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合集下载

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1)垂直型国际分工 (2)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4)外包型国际分工 (5)网状型国际分工
当代国际分工
(二)特点
1、国际分工基础在深化 2、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3、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与层次化 (1)发达国家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 (2)国际分工格局出现层次化
• 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重商主义 的思想进行了深刻比判,他指出衡量一国财富的不是其所
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少,而是这些贵重金属所能购买的商
品数量。一国拥有的贵重金属再多,但如果可供消费的商
品的数量和种类少得可怜,那么该国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会
高。可供消费的商品增加,才意味着一国财富的增加。怎 样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亚当·斯密认为扩大生产才能提 高本国的生活水平,而生产的扩大最根本的动力是劳动生 产率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取决于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简而言之,财富增加依赖于劳动分工, 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的基本思想。
在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经济 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重商主义认为货币 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在当时,货币主要是一些贵重 金属,如黄金、白银等。所以重商主义强调国库 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 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所以,他们为政府 开具的调节经济的处方是取消进口,因为进口会 导致本国贵重金属的流失,同时鼓励出口,因为 出口会导致贵重金属的流入。这一观点反映了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重金属 的认识。
分工后
酒的总产量 毛呢的总产量
英国 0 2.7
葡萄牙 2.4 0
交换后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
展。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 率是其它国家工人的3倍。因此在劳动以效 率单位衡量的条件下,美国就成为劳动要 素相对丰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
基辛研究结论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
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 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 商品。

这种解释违背了H-O理论中劳动同一
1、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越来越多 2、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 3、国际分工形式多样化 4、构筑国际分工的纽带在加多
第三节 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条件 二、社会生产力 三、人口与生产规模 四、资本国际化因素 五、生产关系因素 六、经济贸易政策因素
各国参与国际贸易获得比较优势利益
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得到均等化
4、作用机制
要素丰裕度 要素价格 产品成本 价 格的差异 国际贸易
5、理论分析
(1)、各国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 直接原因
(2)、各国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 必要条件
(3)、各国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是由生产要素 价格的相对差异决定的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节省与生产无关的时间;

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增加物质财富。
4、举例说明
①分工前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毛呢产量 所需人数 (单位) (人/年)
1
70
酒产量 (单位)
1
所需人数 (人/年)
120
劳动生产率
0.011
1
110
1
2
2
80
0.011
②分工后
第三节 国际分工发展的制约因素

产业内贸易学说对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产业内贸易学说对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产业内贸易学说对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国际分工理论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的合理配置和组织。

它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旨在解释和指导不同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和经济发展。

产业内贸易学说是对国际分工理论的一种延伸和发展,着重探讨各国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关系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阐述产业内贸易学说对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产业内贸易学说的理论发展主要源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不再仅仅是基于资源和成本比较的选择,而是基于企业间的差异和规模经济的考虑。

在此基础上,阿文德(Helpman and Krugman, 1985)提出了一种国际分工模式,即产品差异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产品差异化是促使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不同国家间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决定了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随后,格罗斯曼和赫尔佐格(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提出了"好的质量"和"更好的工艺"两个重要的概念,以解释产品差异化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产业内贸易学说从实证研究的阶段进一步发展为理论性的探讨和解释。

在实证方面,产业内贸易学说的发展主要通过模型构建和案例研究。

从模型构建的角度看,研究者通过建立各种贸易模型,如多产品模型、垂直差异模型和贸易一体化模型等,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现象和特征。

例如,弗拉明戈斯(Flam and Helpman, 1987)构建了一个多产品交互模型,用以解释贸易中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他的模型中,不同国家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并通过贸易来满足自己和他国的需求,实现互利共赢。

此外,一些国际贸易模型也将产业内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解释变量,用以分析产业内贸易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如经济增长、就业和收入的变化等。

除了模型构建,产业内贸易学说还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丰富了对实际生产和贸易活动的认识。

《国际分工理论》课件

《国际分工理论》课件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创新、成熟 、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 比较优势来选择生产或进口某种产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他认 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 创新阶段,产品技术密集,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在成 熟阶段,产品技术逐渐标准化,成本成为主要竞争因素, 发展中国家具有成本优势;在标准化阶段,产品生产转移 到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
规模经济理论
总结词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单位成本会降低,因此各国应该专注于大规模生产某些产品, 并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
详细描述
规模经济理论强调了规模效应在生产中的重要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这使得 某些产品在某些国家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各国应该专注于大规模生产这些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满足 其他需求。
保护贸易
国家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 本国产业,限制进口,鼓励出口 。保护贸易下,国际分工受到一 定程度的限制。
战略性贸易
国家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干预国 际市场,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战略性贸易政策下,国际分工 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
03
国际分工的影响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资源优化配置
国际分工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源 得以更加合理的配置,各国的比 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比较优势理论
总结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并通过贸易 交换来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
详细描述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产品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但 它总是可以选择生产自己具有相对较低成本的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国家都获得更 大的利益。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
第2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
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的分 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开 通了东西方通商的渠道,有力地促进了世界 市场的产生和世界贸易的迅速扩大.手工业 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过度
1947年
出口
1951年
进口替代 出口 225680 0 173.91 12977 出口替代 230340 0 167.81 13726
资本(美 2550780 309133 9 元) 劳动(人/ 182.313 170.00 4 年) 18184 人平均年 13991 资本量
表3-3
商品 小麦(吨) 生铁(吨) 国家 法国
交换后
英国 1 3-1=2
3-1=2 1
由表3-3可知,交换后英国得到2吨生铁,1吨 小麦,比分工前的国内交换多得到1吨生铁; 而法国得到2吨小麦,1吨生铁,比分工前的国 内交换多得到1吨小麦.可见,实行国际分工 后,通过国际贸易,英,法两国都可同时受惠, 利益就来自各自发挥生产中的绝对成本优势, 使生产效率提高而增加了产品量.
分工后两国所需劳动日
2单位酒 2单位毛呢 共计
英国
200天
200天
葡萄牙
160天
160天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葡萄牙应专门从事葡萄 酒生产并出口部分葡萄酒换取英国的毛呢. 而英国则应专门从事毛呢生产,并出口部分 毛呢换取葡萄牙的葡萄酒.如果两国间葡萄 酒和毛呢的交换比例为1:1,则葡萄牙获得1 个单位的酒和一个单位的毛呢要比分工前的 国内交换节省10个劳动日,而英国获得1个 单位的酒和一个单位的毛呢要比分工前的国 内交换节省20个劳动日.可见,即使一国在两 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不利地位,通过两国 间的分工与相互贸易,双方仍可或益.

国际分工理论ppt课件

国际分工理论ppt课件
三.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国际分工深入 发展的重要力量。 跨国公司主导 珠三角地区
四.政府行为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 开放还是封闭?自由主义还是保护主义?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入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际贸易商品结构) (五)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后天
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显得比先天的比较优势更重要)
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主要适用于产业间分工,作用在弱化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在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 的世界工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是: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 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 趋势。 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 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第三阶段,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围绕里昂惕夫之谜 和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如产业内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国家产业领先地位转移等问题寻求 理论上的解释,提出许多观点,如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需求偏好相似说、 产业内贸易说等。
1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整理课件
31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产生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他 认为两个国家在同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上产生差别的 原因是由于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也存在着缺陷:如果假定各国之 间劳动生产要素的效率都一样,那么,产生比较成本 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便由生产要素理论 (或资源禀赋理论)来解释。
如果进入世界市场的某种商品大部分是 在生产条件较劣的国家生产,则其国际价值 主要根据生产条件较劣的国家所生产的商品 的价值来确定。
整理课件
10
如果进入世界市场的某种商品大部分是在 生产条件较佳的国家生产,则其国际价值主要 依据生产条件较佳的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 来确定。
例如:天然橡胶的国际价值的确定主要以印 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为依据
整理课件
27
(二)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科学性:
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该理论阐明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 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利 益
比较成本理论表明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 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比较成本理论还表明:通过国际贸易分工 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 之内,因此,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 念
整理课件
2
在西方经济学关于国际贸易分工的理 论中,影响最大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 理论,它一直是西方国际经济学中的经 典理论,也是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起点, 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从亚当·斯密 的绝对成本理论上发展而来的,因此, 要研究比较成本理论,必须先学习亚 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整理课件
3
第三章 主要内容
整理课件

第2章国际分工

第2章国际分工
一 个 例 证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年)
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有绝对优势,
贸易利益呢?
背景:反对“谷物法”
内容:1、九大假设
2、基本思想
各国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 中力量生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 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 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 加,如此形成的国际贸易对各国都有 利,即“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 主张自由贸易。
模仿国出口,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进口
(3)产品标准化时期
劳动密集型产品,
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新国和模仿国进口
贸易模式图示
净出口
0
净进口
创新阶段
成熟阶段
图 2-1 产品寿命周期的演进
标准化阶段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创新国
需求偏好理论
1、需求偏好相异理论 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 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 原因如下:
代表人物:格鲁贝尔、克鲁格曼(美国) 内容: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
说,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特点: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具有双向性。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具备两个条件:
(相互替代、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 形成原因和制约因素(3个方面)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

第2章 国际分工

第2章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扩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的形式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格局 国际分工领域的扩大促使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 国际分工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6-18世纪中叶)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出现了宗主国和 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分工形式.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二)国际分工的领域不断扩大,从一般的商品 生产扩展到了服务领域,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 互渗透的趋势. (三)跨国公司的作用大大加强,公司内部跨越 国界的分工是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 内部贸易在战后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 提高.


(四)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分工趋 势加强. (五)在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分工向水平 型分工过渡.
了解几个分工的概念:

劳动分工:每个人只对生产活动的一部分负责
三次社会大分工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 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 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 的分工.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分工与交换的相互关系。没有分工, 就没有交换,也就没有市场。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取决于分工 的发展水平。国际贸易是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如果 没有交换,分工后的生产商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分工就不能生存和 发展。因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互为条件、互相决定的两个方面。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交换的基本原理,国际分工是更具有决定性 的方面,国际贸易发展从根本上说要受到国际分工的制约和影响。
(一)比较优势论提出的背景
第2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贸易成因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国际分工学说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二章 国际分工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 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 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 场的基础。 三次社会大分工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 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 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 次社会大分工,是出现了不事生产而专门从 事商品交换业务的商人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1.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前资本主义: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 水平低,商品生产不发达, 11世纪开始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为国 际分工的萌芽奠定了基础。15-16世纪上中 期“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资 本进入了原始积累时期,这时西欧殖民主义 者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对殖民 地进行掠夺,出现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 初得分工形式。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 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 工工具的时代。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标 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 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 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比较成本理论
国 家
分 工 前 分 工 后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英国 葡萄牙 酒产量 (单位) 1 1 2 2.125 所需劳动人数 毛呢产量 (人/年) (单位) 120 80 200 170 1 1 2 2.2 所需劳动人数 (人/年) 100 90 190 220
合计
英国
2.125
1
170

第三章国际分工理论

第三章国际分工理论
▪ 其他自然资源的不同
凡涅克认为,里昂惕夫的研究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 如果美国对于某些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进 口来满足,而这些资源的开发和提炼在美国时耗费 大量投资的,即属于高资本投入的产品,则美国的 进口替代品中的资本密集度必然上升,就会出现里 昂惕夫反论的现象。
▪ 技术差距说 该理论认为,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 和新工艺的能力,形成和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距, 而又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术产品的比 较优势。出口这类产品的国家也就是资本要素相对
2.7
190
2.375
190
交换结果
酒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毛呢产量 所需劳动人数 (单位) (人/年) (单位) (人/年)
1
1.7
1.375
1
贸易所得 产量增加 消费增加 理论局限
其理论无法解释贸易双方一方居于绝对优势,而另 一方处于绝对劣势时,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 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 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生产和贸易模式
认为这种情况是美国对其劳动密集型产品进 行保护的结果,也可能是别的国家对其缺乏 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贸易保护,从 而使美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到限制的 结果。
▪ 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人力资本说)
赫俄并没有区分劳动的技能方面的差别,而劳动者 在劳动技能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时,一定的劳 动技能的背后是大量的资本投入,即更多的教育和 培训上的投入。美国在此方面要远远的高与其他国 家而使劳动更富有资本特性。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
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
产品
A国
B国
小麦(蒲式耳/劳动小时)
6
1
布匹(码/劳动小时))
4
5
绝对优势说明(假定AB两国各有2劳动小时)
产品
A国
B国
世界总量
小麦(蒲式耳/劳动小时)
6
1
分工前生产
7
布匹(码/劳动小时))
大卫·李嘉图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两个国家产品生产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绝对劳动成本。一个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时,即使劳动成本都高于其他国家,只要其各种产品劳动成本投入上有所不同,仍可以开展贸易并从中获益。
§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3.2 比较成本理论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国际分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3.2
1776年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1817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817—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4
5
9
小麦(蒲式耳/劳动小时)
12
分工后 产出
12 (+5)
布匹(码/
小麦
6
6
交换后两国消费
12
布匹
5
5
10
小麦
+5
交换后两国的到的好处
12
布匹
+1
10
1
2
3
4

第2章 国际分工及其理论

第2章  国际分工及其理论

2.含义:
第2章 国际分工及其理论
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要素密集转化学说
H-O模型假设各国生产同一种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也 就是说同一种商品有相同的要素密集度。而事实上,由 于各国要素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假设不很 现实。如粮食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美国就是资 本密集型的。因此,由于要素密集度的逆转,事实上是 资本密集型的美国农产品被统计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2章 国际分工及其理论 (3)贸易壁垒限制学说

H-O模型假设不存在贸易壁垒,但实际上,贸易壁垒多多 少少是存在的。最常用的手段是关税。关税会使市场发 生扭曲,从而使国际贸易格局偏离要素禀赋理论。如经 济学家鲍德温从美国的关税结构来解释“里昂惕夫之 谜”。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在于保护国内劳动密集型行 业,因而阻碍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人为地增加了 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进口中的比重。如果美国实行自由贸 易政策,进口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将高于1947年 的实际比重。

不同国家要素禀赋不同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也称 要素丰裕度

不同产品要素投入的比例不同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 比例。

各国应生产和出口本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 集型商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 型商品。
第2章 国际分工及其理论 3.理论简评 进步性:
第2章 国际分工及其理论
四、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波 斯纳(M.A.Posner)于1961年《国际贸易与技 术变化》。
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 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一样,这种 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 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随著技术被进口国的 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贸易也就结束了。 在描述技术差距时,提出了模仿时滞的概念。模仿时滞: 需求时滞、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 美国经济学家胡拂鲍尔(G.C.Hufbauer)用图形形象地表 示了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论。如下图

第三章 国际分工

第三章 国际分工
(1)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更加细化。
(2)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深化起到巨大的推动 作用。
(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1.国际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区别是(ABCD) A.社会分工是指社会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分工,是各种社会 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特 别是在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建立以后才形成的。 B.国内社会分工的商品交换受国内价值规律的制约;而国际分工的商 品交换受国际价值规律的制约。 C.国内社会分工的商品交换是通过国内贸易进行的;而国际分工的商 品交换则是通过国际贸易进行的。 D.国内的商品交换受的限制比较少,比较自由;而国际分工之间的商 品交换则受种种限制。如对外贸易政策等。 2.(B)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格局 A.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B.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C.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D.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3.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指(D) A.16~18世纪中叶 第一次产业革命前 B.第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 业革命前 C. 19世纪中叶~二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二、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1)格局发生变化:发达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在国 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 2)产业内部分工逐步加强

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 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

发达国家高新尖的复杂的加工工业与发展中国家和 地区的简单加工工业的分工 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生产和发展中国家
二、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

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三章知识点一、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社会分工、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国际分工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等阶段。

(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市场的萌芽的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的过渡,从而使工场手工业为基础的、具有地域性的、面向国外市场的专业化生产产生,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

在这个时期,西欧国家推行殖民政策,用暴力手段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掠夺。

他们开矿山,建立种植园,发展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农场主制度,从而建立了早期的国际专业化生产和最初形式的分工——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特殊分工。

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保证了宗主国对热带产品的输入,并为其成长中的工场手工业产品增加出口,防止了金银的外流,还为宗主国的船只提供了货运。

当时盛行一时的三角贸易,即由西非提供奴隶劳动力,由西印度群岛生产并出口蔗糖和烟草,由英国生产并出口工业品的贸易,这便是宗主国和殖民地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完成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工业。

大机器工业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空前发展并推动了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大规模转变,使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得以形成。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之所以使国际分工得以形成,是因为:大机器生产使生产能力和规模急剧扩大,需要寻求新的销售市场和增辟原料来源。

而大机器工业生产物的低廉价格和在大机器工业推动下变革了的运输方式则成了资产阶级政府国外市场的武器,也是破坏外国的手工业生产,从而迫使外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的武器。

这样,原来在一国范围内的城市与农村的分工,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就逐步变成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演变成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

归纳总结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旨在解释国际间劳动分工的现象和原因。

本文将对国际分工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深入理解并探讨其应用与实践。

一、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的首要基石。

该理论认为,国际间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优势,任何国家都应专注于自身的比较优势领域,通过贸易实现效益最大化。

斯密的理论以细分劳动分工为核心,通过有效利用各国资源优势和各自的技术水平,实现国际贸易的互利互惠。

从而促进了劳动力和资本的高效配置,引导了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二、大卫·里卡多的相对成本理论大卫·里卡多在斯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相对成本理论。

里卡多指出,即使某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都有绝对优势,也应考虑其在不同产品上相对的机会成本。

相对成本理论认为,贸易的益处来自参与贸易的双方都能在其他领域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各国能够在不同领域形成竞争性的优势,取得贸易的多重收益。

三、海克斯-奥林斯模型海克斯-奥林斯模型是国际分工理论的重要扩展,提出了要素承继理论。

该模型考虑了不同国家之间劳动力和资本产业结构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海克斯-奥林斯模型认为,封闭经济中,资本密集型国家产业更发达;而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则对劳动力需求更多。

开放经济中,对低成本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资本密集型国家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则从事资本密集型产业,实现对外贸易的互补性。

四、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的最新进展,强调了企业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对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受到企业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驱动。

企业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在多个国家布局,通过规模经济优势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全球化。

第三讲国际分工

第三讲国际分工

•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 • 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征差异,如生产成本上 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等 • 各国的比较利益是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 济的作用 • 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 以物物交换为形式 • 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 则不能流动 • 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
• 相互需求规律(Law of Reciprocal Demand):约 翰· 斯图亚特· 穆勒有关国际价值的学说。他对李嘉图 的比较优势论作了发展和补充,提出了国际价值理论, 即国际间商品交换比率的理论,以解释两国间利益是 如何分配的。这一理论成为后来的新古典学派国际贸 易理论的基石。 • 国际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当两国进行交易 而又限于两种商品时,两国的这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 比率或比较优势决定了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实际 的国际交换比率介于该上下限之间。国际交换比率的 确定随双方消费者的嗜好与环境而定,即由两国间相 互需求的强度决定的。其价值必须使该国总出口恰好 能够支付该国总进口,即必须满足其国际需求方程式: 甲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值=乙国进口需求量×国际 价值。
分工前*
毛呢(10尺) 葡萄酒(1桶)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100(小时) 90(小时) 20尺 120(小时) 80(小时) 2桶
两国进行分工,英国专门生产毛呢, 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
毛呢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22尺 220小时 170小时 2.125桶
葡萄酒
• 分工后的利益取得需要通过两国间的自由贸易。 根据贸易互利性原理,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并将进行自由贸易的交换区间设定在 100/120—90/80之间(不包括上限和下限), 英国出口10尺毛呢进口葡萄牙生产的1桶酒 (或葡萄牙出口1桶葡萄酒换回10尺毛呢), 英国剩余2尺毛呢可以节约20小时,葡萄牙剩 余0.125桶葡萄酒可以节约10小时,因此两国 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存在有利可图的可能性, 而且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国际分工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 国际分工在形成阶段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以自 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 之间的分工。 • 在这一时期,英国首先开始了产业革命,建立了 大机器工业,提高了生产能力和规模。一方面寻 求新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是寻求原材料市场。 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英国征服 海外市场的武器,也是破坏外国手工业生产、迫 使外国成为原材料产地的武器。
第二节 国际分工学说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分工理论 •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 五、里昂惕夫反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 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七、偏好相似原理 • 八、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 九、协议性国际分工 • 十、国家竞争优势论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 在国际分工深化阶段,以现代工艺、技术 为基础的工业与工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居于 主导地位,尤其是产业内分工得到发展。 • 具体而言,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点 是:
13
• (一) 在分工的格局上,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与 工业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产业内分工得到迅速发 展。 • 这种工业与工业的分工主要有两种类型 •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高精尖工业和一般工业的 分工,即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化工,机器设备、机电 工程设备,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计算机工业等)和 劳动、技能密集型工业的分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和农 矿产品的初级加工业等)。
第二章 国际分工理论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国际分工学说 • 第三节 国际分工成因的综合分析
1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 一、 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6—18世纪中叶) • 二、 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到19 世纪60年代) • 三、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叶到二次 世界大战) • 四、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一)2013-02-04解释国际分工的理论一直是层出不穷,从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经历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到当代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以斯密、李嘉图等为代表,主要从优势、要素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理论,但是需要许多假定条件。

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以弗农、波特、杨小凯等为典型代表,分别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钻石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不断修正前人的假定和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影响因素。

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研究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突出表现在水平型、垂直型国际分工,但是并不成熟。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近几年研究和解释中国国际分工越来越多,但还不成体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与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有一定的经济联系,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地进行自己供给自己消费,这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国际经济往来、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几百年前国际分工理论就有了其基础。

现在来看,国际分工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垂直型国际分工,而且有水平型国际分工,前者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之间,后者主要发生在经济水平大致相当的国家之间。

本报告主要阐述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和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是通过国际贸易理论来说明的,其中,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

斯密提出,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

他的理论基础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利益论”。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李嘉图提出,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出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若是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个国家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也就是说,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两利相全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相互需求论从供求决定价值出发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比率,认为,供求规律决定国际间商品流转水平和对外贸易中的商品价格。

穆勒认为,两国进行交换,其交换比率取决于双方对该项商品需求的大小,并稳定在输出货物恰好能抵偿输入货物的水平上。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提出,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那些需要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价格低廉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那些供应稀缺、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

H—O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最丰富和最便宜的要素为导向来进行生产和出口,而不是去生产那些自身生产效率最高的产品。

H—O理论强调,国际分工的格局是由各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性来决定的。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存在许多假定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主要从某一方面阐述,特别是从优势角度,斯密的绝对优势、李嘉图的比较优势、H—O理论为典型代表。

各个国际分工理论都有自己的贡献,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突破了重商主义的局限,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单方面获取利益,绝对优势理论则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

这样的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形成互利共赢的格局,即使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互利共赢的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WTO、世界银行等国际间组织以及当代各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不断演变,从早期的小农场主耕作、手工作坊的自由经济,逐步演变到现代化大工厂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原来阐述国际分工的理论就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最明显的表现是在许许多多的前提条件上。

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只是基于各国劳动生产力的简单比较,侧重于简单生产,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则有可能在任何一方面都难以具有绝对优势。

而比较优势论和绝对优势论强调的是对某种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H—O理论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侧重于国际分工间的自然禀赋。

下面重点分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定。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着重于从供给和成本方面来论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该理论考虑了各国间的技术差异,可以说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比较优势理论具有以下几个假设条件:一、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这一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阐明这个理论。

二、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即: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间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

三、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一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四、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五、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不流动。

六、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七、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则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八、价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九、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十、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十一、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上面的假定条件,该理论具有以下局限性:比较优势理论不直接考虑要素禀赋,譬如一国内部的劳动力和资本。

李嘉图的模型预测各国会完全侧重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不是生产类型广泛的产品。

这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符合。

如同发展经济学中的重商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的理论所说,一个国家或许在开始的时候于某个产业处于比较劣势,但能够而且应该保护和投资于这个产业直到其具有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理论,它没有考虑到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演变。

因此,它对于经济发展不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H—O理论的假定条件。

H—O理论是基于以下几个假设条件:一、劳工和资本能在产业间自由流动。

二、对于鞋革的生产是劳动密集性,而对计算机的生产是资本密集性。

三、两个国家间的劳动力和资本禀赋是不同的。

四、自由贸易。

五、长期看来,国家间没有技术性差异。

六、各个市场的品味、偏好是一样的。

H—O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没有考虑关于资本品(包括原材料和能源)的贸易。

在这个理论中,劳动力和资本是固定属于每个国家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的背景下,资本品是可以进行国家间贸易的。

H—O理论没有考虑到国家间的生产技术的差异,这是不切实际的。

现代国际分工理论有代表性的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主要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钻石理论以及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弗农于1966年回应H—O理论的局限性而提出的。

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弗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而这个周期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期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弗农根据这样的差异将国家依次分为创新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

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

按规模经济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规模内部经济、规模外部经济和聚集经济。

其中,聚集经济是指生产的产品虽然不同,但在某一环节却有共同指向的多个工厂、多家企业聚集而产生的某些经济效益。

严格来说,这种聚集经济本身也是一种外部经济。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其产生的源泉包括: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行业内每个企业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钻石理论钻石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提出来的,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决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二)2013-02-05解释国际分工的理论一直是层出不穷,从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经历现代国际分工理论到当代国际分工理论。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以斯密、李嘉图等为代表,主要从优势、要素角度来阐述国际分工理论,但是需要许多假定条件。

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以弗农、波特、杨小凯等为典型代表,分别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钻石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现代国际分工理论不断修正前人的假定和理论,增加了更多的影响因素。

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研究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突出表现在水平型、垂直型国际分工,但是并不成熟。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近几年研究和解释中国国际分工越来越多,但还不成体系。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

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