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派武侠小说

合集下载

新派武侠小说

新派武侠小说

新旧武侠中“侠”的不同:新“侠” 特征
梁羽生:旧武侠中的侠,多属统治阶级的鹰犬,新武侠 中的侠是为社会除害的英雄,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新武侠大多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剑仙斗法、门派纷争、 镖师与绿林仇杀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 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剔除了旧武侠的鬼 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迹严格限制在“人体潜能”的 范围内;缺陷在于侠客英雄超人化,缺乏现实主义深度, 商业化,故事套路化。
瑞安为第二次高潮。这个时代也就是大武侠时代。
新武侠小说诞生的具体情况
1954年,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白鹤派发生争执,在报纸上互 相攻击,后相约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
和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为了门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脚相争。
这场比武经港澳报刊渲染而轰动香港。陈文统朋友《新晚报》 总编辑罗孚为满足读者兴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报上预告将 刊登精彩的武侠小说。第三天《新晚报》推出署名“梁羽生” 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此为新武侠小说之始。随之, 梁羽生初露头角,轰动文坛的“新派武侠小说”出现,其笔 名梁慧如,又心慕宫白羽,故名梁羽生。
新旧武侠中“侠”的不同:新对旧的超源自越一、纠正旧武侠的疾患;

二、具有浓厚丰富的传统文化涵量;
三、思想、艺术上广为借鉴,勇于创新。

武侠小说发展历程:新派武侠小说
20世纪50年代,旧武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流行化(通 俗化)潮流中,嬗变为新武侠。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 表的写虚构的历史上的武侠故事为内容的一个文学流派, 后来又有台湾的武侠文学作家古龙入伙,于是将他们并称 为“新武侠三大家”。新派武侠小说指新文化运动后,武 侠小说在新文学的影响下,开始白话创作后的新样式。这 个时代名家辈出,以梁羽生为开端,以金庸为高潮,以温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

70年代以前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拓荒期香港新文学真正崛起是在1927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到香港,香港的报刊开始纯粹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

《伴侣》创刊和“岛上社”创办标志着香港文学的真正诞生。

30年代香港新文学杂志大量涌现,其中以《红豆》月刊(1933年12月创刊)影响最大。

而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则是侣伦。

二、40年代1937年抗战爆发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内地作家和文化人避难香港,在港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如鲁迅、许地山等人来此讲学,茅盾等人来此创办杂志,从而掀起了香港第一次文学创作高潮。

具体表现在:(1)创办文艺刊物,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立报·言林》,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星座》等。

它们大大活跃了香港文坛。

(2)以创作影响、带动本土青年作家,如侣伦、舒巷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

1939年3月26日,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南来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绩,如茅盾、萧红、许地山的小说,茅盾、楼适夷的散文,戴望舒、徐迟、袁水拍的诗歌,许地山、萧红的戏剧等。

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香港的新文学。

抗战结束,1946年内战爆发后,一大批作家第二次南来,阵容比第一次更为强大,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等。

他们在香港创办杂志,组织文社,开设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3从西化与继承看新派武侠小说的兴衰

3从西化与继承看新派武侠小说的兴衰

《从西化与继承看新派武侠小说的兴衰》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罗云学号:10215070913摘要:武侠小说是中国的国粹,学术界对武侠小说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武侠将武侠文本中的时间虚化,注重侠义与武功,苏州大学汤哲声教授便主张武侠小说包括“武、侠、情、奇四大基准。

”①狭义的武侠研究者侧重于将武侠文本故事时间严格限制于民国初年及其以前。

与民国旧派武侠小说截然不同的是,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继承传统、旧派武侠小说精髓的同时,大胆积极引进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写作技巧,乃至借鉴影视剧本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将现代主义文化注入传统文学之中,带来新一轮武侠文学的复苏与鼎盛,继梁羽生、金庸之后,台湾的古龙掀起新一轮创新变革,使武侠小说进一步扩展写作空间,然而古龙引入的侦探模式、硬汉形象、诗化语言,只在他的创作中形成经典范式,只有他能弥补西化后的继承矛盾,古龙成功驾驭新派武侠小说的巨大转舵,他从语言风格与个人主义入手,进行较为完善的修订,但是未能很好被后来者模仿借鉴乃至利用发挥,从而使新派武侠小说几乎后继无人,这既有文学消费市场的转变因素,又有新派武侠作家自身局限原因。

就新派武侠自身而言,笔者认为新派武侠文学的没落始自于“西化有余,继承不足”本文侧重于研究它的式微原由。

关键词:西化;继承;新派武侠小说;兴衰创新是新派武侠小说得以繁荣崛起的巨大推力,但物极必反,当吸收西方现代文学技巧超过了作家控制水平,形式主义的审美必然压制传统文本情节,从而导致文本的文化内涵受到排挤。

从一定意义而言,是古龙将武侠文学推向另一个叙事审美巅峰,但也是他将武侠文学引入歧途,造成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古龙写作之时面对梁羽生与金庸两个经典作家,想从武功与侠义入手超越二者,机会渺茫,于是他十分巧妙地吸收西洋文学优势,引入个人主义、硬汉式英雄、诗化语言甚至是诗歌体排序结构,成功避开梁羽生式的江山儒侠形象,绕过金庸式“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崇高典型。

梁羽生及其新武侠小说简介课件

梁羽生及其新武侠小说简介课件
梁羽生及其新武侠小说
• 一、生平简介: •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2年生于广西蒙山 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 很好的传统教育。 • 抗战胜利后,他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学 国际经济,49年定居香港,供职于《大 公报》。他平时爱看武侠小说,还常常拉 了查良镛交流心得。
• 1952年一台雷声大雨点小的白鹤派与太极 拳的打擂,《新晚报》为了再造声势扩大 发行,遂请这位著名的武侠迷写连载小说, 这就是新武侠小说之始的《龙虎斗京华》。 • 因为他写随笔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时又心 慕白羽,那就叫梁羽生好了。1983年8月 完成《武当一剑》后解甲封刀,一共是32 年,作品35部,160册,1000万字。
• 三、作品分析: • 1 .武功描写大致可表现为四 个方面: • A.注重表演; • B.重视道德; • C.蕴含哲理; • D.雷同单调。
• • • • •
2、人物。三组类型: 风流俊雅的少侠; 千姿百态的女侠; 作恶多端的魔头。 3、诗词:多而且精。
• 4 、爱情“言情”是新派武侠小说 内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侠骨 与柔情,如同筋缠丝绕般地交织在 一起,难解难分。新派武侠小说, 实可看作“武侠言情小说” 。
• 如果说新武侠小说是由金庸发扬光大 而达到顶峰,进入纯文学的高雅层次; 那么,这一努力则开始于稍稍早于金 庸的梁羽生,梁羽生因此成为新武侠 小说的“鼻祖”。
• 二、创作:梁羽生的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 《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 传》、《云海玉弓缘》、《冰川天女传》等。 • 如此浩繁的卷帙,研究界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 按创作脉络分为早、中、后三期;一是按描写的 特定历史时代分为唐、宋、明、清四大分支。这 四股支流作品分别反映唐代游侠生活,宋代中原 豪侠抗击辽、金的斗争,明代侠士领导义军反抗 暴政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斗争,以及清代侠义 之士和各族人民团结反清斗争。 • 推荐作品:《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 《《云海玉弓缘》。

大侠的家国情怀与游侠的潇洒自由——金庸vs古龙小说比较

大侠的家国情怀与游侠的潇洒自由——金庸vs古龙小说比较

大侠的家国情怀与游侠的潇洒自由——以金庸与古龙例对比港台武侠小说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目录:一、引言 (3)二、人物塑造的含蓄与外露 (3)(一)大侠的成长与高手的寂寥 (3)(二)人物内在的矛盾 (4)(三)侠客年龄层次 (5)三、精神内涵 (5)(一)个群关系处理不同 (5)(二)故事背景:历史再现与时空虚构 (6)(三)情节主线不同 (6)四、创作形式 (7)(一)语言风格:古典雅丽与简炼灵动 (7)(二)文体改进 (8)五、小结港台武侠小说的对比 (9)[摘要]金庸、古龙与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七十年代初,金庸封闭后,古龙更是以“接班人”的身份出任了《明报》撰稿人。

但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有着各自明显的特征,这很大程度与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关。

本文通过分析金庸、古龙对笔下主角的塑造,对比二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以及作品表达的思想内涵,从而对比港台武侠小说。

[关键词]金庸、古龙、主角塑造、精神内涵、港台文学一、引言从上世纪50年代,武侠小说在经历了梁羽生的开拓之后,终于在金庸手中发展到顶峰,无论是小说结构、人物塑造、情节模式都已经成熟。

就在读者认为“金庸之后无可看武侠小说”之时,出现了武坛怪才古龙。

古龙不仅以“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口号叫嚣武坛,更以坚实的创作超越了梁羽生而问鼎武坛,成功在金庸归隐后挑起武侠小说的大梁,并把他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在古龙最鼎盛的时期,七十年代初期,金庸封笔,尽管古龙以“接班人”的身份出任金庸之后的《明报》武侠撰稿人,但读者不难发现,古龙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模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

有人说,这是因为金庸以写武侠为副业,每部作品都能够得到精心的设计和修改;而古龙以武侠小说为生计,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

我认为上述原因虽对作品精致度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足以造成两人作品在多个方面的差异。

对比二人的人生经历,金庸虽后居香港,但他早年的求学经历和社会责任感早已把他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在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下,他笔下的不少人物也都带有明显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而古龙少年时的不幸遭遇所形成的狂放、热情而又孤独、古怪的性格使他成为武侠界的奇人、怪才;台湾的“孤儿”地位和“孤儿”文化,也对他笔下侠客的孤独、寂寞的情绪有很大影响。

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
返回
金,盛极一时,北宋进贡,蒙古称臣。但是到 了后来,蒙古崛起,金盛极而衰。被封赵王的大金 国六王子完颜洪烈,知金国国势衰微,想挽狂澜于 既倒,有灭大宋,平蒙古之心,按他的话说:“然 而小王却雄心勃勃,不自量力,想为我圣上立一大 功。”(第八回《各显神通》)于是他打起了抗金 英雄岳飞临死前,在狱中写成的遗书的主意,千方 百计,挖坟掘墓也要弄了来。他得意地说:“想那 岳飞用兵如神,打仗实是厉害得紧。要是咱们得了 他这部遗书,大金国统一天下岂不是易如翻掌吗?” 大宋的文化遗产岂能让金人得去,这不是文化交流, 如果被人抢了去,那他们是用来杀我们国民的!所 以一场抢夺与保卫之战拉开了。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一个岁末,风雪之 夜,南宋军官段大德在大金赵王完颜洪烈的授意下,率兵洗劫 了都城临安郊外的牛家村,从山东逃难来此的郭啸天、杨铁心 两家惨遭横祸,家破人亡,已怀有身孕的郭、杨两位夫人,一 个逃往蒙古大漠,一个被劫持到金都王府,从此天各一方。全 真教道士丘处机与江南七怪相互约定,分头寻找并教导两家的 后人郭靖、杨康,十八年后在嘉兴醉仙楼一决高下。由此江南 七怪万里追踪,深入大漠,6年之后,终于找到了寄居草原的郭 靖母子,并悉心教导天资愚笨的郭靖。 18年后,郭靖奉师命南下。目睹了大难不死的杨铁心一家 劫后重逢,然而杨康却拒不认父,杨铁心与妻子勉强逃出王府, 最终仍被迫双双喋血街头。遭遇人生巨变的杨康,虽也曾心神 激荡,左右摇摆,但在患得患失之余,仍贪恋富贵,终于认贼 作父,靖、康兄弟不得不分道扬镳。其后,杨康不断玩弄机巧, 伤人害命,但杨铁心的养女穆念慈仍一心痴恋于他,苦苦追随, 直到杨康受到匪夷所思的命运恶报,惨死在嘉兴铁枪庙中。
金 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 ),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 企业家,社会活动家。1924年3月 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作 为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被誉为武侠小说家的“泰山北斗” 和“绝代宗师”,“金大侠”和 “查大侠”。是《香港基本法》主 要起草人之一,曾荣获香港“大紫 荆勋章”。他与古龙、梁羽生并称 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 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 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

第五章 50-70年代香港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该时期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概况。

掌握刘以鬯、金庸的小说创作特色与成就。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香港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文学正是在这一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产物。

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摊开香港的地图,就看见那地形是一个半岛加许多小岛;正好象征香港文学,一面来自大陆的母体,一面却伸向蓝汪汪的海洋。

70年代以前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拓荒期香港新文学真正崛起是在1927年以后,“五四”新文学传统传播到香港,香港的报刊开始纯粹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8年香港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1929年香港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诞生。

《伴侣》创刊和“岛上社”创办标志着香港文学的真正诞生。

30年代香港新文学杂志大量涌现,其中以《红豆》月刊(1933年12月创刊)影响最大。

而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作家则是侣伦。

二、40年代1937年抗战爆发和“八一三”上海事变后,大批内地作家和文化人避难香港,在港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如鲁迅、许地山等人来此讲学,茅盾等人来此创办杂志,从而掀起了香港第一次文学创作高潮。

具体表现在:(1)创办文艺刊物,如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立报·言林》,戴望舒主编的《星岛日报·星座》等。

它们大大活跃了香港文坛。

(2)以创作影响、带动本土青年作家,如侣伦、舒巷城等在他们的影响下进步很快。

1939年3月26日,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从组织上推动了香港文学的发展。

南来作家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绩,如茅盾、萧红、许地山的小说,茅盾、楼适夷的散文,戴望舒、徐迟、袁水拍的诗歌,许地山、萧红的戏剧等。

这些作品大大丰富了香港的新文学。

抗战结束,1946年内战爆发后,一大批作家第二次南来,阵容比第一次更为强大,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夏衍等。

他们在香港创办杂志,组织文社,开设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

港台武侠小说的比较 金庸 古龙

港台武侠小说的比较 金庸 古龙

港台武侠小说的比较——以金庸、古龙作品为例温志豪汉语言1202 20120702826【摘要】武侠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的一种重要类型,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

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港台新派武侠小说是中国当代武侠小说艺术的高峰,尤以金庸、梁羽生和古龙最为出名,其影响力至今无人能及。

本文主要以金庸和古龙为例比较香港与台湾武侠小说。

【关键字】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港台武侠思想背景影视改编比较最早的具有武侠小说色彩的作品可以追溯到司马迁《史记》里的《游侠列传》。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是唐人传奇中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古典文学作品。

明清时期小说的蓬勃发展也是武侠小说的一个繁荣时期,如清代《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评话》等,它们奠定了武侠小说的基本形式和模式。

武侠小说最辉煌灿烂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港台新派武侠小说,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梁羽生,台湾武侠小说家古龙,都是武侠小说文坛上最具盛名的作家。

香港和台湾的武侠小说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是当代武侠小说里的两大派系。

一、武侠观香港武侠小说的武侠观,强调的是“为国为民,民族大义”的侠义观。

“侠义”这个词一直是贯穿在金庸的小说当中。

“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在辞海中被注释为“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人”。

同“侠”一样,“义”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孔子就曾在《中庸》中写道“义者,宜也”。

在众多小说角色当中,郭靖是最能代表金庸武侠小说“侠义”的形象,他正直朴素,豪爽大方,更重要的是他的一生都是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最终誓与襄阳共存亡,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的小说当中,无不充斥着家仇国恨,民族国家情感深厚。

与香港武侠小说相反的是,古龙的台湾武侠小说更加强调个人的爱恨情仇以及内心对于个性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

如《小李飞刀》的李寻欢、《楚留香传奇》的楚留香、《陆小凤传奇》里的西门吹雪,无不都是成名已久的江湖英雄,他们大都生活在盛世之中,没有战乱,很少涉及民族国家问题,更多地是儿女情仇,追求潇洒不羁的生活。

金庸简介

金庸简介

金庸(1924年3月10日—),男,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初六)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2](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2]),是香港《明报》创办人。

创作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深受欢迎,不少文坛才子和读者都提笔撰写书评,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公认的盟主,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

其作品艺术成就之高、影响力之大,至今无人能与其比肩。

1999~2005年,金庸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2013年6月被爆89岁的金庸在北京大学读博士。

新派武侠小说娱乐性浅谈

新派武侠小说娱乐性浅谈

新派武侠小说娱乐性浅谈武侠小说古已有之,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形成,普遍的观点认为这一股潮流是由梁羽生所带动,“开风气之先”,这一点也被梁羽生先生自己所承认,尽管在当时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作家,他们的作品文风已近新派武侠小说,而且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当时尚在人间的还珠楼主。

总的来说,新派武侠小说的定义比较繁杂,认识也不尽一致,但公认的有这样一些特点:西化的写作手法,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武侠世界的理想化。

还有一个特点许多学者未曾提及,那就是对神魔世界的摆脱,尽管新派武侠小说的想象十分活跃,甚至可以说是活跃到肆无忌惮,但对神魔世界的接触很少,摆脱了传统武侠小说的神话色彩,除了某些神功的原理比较没有根据外,故事的情节一般都遵循自然规律。

这些特点并不是一下就冒出来的,也并非是新派武侠小说作家的首创,在民国时期的一些武侠小说家中就已经出现了某些特点,例如王度庐的小说就十分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讨,写作手法也十分西化,没有传统武侠小说中的神话色彩,与新派武侠小说之不同者,但其武侠世界未能理想化,烟火世俗气过于浓重,与正规文学作品相比较则过于荒诞,与武侠小说相比较又显得过分有正规文学的色彩。

新派武侠小说的理想化是与传统武侠小说十分不同的一点,即许多学者们所批评的“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新派武侠中的理想化色彩是传统武侠小说中神魔世界的一种嬗变,将传统武侠小说中的剑仙一类具有神话色彩的元素异化而成,也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其他来源的话,那就是民国时期新鸳鸯蝴蝶派的影响。

新派武侠小说自五十年代兴起,在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此时正是举世公认的武侠小说三大家精力最旺盛、创作欲望最强、创作精品最多的时候,进入八十年代以至于今,新派武侠小说渐走下坡路,梁羽生1984年封刀,金庸早在七十年代初便再没有新作品问世,古龙渐渐失去了创作力,于八十年代中期逝世,时间差不多与梁羽生封刀的时间重合。

三大家之后,最杰出的武侠小说家首推温瑞安,这位爱国的马来西亚籍华人的小说中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爱国气息,例如名篇《空手道》,但最终将他推上大家地位的还是他的那部《四大名捕》,一部超长到几乎看不到尽头的作品,一直到现在都还未结束。

新派武侠小说论文

新派武侠小说论文

香港无线电视台95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堪称经典,而正是这部电视剧,让我第一次领教了金庸的侠骨柔情。

据说,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非常之高,然而,由于当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所以本人并没有从那时候起就迷上金庸武侠。

进入学堂之后,尽管具备了阅读武侠小说的基础,却又被父母老师的严格督导“生生扼杀”,加之课业的繁重,致使我一直没有机会拜读金庸先生的作品,因而倍觉遗憾。

直到上了大学,我才开始对金庸先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众所周知,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注意,代表作家的后面没有“之一”,他是武侠世界里真正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

除此之外,金庸先生还是一位出色的政论家兼商人。

有人曾这样评价金庸先生——“为文可风行一世,为商可富比陶朱,为政可参国论要。

”先生的一生,即使不能比之为波澜壮阔,但也算得上多姿多彩之至了。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中期武侠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金庸拥有读者数量最多的作品。

而金庸先生就是自发表《射雕》之后,才得以正式确立自己的“武林至尊”之誉。

如此看来,金庸先生著就了《射雕》,而《射雕》成就了金庸。

这部书原名《大漠英雄传》,是著名的“射雕三部曲”之首,它“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

而这个英雄,正是此书的绝对主人公郭靖!主人公郭靖是一个出生于普通农家的朴实少年,他生性愚钝,说话木讷,长相平凡,绝对不是08胡歌版《射雕》里的美少年形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少年,不仅赢得了玲珑美女黄蓉的芳心,还在乱世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一代为国为民的武学宗师,这实在让很多资质出身都优于他的人汗颜。

郭靖的确是个彻头彻尾的幸运儿,小说从头至尾,主人公的好运似乎就没有断过。

他先是因舍命保护草原英雄哲别而受到蒙古大汗铁木真的赏识,不久又幸运地与铁木真的幼子拖雷结为“安答”(兄弟)。

再之后,江南七怪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找到了郭靖,并收他为徒。

天啊,那可是古代呀,没有手机,没有GPS定位仪,也没有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更令人头大的是,江南七怪根本没见过郭靖的模样,亦不知道郭靖身处何方。

港台文学推荐书目(精选合集)

港台文学推荐书目(精选合集)

港台文学推荐书目(精选合集)第一篇:港台文学推荐书目港台文学研究推荐书目(篇目)台湾文学乡土文学:赖和:《一杆称仔》、《丰作》吴浊流:《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钟肇政:《鲁冰花》、《浊流三部曲》、《台湾人》陈映真:《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将军族》、《唐倩的喜剧》、《第一件差事》、《夜行货车》、《万商帝君》、《铃铛花》、《赵南栋》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溺死一只老猫》、《看海的日子》、《鱼》、《儿子的大玩偶》、《苹果的滋味》、《我爱玛莉》杨云萍:《光临》朱点人:《脱颖》杨逵:《送报夫》、《模范村》钟理和:《笠山农场》杨守愚:《过年》现代主义诗歌:纪弦:《易士诗集》、《半岛之歌》、《不朽的肖像》、《狼之独步》、《四十的狂徒》郑愁予:《如起雾时》、《归航曲》、《山外书》、《错误》覃子豪:《追求》、《黑水仙》余光中:《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痖弦:《上校》、《弃妇》、《盐》洛夫:《灵河》、《无岸之河》、《酿酒的石头》、《雪落无声》现代主义小说: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游园惊梦》、《纽约客》、《孽子》王文兴:《家变》、《最快乐的事》林海音《城南旧事》旅外作家和留学生文学:聂华苓:《台湾轶事》、《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珊珊,你在哪儿?》於梨华:《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陈若曦:《突围》、《远见》丛甦:《盲猎》、《自由人》香港文学南来作家:徐速:《星星·月亮·太阳》、《樱子姑娘》李辉英:《苦雨春雨》、《名流》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犁青:《踏浪归来》、《情深处处》、《犁青山水》本土作家:黄谷柳:《虾球传》侣伦:《穷巷》舒巷城:《鲤鱼门的雾》、《太阳下山了》夏易:《少女的心声》西西:《像我这样一个女子》、《我城》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剪纸》黄碧云:《爱在纽约》刘以鬯:《酒徒》新派武侠小说:金庸武侠系列;梁羽生武侠系列;温瑞安:“四大名捕”系列都市言情小说:琼瑶:《窗外》、《彩云飞》、《浪花》、《心有千千结》……亦舒:《玫瑰的故事》、《燕妮的爱》、《喜宝》、《朝花夕拾》……梁凤仪:《豪门惊梦》、《九重恩怨》、《花帜》、《醉红尘》……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倾城》、《闹学记》、《滚滚红尘》……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梁实秋:《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正月十二》、《文学与革命》、《平山堂记》…… 李碧华:《胭脂扣》第二篇:港台文学阅读书目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研究生课外阅读参考书目一、作家作品《亚洲周刊》“21世纪中文小说百强”(2000年评选,台港海外华文作品38篇)7、白先勇《台北人》15、陈映真《将军族》21、王文兴《家变》2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28、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29、金庸《射雕英雄传》31、金庸《鹿鼎记》33、赖和《惹事》34、王祯和《嫁妆一牛车》35 邓克保(柏杨)《异域》37、钟理和《原乡人》40、李永平《吉陵春秋》42、司马中原《狂风沙》47、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49、姜贵《旋风》51、西西《我城》53、朱西宁《铁浆》54、朱天文《世纪末华丽》56、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60、施叔青《香港三部曲》64、聂华苓《桑青与桃红》65、王蓝《蓝与黑》70、林海音《城南旧事》72、刘以鬯《酒徒》73、鹿桥《未央歌》79、张系国《棋王》80、黄凡《赖索》82、李碧华《霸王别姬》83、李昂《杀夫》 84、古龙《楚留香》85、琼瑶《窗外》86、苏伟贞《沉默之岛》87、梁羽生《白发魔女传》88、朱天心《古都》89、陈若曦《尹县长》90、张大春《四喜忧国》91、亦舒《喜宝》 94、倪匡《蓝血人》二、大陆地区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著述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

司马翎

司马翎

【专业书评】
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家中,我唯一“迷”过的只有司马翎,他算得上是个天才型作家。记得当年为了先睹为快,我几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门口,等着看司马翎的新书。后来一集追一集地等烦了,一时技痒才学着写武侠小说。
——古 龙
我最欣赏的武侠作家唯有金庸与司马翎,尤其是司马翎,我觉得他是目前台湾武侠界的第一把交椅,他的作品非常有内涵,而且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非常真诚、毫无虚假,卓见哲理、俯拾即是……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我在武学方面所重视的精神与气势,是受了司马翎的影响。
概况而言,司马翎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殆已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易容、萧逸等皆是,可概其余。可惜他的《浩荡江湖》及辍笔十年又复出所撰最后一部作品《飞羽天关》二书,均因故未能续完,诚属憾事。
所以后来读到《鹿鼎记》,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金庸偷师司马翎?
【蒙尘的明珠──司马翎的武侠小说】
作者:林保淳
武侠小说是台湾通俗文学的主流,几十年来,以其精采迭见、丰富曲折的情节,委婉细腻、深刻入微的人性刻划,风靡过无虑百万计的读者。据估计,在此期间,至少有四百位的作家投入武侠创作的行列,而创造了逾四千部以上的作品,可谓名家辈出,各领风骚。
——台湾真善美出版社创办人(始于1950年) 宋今人
(司马翎)并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熏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换言之,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描绘,不但为旧派武侠小说所无,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见的。

中国20大武侠小说排名

中国20大武侠小说排名

中国20大武侠小说排名最经典的武侠小说书目自古以来的武侠小说浩如烟海,本人最喜欢在闲暇无聊时看无聊的书,这些小说正合我意。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而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说“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据我多年的经验看,大多武侠小说的思想基本符合司马迁的定义。

而自有了“新派武侠”之后,则大多如韩非子所言,书里的主角大多是违法乱纪的,该杀而后快。

侥天之幸,我不吃法律饭,可以坦然旁观这些侠客们在书本里打打杀杀。

现在仿效水浒的英雄们给我看过的武侠小说排个座次。

选的小说仅限于我自己看过的,由于本人孤陋寡闻,而且大多是本人青春年少时看的,难免记忆模糊,肯定有遗漏先贤大作的情形,还请各位同好笑而置之。

第一,明·施耐庵《水浒》水浒排在第一的理由是:它当第一不需要理由。

它理所当然的、无可非议的、顺利成章的是第一!让《水浒》跟着一起排名是看得起整个武侠小说界。

谁要是将别的什么排在它之上,肯定是神经错乱蜉蚍撼树型的井底之蛤蟆也。

第二,民国·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第三,现代台湾·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理由:这是一部去世于85年的武侠小说大师的作品。

这本书里虽然一片刀光剑影,却透出淡淡的禅意哲理。

书中描写的是善恶颠倒的世界。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被诋毁压制欺骗的小人物。

真情相待的朋友,虚情假意的卑劣小人,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斩不断的情思,理不清的心怀,当挣脱出爱恨情仇的无形的枷锁后,终于还世界一个光明。

这本书呈现给我们一个真正的平凡侠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小李飞刀”已成绝响!第四,清·褚人获《说唐》理由:吸取宋朝以来流传在民间的种种隋末群雄割据,“十八路烟尘”造反的种种传说和故事,第一次以武艺为英雄排座次。

自此在《水浒》中论资排辈的现象在武侠小说中绝迹。

第一次将小说演义与真实历史相结合。

有这两个武侠小说第一的创举,足以排在这个位置!整个作品张扬仁义孝道。

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排名

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排名

新派武侠小说作家排名新派武小说的起源1952年,香港武术界太极门与白鹤门发生争执,他们先在报纸上互相攻讦,后又约定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香港,当地的报刊自然不肯放过对这场比赛的报导渲染。

《今晚报》的编者借题发挥,向读者预告从比赛的第二天起将有精彩的武侠小说连载满足读者,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梁羽生《龙虎斗京华》就这样匆匆问世了。

这一经营策略果然有效,小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报纸的销量自然也大增。

旧派武侠的共同特征是使用话本语言或浅显的文白夹杂的语言创作而成。

与此对应,之后的新派武侠作品,除使用白话文创作,与旧派比较,还具有新的思想观念和文学技巧。

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是新旧两派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1.金庸,本名查良庸,查家几百年来名人辈出,领尽风骚,清朝皇帝康熙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他共15部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

情节大气,不做作,开局看似无奇,但随着情节的展示,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编织精巧,乃大家心目中的偶像。

代表作:<笑傲江湖>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天龙八部> <倚天屠龙记> <鹿鼎记> 。

笔下著名人物: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令狐冲,萧峰,段誉,胡斐,张无忌,韦小宝。

2.古龙,本名熊耀华,鬼才,作品数量多。

为人放荡不羁,一生嗜好酒色,古龙从小身世飘零,性格孤独沉郁,少年时期便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一般多以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小仲马、海明威、杰克伦敦、史坦贝克小说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学的影响启迪,古龙自己也说过“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

”小说情节出乎常人想象,故事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擅写对白,并且妙语连珠。

世面上早已出版过<古龙妙语录>。

代表作:<风云第一刀> <楚留香传奇>系列 <陆小凤传奇>系列 <绝代双骄> <流星蝴蝶剑>。

港台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名录台湾部分

港台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名录台湾部分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台湾部分:一、超技击侠情派:融合过去“北派五大家”心法,一炉共冶,转形易胎而作,特强调奇功秘艺与玄妙招式。

1、卧龙生(牛鹤亭)(1930—1997)(传统派):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

首创“武林九大门派”与“江湖大一统”之说,影响深远。

1957年发表处女作《风尘侠隐》脱颖而出。

不久发表了成名作《飞燕惊龙》,初步奠定了其“台湾武侠泰斗”的地位。

这部小说兼有郑证因的“帮会组织”和王度庐的“悲剧侠情”的特色,它所表现的以“武材秘笈”掀起江湖大风波和“众女追一男”的模式,开一代武侠新风,后起作家竞相仿效。

代表作:《风尘侠隐》《惊鸿一剑震江湖》《飞燕惊龙》《铁笛神针》《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绛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侣》《天剑绝刀》《金剑雕翎》《风雨燕归来》《双凤旗》《天鹤谱》《飘花令》《指剑为媒》《翠袖玉环》《铁剑玉佩》《镖旗》《血剑丹心》《神州豪侠传》《寒梅傲霜》《玉手点将录》《金凤剪》《飞铃》《八荒飞龙传》《无形剑》《金笔点龙记》《烟锁江湖》《摇花放鹰传》《花凤》《春秋笔》《幽灵四绝》《剑无痕》《天龙甲》《黑白剑》《飞花逐月》《剑气洞彻九重天》《新仙鹤神针》《黑白双娇》《情剑无刃》《天马霜衣》《一代天骄》《桃花血令》《岳小钗》《十二魔令》《燕子传奇》《袁紫烟》《七绝剑》《还情剑》《春秋笔》《幽灵四艳》《黑白剑》《铁笛神剑》《无名萧》《天涯侠侣》等。

2、司马翎(吴思明,别署“吴楼居士”、“天心月”)(1933~1989)(综艺侠情派):代表作:《关洛风云录》《剑神传》《八表雄风》(以上为三部曲)《剑气千幻录》《鹤高飞》《白骨令》《断肠镖》《金缕衣》《剑胆琴魂记》《圣减飞霜》《挂剑恋情记》《帝疆争雄记》《铁柱云旗》《纤手驭龙》《饮马黄河》《剑海鹰扬》《仙洲剑隐》《红粉干戈》《血雨檄》《丹凤针》《金浮图》《焚香论剑篇》《檀车侠影》《浩荡江湖》《武道》《胭脂劫》《独行剑》《玉钩斜》《白刃红妆》《情侠荡寇志》《人在江湖》《艳影侠踪》《杜剑娘》《迷雾》《迷雨情雾》《江天暮雨剑如虹》《强人》《惊涛》《挑战》《飞羽天关》3、伴霞楼主(童昌哲)(1927—?):代表作《八荒英雄传》《紫府迷踪》(以上为姊妹篇),《神州剑侣》、《剑底情仇》、《青灯白虹》三部曲,另有《万里飞虹》《罗刹娇娃》《凤舞鸾翔》《情天炼狱》《奼女神弓》《天帝龙珠》《断剑残虹》等。

武侠小说的发展史

武侠小说的发展史

武侠小说的发展史——武侠创作技法探索一最初的武侠小说,比如《风尘三侠》,《聂隐娘》,到后来的《昆仑奴》,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叙的。

因为那是为了迎合当时的传播方式,当时流行的故事传播方式,是评书,评书又有两种形式,一是说书,另一种是评弹,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郑关西,就是为了替一对评弹父女打抱不平的。

到宋末元初,开始有人把传奇故事改编进戏曲中,到了元末明初,明朝中叶,这种表现形式几乎可以与评书相对抗,比如汤显祖的《牡丹亭》,到后来的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因为为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适应,这些故事的发展方式,都是以顺序、插叙为主。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将武侠小说单独列为一类来写,很多武侠小说或者故事都散见在各类传奇故事中,比如《说岳全传》、《搜神记》、《世说新语》、《聊斋志异》中,都有这样的情节与故事,当然那时就有了现在认为的魔幻武侠之类的传奇故事,如《柳毅传书》、《霍小玉传》、《李娃传》等。

自元明以后,说、话技艺渐衰,这才开始有了小说的雏形“拟话本”,这种由加工话本逐渐发展到模拟话本去进行创作,由文人专门创作,专供阅读的作品,为了别于宋、元的话本,鲁迅先生给它取了名字,叫“拟话本”。

这类作品(还不能完全称为小说)就和现在的小说有了相似的地方。

拟话本中,以冯梦龙的《三言》,凌艨初的《二拍》为著,明人抱翁老人还从两部中选了四十多篇佳作,编成了《今古奇观》。

自有《三言》、《二拍》后,就有了一批比较著名的传奇小说面世,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继那以后,以武侠故事为主的作品就比较多了。

如《后水浒传》、《归莲梦》等。

也开始有第一位女小说家:汪端,汪端的代表作是《元明轶史》。

但那时候的手法,还是基本以记叙为主。

到了清代写的《七杀碑》、《蜀山剑侠录》等,都还是没有大的改变。

民国时期,张恨水为生活所迫,开始大量创作武侠小说,也没改变这些技法。

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出现了“白鹤门”与另一门派(具体是哪个门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新派武侠小说
如果从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叶洪生语)的朱贞木1949年发表其代表作《七杀碑》算起,新派武侠小说已经五十多了。

不过,许多学者还是倾向于将朱贞木看作旧派武侠小说的殿军,而把1954年太极派在澳门打败白鹤派之后,香港《新晚报》及时推出的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看作是新派武侠小说的滥觞。

梁羽生舞剑鸣鸾三十载,共创作武侠小说35种160余册2000余万言,至1984年宣布“闭门封刀”,不仅是著作等身,而且被公认为是新派武侠小说开天辟地的挂印先锋。

梁羽生的小说,堂堂正正,隽雅风流。

他笔下的大侠,具有爱憎分明的人性立场,艰苦奋斗的侠义作风,文武双全的过人才干,大公无私的高尚爱情。

岳明珂、杨云聪、凌末风、飞红巾、张丹枫、云蕾、南霁云……已经成了正义、善良、勇敢和智慧的化身。

梁羽生这个名字,就是正宗武侠精神的代名词,新派武侠小说里倘若没有梁羽生,就宛如《三国演义》里没有关羽,《水浒传》里没有武松。

派者众多,这也是香港报刊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报刊经营者的所思所想是如何投合读者的趣味,增加销量,连载武侠小说吸引读者正是出自这一需求而出现的。

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即是缘此而生。

1952年,香港武术界太极门与白鹤门发生争执,他们先在报纸上互相攻讦,后又约定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香港,当地的报刊自然不肯放过对这场比赛的报导渲染。

《今晚报》的编者借题发挥,向读者预告从比赛的第二天起将有精彩的武侠小说连载满足读者,香港新派武侠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就这样匆匆问世了。

这一经营策略果然有效,小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报纸的销量自然也大增。

金庸在自己的《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名声大噪后,自己独立创办《明报》,以自己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制造市场。

金庸在《明报》连载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神雕侠侣》,在《射雕英雄传》的盛名之下再写这部续集实非易事,但事关《明报》的兴衰,金庸不能不分外注意。

在金庸的精心操作下,《神雕侠侣》大获成功,赢得了读者的欢迎,《明报》也由此打开了销路。

金庸后来在谈到他的武侠小说时,表示最喜欢这部《神雕侠侣》,这种喜欢恐怕不完全是基于艺术上的原因,其中分明包含了他
的事业成功的喜悦。

梁羽生、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创作事实上首先是一种商业行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形态也就不能不受到商业性的规定。

研究新派武侠小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视角,但从目下对新派武侠小说的研究来看,这一点似乎并未引起重视。

新派武侠小说的诞生形式是报纸连载,这就要求作者赶时间、抢速度,到时候就一定要交出作品,不容迟疑。

在这种作者没有余裕精雕细琢的情况下,小说中出现草率之处势在难免。

新派武侠小说中事理逻辑上的错漏颇不缺乏,这一点已有不少人指出过,如金庸的朋友许希哲先生曾专门发表了《忙里偷闲话武侠——读金庸的“天龙八部”与“倚天屠龙记”随笔》一文,(注:三毛等:《金庸百家谈》,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指出了《天龙八部》与《倚天屠龙记》两部小说情节上的多处错误。

金庸曾多次谈到,他的小说自报刊连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