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晚从孔子那个时代起,中国教育就一直注重知识的传授,相对忽略方法论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西周初年的风俗和礼仪规范。晚清之前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人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史学典籍。1840年以来,我们所学的东西虽然都在不断变化,但“知识性学习”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先是学习西方实用技术,然后是西方的行政和军事管理制度,紧接着是立宪、共和、威权等层面的政治体制。我们的学习对象也一直在变,英国、日本、美国、俄国、德国、韩国,甚至新加坡,都曾是我们不同领域的取经圣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在不断派遣留学生出去,并从那些发达国家引进大量的设备、技术和经验,同时我们也在不断追踪着国际上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但每当我们将国外最新设备和学习成果引进的之后,相当比例的东西已经基本过时。然后我们又要花大力气引进更新的东西,然而结果又往往只是新一轮的轮回而已。
我们总是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追,但又总是追不上。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的“大牛”们靠的就是翻译和介绍国外某一显学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成果,并以某某某泰斗的嫡传弟子为荣。可是回过头来看,也无非是不断倒腾一些过时的东西,基本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创新。且其实用性也大打折扣,干的仅仅是“搬砖头”、“提篮子”之类的事情,真的仔细琢磨起来,着实令人汗颜。
社会上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我们国家现在没有真正做学问的人,没有真正想创新的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失之偏颇,既对又不对。由于因缘际会,我还真的见识过很多淡泊名利,倾心于求真和做学问的同胞们。他们天天做梦也在寻求创新和突破,然而绝大多数人收效甚微,还搞得自己非常疲惫与困顿,甚至都有点走火入魔。
在做学问方面,他们更多还是将方向定位为“知识”导向。越学习越感觉自己不行,越觉得知识太少,内心中也越会产生一种恐慌。其解决方案是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恶补”,渐渐地读书都快把自己给读成“图书馆”了,但还是没有多少实质性建树。有的还会感叹现在图书的质量太差,没有多少真正有价值的。不去努力阅读的话,难以有效扩充知识量。如果去苦苦读书吧,又感觉相当比例的内容注水,获得一点真知灼见如同大海捞针。这些都是“知识性学习导向”所带来的一些困境,同时也是做学问或者创新方面严重缺乏相关方法论体系的典型反映。注重知识而非方法论的学习,在现实中会带来如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知识是在不断爆炸的,如同宇宙一样浩瀚无边。即使把你的生命延长100倍,你在这些知识海洋面前还是力有不逮,这是个体层面上的人所面临的必然宿命。即使读书真的把自己读成“百科全书”和“图书馆”,在整个人类知识储备的“大数据”面前,都仅仅是沧海一粟。思维盲区和知识盲区照样绝对存在着。
第二、某些非常具体的知识,其实是很容易过时的。或者当你接触它们时候他们已经过时了,或者是当你掌握后不久它们就高比例过时了,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某些知识的“易碎性”。然而方法论却要相对稳定得多,他可以帮你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可以辅佐你生成全新知识体系,应对各种各样未知的挑战。
第三、尽管方法论隐藏在各种各样的具体知识当中,但当你太注重具体知识的时候,则容易让自己迷失,反而不太方便把握整体上的框架、背后所隐藏的逻辑关系,以及那些方法论之
上的脉络。
第四、知识相对而言是属于整个思维链体系最末梢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繁杂性、易变性、易碎性,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冗余”。而方法论相对处于思维链体系的前端,稳定性、浓缩性和工具性都相对较好。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对知识体系进行组织、管理和生成,具有更强的“自组织”和“自进化”功能。如果不太注重方法论,你知识学得再多,所产生的效用都会大打折扣。
很多人都在批评我们的教育体制失败,每年七八月份社会上都会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说什么学校专业设置和课堂讲的东西,同社会严重脱节,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缺乏创造力。其实,这倒不是什么最关键的。东方国家,比如日本和韩国,同样是非常注重应试教育的国度,但他们的创新和微创新能力却依然远远强于中国。至于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与社会脱节的问题,其实全球所有全日制大学,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情况。
就拿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践来说,企业界的实践与探索是走在最前面的,学者的梳理与提炼,则要比前沿探索至少晚两到三年的时间。如果变成知识体系,正式出版后在社会上传播,又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倘若进一步变成教材,进入学校课堂,还是需要2-3年的周期。如果要想在全球各大院校中变得非常普及,没有另外三到五年时间又是不可能的。
这样算下来,当一个东西变成教材之时,已经6-9年的时间过去了,当这些东西在中国本科院校普及的时候,差不多15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时间的滞后性,导致进入课堂的绝大多数东西已经高比例过时。这个情况很残酷,但也非常现实。我们需要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但也不能吹毛求疵。
本科教育,无论你所读院校有多牛,更多只是提供某个学科领域的基本、或者是入门知识,更准确来说是一些关键词体系。除此之外就应该是“方法论体系”了,可是我们对后者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当你把学校交给你的一切知识都忘掉,剩下来的才是教育”。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东西。这些东西正好是“思维链”相对比较深层次的那些环节,而实用性比较强的方法论体系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模块。
事实上对于基本思维结构、方法论体系和行为模式之习得,高校里绝大多数专业都可以提供,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意去训练。虽然思维结构和方法论的获得,可以隐含在知识当中,但掌握了大量知识,并不一定自动带来这些核心要素,必须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意识。当然靠误打误撞,也可以获取这些东西,但其出现的概率却会相当低。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时候确实需要变革,然而更多应该强化的是方法论层面的一些东西,使原来隐藏的那些“方法论教育”浮出水面,变得显而易见。
从知识性教育到方法论教育,表面上看起来只有一步之遥,但也就是这么一点距离,造就了我国创新能力同西方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美洲华裔也总是标榜自己的孩子在当地高校的成绩如何如何好。但有一个基本事实却难以回避。华裔尤其是第一代、第二代移民,学习成绩确实整体上要比美国土著好很多,可是放在长远的职业生涯来看,在创造力和发展力层面,还是要比人家逊色不少,这多多少少跟我们民族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方法论教育的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