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转让资产等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进行了规范。

该准则从收入的确认、计量、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规范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确认:已取得经济利益的流入,相应的经济利益很可能会流出企业,且收入的金额可以可靠地衡量。

其中,经济利益指的是资金、资产、股权和服务等,而收入的流入可以是现金、应收账款、债券等形式。

在计量收入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要求将收入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且不能大于相关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收入金额,也不能小于合同或协议所约定的最低收入额。

准则还规定了多种计量方法,如产生收入的销售、提供劳务等应当按照货币交换金额计量;而转让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应按照应计利息法计量。

在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会计部门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并将收入分项明细列示在利润表上。

此外,准则还对收入的相关信息披露要求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对与收入有关的政策、估计和假设进行相关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相比以往的规定,对于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和细致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准则还强调了财务报表编制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原则,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展现经营活动的真实状况,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对于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该准则的规定,确保收入的准确记录和披露,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我国财会领域中的重要准则之一,
对企业收入的认定、计量和披露提供了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从该准则的适
用范围、收入的定义、收入的计量和披露等方面对该准则进行介绍。

首先,该准则的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无论其盈利
性质与否,无论其规模大小,都适用该准则。

不过,对于金融企业和保险
企业来说,需要根据特定的准则进行收入的确认。

此外,该准则也适用于
政府机构及其他非营利组织,在等价交换中产生的收入也需要按照该准则
进行认定。

其次,收入的定义。

《收入》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增加,表现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该准则明确了收入的性质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且流入企业的资产可以
是货币或其他经济利益。

此外,为保证收入的准确计量,该准则还对收入
与其他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
具有重要地位。

该准则对企业收入的认定、计量和披露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企业应根据该准则的具体要求,合
理确定收入的范围、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密切关注相关的准则修订和解释,及时进行适应和调整,
以便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内容及对比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内容及对比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内容及对比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准则14号”)是由中国财政部和国家审计署共同发布的,于2024年生效。

准则14号规定了企业在确认与计量收入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准则14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的定义和确认:准则14号明确了收入的定义,即企业通过其日常经营活动中转让商品、提供劳务或者转让资产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企业应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确认收入,如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有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并且将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评估。

2.收入的计量:在确认收入之后,准则14号规定了相应的计量原则。

一般而言,企业应按照交易价格或交易价格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

当无法确保交易价格的可靠性时,可以采用其他可靠的方式计量收入。

3.收入相关的特殊问题:准则14号还对一些与收入相关的特殊问题进行了规定。

例如,与收入紧密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应与相关收入同时确认。

同时,企业还需关注与收入相关的退货、保修、折扣和回赠等事项,在确认收入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计量和披露。

与此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准则14号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1.定义的修改:准则14号对收入的定义进行了调整,将过去的“会计确认收入基本准则”的定义精简为现在的“流入经济利益”的定义。

这样的调整使得定义更加简明,也更加符合国际会计准则。

2.收入的确认时机:准则14号在确认收入的时机上与之前的准则有所不同。

相较于过去的准则,准则14号更加注重了收入与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的实际发生时间的关联性。

这样的调整使得财务报告中的收入更加真实、准确。

3.收入的计量方法:准则14号被强调了收入的计量方法应根据交易价格或交易价格的公允价值来确定。

这种调整使得收入的计量更加客观、公平,更加符合市场行为规范。

总体而言,准则14号的出台主要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提高中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新收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学习与应用

新收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学习与应用

新收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学习与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2024年12月发布实施。

该准则规定了企业在交易发生时如何确认与计量收入,以及如何确认与计量与收入相关的应收款项和其他交易先于或者后于确认收入的交易。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分别是新准则的学习与理解、新准则的应用和新准则的影响。

其次,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注意准则的具体要求,根据所属行业和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新的收入准则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参考销售合同或者其他交易,根据交易条件和收入的实现程度,进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收入准则要求按交易价值的可靠度“来确定收入的金额。

对于有折扣、退货等不确定因素的交易,需要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提前准备。

此外,对于长期合同和服务合同还应注意,根据交易情况按照百分比法或完成法来确认、计量收入。

对于不同情况和行业的企业,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了解适用于自身企业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应用。

最后,新准则的应用将对企业的报告质量和经营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新准则的应用将使企业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更加准确和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准确的财务信息和真实的经营状况将有助于企业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提高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同时,新准则的应用将推动企业对内部管理的改进,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然而,新准则的应用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对于新准则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和压力。

因此,企业应充分准备,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准确和及时地应用新准则。

综上所述,学习与应用新收入准则是企业正确处理收入相关事项的基础。

通过学习与理解新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准则的核心精神和基本原则,掌握准则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以确保准确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准则的具体要求和自身情况进行操作,理解适用于自身企业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一、前言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颁布,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会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企业管理者、会计从业人员以及财务分析师而言,了解并正确应用会计准则第14号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以及提高财务报表透明度至关重要。

二、收入概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同时能够增加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流入。

其实现取决于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交付、客户对商品或劳务的享有权利以及合同中约定收入的条件。

三、收入确认原则1. 在会计准则第14号中,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条件,即企业应当能够确信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将产生经济利益流入,并能够可靠地计量交易对价。

企业也应当能够可靠地计量所交付的商品或劳务的价值。

2. 对于长期合同而言,企业应当能够可靠地估计合同履行所需的成本,并且能够保证合同履行将最终实现经济利益流入。

3. 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每应收账款与实际收入的比率,来进行收入确认。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能够清楚地估计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并能够可靠地计量实际收入。

四、收入确认时点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确认时点取决于交易的性质。

一般而言,在客户对商品或劳务享有权利以及与客户之间达成交易的时刻,企业即可以确认收入。

2. 对于长期合同而言,由于交易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收入的确认时点将取决于合同履行的进度。

企业应当通过合同履行的进度来进行收入确认,并保证所确认的收入与实际履行的工作量相符合。

五、收入的计量1. 对于确定交易对价的问题,企业应当同时考虑到所交付商品或劳务的单价以及交易数量,以确保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

2.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中,还对于退货和折抠等问题的计量进行了详细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计量,并保障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六、其他相关问题1. 在会计准则第14号中还明确规定了一些相关的审慎原则,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当充分考虑客户偿付能力、商品或劳务的退货风险以及合同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

《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解释财政部 2006-07-27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日常活动的判断;(2)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3)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4)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5)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

一、日常活动的判断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一)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

(二)工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售原材料、对外投资(收取的利息收入、股利收入)等,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

(三)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二、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构成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重要条件。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

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形成的经济利益。

(二)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或实物的交付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或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如大多数零售商品。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解读新收⼊准则重⼤变⾰与实务应对【新收⼊准则问世——久旱之⽢霖】主要内容⼀、现⾏收⼊准则的缺陷⼆、新准则收⼊确认的核⼼原则和主要内容变化三、新准则收⼊确认的精髓——“五步法”模型解析四、新准则五步法模型的具体应⽤与实操(核⼼重点)五、特殊交易的收⼊确认和计量的具体规定(核⼼重点)六、新准则下合同成本的确认七、新收⼊准则实施的后续影响专题⼀现⾏收⼊准则的缺陷(1)实务中风险与报酬转移判断难度较⼤【案例分析1】C公司向某公司销售设备,C公司负责将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交货并于设备出⼚前进⾏⾃检,货物到达现场后购货⽅验收合格⽀付合同⾦额的80%,现场安装调试合格在⽀付10%,剩余的10%作为质量保证⾦,质保期满且⽆质量问题,结清余款。

如何确认收⼊呢?分析:C公司把设备交付后未能取得合同⾦额⼤部分款项的收款权,仅转移了实体风险,未转移市场风险,因此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并未转移。

购货⽅现场验收合格后,80%合同⾦额的收款时间可以确定,主要的市场风险转移给购货⽅,该合同的商品销售收⼊应在交付并经对⽅验收合格后确认。

【案例分析2】D公司向某公司销售漆包线,D公司负责送货并承担运费,合同规定货物灭失的风险在购买⽅最终检验合格前由D公司承担。

每⽉6号根据上⽉送货和验收情况付款。

如何确认收⼊呢?分析:此业务的特别之处在于对毁损灭失风险的约定。

按照《合同法》,商品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后⼀般应由购货⽅承担,但本业务约定交付后验收前此项风险仍然由销货⽅承担。

这⼀约定使得在商品经购货⽅验收合格前,销货⽅既未能转移实体风险,也未能转移市场风险。

购货⽅验收合格后,这两项风险均转移给购货⽅,收⼊应当在购货⽅验收合格后确认。

【案例分析3】C公司向某公司销售设备,C公司负责将设备运送⾄指定地点交货并承担运费,货到⼀个⽉内⽆问题,⽀付货款30%,安装调试后⽀付60%,剩余的10%作为质量保证⾦,质保期满且⽆质量问题,结清余款,货款付清时设备的所有权转移。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该准则的发布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在确认和计量收入时的做法,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经济活动的本质以及会计的基本原则。

以下是对该准则的解读:一、收入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明确了收入的确认条件,即存在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可能性,收入的数量可靠可衡量,并且与收入相应的成本已经或将要发生。

这意味着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实际的经济利益,以及能否合理计量收入。

在收入的确认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还对一些特殊情况给出了具体的规定,如收入的确认时间、商品销售中的特殊情况等。

这些规定有助于企业在具体操作中遵循准则的要求,确保收入的合理确认。

二、收入的计量在确定收入金额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了几种计量方法,如交易价格法、成本法、实现法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进行收入的确认。

在收入的计量时间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了应当根据收入的实际发生时间进行计量,而非委托代理或居间服务的实质为提供时间的方式的,应当按照以时间为基础的方法进行计量。

这一规定有助于企业在确认和计量收入时考虑实际经济活动的本质,避免不合理的计算。

三、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影响的因素风险和所有权的转移是确认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应当根据控制权的转移、实际所有权的转移和经济利益的转移来确定风险和所有权的转移。

这一规定有助于企业在确认收入时确定风险和所有权的转移时间,从而更准确地计量收入。

收入的可预见性是确认收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应当根据可靠的证据来判断预估收入的可预见性。

这一规定有助于企业在确认收入时考虑市场的不确定性,并根据可靠的证据进行预估,避免对未来收入进行不合理的确认。

退货和折扣是影响收入计量的因素,《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退货和折扣应当在收入计量时进行预计,并在确认过程中予以调整。

这一规定有助于企业在计量收入时充分考虑退货和折扣的可能性,并在确认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2024年修订)《收入》是财务会计领域的一项重要准则,指导企业如何确认和计量收入。

本文将对该准则进行解读,详细介绍其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并分析其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影响。

一、背景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修订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多样性。

修订的目标是提高准则的适用性、统一性和标准化水平,促进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规范性。

二、主要内容《收入》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收入的确认时间:根据成交控制原则,收入应在企业将商品或服务交付给客户并且具备实际支配权时确认。

2.收入的计量:收入应以商品或服务的公允价值计量,且应扣除任何现金折扣和提供给客户的其他优惠。

3.收入的划分:将收入划分为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两类,根据交易的性质和实质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分类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

4.合同:对于涉及合同的收入,应根据合同规定的交付条件和支付条件进行确认和计量。

5.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企业应根据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收入,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变动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

三、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修订对企业的会计实务和财务报表产生了重要影响。

1.收入确认时间的变化:准则强调按照成交控制原则确认收入,使得企业不能仅凭合同签订或发货确认收入,而需要进一步考虑商品或服务的实际交付和实际支配权。

2.收入计量的规范化:准则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收入,这需要企业对商品或服务进行合理估计和核算,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四、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修订将对企业的会计报表产生以下影响:1.收入确认时间和收入计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利润表的收入和成本的计算,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盈利水平的调整。

2.合同的重要性将导致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合同管理和控制,遵循准则的要求进行合同的签订、执行和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一项会计准则,用于指导企业在收入计量和报告方面的会计处理。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进行详细解读,内容包括该准则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收入的定义和确认、收入计量和报告、准则的影响等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在收入计量和报告方面的会计处理,确保收入的相关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这个准则的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过程,无论企业的规模大小、所有制形式或者经营模式。

收入在本准则中被定义为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能够增加所有者权益的经济利益流。

这个定义强调了收入必须是由经营活动产生的,并且增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在确认收入的时候,企业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包括:收入的发生时间可确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有收入的所有权或支配权;收入的相关费用和负债能够可靠地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收入的计量应当符合以下原则:收入应当按照实际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计量;收入应当按照发生时间点或者时间段计量;收入应当以货币计量;收入应当按照经济利益的流失程度计量。

根据这些原则,企业在确认收入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交易的实质、货币的收付、费用和负债的计量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应当根据实际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将收入分配到适当的会计期间,并根据实际交易或事项的性质和要求,分别计入收益或者公允价值变动中。

收入的报告主要包括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两个主要财务报表。

企业应当根据财务报表编制制度,将收入和相关的费用和负债分别计入这两个财务报表的相应科目中。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实施将对企业的会计处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实际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合同的形式。

其次,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地计量和确认收入,以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2017《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2017《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

2017《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将现行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现行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在某些情形下边界不够清晰,可能导致类似的交易采用不同的收入确认方法,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修订后的收入准则采用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来规范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并且就“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在某一时点”确认收入提供具体指引,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目前收入确认时点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二)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现行收入准则要求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并且强调在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实务中有时难以判断。

修订后的收入准则打破了商品和劳务的界限,要求企业在履行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三)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现行收入准则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仅提供了非常有限的指引,具体体现在收入准则第十五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有关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规定。

这些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实务需要。

修订后的收入准则对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要求企业在合同开始日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合同所包含的各项履约义务,按照各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相对单独售价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项履约义务,进而在履行各履约义务时确认相应的收入。

(四)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修订后的收入准则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例如,区分总额和净额确认收入、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售后回购、无需退还的初始费等,这些规定将有助于更好的指导实务操作,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指导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如何计量和确认收入的准则。

该准则规定了收入的定义、确认条件、计量基准、确认时间和关联事项等内容,旨在确保企业按照公允价值和实现性原则计量和确认收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首先,准则对收入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可以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各种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提供利息、股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

准则进一步明确了确认收入的条件。

首先,企业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的金额;其次,与收入相对应的经济利益或潜在经济利益应当与企业发生相应风险和控制权的转移有关联;最后,收入的实现应当是经济利益被实现或有可能被实现的标志。

在计量基准方面,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收入。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在知识able、意外ble和愿able的情况下,交易各方合理地协商而确定的价格。

准则还对确认时间做出了规定。

基本准则是,收入应当在经济利益或潜在经济利益与企业发生风险和控制权的转移相应的时间确认,同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此外,准则还关注了与收入相关的关联事项,包括退货、保修、折扣和客户回报等。

对于这些关联事项,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估计,并将其合理分摊到收入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一项重要的准则,它规范了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如何计量和确认收入。

准则对收入的定义、确认
条件、计量基准、确认时间和关联事项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将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度和可比性,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最新版)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最新版)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 况,判断履约义务是在 某一时段内履行还是在 某一时点履行。
识别 合同
识别单 项履约
义务
确定交 易价格
分摊交 易价格
确认 收入
履约义务,是指合同 中企业向客户转让可明 确区分商品的承诺。
可明确区的条件:客 户能够从该商品或劳务 本身收益;该承诺可单 独识别
企业应当在合同开始 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 务所承诺商品的单独售 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 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 义务。
新收入准则主要涉及科目简介
1.本科目核算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预计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 2.本科目可按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3.合同取得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取得成本时,借 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对合同取得成 本进行摊销时,按照其相关性借记“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结转的合同取得成本。 5. “合同取得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是否超过一年或一个正 常营业周期,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中填列。 6.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减去“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科目中 相关的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发生,且该事项实质上不受客户或企业控制; 合同承诺的对价金额与现销价格之间的差额是由于向客户或企业提供融资利益以外的其他原因所导
致的,且这一差额与产生该差额的原因是相称的。例如,合同约定的支付条款是为了向企业或客户 提供保护(质保金),以防止另一方未能依照合同充分履行其部分或全部义务。
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应付退 货款
新收入准则主要涉及科目简介
合同 资产
1.本科目核算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有条件的应收)。 仅取决于时间流逝因素的权利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是中国财政部颁布的一项会计准则,旨在规范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收入确认和计量。

准则强调了收入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评估起着关键的作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在确认收入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收入必须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关。

这意味着企业应当有能力控制或支配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并且有望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其次,收入的确认应当基于可靠的测量。

企业应当根据事实和证据来确认收入,并且能够合理地估计其金额。

第三,收入的确认应当与相关费用相匹配。

这意味着企业应当将与收入相关的费用进行相应的确认,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另外,根据准则的规定,企业在计量收入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收入的计量应当基于交易价格。

交易价格是双方协商一致的价格,通常是购买或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金额。

其次,如果交易价格无法可靠确定,企业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计量方法。

但在使用其他计量方法时,企业需要充分披露其使用原因,并确保计量结果公允和可靠。

最后,企业在确认和计量收入时需要密切关注与税收相关的规定和法规,以确保遵守税务部门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准则的执行将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并促使企业更加合理地管理和控制其收入。

此外,准则的实施还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制定和实施将推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并为企业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旨在规范企业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以下是对该准则的详细解读。

首先,收入的定义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这一定义明确了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即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而非投资者投入或捐赠等非经营性活动的产物。

其次,收入的确认标准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的核心。

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这两个条件确保了收入的确认既具有经济实质,又具有可操作性。

在收入的计量方面,企业应当根据收入的性质和交易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计量基础。

常见的计量基础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等。

企业在选择计量基础时,应当考虑交易的性质、市场条件、相关成本和效益等因素,以确保收入的计量既合理又准确。

此外,企业在报告收入时,应当按照收入的性质和交易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披露。

例如,企业可以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类别,并在财务报表中分别列示。

这样的分类和披露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收入来源。

最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还对收入的会计政策变更、错误更正等特殊情况作出了规定。

企业在变更收入确认政策时,应当遵循相关准则的要求,并对变更的影响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

同时,企业在发现收入确认和计量的错误时,应当及时进行更正,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更正的性质、原因和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框架,用于规范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通过遵循这些准则,企业能够确保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按照准则14号,企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以及利息、现金流入等。

收入的确认是指确定企业应计入当期利润的金额的过程,通常根据收入的实现程度和收入的可靠性进行判断。

首先,根据准则14号,企业应当确认收入的基本条件是:(1)交易对方确认并同意支付;(2)收入额可靠可以被合理计量;(3)企业已经或将来有权收取相应的经济利益;(4)与交易对方之间存在一个相应的服务或交付义务。

其次,根据准则14号的规定,收入的确认方法包括:(1)交易金额法,即以交易对价作为收入金额;(2)完成百分比法,即按照项目完成度判断收入的确认时间和金额;(3)收入发生法,即按照现金流入时间确认收入的金额;(4)其他合理方法,即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合理的确认方法。

准则14号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收入确认准则。

其中,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主要根据是否转移了商品的所有权和风险确定,提供劳务的收入确认主要根据是否完成了相关劳务的义务确定。

同时,准则14号还明确了与收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的确认方法,以及对于收入的交叉销售和考核条款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准则14号对于虚拟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下的收入确认问题也进行了详细规定。

对于虚拟经济中的虚拟产品、虚拟货币以及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广告收入等,准则14号提出了一些特殊的确认要求和方法。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了企业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准则和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准则14号的要求,合理确认和报告收入,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准则,于2024年12月发布,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该准则共分为8个章节,涵盖了收入的定义、确认、计量以及报告等方面。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收入的定义本章详细阐述了收入的含义。

收入是指实体通过出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出租、租赁资产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货币或货币等价物的增加,可以导致企业的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准则还对收入的确认原则进行了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收入的得到具有确定性、收入的得到能够量化、收入的得到与企业的责任完全无关等。

第三章:收入的确认本章主要介绍了如何确认收入。

准则规定,在交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确认收入,交易条件包括已经将经济利益转移给买方的责任、经济利益的数量能够可靠确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进行计量等。

准则还详细阐述了资产交换、服务提供和利息、租金等不同类型的收入的确认原则。

第四章:收入的计量本章重点讨论了收入的计量方法。

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实质经济事项,合理选择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

根据准则,收入可以根据交易价格、实际成本、可确认的可变现净值、市场价格等进行计量。

准则还对收入的未来现金流量、收回资产成本和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了计量方面的规定。

第五章:收入的报告第六章: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本章主要探讨了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准则提供了一些实例,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如何应用准则进行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准则还注意到了收入不能与企业的资产进行混淆,以及应当将收入确认与相关成本匹配等问题。

第七章:其他有关问题本章涉及了一些与收入有关的其他问题。

准则明确规定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将收入的调整归因于非交易性因素。

准则还对收入的出租、租赁、金融工具方面的处理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规定。

第八章:附则本章是对收入准则的一些补充说明和解释,主要是一些定义和规范的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以下简称“准则14号”)是由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一个重要准则。

该准则规定了企业应如何确认、计量和报告收入。

准则14号的出台,对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质量,加强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理解和判断,推动企业发展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准则14号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应该在实质发生交易的时间点上确认收入。

准则14号明确了收入的定义、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和报告要求。

首先,准则14号明确了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等。

准则14号要求企业将收入确认为经营成果,并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其次,准则14号规定了确认收入的条件。

准则要求企业能够可靠地衡量收入的金额,并能够合理地预计经济利益将流入企业。

在确认收入时,企业需要考虑到与收入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进行相应的计量和披露。

准则14号还规定了收入的计量方法。

准则规定收入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实际收到的金额是指企业在交易发生时可以合理预期收到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准则要求企业在收入确认的同时,将相应的费用、成本和税费等与之相关的金额一并计量和报告。

总的来说,准则14号明确了企业应如何确认、计量和报告收入。

该准则的出台对于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质量,加强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理解和判断,推动企业发展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认真遵守准则14号的要求,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和可靠。

同时,监管机构应严格监督和检查企业对准则14号的执行情况,确保准则的有效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解读新收入准则重大变革与实务应对【新收入准则问世——久旱之甘霖】主要内容一、现行收入准则的缺陷二、新准则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和主要内容变化三、新准则收入确认的精髓——“五步法”模型解析四、新准则五步法模型的具体应用与实操(核心重点)五、特殊交易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的具体规定(核心重点)六、新准则下合同成本的确认七、新收入准则实施的后续影响专题一现行收入准则的缺陷(1)实务中风险与报酬转移判断难度较大【案例分析1】C公司向某公司销售设备,C公司负责将设备运送到指定地点交货并于设备出厂前进行自检,货物到达现场后购货方验收合格支付合同金额的80%,现场安装调试合格在支付10%,剩余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质保期满且无质量问题,结清余款。

如何确认收入呢?分析:C公司把设备交付后未能取得合同金额大部分款项的收款权,仅转移了实体风险,未转移市场风险,因此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并未转移。

购货方现场验收合格后,80%合同金额的收款时间可以确定,主要的市场风险转移给购货方,该合同的商品销售收入应在交付并经对方验收合格后确认。

【案例分析2】D公司向某公司销售漆包线,D公司负责送货并承担运费,合同规定货物灭失的风险在购买方最终检验合格前由D公司承担。

每月6号根据上月送货和验收情况付款。

如何确认收入呢?分析:此业务的特别之处在于对毁损灭失风险的约定。

按照《合同法》,商品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后一般应由购货方承担,但本业务约定交付后验收前此项风险仍然由销货方承担。

这一约定使得在商品经购货方验收合格前,销货方既未能转移实体风险,也未能转移市场风险。

购货方验收合格后,这两项风险均转移给购货方,收入应当在购货方验收合格后确认。

【案例分析3】C公司向某公司销售设备,C公司负责将设备运送至指定地点交货并承担运费,货到一个月内无问题,支付货款30%,安装调试后支付60%,剩余的10%作为质量保证金,质保期满且无质量问题,结清余款,货款付清时设备的所有权转移。

如何确认收入呢?分析:此业务约定标的物风险转移的时间为货款付清时。

商品交付并经购货方验收合格后供货方取得合同金额的大部分收款权,市场风险已转移,但是合同约定毁损灭失的风险仍由销货方承担,因此实体风险在购货方验收合格时未转移,收入应当在货款付清毁损灭失风险转移给购货方时确认。

结论:上述三个案例分析说明“风险与报酬转移法”比较抽象,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难度,“风险”与“报酬”转移与否不容易判断;实务中比较复杂,存在较大的职业判断力,需要较深的专业知识。

(2)在实务中,企业经常通过合约安排蓄意满足“风险与报酬转移法”的五个条件或随意调节“完工进度”来操纵利润,未能充分反映经济交易的实质;【案例分析4】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盈利主要依靠绿化苗木的销售,根据其招股书,公司的重要销售客户有:昆明鑫景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昆明润林园艺有限公司、昆明滇文卉园艺有限公司、昆明自由空间园艺有限公司、昆明千可花卉有限公司、昆明天绿园艺有限公司;在2004-2007年上半年报告期内销售额合计分别为8504万元、6849万元、5281万元、3495万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02%、43.56%、27.83%、26.33%。

但是在绿大地上市后不久,这些大客户就集体出现销售退回行为,绿大地2010年接受监管层调查中承认,2008年苗木销售退回2348万元,追溯调减2008年2348万元营业收入和1153万元净利润;而2009年苗木销售退回金额更高达1.58亿元,这直接导致该公司当年巨亏1.51亿元。

分析:这种行为明显地就存在着通过故意安排合约形成假的销售收入达到粉饰报表,上市闯关的目的。

——案例来源:徐亦姗新浪财经评论《业绩是可以调出来的:会计调节锦囊详解》(3)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新兴产业层出不穷、营销模式日新月异、支付结算方式日益复杂,营销模式多样,抓住准则漏洞。

【案例分析5】刷单成为潜规则!警惕新兴行业中收入确认难题刷单就是公司打钱给帮助刷单的人进入淘宝等第三方平台购买其公司的产品,然后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吸引更多的人来买它的产品,但刷单产生的订单并非真实销售,此举不但虚增了公司的收入,还欺骗了消费者。

但从准则角度来讲并不能说出这样的做法哪里不合规,快速变化的商业模式与天然滞后的会计规范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大多数电商公司依赖于天猫、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通过刷单行为提高一些商家在电商平台的销售排名,因为排名对产品的知名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可以预见到,只要电商业务的重心依赖于淘宝、京东第三方平台,刷单行为就不会停止。

整个电商行业,以及直播、手游等存在类似竞争格局的新兴行业,将不可避免的陷入相关问题的泥潭。

(4)建造合同周期长、变数多,从而导致收入确认最核心的指标“完工进度”无法精确核算;解读:现行准则完工百分比法有三种测定方法:按时间确定;专业人员测定;已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这三种方法都有自己的自身缺陷。

比如按总成本计量,可能大量的原材料购买会急速推高完工百分比的比例,但实际上从价值贡献的角度,可能最后的系统组装、软件嵌入才是价值链的核心,而这部分对应的成本可能很低,这种状态下采用已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计算完工百分比不一定能恰当反映出价值贡献过程。

新准则考虑了商品的性质,采用产出法、或投入法确定恰当的履约进度。

产出法是根据已转移给客户的商品对于客户的价值确定履约进度;投入法是根据企业为履行履约义务的投入确定履约进度;无论哪种方法,实际上都是一种综合判断,不再过分强调成本总量和劳务总量的刚化标准,而更强调符合企业经营特点的实质判断。

(5)“风险与报酬转移法”、“完工百分比法”在确认理念上存在重大差异,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销售商品又提供劳务,销售原材料的同时负责运输、销售软件后继续提供技术支持、设计产品同时负责生产等业务。

现行的收入准则规定,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

然而,随着交易事项的复杂,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区分。

现行收入准则中的“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处理”不能反映交易的实质。

(6)收入计量上的缺陷【案例分析6】甲公司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的一家购物网店,消费者通过该购物网站向供应商购买商品,供应商直接向消费者交付商品。

合同约定:消费者通过该购物网站向供应商购买商品时,甲公司按售价的10%收取佣金,商品价格由供应商定价,消费者通过该网站向供应商支付货款,货款由网站暂时锁定,消费者收到商品并确认验收后再向供应商支付。

甲公司在安排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之后没有进一步的义务,如果商品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由供应商与消费者协商退还。

思考:甲公司如何确认收入?是以货款还是以手续费?分析:(1)A公司不是向客户提供商品的首要责任人,供应商是首要责任人;(2)A公司不承担运输或退回的存货风险,供应商承担了存货风险;(3)A公司不具有商品定价权,供应商具有商品定价权;(4)客户需预付货款,不存在信用风险;(5)A公司以交易额的固定比例收取佣金。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A公司并未承担与销售商品相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属于代理人,仅应以所收取的佣金确认收入。

【案例分析7】B公司与客户签订了一份专用设备的采购合同。

B公司和客户商定设备的具体规格,并由B公司与供应商C公司沟通来制造该专用设备。

B公司同时安排供应商直接向客户交付设备。

在向客户交付设备时,合同条款规定,B 公司分别与客户和供应商商定设备的卖价和买价。

B公司向客户收取货款,并向客户开具发票,付款期为30天。

B公司的利润是售价和买价的差额。

合同约定,B公司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质保,就设备的缺陷要求供应商进行调整,但是,B公司需要对因规格错误导致的设备调整承担责任。

问题:B公司如何确认收入?分析:(1)B公司对合同的履行承担主要责任。

尽管B公司将制造分包了出去,但其对确保设备符合与客户订立的合同中指定的规格承担最终责任。

(2)B公司承担了设备的存货风险,因为即使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及发货前承担存货风险,B公司也要对因规格错误导致的设备调整承担责任。

(3)B公司具有设备的自主定价权,并且所赚取利润的金额相当于与售价和买价的差额。

(4)B公司承担了向客户收取货款的信用风险。

(5)B公司并未以固定佣金形式收取对价。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B公司在该设备销售中,属于主要责任人,应以应收客户款项总额确认销售收入,以向供应商支付的设备价款确认销售成本。

结论:正是在实务中会计从业者遇到了这些问题,同时会计准则制订者也越来越意识到现有的收入准则确认计量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对现行准则予以重新审视,切实解决实务问题同时也是与国际惯例趋同的要求。

专题二新准则收入确认的核心原则和主要内容变化(一)收入确认的模式和理念发生了改变新收入准则对所有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采用统一的收入确认与计量模型,改变了现行准则区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和建造合同并采用不同收入确认方法的规定。

新收入确认模型将收入确认时点与履行履约义务挂钩,企业能否确认收入取决于其有无履行合同中的履约义务,而判断履约义务是否得以履行时,强调“控制权转移”而非现准则规定的“风险报酬转移”,当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权时,表明企业已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

我的理解:新收入准则的游戏规则核心思想是说:收入的实现应以合同为基础确认(“合同模型”),即,收入应以合同约定的履约义务为基础,在卖方履行了履约义务,向客户交付了承诺商品或服务时,才有底气确认收入。

收入的计量应以合同交易价格为基础,而不是以当前脱手价格为基础。

例如:电信企业的日常活动主要包括移动业务、宽带业务、终端销售、信息与通信技术业务(简称ICT)、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简称IDC)等,通常以各类套餐或营销案安排(如终端捆绑计划、保底合约、存费赠费活动等)呈现给客户,大多涉及多重交易安排。

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按照识别的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的商品或服务的独立售价的相对比例来分配交易价格,对电信行业的收入确认金额以及数据支持系统将带来较大的影响。

【案例分析8】某电信公司向客户推出捆绑计划,客户花4500元购买某牌子的一款手机,并约定通信服务合约期限为2年,每月保底套餐金额为98元(包括语音220分钟、流量1G),电信公司向客户赠送1200元话费,获赠话费按月平均返还,即每月返还赠费5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