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长安大明宫复原图

合集下载

中国隋唐美术史 ppt课件

中国隋唐美术史 ppt课件
隋唐园林不仅发扬了秦汉的大气磅礴的闳放态度,又 在精致的艺术经营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隋大兴宫
大兴宫即唐改称的太极宫,在长安中轴线北端。
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为皇宫,东部为太子东宫, 西部为服务供应部分及作坊掖庭宫。皇宫部分自南而 北分朝区、寝区和苑囿三大部分。朝区正南为宫城正 门承天门,是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等大典之处,比 附周代宫殿之“大朝”或“外朝”,门外左右建高大 的双阙,阙外为朝堂。门内正北为朝区主殿太极殿, 是皇帝朔望(初一、十五两日)听政之处,比附周代 宫殿之“中朝”或“日朝”。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巨大 的宫院,四面开门,南门为太极门。太极殿一组宫院 之东西侧建宫内官署,东侧为门下省、史馆、弘文馆 等,西侧为中书省、舍人院等。太极殿后为宫内第一 条东西横街,是朝区和寝区的分界线。
绘画 建筑&园林 雕塑
隋唐建筑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隋朝建造了 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 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城市布局和建筑 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其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 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桥及城 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 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是中国封建社会前 期建筑的高峰。
两仪殿,宫中象征三朝的建筑,
由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形成的东
西三殿并列,改为承天门、太极
殿、两仪殿形成的一门二殿前后
相重。
隋东都紫微宫 布局图
隋唐都城——大兴城
大兴城:长安在隋朝称“大兴” ,今西安城。 由宇文恺主持兴建 总体规划形制(保持北魏洛阳的特点)
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中心区 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门, 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市 ”,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供用 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唐朝大明宫.ppt

唐朝大明宫.ppt

大明宫 ————含元殿立体复原图
大明宫 ————含元殿复原图
大明宫
————麟德殿
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 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 上,是天子赐宴群臣、宰臣奏事、蕃臣朝见、 观看伎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遗址南北长130 多米,东西宽70余米。据发掘,殿平面面阔11 间,进深17间,拥有进深约为面阔长度一倍的 柱网布置,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规模宏大, 约为现存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大殿两 侧还有楼阁相辅,形成一座体型复杂的殿宇。
唐朝文化
唐代建筑
纵横当代世界各国,大唐文化仍然独领风骚,英国学 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 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容并 蓄而好探求的”。
唐朝长安,那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 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 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 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 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而富有活力,正 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 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 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 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 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 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 的一座帝王陵墓。
昭陵
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 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 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 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 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 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 公元684年,历时23年 才修建完成。
建筑类型
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 陵墓和园林为主
唐建筑
-------都城
唐长安城在隋唐大兴城 的基础上建成,面积83 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 区的八倍。长安城中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 二街如种菜畦”,宫苑 相连,街坊纵横,规划 方正,布局合理,是当 时全国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也是世界上人 口最多和最为繁华的城 市之一。

大明宫空间布局 ppt课件

大明宫空间布局  ppt课件
(三朝五门之制)
内廷则是以太液池为中 心的皇家园林生活区。
PPT课件
2
大明宫功能分区图
PPT课件
3
政治功能分区
礼仪功能分区
PPT课件
4
园林活动区
主要寝居区
PPT课件
5
含元殿前区域布局图
PPT课件
6
丹凤门
PPT课件
7
丹凤门上的 门楼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南门,也是正门。
一般的城门只有三个门道,而丹凤门却有五个门道。长约八十米,
复原模型
三重殿造型,形制之复杂,在中国历史上可谓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PPT课件
21

大明宫附属建筑
• 大明宫附属建筑因为 其等级较低,布局仍 旧在礼仪和政治功能 区外,这一点延续了 太极宫的特征,随着 唐中后期政治局面的 改变,其布局和功能 也出现附属建筑向中 心发展的趋势。这使 大明宫原有的布局和 功能区划发生了调整。
景最优美的景区,位于
大明宫北面的中部低洼
处。池周围有回廊四百
间,绿水弥漫,殿廊相
连。
• 据考古实测,太液池分
东西两池,西池为主池。
• 太液池中盛植莲花,且
池中富产鱼,当时皇帝
赐宴,“皆蓬莱池鱼
脍”。
PPT课件
18
太液池东岸作为寝殿的原因
• 寝殿作为皇帝生活起居的场所,必然要考虑宫殿的
舒适性。唐代皇宫位置由初唐的太极宫转移到大
深43米。殿宽十一间,进深4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
阶”三级。其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左右两侧稍前处,又
建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
这个 形平面的巨大 建筑群,以屹立于砖台 上的殿阁与向前引伸和 逐步降低的龙尾道相配 合,表现了中国封建社 会鼎盛时期雄浑的建筑 风格。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

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外郭城又名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图锦8651.7米,周长36.7公里。

城墙遗迹保存在地面上的,仅北城玄武门附近和南城安化门处尚各有一小段,残高仅1~2米。

其余则仅存城基部分。

城墙全用版筑夯土,仅在城门处内外表面砌砖壁。

墙宽一般在12米左右,有的仅存3~5米。

据记载外郭城高一丈八尺(约 5米多)。

城墙外侧有与城墙平行的城壕。

外郭城每面3个城门,除北面的芳林门(隋称华林门)、景耀门、光化门和西边的开远门已被现代建筑所压或破坏外,其他各门址均已探查清楚。

城门的形制除明德门是5个门道外,其余各门都是3个门道。

明德门是南面正门,北对皇城的朱雀门和宫城的承天门,位于长安城的中轴线上,规模宏大壮观。

经发掘实测,门址东西长55.5米,南北进17.5米。

门墩为版筑夯土,表面砌砖壁。

门道宽均5米。

(见彩图[陕西西安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宫城南连皇城,北接禁苑。

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492.1米,东西宽2820.3米,周长8.6公里多。

宫城南面正门隋名广阳门,唐改为承天门,北面为玄武门。

承天门遗址东西残长41.7米,进深19米,3个门道,门基铺石条或石板,这是其他门址所未有的设置。

宫城的中部为太极宫(隋名大兴宫), 正殿名太极殿(隋称大兴殿),是皇帝的正衙,位于宫殿区的南部,与承天门南北相对。

宫城东部为太子居住的“东宫”。

据记载东宫分中、西、东3部分,依此复原东宫宽度应是830余米。

宫城西部是掖庭宫,为宫女居处,东西宽702.5米。

据记载掖庭宫之北有太仓,南有内侍省。

皇城亦名子城,位于宫城之南,北与宫城相接,中隔横街,无北墙。

东西两墙与宫城的东西墙相接。

平面亦为规整的长方形,南北长1843.6米,东西宽与宫城同,周长9.2公里。

皇城南面3门,西面2门,南面正中的朱雀门是正门,北对宫城的承天门,南为朱雀大街直通外郭城明德门。

东面2门虽未探得,但据西城2门的位置可以确定。

唐代建筑

唐代建筑
的陪衬和轴线上空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
的威严气氛。
感谢下载
10
最强盛期的宫殿-气魄雄伟的大明宫 ------成就和特点
•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如麟德殿, 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采 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楼阁衬托,
• 唐大明宫基址尚存。宫建于634年,位于长安城东北龙首原高地,形势爽皑,俯临 全城。主要有下列成就和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 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共北属于“禁中”, 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宫城之北, 为禁苑区。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 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约故宫太和殿的三倍。
而成,是中国最大的
殿堂。在主体建筑左
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
形高台,台上有体量
较小的建筑,各以弧
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
通。据推测,在全组
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
围成庭院。麟德殿以
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
结合到一起,以东西
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
体建筑,使整体形象
更为壮丽、丰富。
感谢下载 麟德殿复原图
9
最强盛期的宫殿-气魄雄伟的大明宫 ------成就和特点
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
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
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
现。
感谢下载
2
唐代建筑
• 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 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

感谢下载

6、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

6、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





唐长安城内的居住区实行封闭式 的里坊制,这样的布局便于管理。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唐长安城里坊碑刻里坊鸟瞰复原图
2、宫殿建筑
• 大明宫
高宗李治,将皇宫 由太极宫迁至城东 北的大明宫。 主要殿宇:含元殿、 麟德殿 这一时期木构建筑 技术相当成熟。
•大明宫: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始建,至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新宫 建成;位于城东北龙首原,居高临下,府瞰全城。是唐帝国的政 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 楼阁式塔 • 密檐塔 • 单层塔
楼阁式塔(重楼式):此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
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 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 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楼阁式塔 可供奉佛像,并可供僧人等登临之用。 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 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 的构件。塔刹安放在塔顶,形制多样。
龙门石窟奉先寺为唐代开凿
(4)陵墓
•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 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 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者多,墓内壁画尤为生
动 。

•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 妻皇帝合葬陵。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 唐乾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楼阁式塔
四方楼阁式砖塔, 平面正方形,底 层边长24m,共7 层,高64m,大 历年间改建为10 层,又因战乱只 留下7层。玄奘 藏经于此。
大雁塔
大雁塔
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地震倒掉顶上2层,现存13层, 塔高43m,砖砌密檐式,中空,有木楼层。

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古代建筑史宫殿坛庙陵墓

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殿模型
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五、清沈阳故宫
1、全宫分为三部分:
①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是清帝举行大典及王公大臣 议政之处;十王亭分列两端,呈八字形,南端八亭 是八旗首领办事场所;北端二亭是左右翼王亭;
②中部崇政殿:是日常处理朝政之处;后清宁宫是寝 宫,属前朝后寝制,但呈前低后高;
含元殿复原图
宋东京宣德门
明清故宫午门
唐长安城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唐長安城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唐長安城太极宫复原鸟瞰图
大明宫模型图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麟德殿复原图
麟德殿遗址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
唐大明宫含元殿模型
三、宋朝宫殿型制(见图)
北宋东京汴梁城模型
天坛祈年殿
天坛皇穹宇
天坛斋宫正门
斋宫前殿
斋宫前殿内景 砖拱结构的无 梁殿,利于防 卫、防火
(二)、太庙(见图)
❖ 昭穆之法:古代太庙制 度,父曰昭,子曰穆, 始祖神居中,以下皆父 曰昭,子为穆,昭居左, 穆居右
太庙庙门
太庙戟门
太庙前殿
太庙前殿室内彩画
太庙前、中、后三殿
太庙中殿及后殿
乾陵附墓——懿德太子墓甬道终端所绘双阙之一
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画
6、宋陵 ①八座,位于河南省巩县,洛河南岸,嵩山北麓,东 西绵延二百里 ②陵墓名称为永□陵(以永昭陵为例见图)
宋仁宗永昭陵
宋陵石象生
宋陵方上
宋陵神道驭马宫
宋陵驭象蕃臣
宋陵瑞禽图
宋陵石兽、石羊
宋陵石雕文、武臣像

唐大明宫遗址

唐大明宫遗址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历史遗址景区
一、唐大明宫遗址
1、遗址概况与历史沿革 ◆1957年~1962年,中 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 进行考古勘察和发掘,1980 年~1984年进行了重点发掘, 初步弄清、复原了大明宫遗 址。 已经发现的40多处宫殿 阁亭遗址,大多集中在城北 太液池的四周,主要有含元 殿、麟德殿、三清殿、清思 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等宫殿 遗址 。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大明宫 含元殿遗址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历史遗址景区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宣政殿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历史遗址景区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
◆太液池和含冰殿
陕西 导游 基础
◆ 金 銮 殿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陕西 导游 基础
陕西 导游 基础
第三节
一、唐大明宫遗址
历史遗址景区
第 七 章
千 古 帝 都 西 安 —
1、遗址概况与历史沿革 ◆大明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郊的龙首塬上。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始建 于贞观八年(634年),原为唐太宗为其父李渊修建的夏宫永安宫。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去世后,改称为大明宫,又称“东内”。 唐高宗继位后,认为原来居住的太极宫过于潮湿,便于龙朔二年 (662年)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更名为蓬莱宫,并入住其 中。咸亨元年(670年)宫殿再次改名为含元宫,神龙元年(705 年)复名大明宫。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 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描绘了当时的盛 景。唐朝末年朱泚和黄巢先后据此称帝。唐僖宗时,大明宫屡遭 兵火,最终于乾宁三年(896年)被烧毁。数年后,因为战备的原 因,宫殿的遗迹也都被拆除,此后便成为一片废墟。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章-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四章-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就比较明显,它们各自 的规划布局特点也比较突出 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初唐、盛唐最为频繁 天宝以后,皇家园林的全盛局面消失,终于一蹶不振
❖ 大内御苑
特征
❖紧邻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宫与苑彼此穿插、延伸(宫廷区中有园林成分,苑林区
内有宫殿的建置) ❖宫城和皇城内广种松、柏、桃、柳、梧桐等树木 ❖宫廷区的绿化种植很受重视,树种也是有选择的
大明宫含元殿3D复原图2
单层单 檐红柱碧瓦 结构
大明宫麟德殿 3D复原图
唐大明宫玄武门复原图
禁苑
❖在长安宫城西南,即隋朝的大兴苑
❖包括禁苑、西内苑、东内苑三部分,故又名三苑
兴庆宫
❖北宫南苑格局,苑林区的面积稍大于宫廷区
❖以牡丹花之盛而名重京华,也是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 观赏牡丹的地方
❖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 ❖前宅后园的布局
补充内容:唐代私园既有前宅后园的布局,又有园宅合
一的布局(住宅庭院内穿插园林,或园林中布置住宅建 筑)
❖ 郊野别墅园
指建在郊野地带的私家园林
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别墅、庄园,但性质已从原先 的生产、经济实体转化为游憩、休闲,属于园林的范畴
❖宫城偏处大城之北,宫城和皇城构成城市中心区 ❖中轴线自北向南通过皇城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正南
门,形成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纵横相交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形成居住区“坊”和
“市”,市坊严格分开 ❖开凿四条水渠解决城市供水,为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提
供用水的优越条件,促进皇家园林发展
❖ 唐朝的长安城
文人士大夫竞相兴造园林,竞相“隐于园”
❖ 各地的私家园林发展状况

3大明宫复原研究-研究

3大明宫复原研究-研究

研究篇文字1考古与文献研究述略\22建筑格局的平面模数与尺度研究\63历史地形研究\84水系研究\105功能分区研究\126路网格局研究\137单体建筑的性质特征\138 院落单元的构成形式与组合特征\149 建筑格局复原研究\1410 主要建筑单体复原之一——宫门\1911主要建筑单体复原之二——官署建筑\2112主要建筑单体复原之三——宫殿建筑\2313主要建筑单体复原之四——园林建筑\29 14主要建筑单体复原之五——道观、佛寺及其它附属建筑\30 15唐代宫廷建筑装饰题材及其形成因素研究\3216太液池园林复原研究\3417唐代宫廷礼仪述略\37 1考古与文献研究述略一、大明宫的考古调查与成果二十世纪初叶,日本学者足利喜六、桑原骘藏、关野贞等对唐大明宫遗址进行摄影与初步测量,可视为对唐大明宫遗址最早进行的考古调查。

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开始调查大明宫遗址,在积累大量考古资料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明确西安市火车站以北一带就是唐大明宫遗址的所在地,其范围东到太华路,西至坑底寨,南到自强路,北到马旗寨,南北长约2256米、东西宽约1674米,范围达3.5平方公里。

同时,通过勘探和试掘,基本判明了宫城范围、城墙走向、城门位置、夹城、宫殿、池渠、东内苑和西内苑等分布情况,发掘了麟德殿、玄武门、重玄门、含元殿、西内苑含光殿等主要遗址。

1957-1959年间发掘的麟德殿,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

该殿址是大明宫内第一个被发掘的重要殿址,遗址保存最好、最完整,其两层重台、前中后三殿、东西两侧对称的两亭和两楼(郁仪楼和结邻楼)以及重廊,充分体现出大明宫建筑宏大的气势和独特的建筑布局。

殿址上保存有铺地砖、石柱础和保存十分清晰的铺地砖痕,成为研究大明宫建筑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时,第一张大明宫遗址考古实测图也得以绘出。

这些成果公布于1959年科学出版社《唐长安大明宫》。

1959-1960年的大明宫考古工作成果发表于《考古》1961年第4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0年田野工作的主要收获》和《考古》1961年第7期《1959~1960年大明宫发掘简报》。

隋唐园林

隋唐园林

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
• 郊野别业
•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
• 郊野别业
• 李德裕的平泉庄 • 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 具川”这是平泉庄最大的特色所在。
隋唐时期寺观园林
• 隋唐时期的寺观园林
• 唐代采取儒、道、释三教共尊的政策, 佛教、道教达到了兴盛局面。 • 寺、观的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大的 寺观往往是连宇成片的庞大建筑群, 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四部分 功能区。 • 寺观往往在进行宗教活动的同时也开 展社交和公共活动,寺观园林具有城 市公共园林的职能。 • 在寺观的环境处理把宗教的肃穆与人 间的愉悦相结合,更重视庭院的绿化 和园林的经营。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长安城
• 唐都长安城的人口多达百万,是当 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布局最严谨的 一座城市。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 宫苑特色
• • • • 规模宏大 精雕细作 管理严格 水景突出
唐朝的皇家宫苑
• 东内苑三个部分。是一个多功能的 皇家园林。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洛阳城的宫苑 • 唐洛阳城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洛阳城的宫苑
• 天明堂 • 明堂是武后在隋西苑、唐初芳华苑 和高宗乾元殿的基础之上修建的。 • 天明堂尚高不尚广 • 天明堂呈伞形结构 • 天明堂十分注重修饰
隋唐时期的私家园林
• 隋唐私家园林的类型
• 根据私家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可 以将其分为:城市私家园林和郊野 别业两种主要类型。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唐长安城的主要宫苑
• 大明宫 大明宫: • 位于长安禁苑东南的龙首原上,是 一座相对独立的宫城。
唐朝的皇家宫苑
• 大明宫复原图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
大雁塔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
(三)莫高窟 隋唐也是石窟艺术发展的高峰,敦煌莫高窟现存的 492窟中,隋唐开凿的占70%以上。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 东南25 km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 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 680 m,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 共735个,分为南、北两区。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 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模型以及大殿细部结构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
(二)佛塔
现存的唐代佛塔较多,其大部分为楼阁式,楼阁式砖塔 以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和慈恩寺塔(即大雁塔)为代表。后来 ,这种砖塔在外形上起了变化,形成了“密檐式”砖塔。密 檐式塔以西安荐福寺塔(即小雁塔)、河南登封的王寺塔和 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最为著名。隋唐砖石塔风格单纯质朴 ,蕴藏着蓬勃的内在力量,到晚唐以后,其逐渐转向华丽。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一、都城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一、都城
洛阳城整体平面南宽北窄,略近方形。城墙全部用夯土 筑成,东西两墙下面发现有石板砌的下水道。
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平面略呈长方形。皇城围绕 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其东西两侧与宫城之间形成夹城。
外郭城有8个城门,西墙无门。城内街道横竖相交,形成 棋盘式的布局。城内街道组成里坊。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一、都城
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空间发展状况 二、宫殿
唐代的大明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 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称为“东内”。

大明宫简介

大明宫简介

概述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现今在西安市西北郊。

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

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

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宫城大明宫外观(19张)大明宫选址在唐长安城宫城东北侧的龙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势修筑宫殿,形成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

宫城的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南宽北窄的梯形。

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城墙南段与长安城的北墙东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殿分为三个区域。

所有墙体均以夯土板筑,底宽10.5米左右,城角、城门处包砖并向外加宽,上筑城楼、角楼等。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

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丹凤门均为三个门道。

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着玄武门。

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

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轴线分布。

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形成的。

前朝含元殿大明宫外景(17张)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龙首塬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

中外建筑史中英互译

中外建筑史中英互译

• 西方宫殿
以单体建筑的宏伟豪华见长
• Western palace Grand grows perceptibly luxuriously by the monomer construction
二 中国宫殿
China Palace
• 朝代的更替 • 国力的盛衰 • 首都的迁移
Dynasty change National strength rise and fall
• 原因: 汉民族文化宽容,内向,保守 受外来文化影响不大但强烈影响了周边国家
Reasons: Han Chinese culture of tolerance, introverted, conservative, but not subject to external cultural influences strongly affect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西方宫殿 Western Palace
• 古罗马帝国皇宫 Roman Empire Palace 罗马市中心 Rome city center 巴拉丁山 Palestinian Latin mountain
• 法国 巴黎 凡尔赛宫 (皇宫) • France Paris Versailles Palace (imperial palace)
始建于1661年
厅长76米,宽10米,高13 米。镜厅墙壁上镶有17面 巨大的镜子,每面镜子由 483块镜片组成,透过窗户 可以将凡尔赛宫后花园的 美景尽收眼底。 洛可可式建筑风格,于18 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 在巴洛克建筑基础上发展 起来,主要表现在室内装 饰上
Rococo architectural style, produced in the 1720s in France, devel oped in the Baroque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mainly displayed in the interior decoration

唐朝大明宫复原图:当时全世界最辉煌的宫殿群,可惜毁于唐末战乱

唐朝大明宫复原图:当时全世界最辉煌的宫殿群,可惜毁于唐末战乱

唐朝⼤明宫复原图:当时全世界最辉煌的宫殿群,可惜毁于唐末战乱
⼤明宫,是唐朝的皇宫,位于今天的西安,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
的宫殿群。

⼤明宫总占地3.2平⽅千⽶,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

图为含凉殿,依⽔⽽建,到
夏季的时候⾮常凉爽。

图为含元殿⼴场,含元殿是⼤明宫的正殿,是举⾏重⼤庆典和朝会之所。

居⾼临下,威武庄
严。

图为三清殿,位于太液池的北边。

道教是李唐王朝信奉的重要宗教,⽽三清殿则成为⼤明宫中最重要的道教建筑。

图为宣政殿雪景。

宣政殿是皇帝临朝听政之所,⼤明宫中的第⼆⼤殿。

图为太液池蓬莱岛,位于唐长安城⼤明宫内庭中⼼地区,整个太液池有东池和西池两部分,西池为主池,其平⾯呈椭圆形,⾯积约有14万平⽅⽶。

图为梨园,是唐代训练乐⼯的机构。

图为⽞武门,这应该是⼤明宫最有名的⼀座城门,著名的⽞武门事变就发⽣在这⾥。

图为丹凤门⼤街,⼤明宫共有九个门,丹凤门是⼤明宫的正门,⽆论是长度、质量、规格都是隋唐城门之最,因此也有“天下第⼀门”的称号。

图为麟德殿近景,是⼤明宫内规模最⼤的别殿,也是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建筑群。

主要是皇帝宴会、⾮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

图为⾦銮殿,位于⼤明宫太液池南边,与麟德殿、翰林院相邻。

图为⼤明宫雪景。

图为⼤明宫城楼。

6、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

6、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


• 楼阁式塔 • 密檐塔 • 单层塔
楼阁式塔(重楼式):此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
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 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 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楼阁式塔 可供奉佛像,并可供僧人等登临之用。 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 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 的构件。塔刹安放在塔顶,形制多样。
龙门石窟奉先寺为唐代开凿
(4)陵墓
•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 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 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者多,墓内壁画尤为生
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 妻皇帝合葬陵。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 • 唐乾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楼阁式塔
四方楼阁式砖塔, 平面正方形,底 层边长24m,共7 层,高64m,大 历年间改建为10 层,又因战乱只 留下7层。玄奘 藏经于此。
大雁塔
大雁塔
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地震倒掉顶上2层,现存13层, 塔高43m,砖砌密檐式,中空,有木楼层。
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千寻塔:密檐式,平面正方,16层,高69m)
桥上两侧有四十 二块石栏板,栏 板上雕有龙兽、 花草等图案,刻 工精致,形象逼 真
赵州桥望柱
赵州桥栏板


1、都城 唐长安
• (1)布局仿北魏洛 阳城,方正对称,沿 南北轴线将工程、皇 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 置; (2)交通呈棋盘式 布局,将城市划分为 108个里坊,分区明 确整齐,实行夜禁制 度; (3)长安的市集中 于东西两市; (4)道路两旁种有 成行槐柳,又称为“ 槐衙”; (5)路面土路,两 边设明沟排水。

1000年以前的中国古建筑

1000年以前的中国古建筑
汉代阙门现存四川高颐阙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汉墓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赵州桥西安大雁塔唐大明宫含元殿唐大明宫含元殿唐大明宫含元殿唐大明宫麟德殿唐大明宫麟德殿唐大明宫麟德殿
年以前的中国古建筑
北京山顶洞人遗址
半穴居复原图
巢居示意图
干栏式建筑复原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 安龙首塬北坡的渭河 南岸。其作为都城的 历史近350年,实际 使用年代近800年, 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 的都城,也是当时世 界上最宏大、繁华的 国际性大都市。
汉代阙门
现存四川高颐阙
马王堆汉墓
河北满城汉墓
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赵州桥
西安大雁塔
唐大明宫含元殿
唐大明宫含元殿
唐大明宫含元殿
唐大明宫麟德殿
唐大明宫麟德殿
唐大明宫麟德殿

大明宫

大明宫

单击添加副标 题
大明宫时代特征:
1、大明宫世界独一无二是中华民族精神圣殿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和包容开放的时 期,唐长安城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而大明宫则是中 心的核心。”安家瑶说,从发掘的各个遗址及出土的 文物来看,大明宫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它不但是唐 代盛世风采的集中表现,也代表了唐代建筑艺术的最 高水平,是研究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 实物资料。大明宫不仅仅是一组宫殿建筑群,它也是 东方文明中最为梦幻的记忆。“大明宫是盛唐的象征, 是那一段辉煌历史的文化符号,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无不效 仿于大明宫。保护大明宫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的精神圣 殿。”
——唐大明宫
12建装 22号 叶雪梅
概述: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 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之一。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 现今在西安市西北郊。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 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 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 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 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 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 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独一无二是中华民族精神圣殿
2、大明宫———吞吐四海的建筑典范 大明宫作为盛唐皇家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巍峨雄伟、 深沉自信、雍容华贵、吞吐四海的气势,就是北京紫禁城也 只能望其项背。 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周天游认为:无论从城市规划, 建筑环境,建筑组群,单体建筑而言;还是从建筑形象,建 筑类型,建筑艺术,城市生活而言,大明宫以及唐长安城都 对其后中国国都及国外城建和人民生活方式等起到了重要的 借鉴作用。如宋代开封城和元明清北京城就沿袭了长安城的 特点。日本的京都城和奈良城的建设也吸收了唐长安城的经 验。如果说以大明宫为代表的唐长安城能为人类建筑文化提 供一种特殊的见证,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五大特点:一是 建设规划气势恢弘,多重格局博大开阔;二是文化品位极高, 造型高大构思神奇;三是建筑艺术精湛,变化无穷交相辉映; 四是建筑成就辉煌,雄浑屹立别具一格;五是文明内涵丰富, 精神物质紧密结合。堪称同时代世界建筑中的创造性杰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唐朝长安大明宫复原图原文地址:唐朝长安大明宫复原图作者:冯加弥禄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东北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丹凤门左侧丹凤门正面丹凤门大街丹凤门远景丹凤门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东西长达200米,其长度、质量、规格为隋唐城门之最,体现其千般尊严、万般气象的皇家气派。

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

丹凤门遗址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道北,2005年发掘时实测门阙墩台东西长74.5米、南北宽33米,共开五孔门道,门道各宽8.5米,道中设石门槛,与史籍中“凤门五开,十扇开闭”记载相符。

墩台两边宫城内侧各筑一条宽3.5米、长54米的马道用以登城。

丹凤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

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

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丹凤门”。

自建成之日起,丹凤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

丹凤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2010年10月丹凤门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内部设置为一楼是多媒体展示大明宫与丹凤门,二楼东边是大明宫文物展示区,西边是丹凤门遗址参观平台。

门票免费,每日限参观2000人,每15分钟60人进入参观。

只在周末需排队进入,建议若条件允许,在周内参观。

含元殿含元殿东侧鸾凤阁含元殿广场含元殿鼓楼含元殿三重阙含元殿西侧栖凤阁含元殿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于坡下15米,主殿面阔11间,进深4间,有副阶,坐落于三层大台之上。

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栖凤二阁,殿两侧为钟鼓二楼,殿、阁、楼之间有飞廊相连,成“凹”字形,是周汉以来“阙”制的发展,且影响了历代宫阙直至明紫禁城的午门。

含元殿两侧翔鸾、栖凤二阁之下有倚靠台壁盘旋而上的的龙尾道。

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相互呼应,轮廓起伏,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开朗而辉煌,极富精神震慑力。

古时有人形容它的气魄“如日之生”、“如在霄汉”,不愧为大唐建筑杰出的代表。

含元殿662年开始营建,翌年建成,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之处,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新发现的唐代殿前渠道位于含元殿遗址土台以南130米处,东西走向,已探知长度为400余米。

从部分试掘区看,渠道在唐代时南北宽约4米、深约1.6米,渠道两壁较直,局部有砌砖护岸现象。

在渠道遗址上,考古人员还清理出3座唐代木桥遗存,其中中央一桥正与含元殿中心相对,从桥桩柱洞的遗迹可知,桥东西长约17米、南北宽约4.3米。

东西两桥则与百官上朝前暂时休息的东、西朝堂南北相对,其作用犹如后世皇帝宫殿建筑中的“金水桥”。

右图为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复原的含元殿。

遗憾的是,如此壮丽的宫殿,于886年毁于战火。

宣政殿广场宣政殿雪景宣政殿宣政殿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二大殿,位于含元殿后,紫宸殿前。

殿基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多米。

殿前130米处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东西则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

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

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300余米的巨大殿庭。

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

大明宫宫内分三个区域,依各区域的功能又分为前朝和内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外朝、中朝两区。

外朝以宏伟高大的含元殿为主体,是大明宫第一大殿,重要的国家庆典都在此举行。

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位于含元殿之北。

是皇帝平日朝见群臣、听政及举行朔望册拜等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

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

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

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紫宸殿紫宸殿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称为“内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

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宣政殿之后有紫宸门,门内有紫宸殿,为寝区主殿。

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

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

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

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

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阁”。

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

麟德殿麟德殿后殿及障日阁麟德殿后身麟德殿近景麟德殿麟德殿是大明宫的国宴厅,也是大明宫中最主要的宫殿之一,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使用和存在了约220年之久。

麟德殿规制宏伟,结构特别,堪称唐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它的遗址已被发掘,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紧密串连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殿堂。

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高台,台上有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

据推测,在全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围成庭院。

麟德殿以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象更为壮丽、丰富。

殿下有二层台基,殿本身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故俗称“三殿”。

三殿均面阔九间,前殿进深四间,中、后殿约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二层的阁外,前后殿均为单层建筑,总面阔582米,总进深86米。

在中殿左右有二方亭,亭北在后殿左右有二楼,称郁仪楼、结邻楼,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砖台上。

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

在前殿东西侧有廊,至角矩折南行,东廊有会庆亭清思殿清思殿唐代大明宫内建筑。

建于贞观八年(634年)。

位于左银台门内西北,太和殿之南。

清思殿的台基呈长方形,南北长228米,东西广33米。

外围长廊,因为院落宽阔,所以又被称为清思院。

唐穆宗时长期为皇帝寝宫。

唐敬宗曾耗费金箔三千片装饰此殿,蔚为奢华。

清思院中曾发掘出一个马球场,地面用油浇筑,极其坚固。

延英殿延英殿延英殿是大明宫内宫的宫殿之一,中唐以后,下朝之后的时间里皇帝如果认为有事情需要商量时,会让大臣到延英殿议事,而大臣们如果认为有紧急情况需要面见圣上,也可以写下奏表要求开延英殿,这种奏表叫做“牓子”。

金銮殿金銮殿金銮殿位于大明宫太液池南边,地势高爽。

殿旁有金銮坡,与麟德殿、翰林院相邻。

《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上载∶"苍猝召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至金銮殿。

"宋史学家胡三省·注引宋代程大昌《雍录》曰:"金銮坡者,龙首山之支陇,隐起平地而坡陁靡迤者也。

其上有殿,名曰金銮殿。

殿旁有坡,名曰金銮坡。

"由于比邻大明宫西边的翰林院,金銮殿是文人学士等待皇帝诏命应对之所,因此极有名气。

三清殿三清殿三清殿位于太液池的北边,是大明宫内等级最高的道教建筑。

宫殿修筑在十四米的高台上台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非常醒目。

台上原来是楼阁式的建筑。

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

含凉殿含凉殿含凉殿含凉殿依水而建,夏天非常凉爽,不但如此,这座宫殿中还配备了“绿色环保”的“空凋装置”。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

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

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据《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

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

……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

”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

太液池蓬莱岛太液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王朝最重要的皇家池苑。

大明宫分为前宫和后宫,后宫是以太液池为中心而布局的,是宫廷的皇家园林景区。

整个太液池有东池和西池两部分,西池为主池,其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有14万平方米。

根据池岸和池底最低处落差判断,池水当时应有2~3米深。

玄武门自雨亭自雨亭在我国出现于唐代园林中,自雨亭即水流从屋檐流出的亭。

◎《唐语林》记有:“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太平坊宅有自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这是古代以人工引水取凉之作。

可能是受通西域后文化技术交流的影响。

◎唐朝《封氏闻见记》卷五·第宅篇里也有记载:“至天宝中,御史大夫王鉷有罪赐死,县官簿录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

宅内有自雨亭,従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

”又有记载说,唐代兴庆宫内曾建有一种亭子,名曰自雨亭,是利用天然的雨水或泉水,在亭子的顶部设法蓄积起来。

天热时将水由亭顶徐徐降落如雨,人在亭内可享受降温之效,在亭外亦得观赏之乐。

唐玄宗的凉殿,殿的四角有水流泻下来,形成一道水帘,水飞泻下来,殿里就感到凉爽。

翰林院门下省夹城梨园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鸟瞰大明宫大明宫雪景大明宫城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