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橡胶工艺学复习资料大全
橡胶加工工艺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 简述橡胶材料的特点?高弹性:弹性模量低,伸长变形大,有可恢复的变形,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保持弹性。
粘弹性:橡胶材料在产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表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和蠕变现象,在震动或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损失。
电绝缘性:橡胶和塑料一样是电绝缘材料。
有老化现象:如金属腐蚀、木材腐朽、岩石风化一样,橡胶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老化现象,使性能变坏,寿命下降。
必须进行硫化才能使用,热塑性弹性体除外。
必须加入配合剂。
2. 生胶、混炼胶、硫化胶的定义?1.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
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2.混炼胶:生胶与配合剂经加工混合均匀且未被交联的橡胶。
常用的配合剂有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补强填充剂、防老剂等。
3.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3. 硫化体系、防护体系、增塑体系的定义1)硫化体系:与橡胶大分子起化学作用,使橡胶由线型大分子变为三维网状结构,提高橡胶性能、稳定形态的体系。
2)防护体系:加入防老剂,延缓橡胶的老化,提高制品的使用寿命。
3)增塑体系:降低制品硬度和混炼胶的粘度,改善加工工艺性能。
第二章橡胶硫化1. 详细叙述硫化的历程?硫化历程是橡胶大分子链发生化学交联反应的过程,包括橡胶分子与硫化剂及其他配合剂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以及在形成网状结构时伴随发生的各种副反应。
可分为三个阶段:1.诱导阶段硫化剂、活性剂、促进剂之间的反应,生成活性中间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引发橡胶分子链,产生可交联的自由基或离子。
2.交联反应阶段可交联的自由基或离子与橡胶分子链之间产生连锁反应,生成交联键。
3.网构形成阶段交联键的重排、短化,主链改性、裂解。
2. 硫化曲线的四个阶段?根据硫化历程分析,可将硫化曲线分成四个阶段,即焦烧阶段、热硫化阶段、平坦硫化阶段和过硫化阶段。
《橡胶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橡胶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简要说明生胶、混炼胶、硫化胶的区别和联系。
2、橡胶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3、橡胶配方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成分?各成分有何作用?4、橡胶基本的加工工艺过程有哪些?5、橡胶配合加工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包括哪些?第一章生胶1、写出通用橡胶的名称和英文缩写。
2、天然橡胶的分级方法有哪几种?烟片胶和标准胶各采用什么方法分级?3、什么是塑性保持率?有何物理意义?4、天然橡胶中非橡胶成分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5、什么是自补强性?6、写出天然橡胶的结构式。
从分子链结构分析为什么NR容易被改性,容易老化?7、NR最突出的物理性能有哪些?为什么NR特别适合作轮胎胶料?8、IR和NR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不同?9、根据合成方法不同,丁苯橡胶有哪两种?10、轮胎胎面胶中使用丁苯橡胶主要是利用其什么特点?为什么SSBR比ESBR更适合做轮胎胎面胶料?11、BR最突出的性能有哪些?轮胎的胎侧使用BR是利用其什么特点/12、什么是冷流性?影响冷流性的因素有哪些?各是如何影响的?13、为什么乙丙橡胶特别适合作电线电缆的外包皮?为什么乙丙胶特别适合作户外使用的橡胶制品如各种汽车的密封条、防水卷材等?14、IIR最突出的性能有哪些?IIR作内胎是利用其什么特点?为什么IIR可以用作吸波材料?15、什么橡胶具有抗静电性?通用橡胶中耐油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16、什么是氧指数?哪些橡胶具有阻燃性?17、为什么CR的耐老化、耐天候性要优于其他不饱和橡胶?18、耐热性、耐油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什么橡胶可以耐王水的腐蚀?19、耐高低温性能最好的橡胶是什么?耐磨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可以做水果保鲜材料的橡胶是什么?为什么硅橡胶特别适合制作航空航天器密封材料?20、哪些橡胶具有生理惰性,可以植入人体?21、通用橡胶中,哪些橡胶具有自补强性?22、什么是热塑性弹性体?23、SMR5、SCR10、SBR1502、SBR1712各表示什么橡胶?第二章硫化体系1、什么是硫化?橡胶硫化反应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2、画出硫化曲线,标出各阶段的名称。
橡胶工艺原理复习题答案
橡胶工艺原理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 橡胶硫化过程中,硫化剂的作用是______。
3. 橡胶的硫化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4. 橡胶的弹性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______结构造成的。
5. 橡胶的老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引起的。
答案:1. 聚异戊二烯2. 使橡胶分子间形成交联3. 预硫化阶段、正硫化阶段、过硫化阶段4. 长链分子5. 热、氧、光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橡胶是合成橡胶?A. 天然橡胶B. 丁苯橡胶C. 丁腈橡胶D. 聚异戊二烯答案:B、C2. 橡胶硫化过程中,硫化速度最快的硫化体系是:A. 硫磺硫化体系B.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C. 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D. 树脂硫化体系答案:B3. 橡胶的热稳定性可以通过添加以下哪种物质来提高?A. 抗氧化剂B. 增塑剂C. 填充剂D. 硫化剂答案:A三、简答题1. 描述橡胶的硫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解释橡胶老化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3. 说明橡胶的弹性特性及其应用。
答案:1. 橡胶的硫化过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硫化剂的作用,使橡胶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从而提高橡胶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等性能。
影响硫化过程的因素包括硫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硫化温度、硫化时间、橡胶的配方等。
2. 橡胶老化主要是由于热、氧、光、机械应力等因素引起的,表现为橡胶性能的逐渐下降。
防止橡胶老化的措施包括添加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等。
3. 橡胶的弹性特性是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长链分子和交联结构造成的,使得橡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形变,并在外力去除后恢复原状。
这种弹性特性使得橡胶广泛应用于轮胎、密封件、减震器等领域。
实用橡胶工艺学复习资料大全
绪论橡胶配合加工内容●主要内容:原料及配合;加工工艺过程;性能测试。
●配合系统:生胶,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防老体系,增塑及操作体系,特种配合体系。
●加工过程:炼胶,压延,挤出,成型,硫化。
●塑炼:定义为降低分子量,增加塑性,改善加工性能,制成可塑性符合要求的塑料胶。
●混炼:定义为经过配合,将橡胶与配合剂均匀地混合和分散,制成混炼胶。
●门尼粘度:用门尼粘度计测量的是橡胶的本体黏度,原理是将胶料填充在粘度计的模腔和转子之间,合模,在一定温度下〔一般为100℃〕预热〔一般1min〕,令转子转动一定时间〔一般4min〕时测得的转矩值〔N·m〕。
该值越大,说明胶料的黏度越大,常用ML〔1+4〕100℃表示。
●门尼焦烧:这是个说明胶料焦烧时间的指标,通常是在120℃下测定〔加有硫化体系配合剂〕从最低点起,上升5个门尼值的时间。
这个时间越大说明胶料越不容易发生焦烧,加工越安全。
第一章生胶❖分类〔按来源〕:天然橡胶〔NR〕和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又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
❖通用橡胶: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异戊橡胶〔I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乙丙橡胶〔EPM,EPDM〕.❖不饱和非极性橡胶:NR、SBR、BR、IR;不饱和极性橡胶:NBR、CR;饱和非极性橡胶:EPM、EPDM、IIR;❖天然橡胶〔NR〕主要由顺—1,4—聚异戊二烯构成,其综合性能好。
❖丁苯橡胶(SBR)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是产量最大的通用橡胶,70%用于轮胎业,根据聚合方法分为乳聚丁苯和溶聚丁苯。
❖苯乙烯含量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其SBR的性能向聚苯乙烯趋近。
表现为Tg、模量、硬度上升,耐热老化性变好,挤出收缩率变小,挤出物外表光滑,而耐磨性下降,弹性减小。
❖顺丁橡胶(BR)也称聚丁二烯橡胶,弹性最好的通用橡胶,滞后损失小,生热少。
❖乙丙橡胶(EPM,EPDM)属于碳链饱和非极性橡胶,耐臭氧老化性和耐热老化性是通用橡胶中最好的,被誉为不龟裂的橡胶。
橡胶加工工艺期末复习重点
补强剂是炭黑。
26. 生胶即尚未被交联的橡胶,由线形大分子或者带支链的线性大分子 39. 炭黑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热裂解炭黑、新工艺
构成。
炭黑。
27. 生胶随温度的变化有三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
40. 白炭黑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可分为气相法和沉淀法两大类,其
28. 橡胶按来源与用途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补强效果次于炭黑。
29. 合成橡胶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两大类。
41. 橡胶发生老化的主要因素有热氧老化、光氧老化、臭氧老化和疲劳
30. 天然橡胶大分子链结构单元是异戊二烯。
老化。
31. 产量最大的一种合成橡胶是丁苯橡胶,其结构单元是苯乙烯和丁二 42. 橡胶的增塑实际上就是增塑剂低分子与橡胶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分子
胶为完全饱和性橡胶,不能用硫磺来硫化,必须用过氧化物来硫化。 17. 橡胶配方五大体系:生胶体系、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防护体
5. 丁基橡胶(IIR)由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单体在低温下共聚而成
系、增塑体系
6. 丁腈橡胶耐气透性良好(有极性的缘故),但电绝缘性不好,属于半导 18. 生胶和混炼胶可塑度的测定通常有三种方法:压缩法、旋转扭力法
51. 化学结构和含硫量能影响硫化特性
污染,保证胶料的混炼质量,将某些配合剂、促进剂等事先以较大比
二、判断题
例与液体软化剂混合制成膏状混合物。
1. 粉末橡胶指粒径在 1 毫米以下的粉末状橡胶。
9. 母炼胶:将在通常混炼条件下短时间内难以混合均匀且混炼生热量多,
三、名词解释
能耗较大的某些配合剂以较大的比例事先与生胶单独混合制成组分比
橡胶或橡胶制品在加工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如热氧臭氧金属离子电离辐射光机械力等使性能逐渐下降以至于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橡胶的老化
橡胶工艺原理复习题
剩余焦烧时间(A2) 胶料在定型前尚能流动的时间(模压则指胶料在模腔中加热时保持流动性的时间)。
4. 何谓不溶性硫黄?它有何优点? 不溶性硫黄具有不溶于二硫化碳的性质,又称聚合硫 S8n。它既不会喷霜,又能缩短硫
7. 何谓橡胶的丙酮抽出物? 橡胶的丙酮抽出物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固醇类物质,它们分别有促进硫化和防止老化的
作用,是天然的增塑剂、防老剂和硫化促进剂。
8. 天然橡胶中含过多的水分会产生什么后果? 天然橡胶中含水量过多,生胶易霉变,硫化时会产生海绵等。但<1%的水分,加工过
程中可除去。
9. 我国天然橡胶主要产于哪里? 我国天然橡胶的产地则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区。其中海南、
21. 从 MQ 结构分析,为何它能既耐高温又耐低温? 硅橡胶(Silicone rubber,MQ )的主链为硅氧键,侧基为有机基团的聚合物,最常用的
是聚二甲基硅氧烷。其耐高温是由于主链的 Si-O 键能 370 KJ/mol 要大大大于 C-C 键能 240 KJ/mol,主链受热不易断裂。耐低温是主链 O 原子上无取代基,减少分子链内旋转的阻力, 其次是 Si 原子体积大,把相连的二个甲基撑了出去,这也减少了分子链内旋转的位阻。
12. 何谓 SBR? SBR 是 SR 中产量最大的品种,约占 50%左右。它是丁二烯与苯乙烯的共聚产物,性
质随苯乙烯的含量不同而变化。
13. 简述 SBR 的结构和性能。 SBR 是不饱和、非极性、非结晶性橡胶。它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通用胶,成本低廉。
与 NR 相比:其耐老化性和耐磨耗性好;加工性不如 NR;硫速慢,对促进剂不敏感,但硫 化平坦期长,焦烧时间长;无自补强,抗撕裂强度特别低。
材料科学:橡胶工艺学考试资料.doc
材料科学:橡胶工艺学考试资料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试述NR 的化学反应性。
本题答案: 2、填空题 合成橡胶分为( )合成橡胶和( )合成橡胶两大类。
本题答案: 3、名词解释 内脱模剂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橡胶疲劳老化的机理。
本题答案: 5、填空题 ( )橡胶中常用的增塑剂有( )增塑剂、( )增塑剂、增塑剂、( )增塑剂、( )增塑剂。
本题答案: 6、填空题 填料的活性越高,橡胶的耐疲劳老化性越( )。
本题答案: 7、问答题 试比较聚丁二烯橡胶(BR )和NR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8、名词解释老化性能变化率本题答案:9、问答题压延效应的产生原因和消除办法。
本题答案:10、名词解释预载荷本题答案:11、问答题聚氨酯橡胶的特性。
本题答案:12、问答题橡胶压延工艺的常用设备、对胶料的要求及其配合方法。
本题答案:13、问答题什么是再生胶?橡胶再生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再生胶有何用途?本题答案:14、名词解释周期性应变振幅本题答案:15、名词解释老化温度系数本题答案:16、问答题橡胶挤出工艺的常用设备、对胶料的要求及其配合方法。
本题答案:17、问答题硅橡胶的性能。
本题答案:18、问答题密炼机塑炼工艺的优缺点。
本题答案:19、问答题已知有下列交联网络,请你说出与其相对应的硫化体系:①-C-C-②-C-O-C-③-C-S1-C-和-C-S2-C-④-C-S1-C-、-C-S2-C-和-C-SX-C-(其中以多硫交联键为主)⑤-C-S1-C-、-C-S2-C-和-C-SX-C-(其中以单硫键和双硫键为主)。
实用橡胶工艺学试题
实用橡胶工艺学试题1.单选题:下列橡胶中属于通用合成橡胶的是() [单选题] *A、顺丁橡胶(正确答案)B、氟橡胶C、丙烯酸脂橡胶D、聚硫橡胶2.单选题:下列橡胶品种中,既可作为耐热橡胶的生胶品种,也可用作耐寒橡胶的生胶品种是()。
[单选题] *A、天然橡胶B、氯丁橡胶C、氟橡胶D、硅橡胶(正确答案)3.单选题:下列哪个是使用最普遍的硫化剂,且适用于不饱和胶()。
[单选题] *A、硫化钠B、硫化氢C、硫磺(正确答案)D、氧化锌4.单选题:对于模压硫化制品,胶料的流动、充模必须在硫化历程中的哪个阶段完成()。
[单选题] *A、焦烧阶段(正确答案)B、欠硫阶段C、正硫阶段D、过硫阶段5.单选题:下列橡胶中,用于制作人体器官最常用的的生胶品种是:()。
[单选题] *A、丙烯酸酯橡胶B、聚氨酯橡胶C、氟橡胶D、硅橡胶(正确答案)6.单选题:下列橡胶中,耐臭氧性差的橡胶是:()。
[单选题] *A、MV QB、FKMC、EPDMD、NBR(正确答案)7.单选题:气密性非常好,可以用于做内胎的胶料是:()。
[单选题] *A、IIR(正确答案)B、FKMC、MV QD、NBR8.下列橡胶中,不具有耐油性能的有:() *A、天然橡胶(正确答案)B、三元乙丙橡胶(正确答案)C、氟橡胶D、丁腈橡胶9.橡胶制品常见的老化类型有:() *A、橡胶老化B、臭氧老化(正确答案)C、疲劳老化(正确答案)D、热氧老化(正确答案)10.多选题:下列橡胶中,具有耐油性能的有:() *A、乙烯丙烯酸酯橡胶(正确答案)B、三元乙丙橡胶C、氟橡胶(正确答案)D、氢化丁腈橡胶(正确答案)11.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橡胶按成型温度分类,分为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和高温硫化硅橡胶(HTV)。
](正确答案)B、NBR可以做耐油密封件,化工衬里,胶辊等制品。
(正确答案)C、配料时保证原材料不吸潮,不变质。
(正确答案)D、混炼胶不稳定就会给硫化工序带来严重影响。
【免费下载】12橡胶工艺复习题
橡胶工艺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何谓喷霜?何谓焦烧?其产生原因何在?1、答:喷霜即为某些配合剂(如硫磺、促进剂、防老剂、石蜡等)析出胶料或硫化胶表面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某些配合剂用量过大,超过其常温下在橡胶中的溶解度所造成的。
焦烧是一种胶料早期硫化的现象,即胶料在硫化前的操作或停放中发生不应有的提前硫化现象;原因是配合不当,炼胶操作不当,胶料冷却停放不当。
2、何谓老化?影响橡胶老化的因素有哪些?答:橡胶或橡胶制品的在加工、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而逐步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橡胶老化;影响因素有热、氧、臭氧、金属离子、电离辐射、光、机械力等。
3、何谓塑炼?其目的意义何在?答:把具有弹性的生胶变成柔软的具有可塑性的胶料的工艺过程称为塑炼;生胶塑炼的目的:一、使生胶获得一定的可塑性,适合混炼、压延、挤出、成型等后续工艺操作;二、使生胶的可塑性均匀化,以便制得质量均匀的胶料。
4、何谓混炼?其目的意义何在?答: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加入到橡胶中制成混合胶的工艺过程叫混炼;使配合剂均匀分散,制得质量均匀的混炼胶,并使胶料具有适合的可塑性;混炼不好,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匀,可塑度过高或低、焦烧、喷霜现象,影响压延等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还会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
5、何谓压延?它包括哪些作业形式?答:压延工艺是利用压延机辊筒的挤压力作用使胶料发生塑性流动和变形,将胶料制成具有一定断面规格和一定断面几何形状的胶片,或者将胶料覆盖于纺织物表面制成具有一定断面厚度的胶布的工艺加工过程;作业形式:胶料的压片、压型和胶片贴合及纺织物的贴胶、擦胶和压力贴胶。
6、何谓挤出?它有何作用?答:橡胶的挤出是使胶料通过挤出机连续地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应用于制造胎面、内胎、胶管以及各种复杂断面形状或空心、实心、包胶等半成品。
7、何谓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答:弹性变形:橡胶在变形后能够恢复其原来状态的形变行为。
橡胶工艺学考试习题集
第一部分生胶及其配合体系第一章生胶本章内容与基本要求:1.掌握天然橡胶及通用合成橡胶的结构、性能;2.掌握特种合成橡胶的结构及主要特性;3.了解新形态橡胶的结构及特性;4.了解再生橡胶的制造特性;5.掌握再生胶的使用特点。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1.橡胶工业手册,第一分册2.橡胶化学,王梦蛟译3.橡胶工业原材料国内外技术条件4.特种合成橡胶5.橡胶原材料选择指南6.橡胶工艺7.Rubber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e名词解释1.橡胶2.格林强度3.充油丁苯橡胶4.冷流性5.抗氧指数6.自补强性7.抗湿滑性8.弹性9.回弹性10.滞后损失11.液体橡胶12.动态生热性二.填空:1.碳链橡胶中,饱和橡胶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不饱和橡胶有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杂链橡胶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 ;元素有机橡胶包括______________ 和2.通用合成橡胶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3.天然橡胶中包括的非橡胶成分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和________ 。
4.目前所有弹性体中,弹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___________ ,比重最小的橡胶是____________ ,耐磷酸酯油类的橡胶是 _________ ,气密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_____ ,气透性最好的橡胶是___________ ,耐压减振性好的橡胶是 ____ ,广泛用作胶粘剂的橡胶是___ ,具有生理惰性的橡胶是,滞后损失、生热大的橡胶是,抗湿滑性差的橡胶是,耐高低温性最好的橡胶是,耐磨性最好的橡胶是。
橡胶加工工艺学复习及答案
绪论1. 橡胶材料的定义、基本特点、应用领域 橡胶材料的定义:橡胶是高分子材料的一种; 常温下的高弹性是橡胶材料的独有特征.是其他任何材料所不具备的,因此橡胶也被称为弹性体基本特点:(1)具有高弹性(2)具有粘弹性(3)具有缓冲减震作用(4)具有电绝缘性(5)具有温度依赖性(6)具有老化现象(7)必须进行硫化应用领域:交通运输、建筑、电子、石油化工、农业、机械、军事、医疗等各个工业部门以及信息产业2.相关概念:橡胶、生胶、混炼胶、硫化胶橡胶:橡胶是一种材料,具有特定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属有机高分子材料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
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混炼胶 :生胶与配合剂经加工混合均匀且未被交联的橡胶。
常用的配合剂有硫化剂、促进剂、活性剂、补强填充剂、防老剂等。
硫化胶 :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第一章 生胶1. 橡胶的分类:按照来源、形态、交联方式、化学结构分(1)按来源与用途分天然橡胶,合成橡胶(2)按外观形态分固体,液体,粉末橡胶(3)按交联方式分化学交联的传统橡胶,热塑性弹性体(4)按化学结构分碳链橡胶,杂链橡胶2. 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在品种、产量、性能和用途上的对比生胶类型 品种 产量 性能 用途宽广天然橡胶 较少 较低 综合性能好 较窄合成橡胶 较多 较高 特种性能好 较广3. 天然橡胶(NR ):分子结构、自补强性(原因)、性能(非极性、耐寒、耐热、弹性、机械性能、绝缘性好、化学性能等)分子结构:自补强性:在不加补强剂的条件下,橡胶能结晶或在拉伸过程中取向结晶,晶粒分布于无定形的橡胶中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使本身的强度提高的性质。
天然橡胶的性能:(1)耐寒性好(2)耐热性不是很好(3)弹性较高,在通用胶中仅次于顺丁橡胶(4)机械强度高(斯格林强度:未硫化橡胶的拉伸强度)(5)是非极性物质,是一种较好的绝缘材料(6)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及一般溶剂作用,耐稀酸、稀碱,不耐浓酸、油,耐水性差(7)NR 中有双键,能够与自由基、氧、过氧化物、紫外光及自由基抑制剂反应;NR 中有甲基(供电基),使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增加,α-H 的活性大,使NR 更易反应(易老化、硫化速度快)。
(完整word版)橡胶工艺学
炭黑补强硫化胶拉伸出强度:25~35MPa
各种橡胶的机械强度比较:NR>IR>CR>IIR>NBR>SBR>BR
耐屈挠疲劳性好:一般在20万次以上。
耐磨性好:
耐磨性与橡胶的强度有关。由于橡胶的强度高,所以耐磨性好。
绝缘性好:
NR是一种绝缘性很好的材料,如电线接头外包的绝缘胶布就是纱布浸NR胶糊或压延而成的。
1.一般性能:
①CR的力学性能较高:自补强+极性橡胶
②良好的耐油性能:CR属于耐油橡胶,但耐油性不如NBR。
③良好的耐疲劳性能:用于同步带、齿形带
④较差的低温性能:CR的最低使用温度为-30℃,在油中的耐低温性能优于ACM、CPE、高ACN含量的NBR和FPM,因为它在低温下结晶。
NR的结构式:NR的分子链中双键旁有三个α位置a、b、c,实验证明,这三个位置上的α—H的解离能不同,活性也不同,与伯氢c相比,a、b是仲氢,脱氢容易,所以反应活性大。而a与b相比,由于脱氢后形成的大分子自由基稳定(与侧甲基的超共扼作用),所以活性更大。反应活性a>b>c。
①NR中有双键,能够与自由基、氧、过氧化物、紫外光及自由基抑制剂反应。
2.一种是按照外观质量分级,如烟片胶、绉片胶。另一种是根据理化指标分级(后者比较科学):
这是标准胶的分级方法,是指按机械杂质、塑性保持率、塑性初值、氮含量、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颜色指数等理化性能指标进行分级的橡胶。一般用聚乙烯薄膜包装。其中:
塑性保持率又称抗氧指数(PRI),是指生胶在140℃×30min加热前后,华莱氏可塑度的比值。
①NR大分子本身有较高的柔性—σ键易旋转。
②NR分子链侧基少且体积小,对σ键的影响小。
橡胶工艺基础知识
二 、橡胶配合
二 、橡胶配合
• 橡胶的配合:
橡胶具有宝贵的高弹性和其它一系列优良的性能,但其本 身在性能上仍有许多缺点。例如天然橡胶保持高弹性的温度范 围只在5-35左右,生胶的机械强度也比较低,可见,用纯生胶 是不能制造出适合使用要求的橡胶制品的。
根据制品的性能要求,考虑加工工艺性能和成本等因素,把 生胶和配合剂组合在一起的过程。一般的配合体系包括生胶、 硫化体系、补强体系、防护体系、增塑体系等。有时还包括其 它一些特殊的体系如阻燃、着色、发泡、抗静电、导电等体系 。
• A2残余焦烧时间——进入模具后加热开始到开始 硫化这段时间
若:操作焦烧时间 > 焦烧时间,就发生焦烧
• 防止焦烧:
A、 具有较长的焦烧时间:配方
M
A
B 、混炼、停放要低温, 成型时要迅速,即减少操作焦烧 时间
优点: 具良好抗候性及抗臭氧性, 具极佳的抗水性 及抗老化性 ,电绝缘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冲击弹性 较好。
缺点:硫化速度慢;与其它不饱和橡并用难;不建议 用于食品用途或是暴露于芳香氢之中。
主要用于要求耐老化、耐水、耐腐蚀、电气绝缘等几 个领域。如:轮胎的浅色胎侧、电缆、耐热运输带、门 窗密封条、密封垫圈等。
橡胶工艺
---橡胶制品---
一 、橡胶分类及特点
一 、橡胶分类及特点
• 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 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
橡胶。
▪ 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
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 胶加工成粉末状,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
• 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
优点:弹性良好及具良好的压缩变形,配方内不含 硫磺,因此非常容易来制作.具抗动物及植物油的特性, 不会因中性化学物,脂肪、油脂、多种油品,溶剂而影 响物性,具防燃特性。
现代橡胶工艺学复习题
橡胶工艺学复习题一、填空10分注:红字为答题部分。
1.碳链橡胶中,饱和橡胶有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不饱和橡胶有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
2.通用合成橡胶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
3、促进剂按结构可分为噻×类、秋兰姆类、次磺酰胺类、胍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硫脲类、醛胺类、黄原酸盐类八类;按PH值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类;按硫化速度可分为超超速级、超速级、准速级、中速级和慢速级五类。
4、促进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英文缩写CZ,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中性,准速级,迟效性促进剂;二硫化二苯并噻唑的英文缩写为DM,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呈酸性,准速级促进剂;四甲基二硫化秋兰姆的英文缩写为TMTD,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呈酸性,超速级促进剂。
5、适合高温快速硫化的橡胶结构为低双链含量的橡胶,可采用的硫化体系有EV 和SemiEV两种。
6、氧化锌在CR配方中的作用是硫化剂,在NR配方中的作用是活性剂。
7、在-C-S-C-、-C-S2-C-、-C-SX-C-三种交联键中,-C-S-C-热稳定性好,-C-S x-C-耐动态疲劳性好,-C-S x-C-强度高。
8、为获得有效硫化体系可采取两条途径,采用无硫酸和提高促进剂用量,降低硫磺用量。
9、、NR热氧老化后表观表现为变软发粘,BR热氧老化后表现为变硬变脆。
10、链终止型防老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可分为自由基捕捉体、电子给予体和氢给予体三类;胺类和酚类防老剂属于氢给予体。
11、当防老剂并用时,可产生对抗效应、加和效应和协同效应,根据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不同,又可分为杂协同效应和均协同效应两类。
12、炉法炭黑的表面含氧基团比槽法炭黑少,呈碱性,会使胶料的焦烧时间缩短。
13、炭黑的结构度越高,形成的包容橡胶越多,胶料的粘度越高,混炼的吃粉速度慢,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高。
橡胶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
橡胶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答案(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橡胶工艺原理》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碳链橡胶、硬质橡胶、杂链橡胶、混炼胶、硫化胶、冷冻结晶、拉伸结晶、极性橡胶杂链橡胶:碳-杂链橡胶: 主链由碳原子和其它原子组成全杂链橡胶:主链中完全排除了碳原子的存在,又称为“无机橡胶”,硅橡胶的主链由硅、氧原子交替构成。
混炼胶:所谓混炼胶是指将配合剂混合于块状、粒状和粉末状生胶中的未交联状态,且具有流动性的胶料硫化胶 : 配合胶料在一定条件下(如加硫化剂、一定温度和压力、辐射线照射等)经硫化所得网状结构橡胶谓硫化胶,硫化胶是具有弹性而不再具有可塑性的橡胶,这种橡胶具有一系列宝贵使用性能。
硬质橡胶:玻璃化温度在室温以上、简直不能拉伸的橡胶称为硬质橡胶一般来说,塑料、橡胶、纤维的分子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影响橡胶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橡胶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此外还受到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外界条件的影响。
(1) 化学组成:单体,具有何种官能团(2)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3) 大分子聚集状况:空间结构和结晶(4) 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5) 外部条件:力学条件、温度条件、介质简述橡胶分子的组成和分子链结构对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答:各种生胶的MWD曲线的特征不同,如NR一般宽峰所对应的分子量值为30~40万,有较多的低分子部分。
低分子部分可以起内润滑的作用,提供较好的流动性、可塑性及加工性,具体表现为混炼速率快、收缩率小、挤出膨胀率小。
分子量高部分则有利于机械强度、耐磨、弹性等性能。
简述橡胶的分类方法。
答:按照来源用途分为天然胶和合成胶,合成胶又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按照化学结构分为碳链橡胶、杂链橡胶和元素有机橡胶;按照交联方式分为传统热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
简述橡胶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橡胶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橡胶工艺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简要说明生胶、混炼胶、硫化胶的区别和联系。
2、橡胶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3、橡胶配方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成分?各成分有何作用?4、橡胶基本的加工工艺过程有哪些?5、橡胶配合加工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包括哪些?第一章生胶1、写出通用橡胶的名称和英文缩写。
2、天然橡胶的分级方法有哪几种?烟片胶和标准胶各采用什么方法分级?3、什么是塑性保持率?有何物理意义?4、天然橡胶中非橡胶成分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5、什么是自补强性?6、写出天然橡胶的结构式。
从分子链结构分析为什么NR容易被改性,容易老化?7、NR最突出的物理性能有哪些?为什么NR特别适合作轮胎胶料?8、IR和NR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什么不同?9、根据合成方法不同,丁苯橡胶有哪两种?10、轮胎胎面胶中使用丁苯橡胶主要是利用其什么特点?为什么SSBR比ESBR更适合做轮胎胎面胶料?11、BR最突出的性能有哪些?轮胎的胎侧使用BR是利用其什么特点/12、什么是冷流性?影响冷流性的因素有哪些?各是如何影响的?13、为什么乙丙橡胶特别适合作电线电缆的外包皮?为什么乙丙胶特别适合作户外使用的橡胶制品如各种汽车的密封条、防水卷材等?14、IIR最突出的性能有哪些?IIR作内胎是利用其什么特点?为什么IIR可以用作吸波材料?15、什么橡胶具有抗静电性?通用橡胶中耐油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16、什么是氧指数?哪些橡胶具有阻燃性?17、为什么CR的耐老化、耐天候性要优于其他不饱和橡胶?18、耐热性、耐油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什么橡胶可以耐王水的腐蚀?19、耐高低温性能最好的橡胶是什么?耐磨性最好的橡胶是什么?可以做水果保鲜材料的橡胶是什么?为什么硅橡胶特别适合制作航空航天器密封材料?20、哪些橡胶具有生理惰性,可以植入人体?21、通用橡胶中,哪些橡胶具有自补强性?22、什么是热塑性弹性体?23、SMR5、SCR10、SBR1502、SBR1712各表示什么橡胶?第二章硫化体系1、什么是硫化?橡胶硫化反应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2、画出硫化曲线,标出各阶段的名称。
橡胶工艺学试题库答案,值得收藏!
橡胶工艺学试题库答案,值得收藏!橡胶工艺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 生胶即尚未被交联的橡胶,由线形大分子或者带支链的线性大分子构成。
2. 生胶随温度的变化有三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
3. 橡胶按来源与用途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4. 合成橡胶分为通用合成橡胶和特种合成橡胶两大类。
5. 天然橡胶大分子链结构单元是异戊二烯。
6. 产量最大的一种合成橡胶是丁苯橡胶,其结构单元是苯乙烯和丁二烯。
7. 生产合成橡胶常用的聚合方法是溶液聚合或乳液聚合。
8. 二元乙丙橡胶是完全饱和的橡胶,只能用过氧化物交联;三元乙丙橡胶主链完全饱和,但含有一定不饱和的侧链。
9. 硫化是指橡胶的线型大分子链通过化学交联而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化学变化过程。
10. 橡胶硫化体系的三个部分是硫化剂、活化剂、促进剂。
11. 橡胶硫化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焦烧阶段、热硫化阶段、平坦硫化阶段、过硫化阶段。
12. 促进剂可以降低硫化温度、缩短硫化时间、减少硫磺用量,又能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性能。
13. 橡胶中常用的填料按作用可分为补强剂和填充剂两大类。
最主要的补强剂是炭黑。
14. 炭黑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炉法炭黑、槽法炭黑、热裂解炭黑、新工艺炭黑。
15. 白炭黑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可分为气相法和沉淀法两大类,其补强效果次于炭黑。
16. 橡胶发生老化的主要因素有热氧老化、光氧老化、臭氧老化和疲劳老化。
17. 橡胶的增塑实际上就是增塑剂低分子与橡胶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分子分散的溶液,增塑剂可看作是橡胶的稀释剂。
18. 橡胶中常用的增塑剂有石油系增塑剂、煤焦油系增塑剂、松焦油系增塑剂、脂肪油系增塑剂、合成增塑剂。
19. 橡胶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可分为均相结构、单相连续结构、两相联系结构。
20. 橡胶的配方设计就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艺条件,合理地选用原材料,制订各种原材料用量和配比关系。
21. 橡胶工业中常用的混炼方法分为两种:间歇式混炼和连续式混炼。
橡胶加工复习提纲
1、橡胶粒子的结构如何?加氨后橡胶粒子保护层的变化怎样?橡胶粒子上吸附有蛋白质和脂肪酸等构成橡胶粒子的保护层。
加氨后橡胶粒子保护层的脂肪酸与氨反应生成了铵皂,在橡胶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
2、决定天然胶乳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胶乳的稳定性一般指胶乳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胶乳的不稳定和胶凝与酶、酸、碱、盐、机械作用、脱水作用、温度及天然胶乳内非橡胶物质等因素有关。
3、胶乳浓度表示方法有哪些?胶乳的浓度通常用干胶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来表示。
干胶含量是指胶乳中能被酸凝固出来的干物质的质量与胶乳质量之比。
总固形物含量是指胶乳直接加热烘干后所得的干物质的质量与胶乳质量之比。
4、为什么要做好鲜胶乳的早期保存?制胶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产品质量好与坏,生产成本高与低,首先取决于鲜胶乳的质量,而鲜胶乳的质量好坏,关键在于鲜胶乳的早期保存。
5、天然橡胶为什么会自然凝固?胶乳中含有很多细菌,同时也含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是细菌最好的“营养品”。
在温度、酸碱度适宜的条件下,胶乳里的细菌很快就生长和繁殖。
随着细菌的繁殖生长,胶乳中的糖类被吸收利用,转化成各种酸,主要是挥发性脂肪酸,这些酸性物质的产生,使胶乳PH不断降低;同时,细菌分泌出来的蛋白分解酶将胶乳保护层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再吸收利用;胶乳中固有的凝固酶使蛋白质变性,胶乳中含有的钙、镁等金属离子是酶的活化剂,含量高时,酶的活性更大。
胶乳中有些酶还会分解类脂物而产生高级脂肪酸,与钙、镁等离子结合,能生成不溶于水的皂,使橡胶粒子脱水,这一系列因素就致使胶粒的保护层受到破坏,使胶乳自然凝固。
6、测定胶乳有什么现实意义?进行全面测试总固形物、干胶含量、总固形物与干胶差、氨含量、挥发脂肪酸值、机械稳定度、颜色、气味各项技术指标,能规范化生产,利于控制加工工艺,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7、什么是胶园“六清洁”?为什么要做好胶园“六清洁”?①、树身和树头清洁;②、清洁胶刀;③、清洁胶杯;④、清洁胶舌;⑤、清洁胶刮;⑥、清洁胶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橡胶配合加工内容●主要内容:原料及配合;加工工艺过程;性能测试。
●配合系统:生胶,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防老体系,增塑及操作体系,特种配合体系。
●加工过程:炼胶,压延,挤出,成型,硫化。
●塑炼:定义为降低分子量,增加塑性,改善加工性能,制成可塑性符合要求的塑料胶。
●混炼:定义为经过配合,将橡胶与配合剂均匀地混合和分散,制成混炼胶。
●门尼粘度:用门尼粘度计测量的是橡胶的本体黏度,原理是将胶料填充在粘度计的模腔和转子之间,合模,在一定温度下(一般为100℃)预热(一般1min),令转子转动一定时间(一般4min)时测得的转矩值(N·m)。
该值越大,表明胶料的黏度越大,常用ML(1+4)100℃表示。
●门尼焦烧:这是个表明胶料焦烧时间的指标,通常是在120℃下测定(加有硫化体系配合剂)从最低点起,上升5个门尼值的时间。
这个时间越大表明胶料越不容易发生焦烧,加工越安全。
第一章生胶分类(按来源):天然橡胶(NR)和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又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
通用橡胶: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异戊橡胶(IR)、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乙丙橡胶(EPM,EPDM).不饱和非极性橡胶:NR、SBR、BR、IR;不饱和极性橡胶:NBR、CR;饱和非极性橡胶:EPM、EPDM、IIR;天然橡胶(NR)主要由顺—1,4—聚异戊二烯构成,其综合性能好。
丁苯橡胶(SBR)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是产量最大的通用橡胶,70%用于轮胎业,根据聚合方法分为乳聚丁苯和溶聚丁苯。
苯乙烯含量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其SBR的性能向聚苯乙烯趋近。
表现为Tg、模量、硬度上升,耐热老化性变好,挤出收缩率变小,挤出物表面光滑,而耐磨性下降,弹性减小。
顺丁橡胶(BR)也称聚丁二烯橡胶,弹性最好的通用橡胶,滞后损失小,生热少。
乙丙橡胶(EPM,EPDM)属于碳链饱和非极性橡胶,耐臭氧老化性和耐热老化性是通用橡胶中最好的,被誉为不龟裂的橡胶。
丁基橡胶(IIR)的分子链上有密集的侧甲基,虽然它的不饱和度很低,但实际上它表现主要是链烷烃的特征,化学性质稳定且为非极性,归属为饱和橡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阻尼性(即好的吸震性)。
丁腈橡胶(NBR)丁二烯和丙烯腈的共聚物,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其耐油性好,耐非极性介质最好。
氯丁橡胶(CR)是2—氯—1,3—丁二烯的乳液聚合物,其特点是阻燃性好(CR 因含有氯原子而具有阻燃性,即不自燃,接触火焰时能燃烧,离火自熄,而BR不能自熄),耐老化性较好。
特种橡胶:一类是碳链饱和极性橡胶,一类是杂链橡胶。
碳链饱和极性橡胶具有饱和的极性的碳链,其极性由侧基提供的,侧基有两类:一类是卤素(氯或氟),另一类是酯基。
其极性强弱取决于极性侧基的浓度与品种。
杂链橡胶:这类橡胶的分子链上有—Si—O—,—C—O—,—C—N—O—,—C—S—的,他们都是杂链的。
格林强度:未硫化处理的橡胶拉伸强度。
第二章橡胶的硫化体系✧完整的硫黄硫化体系由硫化剂、活性剂、促进剂三部分组成。
✧硫化的化学反应历程:(1)诱导期;(2)交联反应;(3)网络熟化阶段✧宏观硫化历程:(1)焦烧阶段;(2)热硫化阶段;(3)平坦硫化阶段;(4)过硫化阶段。
✧交联效率参数E:形成1 mol交联键所需要的平均硫黄原子的物质的量(mol),E值提高,硫黄用量增加,交联程度降低。
✧使用促进剂的目的(也是硫化促进剂的概念):大大地缩短硫化时间,减少硫磺用量,降低硫化温度,节省能耗,提高硫黄利用率,而且能显著提高橡胶的工艺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普通硫黄硫化体系(CV):硫化胶网络中70%以上是多硫交联键,具有较高的主链改性,硫化胶具有良好的初始疲劳性能,室温条件下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最大缺点是不耐热氧老化,硫化胶不能在较高温度下长期使用。
✧有效硫化体系(EV):硫化胶网络中单键和双键含量占90%以上,网络具有极少的主链改性,对硫黄利用率高,该体系的硫化胶具有较高的抗氧老化性能,但初始动态疲劳性能差,用于高温静态制品如密封制品、高温快速硫化体系。
(为获得有效硫化体系可采取两条途径,__高促、低硫配___和_____无硫配合_)。
✧半有效硫化体系(SEV):硫化胶既具有适量的多硫键,又有适量的单、双硫交联键,使其既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又有中等程度的耐热氧老化性能。
✧高温快速硫化体系:多使用单硫或双硫键含量高的有效EV和半有效SEV硫化体系,其硫化胶耐热氧老化性能好。
高温硫化体系要求硫化速度快,焦烧倾向小,无喷霜现象✧平衡硫化体系:该体系在较长的硫化周期内,硫化的平坦性较好,交联密度基本维持稳定,具有优良的耐热氧老化性和耐疲劳性,特别适合大型、厚制品的硫化。
✧过氧化物硫化胶的网络结构中的交联键为C—C键。
✧无硫硫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硫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硫化过程中能析出活性硫,参与交联过程,所以又称无硫硫化。
✧促进剂按 PH值可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三类;按促进速度可分为慢速级中速级准速级超速级和超超速级五类。
第三章橡胶的补强与填充体系补强:是指能使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耐磨性同时获得明显提高的作用。
填充:可起到增大体积,降低成本,改善加工工艺性能如减少半成品收缩率、提高半成品表面平坦性、提高硫化胶硬度及定伸应力等作用。
炭黑分类(按作用):(1)硬质炭黑粒径在40 nm以下,补强性高,如超耐磨、中超耐磨、高耐磨炭黑;(2)软质炭黑粒径在40 nm以上,补强性低,如半补强炭黑、热裂法炭黑等。
炭黑的三大基本性质(补强三要素):炭黑的粒径(或比表面积),结构性和表面活性。
炭黑的结构度:表征炭黑聚集体的主体形状的一种指标,它表明炭黑聚集体的链枝结构的发达程度。
如果链枝结构不够发达,接近于球形的,那么它的结构度低;如果链枝多,则炭黑的结构度就高,常用DBP吸油值表示。
包容胶:是指在炭黑聚集体链枝结构中屏蔽(包藏)的那部分橡胶,又称吸留橡胶。
结合橡胶;也称炭黑凝胶,是指炭黑混炼胶中不能被橡胶的良溶剂溶解的那部分橡胶。
结合胶的生成原因(或途径):①吸附在炭黑表面上的橡胶分子链与炭黑的表面基团结合,或者橡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混炼和硫化产生大量橡胶自由基或离子与炭黑结合,发生化学吸附;②炭黑离子表面对橡胶大分子链那些吸附力大于溶解力的物理吸附。
白炭黑:用作补强剂,效果仅次于炭黑,制备方法有气相法和沉淀法,测定表明,白炭黑表面有羟基、硅氧烷基。
因为白炭黑表面的吸附作用强,所以用白炭黑作补强剂时,常添加_____胺类或醇类__以改善其补强性能。
第四章橡胶的老化与防护✓橡胶老化:橡胶和橡胶制品在加工、贮存或使用过程中,因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出现性能逐渐变坏,直至丧失使用价值的现象。
✓橡胶主要的老化类型:热氧老化,臭氧老化,光氧老化和疲劳老化。
✓热氧老化:橡胶或橡胶制品在贮存或使用过程中,因同时受到热和空气的作用而发生老化的现象。
✓疲劳老化:橡胶试样或制品在周期性应力和变形作用下出现损坏或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现象称为疲劳老化。
✓不饱和碳链橡胶的氧化都是按照自由基连锁反应机理进行的,反应具有自动催化特征:反应主产物过氧化氢起自动催化作用。
✓橡胶氧化过程中结构发生的变化有:降解,交联以及其他结构变化。
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以降解为主;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以交联为主。
✓抑制橡胶氧化的方法:A.一是终止已经生成的活性自由基,使它不能进行链传递反应;B.二是分解不断生成的ROOH,防止它产生新的引发自由基。
✓抗氧剂的并用效能:①负效应:并用后产生的防护效能低于参加并用的各抗氧剂单独使用的防护效能之和;②加和效应:并用后产生的防护效能等于各抗氧剂单独使用效能之和:③协同效应:并用后的防护效能大于各抗氧剂单独使用的效能之和,是一种正效应。
第五章增塑剂及其他操作助剂1.增塑剂按来源分为:①石油系增塑剂;②煤焦油系增塑剂;③松油系增塑剂④脂肪油系增塑剂;⑤合成增塑剂。
2.库尔兹(Kurtz)物理分析法:①计算出黏度密度常数(V.G.C)。
②由折射率求出的比折光度③根据图表得出链烷烃(CP)、环烷烃(CN)和芳香烃(CA)所含的碳原子数。
芳香碳原子数占35%以上者称为芳香类油;环烷碳原子数占30%~45%者称为环烷类油链烷链的碳原子数占整个碳原子数的50%以上者称为链烷类油。
3. 填充指数(E.I):SBR合成时,把高门尼粘度的SBR塑化为门尼粘度为53.0(在100℃)时所需的油量份数叫做填充指数。
4. 软化力(S.P.):以一定量的油填充橡胶聚合物时,其门尼粘度下降率叫做油的软化力。
第六章橡胶的特种配合体系1.发泡剂分解与胶料硫化关系:①若发泡剂在热硫化前期(AB)分解,形成开孔结构;②若发泡剂在热硫化中期(BC)分解,则形成较多闭孔结构;③若在热硫化后期(CD)发泡,形成闭孔结构且泡孔较小;④若在D点和D点以后阶段发泡,这时因胶料已经全部交联,粘度太高,不能发泡。
2.间甲白直黏体系:是由甲醛给予体六亚甲基四胺(HMT)或亚甲基给予体、单体间苯二酚或树脂型间苯二酚给予体和白炭黑组成的三组分粘合体系,又称HRH 体系。
(即六亚甲基四胺、间苯二酚、白炭黑三组分)3.阻燃剂:是指能保护材料不着火或使火焰难以蔓延的配合剂。
分为反应型和添加型。
4. 卤素阻燃剂阻燃原理:分解时产生卤化氢不燃性气体,具有稀释效应和覆盖效应,而且,卤化氢能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OH反应,抑制高聚物燃烧的连锁反应,起抑制效应。
5.有机磷系阻燃剂阻燃原理:在燃烧时,磷化合物分解生成磷酸的非燃性液态膜,起覆盖效应,同时磷酸进一步脱水生成偏磷酸,偏磷酸进一步缩合生成聚偏磷酸,使高聚物脱水而炭化,改变了高聚物燃烧过程的模式,并在其表面形成炭膜,以隔绝空气和阻止可燃性气体的产生,从而发挥更强的阻燃效果。
6.着色剂按化学组成分类:颜料和染料。
7.颜料:是指不溶于水和溶剂,不溶于被着色物质,也不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的有色物质。
第七章橡胶的共混与改性1.橡胶共混的目的:改善现有橡胶性能上的不足,例如天然橡胶,因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但它的耐热氧老化性,耐臭氧老化性,耐油性及耐化学介质性欠佳。
多数合成橡胶的加工性能较差,力学性能也不理想,常给生产带来困难,这些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掺混使用,性能互补,特别改善了合成橡胶的加工性。
2.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①单相连续结构就是共混物中的一相为连续相(海相),另一相与不连续的形式分散于连续相中,这种不连续的相称为分散相(岛相),这种结构又形象地称为海-岛结构;②两相连续结构是指共混物中两组分聚合物相互贯穿交叉形成的相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