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
数学找规律知识点总结
![数学找规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b5c0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c.png)
数学找规律知识点总结一、数列和级数数列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个数都有确定的位置,并且可以按照规则进行延伸。
数列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描述,并且求其规律。
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项之差是一个常数,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项之比是一个常数,而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找到它们的规律,从而将其表示为通项公式,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另外,级数是将一个数列的所有项相加所得到的和,它也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规律性和性质。
通过对级数进行求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和结论,例如无穷级数的求和、级数收敛性的判别等。
二、函数和方程函数是一种数学关系,它将一个变量的值对应到另一个变量的值,通常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函数在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例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像、性质等。
通过研究函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例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这些规律对于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方程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语言,它们往往包含了一些未知数,我们需要通过求解方程来找到这些未知数的值。
求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运用一些数学技巧和方法,例如因式分解、配方法、换元法等,这些方法在找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图形和几何图形是一种用来描述空间和平面的几何形状,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形状和性质,例如圆、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
这些图形都具有一些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例如周长、面积、对称性等,通过研究这些特征和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一些重要结论,例如勾股定理、面积相等定理等。
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空间和平面中的图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几何中,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利用相似三角形、共线点、共点线等方法可以找出一些重要的几何规律和性质,这些规律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解几何形状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字找规律题解题技巧
![数字找规律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32049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1.png)
数字找规律题解题技巧
数字找规律题是数学中的一类常见题型,这类题目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数字找规律题的解题技巧。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数字找规律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数字的增减、奇偶、大小关系等,可以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
例如,观察一串数字[1, 2, 3, 5, 8, 13, 21] 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的和,这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
二、差分法
差分法是通过计算相邻两项的差来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如果差值有固定规律或者差值之间也存在某种规律,那么原数列就可以通过差值得到简化,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
三、代数法
代数法是通过代数运算来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例如,对于数列[1, 2,
4, 8, 16] 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2倍,这是一个等比数列。
四、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少量数据来推测出整个数列的规律。
有时候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出数字之间的规律,但是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来找出规律。
五、方程法
方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有时候数字之间的规律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方程来表示,通过解方程可以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
六、倍数法
倍数法是通过计算某个数的倍数来找规律。
有时候数字之间存在某种倍数关系,通过计算倍数可以找到规律。
七、函数法
函数法是通过函数关系来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有时候数字之间的规律可以用一些函数关系来表示,通过观察函数关系可以找到规律。
数字的找规律类型的总结
![数字的找规律类型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2b94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3.png)
数字的找规律类型的总结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5、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6、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7、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 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9、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10、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11、全奇、全偶数列12、排序数列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2、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3、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掌握。
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规律。
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数字推理题的一些经验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 ,规律为a*3-2=b2)深一点模式,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
找规律知识点总结小学
![找规律知识点总结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7613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e.png)
找规律知识点总结小学一、数字规律1、顺序规律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排列数字。
例如,1, 3, 5, 7, 9,可以根据规律得到下一个数字是11。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从而预测后面的数字。
2、图形数字规律通过一些特殊的排列和组合,形成一定规律的数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差异或比例关系,找出规律,进而求解未知的数字。
3、数列规律通过给出的数列,学生需要找出数列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是加法规律、减法规律、乘法规律或除法规律。
通过找规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列的规律,并且预测数列中的下一个数字。
二、图形规律1、拼图规律通过一定的规则,将图形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形,学生需要观察图形之间的排列规律,找出规律,进而预测下一个图形的位置和形状。
2、图形变换规律通过对图形进行旋转、镜像、翻转等操作,形成一定的规律。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形之间的变换规律,找出规律,进而预测变换后的图形。
三、字母规律1、字母组合规律通过给出的字母组合,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是字母之间的排列顺序、字母之间的差异或比例关系等。
通过找规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预测未知的字母组合。
2、字母变换规律通过对字母进行大小写、颜色、形态等操作,形成一定的规律。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字母之间的变换规律,找出规律,进而预测变换后的字母。
以上是小学阶段找规律的知识点总结,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学找规律技巧和方法
![数学找规律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0196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9.png)
数学找规律技巧和方法以数学找规律技巧和方法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数学中寻找规律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字或图形的特点,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观察以下数列:1, 4, 9, 16, 25, …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个数列是由每个数字的平方组成的,即第n个数字是n的平方。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数字规律或图形规律。
二、递推法递推法是指通过已知的一些数值,推导出后面的数值。
这种方法常用于数列或数学问题中。
例如,观察以下数列:1, 3, 6, 10, 15, …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当前的位置。
即第n个数字是前n-1个数字之和加1。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数列中的数字规律。
三、代数法代数法是通过建立代数表达式或方程来寻找规律。
例如,观察以下数列:2, 4, 8, 16, 32, …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乘以2。
即第n个数字是2的n-1次方。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数列中的数字规律。
四、差分法差分法是通过对数列中的数字进行差分运算,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
例如,观察以下数列:1, 4, 9, 16, 25, …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递增的,即1, 3, 5, 7, …。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数字之间的规律。
五、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将数学问题中的数字和几何图形结合在一起,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和属性,寻找规律。
例如,观察以下图形:□, ■, ▲, ●, ☆, …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图形的边数和顶点数是依次递增的。
即第n个图形有n个边和n个顶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图形规律。
六、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已知的一些例子,总结出规律。
例如,观察以下数列:1, 1, 2, 3, 5, 8, 13, …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即第n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这种方法适用于寻找数列中的数字规律。
七、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指从结果出发,倒推出前面的数字或规律。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与技巧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7ad9c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4.png)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与技巧在数学中,数字的规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
通过寻找数字之间的模式和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以数字找规律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规律。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组数字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我们观察以下数字序列:2, 4, 6, 8, 10。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12。
通过观察法,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数字序列中隐藏的规律。
二、递推法递推法是一种通过已知的数字推导出下一个数字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斐波那契数列等递推数列的求解。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通过递推法,我们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个数字:0, 1, 1, 2, 3, 5, 8, 13...通过不断地递推,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数字。
三、数位法数位法是一种通过数字的各个位数之间的关系来找规律的方法。
例如,我们观察以下数字序列:16, 22, 28, 34, 40。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数字的个位数都是6,十位数依次递增。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46。
通过数位法,我们可以找到数字中隐藏的规律。
四、平方与立方法平方与立方法是一种通过数字的平方和立方来找规律的方法。
例如,我们观察以下数字序列:1, 4, 9, 16, 25。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数字分别是1的平方、2的平方、3的平方、4的平方、5的平方。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36,即6的平方。
通过平方与立方法,我们可以找到数字中隐藏的规律。
五、质数法质数法是一种通过质数来找规律的方法。
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如2, 3, 5, 7, 11等。
通过观察质数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例如,质数大多分布在自然数中,但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
通过研究质数的分布规律,数学家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数论问题。
数学找规律公式大全
![数学找规律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c63e58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a.png)
数学找规律公式大全一、数字规律。
1. 等差数列。
-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n -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数值,a_1是首项(数列的第一项),n是项数,d是公差(相邻两项的差值)。
- 例如:数列1,3,5,7,·s,a_1=1,d = 2,那么第n项a_n=1+(n - 1)×2=2n - 1。
2. 等比数列。
-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q^n - 1,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数值,a_1是首项,n是项数,q是公比(相邻两项的比值)。
- 例如:数列2,4,8,16,·s,a_1=2,q = 2,则第n项a_n=2×2^n - 1=2^n。
3. 数字规律中的其他常见类型。
- 平方数数列:1,4,9,16,·s,通项公式为a_n=n^2。
- 立方数数列:1,8,27,64,·s,通项公式为a_n=n^3。
- 斐波那契数列:1,1,2,3,5,8,·s,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即a_n=a_n - 1+a_n - 2(n≥slant3)。
二、图形规律。
1. 点的规律。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点的坐标呈现一定规律。
例如,点(1,1),(2,4),(3,9),(4,16)·s,横坐标为n,纵坐标为n^2。
2. 多边形边数与内角和的规律。
-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 2)×180^∘,其中n为多边形的边数。
例如三角形(n = 3)内角和为(3 - 2)×180^∘=180^∘;四边形(n = 4)内角和为(4 -2)×180^∘=360^∘。
3. 图形数量规律。
- 例如,用小棒摆三角形,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需要5根小棒(共用一条边),摆3个三角形需要7根小棒。
初中数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039ee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f.png)
初中数学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找规律是数学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总结了初
中数学中常用的10种找规律方法,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
帮助。
1. 相邻两项间的关系:找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规律,如公差、
倍数关系等。
2. 累加法:将所求的数字列出来累加,看其和与第几项相关。
3. 累乘法:将所求的数字列出来累乘,看其积与第几项相关。
4. 因式分解法:将数字进行因式分解,观察其因子,找出规律。
5. 奇偶性法:观察数字的奇偶性和结尾数字的规律。
6. 交错相加法:在一串数字中,用加减交替的方法,找出数字
之间的规律。
7. 格式法:观察数字的表达方式,如小数、分数等,找到其规律。
8. 取整型列举法:将数字取整后列举出来进行分析找规律。
9. 归纳法:根据前几项找出规律,得到通项公式,推导出后面
的答案。
10. 逆向思维法:找出已知答案与所求数的关系。
以上10种方法可以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和难度灵活组合使用,既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找出有
用的部分,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希望以上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5686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4.png)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一、数字推理基本规律
1、相邻数字之和: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两两相邻,则其和可能是一定的数,如1+2+3+4+5=15;
2、相邻两数之积: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两两相邻,则其积可能是一定的数,如1×2×3×4×5=120;
3、等比数列之和:对于一组等比数,若其公比为q,则其和可能是:Sn=a1(1-qn)/(1-q);
4、等比数列之积:对于一组等比数,若其公比为q,则其积可能是:Pn=a1qn-1;
5、数字变换:对于一组数字,如果规律的进行某种变换,有时可以更容易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它们反过来,把它们的相反数,把它们连续加和;
6、质数求解: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则可以尝试把它们转化为质数求解,如2+3+5=10,就可以转化为2×5=10;
7、补集求解: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则可以尝试把它们的补集求解,如3+4+7=14,可以转化为10-3-4=7;
二、数字推理的应用
1、统计:数字推理可以用于统计,比如分析市场需求、测定价格走势、统计购买者的消费习惯等;
2、投资:数字推理也可以用于投资,如投资期货、股票、基金等,用于分析价格走势,做出投资决策;
3、游戏:数字推理也可以用于游戏,比如拼图游戏、数独游戏、算术游戏等,通过推理的方式解决游戏的问题;
4、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数字推理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规划资源分配、设计预算方案等。
数字规律知识点总结
![数字规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bb19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1.png)
数字规律知识点总结一、数列与数型在从事数字规律相关工作时,我们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列和数型。
数列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其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先后顺序。
数列中的元素通常用通项公式表示,通项公式决定了数列中各个元素之间的规律。
数型则是由一组数按照特定顺序排列而成的图形,常见的数型有等差数型、等比数型等。
数型的特点是由它排列的数的规律来决定的,而数型的性质和规律描述的是数型中排列数之间的关系。
1.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特点是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比如1, 3, 5, 7, 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
其中an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a1表示数列中的第一个数,d表示数列的公差。
等差数列有着丰富的性质和规律,比如等差数列的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平均数公式等,这些公式和规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另一种常见的数列,其特点是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比如1, 2, 4, 8, 16...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
其中an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a1表示数列中的第一个数,r表示数列的公比。
等比数列也有着丰富的性质和规律,比如等比数列的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等比数列的性质和规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1.3 质数数列质数数列是一个由质数组成的数列,其中质数是指除了1和本身以外没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质数数列是有着重要的数值特性和规律的数列,比如质数数列中质数的分布规律、质数数列中相邻两个质数之间的差的规律等。
质数数列的性质和规律对于数论和密码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1.4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特点是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即an = an-1 + an-2。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植物的叶子排列规律、华尔街金融市场的趋势规律等都与斐波那契数列有着密切的关系。
数字九宫格的规律口诀
![数字九宫格的规律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71d76df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f.png)
数字九宫格的规律口诀
一、数字九宫格的规律口诀总结
1. 横排和竖排之和都是15
竖排左边是5,右边是10
横排上方是8,下方是7
2. 九宫左上角数字分别是1、2、3
右下角分别是7、8、9
如果九宫可以反转,也不影响规律
3. 从左上到右下,每行每列有且只有一个9
4. 每个小宫里的数字之和也是15
小宫左上是3,右下是12
右上是13,左下是6
5. 从每宫里寻找几个口诀
左上加右下,右下减左上
右上减右下,右下减左上
左上加右上,右下加左下
6. 八种不同的规律可以填满九宫格
尝试着从口诀中找规律,看看怎么填
7. 四种不足九道题,解之有技巧
从口诀中研究规律,就可以把它们解出来
二、口诀的应用
1. 动手实践:练习九宫格的填写,总结规律等技巧。
2. 找规律:重复书写几个九宫格,总结每行每列九宫格数字交替出现的特征。
3. 逆向思维:将九宫格反过来填写,看看口诀能否填出九宫格。
4. 技巧:比如把一个数字代表它四周的数字,这样可以总结出填表的规则。
5. 注重附属:关注口诀的应用,不要被口诀单一的形式蒙蔽。
6. 尝试推理:尝试用数学思维推理数字九宫格,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7. 多种技巧:比如把九宫格改成正反面方格,用数字填格,然后分析数学法则。
8. 限制因素:九宫格有九个格子,要尽可能把每个格子都用上,而不能重复,达到一个完整的数学术语。
9. 多种形式:九宫格可以被运用在麻将数字、字母拼图等中,使用规律练习这些样式,能够撩拨大脑的灵敏度。
10. 改变思维:以九宫格解题的思维,让大脑以一种不同的思路方式,解决一些思路考题。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填数的技巧与策略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填数的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42a1b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d.png)
四年级奥数找规律填数的技巧与策略随着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四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奥数,而找规律填数是奥数常见的题型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四年级奥数找规律填数的技巧与策略,帮助大家提高解题能力。
一、寻找数字规律在找规律填数的问题中,我们首先需要观察一组数字的规律。
有时候规律可能是数字的变化规律,有时候则可能是数字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字规律:1. 数字序列递增或递减:当数字序列出现递增或递减的规律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差异来填写下一个数字。
例如,序列1、3、5、7、9,下一个数字很有可能是11。
2. 数字间的运算规律:有时候数字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运算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来填写下一个数字。
例如,序列2、4、6、8,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2得到的,下一个数字很有可能是10。
3. 数字之间的模式:有时候数字序列中存在一种模式,如乘法、幂运算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模式来填写下一个数字。
例如,序列1、2、4、8,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下一个数字很有可能是16。
二、尝试不同的策略当我们遇到找规律填数的问题时,可以尝试使用以下一些策略来解决问题:1. 递归法:如果我们找到了数字序列的规律,可以通过不断递归应用规律来填写下一个数字。
例如,序列2、4、8、16,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我们可以继续递归应用这个规律,下一个数字很有可能是32。
2. 变化法:有时候可能存在多种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数字序列或者尝试不同的规律来填写下一个数字。
例如,序列2、6、18、54,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乘以3得到的,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2乘以3得到的。
3. 推理法:有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已有的规律进行推理来填写下一个数字。
例如,序列5、10、20、40,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推理出下一个数字很有可能是80。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d34b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6.png)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数字找规律是一种智力游戏,通过观察一系列数字,寻找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
对于数学爱好者和解题能力强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数字找规律可能会显得困难和令人沮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助于解决数字找规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1. 逐项观察法逐项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数字找规律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每个数字,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可以注意数字之间的差异、倍数关系以及递增或递减的模式。
例如,给定数列:2,4,6,8,10,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表明这是一个递增数列,递增间隔为2。
2. 公式法一些数字找规律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公式来解决。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可以找到一个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在不断增加的数字序列中计算出后续数字。
例如,给定数列:1,4,9,16,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平方。
因此,可以建立公式:n^2,其中n代表该数字在数列中的位置。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后续数字。
3. 斐波那契数列法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数字,如果发现后续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那么很可能是斐波那契数列。
例如,给定数列:1,1,2,3,5,可以观察到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在解决数字找规律问题时,斐波那契数列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4. 数字拆解法数字拆解法是一种将给定数字拆解成更小的数字,以寻找其规律的方法。
通过拆解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和关系,从而解决数字找规律问题。
例如,给定数列:3,6,9,12,可以将每个数字拆解为3的倍数。
注意到这是一个递增数列,递增间隔为3。
5. 反向推导法反向推导法是一种从结果逆推出数列规律的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中的结果或特定数字,我们可以尝试反向推导并找到该数列的规律。
例如,给定数列:1,4,9,16,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是1^2,2^2,3^2,4^2的结果。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总结
![中考数学找规律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d5f8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f.png)
探索规律与定义新运算知识集结知识元数字规律知识讲解数字规律就是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常见的规律有:1、正整数规律:1、2、3、4、5、……可以表示为n(其中n为正整数)2、奇数规律:1、3、5、7、9、……可以表示为(其中n为正整数)3、偶数规律:2、4、6、8、10、……可以表示为2n(其中n为正整数)4、正、负交替规律变化:一组数,不看他们的绝对值,只看其性质,为正负交替(1)-、+、-、+、-、+、-、+可以表示为(2)+、-、+、-、+、-、+、-可以表示为5、平方数规律:1、4、9、16、……可以表示为(其中n为正整数),能看得出:上面的规律数+1、+2、-1、-2例题精讲数字规律例1.已知一组数:1,3,5,7,9,…按此规律,第n个数是.例2.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式子:9×0+1=1;9×1+2=11;9×2+3=21;9×3+4=31;9×4+5=41;…猜想:第个式子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例3.观察下列算式:;;;,…(1)左边各项的底数与右边幂的底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猜想的规律是什么?(3)用第五个关系式进行验证。
算式规律知识讲解算式规律就是一些等式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这类规律寻找的方法一般是:应对的一般原则:①找出等式中的各个部分;②找出等式中的各个部分中不变的部分;③找出等式中的各个部分中变化的部分、并寻找他们的变化规律.例题精讲算式规律例1.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式子:9×0+1=1;9×1+2=11;9×2+3=21;9×3+4=31;9×4+5=41;…猜想:第个式子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观察下列各式:;;;;…,把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的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循环的规律知识讲解循环排列规律是运动着的规律,就是一列数或图形按几个固定的数或图形循环重复出现,我们只要根据题目的已知部分分析出图案或数据每隔几个就会循环出现,看看最后所求的与循环的第几个一致即可,关键是找出“循环节数”。
给数字找规律
![给数字找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0e8e8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a.png)
给数字找规律数字,作为数学的基本元素之一,是人类在计算和记录数量上的重要工具。
数字世界中蕴藏着各种规律和奥秘,通过观察和研究数字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索给数字找规律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1. 数字的递增规律首先,我们来看数字的递增规律。
递增是指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增加。
最常见的递增规律是等差数列,即每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差值相等。
例如,1、3、5、7、9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差值是否相等,我们可以推断出是否存在等差数列的规律。
2. 数字的递减规律除了递增规律,数字还可以呈现递减规律。
递减是指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减少。
与递增规律类似,最常见的递减规律也是等差数列。
例如,10、8、6、4、2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差值是否相等,我们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等差数列的规律。
3. 数字的倍数规律除了递增和递减规律,数字还可以表现出倍数规律。
倍数是指一个数字是否能够被另一个数字整除,如果可以,那么被整除的数字就是倍数。
例如,6是3的倍数,因为6能够被3整除。
观察数字的倍数关系,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例如,正整数的倍数在数字尾部的末尾数总是0、2、4、6或8,而不会出现1、3、5、7或9。
这是因为正整数的最后一位数字每隔5个数就循环一次。
4. 数字的平方规律另一个常见的数字规律是平方规律。
平方是指一个数与自身相乘的结果,例如2的平方是4(2*2=4)。
观察数字的平方,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例如,完全平方数的尾数只可能是0、1、4、5、6或9,而不可能是2、3、7或8。
这是因为一个数的平方的尾数只与它个位数的平方有关。
通过以上几个角度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数字中蕴藏着丰富的规律。
掌握和应用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在数学问题中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给出前几个数字的数列,并且要求我们推测下一个数字时,我们可以根据递增规律、递减规律或倍数规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bc08a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e.png)
数字找规律的方法数字规律第一种----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1、等差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 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n为自然数)。
[例1]1,3,5,7,9,() A.7 B.8 C.11 D.13[解析] 这是一种很简单的排列方式: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从该题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2,所以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1。
故选C。
2、二级等差数列。
是指等差数列的变式,相邻两项之差之间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往往构成等差数列.[例2] 2, 5, 10, 17, 26, ( ), 50 A.35 B.33 C.37D.36[解析] 相邻两位数之差分别为3, 5, 7, 9,是一个差值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括号内的数与26的差值应为11,即括号内的数为26+11=37.故选C。
3、分子分母的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分数中,分子或分母、分子和分母分别呈现等差数列的规律性。
[例3] 2/3,3/4,4/5,5/6,6/7,()A、8/9 B、9/10 C、9/11 D、7/8[解析] 数列分母依次为3,4,5,6,7;分子依次为2,3,4,5,6,故括号应为7/8。
故选D。
4、混合等差数列。
是指一组数中,相邻的奇数项与相邻的偶数项呈现等差数列。
[例4] 1,3,3,5,7,9,13,15,,(),()。
A、19 21B、19 23C、21 23D、27 30[解析] 相邻奇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相邻偶数项之间的差是以2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第二种--等比数列:是指相邻数列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的一组数。
5、等比数列的常规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不等于0),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 n-1(n为自然数)。
[例5] 12,4,4/3,4/9,()A、2/9 B、1/9 C、1/27 D、4/27[解析] 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公比为1/3。
小升初找规律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找规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4466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9.png)
小升初找规律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的找规律题型在小升初数学考试中,找规律的题目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的找规律题型:1. 数列问题:给定一组数字,要求根据一定的规律,推算出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2. 图形问题:给定一组图形,要求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推算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3. 字母或符号问题:给定一组字母或符号排列,要求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推算下一个字母或符号是什么。
二、找规律的方法在解决找规律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观察法:首先,要仔细观察给定的数列、图形或字母排列,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性质。
2. 补充法:在观察的基础上,可以尝试补充一些可能的数字、图形或字母,看看它们是否符合规律。
3. 推理法:通过观察和补充,可以逐步推断出规律,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
三、一些常见的规律1. 数列问题在数列问题中,常见的规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常数,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项的比是一个常数,而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2. 图形问题在图形问题中,常见的规律包括平移、旋转和对称。
平移是指在相邻的图形中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是指在相邻的图形中以一定角度进行旋转,而对称是指在相邻的图形中进行折叠对称。
3. 字母或符号问题在字母或符号问题中,常见的规律包括字母顺序、字母个数和字母的组合。
在这类问题中,要注意字母的顺序和组合形式,可以尝试逆序、翻转或者改变字母的组合方式来寻找规律。
四、练习题1. 数列问题【例题】8,12,16,20,?请问“?”处应该填入什么数字?解析:观察给定的一组数字,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加上4得到的。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20+4=24。
2. 图形问题【例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请问第5题应该是什么图形?解析:观察给定的一组图形,可以发现每个图形的“⭐”的数量都是与题号有关。
因此,第5题应该是⭐⭐⭐⭐⭐。
数字的找规律
![数字的找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3f6ec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9.png)
数字的找规律在数学中,找规律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数字序列中的特点和规律,可以进行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
本文将探讨数字的找规律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帮助读者提升数字分析和数学推理的能力。
一、递增或递减最常见的数字找规律方式是递增或递减。
在递增中,每个数值都比前一个数值大;而在递减中,每个数值都比前一个数值小。
例如,数列1,3,5,7,9就是一个递增序列,而数列10,8,6,4,2则是一个递减序列。
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递增或递减序列,其中每个数值都与前一个数值的差相等。
例如,数列2,5,8,11,14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差为3。
在等差数列中,可以通过确定首项和公差来找到下一个数值。
三、等比数列等比数列也是一种特殊的序列,其中每个数值都与前一个数值的比相等。
例如,数列2,6,18,54,162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比为3。
在等比数列中,可以通过确定首项和公比来找到下一个数值。
四、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列,其中每个数值都是前两个数值的和。
例如,数列1,1,2,3,5,8就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常常出现在自然界和艺术中,具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性质。
五、质数与合数质数是大于1且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而合数是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
在一系列数字中,通过筛选出质数和合数,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规律。
六、平方数与立方数平方数是某个数的平方,例如1,4,9,16等;而立方数是某个数的立方,例如1,8,27,64等。
通过观察平方数和立方数在一系列数字中的出现情况,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
七、奇数与偶数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而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
在一连串数字中,奇数和偶数通常交替出现。
通过观察奇数和偶数的规律,可以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八、十进制与其他进制我们通常使用十进制来表示数字,但是数字也可以以其他进制来表示,如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等。
完整版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归纳
![完整版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b735e3f6529647d2628522b.png)
欢迎共阅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5、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6、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7、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8、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9、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10、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11、全奇、全偶数列12、排序数列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2、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3、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掌握。
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规律。
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数字推理题的一些经验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2)深一点模式,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
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
![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42a2b4c1c708a1284a448d.png)
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5、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6、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7、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8、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9、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10、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11、全奇、全偶数列12、排序数列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 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 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2、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3、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掌握。
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规律。
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数字推理题的一些经验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2)深一点模式,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 1、2、5、10、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找规律类型总结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5、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6、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7、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8、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9、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10、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11、全奇、全偶数列12、排序数列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 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 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2、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3、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掌握。
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规律。
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数字推理题的一些经验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2)深一点模式,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 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B,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做出合理的分组。
如 7,9,40,74,1526,5436,7和9,40和74,1526和5436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A,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 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B,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了。
如6、24、60、 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 25、58、811、1114 ,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答:256,269,286,302,(),2+5+6=13 2+6+9=17 2+8+6=16 3+0+2=5,∵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7)再复杂一点,如 0、1、3、8、21、55,这组数的规律是b*3-a=c,即相邻3个数之间才能看出规律,这算最简单的一种,更复杂数列也用把前面介绍方法深化后来找出规律。
8)分数之间的规律,就是数字规律的进一步演化,分子一样,就从分母上找规律;或者第一个数的分母和第二个数的分子有衔接关系。
而且第一个数如果不是分数,往往要看成分数,如2就要看成2/1。
数字推理题经常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完成,考试时也要抱着先易后难的态度(废话,嘿嘿)。
应用题个人觉得难度和小学奥数程度差不多(本人青年志愿者时曾在某小学辅导奥数),各位感觉自己有困难的网友可以看看这方面的书,还是有很多有趣、快捷的解题方法做参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计算题分值是最高的,一分一题,而且题量较大,所以很值得重视(国家公务员125题,满分100分,各题有分值差别,但如浙江省公务员一共120题,满分120分,没有分值的差别)补充:1)中间数等于两边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往往出现在带分数的数列中,且容易忽略如1/2、1/6、1/3、2、6、3、1/22)数的平方或立方加减一个常数,常数往往是1,这种题要求对数的平方数和立方数比较熟悉如看到2、5、10、17,就应该想到是1、2、3、4的平方加1如看到0、7、26、63,就要想到是1、2、3、4的立方减1对平方数,个人觉得熟悉1~20就够了,对于立方数,熟悉1~10就够了,而且涉及到平方、立方的数列往往数的跨度比较大,而且间距递增,且递增速度较快3)A^2-B=C 因为最近碰到论坛上朋友发这种类型的题比较多,所以单独列出来如数列5,10,15,85,140,7085如数列5, 6, 19, 17 , 344 , -55如数列5, 15, 10, 215,-115这种数列后面经常会出现一个负数,所以看到前面都是正数,后面突然出现一个负数,就考虑这个规律看看4)奇偶数分开解题,有时候一个数列奇数项是一个规律,偶数项是另一个规律,互相成干扰项如数列1, 8, 9, 64, 25,216奇数位1、9、25 分别是1、3、5的平方偶数位8、64、216是2、4、6的立方先补充到这儿。
5) 后数是前面各数之各,这种数列的特征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呈2倍关系如数列:1、2、3、6、12、24由于后面的数呈2倍关系,所以容易造成误解!数字推理的题目就是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理的一个作为答案.数字推理题型及讲解按照数字排列的规律, 数字推理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奇、偶:题目中各个数都是奇数或偶数,或间隔全是奇数或偶数:1、全是奇数:例题:1 5 3 7 ()A .2 B.8 C.9 D.12解析:答案是C ,整个数列中全都是奇数,而答案中只有答案C是奇数2、全是偶数:例题:2 6 4 8 ()A. 1B. 3C. 5D. 10解析:答案是D ,整个数列中全都是偶数,只有答案D是偶数。
3、奇、偶相间例题:2 13 4 17 6 ()A.8B. 10C. 19D. 12解析:整个数列奇偶相间,偶数后面应该是奇数,答案是C练习:2,1,4,3,(),5 99年考题二、排序:题目中的间隔的数字之间有排序规律1、例题:34,21,35,20,36()A.19B.18C.17D.16解析:数列中34,35,36为顺序,21,20为逆序,因此,答案为A。
三、加法: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加寻找规律1、前两个数相加等于第三个数例题:4,5,(),14,23,37A.6B.7C.8D.9注意:空缺项在中间,从两边找规律,这个方法可以用到任何题型;解析:4+5=9 5+9=14 9+14=23 14+23=37,因此,答案为D;练习:6,9,(),24,39 // 1,0,1,1,2,3,5,()2、前两数相加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例题:22,35,56,90,() 99年考题A.162 B.156 C.148 D.145解析: 22+35-1=56 35+56-1=90 56+90-1=145,答案为D四、减法: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减,寻找减得的差值之间的规律1、前两个数的差等于第三个数:例题:6,3,3,(),3,-3A.0B.1C.2D.3答案是A解析:6-3=3 3-3=0 3-0=3 0-3=-3提醒您别忘了:“空缺项在中间,从两边找规律”2、等差数列:例题:5,10,15,( )A. 16B.20C.25D.30答案是B.解析:通过相减发现:相邻的数之间的差都是5,典型等差数列;3、二级等差:相减的差值之间是等差数列例题:115,110,106,103,()A.102B.101C.100D.99 答案是B解析:邻数之间的差值为5、4、3、(2),等差数列,差值为1 103-2=101练习:8,8,6,2,() // 1,3,7,13,21,31,()4、二级等比:相减的差是等比数列例题:0,3,9,21,45, ( )相邻的数的差为3,6,12,24,48,答案为93例题:-2,-1,1,5,( ),29 ---99年考题解析:-1-(-2)=1 ,1-(-1)=2,5-1=4,13-5=8,29-13=16 后一个数减前一个数的差值为:1,2,4, 8,16,所以答案是135、相减的差为完全平方或开方或其他规律例题:1,5,14,30,55,()相邻的数的差为4,9,16,25,则答案为55+36=916、相隔数相减呈上述规律:例题:53,48,50,45,47A.38B.42C.46D.51解析:53-50=3 50-47=3 48-45=3 45-3=42 答案为B注意:“相隔”可以在任何题型中出现五、乘法:1、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例题:1,2,2,4,8,32,( )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答案是2562、前一个数乘以一个数加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n1×m+a=n2例题:6,14,30,62,( )A.85B.92C.126D.250解析:6×2+2=14 14×2+2=30 30×2+2=62 62×2+2=126,答案为C 练习:28,54,106,210,()3、两数相乘的积呈现规律:等差,等比,平方,...例题:3/2, 2/3, 3/4,1/3,3/8 ()(99年海关考题)A. 1/6B.2/9C.4/3D.4/9解析:3/2×2/3=1 2/3×3/4=1/2 3/4×1/3=1/4 1/3×3/8=1/83/8×?=1/16 答案是 A六、除法:1、两数相除等于第三数2、两数相除的商呈现规律:顺序,等差,等比,平方,...七、平方:1、完全平方数列:正序:4,9,16,25逆序:100,81,64,49,36间序:1,1,2,4,3,9,4,(16)2、前一个数的平方是第二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