五、产品差异化壁垒
产品差异: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 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产品差异主要来源 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有关企业的产品在长期中所形 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且还会因企业的广告宣 传活动以及商标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 支持而得到加强。
No Image
No Image
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
第二, 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 很低,这就意味着几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 性因素,同时由于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大量 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性行为来 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 高集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 壁垒。
No Image
No Image
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
五、退出壁垒形成的原因
形成退出壁垒的因素多种多样,如经济的、政 治的、法律的等。构成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 是资产的专用性,即沉淀成本。沉淀成本的存在增 加了原有企业对已占领市场的依赖性,也是努力阻 击进入的重要原因。构成退出壁垒的行为性因素主 要是管理者的行为。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oseph Stigler),已故的芝 加哥大学教授,“信息经济 学”和“管制经济学”的 创始人,第十四届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
No Image
No Image
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
二、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 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的原因
第一,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 业的唯一经济因素。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产业经济学
第四章 进入与退出壁垒

产业经济学进入和退出壁垒

产业经济学进入和退出壁垒
• ② 进入壁垒较(越)低,退出壁垒也 较(越)低,
其竞争性较强(而程度比较稳定)。
• ③ 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市场集中度提高↗,垄断程度提高 • ↗,竞争程度下降↘。 • ④ 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 • 市场集中度下降↘,垄断程度下降 • ↘ ,竞争程度提高↗ 。
• ① 埋没费用(沉没成本)壁垒 • ② 解雇费用壁垒 • ③ 经营联系(结合生产)壁垒, • 如:石油精炼产业 • ④ 政策法律壁垒
(3)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关系
• 一般情况下,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 • 退出壁垒也较高; • 而进入垒垒较低的产业, • 退出壁垒也较低。 • 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3)进入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 进入壁垒越高, • 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 • 进入壁垒越低, • 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
2、退出壁垒
(1)概念: 所谓退出是指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 的行为,它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 况。
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市场时所遇到 的阻碍,即退出壁垒
(2)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的产业呢? • 存在,如建筑业
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① 进入壁垒较(越)高,退出壁垒 也较(越)高,
• ② 进入壁垒较(越)低,退出壁垒 也较(越)低,
• ③ 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④ 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
① 进入壁垒较(越)高,)。
1、进入壁垒
(1)概念: 又叫进入障碍,它是指产业内已有企
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 所拥有的优势,
或者说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 不利因素或限制。
这里的新企业,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企业, 也可以是原来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入新的 产业领域。

第四讲 进入与退出壁垒

第四讲 进入与退出壁垒

总结 不能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进入壁垒的问题, 还应该将政策、法律和技术等非经济因素包括 进来。 按照造成进入壁垒的主体因素将其划分为结构 性进入壁垒、行为性进入壁垒和政策法律性进 入壁垒。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退出壁垒指企业从原来的市场退出(企业破产或 向其他行业转移)所遇到的种种障碍。
在位企业可能控制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进入企业在筹集进入资金时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成本。
3、必要资本量壁垒
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 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
高。
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
比在位企业高的原因为:融资市场的不完全性、信
5、产品差别形成的进入壁垒
当由产品差别(设计、广告、商标等)形成的成本对新厂 商更高时,产品差别就成为进入壁垒。
由于消费者对差别化产品的心理上的认同感颇深, 原有企业在广告宣传上只保持原有的力度或稍加改变 即可,无需花费巨额的支出。 但对于新企业,在解决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难点之 后,还要想方法使公众相信新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 这无疑要比原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广告和设计费用。
息不对称和风险 。
4、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是网络产业的显著 特征,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某种产品的价值会 随着购买这种产品或其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的增多 而增大。
这本质上反映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性在现代网络产 业中,企业建立的网络用户规模(也称“用户基数 ”)是决定其网络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 潜在进入者的市场行为产生策略性影响。
注:最小有效规模(MES)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

进入与退出壁垒(产业经济学2个案例)

进入与退出壁垒(产业经济学2个案例)

案例1案例名称:“氖灯”小巨人的成功之道案例适用:进入壁垒案例来源:薛家骥:“氖灯”小巨人和市场进入壁垒——“扬州现象”透视之五,现代经济探讨,1994年第8期,部分修改后引用。

一颗颗闪烁着红绿光的氖灯,产品虽小,却占领着一个大市场。

扬州灯泡集团(原为扬州灯泡厂)的氖灯生产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最初只用于机器设备的配套,随着家电产业的发展,从电饭锅、电烤箱、微波炉等等小家电到大家电,氖灯的需要量越来越大。

1988年以后,扬州灯泡集团兴办了一系列合资企业,为氖灯的大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1991年到1993年,产量连续三年翻番,到1993年底,氖灯的产量已达1.5亿只,产值1.2亿元,利润 1111万元。

截至2003年,资本收益率已经连续10年达到100%。

1993年扬州灯泡集团生产的氖灯,国内市场的覆盖面已达70%,出口也占全国的50%,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氖灯销售的“单打冠军”。

目前,扬州灯泡集团拥有引进的氖气自动化生产线39条,年产各型氖灯、荧光辉光灯4.5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70%。

集团的产品畅销国内外,有50%以上直接出口,销往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电子线路和仪器仪表中作指示用或电路元件用。

扬州灯泡集团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氖灯生产规模从小到大,直至取得全国销售量的“单打冠军”实属不易。

扬州灯泡集团的做大做强,虽说部分得益于市场容量的迅速膨胀,但更主要的是其在经营过程中所成功构筑的一道行业进入壁垒。

灯泡生产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兴产业,技术成熟,工艺稳定,初始投资规模小,少量投入即可新建生产线。

氖灯生产与灯泡生产类似。

因此,扬州灯泡集团不仅面临着上海、盐城、镇江、日照、黄石、潮州等地原有灯泡生产厂家的强有力竞争,更重要的是它还需顶住新进入企业的步步紧逼。

扬州灯泡集团很懂得一哄而起,重复生产、重复引进的厉害。

2.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2.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案例适用:行业进、退壁垒
案例来源:
1.“彩电价格大战在汉上演”,武汉晨报, 2001年4月18日,全文引用。 2.郭斌:我国彩电产业的价格竞争、价格战 与产业绩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 第7期,部分引用。
案例内容
在短期内就引起创维、康佳、TCL一线品牌
• 2001 年 4 月 13 日武汉的长虹彩电大幅下调, 价格的大幅下调,最终造成了全行业的一场
案例内容
• 扬州灯泡集团(原为扬州灯泡厂)的氖灯生产开
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叶,现在已经拥有引进的 氖气自动化生产线39条,年产各型氖灯、荧光辉 光灯 4.5 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 70% 。集团的产 品畅销国内外,有 50% 以上直接出口, 销往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
竞争法宝。
案例讨论
• •

1.我国氖灯生产行业的实际进入壁垒有哪
些?
2.扬州灯泡集团是如何通过构筑进入壁垒
来赢得竞争优势的? 3.扬州灯泡集团的成功为新时期的其它类 似产业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案例2
• 案例名称:我国纺织业的退出壁垒
• 案例适用:退出壁垒
• 案例来源:卢华:国有企业退出壁垒的案
例分析――以纺织业为例,管理世界,
2000年第一期,部分引用。
案例内容
• 我国有着悠久的纺织工业历史,是当今纺
织品的生产和贸易大国,但国有纺织工业
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 。
基于大量亏损的国有纺织工业企业无法克
服高退出壁垒,我国政府对纺织行业进行
退出援助,但是并没有产生好的绩效。
案例评析
1. 纺织业特点造成了纺织企业经济性退出成
电子线路和仪器仪表中作指示用或电路元件用。

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与退出壁垒

Part
04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行业的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的 现象。
规模经济对进入壁垒的影响
规模经济可能导致较高的进入壁垒,因为新进入者需要达 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与现有企业竞争。
案例分析
钢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需要大规模投资才 能获得回报。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现有企业的规模, 因此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
优化供应链管理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 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降低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意愿。
针对退出壁垒的策略建议
合理规划企业战略 企业应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明确 发展目标和方向,避免盲目扩张 和过度投资,降低退出壁垒。
寻求合作伙伴或被收购 在面临退出壁垒时,企业可以考 虑与其他企业合作或寻求被收购, 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降 低退出风险。
进入与退出壁垒
• 进入壁垒 • 退出壁垒 • 进入与退出壁垒对企业的影响 •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目录
Part
01
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经济性,否则将 面临成本劣势。
优化资产结构
企业应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固定 资产比重,提高流动资产比重, 以便在需要退出时能够快速变现 和转让。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提前 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陷入无法退 出的困境。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与退出壁垒所谓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

由于新企业的进入一般会造成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降低原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原有企业会尽可能利用自己的在位优势,通过自己的主动行为来排挤和限制新企业的进入,实施有效的进入阻挠,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利润。

例如淘宝的大卖家投入较大额的资金到直通车,使自己的产品在淘宝网页上能竟可能的拍到前面,能尽可能的争取机会展现在买家面前,保证访问量,拉动销售额,保证利润。

结构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比如消费者对淘宝买家对淘宝商城某品牌的的偏好。

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比如淘宝中卖家大量的广告投入。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后者则可通过广告投入改变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的图表告诉我们在产业的市场需求有限,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如果再有新企业有同样的产量进入,则所有企业都有可能亏损。

这时新企业无法通过进入这一产业获利,规模经济成为进入壁垒。

根据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要求,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具有与原有企业一样的规模经济产量或市场销售份额,才能与原有企业竞争,才能在进入后在行业中立足。

这之前,新企业的平均总成本(由平均生产成本与平均交易成本确定)一定高于原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如果新企业试图以最低经济规模进入市场并获取规模经济利益。

从而会导致行业总供给量的大大增加,当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时,供给超过原来的需求水平,从而导致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甚至低于单位平均成本,结果新企业将得不偿失。

如果新企业预测到进入后,市场需求价格因素将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那么新企业也将放弃进入。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规模经济产生的进入壁垒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曲线对新行业、新产品的进入非常 重要:最初成本可能比较高,但长期平均成 本会下降 3、企业中的拜师制度、调研报告制度等有 何作用?
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识别:规模经济还是学习效应?
C
A B1 LAC1 B2 LAC2
0
q0
q1
q2
Q
1、同一生产批次中,如果不同产量对应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 (此时MC<AC,成本产出弹性大于1),则存在规模经济 2、不同生产批次中,如果相同产量规模对应的平均成本下降, 则存在学习效率
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时点上,大量生产能 获得的成本优势。而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或称经验曲线,则是指由于经验和 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当人 们获得经验以后,一般能够改善他们完成 特定任务的绩效。 通常利用学习曲线,企业可以获得成 本优势,从而产生学习效应或学习经济。
(4)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是指 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 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 顾客能够把它与其他竞争产品有效地区别 开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在位企业的产品差异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 几个方面:
在位企业以专利或技术秘诀形式拥有在优良产
在间接网络效应中,在位企业的硬件产品可能已经拥有 大量的配套软件产品,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在位企 业与进入企业在辅助软件产品上的数量差异会迅速扩大。
另外,转换成本、培训和学习成本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在位企业相对于进入者处于明显的优势,建立在用户 基数之上的辅助软件数量上的不对称成为存在间接网络 效应市场上的主要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与效率
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 一方面,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进入壁垒限制了潜在 进入者进入,从而减少了产业中厂商的数目,提高了这一产业的集 中度和增强了该产业内大企业的市场权力,从而易于生成垄断性的
市场结构,这一结果倾向于减少社会总福利。
另一方面进入壁垒的存在又具有正面作用,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 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规模经济壁垒 根据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要求,新进入市 场的企业必须具有与原有企业一样的规模 经济产量或市场销售份额,才能与原有企 业竞争,才能在进入后在行业中立足。 (3)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2002年《黑龙江金融年鉴》显示,黑龙江省金融 业的资产额全部超过10亿元,工商银行的资产额 更是超过1000亿元。
2.策略性进入壁垒
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非合作 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进入 和进入阻挠被看成是一个在位企业和潜在 进入企业的博弈过程。 由于在位企业拥有首先行动和信息上的优 势,它可以通过进行不可逆的投资或通过 自己的行动向潜在进入企业传递对自己有 利的信息,使潜在进入者预期到进入后无 法获得经济利润,从而主动放弃进入。
1.产品扩散策略 2.提高转换成本 3.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
(三)测量进入壁垒的基本方法
a.价格扭典率测度法 价格扭曲率测度法是以垄断价格扭曲竞争 价格程度来衡量进入壁垒高低的一种方法。 设完全竞争时价格为Pc,如果产业内原有 企业定价Pm,设RP为产业的价格扭曲率, 则有
Pm Pc RP 100 % Pc
(6)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效应或网络的外部性是指消费的 外部性 消费者消费这些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会 随着购买这种产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增 加而不断增加,也就是说这种产品的新用户 可以给老用户带来正的外部收益,经济学家 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效应”或“网络外 部性”。
卡茨和夏皮罗将网络效应分为两种: 直接的网络效应:由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 增加而直接导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即直接的网 络外部性,诸如电话、在线服务、email等; 间接的网络效应: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 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 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 品之间的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如计算机的 软硬件。 卡茨和夏皮罗把这种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的关系 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基础产品称为硬件,辅助产 品称为软件。
C.贝恩的实证研究(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部分产
业的进入壁垒进行了分类) 高度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包括 平均利润)高10%时,新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 业。农用拖拉机、卷烟、汽车和钢笔。 较高进入壁垒产业:高6%~8%。钢铁、铜、 炼油、肥皂。 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4%以下。橡胶轮胎、 水泥、面粉、人造丝。
工人 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组织会在长 期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完善,走向成熟,这将使 产品的成本降低。 企业的协作者(如原料供应厂家)和企业合作的 时间越长,他们对企业的了解越全面,提供的 协作就可能越及时、有效,从而降低企业的平 均生产成本。
1、学习曲线广泛出现在计算机工业、国际 贸易、技术引进等领域
品设计方面的有效控制权,使消费者把控制权 与优良的产品等同化,企业成了高品质产品的 象征,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在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在定价和销售服务 等方面所树立的良好声誉,增加了消费者对该 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在位企业通过以往的广告宣传而建立的消费者忠诚以及对销售渠 道的控制,使得新进入企业在销售成本上处于劣势。 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对消费者存在着不对称
进入壁垒与效率
企业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实质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增加许多额外成本。
对于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来说,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可以 阻止低效率的原子型小企业进入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使社 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
RP值大,价格扭曲程度越强,表明进入壁 垒越高。
b.产业超额利润度量法 如果Pm是产业内原有企业的定价,LAC是 该产业长期平均成本,设产业的超额利润 率为 R 则 Pm LAC
R LAC 100 %
在特定产业内,超额利润率越高,则进入 壁垒越高。 但是在运用价格扭曲率和产业超额利润这 两个指标度量进入壁垒是有前提条件的。 一般在国家不干预企业定价时,才能运用 它们反映进入壁垒的高低。其他因素也会 对它们产生干扰。
进入壁垒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结构性壁垒和策略性 进入壁垒(进入阻挠)。 结构性壁垒产生于欲进入的产业本身的基本特性, 即进入某一特定产业时遇到的经济障碍以及克服 这些障碍所导致的成本的提高,包括技术、成本、 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障碍。 策略性的(或行为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在位厂 商的行为,特别是在位者可以采取行动提高结构 性壁垒,或者扬言一旦进入就采取报复行动。
常见的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策略
3.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在位企业采取策略性行为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可以使自己获得 成本上的优势有: 垂直一体化 利用政府管制
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
提高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常见的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策略
常见的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策略
1.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在很多产业中,企业调整产量是要花费成本的。为提高产出, 企业可能需要增加新的设备,投入必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在位企 业可在潜在进入者进入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力在
进入发生之前是闲置的。一旦进入者进入,在位企业可利用已投资
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实施斗争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失。 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在位企业所作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理性预
过干中学能比新进入企业降低多少成本;(2)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
如果学习周期很长或很短,在位企业所能获取的优势都不会很大。 学习周期很短时,新进入企业会较容易赶上在位者。学习周期很长
时,在位企业只能稍稍领先,不会有太大的优势。当学习周期趋中
时,干中学的策略效应比较明显,在位企业能通过在干中学上的策 略性投资阻止进入,并获取较高的利润。
“正反馈效应”:在硬件/软件系统中,一种硬件 的用户基数越大,就意味着与这种硬件产品相兼 容的软件产品的需求越大,因而会吸引软件产品 生产商来生产兼容软件,软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就会增加,软件产品的价格水平就会越低,这又 会吸引大量的用户购买这种硬件产品,从而使这 种硬件产品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而这又促使大 量的软件开发商为这种硬件产品提供配套软件, 这就是网络产品的“正反馈效应”。 正反馈效应的作用机制使潜在进入者,在存在直 接网络效应的产品市场上可能很难获得消费者和 用户的支持,因此,用户基数的不对称就成为网 络市场上的进入壁垒。
期到自己进入后将招致在位者激烈的价格战,自己无法从进入中获
利,因此会放弃进入。
常见的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策略
2.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 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经验的积累使企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 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 干中学能使在位企业获得多少优势取决于两点:(1)在位企业通
1.结构性进入壁垒的分类 (1)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根据贝恩的观点,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特定 的产量水平上,行业内原有企业 (established firm)比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 业(Prospective entrant)通常具有的低成 本生产能力。
斯蒂格勒认为,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按其产生的原 因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现有企业通过专利申请,而垄断工艺技术或 产业标准。 第二,原有企业拥有高级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而具有的人力资本优势。 第三,原有企业通过与供应商订立长期原材料等 要素供应而具有的优势。 除施蒂格勒所说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绝 对成本优势壁垒的形成的? 第四,原有企业可能控制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第五,原有企业在筹集进入资金时可能需要支付 更高的资金成本。
(四)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度及利润率的相互 关系
贝恩(Bain)与曼恩(Mann)认为进入壁 垒、利润率与市场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则市场集中度越高, 说明进入行业越困难,说明进入壁垒越高。 而另一方面如果进入壁垒越高,则行业内 企业越容易通过垄断定价或结成某种形式 的卡特尔提高市场价格,获取超额垄断利 润。因此,进入壁垒越高,则行业内原有 企业的利润率越高,反之,利润率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