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c0c2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f.png)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校外实习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
校外实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营和职场经验,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还面临着实习机构匮乏、实习内容单一乃至实习经验不足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外实习的发展,我们需要建立更为优质的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建设方案2.1 基地选择建设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首先需要考虑实习基地的选择。
基地的选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企业实力优秀的企业实力是校外实习基地的首要选择条件。
优秀的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的实习资源和行业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和实践教育机会。
(2)企业声誉企业的声誉是一个企业能否成为实习基地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秀的企业通常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和企业形象,能够为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实习环境。
(3)实习环境建设优质的实习基地需要考虑实习环境的优劣程度。
优秀的实习基地应该具备良好的实习环境、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实习条件,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
2.2 实习项目建立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需要考虑实习项目的设置。
优秀的实习项目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性实习项目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特点。
不同的学生需要的实习项目不同,实习项目需要具备多样化、丰富化的特点以满足各个学生的需求。
(2)实践性优秀的实习项目应该注重实践性。
通过实践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营和行业特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针对性实习项目需要针对性明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课程需求和职业规划等综合因素考虑实习项目的选择。
2.3 实习管理优质的实习基地需要建立完善的实习管理体系,以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
实习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评估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估机制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习效果,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完整版)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完整版)实习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68b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d.png)
(完整版)实习基地建设方案一、背景实习基地建设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实习教育, 实习基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建设一所合适的实习基地, 以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二、实习基地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参与实习, 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丰富教育资源。
实习基地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 通过建立实习基地, 可以大大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增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
实习基地使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 学生在实习期间将直接接触企业的各个领域, 这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运营方式及市场需求, 对未来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实习基地的建设内容1.选址实习基地的选址非常重要, 必须考虑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环境和能源供应等因素。
一般而言, 实习基地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 同时还要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2.人才队伍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并且要招聘一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人才, 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效果。
3.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 如实验室、技能培训设备、实践中心等。
建立实习基地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 因此教学设施的规模应根据实习需求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
4.课程设置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进行详细的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 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 勾画出实习的阶段性目标,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
5.互联网平台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已经成为目前最重要的教育平台之一,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因此,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 需要建立一个互联网教育平台, 以支持学生的在线实习,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2c3f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6.png)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校外实基地是一个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软硬件资源,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
学生在校外实基地进行在职实,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自我教育,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
校外实基地的优秀文件,是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保证,应该期望办好。
保持校外实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对于充分发挥校外实基地的应有作用,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总体目标1.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培训和专业实践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需要数量和质量并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4.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
5.建立健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评判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黉舍教学资本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本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本利用率,实现多赢。
2.构造原理1.互利原则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不同的功能定位。
学生在实基地实,虽然为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问题。
然而,实基地的场地和设备的直接使用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不可避免地会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
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远开展,黉舍应该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本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效益。
比方,高校教师被用来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培训。
利用黉舍的智力资本,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
它甚至与企业结合项目,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研讨解决难题,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效益。
2.专业匹配原则。
校外实基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与黉舍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匹配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匹配度。
在校外实基地的建设中,除了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之外,重要的是确定企业能否为学生实提供相应的设备、实环境和相应的专业实内容。
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93c0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9.png)
师范学院实习基地建设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教育的推进,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师范学院,建设一个实习基地是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举措。
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提供给学生实践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教育人才。
二、建设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教育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2.提高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提供先进的教育设施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3.促进师范学院与实践基地之间的合作。
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促进师范学院与实践基地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实践基地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
三、建设内容和方式1.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实习基地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教育楼,里面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物品,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同时,还要提供具备良好住宿条件的学生宿舍,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居住环境。
2.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与实践基地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师范学院的师资力量。
可以为实践基地的优秀教师提供教研和培训机会,通过师范学院的专业指导和支持,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技能。
同时,可以邀请实践基地的教师来师范学院进行讲座和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教学知识。
3.实习机会的拓展:与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可以与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真实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其实践能力。
四、推进策略1.制定详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和时间表,确保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与实践基地的合作,就建设方案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3.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拨款,以确保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4.建立健全实习基地管理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实习基地的管理职责和学生的权益保障。
校企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校企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8d5c89b89680203d82565.png)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
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中职学校传统的封闭模式,对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以说,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工学交替与校外工学交替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加大创新力度,发展和完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促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健康发展。
学校专业组负责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的具体指导、检查、评估以及重大问题的处理。
本专业负责各班级学生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原则坚持“互利互惠、共同建设”的原则。
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地研发机构可与学校一起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工作。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实习基地建设要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能完成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和安全。
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
实习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方面得到提高。
二、组织与管理校外实习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其管理按实习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要有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
校外实习基地的调整应经合作双方同意。
对协议到期的实习教学基地,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与成效,可办理协议续签手续。
要加强对校外实习基地的指导与管理,建立健全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制度,协助企业解决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实习基地做好建设、发展、培训的各项工作。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cc2f7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7.png)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鲁政发〔〕49号《有关加紧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旳意见》(如下简称《意见》)颁发, 以提高质量为关键,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不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目前和此后旳重要工作任务。
为深入贯彻贯彻会议精神, 积极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学院已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目旳管理考核体系。
现结合我院实际, 系制定与山东昆仑瓷器有限企业校企合作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贯彻《意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地方支柱产业为依托, 以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 以淄博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为目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拓展服务社会旳能力, 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充足发挥学校在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增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旳重要作用,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二)合作原则1.育人为本原则: 这是主线性原则。
校企合作旳出发点在于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 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合格旳高职毕业生。
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旳企业,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2.合作共赢原则: 共同受益是校企合作旳基础。
要通过搭建合作平台, 加强互动, 共同推进学校发展, 增进企业生产经营, 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获利。
3.实事求是原则: 我系旳校企合作尚处初级阶段, 在同企业旳交流和合作过程中, 必须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开拓创新、勇于探索, 要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 能产生最佳效益旳合作模式, 切忌好高骛远, 盲目求大求全。
4、服务性原则: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我院办学旳重要职能之一, 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旳前提和基础, 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旳高下。
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使用方案
![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使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11a7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2.png)
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使用方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
为了让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提前接触实践,提高实践能力,许多学校开始着手建设和使用实习实践基地。
那么,学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方案应该如何制定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一、基地选址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第一步是选址。
选址应该根据学校的定位、学科设置、实践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基地应该便利学生就近实习,远离学校的基地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其次,基地应该尽量符合学科设置,比如医学院可以考虑选择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工科学院可以选择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
最后,基地的产业环境也应该符合学校的实践需求,比如商学院可以选择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农学院可以选择农业企业合作等。
二、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实习实践基地的核心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等资源,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确保基地的功能和设施得到充分的满足。
比如,基地应该配备完善的实验室设施,提供实习教材和学习资料,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同时,基地还应该配备专业的导师,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基地管理基地建设完毕后,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基地管理包括对实践环境的维护、学生的管理和教师的管理等方面。
首先,基地应该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和维修,确保实践环境安全和舒适。
其次,学生的管理应该做到细致入微,例如学生的出勤、学习情况的记录和管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实践活动并取得实践成果。
最后,教师的管理也是基地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教师的职责和权益,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四、基地与企业的合作基地与企业的合作是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ea6d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d.png)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L互惠互利原则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
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
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
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
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
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7.专业对口原则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
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1832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4.png)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一、概述校外实践基地是高等学校在校外建设的实践教学场所,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建设目标1. 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通过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企业实习、社会调研、科研实践等,以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和经验。
2. 融合校内外资源: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3.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重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设内容1. 建设实训场所: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应包括各专业的实训场所,如实验室、工作坊、实验工程中心等,以满足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需求。
2. 建立合作机制: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参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共享资源和成果。
3. 提供专业导师: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培训,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和提高实践能力。
4. 制定实践项目:为学生制定不同专业的实践项目,包括实习项目、科研项目、社会调查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5. 建设学生交流平台:建立学生交流平台,让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实践经验、分享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四、实施方案1. 确定建设地点:选择适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地点,考虑到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2. 确定合作单位: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进行洽谈,确定合作方,制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和利益分配。
3. 资金筹措: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包括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等方式,确保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营。
4. 设备设施购置: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购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确保实践基地的设施完备、设备齐全。
5. 人员培训与管理:培训实践基地的管理人员和导师,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实践基地的有效运行。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3篇)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70c7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d.png)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
二、建设目标1. 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4. 为学校相关学科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建设内容1. 实践教学基地规划(1)基地规模: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
(2)基地布局:分为实验区、实训区、教学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2. 实践教学设施建设(1)实验区: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满足各学科实验需求。
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等。
(2)实训区:建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训室,如机械加工实训室、电气控制实训室、汽车维修实训室等。
(3)教学区:配备多媒体教室、研讨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4)办公区:设立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3. 实践教学课程建设(1)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2)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实训课程、课程设计等。
(3)编写实践教学教材,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4.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5. 实践教学管理(1)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过程。
(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定期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四、建设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完整版)实习基地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完整版)实习基地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da0bb10912a21615792948.png)
实习基地建设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撰稿人:叶茜茜一、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发扬“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坚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专业技能,造就优秀人才”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既能在一线顶岗上岗,又有较高综合素质,能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指导和管理的实用人才。
二、规划原则1、现实性原则在学院现有的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既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扩展性,要积极创造必要的实现条件。
2、体现特色原则在规划中强化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的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技能教育,积极将相应学科的较新技术引入到实验实习课程中,保持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形成有特色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模式。
3、重点发展原则专业实习基地发展应突出重点,带动全局,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与先进技术接轨、与企业生产发展实际接轨的发展方向,促进实习基地建设。
4、与先进技术发展协同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的本质是课程建设,在传统理论课程基础上,专业课程需紧跟市场脉搏,及时捕捉技术革新动态,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软技术,与时俱进,把较先进的专业技术教授给学生。
三、实习基地建设发展思路根据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制定经济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3年规划,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需求”的时代精神。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学科平台,坚持以培养创新型的应用人才作为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基地与学科一体化建设,实现建设“品牌基地、一流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建立校企之间新型的协作机制,从而建设稳定、多元化的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习经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实习基地建设,使校企达到互惠的目的,从而使基地成为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纽带。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71c227cc175527072208b5.png)
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一)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二)专业教学需要的生产实习基地;(三)其它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点)。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
(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
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的原则。
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
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
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f4c42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7.png)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促进学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确保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见习、实习落到实处,全面规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特制定旅游服务与管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学校和基地双方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企业领导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原则上每个实习基地应能同时容纳10人以上集中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
3.全面规划、协调发展,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提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各专业科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要求每个专业必须建立能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条件的科和专业,还要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4.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均安排专人负责,在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应在合作协议中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5.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原则上由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组负责管理与协调。
二、学校职责(一)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专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总体计划,对全校各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
2.协助各专业科联系实习实训基地,督促各专业科和专业组建立相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负责审查已经联系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有关的合作协议。
4.协助各专业科做好有关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聘用等方面的工作。
5.对各专业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使用情况以及实习实训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年度评估与鉴定。
(二)旅游专业组工作职责1.旅游专业组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负责选择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单位,有关单位洽谈具体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事宜。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3篇)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25df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a.png)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教学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个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建设目标1.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2. 优化资源配置:整合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3.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三、建设内容1. 基地选址与规划(1)选址: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备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教学实践基地的选址。
(2)规划:根据基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办公区等。
2. 基地设施建设(1)教学区:建设教室、实验室、研讨室等教学场所,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2)生活区:建设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3)实验区:建设各类实验室,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
(4)办公区:建设行政办公、教师办公、学生事务等办公场所,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转。
3. 资源整合与共享(1)校内资源整合:整合校内各类实验室、设备、师资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校外资源整合: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合作,引进校外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4. 产学研结合(1)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与科研院所合作:与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对国内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调研,了解先进经验,为本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方案(3篇)
![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c7438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e.png)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计划共建一个集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实践基地。
本方案旨在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确保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顺利进行。
二、基地建设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2.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服务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4. 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基地建设内容1.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1)实验室建设:建设具有先进水平的实验室,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需求。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
(3)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 教学资源建设(1)开发实践教学课程:针对各专业特点,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2)建设实践教学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
(3)建设实践教学案例库:收集整理国内外实践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实践参考。
3. 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水平实践教学人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2)开展实践教学培训:对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3)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教师实践教学积极性。
4. 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设(1)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过程。
(2)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3)加强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制定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安全。
大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大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a865cb52acfc789ebc9ac.png)
(一)一、建设目标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2级法律文秘实践教育基地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与校外法律实务部门的共同合作与建设,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
二、组织机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2级法律文秘实践教育基地在本院领导下,由法学院、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究中心、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若干校外共建单位共同组成。
基地以法学院为依托,成立包括法学院院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共建单位有关负责人在内的项目执行小组,作为基地的常设职能机构。
基地共建单位包括: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广州市天河区检察院等。
三、管理办法我院与校外各合作共建单位共同制定《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2级文秘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7号),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就业能力,结合我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以及人才成长规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地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以“强化理论训练,重视实务技能,树立正义信仰,提升社会责任”为基本教育理念,在社会分工日趋明确和法学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坚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第三条基地在中山大学领导下,依托法学院和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若干校外法律实践部门共同建设。
以法学院院长为负责人成立实践教育基地执行小组,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法学实验示范中心负责人、各共建单位有关负责人等为小组成员,共同组织和实施法学实践教育。
第四条基地在组织实施实践教育过程中,应当遵循中山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以及中山大学有关教学管理规定。
教学实践基地方案(3篇)
![教学实践基地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603f5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7.png)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促进教师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3.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共同发展。
4. 提高学校在实践教学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方案内容(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 实践教学基地选址:选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区域,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实践教学基地设施:建设实验室、实训室、工作室、实践基地等,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软件。
3. 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 课程设置: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实践性强、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的课程,如实验课、实训课、实习课等。
2. 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课程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实践报告、实践答辩、实践作品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 引进企业专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专家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2.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3. 教师实践: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科研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素质。
(四)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知名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2. 产学研结合项目: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培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d228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f.png)
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是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的场所,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更好地提升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本文将提出一套全面的建设方案,以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二、基地选址与规划1.选址原则:靠近学校,交通便利,环境宜人;2.规划设计:建筑布局合理,考虑实训场地及教室的划分;3.设施配套:确保提供必要的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等;4.环境景观:注重绿化,创造宜人的学习环境。
三、设备设施配置1.实训设备:根据不同专业需要,提供相应设备;2.软硬件设备:提供各类电脑、图像处理设备等;3.多媒体教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方便实时展示。
四、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优秀师资:吸引行业内专业人才;2.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一步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3.专家指导: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指导实习实训工作。
五、实训课程与项目设计1.课程设置: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合理的实训课程;2.项目设计: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和能力,设计不同项目;3.企业合作: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实习等活动。
六、实训管理与服务1.管理制度建立:建立规范的实训管理制度,完善各项流程;2.安全保障:确保实训场所和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3.实训服务:提供学生实训期间的生活及教育支持。
七、实训成果评估与展示1.学分认定:制定学分认定标准,评估学生实践能力;2.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实践经验;3.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必须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经验。
八、实习实训交流与合作1.院校间交流:与其他院校建立实习实训经验交流机制;2.企业合作: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互利共赢;3.校企合作项目: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九、实际应用与示范基地1.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2.示范基地:将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成校内外示范项目;3.创业孵化: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871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0.png)
基地建设方案公司简介**公司是由**(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属于中外合作企业,1996年成立,占地2万多平方,员工120多人。
主要从事烘焙食品的生产,包括中秋月饼、食品馅料、中式点心、广式糕点等。
其中每年生产月饼中秋月饼20多万只,馅料20多吨,年产值近6000万。
**公司由香港拥有五十年馅料及糕点生产经验的名家“莲蓉大师”***先生亲自主理,于一九九七年荣获了“首届全中国烘焙莲蓉金奖”,该公司从最传统的纯正白莲蓉、纯正红莲蓉、生油豆沙、南枣蓉、红枣蓉、绿茶蓉、南瓜蓉、瑶柱海鲜蓉、蒜香肉崧蓉、五仁金腿、咖啡蓉、各种水果酱和制作冰皮月饼专用的馅料“绿豆蓉、白雪蓉”等系列,到精心研发的无蔗糖馅料等新产品,以及于一九九八年起全国独家首创,颜色晶莹翠绿,口感浓郁芳香独特的“纯正金翡翠莲蓉”馅料,无不以其风味之独到,品质之卓越而驰名遐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及欢迎,为中外各大饼食名店所采用。
该公司已连续八年成为香港地区冰皮月饼馅料销量冠军。
**公司现有四条全自动糕饼成型线、德国进口旋转炉、四条全自动糕点包装线、自备高低温冷冻生产车间,采用杀菌循环送鲜风系统。
公司一直采用先进设备,专注生产优质食品,产品用途广泛,品质深获业界人士及客户一致推崇。
于1997年荣获"首届全国烘焙金奖",2008年成功取得SGS国际认证公司颁发的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及HACCP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国际认证。
该实习基地的建设方案如下:一、良好的管理与沟通机制的建设良好的管理与沟通机制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的润滑剂,加强校企管理和沟通机制的融合,能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形成共同发展愿景,并在合作中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
我们**学院与**有限公司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管理与沟通机制。
具体内容如下:1)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由系内教师管理过渡到实习基地的兼职教师导师制的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
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
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
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
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
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
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
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
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
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
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4.动态发展性原则
由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
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5.示范引领性原则
打造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特别是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继续深化改革,职教体系日渐完善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更应选择具有一些规模企业,保证学校和企业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进
行高质量合作。
或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 以其作为实习基地的中心, 再选择几个相关企业作为基地的拓展。
随着现代企业的结构和类型的变化, 以前那种集中在一个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且效果也不理想。
三、建设内容
1.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训、实习和顶岗实践。
2.组织学生参观和进行现场教学,根据不同专业带领学生深入到作业现场,了解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任务。
3.带领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到的实例进行分析,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
4.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职业责任心、纪律性、沟通表达、企业文化、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5.校企合作组织科技项目开发,设计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
四、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分解
重点专业名称
校外实习基地
数量
承担学生实习
人数
技术服务项
目
采矿技术8家600人3项
电子商务3家100人4项
数控技术应
用7家700人4项电子技术应
用8家394人5项其中,采矿技术专业在保持原有的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之外,继续拓展新的合作企业和合作领域,同时为企业提供诸如采煤作业规范和水灾、瓦斯灾难预防与治理等专业培训;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建立
校外实习基地,完成网店美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服等岗位能力实习实训。
同时,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为合作企业、社区组织等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为其他兄弟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培训;数控专业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合作企业开展刀具刃磨、量具使用、零件测绘等岗位技能培训,为兄弟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进行授课技巧、专业技能和大赛指导方面的相关培训。
五、校企职责
1.校方职责
学校在实习前把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送达实习基地,并与基地有关人员共商实习措施。
根据实习基地的需求,提供专业对口、数量充足的实习学生。
实习结束后学校可优先向实习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
为实习基地来校宣传、介绍、双向洽谈提供便利。
委派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实习管理检查工作,并认真履行《实习协议书》中所赋予的职责。
为实习基地在职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项目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2.企业职责
合作企业委派相应的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生实习的日常管理、实习考核工作。
学生若有违反实习纪律等情况,及时与学校联系沟通;学生实习结束前,按学校提供的《实习成绩评定表》做好每位学生的实习考核及评定工作。
妥善安排实习师生的教学、实习工作以及住宿、生活等。
负责实习师生的安全和规章制度教育,并签定实习安全协议。
向学校提供本基地招聘实习生的需求信息及相关信息,如实习部门、实习岗位、工作时间、岗位要求等。
对学生进行岗前考核筛选,确定基地实习学生,并与学校和实习学生共同签订《实习协议书》。
根据生产实际,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岗位和工作,并按照《实习协议书》做好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实习的顺利完成。
为实习学生提供一定的岗位或生活补贴,具体金额由基地双方协商决定。
六、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1)成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基地建设事宜。
(2)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顶岗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
(3)组成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构成的实习教师队伍,具体负责专业实习指导,以及校外实习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校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及顶岗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和学生管理等工作。
(4)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车间主任、指导师傅、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
(5)各个小组的人员配备齐全,分工明确,职权清晰,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校外实习的指导和管理任务。
2.机制保证
(1)制度机制。
为保证合作办学的高效运行,从微观层面需完善相应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工作规范条例,如企业实训项目与校内课程成绩置换制度的弹性学分制、教师下厂实习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研发的的科研管理制度、实习学生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实训制度等。
(2)运行机制。
将项目管理的思想融入到校外实习基地日常运行之中,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强化阶段化管理、量化管理和优化管理,改革原有的扁平化垂直式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项目组,设立项目经理、课程经理,赋予相应的职、责、权、利,对合作办学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进行管控,提高合作办学的绩效。
(3)监控机制
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是提高校外实习基地质量的重要保障。
合作方须根据重庆市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遵循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走向,严格接受相关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坚决避免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和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赚取实习费用的“利益主义”。
监控内容包括校企合作合同条款的履行情况、双方的合作意愿及态度、专项资金的使用、合作项目进展、上报材料的真实性等。
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客观的评价和科学量测。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除了保证全面、合理、可行和可量化之外,更应考虑不同的时空条件下评价指标的更新,评价对象可包括学校、学生、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
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普查和抽样相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并辅以相应的奖惩和完善策略。
3.资金保证
学校提供充足的专项资金投入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项目研发、软硬件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日常运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