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系课程大纲汇总
房屋建筑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民用专业【学分】:2.5【总学时】40【先修课程】:建筑制图、工程CAD二、教学目标《房屋建筑学》是土木工程民用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
主要分为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两部分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房屋的构造和房屋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
并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分章节表述)第一篇绪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以及建筑发展概况;2、重点掌握建设部制定的建筑方针,注意建筑任务八字方针的顺序;3、重点掌握建筑物按使用性质进行分类;4、简单了解建筑物按层数和高度进行分;5、简单了解建筑物按建筑规模和数量进行分类;6、熟悉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7、熟悉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
(二)重点、难点1、重点: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分类、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2、难点: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第2章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一)教学要求1、掌握建筑设计的程序以及各程序需要完成的任务;2、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3、了解建筑设计的要求。
(二)重点、难点1、重点:建筑设计的程序的几个阶段、建筑设计的要求2、难点:建筑设计的程序的几个阶段需要提供的图纸第二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一)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平面图概念;重点掌握平面空间按照使用性质分析;2、掌握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主要是平面面积与平面形状的确定;3、掌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4、了解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了解功能分析图(气泡图),了解平面组合的几种形式。
建筑学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本大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核心,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建筑学软件进行设计、绘图和建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团队合作。
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建筑学人才。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模块设置(1)基础实践模块基础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课程。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建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专业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模型制作、建筑CAD绘图、建筑BIM建模等课程。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3)综合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
通过综合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践教学活动安排(1)基础实践模块1)建筑识图: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学习建筑图纸的识读方法,掌握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基本图纸的绘制技巧。
2)建筑构造: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构造模型制作,学习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方法。
3)建筑材料:组织学生参观建筑材料市场,学习建筑材料的性能、用途和施工方法。
4)建筑设备:指导学生进行建筑设备模型制作,学习建筑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方法。
(2)专业实践模块1)建筑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设计,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建筑模型制作: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学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 目标:a. 理解房屋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
b. 掌握房屋建筑学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应用。
c.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2. 要求:a. 准时参加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b. 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建立个人学习笔记和课程总结。
c. 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和绘图软件操作能力,能够进行房屋设计与绘制。
d. 学会运用房屋建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第一讲:房屋建筑学导论a. 房屋建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 房屋建筑学的相关领域和学科交叉。
c. 核心概念:建筑元素、空间布局、结构体系等。
2. 第二讲:建筑立面设计a. 立面设计的意义和原则。
b. 建筑立面的材料和构造方式。
c. 实例分析:经典建筑立面案例解读。
3. 第三讲:建筑结构学基础a. 结构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b. 常见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应用。
c. 结构设计的相关计算和分析方法。
4. 第四讲:建筑空间规划与布局a. 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布局要求。
b. 不同功能区域的设计与组织。
c. 实例分析:典型建筑空间规划案例。
5. 第五讲:建筑材料与技术a. 常见建筑材料的特性和选用原则。
b. 建筑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c. 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
6. 第六讲: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a. 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b.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流程。
c. 实例分析:著名建筑设计师作品解读。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a. 理论授课:讲授房屋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b.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建筑案例,理解房屋建筑学的实际应用。
c. 实践操作:进行建筑设计和绘图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构造方法,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和评估房屋建筑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技术环境。
3、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
4、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房屋建筑基本概念和原理(20%)建筑的基本要素:空间、功能、美学建筑分类与设计原则建筑与环境的关系2、建筑设计与构造(30%)建筑方案设计:功能分析、流线组织、空间设计等建筑构造基本知识:地基、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3、建筑环境与技术(30%)建筑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植被等建筑与人文环境:文化、历史、社会等建筑与技术环境:结构、设备、节能等4、房屋建筑实例分析(20%)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比较分析著名建筑案例分析:功能、形式、材料等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实践操作: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等。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的设计与构造。
5、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促进课堂互动。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进行阶段性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房屋建筑学》自学考试大纲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基本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证券经纪业务的禁止行为?A.未经客户委托,擅自为客户买卖证券B.假借客户名义,从事证券买卖C.传播虚假信息D.帮助客户进行欺诈活动正确答案:C.传播虚假信息。
建筑学课程一览表
建筑学课程一览表一、基础课程1. 数学:包括几何、三角学、微积分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
2. 物理:建筑学的物理知识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热力学方面,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建筑的结构和稳定性。
3. 化学: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检测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性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基础。
二、专业课程1. 建筑设计基础:这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如何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流程等。
2. 建筑构造:学习建筑结构的原理和构造方法,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结构的类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等。
3. 建筑历史与理论:了解建筑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建筑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对各种建筑风格的理解和学习。
4. 城市规划:学习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绿地规划等。
5. 建筑材料学:学习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维护保养等。
6. 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筑设计,包括AutoCAD、SketchUp等软件的使用。
三、实践课程建筑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课程在建筑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实地考察:学生需要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建筑的特点和设计理念。
2. 实习:学生可以在设计院、建筑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和施工流程。
3. 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参与老师或学校的项目实践,了解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学教学大纲——建筑设计一
建筑设计(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数:64学时(其中:理论56 ,实践8 )学分数:4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建筑学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一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指出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建筑设计的提高阶段。
主要了解人文与生态环境和建筑节能方面的知识,提高设计构思及方案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能力,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建筑表现的技巧,培养学生有理论有技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形态和空间构成理论进行建筑空间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基本功,重点使学生掌握小型建筑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侧重于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经过课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熟悉各种建筑表现的技巧,循序渐进地掌握全过程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通过空间的训练,加强学生对不同空间效果的感受与认知,从而掌握空间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场地分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对场地分析矛盾的合理解决。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1 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专业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对低年级学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是本学期的重点。
通过选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对设计主动的进行思考。
1.2 基本功的培养结合建筑初步所学内容强化建筑表现技法的联系和建筑工程制图的准确性联系。
1.3 建筑空间的认知了解对流线设计、功能布置、空间效果的基本认知和关系。
1.4 建筑场地和对建筑周边环境的认知对地形分析和环境分析掌握场地现场调研的方法和基本内容(场地分析、案例研究、文献调研)。
1.5 建筑功能、交通流线与形态的认知了解对流线设计、功能布置、空间效果的基本认知和关系。
对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做到能够基本掌握。
模块(选择其中一个)1.8m*8m*8m立方体小住宅设计2.别墅设计3.艺术之家设计4.茶室咖啡厅设计四、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无时限实践设计方式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
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建筑学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将涵盖建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的兴趣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理解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流程;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提出创新的建筑设计方案;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进行合作与交流;4.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专业人才。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建筑设计原理本部分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功能与美学的平衡、建筑材料与结构的选择等。
学生将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项目来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2. 建筑历史本部分将介绍建筑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包括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建筑师和建筑派系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观摩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来了解和分析建筑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作品。
3. 建筑技术本部分将介绍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相关技术,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系统与设备、建筑施工和工艺等。
学生将通过学习建筑制图、模型制作和技术实践来掌握这些技术知识。
4. 建筑材料本部分将介绍建筑中常用的材料和其性能特点,包括木材、石材、钢材、玻璃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实践和材料选用案例研究来了解和评估不同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5. 建筑实践本部分将通过实践项目和实地考察来加强学生对建筑实践的理解和体验,包括建筑设计竞赛、规划与设计方案的论证和展示等。
学生将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
2.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和讨论具体的建筑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技术。
3. 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建筑学教学大纲
建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建筑学二、课程代码:ARCH101三、课时分配:- 理论课:40课时- 实践课(设计实习):60课时四、课程简介:建筑学是培养学生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础建筑设计。
五、教学目标:- 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能够进行基础建筑设计,并准确运用所学知识;- 建立对建筑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内容:1. 建筑学概论- 建筑学发展历史- 建筑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设计流程-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建筑设计的规划、造型和结构原理3. 建筑构造与材料- 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与形式- 常见建筑材料的特性与应用4. 建筑美学与艺术- 建筑的审美原则与价值-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5. 建筑历史与文化- 建筑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特点七、教学方法:-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 实践课程注重设计实习,鼓励学生进行实际建筑设计项目,并进行指导和评价。
八、考核方式:- 学期末考试:占50%成绩- 设计作业:占30%成绩- 平时表现与参与度:占20%成绩九、教材参考:- 《建筑学基础》,作者:梁思成、林徽因- 《建筑设计基础》,作者:李顺达- 《建筑史》,作者:威廉·J·Curtis十、备注:根据具体课程需要,教学大纲内容可能会进行调整和补充。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房屋建筑学作为建筑学科的核心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原理、设计和施工的全面理解。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概念、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阐述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和评估方法。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掌握房屋建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建筑学科的学科特性;2. 理解建筑构造系统、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原理与应用;3.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其对建筑设计的审美和功能要求的理解;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5.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行房屋建筑学的应用研究。
三、课程知识体系1. 建筑学科概述1.1 建筑学的定义和分类1.2 建筑学科的发展历程1.3 建筑学科的学科特性和方法论2. 建筑构造与系统2.1 结构体系与力学原理2.2 梁、柱、墙、板等结构元素的设计原理2.3 地基与地基处理技术2.4 屋顶、立面和楼梯等非承重构件的设计与构造3. 建筑材料与技术3.1 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应用3.2 建筑材料的加工和施工工艺3.3 建筑保温、隔热和防水技术4. 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4.1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4.2 建筑设计的审美和功能要求4.3 建筑设计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五、教学内容与方法1. 授课内容1.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建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设计原则。
1.2 样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建筑构造、材料和设计的应用。
1.3 实践操作:开展设计实践和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
1.4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或建筑名胜,了解实际建筑工程。
2. 教学方法2.1 讲授结合示范: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样例,结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2.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学系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目录课程号课程名撰稿审稿人页码0807010300111《建筑设计A1》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1)0807010300111《建筑设计A1》课程考试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4)0807010300221《建筑设计A2》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8)0807010300221《建筑设计A2》课程考试大纲陈蕾阳海辉 (12)0807010300331《建筑设计A3》课程教学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14)0807010300331《建筑设计A3》课程考试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18)0807010300441《建筑设计A4》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23)0807010300441《建筑设计A4》课程考试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26)0807010300551《建筑设计A5》课程教学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30)0807010300551《建筑设计A5》课程考试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32)0807010320111《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35)0807010320111《建筑设计基础A1》课程考试大纲陈蕾阳海辉 (41)0807010320221《建筑设计基础A2》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43)0807010320221《建筑设计基础A2》课程考试大纲陈蕾阳海辉 (47)0807010340102《建筑设计实践》课程实践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50)0807010310102《建筑设计规范》课程教学大纲谢佩颖阳海辉 (52)0807010350202《建筑设计原理B》课程教学大纲谢佩颖阳海辉 (60)0807010360102《建筑摄影》课程教学大纲刘勇姚奇志 (67)0807010370101《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柳现军阳海辉 (73)0807010380301《建筑物理B》课程教学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76)0807010380301《建筑物理B》课程考试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84)0807010380301《建筑物理B》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88)0807010390102《建筑项目与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綦春明聂春龙 (91)0807010410102《建筑与装饰材料》教学大纲柯国军阳海辉 (99)0807010430102《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106)0807010440201《现代建筑装饰与构造》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110)0807010500402《中外古建筑艺术比较》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119)0807010500501《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126)0807010500501《中国建筑史》课程考试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133)0807010500601《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137)0807010500601《外国建筑史》课程考试大纲陈蕾阳海辉 (145)0807010500702《外国建筑艺术》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148)0807010510302《园林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154)0807010530201《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160)0807010530201《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考试大纲陈蕾阳海辉 (166)0807020020202《场地设计B》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169)0807020170301《城市设计概论B》课程教学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172)0807030510102《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聂春龙聂春龙 (176)0807030520102《建筑工程监理》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182)0807030560102《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大纲聂春龙聂春龙 (191)0807040140202《建筑环境学B》课程教学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199)0807040160102《建筑节能A》课程教学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205)0807040170102《建筑设备A》课程教学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214)0807040170102《建筑设备A》课程考试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221)0809010020102《建筑测量》教学大纲魏仲初阳海辉 (228)0807020201012《当代城市认知与解读》课程教学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245)0807020130302《城市规划原理B》课程教学大纲张丹阳海辉 (251)0807010250102《建筑模型》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259)0807010260102《建筑评论》课程教学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265)0807010270102《建筑认识实习》实践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269)0807010240101《建筑快题设计》课程实践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271)0807010180102《建筑法规》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274)0807010190102《建筑防火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柳现军阳海辉 (279)0807010200111《建筑构造A1》课程教学大纲柳现军阳海辉 (287)0807010200111《建筑构造A1》课程考试大纲柳现军阳海辉 (293)0807010200222《建筑构造2》课程教学大纲柳现军阳海辉 (296)0807010200222《建筑构造A2》课程考试大纲柳现军阳海辉 (304)0807010170201《建筑电脑效果图》课程教学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307)0807010170201《建筑电脑效果图》课程考试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313)0807010170102《建筑电脑表现》课程教学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316)0807010170102《建筑电脑表现》课程考试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321)0807010170102《建筑电脑表现》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324)0807010150102《建筑测绘》实践教学大纲谢佩颖阳海辉 (327)0807010070102《工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331)0807010120112《建筑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336)0807010130102《建筑毕业实习》实践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338)0807010050101《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陈蕾阳海辉 (342)0807010050101《高层建筑设计》课程考试大纲陈蕾阳海辉 (352)0807010020302《生态建筑》课程教学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354)0807010020402《智能建筑》课程教学大纲蒋新波阳海辉 (360)0807010020502《乡土建筑》课程教学大纲赵紫伶阳海辉 (370)0803010310111《建筑制图A1》教学大纲厉善元周荣安 (374)0803010310111《建筑制图A1》课程考试大纲厉善元周荣安 (385)0803010310222《建筑制图A2》教学大纲厉善元周荣安 (392)0803010310222《建筑制图A2》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厉善元周荣安 (399)0803010350102《阴影与透视》教学大纲厉善元周荣安 (408)0504080400302《室内设计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尹东衡阳海辉 (416)0504080180102《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阳海辉阳海辉 (422)0504060190102《美术实习》实践大纲陈祖展阳海辉 (430)0504060180102《平面构成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全斌陈根雄 (432)0504060100102《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实践教学大纲杨喜生阳海辉 (440)0504060080211、0504060080321《设计色彩B1、设计色彩B2》课程教学大纲陈根雄王德民 (445)0504060080211、0504060080321《设计色彩B1、设计色彩B2》课程考试大纲陈根雄王德民 (451)0504060090211、0504060090321《设计素描B1、设计素描B2》课程教学大纲刘烨王德民 (451)0504060090211、0504060090321《设计素描B1、设计素描B2》课程考试大纲陈根雄王德民 (462)0504060040102《立体构成A》课程教学大纲李晖黄信初 (465)《建筑设计A1》课程教学大纲Architect Design A1课程编号:0807010300111学时:88 学分:5.5适用对象:建筑学本科学生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制图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必修主干课——课程设计系列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理解简单的建筑功能与空间的对应关系;了解建筑设计基本规范及其生活原理;掌握简单的形态和空间的塑造及建造技术原理;培养建筑与环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运用已有的设计表达技能绘制完整的总平面图、平立面图、剖面图及效果图,并具有较熟练运用设计语汇进行过程的分析及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对小型公共建筑的功能有全面了解,培养构思能力、空间设计、组合能力;了解人体工程学、了解人的行为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空间的各项要求;了解园林景观建筑的设计要点;了解园林绿化及环境艺术设计要点;了解独院式住宅的设计特点;训练其空间设计及组合能力。
学习以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有关建筑功能、构成、造型等方面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形式美的原则;认识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两者应有机结合。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小型居住建筑课程设计(别墅设计)1.基本内容: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功能、形式特点以及设计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教学重点难点:平面功能组织、流线组织,设计方法,二维转三维的思考能力培养4.教学建议:结合实例分析,启发思维第二章:托幼建筑课程设计(幼儿园设计)1.基本内容:托幼建筑功能、形式特点及设计方法2.教学基本要求:多个功能空间合理组合,掌握托幼类型建筑的特点3.教学重点难点:组合相对复杂的功能空间,创造符合幼儿心理、行为特点的建筑形象及内部空间,准确把握幼儿的生理尺度及心理感受是本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4.教学建议:实地考察托幼建筑,结合多媒体手段开阔学生视野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无六、实验/实践内容:无七、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查方式为设计作业加平时成绩的形式。
作业占总成绩60%,平时成绩占4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无2、主要参考书:[1]《建筑空间组合论(第3版)》彭一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2]《别墅建筑设计》邹颖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3]《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4]《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张宗尧,赵秀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5]《建筑设计规范》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执笔人:阳海辉系室审核人:阳海辉《建筑设计A1》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0807010300111总学时数:8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8学时,实验或实践教学0学时)学分:5.5学分一、考试对象:建筑学专业学生二、考试目的本课程考试目的是通过设计作业的形式,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别墅建筑设计及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平面空间组合、造型特点及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