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案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案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604493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0.png)
牛郎织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感悟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真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讲述故事(1)教师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运用。
(2)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形象(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如性格、品质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感悟主题(1)教师引导学生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角度,感悟《牛郎织女》的主题。
5.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何正确看待爱情、亲情和友情?(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共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给予评价。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过程中,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感悟主题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体现了课堂的互动性。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爱情、亲情和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5.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跑题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6.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鼓励和激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7.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8.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9.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12edc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f.png)
《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同学们,老师上完《牛郎织女一》这课,有好多想法想和你们说一说。
在讲这课的时候,老师发现大家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很感兴趣,眼睛都亮晶晶的。
可是在让大家描述故事中的情节时,有的同学说得不太清楚。
这让老师意识到,以后讲故事的时候,要多给大家一些时间练习,让你们能更流利地讲出来。
还有啊,在讨论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时,有的同学理解得不够深入。
比如牛郎的勤劳善良,织女的勇敢追求爱情,大家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
以后老师会多引导大家从细节去体会人物的特点。
通过这堂课,老师也知道了,以后要多找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
同学们,咱们一起努力,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趣!《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同学们,老师教完《牛郎织女一》后,一直在思考怎么能让大家学得更好。
这堂课上,老师看到大家积极发言,心里很高兴。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时,有的同学跟不上节奏。
可能是老师讲得太快了,没有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还有在引导大家感受牛郎织女的美好品质时,方法还不够多样。
应该让大家分角色朗读,或者演一演,这样能体会得更深刻。
以后老师会改进教学方法,多和大家互动,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同学们,咱们一起进步!《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同学们,关于《牛郎织女一》这堂课,老师有话要和你们说。
在讲这课的时候,老师发现大家都被故事吸引了,这很好。
但提问的时候,有的同学不敢举手回答,老师希望大家能勇敢一点,说错了也没关系。
还有,在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时,比如“相依为命”,大家好像不太能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
以后老师会多举一些例子,让大家更容易明白。
这堂课让老师明白了,要根据大家的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同学们,相信咱们以后的语文课会越来越棒!。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精选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cc2eb4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4.png)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
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教会孩子们些什么?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似乎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要求。
所以我想应该引导他们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孩子们通读全文,让后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能说出故事的大致情节。
在此根底上,我设计了人物评论的环节,让孩子自己阅读课文,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说说这几个人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他们认为牛郎是个勤劳善良的人;老牛是个位善解人的人;织女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学生在评论王母娘娘时有的认为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有的认为他破坏了牛郎和织女美满的生活很恶毒;有的认为她没有人情味。
当看到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时,同学们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当看到他们在七夕相会时孩子们又为他们欣喜。
学生在一句句的评说中,学生读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
孩子们的每一句评说都是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得出的体会,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语言平等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
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
王母娘娘那么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
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透过平淡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内涵。
课文语言写的很白,很质朴,但如何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呢?如“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是一个中心句,学生也很容易明白牛郎是如何周到照看老牛的。
似乎没有什么要讲细悟透。
但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根据相关点,进行复述,特别是有创意地复述,把平淡的语言说活,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复述中,领悟牛郎是个怎样的人。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反思(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5646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故事都已经有所了解,而且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并通过复述故事、编演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对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的兴趣。
美中不足的是,我对个别同学关注度不够,致使个别同学课堂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有所改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反思第【2】篇〗《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讲的是美丽善良的仙女和勤劳忠厚的小伙,历经苦难,终于拥有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多么令人神往!故事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本文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前半部分,这部分以牛郎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展开叙述。
开始,叙述了牛郎小时候的贫苦生活,他细心照料老牛,与老牛结下深厚的感情。
接着,写牛郎长大成人后,被赶出家门,和老牛相依为命。
最后,讲他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宫的织女相见,互诉衷肠,结成夫妻。
在牛郎与织女互相倾诉时,插叙了织女和众仙女在天宫没有自由的生活及下凡的经过,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通过这篇故事,学生可以对善良、纯朴的人们所受的压迫,以及对自由、安乐、幸福的渴望有所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说的兴趣;同时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和独立阅读能力。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1.名著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吗?说一说对它们的了解?(补充“四大民间故事”小知识,让学生说感受最深的一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民间故事之一:《牛郎织女》,它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2.快速阅读,把握故事情节。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171180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a.png)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分别由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衍化而来,充满神秘,充满浪漫。
而整个故事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表达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一个百读不厌的故事。
也许这就是民间文学的魅力吧,历经千锤百炼,经久不衰,是真正的艺术常青树。
如何将这样的民间文学瑰宝展现给学生,我作了如下尝试:课堂以“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为主线,分为“体会织女之决”“体会爱情之美”,“感受王母之狠,牛郎之急,织女之痛,感情之贞”三大板块,使得整堂课脉络清晰,结构流畅。
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想象说话众仙女劝告织女的情境,以此来体会织女下嫁人间的决心;在《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音乐中想象人间生活的温馨美满;想象写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互诉衷肠的感人情景。
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走入了文本,走进了语言文字,体验了主人公的情感。
以较符合课文情境的过渡语创设情境,优美的音乐渲染情境,与课文相关的古诗词、唱词等丰富课文内涵,更好的展现了文本的内涵与人物的情感。
因而学生学习投入,情动辞发,学习较有效。
许久没有上过如此酣畅淋漓的课了,但是还是感觉有明显的欠缺与不足。
课堂前半部分略显拖沓,例如《夫妻双双把家还》音乐放了两遍,另一遍纯属多余,使得后半堂课仓促,特别是体会民间故事特点这一环节匆匆忙忙,草草收场,不可谓是一个遗憾。
追寻完美的课堂,这是一个遥遥的梦吧!《牛郎织女》教学反思2《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讲述了牛郎织女相爱但却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奇幻爱情悲剧故事。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
因为学生对这个故事很熟悉,而课文语言又通俗易懂,所以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084c150029bd64793e2c94.png)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教学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讲的是美丽善良的仙女和勤劳忠厚的小伙,历经苦难,终于拥有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多么令人神往!故事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本文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前半部分,这部分以牛郎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展开叙述。
开始,叙述了牛郎小时候的贫苦生活,他细心照料老牛,与老牛结下深厚的感情。
接着,写牛郎长大成人后,被赶出家门,和老牛相依为命。
最后,讲他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宫的织女相见,互诉衷肠,结成夫妻。
在牛郎与织女互相倾诉时,插叙了织女和众仙女在天宫没有自由的生活及下凡的经过,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通过这篇故事,学生可以对善良、纯朴的人们所受的压迫,以及对自由、安乐、幸福的渴望有所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说的兴趣;同时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和独立阅读能力。
一、教学成效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1、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读过中国那些民间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民间故事之一:《牛郎织女》,它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运用上个单元的阅读速度和方法,快速捕捉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巩固上个单元的学习成果,也为引导孩子们抓关键点来总结主要内容作好铺垫。
学生们快速朗读,很快便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3、品词析句,领悟人物个性特点。
在引导学生将长文读短之后,出示阅读提示:自读自悟,本文出现了几个人物?标画相关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呢?这样一来孩子们既要用心读书,寻找准确的语言文字,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语言资料的描述中去感受人物之间的关系,为复述文章或表演或创作故事都夯实了基础。
语文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
![语文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https://img.taocdn.com/s3/m/cb7fa4e80c22590102029daf.png)
(教学反思参考3)牛郎织女上星期五,我们班学习了《牛郎织女》一文,这是一个民间故事。
它有一个特点,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
从古至今,它已经流传了一千八百多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善良人们的心灵。
学生们对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怎样让一个“老的掉牙”的故事,上出新意,使学生不仅爱学,而且更能学好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觉得牛郎是个什么样的人?”“织女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然而然就参与了课文的研读,谈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有的孩子读的特别细致,甚至从“你们”的“们”这个字中读出织女和牛郎一样善良。
有的孩子从牛郎不计较哥嫂对他的态度,读出了他的胸怀大度……对于王母娘娘,在他们眼里是心狠手辣的、是冷酷无情的、是不懂亲情的、是死要面子的……在交流中,学生对这一人物进行了批判,同时在心中确立了王母娘娘应有的形象——慈爱的、有人情味的、讲亲情的。
这就是美与丑的辨析。
有了对与错、美与丑的认识,学生也就能感悟故事的寓意。
教学中不必义愤填膺地激起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痛恨与咒骂,应该心平气和地聆听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自主评价,或颂扬或斥责。
要知道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个角度,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些客观。
二、着力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由同桌配合完成:1.你是下凡的织女,请问你为什么决心嫁给牛郎?2.和你一起下凡的姐妹们会说些什么话?3.你是怎么反驳她们的?当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时,他们会说些什么?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重点就突破了。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从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拓展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古诗《乞巧》,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学生基本明白了课文实际上寄托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a2b2cc43323968001c9254.png)
第1篇:《牛郎织女》教学反思今天,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民间故事教学新尝试。
课前我盯着教材,心想:这么长的课文,怎样教学才会既省力效果又好呢?如果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读读议议,学生肯定不会感兴趣。
这时,目光转到人物特点上,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好的想法――按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教。
课堂上,我板书好课题“牛郎”“织女”(两人中间空开了几个字的距离)后,说道:牛郎是个可怜的孤儿,在织女之前,谁和他关系最好?它们是怎么形成这样的关系的?老牛又是怎样报答牛郎的呢?从这里,你能看出老牛是个什么样的人?随着疑问的解答,学生知道了老牛的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接着看牛郎和织女。
这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他们俩分别看到对方身上什么优点,才愿意结成夫妻的?学生喜眉笑眼地浏览着课文,很快,就把这两个人的品质特点给概括出来了。
牛郎勤劳善良,织女美丽善良且心灵手巧。
在感受了夫妻二人幸福的生活后我加了一个过渡句,假如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会觉得结局是多么完美,可是天不遂人愿,此时出现了另外一个人物――王母,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马上说“坏!“”赖!”我示意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材料谈谈看法,学生在读文后用充分的证据说明了王母的冷酷无情、心狠手辣。
此时我又加了一个过渡语:牛郎织女被分隔在天河两边,假如故事到此结束,我们又会感到多么可悲,此时又出现了本文中最后一个重要人物――喜鹊,大家说说喜鹊怎么样?学生说:“很仗义。
”到此,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全部结束,用时三十分钟。
这么长的课文,能够使学生始终处在兴奋状态之中学习,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甚感欣慰。
第2篇:《牛郎织女》教学反思这篇《牛郎织女》教学反思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本次公开教学我执教的是《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它通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内涵。
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的环节上了。
关于《牛郎织女》教学反思(通用13篇)
![关于《牛郎织女》教学反思(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6c08f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1.png)
关于《牛郎织女》教学反思(通用13篇)《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篇1《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语言平等朴实,但却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
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
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
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平淡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内涵。
课文语言写的很白,很质朴,但如何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呢?如“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是一个中心句,学生也很容易明白牛郎是如何周到照看老牛的。
似乎没有什么要讲细悟透。
但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根据相关点,进行复述,特别是有创意地复述,把平淡的语言说活,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复述中,领悟牛郎是个怎样的人。
(心底善良,吃苦耐劳)然后再读课文2、3小结,学生会有更深的体会。
通过平淡的语言,引发深层的思考。
,“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姐妹们都很佩服她的勇气。
她们对牛郎织女说了许多祝福的话,便洒泪告别,飞回天宫去了。
”思考1:为什么仙女佩服织女呢?聚焦:织女爱慕的是牛郎的勤劳善良。
同时织女放弃了荣华富贵,甘愿与穷困的牛郎生活在一起。
思考2:姐妹们会说些什么祝福的话?《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篇2《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
主要讲述的是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
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
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
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课前考虑到这则故事对很多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加上课文的内容浅显易懂,语言通俗平实,自学的难度不大。
所以,由易到难,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自主探索与交流活动:层次一、自主练习复述课文,在与原文的比较品评中学习语言。
民间故事教学新尝试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民间故事教学新尝试牛郎织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3dca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1.png)
民间故事教学新尝试牛郎织女教学反思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民间故事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牛郎织女》是一则经典的民间故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牛郎织女》之前,我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恳、筛”等 9 个生字,会写“郎、爹”等 14 个字,会写“嫂子、床铺”等 25 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展开想象,能把课文中简略的地方讲具体,并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感受民间故事中人物的鲜明形象,体会牛郎织女之间真挚的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能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创造性复述故事和体会人物形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1、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牛郎织女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学生是否听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了解的牛郎织女的情节。
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课文在初读课文环节,我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学生默读的过程中,我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默读的速度和方法。
读完后,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样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也有个别学生概括得不够准确和完整。
3、精读课文在精读课文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ef8a3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0.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1】篇〗《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
本课是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说的是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非常愤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捉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最后被天河隔开,后来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一、学生自读,感受人物的特点。
因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郎织女(一)》,对这个民间故事的前半部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本课的故事语言平白朴实,又是上一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的延续,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只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的环节。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读自悟并在课文中作出批注,记录下自己的心灵火花。
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碰撞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寄托的希望。
这一环节我组织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这一环节中设计的人物包括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耳闻目染和平时的阅读积累中对王母娘娘这一形象并不陌生,牛郎、织女的形象在上一课中有所了解。
所以本环节我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说,去辩论。
让孩子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体会到《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所暗含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折射。
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地破坏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生活,是封建势力的代表,是劳动人民所痛恨的人物的代表。
本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为了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激烈辩论。
问题是:“那么王母娘娘是好是坏呢?”在孩子们争论无果的时候,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是美好的、正当的,任何阻止和破坏剥夺别人正当幸福和自由的人,我都不喜欢。
所以我认为王母娘娘是坏人。
”三、本课结束前对《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进行评价。
这样就把《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aeb04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第1篇】《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对于文中所涉及到的几个人物,学生也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围绕几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在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再次去体会感受。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小组合作完成对课文的脉络的把握,列出小标题,展示汇报后,全班一致通过“名字由来——相依为命、老牛牵线——树林相识——幸福生活——隔河相望——鹊桥相会”这样的提纲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方便复述课文。
为了降低学生复述课文时的难度,对于“隔河相望”一部分,我又引导学生按照“知道下落——发誓抓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的顺序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以分散复述课文的难点。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对于课文的结构层次,文中的人物等内容,学生都能比较好地去掌握,但是我总有一种感觉,学生好像对于任何一篇课文都不怎么感兴趣,好像都是在应付老师,没有多少的主动。
在《上好课的智慧与策略》中的“课堂教学中的师德修养”一文里,我看到这样的话“要能低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听课时最想知道什么,已经知道什么。
……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学习问题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近教师。
”读后,我陷入了沉思。
我在问自己:在上课之前,对学生我了解多少?在上课时,对学生我知道他们掌握了多少?在课后,对学生我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对于学生,我知道他们希望我怎样去教他们吗?……一连串的问题之后,我如坐针毡。
原来我的.教学是处在空中楼阁,对学生我一无所知,我怎么能上好课呢?怎么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调动起来呢?“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交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思想单向灌输的过程。
”这种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后来,我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新的知识已经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或是想知道的写在小纸条上交给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我该怎样去备课,怎样去上课。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ceff6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f.png)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教学理念】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
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
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
给学生新的知识点,高于学生目前知识水平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
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教学目标】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从叙事的角度感知__的叙事结构,主要是高潮和伏笔的处理。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前交流:《月光启蒙》中,母亲在如水的月色里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还记得那些歌谣童谣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齐背)小结:我国的民间文学真像座大宝库,数不尽的作品如珍珠一样闪烁光泽。
走进去,我们的童年便罩上了一层玫瑰般的神秘色彩。
一、导入1、齐读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的什么故事?3、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你能说说我为什么这样板书吗?4、你觉得天上人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爱情?5、小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似乎向我们暗示这样的爱情故事定会充满波折。
设计意图:课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寻爱情这一主题。
从课题入手,确定主题,整体把握文本的基调。
二、相爱原因1、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
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快速浏览默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通用20篇)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502d2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f.png)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教学反思(通用2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牛郎织女》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篇1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我重点落实了说和读能力的训练。
一、朗读能力的训练。
苏教版教材或新课程标准都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一般故事内容比较浅显,情节比较生动,高潮凸起,人物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情节跌宕起伏,比较适合朗读能力的训练。
当然有感情地朗读并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要有层次性,一般要经历读通——读懂——读出感情这么三个过程。
首先是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有感情的朗读打下基础,然后朗读和感悟相结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到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和不讲骨肉情谊,一个专制形象。
织女的非常痛苦的心情和牛郎知道织女被王母抓走后的那种心急火燎的心情。
再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重点词句,最后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
我认为朗读的指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朗读差异性,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即可。
二、要加强复述课文能力的训练。
复述课文的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往往教师会忽视了这项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不考的。
苏教版课文比较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课文都要求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必须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在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时,让学生按课文的段落层次一段一段地进行,这样降低难度,由简到难,调动学生复述的兴趣。
复述前先指导学生编列小标题式的复述提纲,供复述时参考,如: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中,抓走织女——心急火燎,携子追赶——隔河想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fe6b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c.png)
牛郎织女一教学反思引言:《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由来之一。
这个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之间跨越天河的爱情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述这个故事来传达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念和教育意义。
然而,在对《牛郎织女》一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的时候,我发现我有一些不足之处,并且意识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本文将对《牛郎织女》一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案。
一、教学目标与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讲述《牛郎织女》这个古老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 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我事先准备了一些教学材料,包括《牛郎织女》的文本、绘本、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演示等。
然而,在准备方面,我发现自己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没有充分准备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诗歌、音乐等,这样会导致教学过程显得单调和沉闷。
其次,我的教学材料过于简单,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无聊和不具有挑战性。
二、教学过程及反思1.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来进行。
我给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寓意等方面,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问答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也变得很明显。
因为讲授性质过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较低,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2. 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对《牛郎织女》的内容和寓意并不了解。
他们只是机械地讲述故事的情节,而对于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并没有掌握。
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与我的预期相去甚远。
在反思这一点时,我意识到可能是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方面做得不够好。
我没有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和讨论,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方案1. 多元化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我应该尝试使用更多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影分享、故事重构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5篇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c5600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4.png)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5篇《牛郎织女》教学反思1【教学理念】1、对故事主题的探寻。
扣住“追求幸福”这一主题,以爱情为切入点,从相爱的原因、受到的阻挠、对爱的坚守等方面梳理出问题,层层深入,带领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课文。
话题比较有冲击力,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2、对表达方法的探究。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来阅读民间故事,结合具体的文本向学生介绍关于叙事和伏笔的文学知识,学生的感性经验借助专门的名词术语,形成了理性知识。
给学生新的知识点,高于学生目前知识水平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是个提升。
3、穿插人物形象的品评。
感受牛郎织女身上的真善美;理清老牛是促成者,王母是破坏者;分析民间故事中老牛和喜鹊意象。
【教学目标】1、读懂文中牛郎织女爱情的坚贞,对幸福的不懈追求。
2、读懂文中表现的情感,古代人民借民间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从叙事的角度感知__的叙事结构,主要是高潮和伏笔的处理。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前交流:《月光启蒙》中,母亲在如水的月色里给我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
还记得那些歌谣童谣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齐背)小结:我国的民间文学真像座大宝库,数不尽的作品如珍珠一样闪烁光泽。
走进去,我们的童年便罩上了一层玫瑰般的神秘色彩。
一、导入1、齐读课题。
2、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牛郎织女之间的什么故事?3、故事的主人公是牛郎和织女,你能说说我为什么这样板书吗?4、你觉得天上人间的爱情会是怎样的爱情?5、小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一个是仙女,一个是凡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似乎向我们暗示这样的爱情故事定会充满波折。
设计意图:课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观,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因此这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探寻爱情这一主题。
从课题入手,确定主题,整体把握文本的基调。
二、相爱原因1、尽管爱的路上会有坎坷和崎岖,但是牛郎和织女还是相爱了。
他们为什么能走到一起呢?快速浏览默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e84f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0.png)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讲述牛郎织女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情感和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给同学们讲了个事儿,就说呀,我小时候在夏天的晚上,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就特别好奇那些星星背后的故事。
然后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讲故事
我绘声绘色地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从牛郎的身世,到他遇见织女,再到他们相爱被拆散,最后只能隔河相望。
(三)讨论
让同学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比如牛郎的勤劳善良,织女的美丽聪慧,以及他们爱情的坚贞。
(四)总结
总结故事的要点和寓意,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同学们对牛郎织女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我讲我小时候看星星的经历时,他们都听得特别入神。
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
不过,在讨论环节,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不够高,下次要想办法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让我对如何更好地教授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教学啦!哎呀,希望以后能把这些知识都更好地传授给同学们呀!。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优秀4篇)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7789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c.png)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优秀4篇)《牛郎织女》篇一[教学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对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教学预设]一、热门话题导入课题1、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2、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理,看谁是老师的知音。
师:情人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
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思考、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小结: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
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
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1)全体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指定的学习动作。
(2)汇报浏览得到的相关信息:人物:牛郎老牛织女王母娘娘生字:嫂棚衰趁挣扎汹舔拽新词:嫂子牛棚衰老趁挣扎波涛汹涌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
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这篇课文属于民间故事,它的特点就是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口语化,想象奇特丰富,艺术感染力强。
因此我重在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复述课文,学生感受到了故事情节的变化,抓住文章中描写人物特点的关键词句进行品析,在反复品读交流中,感受故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经典的人物形象,并对故事中各个人物能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真正了解了民间故事的表现艺术特点,领略民间故事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不足之处:故事较长,有些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理清文章结构的任务,建议在读这篇课文儿时,在理解内容上不要花费太多时间,应抓住重点词句,品析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民间故事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民心故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