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的民俗文化

合集下载

日照风俗与文化

日照风俗与文化

日照风俗与文化
日照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美丽城市,位于黄河到松花江流域之间的东海沿岸。

它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灿烂的历史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日照风俗和文化传统,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民俗文化上,而且体现在衣食住行和言行举止等方面。

在日照,祖先崇拜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信仰,许多民间活动和节日都与祖先崇拜有关。

在传统的祭祀节日中,人们会挂起溪畔的荷叶,烛光映照着祖先们微笑的面容,为他们献上美丽的祭品,感恩他们的恩赐。

还有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祭祀习俗,比如万亩桃花节、丰收祭和元宵节,都是为了纪念祖先和神灵,祈祷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日照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以海鲜美食而闻名于世。

每到春季,碧绿的嫩茶叶、鲜嫩的菜品和各种水产品都是夏季饮食的首选,四季美食也是让人们体验到日照美妙文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日照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代表着当地人民对生活和工作的感受和精神世界的不同表达。

其中,著名的大世界广场、大世界乐团、大列乘坐人机器和过晋江青年时期芭蕾舞蹈团等流行的表演,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还吸引了大批的外国观众。

此外,在日照人们还有着著名的诗歌和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各具特色,统一展示了日照的文化和历史风貌。

其中,金穗诗社、金陵诗社、金烟画会等文化组织,致力于推广并弘扬文化艺术,以达到推动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为一个金色海岸线的城市,日照的风俗和文化源远流长,承载了日照人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日照政府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节庆活动,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日照深厚的文化和精神内涵,为日照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日照简介

日照简介

日照简介日照是一座年轻而古老的城市,境内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众多,日照两城镇在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时为亚洲最早的城市(牛津大学《世界史便览》)。

日照夏、商时为东夷境地,春秋、战国时先后为莒、越等国境地,秦时随莒县属琅琊郡。

西汉时称海曲县,东汉时称西海县。

唐代随莒县属河南道密州。

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置日照县。

1989年,建地级市。

日照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全市陆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8.5公里,总人口287.92万日照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

沿海从南到北六十公里金沙滩,日照最主要的景点都集中于此。

日照万平口是距离日照市区最近的一个海水浴场,也是日照第二海水浴场。

浴场的沙质不错,设施也很齐全,缺点是海浪比较其他浴场较大,水性较差的人建议带泳圈在浅滩上游泳最合适。

由于这里最靠近市区,游客不止是外地,本地人来这里消夏游泳也是很多的,在旅游旺季是日照最拥挤的一个海滨浴场。

“旅游来日照,必到万平口”,已成为各地游客的共识。

沙岸线长4公里,滩宽、浪稳、沙细为主要特色。

万平口风景区是日照市黄金海岸线上新兴的旅游胜地,位于新市区内,总面积4.6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2.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依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西靠日照新市区植物园、樱花园,南接日照港。

游客可乘坐1路、5路、6路、沿海旅游专线车或旅游出租车到达景区。

“日照风光任您游,观海听涛万平口”,游客可在园内拾贝园、垂钓园内,您可以去赶海、垂钓,享受那份回归自然的乐趣。

亦可观海上日出,乘快艇游览海上风光,进行海水浴、沙滩排球、海上垂钓等娱乐项目。

区内有亚洲第二大泻湖。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宜人的气候是中外游客夏季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胜地。

试析山东日照黑陶文化

试析山东日照黑陶文化

试析山东日照黑陶文化山东日照黑陶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山东省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作之一、黑陶,是指用独特的技法和材料制作的瓷器,其特点是黑色,故名为“黑陶”。

山东日照位于我国黄河三角洲的最南端,拥有丰富的陶瓷资源,是中国古代陶瓷的发源地之一、而黑陶作为山东日照陶瓷的代表,始创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黑陶文化的兴起与山东日照地区丰富的陶土资源密不可分。

山东日照地区的陶土质地细腻,粘度高,可塑性强,在烧制过程中易于形成黑色。

这为黑陶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咸阳山黑陶窑址、马山里黑陶窑址等多处古代黑陶窑址的发掘,证明了山东日照是一片古老的陶瓷制作基地。

黑陶作为山东日照的特色,其制作工艺和特点也是独具一格的。

黑陶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挖胚、捏制、饰刻、烘干和烧制等环节。

在制作原料方面,黑陶采用的是优质的陶土,经过多次筛选和精制,以保证制作出的陶器质地细腻,耐用耐火。

在制作技艺方面,黑陶通常采用手工挖胚、捏制,独特的造型和饰刻技法,使陶器具有粗犷、朴实的风格,给人一种原始而又自然的感觉。

在烧制过程中,黑陶采用的是低温还原烧制的工艺,使得陶器颜色变成与普通陶器不同的黑色,烧制出的陶器质地坚硬、光泽度高。

黑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

黑陶的造型和饰刻通常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主题,尤以鸟、兽、人形器具最为常见。

这些造型和饰刻不仅具有较高的装饰性,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

比如,鸟形器具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的愿望;龙形器具象征着权威和尊贵;人形器具则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社会习俗等。

这些黑陶制品不仅代表了一种民俗艺术的表达,更是对古代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见证。

总之,山东日照黑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黑色、粗犷的造型,展示了古代山东日照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保护和传承,可以更好地弘扬黑陶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陶瓷艺术形式。

家乡美日照课件PPT

家乡美日照课件PPT

05
家乡日照的发展与未来
05
家乡日照的发展与未来
日照的经济社会发展
01
02
03
经济发展
日照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形成了以海洋经济、旅游 业、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 业体系。
社会进步
日照市在社会事业方面取 得了显著进展,教育、医 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 务水平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
日照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 完善,交通、水利、能源 等领域的建设力度不断加 大。
家乡美日照课件
目录
• 家乡日照的地理与历史 • 家乡日照的美景 • 家乡日照的美食 • 家乡日照的人文气息 • 家乡日照的发展与未来
目录
• 家乡日照的地理与历史 • 家乡日照的美景 • 家乡日照的美食 • 家乡日照的人文气息 • 家乡日照的发展与未来
01
家乡日照的地理与历史
01
家乡日照的地理与历史
日照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西汉时期的大臣诸葛亮,以及唐代书法家颜真 卿等。这些历史名人为日照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名人文化价值
这些历史名人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他们的成就,更在于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和道德风范。他们的事迹和思想激 励着后人不断进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日照的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日照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西汉时期的大臣诸葛亮,以及唐代书法家颜真 卿等。这些历史名人为日照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名人文化价值
这些历史名人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他们的成就,更在于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和道德风范。他们的事迹和思想激 励着后人不断进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灯塔风景区
日照灯塔风景区是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这里有高 耸入云的灯塔、碧海蓝天和奇石林立的景观,是摄影、写生 和休闲的好地方。

日照的非遗文化

日照的非遗文化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莒县过门笺
莒县过门笺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剪 纸艺术,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日照 市莒县。过门笺主要用于春节等 传统节日的装饰,具有浓郁的民 俗气息和地方特色。过门笺的图 案丰富多样,有吉祥如意、福寿 安康、招财进宝等寓意,寄托了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吕剧
吕剧是山东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 一,起源于日照市东港区。吕剧 以唱腔优美、曲调婉转、表演细 腻而著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和民族风格。吕剧的表演形式多 样,包括唱、念、做、打等,通 过生动的剧情和人物形象,展现 了日照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 界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日照的非遗 文化代表
岚山渔民号子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岚山渔民号子是日照市岚山区传统的音乐舞蹈表演形式,被誉为"海上的鼓声"。 它起源于渔民在海上劳作时的呐喊和呼号,具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和独特的艺术 风格。岚山渔民号子以高亢激昂的旋律、粗犷豪放的表演形式,展现了渔民们
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日照绿茶制作技艺
日照绿茶制作技艺是山东省日照 市的一种传统制茶技艺,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特点。日 照绿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而 著称,被誉为"中国绿茶之冠"。 日照绿茶制作技艺包括采摘、萎 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多个环 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掌握 火候和时间,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和口感
0 日照的非遗文化
日照非遗文化的未来发展
加强保护和传承: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继 续加强对日照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 作,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 妥善保护和有效传承
创新发展: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应 鼓励日照非遗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将传 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多 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作品

日照文化

日照文化

一历史沿革日照之名,始于元佑。

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夏、商时期属东夷。

《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

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传说即为姜太公钓鱼处遗址,姜尚也是日照人士。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

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

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祐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

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

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

1985年3月撤县建市。

1989年6月建地级市。

1992年12月设区带县。

金(南宋)翰林日照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

喜不自胜,欣然命笔。

”《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

《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

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

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

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

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二龙山文化考古发现,早在数万年以前,日照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化。

距今7000年前后的北辛文化时期,已经有了村落聚址。

在这里发现的大汶口文化的图象文字,被史学界认为是古代文明的火花。

山东省日照市城市介绍

山东省日照市城市介绍

山东省日照市城市介绍日照,这座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海滨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黄海之滨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是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

日照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它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海岸线长达1685 公里,拥有着60 多公里的优质沙滩,沙质细腻,海水清澈,是理想的海滨度假胜地。

在气候方面,日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春季温暖湿润,繁花似锦;夏季阳光充足,海风送爽;秋季天高气爽,果实累累;冬季温和少雨,偶有瑞雪。

这样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得日照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日照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还早 1000 多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

日照还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的两城镇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照也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他所著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此外,日照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渔民节、五莲茂腔等,这些都是日照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日照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除了美丽的海滩,还有五莲山、九仙山等名山。

五莲山以奇、秀、险、怪、幽、旷、奥七大特色著称,山上奇峰怪石、悬崖峭壁、深谷幽潭,令人流连忘返。

九仙山则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闻名,其峡谷纵横,瀑布飞泻,景色壮观。

日照的海滨风光更是美不胜收。

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是日照的城市名片之一,这里沙细水清,是观赏日出的绝佳之地。

每当日出时分,一轮红日从海平面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此外,还有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在美食方面,日照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山东日照市简介

山东日照市简介

山东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 日照农民画、日照黑陶、日照剪纸等 • 这些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间风格
传统医药
• 日照草药、日照针灸等 •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医疗效果
民俗风情
•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 渔民节、渔民婚礼等民间习俗
山东日照市历史文化名人与遗址
历史名人
地理位置优势
• 港口地理位置优越,是鲁东南地区 的重要出海口 • 通信、交通发达,是山东半岛城市 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日照市气候特点分析
01 气候类型
•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温和
02 气温特点
• 年平均气温12.7℃,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 温-16.5℃ • 夏季平均气温25.4℃,冬季平均气温-0.3℃
山东日照市社会保障体系及民生改善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
•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民生改善措施
•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 • 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05
山东日照市旅游与旅游资源开发
山东日照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清朝著名学者许景澄,被誉为“日照之光” • 现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王福庵
遗址
• 莒国故城遗址,位于莒县,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两城遗址,位于东港区,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03
山东日照市经济与产业发展
山东日照市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发展水平
• 2020年,日照市生产总值2006亿元,同比增长2.5% • 人均生产总值54336元,同比增长2.5%

日照民俗调查报告范文

日照民俗调查报告范文

日照民俗调查报告范文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备受重视,而民俗研究作为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以日照民俗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增进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

日照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为了了解当地的民俗状况,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采访。

首先,笔者走访了当地的民俗展馆,详细了解了日照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展馆中,我看到了许多有关农耕文化、渔民文化和山区文化的展品,让我对日照的民俗传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接着,笔者采访了一位当地的长者李先生。

李先生是日照市本地人,有着丰富的民俗知识。

在采访过程中,他告诉我关于日照的传统婚俗、丧葬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我了解到,在过去,日照的婚礼通常采用“三朝拜堂”和“过百烛”的方式,以表达新人对婚姻的祝福和对双方家庭的敬意。

而在丧葬方面,日照人通常会举办丧葬仪式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缅怀之情。

此外,笔者还参加了一场民俗表演活动。

在这场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了许多刺绣、刻字、编织等技艺的展示,深深感受到了日照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

在活动的互动环节中,我还学会了一些日照人喜欢的舞蹈和歌曲,与当地人一同享受了快乐的时光。

通过以上调查和研究,我对日照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日照的民俗独特而丰富,既有山区的自然风光和习俗,也有沿海地区的渔民文化和海洋文化。

而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日照人民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照独特的城市形象的体现。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日照的民俗文化面临着日益丧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日照的民俗文化,我认为有必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民俗展览、文化节等活动,向公众普及和传播民俗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将民俗文化知识纳入课程和教学内容中,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参与其中。

总之,通过对日照民俗的调查和研究,我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日照清明祭扫

日照清明祭扫

日照清明祭扫
《日照清明祭扫》
每年清明节,日照市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扫活动。

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坟墓,献上鲜花、香烛、食品和酒水,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祭奠之情。

在日照市,清明节的祭扫活动非常注重传统礼仪和文化传承。

许多家庭会提前准备祭品,一家人一起前往祖坟,瞻仰祭拜,烧香祭奠,祈求祖先在天之灵得到安宁。

一些地方还会举行祭祀仪式和祭祀活动,邀请村民们共同参与,以此来凝聚村寨的凝聚力和社区精神。

除了祭祀祖先,人们还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出游踏青,感受春天的美好。

一些人还会习惯性地前往山中祭拜大自然,以此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此外,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扫墓。

扫墓是人们在祭扫节日期间按亲人地位高低仪式性地为先人墓地打扫,擦拭。

这是对先人的一种敬仰和纪念,也是对生者本身的一种洗涤和教育。

总的来说,清明节祭扫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祭奠活动,更是一种家庭文化和社会风俗的传承。

通过这一天的活动,人们可以铭记先人、缅怀往事,也可以在美好的春日里感受亲情和家庭的温暖。

清明祭扫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一种深刻思考和体会。

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家乡日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满江红)鲁南五大调,也称“郯马调”、“郯马五大调”、是流行于省南部的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地的大型民歌套曲。

因集中流行于省市郯城、马头一带而得名的郯马五大调,又称“郯马调”,也称“淮调”“五大调”。

2008年,市郯马五大调与日照市同类项目合并为鲁南五大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集中流行于郯城县的郯城镇、马头镇,尤以马头图1 鲁南五大调之《满江红》演唱镇的和平街、胜利街等村街传唱的人最多。

郯马五大调这一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其中有些曲牌如【满江红】、【淮调】、【大寄生草】等远在13-17世纪(元明两代)就有了,但关于其来源,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在明朝时从、等地传来的,又有人说是在17-19世纪(明清时期)从的、灌县一带传入的。

从其题材、曲调、演唱形式分析,它和清代流行于一带的清曲十分相似。

因此,有专家认为五大调从一带传入的可能性较大。

据考证,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传入郯城的主要途径是水路交通和商贸活动。

郯城县马头镇坐落在沂河岸边,17-19世纪(明清时期)是一个商业重镇,商贾众多,店铺林立,与江浙一带的商贸联系十分密切。

据专家推断,是众多的客商把浙一代的民歌带到了马头镇,并与当地风俗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郯马五大调。

郯马五大调一经传入便受到大批青年的追捧,他们纷纷学唱、演唱五大调,并自发成立了玩友社、乐合班、同乐会等班社;当地的商家和士绅也很喜欢五大调,他们认为五大调比较高雅,有堂会、各种庆典的时候也请郯马调艺人去演出;当地的一些文人学士更是对五大调十分关注,好多人为五大调填上了新的歌词,这些歌词容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老百姓的生活和当时的社会现实。

就这样,郯马五大调在马头镇一带得以发展,兴盛起来。

表现形式鲁南五大调(郯马五大调)的演唱形式有坐唱和群唱两种。

坐唱流行于郯城等图2 郯城鲁南五大调展演进校园地,演唱者一人或二人,伴奏以三弦为主,其他乐器如二胡、柳琴等可有可无、可增可减,演唱与伴奏者围桌而坐,其演唱形式类似一般曲艺。

日照风俗与文化

日照风俗与文化

日照风俗与文化日照是黄海之滨新兴的一座港口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境内大汶口文化,龙门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日照两城镇在前3500年到2000年时为亚洲最早的城市(牛津大学《世界史博览》)。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在饮食方面,日照有享誉中外的“山东煎饼”,近海盛产黄花鱼、乌贼、对虾、西施舌等海产品2000多种。

同时,日照还有传统纸扎,农民画,石刻,工艺刺绣等传统民间艺术。

日照的传统文化与风俗对生活在日照的人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照文化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属东夷,。

《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姜太公是日照的历史名人,在《史书》中也有记载。

日照之名,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日照陶文化资源丰富,在日照境内目前有众多龙山文化的遗址。

新中国成立后,日照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面就日照的黑陶文化、民俗节日、民间艺术、风俗,及日照名人做一些对日照文化与风俗具体阐述。

一、黑陶文化日照,这个中国新时期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区,这个境内两城、丹土等遗址被史学界称为“四、五千年前亚洲最大的城市”的濒海文化圣地,曾一度并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考古大师和寻宝者接踵而至。

日照境内古遗址出土的各类陶器是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

日照的黑陶制作迄今已具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工艺精湛,陶文化源远流长。

黑陶文化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日照因此有“中国黑陶城”之美誉。

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

日照的黑陶是中国的传统陶艺,这种陶器通体漆黑,闪闪发亮,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带有原始气息古拙的美,正是这种朴素的美,恰恰符合今天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时尚,而成为人们欣赏和收藏的精美艺术品.二、民俗节日太阳节日照地区是中国远古太阳崇拜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

日照地域文化

日照地域文化
总之,日照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这里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 景观。这些景观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感谢观赏
THANK YOU
CHAPTER 6
方言文化
15 方言文化
日照的方言文化也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这里的方言独特、语调优 美,是中华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照,你可以听到许多地道 的方言表达,这些表达不仅富有地方特色,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和文化底蕴。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日照的方言 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日照的文化内涵, 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CHAPTER 1
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
日照地处黄海之滨,海洋是这座城市的重要 特征
自古以来,海洋就是日照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 依靠海洋获取食物、交流货物,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在日照,你可以看到丰富的海洋民俗活动, 如渔民祭海、渔民号子等
这些活动展现了日照人民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也反 映了他们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CHAPTER 4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日照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民间活 动和节日
此外,日照还有一些特色 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 狮、踩高跷等
x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传统节日,在日照都有着独 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日照人民 的才艺和创造力,也传承和发 展了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
CHAPTER 2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
1
2
3
4
日照地处平原地区, 农业发达,农耕文 化也是这座城市的

魅力日照以爱传世

魅力日照以爱传世

魅力日照以爱传世在繁华嘈杂的都市里,弥漫着快节奏的紧张气氛,偶尔远离喧嚣的城市,找一个温馨和恬静的地方美美的接一下地气,吮吸一会儿清新脱俗的氧气,使心灵得到一些慰藉,也算是人生之一快。

今年5月中旬,我拎着山东省散文学会的邀请函,进行了一次跨省的旅途,感觉近在咫尺。

从贵州省贵阳市出发到山东省日照市东夷小镇交通十分便利,只需转一次车即到。

日照,我在来之前,对它的认知几乎是零,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日照是以“日出先照而得名”。

因此,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这里的人们历来有崇拜太阳的习俗。

日照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

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陶文化源远流长,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

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其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

而东夷小镇,以前是山东省日照市秦楼街道董家滩村一个传统小渔村。

2012年,当地政府按照“拆一片旧村,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规划建设东夷小镇,建成村民回迁安置楼15万平方米,以及7万平方米的渔文化主题岛和民俗文化体验岛。

关于日照的传说,我在网上找过“度娘”,“度娘”很调皮,给了我很多的答案,呵呵,我选中了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的这个传说。

相传古时候没有日照城,原来是一片陆地,设有石河县。

石河县是个美丽富庶的地方,可是石河县的好人不多。

于是,玉帝托梦给他们要把石河县淹了,可是有好人也有坏人,为了让好人避开水灾,把坏人都淹死。

这天夜里,石河县善良诚实的人家同时做了一个梦,让他们三天之后跟着一个小孩跑。

日照风物志作文

日照风物志作文

日照风物志作文嗨,朋友!今天咱就唠唠日照这地儿的风物。

我跟你说,日照这地方啊,那可是相当有韵味。

我刚到日照的时候,哇,就被那大海给震住了。

那海啊,蓝得不像话,就像一大块蓝色的绸缎子似的,在阳光下还闪着光呢。

我记得我当时站在海边,海风呼呼地吹,那股子咸咸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

嗯...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大海在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欢迎来到日照!”日照的海鲜那也是一绝啊。

我有个朋友叫老张,他就住在日照海边的一个小村子里。

每次我去他家,他就会拉着我去吃刚打上来的海鲜。

那新鲜劲儿,啧啧。

我记得有一次吃螃蟹,那螃蟹个大肉肥,咬一口,满嘴巴都是鲜美的肉味,就像把整个大海的鲜味都装进嘴里了。

不过呢,我这人有点笨,刚开始的时候都不会剥螃蟹,把老张笑得不行。

唉,我当时还懊恼呢,心想我咋这么笨呢。

说到日照的山,五莲山可不能不提。

山上的石头啊,奇形怪状的。

我去爬山的时候,看到一块石头,我觉得像只大乌龟,可旁边一个游客非说像兔子。

嗯...我想可能都有点像吧,这就是看山看石头的乐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在爬山的时候还摔了一跤呢,当时我就想,我这笨手笨脚的,啥时候能像那些登山老手一样灵活啊。

不过呢,摔这一跤也让我看到了路边一朵特别漂亮的小花,嗯,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日照这地方还有很多传说呢。

我听说啊,以前日照有个仙女下凡的故事。

具体细节我记得好像是这样,不过也可能记错喽。

说是仙女被日照的美景吸引,就不想回天上去了,然后就在这儿留下了很多神奇的东西。

这传说虽然不知道真假,但也给日照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在日照的市场里,你能听到各种嘈杂的声音。

小贩们的叫卖声,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混合在一起,就像一首独特的交响曲。

我有一次在市场里想买个小工艺品,那个小贩啊,可会忽悠人了,跟我说这是啥啥珍贵材料做的。

我心里想,哼,你当我是啥都不懂的小菜鸟啊。

我在这行混了20多年了,这点小把戏还能骗到我?不过呢,有时候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行业里啊,水可深着呢。

日照风土人情的魅力作文

日照风土人情的魅力作文

日照风土人情的魅力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日照,我可爱的家乡》。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的家乡——日照。

日照的简介

日照的简介

日照的简介日照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区,是一个优美的滨海城市。

它靠海而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自然风光。

下面就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与产业、旅游资源、交通运输等方面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日照这座城市。

一、地理位置日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东临黄海,南接沂蒙山,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的滨海城市。

它距离山东省省会济南市仅有240公里,其中,莒县至日照市有连接青岛至福州的京福铁路经过,位于海防、青岛、连云港塘沽线的交叉点上。

因此,日照市成为了山东半岛地区的枢纽城市,担负着物流与交通的重要使命。

二、历史文化日照曾是我国古代的瑰宝之地,早在上古时期,周公、宰相鲁班等文化名人都曾经在日照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更有古代千古之恋“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至今,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此外,日照还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艺术。

而如今,日照成为了中国海洋文化之都,它的海洋文化馆,便是集中展现日照海洋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对于提高文化水平,增强民族自信心,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经济与产业作为沿海城市的一员,日照市以工业与港口业为主。

到目前为止,在日照市已经有了200多家规划用地过渡到建设用地的项目,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尤其在港口建设方面,日照的龙口港崛起为了中国近年拉动发展的风向标,它看似平凡无奇的却是造福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的发展,也具有极其独特的作用。

四、旅游资源日照市是一个美丽的滨海城市,有着许多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

如今,日照市面积3.7万平方公里,拥有十分独特的旅游资源。

其中,曾就聚集着全球目光的山海天温泉度假村,泉微温度84度,是全国知名的唯一能同时灌注到50多个温泉池的日光机温泉,也称北方良温,引得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参观。

此外,还有周村、公路王城、人民公园等等文化资源都是日照市不可缺少的旅游胜地。

五、交通运输日照市是一座海陆交通比相当发达的城市。

在大陆交通方面,日照市已经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网络,在港口交通方面,日照市的龙口港被发展成为了100万吨级的超大型深水港口,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青睐。

日照文化

日照文化

日照文化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是山东半岛的南翼。

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西靠沂蒙山,北连本省的青岛、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

全市陆域面积5310平方千米,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约占三分之一,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68.5千米,总人口287.92万。

日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稳定,成功入选“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成为国内最适宜创业的城市之一。

城市名片: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创新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世界清洁能源奖获得城市中国十大最美海滨城市中国黑陶文化之乡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一、行政区划日照现下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2区2县以及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行政村。

二、历史沿革日照是一座年轻而古老的城市,境内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众多,日照两城镇在前3500年到前2000年时为亚洲最早的城市(牛津大学《世界史便览》)。

日照夏、商时为东夷境地,春秋、战国时先后为莒、越等国境地,秦时属琅琊郡。

西汉时称海曲县,东汉时称西海县。

唐代属河南道密州。

宋元佑二年(1087年),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置日照镇,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置日照县。

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

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

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

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建地级日照市。

三、历史文化陶文化陶文化源远流长。

浅析日照俗语反映的民俗文化

浅析日照俗语反映的民俗文化
果为宗 旨 , 具 有 风 格 定 型 的语 句 ” 。| 3 _ 它们 大 多 数 是 历 代 劳 动
1 . 反 映 人 们 对 气 象 变化 认 识 及 其 与 农 作 物 关 系 的
( 1 ) 东绛雾露 , 西绛雨 , 南绛出来卖儿女 , 北绛出来杀秫秫。 绛, 即彩 虹 , 在 日照农 村方言 中中称作 “ 绛” ; 雾露 , 即雾 , 和“ 雾忽 ” 类似 , 区别于雾露 毛( 毛 毛雨 ) ; 秫秫 , 即高 粱 。此谚
验和愿 望。 同时, 大 多数 俗 语 往 往 能 够 直接 反 映 当地 的 生 产 、 生 活 等 风 俗 习惯 , 以 日照 俗 语 为 例 , 我 们 可 以 透 视 出 日照 市 民 间 特有 的一些跟 生产、 生 活 活 动 密 切 相 关 的 民俗 文化 。
关 键 词 :日照 俗 语 民 俗 文 化 生 产 活 动 风 俗 生 活 活动 风 俗
关 于俗语 的定义 与性 质 , 语 言学 家各有解 释。在社会传 承文化 中 ,俗语 是各 民族语 言 、各种 方 言所共有 的语 言现 象 。就俗语 的整体而 言 , 其 内容 纷杂广泛 , 包罗万象 , 雅俗多 姿. 金 石与泥沙并 存 ; 社会 历史 、 民俗 、 技艺、 道德伦 理等诸文 化事项 多入其 中 。E l j P 例如 , 温端政 提出 : “ 俗语 是群众 创造 的 、并 在群众 口语 中流传结 构相对 定型 的通俗 而简练 的语 句 ” 俗 语是汉语语 汇里 为群 众所创造 , 并在群众 E l 语 中流 传. “ 是 以语 言形 象 、 生动 、 活泼为特点 , 以提高语言 的表达效
让农作物大面积地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 , 期待一个较好的收成。 ( 3 ) 缸 出汗 , 山戴 帽 , 毕竟 大雨到 。 缸, 指水缸 。“ 缸 出汗” , 即如果水 缸里有水 , 浸渍 到外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的民俗文化
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是山东半岛的南翼。

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西靠沂蒙山,北连本省的青岛、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日照蓬勃的发展起来,“两港通四海、一桥系欧亚”,港口、铁路、公路、航空构建起日照的便捷交通网。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及水上运动的开发,日照这所城市被更多的人了解。

1、黑陶文化
黑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陶文化在日照市源远流长,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

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被国内外考古、历史、文物专家们公认为代表了龙山文化的最高水平,被国家定为国宝收藏。

黑陶确实是日照的一张名片,作为中国黑陶文化之乡,日照有很多黑陶制品厂比如日照黑陶工艺研究所实验厂、日照开发区黑陶厂、龙山艺术院黑陶厂等七个工厂和很多研究所如玉醒堂黑陶研究所、兆启黑陶文化研究所、安玉峰黑陶研究所等。

2、茶文化(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1966年东港区的前身日照县“南茶北引”获得成功。

此后东港茶叶不断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日照市政府立足实际科学决策,把绿茶生产确立为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致力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日照绿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日照绿茶区域内茶园面积已达到12万亩,茶园面积占到全省的茶园面积半数以上,年产茶叶1500吨,占山东省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六年列全省第一,素称“北方第一茶”。

其中东港区巨峰镇1000亩有机茶已通过欧盟国际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日照绿茶的生长环境冬暖夏凉,春寒秋热,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

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得茶叶的生产期缓慢,因而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积蓄。

生长期每天日照14小时左右,所以叶片肥厚,内质好,耐冲泡。

在种类繁多的各种绿茶中,它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尤为显著。

日照绿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对中枢神经的疲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生津指数远远高于其他饮品,有很好的润喉效果,喝完以后,连续背书、朗读、说话一小时都不会感到喉咙有干燥感。

日照绿茶有很好的耐冲泡效果,早上冲泡,晚上茶香、口感如新,适合一天的饮用;茶多酚高于其他茶叶,利尿效果非常好,解暑效果明显。

日照绿茶既是一种天然有机饮品,又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经科学分析和实验室实验证明,日照绿茶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降脂和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3、农民画
山东日照、上海金山和陕西户县,并称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乡。

日照农民画多取材于乡村或渔民生活,构图夸张而生动,色彩艳丽而鲜明,质朴中流溢着奇异的想像。

画的作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日照农民画可以说又古老又年轻。

所谓古老,是指其母体历史久远,至少可追至龙山文化时期陶器、石刻等文物上的绘画;所谓年轻,是指它作为画种出现不过几十年。

经过数十年创新发展,日照农民画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农民画家吸收日照抹画、剪纸、年画的特点,使日照农民画的民俗生活特点更加突出,艺术形式更加质朴、率真、丰富。

既不同于金山农民画的‘小桥流水人家’,也不同于户县农民画的‘高原大川威风鼓’。

蓝天碧海,沂蒙风情,渔家生活,填充了日照农民画的基本风骨。

日照现代民间绘画,是农民表现生活、表达感情和审美情趣的绘画艺术。

多年来,经过农民作者和辅导人员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

现在很多农村里都有专门的农民画画坊,专门的画画,并把作品投入到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4、民俗文化——太阳节
在日照的很多农村里,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会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

据说,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

5、旅游文化
作为心形的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

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海、山、古、林兼备。

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景区等国内外知名景点;有世界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

江北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业在日照。

日照特色旅游项目众多,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旅游;依托水上运动基地和万平口景区,推出滨海体育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了“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

6、日照历史名人
①姜太公
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吕氏,一名望,尊称太公望世称姜太公“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

姜太公是周朝的缔造者,是西周的开国元勋和最高军事统帅。

②刘勰
刘勰(约465—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刘勰一生中担任很多官职,但是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③王尽美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1898年出生于山东莒县,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④丁肇中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华裔美国人,祖籍日照涛雒,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6年获得诺贝尔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已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粒子命名为J粒子,现在致力于反物质的探索研究。

调研体会:十几天的调查、探寻让我们收获很多,对家乡的文化有了
更好、更深的了解。

民风的质朴、历史的久远、文化的浓厚让我们更加喜爱自己的家乡。

其实日照的民俗文化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仅仅是一个缩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