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浙江学考地理试题(学考选考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学考选考2015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学考选考2015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高二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5题图2015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称在天鹅座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400光年、“迄今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开普勒-452b ),科学家猜测可能有生命存在。

完成1、2题。

1.开普勒-452b 位于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科学家猜测开普勒-452b 存在地外文明的依据可能有①有卫星绕转 ②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与地球的距离适宜 ④与恒星的距离适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右图为不同时期自然状态下某河流河岸线变动示意图。

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丁岸坡度较缓B .乙、丙岸侵蚀作用强C .实线河岸线形成的时间更早D .图中河岸线演变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4.图中河岸线的变动可能带来A .流速变慢,水流不畅B .流速变快,泄洪加快C .下蚀增强,沉积减弱D .搬运增强,沉积增强 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能形成冷锋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第3、4题图6.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许多植物对酸性土壤条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

读“土壤PH 和四种作物相对产量之间的关系图”,判断下列农作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能力最强的是 A .木薯 B .甘薯 C .芋 D .山药穿梭在浙西南莽莽群山中的金温高铁于2015年 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它将缓解原有金温铁路运输能力与质量低下的现状。

金温高铁桥隧比(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高达83%,是华东地区铁路中桥隧比最高的。

2015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2015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5年9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测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6页, 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前,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 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透过滤光片, 肉眼可见的太阳活动是A. 黑子 B . 耀斑 C . 日珥 D. 太阳风2.金星是除太阳、月球之外能看到的最亮天体, 其原因是金星①自身能发光②距离地球近③有明亮的光环④反射太阳光强第4题图A. ①② B . ①③C . ②④ D. ③④3 . 2 1世纪以来, 黄河下游郑州水文站年输沙量减少, 可能的原因是A. 黄河中下游堤防加固 B . 黄河上游降水量增加C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 D. 黄河河口三角洲扩展4 . 近年来,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右图漫画反映了我国①人口出生率较低②人口老龄化加剧③人口死亡率较高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A. ①② B . ①③C . ②③ D. ②④总部位于美国的 M 公司是全球芯片、电子通讯器材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

完成5 、 6题。

5 . M 公司跨国布局会A. 限制公司发展 B . 阻碍资金流动C . 制约市场扩张 D. 降低生产成本6 . 近年来, M 公司在我国设立各类研发部门, 其主要目的是A. 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B . 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C . 培训熟练生产工人 D. 提高生产工艺专业化7 . 能缓解浙江省能源紧张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是A. 风力发电 B . 发展小水电 C . 开发太阳能 D. 西电东送1。

2015年10月浙江省选考地理试题与解析(试题图片版)

2015年10月浙江省选考地理试题与解析(试题图片版)

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测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答案】1.B【解析】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和地球重力。

【答案】2.C【解析】大气逆辐射强弱与云层厚度有关,云层越越厚,大气逆辐射作用越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当气温降至0℃以下,大气中的水汽就会凝结为霜,因降温幅度大同时也会出现冻害。

【答案】3.B【解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众多,生产、生活、交通等消耗大量燃料,排放大量的废热造成的。

【答案】4.B【解析】漫画中鱼身上太脏,需要用纯净水来洗澡,说明鱼生存的环境中水污染严重,故采取的措施是治理水污染。

【答案】5.B【解析】山地垂直带普的多少取决于纬度和相对高度,选项中喜马拉雅山纬度最低,其相对高度也最高,故其自然带类型最多。

【答案】6.C【解析】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与大气污染和土壤类型没关系,则与土地利用类型和水系分布有关。

【答案】7.A【解析】生态移民或环境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

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致使牧民迁入城镇,这属于环境移民;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外迁,这是工程建设而引起的移民为工程移民;农村人口进程务工是城乡差异等经济因素引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政治因素引起的。

【答案】8.D【解析】引起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答案】9.B 10.A【解析】第9题,青藏高原上内陆湖的补给水源只有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短短的20年间,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青藏高原上冰雪融水量增大,补给湖泊的水量增大,湖泊面积增大。

第10题,湖泊面积增大,湿地面积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加;内陆湖没有调洪能力;水量增大,湖水的盐分浓度减小;湖泊面积增大,湖水变深,通航能力增强。

【答案】11.C 12.A【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知,新城区中有高速公路和飞机场,没有铁路和河流,故影响新城区的区位选择是航空和高速公路,这与铁路和水运无关,但选项中没有高速公路,故只有C选项正确。

浙江省学考选考温州市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浙江省学考选考温州市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温州市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有一正确答案。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C B B C A B D A B D B D B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B D D D B B C C B C D B C 题号31 32 33 34 35答案 B D C B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题,共30分)36.(10分)(1)自北向南流地势走向(等高线分布)(2分)(2)河流(1分)(3)高温多雨洪涝(2分)(4)水稻种植业劳动力丰富(2分)(5)开发河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引水灌溉、发电、发展航运;充分利用流域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等,发展特色农业;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开发矿产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任答3点得3分,没有因果关系不得分)37.(10分)(1)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 (2分)(2)西气东输资源城市(聚落)(3分)(3)荒漠化(1分,答“土地退化”也可得分)(4)促进下渗(减少蒸发) 减少侵蚀(2分)(5)有利于新疆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协调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团结;对沿途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增加环境压力。

(2分)38.(10分)(1)水运便利(1分)(2)扩大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扩大(4分)(3)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任答2点得2分)(4)多山地,排水良好,适宜开辟茶园;气候潮湿多云雾,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酸性土壤呈弱酸性,适宜茶树生长;水源丰富。

(任答3点得3分)1。

2015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

2015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

1-5.BCBBB ;
6-10. CADBB;
11-15.CADDA;
16-20.DABCD;
21-25.CBDDA
26.⑴夏季融冰(冰川融化)——气温高不准确⑵(千岛)寒美国
⑶苏伊士逆风
⑷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掉“带”字不给分,题中说明自然带类型)
⑸①地形:平原,地势低平,利于地表水存留②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积温高于0℃,适宜鲜花长期生长的热量条件;终年湿润,降水量适宜鲜花生长需水条件。

27.
⑴西北寒冷干燥(多寒潮,秋末春初多风沙,这儿写风沙错误)
⑵第三产业科技
⑶高重工业
⑷增速减慢
⑸①海陆位置:临近优良港口,对外联系方便
②交通:海陆空交通网络系统完善,处在京沪京哈重要铁路线,沟通南北
③科技:设施齐全,人才集中,科研院所多。

④政策: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2015年10月浙江学考地理试题(学考+选考+答案)

2015年10月浙江学考地理试题(学考+选考+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地球内能B.太阳辐射C.地表径流D.大气环流2.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3.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①城市郊区化②绿地面积增大③能源消耗加大④城市人口剧增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解决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合理的措施是A.生产纯净水B.治理水体污染C.修建水利工程D.节约生产用水5.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A.秦岭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阿巴拉契亚山6.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叠加不同图层后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现已有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层、地形图层等,若在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厂选址,还应增加①大气污染图层②土地利用图层③水系分布图层④土壤类型图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大规模迁移,其根本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差异B.交通运输的发展C.建设项目的布局D.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积由 2.56×104平方千米增至3.23×104平方千米。

完成9、10题。

9.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壳抬升B.气候变暖C.下渗减弱D.河道淤积 10.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A.生物多样性增加B.蓄洪功能减弱C.湖水盐分浓度增加D.通航能力减弱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浙江省学考选考宁波市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省学考选考宁波市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宁波市201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地理试卷试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4月,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位于银河系“宜居带(适合生命居住的地带)”内类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开普勒-l86f),距离地球500光年。

完成第1、2题。

1.“宜居带”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A.行星的自转与地球类似B.行星的体积与地球类似C.行星的物质组成是固体D.与最近的恒星距离适中2.在“宜居带”内寻找与地球大小类似的行星,主要是为了确定该行星上是否具有A.液态水B.适宜的温度C.适宜的大气D.适宜的光照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它上面的身躯庞大。

下面的底座狭窄,科学家们称它为“平衡石”。

下图为“平衡石”景观图和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完成第3、4题。

3.图示“平衡石”岩石类型属于右面关系图中的A.aB.bC.CD.d4.“平衡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活动--冷却凝结--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沉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高山积雪和冰川有重要的涵养水源的功能。

下图示意1962—2011年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冰川面积与条数随海拔的变化情况。

完成第5、6题。

5.下列对天山博格达峰冰川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条数和面积均出现大幅减少B.面积缩减较条数减少更明显C.3300--3500m处退缩最严重D.冰川的末端高度在显著下降6.高山积雪和冰川的退缩对地理环境影响较大,持续而大面积的高山积雪消融和冰川萎缩最终会导致当地A.河流径流减少造成断流B.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碱化C.气温升高造成温室效应D.植被大面积减少造成水土流失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岛上原有植被丰富,后来由于人类砍伐,森林锐减,至今难以恢复。

2015年浙江省高中学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浙江省高中学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5年浙江省高中学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用铅笔在答卷Ⅰ上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涂黑。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A)盆地(B)平原(C)海洋(D)高原2.下列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清洁生产(B)围湖造田(C)循环经济(D)伏季休渔3.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宜靠近织布厂的是(A)服装厂(B)轴承厂(C)化工厂(D)钢铁厂4.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森林减少(D)土地荒漠化5.下列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北京(B)杭州(C)温州(D)舟山6.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分布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植被(B)减缓坡度(C)减少侵蚀(D)增加流量7.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有(A)宇航工业(B)煤炭工业(C)高级时装制造(D)普通服装制造8.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高——高——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9.汽车销售网点大多设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优美(B)技术水平高(C)交通便利(D)劳动力丰富10.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地震属于(A)地质灾害(B)生物灾害(C)气象灾害(D)海洋灾害11.影响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水能丰富(B)铁矿丰富(C)煤矿丰富(D)土地廉价12.我国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A)搜索营救(B)灾害预测(C)环境评估(D)城市规划13.下列传统节日中,浙江省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14.2008年6月1 H我国开始实施购物塑料袋有偿使用,其主要目的是①促进商品流通②减少环境污染③提高销售成本④降低资源消耗(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下表为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

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解析)学业水平测试

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解析)学业水平测试

201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美国计划203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为此于2015年6月8日进行了“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实验。

据此完成第1题。

1.火星属于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B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包括火星。

2.(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它与沿江城市宜昌、九江相比A.服务范围大B.门槛人口低C.城市等级低D.职能种类少A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职能种类越多。

3.(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亚洲水稻主要产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灌溉便利B.温凉少雨C.水热充足D.高温少雨C 亚洲水稻主要产区大都是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4.(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德国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资源是A.生物资源B.水能资源C.铁矿资源D.煤炭资源D 鲁尔区依靠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

5.(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治B.经济C.社会文化D.自然生态环境B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

6.(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是A.提高一次产业比重B.扩大国际市场需求C.降低资源开发程度D.缩小东西部差距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城市建成区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住宅用地B.交通用地C.农业用地D.商业用地A 住宅用地是城市最大的功能区用地。

8.(2015年7月·浙江学考真题)深圳从一个南陲小镇迅速发展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特区城市,主要得益于A.气候优越B.矿产丰富C.人口众多D.改革开放政策D 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是深圳发展的基石。

10月浙江地理学考选考卷

10月浙江地理学考选考卷

2016年10月浙江地理学考选考卷(总1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地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产业部门中,最需要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区位的是A.服装加工B.有色冶金C.汽车制造D.软件开发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

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千米,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

完成第2题。

2.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下图为城市风向频率与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图。

完成第3题。

第3题图3.图中布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当地发展需要,需从其他区域购买建设用地指标(主要来自农村居民点整理后新增的耕地),这样可实现建设用地跨区域占补平衡。

完成4、5题。

4.设定区域建设用地指标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B.控制城市化增长速度C.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D.提高建设用地的成本5.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占补平衡可①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②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③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④促进土地资源区际流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浙江省铁路分布示意图。

完成第6题。

6.影响浙江省高速铁路选线最主要的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B.城镇分布 C.原有铁路走向 D.地形地貌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

完成第7题。

7.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D.遥感技术、虚拟现实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地球内能B.太阳辐射C.地表径流D.大气环流2.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3.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①城市郊区化②绿地面积增大③能源消耗加大④城市人口剧增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解决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合理的措施是A.生产纯净水B.治理水体污染C.修建水利工程D.节约生产用水5.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A.秦岭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阿巴拉契亚山6.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叠加不同图层后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现已有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层、地形图层等,若在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厂选址,还应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大规模迁移,其根本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差异 B.交通运输的发展 C.建设项目的布局 D.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遥感与地面监测表明,过去20年间,青藏高原内陆湖面积由2.56×104平方千米增至3.23×104平方千米。

完成9、10题。

9.内陆湖面积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壳抬升B.气候变暖C.下渗减弱D.河道淤积 10.内陆湖面积增大会带来A.生物多样性增加B.蓄洪功能减弱C.湖水盐分浓度增加D.通航能力减弱 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完成11、12题。

11.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 12.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①缓解交通拥堵 ②优化空间结构 ③引发人口集聚 ④摊大饼式扩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完成13~15题。

13.“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 A.恒星 B.行星 C.流星体 D.行星际物质 14.威胁“新视野号”飞船在太空中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5.获取“新视野号”飞船传输的数据并输出专题图像,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卫星遥感技术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航空遥感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第11、12题图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图(单位:108升)。

促使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全球粮食供应充足 ②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③森林面积持续增加 ④化石能源污染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下图示意的是A.精确农业B.有机农业C.节水农业D.生态农业 18.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A.微生物活动弱B.生物风化强C.有机质含量高D.化学风化弱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

完成19、20题。

第19、20题表 19.花岗岩形成过程中,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成A.大理岩、板岩B.片麻岩、大理岩C.石英岩、板岩D.石英岩、片麻岩 20.符合学生往东南方向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第16题图乙醇燃料 8317403902006 2009 2012200620092012年份60180 225 生物柴油 第17题图近年来,浙江许多工业镇发展了工业品贸易、工业品设计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工业镇正向特色小镇迈进。

完成21、22题。

21.工业镇产业链向工业品贸易和工业品设计延伸的方向分别是A.上游 下游B.上游 上游C.下游 上游D.下游 下游 22.特色小镇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可A.降低资源利用效率B.缓解低水平竞争C.加大环境保护压力D.提高制造业比重下表为我国2007~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制造业转移规模(单位:亿元)表。

完成23、24题。

23.A.中部向西部地区 B.中、西部向东部地区 C.东北向中部地区 D.东部向其他三个地区 24.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成本B.自然资源C.集群效应D.劳动力成本 25.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A 与B 、C 地区相比A.城市化水平较高B.农业生产水平较低C.民营企业比重较低D.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第25题图 35° 30°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

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

材料二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1)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可以通航的季节是_______,原因是该季节_______。

(2分)(2)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 海域因受_________(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经过B 海峡向东侧可远眺_________(填国家)领土。

(2分) (3)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船舶经过洲界C_________(填运河)后,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在D 海域_________(填顺或逆)风航行。

(2分) (4)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属 。

(1分) (5)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说明荷兰盛产鲜花的主要自然条件。

(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为解决城市问题、协调京津冀发展,北京加快了产业和人口向河北、天津转移。

材料二图1为2011年辽、吉、黑三省和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 )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图。

图2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 )分布图。

第26题图 90° 90°例城市北极航线传统航线第27题图2(1)北京此时的风向是____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

(2分)(2)从区域发展阶段看,北京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在该阶段,三次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产值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_________。

(2分)(3)与全国相比,辽、吉、黑三省的单位GDP能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这和三省的产业结构偏重于_________有关。

(2分)(4)北京产业和人口的外迁,反映出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_________。

(1分)(5)与河北相比,天津作为北京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3分)材料一图1为非洲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2为图l中①地(海拔380米)和②地(海拔457米)气候资料统计图。

(1)近年来,非洲东部不少国家遭受严重的旱灾,简析其大旱的自然原因。

应对干旱,这些国家在发展农业中可采取哪些措施?(5分)(2)比较①地和②地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6分)(3)当乞力马扎罗山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请计算③地(12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比较该日①、②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

(4分)材料一 2015年6月,甘肃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湖南湘潭正式开建,建成后甘肃电力将源源不断输送到湖南。

近年来,甘肃与电商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

目前,甘肃己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甘肃和某农业生产基地略图。

下表为甘肃2012年和2014年电力装机容量构成表(单位:%)。

年份(年)火电水电太阳能风电2012 53 25 1 212014 44 20 12 24(1)分析甘肃能够向湖南输电的主要原因。

(5分)(2)甲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可以弥补传统贸易方式的哪些不足?(5分)(3)该农业生产基地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5分)2015年10月新学考+选考地理参考答案26、(1)夏季气温高,海冰融化(2)寒美国(3)苏伊士运河逆(4)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地形平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湿润)。

27、(1)西北(偏北)寒冷干燥(2)第三产业高科技(3)较高(高于全国)重型工业(4)逆城市化(5)技术水平较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配套设施更完善;海运便利;与北京联系紧密。

28、(1)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变率大;气温高,蒸发量大,近年来气候异常,降水偏少。

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提高区域用水协作协调能力;培育抗旱农作物等。

(2)①地年降水量较小,主要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时日长;②地年降水量较大,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②地年均温要低于①地,因其靠近赤道,雨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3)54.50;①地日落地方时数值比②地小,两地日落地方时数值差距最大。

29、(1)甘肃能源资源丰富,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电力供大于求。

湖南能源资源缺乏。

(2)有利自然条件:灌溉水源有保障、光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等。

不足:远离市场,信息闭塞;市场规模较小,农产品收益较低;贸易环节较多,运输成本较高等。

(3)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合理灌溉,防治土壤盐碱化;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土地整理,增加农用土地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