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东方尊峪等)

合集下载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重庆南山会所Forte Nanshan / SPARK
该建筑鲜明地展 示了山地建筑在 垂直方向上有数 个基面的特征, 更方便的利用 “屋顶”作为上 层建筑的入口或 花园。
重庆南山会所Forte Nanshan / SPARK
其接地形态属 地表式,为阶 梯型中的掉层。
拥有多个基面,多个入 口
梅斯纳尔山Corones博物馆/扎哈·哈迪德
剖面

公共空间通过四个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间的缝隙连通室内



负三层平面
展览区 露台
展品 放映室 主仓库 逃生楼梯
卫生间 仓库
游人进入博 物馆需要经 过一系列楼 梯,下降三 个台面,穿 过展览空间, 方才到达底 层观景层, 观景层的露 台向外挑出6
露台多角度
其接地形态属于地 下式中的先对基地 进行开挖,建筑完 成后覆土,恢复原 有地表形态的做法
入口 储物柜 展览区 展品 放映室 植物房 主仓库
葡萄牙波尔图,Tolo度假住宅/阿尔瓦罗·西扎
葡萄牙波尔图,Tolo度假住宅/阿尔瓦罗·西扎
建筑基地原 貌
建成效果
建造过程中
重庆南山会所Forte Nanshan / SPARK
位于重庆郊外别墅群落内的一个4000平方米展示空间 /会所
充分利用现场的地形条件 “由高入低、错落层叠”设计核心理念 多层露台以及位于高处主入口和其下各别墅群分入口构成的空间错 落关系 连续褶皱的表面处理来呼应自然景观
Zaha Hadid Architects 设计的意大利南蒂罗 尔梅斯纳尔山 Corones博物馆
博物馆嵌入海拔2275 米的山之巅,临近南 蒂罗尔最受欢迎的滑 雪胜地,在群山簇拥 中俯瞰齐勒河谷。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场地地形
高山台地 山顶台地
天麓住区地块,多分 布在坡地地形
山腰坡地
住宅组群的规划 充分利用基地本 身沿山登高线迂 回弯曲的地形及 由高而下的天然 山势,以高低错 落有序的几何形 体组合创作出一 个富有现代感的 山地建筑群。
平缓坡地
山麓临湖
山脊高地
至深圳市区 地块由坡地和峡谷构成, 与本项目场地类似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11万 ㎡ 33万 ㎡ 0.3 50% 小高层、高层
万科东方尊峪位于罗湖东半山风景区内,东临梧桐山隧道口,西接仙桐体育公园,南靠罗沙路,与 香港隔岸相望,北为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占地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由21栋小高层和 高层依山就势,分三层台地兴建而成。近10万平方米的天然溪谷,与山色呼应;山泉叠韵沿山势自上而 下,被引入前庭后院,活水蜿蜓,环绕于建筑,赋予半山建筑的灵动气韵。
地下车库
由于形成各自 台地,使得地下 停车空间各自形 成独立空间


车库利用地形架空设置在住宅底层,有效 服务每个组 团,同时减小了对地面景观环境的影响; 人车分流体现对人性的关怀; 车库均布实现便捷的对接;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建筑
建筑形态主要 以独立与联排 住宅为主,延 续着一贯的山 地建筑特色, 同时注入了更 为纯粹的西班 牙建筑元素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溪涌村 67600 ㎡ 51000 ㎡,其中 住宅 48000 ㎡,商业 300 ㎡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山地居住区开发与设计实例分析

山地居住区开发与设计实例分析

山地居住区开发与设计实例分析李自明【摘要】以岭南林语项目为例,从规划布局、地下室设计、交通组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总结山地居住区设计开发的心得体会,山地居住区开发设计可归结为“克服”与“利用”两大目标.【期刊名称】《广东土木与建筑》【年(卷),期】2014(021)003【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山地;居住区;开发;设计【作者】李自明【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广州510620【正文语种】中文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而耕地不足,随着城市房地产开发进程的日益深入,平整方正的土地已愈来愈稀缺,各种复杂地形的土地开发已日渐成为开发商和设计师面临的难题,山地便是其中的常见类型。

本文以广州萝岗岭南林语项目为例,总结山地住区设计与开发的一点心得。

1 项目概况岭南林语项目位于广州市萝岗区长岭路以南,建设用地面积15.7万m2(如图1),为二类居住用地,计容建筑面积31.4万m2,现状仅有北面长岭路已开通,西面、南面有规划道路,但尚无设计标高,东部为近2万m2保护山体。

本项目场地南北高差达8m,东西向高差达65m,如何合理解决并利用场地高差,是本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课题。

图1 地块规划红线图2 规划布局确定按照项目经营任务书,本项目由高层住宅与别墅两种产品组成,在规划设计之初,围绕“高层上山”还是“别墅上山”这一方向性问题,开发商曾组织设计单位做过多轮方案比选与讨论(如图2)。

无可否认,“高层上山”方案具有高层住宅住户可享有最优的视线景观资源、别墅可呈正南北向布置等优点,但综合考虑到土方平衡、产品形成价值差异化、销售周期配合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别墅依山而建的规划布局。

图2 规划方案比选首先,通过别墅沿山势逐级提升,体现了对原有地形的尊重,缓和了小区内部因山体坡度形成的高差影响,营造相对和缓、错落有致的天际线。

相反,如采用“高层上山”方案,必将进一步扩大小区高差。

其次,减少山体大面积开挖,大幅节约土方量。

最新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最新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金地·香蜜山
项目简介
金地香蜜山位于香蜜 湖片区,筑于山体台地之 间,为城市中罕有的山地 庭院居所。
香蜜山是一个中等规 模的项目,由13栋18~33 层的小高层、高层组成, 共1245个单位。
金地香蜜山于2004年 分两批发售,曾以其山体 围合式组团规划、南偏东 25度错落行列式的建筑排 布、居住社区内的特色郊 野公园及“山居十二院” 的景观理念等,在深圳房 地产业界产生极大的反应, 至今仍旧是深圳山体居住 建筑的典范。
➢6栋、9栋东侧、北侧临近山体公园,有较好的景观面;另一侧临近18层小高 层。由于6、9栋地理高度较边缘坡地更高,因而形成了高低错落的视觉差,为 6、9栋高楼层的单位提供了更佳的景观效果
➢地块的西南侧外缘部分设置小高层单位,可观看香蜜湖景观
➢在具有较优越的景观、噪音等环境的位置,设置高层大户型,保证项目突出 优势;在路边位置设置公寓,即增强项目昭示性,同时弱化居住分为的劣势
建筑形态组合
项目的三级台地中, 第1、2、3栋在第一台地, 第5、6栋在第二台地,第 7、8、9、10、11栋在第 三台地。
项目高低错落,小区 内视野开阔,楼宇间的对 视感弱。
第2栋为11层小高层 产品。因第一台地与第二 台地有有23米高差,所以 2栋与6栋之间可以忽略对 视。拥有广阔的楼间距。 第7、8、9、10、11栋以 26层的高度立于第三台地 之上,视野无从遮挡。
交通流线体系 车流动线:双行线绕小区外围一周,与各个地下车库相连(红线为小区内车道)
交通流线体系
人流动线 :红线为主人行道路(日常行走),蓝线为次人行道路(休闲道路)。 红色圆点为人流汇集点。局部(会所)设置升降梯,作为人行通道上高差的解 决方式 。
交通流线体系

某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

某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

视景独特性
利用山势变化,采用移步换 景的景观设计方案,做到步 步有景
山地建筑与山地环境景观的关系
山地建筑单体设计 与布局
日照关系 减小噪音 建筑通风
本项目此次为东 西向坡地,不涉 及日照关系
充分利用声音在竖向转 播上的减弱,利用台地、 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 噪音
本项目要注意河 风对局部小气候 的影响
组织社会性活 动交通出行
利用地势平缓 之处打造社会 性活动中心
度假氛围 KPI体系
整体规划
景观园林 建筑立面 建筑户型
保持整体环境原生态
山地与建筑结合:采用架空式和地表式接地 交通体系随势而就,打造台地环境,步随景移,吸
引出行 大型社会性活动地点放在地势平坦之处,保证
社区内外使用时交通便捷 利用台阶、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噪音
区位:东莞,南城西平 占地:16.16万㎡ 建面:22.21万㎡ 容积率:1.2 建筑密度:24% 物业类型:9栋小高,大量别墅
杭州东方润园
区位:杭州,钱江新城,钱塘江畔 占地:8.1万㎡ 建面:22.6万㎡ 容积率:2.8 建筑密度:13.91% 物业类型:7栋高层、超高层(24-41) 绿化率:40%
线网联系型 序轴型
空间主从型
由于景观面与等高线平 行,本项目不适合采用 踏步主轴型和房轴型空 间布局;这样反而影响 建筑采景面
等高线支撑
垂直于等高线
顺应等高线
主 副副
物业发展建议之“形”——山居特色
山之建筑
山 居
交通体 系
山山之之景景 观观
山地景观特点
山地景观特点
环境原生态
山地环境原生态,自成小生 态平衡体系

想赢个三回两回,三五,有点智商就 行;想做 个百老 店,想 一辈子 赢,没 有德商 绝对不 行。

山地住宅案例分析32页PPT

山地住宅案例分析32页PPT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耶克斯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共34页文档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共34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பைடு நூலகம்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 万科东方尊峪等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山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分析

山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分析

山地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分析作者:罗焯衡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08期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基数也在增加,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住宅区的面积也在有所扩大,由于建筑用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一些住宅已经建设到山地。

文章主要以山地建筑的重要性以及优劣势为切入点,山地住宅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以望促进我国山地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山地高层建筑;重要性;设计方案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并且都已经建筑在山地,并且山地建筑也受到了许多建筑单位的青睐。

在山地建设中,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为复杂,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并且具有较大难度,对于建筑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方案才能保证各项建筑工作的开展。

一、山地建筑设计概述1.山地建筑的重要性山地建筑时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山地建筑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并且山地建筑的扶梯、缆车等交通工具也有效缓解了山地建筑的交通问题,为山地建筑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另外,一些新技术也已经逐渐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解工程复杂的工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促进了我国山地建筑行业的发。

2.山地建筑优势山地建筑具有良好的视线,建筑的采光效果也较好,并且还可以观赏景观,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享受。

山地建筑基本上都呈现退台式,后面建筑的视线不会被前面建筑挡住,甚至拥有180°-270°的视野,可以打破城市建筑千篇一律的建筑,为人们营造一种良好的感觉。

另外,退台式建筑的让建筑的采光更好,保证室内阳光充裕,同时,人们可以在阳台上眺望远方,营造一种良好视觉效果。

3.山地建筑设计劣势在山地上建设住宅区域,土方工程施工必不可少,并且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做好地质在灾害的预防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施工成本,尤其是一些高度大于10m的挡土墙,基本上都会随着山体高度而上升,通常来说,山地建筑行成本比平地建筑成本高20%-30%左右,严重影响了山地建筑的发展。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报告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报告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山地建筑是指建筑物在山地环境中的设计和建造。

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地建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包括地形起伏、土壤条件、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其中一山地建筑案例的分析,探讨山地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

二、案例背景三、设计原则1.与环境和谐:在山地地形条件下,建筑应尽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该民宿采用了木材和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与周围的山林和山石相协调,形成了和谐的景观。

2.利用地形:山地地形的变化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也为设计带来了机会。

通过灵活利用地形,可以创造出多层次、有趣的空间效果。

该民宿利用山坡的高低差,打造了多个阳台和露台,提供了不同角度欣赏山景的机会。

3.节约资源:山地环境下,土壤贫瘠、水资源有限,因此在设计中要注重节约资源的原则。

该民宿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供灌溉和生活用水,减少了对地下水的依赖。

4.保持通风和采光:在山地建筑设计中,通风和采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山地气候多变,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因此要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保证建筑内部的舒适度。

该民宿的设计中考虑了充足的窗户和通风口,以确保自然通风和采光。

四、实践经验1.与当地居民合作:在山地建筑设计中,与当地居民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文化,可以向设计者提供宝贵的建议。

该民宿在设计过程中与当地居民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结合传统与现代:山地建筑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技术与材料,打造出独特且实用的建筑。

该民宿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色,又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提升了建筑的耐久性和舒适度。

3.考虑人的需求:虽然山地建筑设计面临着很多的限制,但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将人的需求置于首位。

该民宿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舒适感和体验,提供了舒适的客房、露台和公共活动空间。

五、结论山地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可以创造出与环境和谐、高效节约的建筑。

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分析

89【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2月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分析胡晓燕(重庆市设计院,重庆 400015)摘 要:文章主要通过一些地区存在的山地住宅小区对其规划设计进行相关的分析,通过这些山地住宅小区的建设特色以及规划特点,对山地住宅小区的总体布局和设计理念进行思考和探讨,从而为今后的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相关的参考,以便实现开发者和居住者之间的平衡,并使其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089-01山地住宅小区是当前我国居住的一大特色,其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利用山地特色打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规划设计布局。

一般来说,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按照建设地点的地形要素对建筑物和设施进行排布,其中一些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都是规划重点,而排布之后形成的视觉效果也是设计的一个重点方面。

我国目前在建设山地住宅小区时,旨在打造一个立体空间景观,通过规划山地的道路系统来营造一个立体的生态特色,且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一些自然灾害的防治等设计[1]。

1 山地住宅小区的设计论述山地住宅小区指的是,位于山区城镇的住宅空间的立体形态,或者是具有明显特征的山地住宅区,主要是指一些地形起伏比较大,或者是具有较高的海拔和地形比较复杂的一种居住空间形态。

因为山地地区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科学的规划措施才能打造一个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社区,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建筑物和地形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建立道路系统和立体空间景观来营造生态特色[2]。

2 当前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实际上,当前很多已经建设好的山地住宅小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尤其是对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很多山地住宅小区在规划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地形这一重点因素,对于实际建设场地的勘察力度不足,很多问题没有进行系统分析。

山地别墅实例

山地别墅实例

蒙顿小镇特色
蒙顿是典型的滨海山地小镇
蒙顿小镇特色
蒙顿小镇的街道不宽、 盘山而建; 随地势灵活变化的小巷 安静、宁谧。
蒙顿小镇特色
和院子差不多大的广场 热闹、聚集人气。
作为地标的尖塔没在山顶,而 是在海边。
蒙顿小镇特色
蒙顿柠檬狂欢节闻名世界、吸引大 量游客。
维兹瑙小镇——瑞士
维兹瑙是一个夹在湖与山之间的狭长小镇。自十九世纪开始就成为了旅游圣地,尤 其是英国游客众多。小镇甚至为旅游专门开设了山地列车。
光耀城——惠州光耀地产
光耀城的整体风格为典雅、庄重 的英伦皇家风格,配套有国际风 情商业街。
F.天下——武汉纵横地产
占地3000多亩,容积率0.33,纯独栋别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纯别墅社区。
F.天下——武汉纵横地产
F.天下俱乐部是国内首创在居住区 内集餐饮、康体、娱乐、商务、休 闲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波托菲诺小镇特色
这里的建筑颜色、风格多样,但是, 每栋建筑至少有一扇窗户朝向蔚蓝的 海湾 。
波托菲诺小镇特色
小镇空地十分宝贵,“凹型”海湾尽 头的小广场是小镇中心 。
利用山地变化创造公共空间
波托菲诺小镇特色
随处可见的咖啡座
钟塔是最醒目的标志
蒙顿小镇——法国
蒙顿,位于法国东南角的尽头,四季如春,可以说是法国气候最好的地方。也被称 为“城市花园”。1996年它被评选为法国“鲜花最丰富的城市”。
将内部水系与外部水体联系起来。
F.天下——武汉纵横地产
草原别墅
地中海风格别墅
多样化的建筑
森林别墅 半 山 别 墅 亲水别墅
苏黎世小镇——杭州宋城地产
开发于2005年,已于2007年入住。由别墅、联排别墅构成,容积率0.39 。以 休闲、异域风情为突出亮点的别墅山地小镇。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上进行改良,使设计更加适合现代人的
生活方式。天麓通过空间和隐形的解决
方案,来解决在建筑设计传统中经常忽
略的设计问题,突破了形式上的概念和
视觉上的再现。设计的灵感全部来源于
周围文化和环境的点点滴滴,并整合了
自然风景和建筑空间,将室内和室外融
为一体。建筑的空间感往往体现在葱翠
的高原、水池和中庭上,从而营造出所
12
n错落有秩建筑
2021/10/10
13
道路随地形建设,联系每栋建筑
海景方向
与等高线紧密结合的道路系统
2021/10/10
车行道与建筑连通
底层架空,形成半地下车库
14
小结
布局:利用公共区域形成建筑的主导空间; 地形利用:尽量依照原有地形进行规划设计; 道路设计:沿等高线进行主要道路布局;车行道通向每一栋住宅;
第二,节地的总体布局 。山地居住区节地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在同样的高度和
日照标准下,山地居住区住宅之间的间距比平地住宅之间的小。因此可以布置更多的住 宅,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山地的自然高差。同样的原理,不难发现山地的小气候比平地的
更加有利于住宅的灵活布置,这些独特因素都有利于节地节能。
第三,灵活的道路线形。作为骨架,居住区的道路需要人性、便捷、美观的建设。相
此外,所有的小高层和高层单位均采用住
宅一梯两户的定位,确保了住宅户户有景、
无对视。在建筑单体和配套上,兰溪谷2
期在做好室内空间的设计外,对公共空间
的设计也进行了重点倾斜。半开敞景观停
车地库及电梯大堂和生态景观大堂(独立
Townhouse首层两台地入户花园,地库为
生态景观大堂)的设计手法是对兰溪谷1
期的继承和提升。在园林景观上,独具全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山地建筑是一种根据地形和环境特点来建造的建筑类型。

它既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又要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的需求。

在设计山地建筑时,需要考虑到地形、气候、材料等多个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个山地建筑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一建筑类型。

首先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山地建筑,茅屋。

茅屋在日本是一种很常见的住宅形式,特点是屋顶采用茅草覆盖,墙壁采用木材搭建。

这种建筑形式在日本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茅屋的屋顶可以起到防风、防水、保温的作用,适应山地特殊的气候条件。

同时,茅屋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来自本地资源,对环境的破坏较小。

除此之外,茅屋的建筑形式还可以融入自然环境,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互辉映,形成独特的山地风光。

其次是中国的一座山地建筑,黄山云谷寺。

黄山云谷寺是一座修建在黄山山腰的古庙,以其建筑造型和环境景观而闻名。

整个建筑群依山傍水,半山腰上有山清水秀、薄雾缭绕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寺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庙宇间错落有致,建筑结构与地势融合自然。

黄山云谷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山地的特殊条件,在不破坏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创造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形式。

再次是澳大利亚的一座山地别墅,Zeidler Residence。

这座山地别墅位于澳大利亚的布鲁斯山国家公园,是建筑师Tina Naughton和Mark Lawler共同设计的。

别墅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山地建筑的限制,尽量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

别墅的主体建筑被嵌入山体,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贯穿整个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呼应。

别墅的布局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都考虑到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以上是三个山地建筑的案例分析。

这些案例表明,山地建筑的设计需要结合地形和环境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且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

山地建筑的设计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山地住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增强了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各种规划与设计住宅是发展必然趋势。

本文就以某城市花园为例,探讨规划与设计山地住宅,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设设计规划山地住宅1 前言北京市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占据了54.5%的人愿意到郊区投资,而有70%人愿意将郊区作为第二居所,从而可见人们对山地有着极大喜爱。

从地球布局来看,山地面积占据远远超出了平原面积,因此为了拓展人们的生存空间及回归自然,研究山地住宅至关重要。

2 山地住宅规划一直以来山地住宅都是相关人士研究重要课题,但是要打造成良好人居环境,其一就要融合原有环境以及继承地方历史文脉,所以规划上就要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山体,少开挖少做台地,减小破坏山体。

尽可能保留蜿蜒曲折、起伏跃宕地貌特征。

给下一个住宅小区营造出巨大优势,有意识保留原有山体构建建筑和环境间的联系,确保建筑表面处理和周边环境相一致。

比如某城市花园的平均高差为29.3米,南低北高、西低东高,整个坡长大约为300m,坡度约为10%,局部存在坑洼与冲沟。

结合原有的自然山体,就规划设计一个西低东高、南低北高的欧式小镇风情。

该工程勒脚材料上选择当地青石板岩,和地块中裸露的整块天然麻岩融为一体,让住宅建筑好像从山体中生长出来,充满了生命力。

其规划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1 某山地住宅项目整体规划图2.1 产品排布规划依据案例地块地形地貌,再结合周围环境的情况来确定好价值排序,就能够排布出住宅产品。

排布的原则是:其一依照地块的属性以及规划要求划分出地块,靠近城市主界面因人流量相对较大,因此干扰自然也就大,规划上就应该考虑和城市共享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小户型、低价值及刚性需求为主的产品;而靠近自然景观一面要规划成环境幽静项目,尽可能利用环境自身景观优势,设计大户型、高价值以及改善型所需的住宅产品。

而项目中心部位就要采取项目自身景观塑造,兼顾环境以及交通便利之优势,设计一些大户型、高价值及再次改善性为主型的住宅产品。

山地住宅

山地住宅

绿色的山地住宅摘要:本文从住宅的概念出发,对现代居住建立趋同性、家园感消失和对环境破坏等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对山地住宅进行分析,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山地住宅;案例分析;一.住宅住宅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是家庭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消费资料。

人类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仍然在探索适宜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与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由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造成了人们对自然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结束后,人们大多向往生态自然、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他们常常在心中幻想这样的生活场景:清新自然的山水……炊烟袅袅的乡村……阳光透过的树林……心旷神怡的草原……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场景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长期以来, 人们为了营造舒适、宽敞的居住环境, 不断地开发、占用土地, 建造现代化的住宅。

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装修,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 往往忽略了对自然界的补偿和保护,结果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其长期效应势必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损失。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住宅的关注由安全舒适拓展到对居住环境的关注,于是“绿色住宅”概念开始流行。

“绿色住宅”是在节省能源与资源, 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是全世界普遍重视环境问题。

“绿色住宅”的提出,展示着现代居住趋势不仅要着眼于居住建筑本身,更应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不仅要考虑人类自身的需求以外,还需要考虑对自然的消耗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人类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山地住宅是能体现了“绿色住宅”的典型代表。

二.山地住宅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山地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3以上,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

所以山地住宅是我国住宅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人们对山地居住环境建设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

山地住宅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对山水之间居住就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人们把山水之间的居住当作最高理想来对待,因为山水能实现对人们心灵的陶醉和对人心灵的洗涤,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元素。

国外某山地别墅设计(平面及立面意向)

国外某山地别墅设计(平面及立面意向)
国外某山地别墅设计(平面 及立面意向)
contents
目录
• 山地别墅设计概述 • 平面意向设计 • 立面意向设计 • 案例分析 • 设计思考与实践
01
山地别墅设计概述
山地别墅的特点
依山而建
充分利用地形,与山景 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
建筑风格。
自然材料
大量使用自然材料,如 石材、木材等,与周围
环境相协调。
等。
实施效果
03
描述案例的实际效果,包括建成后的外观、功能使用等方面。
设计亮点解析
1 2
创新性
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如设计理念、技术应用等。
人文关怀
探讨案例中的人文关怀设计,如室内空间布局、 景观设计等。
3
可持续性
解析案例中的可持续性设计,如节能、环保等方 面。
案例经验总结
设计经验
总结案例中的设计经验,如设计过程中的难点、解决方法等。
人性化设计
文化元素
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设计注 重细节,如无障碍设施、储物空间等,提 升居住舒适度。
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如建筑风格、装饰图 案等,使别墅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底蕴。
设计实践方法
地形分析
对山地地形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地势起 伏和坡度变化,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道
路系统。
节能技术
运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耗。
立面材料选择
天然石材
选用当地开采的天然石材作为主 要立面材料,既环保又具有耐久 性,能够经受住山地环境的考验。
高品质涂料
为了增加立面的质感和色彩效果, 可选择高品质的涂料进行涂装,如 具有防紫外线、防尘、防污等功能 的涂料。
木材和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地形改造
通过对地形的 改造,形成台地, 高层依山就势, 分三层台地兴建 而成

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空间,增强项目的邻里感 有利于建设的分期和施工组织 有利于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形成各个部分形
成各自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密结合的道路 系统。 车行道与建 筑连通

住区内主路 住区内支路 住区外环路
底层架空, 形成半地下车 库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拥有占地超过4万平方米的社区山体中央公园的社区。 尖岗山高尚住宅区以海拔202.90米的尖岗山为中心,与 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该区四周环山, 有尖岗山、孖松山、企龙山、岭下山、铁岗水库、西丽 水库等山景、水体自然资源。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大海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规划分区
东部华侨城在山海 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 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 题区域,集生态动感、 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 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 天麓分为七个区,分布 在东部华侨城不同区域。
主题 公园
住区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整体项目为现代 风格,以简洁的 大面积相同材质 的“箱体”为主 要元素,突出其 质朴而轻盈,融 于山林之间,回 归自然追求本色 的内涵。
地下车库
由于形成各自 台地,使得地下 停车空间各自形 成独立空间


车库利用地形架空设置在住宅底层,有效 服务每个组 团,同时减小了对地面景观环境的影响; 人车分流体现对人性的关怀; 车库均布实现便捷的对接;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11万 ㎡ 33万 ㎡ 0.3 50%
建筑构成
小高层、高层
万科东方尊峪位于罗湖东半山风景区内,东临梧桐山隧道口,西接仙桐体育公园,南靠罗沙路,与 香港隔岸相望,北为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占地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由21栋小高层和 高层依山就势,分三层台地兴建而成。近10万平方米的天然溪谷,与山色呼应;山泉叠韵沿山势自上而 下,被引入前庭后院,活水蜿蜓,环绕于建筑,赋予半山建筑的灵动气韵。
• 通过合理的布局,户户海景 • 坡地住宅居住层面于竖向分开 • 立面设计采用纯现代风格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交通流线 人车分流、公共道路 与私家道路相对分离 一期别墅受地形限制, 未设置连通每户的车行 道路;通往海边的步道 公私相对隔离; 二期将车行道路设置 在建筑的背海面,沿海 面为消防车道,日常为 人行通道。 沿山体设置步道,将 复杂的地形打造成重要 的景观通道尖岗山
场地地形
坐落于群山环 抱的俊秀山谷 之中,以海拔 202米的曦山 为中心,三面 环山。
住区 三面环山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小镇拥有配套5万平方米的中心 商业街区,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唯 一一个具有山地特色的集超市、 餐饮、娱乐、酒吧和休闲设施于 一体的大型商业片区,也将形成 与深圳其他商圈完全不同风格和 特色的集中体验式山地特色商区。 曦城将巧妙利用三条空间景观轴 线,结合林荫大道、森林公园、 无边际山顶泳池等进行超前规划, 将是深圳稀缺的纯粹山地特色的 西班牙风情小镇。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场地地形
高山台地 山顶台地
天麓住区地块,多分 布在坡地地形
山腰坡地
住宅组群的规划 充分利用基地本 身沿山登高线迂 回弯曲的地形及 由高而下的天然 山势,以高低错 落有序的几何形 体组合创作出一 个富有现代感的 山地建筑群。
平缓坡地
山麓临湖
山脊高地
至深圳市区 地块由坡地和峡谷构成, 与本项目场地类似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建筑
为了降低对自然 山体的破坏,在尽量 减少斜坡平整的情况 下,通过住宅单体的 平面设计及布局,做 到户户有海景。为了 体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面积越大住宅越高档, 其位置越靠近海岸线, 同时要做到不遮挡后 面住宅的景观,体现 海滨住宅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各区分布鸟瞰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宝安尖岗山 60万 ㎡ 30万 ㎡ 0.5 80% 独栋、联排、双拼别墅 花园洋房、别墅、公寓、 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 高端度假物业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东部华侨城 9 平方公里 0.15 80% 独栋、联排、双拼别墅 主题公园、别墅、公寓、 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 高端度假物业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地理区位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集 三个生态主题公园、两个山地高尔夫球场、三座主题小镇、四家主题酒店、四台主题演艺、主题地产和 主题佛教园区等于一体,主要包括大侠谷景区、茶溪谷景区、云海谷高尔夫球会、大华兴寺、茵特拉根 主题酒店群及矿泉SPA、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市大梅沙片区 343000 ㎡ 275000 ㎡ 0.8 55% 别墅、小高层、Townhouse 度假、商务、居住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东海岸项目地处于大梅沙片区,该片区以外环路为界限,分隔为度假区和 居住区。毗邻自然流早的深圳东部黄金海岸线,背靠郁郁葱葱的菠萝山,面向 蔚蓝的大鹏湾海域.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场地地形
山地地形, 三面环山,位 于山麓至山腰 部分,面朝大 鹏湾海面。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规划布局
根据外环 路划分,分为 住宅区和度假 区。
住宅区 公建区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交通
道路随地形建
设,联系每栋
建筑。
与等高线紧
建筑
建筑形态主要 以独立与联排 住宅为主,延 续着一贯的山 地建筑特色, 同时注入了更 为纯粹的西班 牙建筑元素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溪涌村 67600 ㎡ 51000 ㎡,其中 住宅 48000 ㎡,商业 300 ㎡ 0.75 61% 退台联排、双拼、叠拼别墅、 小高层 度假、商务、居住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地理区位
由华侨城地产联手招商地产共同斥资50亿元人民币打造的曦城低密度小镇,位于深圳西部,广深高速 北侧宝安出口处,坐落于群山环抱的俊秀山谷之中,以海拔202米的曦山为中心,三面环山,与占地 72万m2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紧邻4平方公里的铁岗水库、西丽水库。曦城地理位置优越,素有“西 部门户”和“空中门户”的美称。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场地地形
用地属于海边 坡地类型,三面环 海,背靠青山,高 差约50米。地块形 状呈面向西南方向 的内弧形状,由此 在西向和南向形成 两个犄角状半岛, 伸入溪涌湾和大鹏 湾,直接接触海面 处多为礁石,溪涌 项目位置独特而罕 有,处于沿海山坡 上,大鹏湾景致尽 入眼帘。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规划布局
在此自然环 境下,住宅组群 的规划尽量利用 基地本身沿着海 岸线迂回弯曲的 地形及由高而下 的天然山势,营 造建筑与自然的 整体协调氛围。 以高低错落有序 的几何立体组合, 从而创作出一个 富时代感的海岸 建筑群。 沿海的坡地 为别墅区; 后面的台地为 高层住宅区;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地理区位
“万科17英里”项目位于深圳市东部溪涌盐葵路南侧海岸,西距小梅沙约为6-7公里,项目拥有壮 观的蔚蓝海洋景观、天然沙滩及亿万年远古礁岩群,打造成为大鹏湾一道亮丽的海岸物业风景线。 项目占地面积 675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分为两期开发,其中一期为107套海 岸排屋住宅,二期为330余套全海景小高层度假clu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