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危机传染
以土耳其货币危机为例思考货币危机新理论

以土耳其货币危机为例思考货币危机新理论近年来,土耳其货币危机一直备受关注。
土耳其的货币危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危机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对于货币危机的研究和理论探讨,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以土耳其货币危机为例,我们可以思考和探讨货币危机的新理论,为未来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我们要了解土耳其货币危机的背景和原因。
土耳其货币危机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加息和全球贸易紧张关系,导致全球资金外流,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普遍贬值。
土耳其的货币危机也因此而来,其货币卢拉下跌,通货膨胀率飙升,经济增长放缓。
土耳其政府的经济政策存在问题,财政赤字高企,外债累累,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关系不协调,这些问题都加剧了土耳其的货币危机。
在传统的货币危机理论中,主要关注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汇率等因素。
针对土耳其货币危机的研究需要更多地考虑全球化、外部冲击以及国内政治经济因素。
货币危机不仅仅是货币供应量问题,更是经济结构、政治形势、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货币危机的理论框架,将传统理论与新情况相结合,建立更为完善的理论框架。
在土耳其货币危机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全球化时代的货币危机新理论。
我们需要考虑全球化对货币危机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国际资本流动更加频繁,货币危机的传染效应也更加明显。
货币危机的理论应该更加注重国际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政策,还要考虑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我们需要考虑外部冲击对货币危机的影响。
全球贸易紧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对货币危机的触发和传播都有着重要影响。
货币危机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内部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我们需要研究货币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货币危机的挑战。
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对货币危机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耳其货币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的经济政策存在问题。
货币危机的理论需要更加注重政治经济因素和制度设计的影响。
货币危机交叉传染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 ’ 1
l一 矗 ] [ 一 .
对式 ( ) 1 进行 简单 的扩展 , 可得 到 :
利 , 会使 彼此之 间更具 有贸易依 赖性 , 却 一旦发 生危 机 会 导 致 危 机 传 染 效 应 更 突 出 。 Hemu t l tSi x ( 0 7 L 研究 了 1 9 — 1 9 2 0 )2 9 2 9 3年 欧洲 货 币危 机 期 间
c n t u e y f a ca u s s e o p i g wi a h o h ro x e sv o n ci n . u h o l e r a d c mp e r p r o s i t d b i n i l b y t msc u l t e c t e n e t n i e c n e to s Th s t en n i a n o l x p o e ’ t n s n h n
we ea a y e r n l z d,a d fn n il o t g o a ec a sfe n o t a e :c n r l b est a i n a d u c n r l b e st a in n i a ca n a in c n b l s i d i t wo c s s o to l l iu t n n o to l l i t . c i a o a u o
下 形成 金 融 危 机 。Ki 1 9 )5等 通 过 韩 国 1 9 m( 9 9 L ] 97
在 两个 国家交叉传 染 的非 线性微 分 动力学模 型 :
I fz d .
k — 一 2 2 y
. 走】 』 矿 I
.
’
( 3 )
【= y 一 Y z一 口 『 T 而 — . d y l
货币危机

结论: (1)危机的原因是货币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2)市场预期在危机中的作用——预期因素决定危机 是否会发生
(3)货币危机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是投机者与政府的搏
弈过程
(4)好坏预期都是自我实现的——双重均衡
(5)防范货币危机的有效措施: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
性防范措施是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性
3、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1)货币危机的道德风险模型——麦金农、克 鲁格曼
的预期和信心的偏差不断累积使得维持稳定汇率的成本大于放
弃稳定汇率的成本时,中央银行就会选择放弃,从而导致货币 危机的发生。
政府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政府维护固定汇率制的收益:
稳定的外部环境
有助于本币信用 政策一致性的好声誉 政府决策: 收益大于成本时:维护汇率稳定 收益小于成本时:放弃固定汇率,危机爆发 货币危机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是投机者与政府的搏弈过程
(2)预期只是使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提前 (3)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是防止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
2、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成本(C)
CC(维护固定汇率的成本)
BB(维护固定汇率的收益)
0
R0
R1
利率水平
提出者:奥波斯特菲尔德
预期货币将贬值 加强市场贬值预期 益
政府提高利率 利率上升
成本上升 成本高于收
货币危机发生
东亚国家由于政府进行隐性担保,并且缺乏有效监管, 引发了金融机构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金融中介机构 对风险投资项目过度贷款,导致资产价格过度上升, 资产价格的上升又使金融机构发放更多贷款。当危机 发生时,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使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 被迫收回贷款,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
(2)货币危机的恐慌模型——戴梦德、瑞德立 克、萨克斯
货币危机理论

❖ 而且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可能并不是维持汇率 稳定的充分条件,单纯依靠基本经济变量来预 测与解释危机,显得单薄。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 两个假定: ❖ 1.政府是主动的行为主体,最大优化其目标函数,固定
汇率制度的放弃是央行在“维持”和“放弃”之间 权衡之后作出的选择,不一定是储备耗尽之后的结果。
❖ 外部均衡: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本币 贬值→ 中央银行干涉外汇市场 售出国外资本 以维持固定汇率→本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国 际收支赤字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 投机冲击:汇率预期贬值增加→ 投资者出于规避资 本损失 或是获得资本收益 的考虑,会向该国货币发 起投机冲击 购入国外资本,出售国内资本 。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假定
❖ 1、 其特点在于自我实现的危机存在的可能性; ❖ 2、即一国经济基本面可能比较好,但是其中
某些经济变量并不是很理想,由于种种原因,公 众发生观点、理念、信心上的偏差; ❖ 3、公众信心不足通过市场机制扩散,导致市 场共振,危机自动实现。
第二代模型的主要特点
❖ 成因在于预期。 ❖ 恶性循环的发生机制: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
❖ 例2 1992年秋英镑与欧洲汇率机制的基 准汇率受到投机性攻击时,相伴随的还有 意大利里拉。在史称“黑色星期三”的 当年9月15日,英镑与里拉双双退出了欧 洲汇率机制。随后,仍留在欧洲汇率机制 内的爱尔兰镑和法国法郎等都遭到攻击, 汇率发生急剧波动。
❖例3 1994年底墨西哥比索大幅贬值 时,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及东南亚的 菲律宾等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发生强 烈波动。稍后,远在非洲之角的南非 也出现了汇率动荡。
货币危机

例3 1994年底墨西哥比索大幅贬值时,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及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发生强烈 波动。稍后,远在非洲之角的南非也出现了汇率动荡。
货币危机
经济学术语
01 主要原因
03 应对方法 05 主要实例
目录
02 风险防范 04 发展比较
货币危机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危机与特定的汇率制度(通常是固定货币危机汇率制)相对应, 其含义是,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如在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或者在遭遇强大的投 机攻击情况下),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原先所 刻意维护的水平(即官方汇率),这种汇率变动的影响难以控制、难以容忍,这一现象就是货币危机。广义的货 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这一现象。
主要实例
例1九七的泰铢风波。它的严重性表现在两方面:国内一面,泰国经济将要在短期内面临一系列紧缩措施,加 税、物价控制、收缩银根等手段都将启用,已降低的经济增长率还要进一步降低;国际一面,泰铢风波传至邻国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这些国家皆出现股市汇价双跌的局势,且历时已过两月。比较六月底对美 元汇率水平,九月初,泰铢跌逾36(落幅为33%),马来西亚林吉特至2.94(落幅为17%),菲律宾比索达31.70 (落幅为20%),印度尼西亚盾过3000(落幅近24%)。一石击起千层浪,波及泰国内外经济的方方面面。
主要原因
货币金融危机发生与传播机制模型分析与应用

本 币卖出压力。 = 限的外汇储 备 尚未枯竭 时 , J j 有 这种 压力可 通过卖 出外 币一一购入 本 币的市 场操作 加 以吸收。 当外汇储备枯竭时 , 货币危机发生 。若货币危机不可避 免 , 么投机者 的最佳投 机攻 击时 问是什么 , 那 就是模 型所
要 研 究 的 主 要 问题 。
( ) 代模 型 一 一
一
代模型是针对 16 17 9 0~ 9 0年问南美 ( 例如智利 、 秘鲁等 ) 金融 危机而建立 的 , 一 其 … 表性 义献是 K m n mg a
( 99 、l d和 G re( 94 。一代模型 的基本前提是货币 当局为填补政府 财政赤字 小【 发f纸 币, 型讨 沦 17 ) F o o a r 18 ) b J 』 l 模
6 % , 兴市场经济体危机 发生次数激增 。危机使 各经济 体损失 巨大 , 救金融 系统要付 出 直接成本 , 长受 0 新 挽 而增
挫还会造成更为重大的损失。英格 兰银行 的研究 显示 : 过去 2 5年 间 , 行危机所造 成的损失平 均相 当于 G P的 银 D 1 % ~ 5 。最近几年 的新 问题是 , 5 2% 一个 国家 的危机 经常会 毫不 留情地波及 其他经 济体 , 如 19 例 9 8年 的俄 罗斯 债务违约。伴 随固定 汇率制度解体 而发 生的货 币金 融危机 , 其发生 机制 和传播途 径不仅 为 固定 汇率制度 国家关
货 币 金 融 危 机 发 生 与 传 播 机 制 模 型 分 析 与 应 用
聪
李 雪 王文举
[ 内容提要】 近些年 , 国际金 融危机 发生的频率越 来越 高, 危害越 来越 大, 于金 融危机发 生机 制和传播 途径 的模型研 关
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也逐渐增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将面临金融危机传染的风险,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并提出了我国防范金融危机传染的措施。
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一)贸易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
贸易传染机制一般分为贸易伙伴型传染与贸易竞争对手型传染,一国爆发金融危机往往表现为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使得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情况恶化,产生金融危机;对于其贸易对手而言,也可能会引发竞相贬值的货币政策,导致危机的蔓延。
(二)金融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是指,一国由于危机所致的金融市场非流动性,进而导致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另一国金融市场的非流动性,从而导致另一国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传染一般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的高联动性等特征所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系统关联向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传染模式,其传染路径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等核心金融渠道。
(三)净传染机制传染主要是由市场预期所导致的,即两个经济关系薄弱的国家,一国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投资者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也会导致危机的发生。
净传染的传导无法从宏观基本面的基础变量来解释,净传染机制是通过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发生作用的。
净传染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净传染、政治净传染和文化净传染。
(四)季风效应传染机制季风效应的传染机制是由全球化这一传导渠道和共同的外部冲击形成的,当今全球经济格局由发达国家主导,许多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于对发达国家的产品出口和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金融往来不断加强,互相投资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增长迅速。
货币危机传染性研究述评

第 9卷 第 5 期
20 0 7年 1 O月
上海财经 大学学报
J u n l f h n h ies yo ia c n c n mis o ra a g m Unv ri f n n ea dE o o e o S t F
机像传 染病一 样从 一个 国家发 展 到另一个 国家 , 而先后 有 多个 国家 陷入 货 币危机 ( so , 从 Mas n
19 a 。另一 种是认 为在 一 国发 生 危 机 的情 况 下 , 9 9) 另一 国发 生 危 机 的概 率 显著 提 高 ( i e — Ec n h
货 币危 机多发 性是 2 世 纪 9 O O年 代 国 际金 融 领域 的一 个 突 出特 征 。 1 9 年 的 欧 洲货 币 91
体系危机 、94 19 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9 7 98 19 ~1 9 年的东亚金融危机 、98 的俄罗斯货 币 19 年 危机、99 19 年的巴西货币危机 、0 1 0 2 20  ̄2 0 年的阿根廷货币危机。这一连 串的货币危机又体
机这一 均衡 状态 。相反 , 如果 未产 生危机 将发 生 的预 期 , 机就 不 会发 生 , 济 就处 于 非危 机 危 经
的状 态 。比如 由于 某些偶 然 或表 面因素 , 甚至 是谣 言 等非 经 济基 本 面 的 因素 而 造成 投 资者 预 期 资金所在 国将要 发 生危机 , 而抽 逃 资金 , 从 再加 上跟 风行为 的 出现将进 一步 扩大 资本外 逃 的 规模 , 进而 超过该 国官 方能够 支持 汇率稳 定 的 能力 范 围 , 而 出现货 币危机 。可见 , 该 观点 从 在
摘
要 : 币危 机 的 传 染性 是 第 三代 货 币危 机 理 论 的 核 ・ 想 之 一 。亚 洲 金 融危 机 后 , 关 传 染 性 的 货 心思 有
浅谈金融危机传染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金融危机传染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具有不容忽视的国际传导性,它经由各种传播途径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散,进而威胁一国的经济安全。
本文则主要对金融危机各种向外转移的渠道和机制,以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染影响一、金融危机传染机制(一)国际贸易渠道:贸易溢出效应贸易溢出效应是指一国投机性冲击造成的货币危机恶化了另一个(或几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宏观基本面,从而导致危机。
它通直接双边贸易和间接多边贸易两国际贸易渠道实现。
“直接双边贸易型”的传染机制有两种:一是一国的危机导致其货币贬值,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致使贸易伙伴的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经济基础遭到损害,最终受到投机者的货币冲击;二是一国的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其贸易伙伴的货币有效汇率上升,货币被高估,从而引发投机者的冲击。
而“间接多边贸易型”传染是指,由于多个国家出口竞争同一市场,一国的货币危机导致其货币贬值,降低了与其竞争同一国际市场的另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投机者预期这个国家货币也很有可能贬值,最终这个国家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货币贬值。
(二)国际资本流动渠道:金融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指一国发生货币危机可能导致其市场流动性不足,金融中介为规避风险开始清算其在其他市场上的资产,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进而引发另一个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抽逃行为。
这种效应可通过三个渠道在资本市场进行传导的:①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
当一国发生货币危机,该国投资者对存款的提取,会减少金融中介的流动性,迫使金融中介机构收回给其他国家的贷款或没有能力给其他国家提供新的贷款,从而导致其他国家的危机;②银行体系。
银行间的多边支付清算系统,把系统内的所有银行都联系在一起,造成了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关系,一国银行体系的危机通过清算系统会被迅速地传递到其他国家;③机构投资。
当某一地区内一国的货币遭受投机冲击,机构投资者可能将该板块货币的证券都抛售出去,从而可能引发该板块内其他国家的货币冲击。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概述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Kaminsky认为就其本质而言,这并非一场“新”危机,原有的理论成果具有说服力。
而另一些学者,例如克鲁格曼(Krugman)则认为这次货币危机在传染的广度与深度、转移及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与以往的货币危机均有显著的区别,原有的货币理论解释力不足,应有所突破。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因此产生。
克鲁格曼认为,这次货币危机对于远在千里之外、彼此联系很少的经济都造成影响,因此多重均衡是存在的,某些经济对于公众的信心的敏感度很高,这些经济的货币危机可能由外部的与自己关联并不大的经济中发生的货币危机所带来的公众信心问题而诱发。
东南亚经济经常账户逆转的原因主要在于危机中货币大幅度贬值和严重的经济衰退所带来的进口大量减少,因此,存在一个转移问题,这是为以往的货币危机理论所忽略的。
在以往的货币危机理论中,模型的构造者将注意力放在投资行为而非实际经济上,单商品的假定中忽视了贸易和实际汇率变动的影响。
因此,货币理论模型的中心应该讨论由于实际贬值或者是经济衰退所带来的经常账户逆转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资本流动逆转的需求问题。
他认为,这场货币危机的关健问题并不是银行,而在于企业,本币贬值、高利率以及销售的下降恶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削弱了企业财务状况,这一问题并非银行本身的问题。
即使银行重组对金融状况大大恶化了的公司来说也是于事无补的。
克鲁格曼在单商品的假定之下,建立了一个开放的小国经济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克鲁格曼增加了商品对进口商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分析了贸易及实际汇率汇率变动的影响与效应。
总的说来,克鲁格曼在他的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中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克鲁格曼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金融过度的概念(financial excess),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金融中介机构而言的。
在金融机构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时,过度的投资需求并不导致大规模的过度投资,而是市场利率的升高。
金融危机传播途径

金融危机传播途径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 对外贸易传染机制贸易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贸易,恶化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国际收支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
贸易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即一国发生危机通常会造成货币贬值,这既增强了对直接或间接贸易国家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又使得国内经济(国民收入) 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国外的进口。
具体可分为“贸易伙伴型传染”与“竞争对手型传染”两种。
前者是指货币贬值使得危机国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 外汇储备减少, 使得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情况恶化,产生金融危机。
后者是指使得与其有着共同出口市场或共同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国的产品竞争力相对减弱,引发金融危机。
(二) 金融领域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是指因一国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缺乏,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国家的市场流动性缺乏,从而引发该国的金融危机。
其传染渠道主要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等来实现的。
具体可分为直接金融危机传染和间接金融危机传染两种。
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发生投机性冲击导致本国市场流动性不足,通过金融中介清算其在有直接金融联系的另一国的资产,从而使得对方也产生流动性不足的压力。
而后者则是通过第三国来实现的。
第三国在两个资本市场无联系的国家都有投资,但由于其中一方产生了金融危机,会促使第三国重新估价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从这两个国家同时撤资,导致另外一个国家产生流动性不足。
(三) 预期传染机制预期传染机制是指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可能会传染。
这是由于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进而导致投机者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实现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
这种“类似”范围非常之微妙,或经济基础相似,或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甚至或是文化背景的相似。
第十章 货币危机

5.机理 预期贬值(对事后政策不一致的预期) 成本推动的 通货膨胀 成本上升, 经济衰退 抑制需求, 经济衰退
维持固定汇率,抑 制通胀,实施紧缩 的政策,提升利率
6货币贬值预期的诱因
维持固定汇 率的成本高, 放弃规定汇 率。
P331-332政治因素;对总需求的不利冲击;国外利率 的提高;大量的政府债务;国内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第二节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1.代表人物:鲍尔.克鲁格曼;罗伯特.弗雷德;彼得.M.加得。 2.理论假定: 2.1一国的货币需求稳定,货币供给由, R *)
M P
(F D ) P
2.2固定汇率下,国内利率等于国外利率。 2.3政府为解决赤字问题不顾外汇储备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央行为维持固定 汇率制度会无限制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
第十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及其基本原理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货币危机传染(略)
第一节
货币危机及其基本原理
1. 什么是货币危机?
• P325由于贬值预期引发的对货币的投机攻击使得一个采取固定汇率制度 的国家或地区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或者使得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或 地区的货币大幅度贬值。
第四节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代表人物:克鲁格曼 背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内容: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亲缘政治是东南亚货币危机之所 以发生的原因所在。 政策建议:预防措施;对付危机;危机后重建经济。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在单商品的假定下展开的。 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经济基本面;危机本身的性质,信息与公众的信心上; 金融体系与私人部门,特别是企业); •引发危机的因素不同:(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冲突;市场投机,羊 群行为以及传染效应;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及亲缘政治)
货币危机的概念

货币危机的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货币危机这个事儿。
你说货币危机啊,就好像天气突然变脸,本来风和日丽的,一下子就狂风暴雨啦!它就像是经济世界里的一场大风暴。
想象一下,货币就像是经济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角,要是它出了问题,那可真是乱套啦!比如说,货币突然大幅度贬值,哎呀,那可不得了!就好比你手里本来有一百块钱能买好多东西,结果一下子就只能买一点点啦。
这对老百姓来说可不是开玩笑的呀,辛辛苦苦赚的钱突然就不值钱了,能不着急上火嘛!这货币危机有时候就像是一场传染病,会迅速地传播开来。
它可能会让整个国家的经济都陷入困境,企业倒闭,人们失业,那场面可真是让人头疼啊!这就好像一个人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被一场暴风雨袭击,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咱再打个比方,货币危机就像是一艘大船在海上遇到了暴风雨,摇摇晃晃的,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
政府和央行就得赶紧想办法来稳住这艘船,不然可就真的要出大事儿啦!他们得采取各种措施,像调整利率啦,干预汇率啦,就像是船长努力地调整方向,想让船重新回到平稳的航道上。
而且啊,货币危机可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它得慢慢来。
这就好像生病一样,得吃药打针,好好调养一段时间才能好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得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度过难关。
咱国家也经历过一些经济上的风浪呢,但咱中国人就是有韧性,不怕困难!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想各种办法来避免货币危机的发生,或者在发生的时候尽快解决。
就说那几次金融危机吧,咱不都挺过来了嘛!这就是咱中国人的厉害之处。
那咱普通人在面对货币危机的时候能做点啥呢?咱得保持冷静啊,可别一听说货币危机就慌了神。
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别盲目地去跟风投资或者乱花钱。
咱得相信政府和国家有能力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像咱相信太阳总会出来一样。
总之呢,货币危机虽然可怕,但咱也不用过于担心。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咱中国人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呀,这点小困难算啥!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货币危机的传染及防范研究

【 收稿 日期 】 05 1-0 20— 13 【 作者简介 】陈卫华 (9 7 )男 , 苏盐城 人, 17一 , 江 华中科 技大学管理 学院讲 师、 博士生, 中科技大学南亚经济 与管理研究所成 员 研 究 方 向 : 华 财
第一 、 第二代货币危机 的观点为我们提供 了基本的分析 、 概
念框架 , 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 。但是 , 可 这两代货币危 机模 型是
在亚洲货币危机发生前就发展起来 的,亚洲货币危机 的大 面积
爆发有许 多方 面的原因和特征 ,国家问危机的快速传播是其 中
的 主要 因 素之 一 。
二 、 币危 机的传 染 货
如果 A国和 B国两个 国家 之间结构上 的联系和 国际外 溢 性使得两 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 ,货币危机也可 以从 A国向 B 国进行转移。 国际贸易具有 明显的溢出效应 。 A国货 币贬值会降 低其商 品在 国外市场上 的价格 , 这样 消费者就会增加购买 A国
努力保持汇率 的稳定 ,因此它必须要减少外汇储备来满足国外 货 币需求 的增加 , 这样外汇储备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 慢减少 , 当外汇储备耗尽的时候 , 中央银行 已经别无选择 , 只能任 由国内 货币浮动 。 与第一代危机模 型相 比较 ,第二代危机模型的核心则 在于 市场预期和实际结果 的互相影响 ,市场期望会直接影响到宏 观 经济政策 的决定 。假定一个国家的货 币政策是保持盯住汇率制 度 , 是在诸如大萧条之类 的特殊环境下会 自由浮动货币 , 国 但 外 投资者将面临着货 币贬值的可能 , 这会给他们造成损失。 如果外 国投资者认为贬值的可能性 很大 ,将会对贷款收取高风险 的额 外费用 , 借款成本将大大增加 , 资金的减少将 同时减少产出 的增 长 。这样 , 由于保持盯住汇率的成本过高 , 国会选择通过货币 该 贬值来增加总需求和就业 ,而这种贬值 又恰好反过来实现最初 投资者的预期。 最终 , 资者的预期就完成了一个 自 投 我实现的过 程: 对贬值的预期——保护 固定汇率的机会成本 的增加( 险费 风 用的增加 ) ——促 成政策的反应 ( 放弃固定 汇率 ) 实现最初 ——
货币危机的“交叉传染”及其传染途径检验——基于空间自回归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The Cross Contagious of Currency Crisis and the Test of Its Contagion Routes 作者: 邓明[1] 郭鹏辉[2]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财政系,厦门361005 [2]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页码: 23-28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6期
主题词: 货币危机 交叉传染 空间自回归Probit模型
摘要:传统的货币危机传染模型均为单向传染模型,本文利用空间自回归Probit对货币危机的"交叉传染"及其传染途径进行了研究,并且分别对货币危机传染的贸易途径和政治关系途径进行了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危机会通过贸易途径进行"交叉传染",但政治关系途径的传染并非在每次货币危机中都是显著的,政府预算赤字在每次货币危机中都会对货币危机发生概率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与风险传播机制

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与风险传播机制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金融危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连串相互关联的事件。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和风险传播机制,以揭示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是指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向其他市场、其他国家传播的现象。
这种传播效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机制实现。
其中之一是市场关联性的增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资本与信息的流动更加频繁。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金融危机时,其它国家和地区很可能受到牵连,因为全球投资者对风险有着相似的反应。
另外,金融机构也是传播危机的重要渠道。
跨国银行和跨国企业的存在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播更加迅速,一个机构的危机可能很快蔓延到其他机构,从而形成系统性风险。
其次,金融危机的风险传播机制主要包括市场套利、信息传递和行为效应。
市场套利是指投资者通过买入低估资产和卖出高估资产,从而利用危机给出的投资机会。
这种套利行为会加剧市场波动,从而传播危机。
信息传递是指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对危机的反应不一致,而那些对危机反应强烈的投资者会通过交易和传播信息,引导其他投资者的行为。
行为效应是指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受到情绪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采取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这种行为效应会放大市场的震荡,进一步加剧危机的传播。
传染效应和风险传播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了金融危机的扩散链条。
这一链条的形成,往往以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某一事件为起点,如次贷危机。
当次贷危机爆发时,其风险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
首先,爆发危机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受到冲击,不良资产急剧增加,银行不得不大量减持资产,这进一步压低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
其次,众多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和债券,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最后,金融危机传染到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
这一连串的传染效应和风险传播机制,使得金融危机不再局限于单一国家或地区,而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广泛的影响。
第八章货币危机理论

§3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二 政府行为分析
1 提高利率以维持平价的成本
1如果政府债务存量很高;高利率会加大预算赤 字
2高利率不利于金融稳定;利率过高会导致股市 暴跌 房地产价格低迷
3高利率意味着经济紧缩;带来衰退与高失业率
§3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2 提高利率维持平价的收益 1消除汇率自由浮动给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的不
a 1it*
a1
St) St
•
St
Pt Pt *
M t St St
•
Dt
a0Pt*a1it*Pt* a1Pt*
§2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二模型
Mt SRt Dt
Rt S Dt
•
•
Rt Dt
§2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三模型结论
财政需求与维持固定或盯住汇率制度之间 的矛盾不可调和
14 由于一国政局动荡或宣布实行国有化政策或经 济恶化等引起的资本外逃即为____
A 贸易性资本流动 B 金融性资本流动 C 保值性资本流动 D 投机性资本流动
§4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三结论
危机的发生原因主要有:高债务因素 相对出 口而言大规模的外币债务
四政策建议
1 控制短期债务和所有外币债务 2 暂时的资本管制
§5 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比较
货币危 机理论 侧重点
危机 成因
第一代
经济基本面 恶化
宏观政策与 维持固定汇 率的冲突
第二代
第三代
贬值预期的自我 实现
5 长期资本流动带来的积极影响之一是______ A 增加世界总产量;提高总福利 B 经济效益转移 C 加大汇率波动幅度 D 影响一国金融政策的独立性
6 属于我国外债的是______ A 补偿贸易下返销产品 B 我国境内外资银行的对外债务 C 境内中资企业向外资银行借款 D 外汇担保
金融危机传导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金融危机传导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内容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相关研究的增加,近义词混淆越来越严重。
本文就金融危机传播、传染、传递、传导与扩散这些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进行辨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为实务界和学术界规范使用概念提供帮助。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辨析相关概念比较(一)关于金融危机的定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界定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
侧重从金融指标的统计学意义上界定了金融危机的内涵。
如果从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上定义其内涵,Mishkin认为金融危机就是一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变得太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不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导向那些拥有最高效率的投资项目而导致的金融市场崩溃。
关于金融危机的定义还有很多,学术界并没有达成共识,研究角度的不同就会得到不同定义以及派生的概念。
本文研究的金融危机传导及其相关概念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现象。
(二)金融危机传导及相关概念1.金融危机的传播(spread)。
“Spread”是一个很普通常用的词汇,在文献中较为常见,主要是指传播;散布;蔓延;扩散的含义。
冯芸(2002)认为金融波动是金融系统的固有特征,金融产品的价格随着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供需变化而上下涨跌是必然规律。
因此,金融危机是一种波动,然后由波动到危机、由传播到传染的过程。
“传播”这个概念强调金融市场的内在波动性。
2.金融危机的传染(Contagion)。
在众多的关于金融危机的文献中,“Contagion”的使用频率最高。
英文含义为疾病的接触传染,运用在金融危机中采用其引伸义。
不同的理论对传染的解释差异较大,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看法。
Forbes & Rigobon(2001)认为没有一个统一的传染定义或者定义传染的方法。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金融危机的传染分三个层次:宽定义、限制性定义和严格限制性定义。
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和早期预警系统

1
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和早期预警系统
至少 10%。该定义的危机不包含被政府通过国际储备减少或增加国内利息率,成功还 击了的投机性攻击。
关于货币危机定义的说明: ¾ 虽然上述对货币危机、货币崩溃、银行危机或支付危机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危
机(除银行危机外)以本国货币将大幅度贬值,外汇储备的急剧减少为特征。 ¾ 在目前的货币危机实证研究中,对货币危机判定的有个分歧在于是否应将不成功的投机
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和早期预警系统
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和早期预警系统
[摘要]本文是关于货币危机的一个概述。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国际上比较流行 的对货币危机的定义;第二部分回顾了 70 年代至今的几代货币危机理论,包括货币 危机的传染理论;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货币危机模型及模型的原 理;第四部分是对这些模型的预测、解释力的评价;第五部分讨论了早期预警系统 EWS。全文主要是结合一些英文文献及国内对货币危机的研究进行讨论的。
二、货币危机理论6 从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来脉络看,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 以萨兰特和亨德森(Salant & Henderson,1978),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79), 弗拉德和加勃(Flood & Garber,1984)等人为代表的早期从事货币危机理论研究的学者, 以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发生在拉美国家的货币危机(如墨西哥 1973-1982 年危机,阿 根廷 1978-1981 危机)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些国家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与国内日益增 长的财政赤字和通胀压力之间的不协调性导致危机暴发的事实,提出了“第一代”的货 币危机理论模型。其核心是强调一国扩张性的国内经济政策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之间存 在着本质上的冲突,认为基本因素的恶化是汇率波动幅度增大,进而引发货币投机攻击 的根本原因。他们假定政府对固定汇率的承诺是不变的,并且在投机攻击发生时,只有 出售外汇储备这一单一的干预手段。由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与维持固定汇率之间存在 着内在的不协调性,因此单纯依靠出售外汇储备无法避免固定汇率的最终崩溃。
机构投资者行为与新兴市场的货币危机传染

兴 市场 ,基 金 的绝 对规 模依 然 很大 ,即使 不存 在 “ 群 羊 效 应” ,国际基 金 投资 份额 的微 小 调整 都 可能 引起 新兴 市 场的动荡 。二是有 关共 同基金 的数据 是最 可靠 和最 易
本文是刘骏 民教授 主持的中加合作CC P - F 课 题研究成果的 UIP NS C
一
部分。
① 一 般不 要求 养 老基 金 和对 冲基金 提 供资 产持 有状 况 的数据 ,对
其行 为 的研究 只能 建 立在对 投资组 合 变化 估算 的基 础 E
维普资讯
南开经济研究 ,2 0 0 2年第 5期
7 3
中 ,根据 内部 止损 控制 ,共 同基金经 理被 迫将 下跌 的头
机后 ,国际机构投 资 者投资组 合 的变化往 往 引发其 他 国 危机 的金 融溢 出传染 效应 大小 的重要 因素 。 的原 因有二 :一 是在危 机 的金融溢 出传染 中 ,共 同基金 投资 策略 的变化 最具 代表性 和 重要性 。19 年代 以来 , 90 通 过共 同基金 、养 老基金 等实 现的跨 国投 资急剧 增加 ,
是 什么 呢?这是 否意 味着 未来 的货 币危 机传 染效 应会越
来越 小 ?本文笔 者试 图对 机构投 资者行 为变化 因素在新
兴 市场货 币危机 传染 中 的作 用进行 理论 和实证 分析 ,并 有 人可 能决定 卖 出其 它 的亚洲 基金 ;又如 ,墨 西哥货 币 从 这一 角度 解 释阿 根廷 危 机呈 现 出的新 特点 。 危 机 发生后 ,拉美 基金 经理 可能决 定卖 出其在 巴西 的资
l9 ~ 9 9 9 7 l 9 东亚货 币危 机发生 以来 ,关 于货 币危机
及其 传染 的理论 文献 日渐 丰富 ,对 货 币危 机呈 现 出的 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货币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基础
为什么传染效应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并不明显,而在进入90年代之后却显示 出了如此大的破坏力呢? uiyguy 1.资本市场全球化 2.全球金融资产的急剧增长 3.全球货币供给缺乏有效控制 4.市场的监控功能及其误导
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为危机的传染提供了渠道; 巨额的金融资产为危机的传染准备了物质基础; 资产膨胀是危机传染的内在原因;
1997年东南亚货币危机
诚挚感谢大家的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导致了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的流动性。两个市场间 的金融联系包括:对外直接投资、银行贷款以及资本市场渠道等 等。 分为两种情况: 直接型 指两个国家有直接投资联系 间接型 指两个国家间虽无直接投资关系,但均与第三国 有联系。
净传染效应
指货币危机的传染无法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解释。两个 国家间经济联系薄弱,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并没有恶化另 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由于净传染的理论基础是第二代危 机模型,因此也被称为“多为平衡点”传染模型。
货币危机的传染方式
货币危机是否存在传染机制?
不存在:宏观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才会受到投机性冲击,经济基础稳定
的国家很少受到冲击。
存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新兴工业国家金融市场间资产价格和资本流
动的联动效应很好地说明国家间的资产流动确实存在传染性。
1、货币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基础
目 录
2、货币危机传染的原因分析 3、有关货币危机传染的实证研究
(一)多维均衡的形成 简单的国际收支模型 风险溢价模型
(二)传染过程的理论解释-----“信息层叠”理 论 “序列模仿行动”模型 信息披露模型(外在性) 贝叶斯概率信息模型 (三)净传染的类型 经济净传染、政治净传染、文化相似性净传染
Back
三、有关货币危机传染的实证研究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波及效应
指发生在一个国家的危机会使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 础恶化,致使其爆发货币危机。 波及危机的传染途径: 贸易联系渠道 金融联系渠道
贸易渠道是指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
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危机。 分为两种情况: 直接双边贸易型 间接多边贸易型
金融联系渠道是指一个市场由于危机而导致的非流动性
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则是危机传染的直接推动力。
Back
二、货币危机传染的原因分析
ps:季风效应
1.波及效应(spillover effects)
2.净传染效应(pure contagion effects)
季风效应
所谓季风效应,是指货币危机在几个国家相继爆发是出 于一个共同的原因。 具备条件: 1,引发季风效应的国家必须具备足够的影响力。 2,爆发危机的国家自身经济存在着问题。 3,各国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经济政策间难以很好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