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歌的故事教案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9847641ed9ad51f01df2b4.png)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12月8日一致通过关于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决定把苏联时期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重新作为国歌。
几年前国家杜马曾通过沿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法律草案,但遭到包括叶利钦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反对,法案因此搁浅。
这次是根据普京总统提交的议案,提议沿用苏联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
这首歌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影响极其深远。
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告诫国人不能忘记过去。
民意调查中多数民众也赞成普京的提议。
而俄罗斯使用了近10年的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由于没有歌词,带来极大不便。
如在悉尼奥运会期间,不少俄运动员就抱怨,当站在冠军台上奏起国歌时,自己没法唱,只能跟着曲调哼哼,十分尴尬。
还有格林卡的曲调旋律太复杂,不易学习和记忆。
曲调还过于柔情,不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概,无法在全民中普及,这也是俄罗斯要更换国歌的原因。
应征的国歌新歌词经预选后还有150个之多,后经层层审查,曾为苏联国歌作词的米哈尔科夫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人终于听到了电视台播放的配上新词的国歌。
87岁的歌词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诗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的儿童诗影响了苏联几代人,至今仍是儿童喜爱的读物。
1943年他同爱尔·勒吉斯坦合写的国歌歌词被选中,1944年1月1日首次播放。
50年代苏共20大批判斯大林后,国歌歌词中删去了斯大林的名字。
后来人们还有意见,当局决定于1977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国歌歌词。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米哈尔科夫又被指定为俄罗斯新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配词,但几年也未能写出。
可就在世纪之末的最后几天里他竟为沿用的苏联国歌的曲调写出了新词。
歌词由三段组成,每段后面重复副歌。
歌词是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国歌》教案范文
![《国歌》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9785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7.png)
《国歌》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国歌》教案教案类型:音乐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国歌,了解国歌的历史和意义。
2.学习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1.学习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2.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教学难点:1.理解国歌的歌词和旋律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教学准备:1.国歌的录音和歌词。
2.教师准备国歌的相关背景资料。
3.教学投影仪或电脑。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播放国歌的录音。
2.教师介绍国歌的来历和意义。
展示:(15分钟)1.教师展示国歌的歌词,并让学生跟随着录音一起读。
2.教师解释歌词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如"五星红旗"、"万众一心"等。
3.教师播放国歌的旋律,让学生跟随录音一起唱。
练习:(2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自行练习歌唱国歌。
2.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唱国歌。
3.教师给予学生唱歌的指导和反馈。
拓展:(15分钟)1.学生集体欣赏其他音乐作品,例如中国民歌、古典音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国歌与其他音乐作品的区别和特点。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国歌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国歌的感受和认识。
作业:1.要求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唱国歌。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国歌的作文,谈谈自己对国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国歌的来历和意义,学习了国歌的歌词和旋律,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未来可以结合国歌的教学,扩展到其他爱国主题的音乐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俄罗斯国歌
![俄罗斯国歌](https://img.taocdn.com/s3/m/0b0556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a.png)
俄罗斯国歌俄罗斯国歌,即《国歌颂》,是俄罗斯联邦的国歌。
歌词由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明哈洛夫(Sergei Mikhalkov)创作,曲谱由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Alexander Alexandrov)作曲。
这首歌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的英勇和祖国的伟大。
《国歌颂》的歌词体现了俄罗斯的伟大历史和传统,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歌中提到了祖国的壮丽自然风光、人民的勇敢斗争以及祖国的强大和繁荣。
这首国歌的歌词通过优美的诗句展现了俄罗斯的山川河流、丰饶的农田和广袤的土地。
同时,歌词还赞美了勇敢的俄罗斯军人和漂亮的俄罗斯女性,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忠诚。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大罗夫创作的曲谱给这首国歌注入了激情和力量。
这首国歌的旋律庄严肃穆,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的壮丽和庄重,激发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俄罗斯国歌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版本,但在2000年12月8日通过的一次正式决议后,《国歌颂》成为俄罗斯联邦的官方国歌,并保持至今。
在国歌演奏时,人们会立正行军礼,以示对祖国的敬意和荣誉。
无论是在重要的国家庆典上,还是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当俄罗斯国歌奏响时,人们总会感受到一种沁人心脾的力量。
国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民族精神使其成为了俄罗斯人民的心灵歌曲。
俄罗斯国歌的旋律和歌词凝聚了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也向世人展示了这个伟大国家的魅力与实力。
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俄罗斯国歌将永远伴随着俄罗斯人民,成为他们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努力奋斗的象征。
总的来说,俄罗斯国歌是一首庄严而激动人心的歌曲,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和人民的勇敢,展现了俄罗斯的力量和魅力。
这首国歌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俄罗斯的伟大和荣耀,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无论身在何处,听到这首国歌,俄罗斯人民都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初中《国歌》教案
![初中《国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de19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0.png)
初中《国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歌的来历、意义和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授学生国歌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国歌在升降国旗、重大节日等场合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1. 国歌的来历、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国歌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
3. 国歌在升降国旗、重大节日等场合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 国歌背后的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国歌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旋律和气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国歌的了解和感受。
二、讲解国歌(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国歌的来历、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三、学唱国歌(20分钟)1. 教师教授国歌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
2.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应用实践(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升降国旗仪式,让学生在实际场合中感受国歌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升降国旗仪式中的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国歌演唱比赛,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2. 邀请革命前辈或音乐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歌的背景和历史。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国歌的来历、意义和背后的故事,教授国歌的歌词、旋律和演唱技巧,以及组织学生参与升降国旗仪式等实际场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歌,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爱国情感。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6af6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9.png)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习惯对于学生了解世界格局、培养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开展有关俄罗斯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国家,培养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增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意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让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增强对俄罗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国际视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俄罗斯的认知水平。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俄罗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
2. 俄罗斯的历史沿革和重要历史事件。
3. 俄罗斯的文化特色: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等。
4. 俄罗斯的民族风情:服饰、民间传统、节日习俗等。
5. 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和合作领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述、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俄罗斯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和作品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和合作领域,激发学生对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兴趣。
4. 多媒体展示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俄罗斯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情境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俄罗斯国家的概况和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授教师通过讲述俄罗斯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介绍俄罗斯的基本情况。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名人,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
4. 多媒体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俄罗斯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了解俄罗斯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俄罗斯联邦国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俄罗斯联邦国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0d3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9b.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俄罗斯联邦国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歌曲内容和背景知识。
2. 学会唱《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歌词并理解其意义。
3. 培养对俄罗斯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来源和意义。
2. 研究《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歌词。
3. 练唱《俄罗斯联邦国歌》。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与学生分享一些有关俄罗斯的图片或视频,引发他们对俄罗斯的兴趣。
2. 介绍:向学生介绍《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来源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国歌的兴趣。
3. 研究:研究《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歌词,教授发音和意义。
4. 练:进行歌曲练,带领学生一起唱《俄罗斯联邦国歌》。
5. 巩固:分小组进行唱歌比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参与和兴趣。
6. 总结:回顾研究的内容,分享学生对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感受
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是否能准确地唱出《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歌词。
3. 收集学生对俄罗斯联邦国歌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
1. 俄罗斯联邦国歌的音频和视频。
2. 展示俄罗斯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学生手册和课堂练册。
以上是关于人音版小学音乐一上《俄罗斯联邦国歌》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伏尔加船夫曲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伏尔加船夫曲](https://img.taocdn.com/s3/m/ffa7567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8.png)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伏尔加船夫曲一、曲目介绍伏尔加船夫曲,又称《俄罗斯河畔伏尔加》,是一首经典的俄罗斯民歌。
曲调简单明快,富有民族风情,旋律优美,感人肺腑。
《伏尔加船夫曲》曾被列为前苏联的国歌,也是莫斯科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官方主题曲。
二、适用年级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标1.了解《伏尔加船夫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掌握《伏尔加船夫曲》的旋律;3.通过合唱、演奏等形式,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4.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四、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单的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起俄罗斯这个国家,从而激发学生对《伏尔加船夫曲》的好奇心和兴趣。
正文(30分钟)1.历史文化背景介绍(5分钟)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或多媒体展示,了解《伏尔加船夫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可以介绍歌曲的起源、流传和演变,以及与俄罗斯文化密不可分的一些元素,如伏尔加河、船夫、桥梁等。
2.合唱练习(15分钟)老师简要地教授《伏尔加船夫曲》的旋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可以分为男声和女声两部分,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多个合唱小组进行。
3.演奏练习(10分钟)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铃鼓、木鱼、小钢琴等,让他们自行分组,演奏出自己合唱时所唱的旋律。
可以花一些时间让学生磨合、协调好整个演奏过程,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巩固与拓展(30分钟)1.表演环节老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表演。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比如在舞台上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展现他们的才艺和音乐素养。
2.创作练习在巩固了《伏尔加船夫曲》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练习。
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或旋律,自行编写歌词或者创作新的曲调,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民间歌曲,其旋律简单明快、富有情感,很适合初中七年级学生进行演唱和演奏练习。
教学上,可以结合国际化教育的理念,通过对俄罗斯文化的介绍和歌曲的演唱演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09809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e.png)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俄罗斯的国旗、国徽和国歌。
3. 了解俄罗斯的各大城市和著名景点。
4. 了解俄罗斯的主要民族和语言。
5. 能够用简单的俄语进行日常问候和交流。
二、教学准备:1. 课件、多媒体设备。
2. 俄罗斯地图、国旗、国徽、国歌等相关图片。
3. 俄语问候和交流的相关词汇卡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俄罗斯国歌,引起学生对俄罗斯的兴趣。
然后,出示俄罗斯地图,让学生用简笔画标出俄罗斯的位置和边界,并与邻国进行比较。
2. 介绍俄罗斯的国旗、国徽和国歌(10分钟)出示俄罗斯国旗和国徽的图片,给学生解读其中的象征意义。
然后播放俄罗斯国歌,让学生跟着节奏齐唱一遍。
3. 介绍俄罗斯的各大城市和著名景点(15分钟)通过课件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主要城市,以及红场、克里姆林宫、冬宫等著名景点。
通过讲解和展示,激发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兴趣。
4. 介绍俄罗斯的主要民族和语言(10分钟)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主要民族有俄罗斯族、鞑靼族、乌克兰族等,主要语言是俄语。
并且向学生展示一些俄语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你好”、“谢谢”、“再见”等。
5. 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个俄罗斯城市或景点进行介绍。
每个小组可以设计一张海报或PPT,并用俄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选择的城市或景点。
6. 模拟情景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情景,如在俄罗斯餐馆点餐、在俄罗斯商场购物等,模拟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俄语进行对话练习。
教师可以先带头示范,然后让学生自由搭配角色进行练习。
7.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俄罗斯相关的书籍、杂志、新闻等进一步了解俄罗斯文化和俄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活动和模拟情景练习等形式,将俄罗斯的地理、文化和语言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对俄罗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初步运用俄语交流。
《国歌》教案
![《国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5799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1.png)
《国歌》教案国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国歌的起源、演变及其与国家相关的意义。
2. 学习国歌的歌词与旋律,并能够正确地演唱国歌。
3. 培养学生对国歌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1. 《义勇军进行曲》的音频或视频材料。
2. 课件或海报展示国歌的歌词。
教学过程:引入:1. 给学生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的音频。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了吗?你们知道这是中国的国歌吗?”引导学生思考。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国歌的概念:“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2. 教师问:“你们知道中国国歌的歌名是什么吗?”(可能会有学生提到《义勇军进行曲》,教师可回答正确的答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3. 展示国歌的歌词,并读给学生听。
探究:1. 分发歌词,学生自由阅读。
2. 教师解释歌词中的意义并进行讲解。
演唱:1. 跟着音频或视频一起学唱《义勇军进行曲》。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发音、节奏和情感表达。
创作:1. 学生分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歌。
2. 学生通过研究该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创作一首简短的歌曲,展示该国家或地区的精神与特色。
展示:1. 每个小组进行歌曲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比较各国的国歌,在交流中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向学生提问:“在学习过程中,你们最有收获的是什么?你们对国歌有何新的认识?”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国歌的重要性和民族精神的培养。
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国家的国歌,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演唱和研究,最后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收集不同国家的国歌,并尝试学唱其中的一些。
这是一个1500字左右的教案范例,旨在引导教师在教授国歌时,从国歌的起源、意义、歌词和旋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教学。
高中优质课国歌教案模板
![高中优质课国歌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f52be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8.png)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歌的背景、创作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国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
2. 国歌的旋律特点及歌词内涵。
【教学难点】1. 国歌的历史背景理解。
2. 国歌的旋律及歌词的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国歌的创作背景、歌词、旋律等内容。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国歌及相关音乐作品。
3. 教学视频:有关国歌的历史纪录片或采访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国歌的背景和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国歌,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旋律和气势。
二、学习国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1. 教师详细讲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包括国歌的创作时间、地点、作者等信息。
2. 分析国歌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国歌在民族独立、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鉴赏国歌的旋律及歌词1. 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跟随旋律哼唱,感受国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分析国歌的旋律特点,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强弱等。
3. 鉴赏国歌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四、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你对国歌有哪些了解?你对国歌有何感受?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国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有关国歌的历史纪录片或采访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国歌的精神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六、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国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弘扬国歌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歌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旋律特点及歌词内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对国歌的热爱程度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俄罗斯民歌小提琴教学设计
![俄罗斯民歌小提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1646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7.png)
俄罗斯民歌小提琴教学设计引言小提琴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在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俄罗斯民歌则是俄罗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将以俄罗斯民歌为素材,设计一份小提琴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俄罗斯民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对俄罗斯民歌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其对俄罗斯文化的认知;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提高其小提琴演奏水平;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集体合奏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俄罗斯民歌的背景和特点:在教学开始前,向学生介绍俄罗斯民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俄罗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播放录音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俄罗斯民歌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演奏俄罗斯民歌:选择一些经典的俄罗斯民歌曲目,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随演奏的方式,逐步学习和演奏俄罗斯民歌曲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曲目,慢慢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俄罗斯民歌的情感表达。
3. 合奏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互相合作、协调,共同演奏一首俄罗斯民歌。
通过合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介绍俄罗斯民歌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俄罗斯民歌的兴趣。
2. 学习和演奏阶段:教师示范一首俄罗斯民歌,让学生跟随演奏。
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曲目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合奏与合作阶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奏,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俄罗斯民歌,学生合作彼此磨合、协调,共同完成一首合奏作品。
4. 总结和展示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教学内容,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邀请学生进行小型演出,展示他们在俄罗斯民歌演奏方面的成果。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评估:通过观察和听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俄罗斯民歌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课唱响《国际歌》教案
![课唱响《国际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5a42263b3567ec102d8a8e.png)
第22课唱响国际歌学习目标:1、了解各种事都是发展变化的,都有自身的历史.初步理解学习历史有助于对事物发展的认识。
2、通过时有关材抖的搜集,阅读、整理、以及运用调查、访问等手段,初步了解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3、感受和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初步认识学习历史对认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义。
重点:了解《国际歌》创作背景和词、曲。
难点:《国际歌的影响》活动时间:1活动过程:你会唱《国际歌》吗?《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国际歌》也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很多革命者在英雄就义时都唱这首歌。
《国际歌》传唱至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会奏响《国际歌》。
《国际歌》四怎样诞生的?它的词曲为什么能够打动那么多人呢?1、了解《国际歌》创造背景。
1870年,法国同普鲁土发生战争。
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一—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起义工人很快占领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
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资产阶级政府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了进攻。
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战斗非常惨烈,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英勇牺牲。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五月流血周”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土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巴黎公社成立后,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机构,还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
5月21日,围政巴黎的军队在奸细的指引下,从巴黎西南方攻进城内。
尽管公社战士英勇抗敌,还是挡不住武器精良、人数众多的敌人。
27日,大约二百名公社战士在贝尔一拉雪兹公墓同五千多敌人展开搏斗。
最后,一些战士在墓地的一堵墙边壮烈牺牲。
28日,巴黎全城失陷,三万多名公社战士为保卫自己的政权英勇牺牲。
初中教案国歌
![初中教案国歌](https://img.taocdn.com/s3/m/c09de0c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5.png)
初中教案国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歌的情感。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国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2. 国歌的歌词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歌背后的民族精神。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歌词含义等内容。
2. 教学视频:关于国歌的演唱和背后的故事。
3. 教学素材:相关文章、故事、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国歌,让学生聆听并说出自己对国歌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国歌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二、学习国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国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2. 学生了解国歌的诞生背景,了解聂耳、田汉等国歌创作者的事迹。
三、解析国歌的歌词含义(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国歌歌词的含义,解释歌词中的关键词。
2. 学生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深入理解国歌背后的民族精神。
四、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国歌背后的故事(10分钟)1. 教师播放关于国歌的演唱和背后的故事的教学视频。
2.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国歌背后的感人故事。
五、分组讨论,激发爱国情感(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教师总结并强调尊敬国歌、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和歌词含义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国歌背后的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独到性。
备注:本教案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旨在通过学习国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外国国歌幼儿园教案
![外国国歌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1f4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b.png)
外国国歌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外国国家的国歌;2.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3.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教学内容外国国歌介绍本课将介绍和播放一些外国国家的国歌,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活动互动,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并引导幼儿发展跨文化的视野和普遍爱好。
国家包括但不限于:•美利坚合众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中国音乐欣赏教师将适量放映外国国歌的视频,让幼儿跟随着节拍,跳动、欣赏每一个国家独特的民族音乐和自豪感。
爱国情感在国歌播放结束后,教师将为幼儿进行简短的讲解,告诉幼儿关于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和优点等。
同时鼓励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幼儿的爱国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方法•活动性教学法•示例性教学法•自由参与教学法教学过程1.教师为幼儿们展示、介绍和演奏外国国歌,并在介绍时向幼儿们传递与生命和爱的直接相关的重要价值观。
2.让幼儿们跟着音乐节奏跳舞,慢慢欣赏每个国家不同的音乐风格,并引导他们演唱国歌。
3.教师将为幼儿讲解国歌的背景和民族意义,并使用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将其传授给幼儿。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歌唱出来,并与其他人共享自己的理解。
4.教师提醒幼儿要珍惜家园、爱国爱家,提高幼儿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评价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将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差异,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视野,同时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问题和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度,来进行评价并及时提供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俄罗斯联邦国歌》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俄罗斯联邦国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73c6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f.png)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俄罗斯联邦国歌》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俄罗斯联邦国歌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1. 俄罗斯联邦国歌的歌词和旋律2. 俄罗斯联邦国歌的历史和意义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播放俄罗斯联邦国歌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对该国歌的兴趣。
2. 知识讲解- 讲解俄罗斯联邦国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含义,介绍国歌的整体结构和歌词的内容。
3. 合唱练- 逐句教学国歌的歌词,辅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 分段重复练,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理解和记忆。
-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音乐欣赏- 听取学生对国歌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 给学生播放其他国家的国歌,比较不同国家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5. 归纳总结- 通过讨论和小结,复俄罗斯联邦国歌的重要内容和特点。
- 强化对国歌的理解和记忆。
6.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来表达对俄罗斯联邦国歌的理解和喜爱。
7.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关于俄罗斯联邦国歌的作文或制作一份关于国歌的海报等。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的合唱表现,评估他们对国歌旋律和歌词的掌握程度。
- 收集学生对国歌的感受和理解的作品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 俄罗斯联邦国歌的音乐片段- 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白板、黑板或电子设备教学延伸- 推荐学生学唱其他国家的国歌,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 组织学生参加合唱比赛或音乐节,展示他们的合唱才艺。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案编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俄语国歌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俄语国歌教学设计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fcf1e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6.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俄语国歌的基本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俄语国歌的理解和热爱,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俄语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对象初级俄语学习者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俄语国歌的音频和歌词。
2. 俄语国歌的视频资料。
3. 俄语国歌的相关背景资料。
4. 课堂活动所需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俄语国歌的背景和意义。
2. 播放俄语国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二)学习歌词1. 将俄语国歌的歌词打印出来,发给学生。
2. 引导学生逐句阅读歌词,注意发音和语调。
3. 对歌词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讲解。
(三)朗读练习1. 学生跟读歌词,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2.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朗读水平。
(四)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2. 播放俄语国歌视频,让学生模仿演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俄语国歌歌词的掌握情况。
2. 播放俄语国歌的音频,让学生尝试跟唱。
(二)深入学习1. 分析俄语国歌的歌词,探讨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讲解俄语国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根据俄语国歌的歌词,创作一段简短的俄语诗歌。
2. 各组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俄语国歌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俄语国歌的歌词,并尝试用俄语进行歌曲演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俄语国歌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俄语水平。
3. 加强对俄语国歌背景和文化的介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国歌教案[新]
![国歌教案[新]](https://img.taocdn.com/s3/m/5f645ed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a.png)
国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的历史和意义;
2.掌握国歌的歌词和曲调;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国歌的历史和意义;
2.国歌的歌词和曲调;
3.国歌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1. 国歌的历史和意义
1.讲解国歌的历史和意义,介绍国歌的诞生背景和演变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国歌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国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 国歌的歌词和曲调
1.播放国歌录音,让学生听一遍;
2.分段教唱国歌,让学生跟唱;
3.逐句讲解国歌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
4.引导学生分析国歌的曲调,让学生了解国歌的音乐特点。
3. 国歌的演唱
1.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让学生感受国歌的气势和力量;
2.分组进行合唱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国歌的美妙和感人。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国歌的历史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国歌的背景和含义;
2.听说法:通过听国歌录音和跟唱国歌,让学生掌握国歌的歌词和曲调;
3.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唱比赛,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国歌的美妙和感人。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的听唱和合唱比赛,评价学生对国歌歌词和曲调的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价学生对国歌意义的理解和爱国情感的培养程度。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国歌的美妙和感人;
2.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国歌的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俄罗斯国旗音乐教案
![俄罗斯国旗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f67d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3.png)
俄罗斯国旗音乐教案
教案标题:俄罗斯国旗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俄罗斯国旗的含义和象征
2. 学习俄罗斯国歌和其他代表性音乐
3. 通过音乐欣赏和学唱,增进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教学内容:
1. 介绍俄罗斯国旗的设计和象征意义
2. 学习俄罗斯国歌的歌词和旋律
3. 欣赏俄罗斯传统音乐和舞蹈,如卡利宾卡舞和巴拉拉伊卡舞曲
4. 学习俄罗斯民歌和儿童歌曲
教学活动:
1. 观看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和解释,了解其设计和象征意义
2. 听取俄罗斯国歌的音乐录音,学习歌词和旋律
3. 欣赏俄罗斯传统音乐和舞蹈的视频,了解其特点和文化背景
4. 学唱俄罗斯民歌和儿童歌曲,加深对俄罗斯音乐的理解和喜爱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解释俄罗斯国旗的象征意义
2. 学生能够唱出俄罗斯国歌的部分歌词和旋律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俄罗斯语言介绍一首俄罗斯民歌或儿童歌曲
4. 学生能够通过表演或展示展示对俄罗斯音乐和文化的理解和喜爱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避免产生偏见和歧视。
同时,要激发学生对俄罗斯音乐和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欣赏和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国歌的教案
![国歌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3e1f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2.png)
国歌的教案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通过国歌来表达国家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国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一份1000字左右的国歌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歌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提高他们的国民意识和爱国情怀。
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歌的基本知识,包括名称、歌词和旋律。
2.了解国歌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国歌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国民意识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1.录制国歌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国歌的歌词。
3.有关国歌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国歌(5分钟)1.给学生播放国歌的音频和视频。
2.让学生听国歌,感受国歌的庄严和激昂。
Step 2:了解国歌的基本信息(10分钟)1.介绍国歌的名称,并向学生展示国歌的歌词。
2.带领学生一起读唱国歌的歌词,并解释歌词中一些较难的词汇和句子。
3.教师演唱国歌的旋律,让学生跟着唱几遍,以熟悉国歌的旋律。
Step 3:讲解国歌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15分钟)1.介绍国歌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如国歌作为国家的象征,表达着对祖国的深深的爱和对民族的骄傲。
2.讲解国歌中一些具体的词句,如“举起我们伟大的母亲”和“英勇的决斗”。
通过解释这些词句的意义,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国歌的内涵。
3.讲解国歌的历史和创作背景,如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时间和官方颁布时间等。
Step 4:引导学生理解国歌的歌词(15分钟)1.让学生小组讨论国歌的歌词,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理解国歌中的每一个词句。
2.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国歌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汇和句子。
Step 5:师生共同演唱国歌(10分钟)1.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唱国歌,确保学生对国歌的旋律和歌词非常熟悉。
2.鼓励学生自己唱国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Step 6:展示学习成果(5分钟)1.邀请学生上台演唱国歌,展示他们学习国歌的成果。
国歌背后的故事幼儿园教案
![国歌背后的故事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b7d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6.png)
国歌背后的故事幼儿园教案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国歌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2.将国歌的意义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3.培养尊重国歌和国旗的情感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播放中国国歌,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引出本次课的主题:国歌背后的故事。
2. 课堂讲解
1.国歌的来历:讲解义勇军进行曲的来历,介绍欧洲音乐家开始为中国
创作国歌的历史
2.国歌的演变:介绍《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
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国歌
3.国歌的意义:讲解国歌所代表的意义,引导幼儿认识到国歌的重要性
3. 情感体验
1.听歌唱国歌:和孩子一起学习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2.观察国旗:带領幼儿观看五星红旗,讲解五星红旗的寓意,培养孩子
对五星红旗的感情
4. 游戏互动
1.设计小游戏:可以设置根据国歌的歌词,让幼儿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图
画,或者让幼儿模仿国家大事中的场景,增强幼儿对国歌的记忆
2.听讲评价:引导幼儿就刚才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并互相评价。
三、课后延伸
1.家园共育:可利用家园共育活动,鼓励孩子在家中演唱国歌,增强对
国歌的了解和热爱。
2.关注国旗:观察宣扬国旗,了解更多国旗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
1.幼儿能够唱出《义勇军进行曲》。
2.幼儿能够简单地描述国歌背后的故事。
3.幼儿能够表现出对国歌和国旗所代表的意义的认识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国歌的故事
俄罗斯国家杜马于2000年12月8日一致通过关于国歌、国旗和国徽的法律草案,决定把苏联时期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重新作为国歌。
前国家杜马曾通过沿用苏联国歌作为俄罗斯国歌的法律草案,但遭到包括当时总统叶利钦在内的一部分人的反对,法案因此搁浅。
这次是根据普京总统提交的议案,提议沿用苏联国歌的旋律,并重新填词。
这首歌的曲调慷慨激昂,催人奋进,影响极其深远。
普京在谈到重新用苏联国歌曲调时说:“如果有人说,不能用前苏联的标志,那我们的父母就虚度一生,活得毫无意义……”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告诫国人不能忘记过去。
民意调查中多数民众也赞成普京的提议。
而俄罗斯使用了近10年的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由于没有歌词,带来极大不便。
如在悉尼奥运会期间,不少俄运动员就抱怨,当站在冠军台上奏起国歌时,自己没法唱,只能跟着曲调哼哼,十分尴尬。
还有格林卡的曲调旋律太复杂,不易学习和记忆。
曲调还过于柔情,不能体现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气概,无法在全民中普及,这也是俄罗斯要更换国歌的原因。
应征的国歌新歌词经预选后还有150个之多,后经层层审查,曾为苏联国歌作词的米哈尔科夫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新千年,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俄罗斯人终于听到了电视台播放的配上新词的国歌。
87岁的歌词作者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苏联著名诗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的儿童诗影响了苏联几代人,至今仍是儿童喜爱的读物。
1943年他同爱尔·勒吉斯坦合写的国歌歌词被选中,1944年1月1日首次播放。
50年代苏共20大批判斯大林后,国歌歌词中删去了斯大林的名字。
后来人们还有意见,当局决定于1977年9月1日起停止使用国歌歌词。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米哈尔科夫又被指定为俄罗斯新国歌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配词,但几年也未能写出。
可就在世纪之末的最后几天里他竟为沿用的苏联国歌的曲调写出了新词。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像俄罗斯那样频繁地更换国歌。
在2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六首。
第一首国歌是奥楚普·科兹洛夫斯基的波洛涅兹舞曲《胜利的惊雷,响起来吧!》。
事情是这样的。
俄罗斯-土耳其战争接近胜利的尾声,为了庆祝胜利,1791年4月28日波将金在其寓所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席上的贵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椭圆形的大厅里聚集了五千名宾客。
两个乐队和一个合唱团由三百人组成。
女皇在号角声中缓缓人场。
接着奏起了套曲。
科兹洛夫斯基的波洛涅兹舞曲拉开了套曲的序幕,杰尔查文为这首曲子填写了歌词。
颂扬女皇的古老诗词与波洛涅兹舞曲的完美结合使作品激情高昂,这首歌很快就流行起来,成了第一首国歌。
第二首国歌产生于18、19世纪更迭时,此时俄国的军事对手已是拿破仑法国。
前一首国歌歌词显然已经过时。
1814年3月19日俄国军队占领巴黎后,在莫斯科一次乐团演奏中,皇家歌剧独唱演员什米廖夫表演了《献给俄国沙皇之歌》——《请接受胜利的桂冠》。
这首歌是借用英国国歌《上帝啊,请保护国王》的曲子。
1815年茹可夫斯基翻译了这首歌的第一段词,并以《俄罗斯人的祈祷》为题发表。
1816年皇村学校学生普希金在茹可夫斯基译文的基础上又增译了两段。
在庆祝皇村建校大会上,皇村学校学生合唱团演唱了这首配有俄罗斯歌词的英国歌曲。
同一年,康斯坦丁大公在华沙检阅部队时命令演奏这“英国”国歌。
亚历山大一世是如此地喜爱它,下令只要一见到国王就演奏它。
1818年,茹可夫斯基把最后两段换上普希金自己创作的歌词。
这样,国歌的最后歌词才算确定下来。
英国国歌不仅被俄国借用,还有许多欧洲国家——瑞典,挪威,普鲁士,巴伐利亚等也借用。
这一点触动了俄国沙皇的自尊。
1833年尼古拉一世授命宫廷无伴奏合唱团团长
著名的小提琴家和音乐家利沃夫创作一首新国歌的曲子。
后来知道,当时受命创作的还有格林卡。
利沃夫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1833年I1月23日,尼古拉一世听取了新国歌的演奏。
茹可夫斯基应利沃夫的请求为此曲谱上了歌词。
12月II日新国歌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首场公开演奏,班特舍夫第一次演唱俄国国歌《上帝呵,请保护沙皇》,1833年12月31日米哈伊尔大公签署命令启用新国歌代替旧国歌。
新国歌一直唱到1917年。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人们试图以《马赛曲》作为俄罗斯国歌,而保皇党则继续演奏《上帝啊,请保护沙皇!》。
当时也尝试着创作自由的俄罗斯国歌,但都没有成功。
只是1918年1月,苏维埃第兰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苏维埃俄罗斯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成为苏联国歌。
30年代末,苏联宣布社会主义胜利后,决定更改国歌。
当时参加创作新国歌竞赛的有40多位诗人和160多名作曲家。
评审委员会认为,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作品最优秀。
但斯大林是最后的决定人。
他特别钟爱亚力山德罗夫还在1939年谱写的《布尔什维克党颂歌》。
1943年12月配有上述老曲子的米哈尔科夫的新歌词被通过了。
1944年1月1日夜里,新国歌第一次从收音机里传了出来。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44年3月15日下令,在各地演奏新国歌,而《国际歌》成了党歌。
1944年至1945年各加盟共和国开始创作自己的国歌。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后,苏联多年演奏不带歌词的国歌。
还在苏联解体前就有人提出把格林卡的《爱国者之歌》作为国歌的曲调。
1991年苏联解体后,当局正式采纳了这个意见。
格林卡的这首曲子是以手稿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尽管原稿上没有注明日期,但其作品的构思正好符合1833年创作新国歌的那个时代。
格林卡的这份手稿是1885年芬代森从作曲家的其它稿件中发现的,此后60年无人问津,只是在1944年巴格林诺夫斯基教授才为大型交响乐团配乐,以生动的乐曲再现格林卡的构思。
但它也只是电台和电视台播放的背景音乐。
1947年,庆祝莫斯科建市八百华诞时,它才首次被配上马什斯托夫赞美首都的歌词公开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