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肾炎精品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下)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下)(四) 尿毒症:慢性肾炎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治疗,肾功能越来越坏,最后发展成为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身体内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不能自尿中排出体外,使血液内废物大量积留而产生全身中毒情况,这种在肾功能衰竭基础上出现的综合病症,称为尿毒症。
引起尿毒症的疾病很多,如慢性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结核、肾血管硬化、多囊肾、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还有由于严重失水、失血、休克等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演变成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导致尿毒症。
此外,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等导致泌尿道梗阻,也可以引起尿毒症。
在以上这些疾病中,以慢性肾炎引起尿毒症最为多见。
尿毒症可以突然起病,病情很急,来势很凶,也可以急慢起病,逐渐出现衰竭症状。
尿毒症早期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小便量或多或少,甚至尿闭。
尿毒症晚期出现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呼吸急促深大,口腔发炎,口中有尿臭味,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尿素霜),鼻衄,齿衄,或消化道出血。
甚至昏迷抽搐,亦可出现纤维性心包炎、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脑病。
血液化验有严重贫血。
尿常规检查可有蛋白质,红细胞及管型,尿比重低而且固定在1.010左右。
血液生化检查血中非蛋白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尿毒症病情危重,应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治疗。
中医治疗尿毒症,分“阳虚而致湿浊中阻”,“阴虚而致风阳痰火上扰”,“阴阳离决而致虚脱'三种类型。
①阳虚而致湿浊中阻:症状有恶心呕吐,食少或得食即吐,或大便青绿稀溏,面色灰暗,面浮肢肿,疲乏嗜睡,苔白腻,舌质淡而胖,脉细。
处方:制附片15克(先煞二小时),大黄10克,红参10克(嚼服),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
水煎服。
②阴虚而致风阳痰火上扰:头昏胀痛,目眩,手足颤动,抽搐或肢体拘急,心烦不安,或神昏狂躁,恶心呕吐,唇干齿垢,舌苔淡黄,脉细数。
处方:菖蒲10克,郁金10克,炒山栀10克,黄连10克,钩藤15克,龙胆草10克,石决明30克,胆南星6克,水煎服。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尿蛋白、尿血、水肿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肾脏功能损伤,需要通过辨证施治来调理患者的体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分享一些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的体会。
一、辨证施治慢性肾炎的辨证施治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辨证施治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脉象和舌象进行仔细观察,了解患者的体质状况。
根据患者的舌质、舌苔、脉象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性质和所属证候类型。
在慢性肾炎的辨证中,常见的证候类型包括肾阴虚、肾阳虚、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肝肾不和等。
对于不同的证候类型,辨证施治的方案也各有不同。
比如对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可以选用养阴清热、滋补肾阴的中药进行治疗;对于肾阳虚型患者,可以选用温补肾阳的中药进行治疗。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程、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舒肝利水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肾主存藏。
慢性肾炎患者常常伴有肝肾不和的证候特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舒肝利水的方法。
舒肝利水可以缓解患者的水肿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常用的舒肝利水的中药有茵陈、泽泻、苦参等。
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加速疏泄水湿,恢复患者的体内平衡。
三、调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往往伴有脾胃虚弱的体质。
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和新陈代谢,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调理脾胃,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常用的中药有养胃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四、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针灸治疗中,常用的穴位有关元、神阙、气海、太溪等。
这些穴位可以调理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善尿蛋白、尿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一、慢性肾炎的定义慢性肾炎是一种逐渐发展并进展为肾功能不全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的慢性炎症和肾间质的慢性病变。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生与肾经络的调节失衡、气血运行的不畅有关。
二、慢性肾炎的病因1.外感因素:感受寒湿、风邪等外邪侵袭。
2.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过度饮酒,过食盐分等。
3.情志失调:长期情绪低落、抑郁、过度思虑等。
4.其他因素: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等。
三、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一)证候分类1.阳虚型:肾阳不足,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
2.阴虚型:肾阴亏损,主要表现为午后潮热、口干咽燥、夜尿增多等。
3.湿热型:湿热壅盛,主要表现为尿黄赤、口苦咽干、腰酸腿软等。
4.血瘀型:气血凝滞,主要表现为尿液混浊、舌紫黯、舌苔白腻等。
5.痰湿型:湿浊内蕴,主要表现为尿液混浊、腹胀便溏、头晕目眩等。
(二)辨证要点1.症状分析: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尿量增多或减少、尿频尿急、腹胀腹痛等。
2.舌诊:观察舌体的颜色、形态、苔质等,如舌质淡白、舌苔黄腻等。
3.脉诊: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判断脉象的弦细、滑数等特点。
(三)辨证分型1.肾阳虚证:证候特点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
2.肾阴虚证:证候特点为午后潮热、口干咽燥、夜尿增多等,治疗以滋阴养肾为主。
3.湿热蕴结证:证候特点为尿黄赤、口苦咽干、腰酸腿软等,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
4.血瘀阻滞证:证候特点为尿液混浊、舌紫黯、舌苔白腻等,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四)辨证标准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和辨证特点,结合舌诊、脉诊等辨证方法,进行辨证分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附件:1.临床检验报告: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验项目。
2.影像学检查报告:如B超、CT等检查结果,以了解肾脏结构和病变情况。
法律名词及注释:1.慢性肾炎:指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慢性炎症,常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摘要】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中医辨证施治在其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辨证要点和治疗思路。
然后探讨了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以及在中医理论下对其进行的辨证分类。
接着列举了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常用的方药,并介绍了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的应用。
结论部分分析了中医辨证施治对慢性肾炎疗效的影响,总结了中医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优势,并对中医综合辨证施治体会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深入了解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辨证施治方法及其疗效,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病因、分类、治疗方药、针灸、推拿、辅助治疗、疗效、优势、体会、综合治疗1. 引言1.1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施治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脉象、舌象、症状等,中医医师可以辨别出患者的病证类型,从而针对不同的证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包括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慢性肾炎的中医病因、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分类、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常用方药以及中医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医医师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对慢性肾炎疗效的影响,介绍中医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优势,并总结中医综合辨证施治的体会,旨在为慢性肾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2. 正文2.1 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是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核心。
根据中医理论,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其独特的辨证特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具体原则和方法:1. 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求因、辨证施治。
首先要明确患者的病情特点,包括症状、脉象、舌苔等,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慢性疾病,常表现为尿蛋白和高血压。
患者在长期患病后,会出现肾功能逐渐减退、贫血、水钠潴留等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多为肾脏气血不足,肾阳虚弱的表现。
治疗慢性肾炎需要中医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分享一些关于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的体会。
一、辨证施治1. 辨证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全面分析其脉象、舌象、面色等各种病理体征,从而确定病人的证候特点。
一般来说,慢性肾炎患者多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夜尿频多、舌质淡白等。
根据这些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其证属肾阳虚、肾阴虚或气血不足等不同的证候类型。
这有助于我们后续的选择治疗方案和药物。
2. 施治针对慢性肾炎的不同证候类型,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如对于肾阳虚证的患者,我们常常选择温补肾阳的中药,如桂附地黄汤;对于肾阴虚证的患者,我们常常选择滋阴清热的中药,如知柏地黄汤;而对于气血不足的患者,则可以选择益气养血的中药,如四物汤,调理患者的气血状况。
二、体会1. 个体化治疗在实践中,我发现每位慢性肾炎患者的证候表现都有所不同,有的是纯阳虚表现,有的是阴阳两虚,有的是气血不足等。
治疗慢性肾炎必须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对症施治。
不能一概而论,这也是中医个性化治疗的体现。
2. 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通过针对患者个体的辨证施治,我们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有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尿蛋白逐渐减少,肾功能得到改善;有的患者在治疗后,体质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这些都表明,辨证施治是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
3. 配合中西医疗法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疗法并不矛盾,而是可以互相协调的。
比如高血压是慢性肾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可以采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同时结合西医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又可以改善其肾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寒湿、瘀血、肝肾阴虚等因素是其发
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关键。
本文从临床经验出发,讨论中
医辨证施治慢性肾炎的体会。
一、肝肾不足型
肝肾不足型是常见的慢性肾炎辨证之一,表现为腰酸腰痛,肾虚畏寒,腰膝无力等症状。
中医治疗肝肾不足型慢性肾炎,一般以滋肾益肝、温阳散寒为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
此外,针灸疗法中的肾俞、关元、
中极等穴位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二、湿热蕴结型
湿热蕴结型是慢性肾炎的常见辨证之一,表现为尿黄赤臭,小便短赤,烦渴口干,腰
膝酸软等症状。
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方剂有膀胱炎消炎胶囊、龙胆泻肝丸、苍术泻心汤等。
针灸疗法中的三阴交、足
太阴脾经等穴位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
三、瘀血阻络型
四、阴虚火旺型
以上四种辨证类型并非绝对,常常伴有其他证候,需结合具体的病情进行治疗。
此外,饮食调养与中药治疗相结合也是治疗慢性肾炎的重要手段。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西医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
毒副作用等问题。
因此,采用综合医学治疗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慢性肾炎的发展,提
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疑难杂症验方-慢性肾炎诊治有方
中医治疑难杂症验方-慢性肾炎诊治有方
慢性肾炎系由多种病因引起,具有进行性倾向的慢性肾脏炎症,病程都在1年以上,甚则长达数年,其病因病理复杂,逐渐发展。
多见于成人,男多于女,少数由急性肾炎病史迁延1年以上发展为慢性。
现代医学将其分为三型:(1)普通型。
有肾炎的各种症状,但无突出表现,尿蛋白定量在1.0~3.5克/24小时,定性(1~3)个十,可有镜下血尿,管型尿,轻度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2)高血压型。
除一般肾炎症状外,以持续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对一般降压药不甚敏感,一般水肿不明显,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3)急性发作型。
在慢性过程中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病情加重,出现水肿,血压增高,尿蛋白明显增加。
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炎,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方:党参、苡仁、菟丝子、丹参各15克,当归12克,桃仁、地龙、红花各10克,黄芪、益母草各30克,水煎分3次服。
二方:干燥玉米须50克,加水600克,用温水煎煮20~30分钟,成300~400毫升,经过滤而口服,每日1剂。
三方:鲜山羊奶,每日0.5~0.75公斤,分次饮服。
四方:芡实30克,党参、白术、茯苓各12克,淮山15克,菟丝子、金樱子、黄精各24克,百合18克,枇杷叶9克。
水煎分3次服。
五方:将玉米须、西瓜皮、冬瓜皮、赤小豆适量,煮汤代茶饮,持续饮用,此方对慢性顽固性肾炎浮肿,有良好的效果。
六方:糯米60克,生黄芪15克,同煮服(水用二碗半),连
服1周。
七方:采含羞草根适量,煮水当茶饮。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指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等肾单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综合征,常见症状有腰痛、尿频、尿量减少、水肿等。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主要是由体质虚弱、外感邪气、情志内伤、饮食不当等因素导致的,辨正是施治慢性肾炎的关键。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慢性肾炎患者体寒湿重,多数有畏寒怕冷、背冷腰痛等寒湿表现。
治疗慢性肾炎首先应辨证辨病,判断湿寒有无,并以辛散郁寒、温通经络为主要治疗方法。
常用丸剂有附子理中丸、神曲安冲剂等,可用于暖胃散寒,促进气血运行,消除湿寒内邪。
慢性肾炎患者常有气虚血瘀的表现,如面色萎黄、疲乏乏力、月经不调等。
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应用益气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参附散、芪心补中汤等,可以益气活血,改善气血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施治慢性肾炎的过程中,对于水肿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水肿是湿邪阻滞引起的,因此治疗水肿的关键是祛除湿邪。
常用的中药有猪苓汤、防己黄芩汤等,可以利水消肿,排除体内的湿邪。
慢性肾炎患者情志内伤,长期的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在治疗慢性肾炎的过程中,调节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治疗可以借助于针灸、艾灸等辅助手段,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情绪压力。
除了中药的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治疗慢性肾炎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患者应少食寒凉、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补肾滋阴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核桃等,可以补益肾脏,提高机体免疫力。
慢性肾炎是一种需要长期调理的疾病,中医辨证施治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中医治疗应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一、临床特征与病机分析】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脏气亏虚、外邪入侵、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
慢性肾炎的临床特征包括尿频、尿量增多、腰背酸痛、头晕目眩等症状。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舌脉情况,可将慢性肾炎辨证为以下几个类型:1·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酸腰冷、小便频繁、尿量增多、舌质淡红、苔白等。
2·肾阴虚证: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盗汗、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3·湿热蕴阻证:主要表现为尿黄赤、尿频、大便黏滞、口苦咳嗽、舌红苔黄腻等。
4·瘀血阻络证:主要表现为腰腿酸痛、舌暗有瘀斑、脉细涩等。
【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具体方案如下:1·肾阳虚证:治疗原则为补肾温阳。
常用药物有补肾阳汤、金匮肾气丸等。
2·肾阴虚证:治疗原则为养阴滋肾。
常用药物有六味地黄丸、养阴清肺汤等。
3·湿热蕴阻证: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
常用药物有茵陈蒿汤、薏苡附子散等。
4·瘀血阻络证: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
常用药物有桃红四物汤、通络丸等。
【三、注意事项】1·饮食调理:慢性肾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食新鲜蔬果,避免过度劳累以及情绪波动。
2·药物治疗:在使用中药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方法。
3·定期随访:慢性肾炎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1·相关病例报告2·辨证用表格【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肾炎:指肾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可以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
2·辨证施治: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脉情况等辨别病情,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六、全文结束】。
黄吉芳--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你要明白
黄吉芳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你要明白慢性肾炎的典型情况就是病情隐匿,久治不愈,西医在治疗过程中主张保护肾功能,但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炎时讲究综合辩证施治,围绕总体观念,结合患者身体情况,认识病理上的相互研究机制,强调患者身体的统一性完整性。
中医在治疗慢性肾炎中的成效是非常突出的,中医认知中慢性肾炎的名称叫做水肿、虚劳、腰痛及眩晕的范畴,它的发病皆以正虚和标识最为多见。
慢性肾炎会导致患者的肺部、脾脏、肝脏和肾脏亏损,以脾脏和肾脏亏损最为多见。
所以患者常常表现虚实交杂,在治疗慢性肾炎时,中医强调标本兼治。
今天就一起跟着文章走进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吧!了解一下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认知和治疗,感受中医的神奇效果。
认识慢性肾炎是什么?“慢性”通常是指发病时间长,一般超过3个月。
慢性肾炎绝大部分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这是慢性肾炎患者中的大部分,约占所有慢性肾疾病的40%左右。
一般情况下,对于成年患者出现了肾小球肾炎,很少是急性发病的。
他们通常都是慢性病,肾炎就是肾脏内部的肾小球出现了充血水肿坏死等一系列的反应。
归结原因,就能够发现慢性肾炎,它的发作与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和乙肝等,导致这些病原体危害到肾脏,让肾炎出现进一步加重的情况。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它主要以尿蛋白、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本症状,慢性肾炎的病情进展非常缓慢,对肾脏会造成不同程度损害,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就已经到了肾衰竭时期,这种慢性肾炎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
慢性肾炎按照发病原因,它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原发性慢性肾炎,大多是因为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从而引起的肾炎,发生于青年群体中。
这种情况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膜出现了损伤,导致病变多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但是近年来,这种出现在中老年群体中的膜性肾病也开始有了年轻化的趋势。
第二种就是继发性的慢性肾炎,例如血管炎肿瘤感染所引发的炎症反应,第三类是遗传性慢性肾炎,这类肾炎患者大多有家族史。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或肾小管的慢性炎症。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是肾脏气血不足,出现湿热郁结,或者肾阳虚弱导致的病症。
在治疗慢性肾炎时,中医重视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对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施治有了一定的体会,现结合相关理论和临床案例进行总结,以飨读者。
一、辩证施治思路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辨证。
慢性肾炎患者常见的证候有肾虚内盛型、湿热内蕴型、瘀阻肾络型等。
肾虚内盛型患者多见于肾阳虚损,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尿频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腻等为主要表现;湿热内蕴型患者则以尿蛋白为主要症状,伴有水肿、烦躁口渴、黄褐苔等;瘀阻肾络型患者则以尿路梗阻为主要表现,伴有腰痛、小便不利、舌质青紫或瘀斑等。
其次要根据辨证施治的思路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
二、个案分析患者甲,女,40岁,主因尿蛋白、水肿、高血压1年余,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
患者有口干、舌红少津、潮热盗汗、眩晕、腰膝酸软、尿蛋白++,血压140/90mmHg。
辩证施治为肾虚内盛型,治以滋阴益肾、温阳固表。
处方:熟地黄、山药、枸杞子、酸枣仁各15g,炙甘草5g,共煎分早晚服。
患者乙,男,45岁,主因全身水肿、面色黧黑、尿少、尿蛋白3+。
患者有倦怠乏力、口渴、纳呆、大便难解、苔黄腻等症。
辩证施治为湿热内蕴型,治以利水渗湿、清热化湿。
处方:车前子、泽泻、茯苓、石斛、黄芪各15g,泽兰10g,共煎分早晚服。
三、心得体会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慢性肾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多样,辨证施治非常重要。
在治疗肾虚内盛型患者时,要以滋阴益肾、温阳固表为主;治疗湿热内蕴型患者时,要以利水渗湿、清热化湿为主。
除了中药治疗外,还要结合针灸、运动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综合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改善肾脏功能。
在治疗慢性肾炎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慢性炎症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主要是肾脏气血不足、阳虚阴盛、脾肾阳虚等所致,治疗方法主要是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和益肾壮阳。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医师积累了丰富的辨证施治经验,能够有效地帮助慢性肾炎患者控制病情,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笔者将结合临床经验谈谈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一、辨证施治中医治疗慢性肾炎首先要进行辨证。
患者辨证是治疗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全面准确的辨证分型,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肾气虚、肝肾阴虚、肾阳虚、痰湿阻滞等类型。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慢性肾炎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肾气虚和肾阴虚。
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性功能减退、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肾阴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盗汗、头晕耳鸣、口干口渴、夜尿增多、大便干结等症状。
在辨证施治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针对性地选取治疗方法。
对于肾气虚型慢性肾炎,可以运用扶正固本的中药治疗,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对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炎,可以采用滋阴补肾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重要手段。
中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病因病机分析全面等优点,适合长期疗程的治疗需求,并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师常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结合辨证施治的原则,选取适合患者病情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肾气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中药进行治疗;对于肾阴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可以选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复元胶囊等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优势在于可以调理全身,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修复肾脏功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中药治疗也需要患者长期坚持,遵循医嘱,配合定期复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是以肾小球、肾小管及间质慢性炎症为特征,临床上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为主要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多由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湿热蕴毒等因素
所致,治疗时需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一、肝肾不足证
肝肾不足是指肝肾功能衰弱,以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为特征。
治疗
时应滋补肝肾、益气补血,可选用参、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药物,同时也可采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滋肾固本药物。
患者除了服药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健康饮食,少食
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是指肾脏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成为造成慢性肾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临
床表现为腰酸背痛、月经不调、头痛眩晕等。
治疗时应疏通气机、活血化瘀,可选用当归、桃仁等活血、理气的草药,同时也可以采用逍遥输尿片、润燥降火颗粒等药物。
三、湿热蕴毒证
湿热蕴毒是指因寒湿、热毒等因素,导致肾脏受损、毒素堆积,生成湿热瘀血,导致
慢性肾炎。
临床表现为腰肿痛、尿频尿急、面色黄暗等。
治疗时应疏湿清热、解毒疏通,
可选用茵陈、黄芪等清热降火、祛湿的草药,同时也可以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化湿排毒胶
囊等药物。
总之,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慢性肾炎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证候,选用相应的草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身心健康,有助
于慢性肾炎的康复。
慢性肾炎几种类型辨证论治(中医内科)
慢性肾炎几种类型辨证论治(中医内科)
慢性肾炎主要表现为长期水肿,血压较高,合并贫血,尿中有蛋白、管型等。
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分以下几型:
①水湿浸渍型:水肿明显,面色苍白,神倦,怕冷,腰酸伴胸闷、腹胀,小便不利,脉沉弦,苔薄舌胖等。
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
胆固醇升高,符合慢性肾炎肾病型。
治疗应宣肺健脾行水。
采用下列药物:麻黄9克,桑白皮3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防己15克,陈皮12克,云苓皮30克,大腹皮15克,水煎服。
②脾肾亏虚型:水肿较轻,尿量不少,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腰痛,进食减少,腹泻,舌淡苔薄,脉沉细,有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
治疗应温肾利水,益气健脾。
可采用下方:紫苏30克,黄芪30克,苍白术各9克,防已15克,云苓皮30克,陈皮12克,赤小豆30克,熟附子9克,紫皮大蒜5枚,水煎服。
③上盛下虚型:头晕头痛,耳鸣目眩,水肿不著。
腰酸,苔薄黄或薄白,脉细弦或弦数,血压高持续为24.0—21.3/14.7—-12.0千帕。
尿蛋白不多,有少量红细跑,符合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治疗应滋阴潜阳。
采用下方:黄精30克,玄参15克,桑棍子30克,川芎9克,黄苓15克,炙龟板15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青木香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假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上)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上)慢性肾炎多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也有因内伤而发,其病变部位,偏在于脾肾。
若脾气亏虚,后天失养,气血因而亦亏;肾气失固,精气外泄,肾阴更虚,损及肝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阴阳两虚,虚阳上越。
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冲上犯胃,蒙蔽清窍,则可出现尿毒症昏迷的危候。
急性肾炎经过治疗,半年后小便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管型等仍存在,那多数已转变成慢性肾炎了。
根据慢性肾炎在发病时的不同表现,可分成以下各种类型:(一) 无症状型或称隐匿型肾炎:这种类型的病人,可毫无症状,或仅仅感到稍有乏力、腿酸,在疲劳或感冒后发生轻度浮肿。
病人自己也不知道是否得过急性肾炎,仅在检查小便时才被发现,发现时已经是慢性肾炎了。
这种类型的病人经常有蛋白尿或有反复性血尿。
隐匿型肾炎可维持很久,甚至10~25年以上。
有一部分病人可在急性咽炎或其他感染后诱发类似急性肾炎的症状,很容易误认为是急性肾炎,但实际上是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
经过适当治疗后,又可转入无症状期,也可转化成为慢性肾炎的其他类型。
这类病人无自觉症状,若尿常规变化轻微,不须特殊治疗,但每年应到医院去检查几次,注意水肿、血压、心脏、尿常规及肾功能,如有新的症状出现,须及早治疗。
部分病人尿中红细胞持续存在,可用生地20克、木通6克、竹叶10克、白茅根30克、小蓟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部分病人蛋白尿迁延不愈,可参考中药治疗蛋白尿的办法进行治疗。
(二)水肿型肾炎:这类慢性肾炎是最常见的,病人显著浮肿,开始时只是下肢肿和早晨眼皮肿,以后全身出现水肿。
下股和会阴部的皮肤可因水肿变成透光发亮,最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就流水。
这类病人的水肿,用手指一压,可压出一个凹陷来。
胸腹常有大量水分积聚。
这类病人的小便中排出大量蛋白和管型。
水肿反复发作,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感染又往往使浮肿加剧。
这类病人经过治疗,一部分可痊愈,有一部分病人对药物不敏感(药物对这部分病人起不了好大作用),最后肾功能日益减退,出现高血压、尿毒症。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
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和
肾小管的慢性炎症反应。
其病因包括感染、免疫反应异常、代谢性
疾病、遗传因素等。
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生主要与脾肾阳虚、
湿热蕴毒、气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二、肾炎的中医分类及辨证
1、肾炎的中医分类
根据病情的不同,慢性肾炎可分为肾虚型、湿热型、气血不足
型等。
每种类型的肾炎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均有所不同。
2、肾虚型肾炎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
肾虚型肾炎的辨证要点主要包括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尿频遗
溺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通过补肾益气、温阳散寒的方式进行,常用
的草药包括补肾益气丸、腎宝片等。
3、湿热型肾炎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
湿热型肾炎的主要表现为尿黄短赤、口渴多饮、口苦痰黄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常用的中药有黄芩、黄连等。
4、气血不足型肾炎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
气血不足型肾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乏力无力、少气懒言等。
治疗上主要通过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方式进行,常用的草药有当归、黄芪等。
三、附件信息
本文档所涉及的相关附件包括:病例分析资料、中医治疗方案详解、辨证施治流程图等。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
1、病因: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或因素。
2、辨证:中医诊断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疾病的性质与归属。
3、辨证施治: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方案。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
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施治体会慢性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对于中医来说,辨证施治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临床实践中对慢性肾炎进行辨证施治的体会如下。
对于慢性肾炎的辨证施治,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进行辨证。
慢性肾炎在中医理论中可以分为肾虚、湿热、气滞、血瘀等不同的辩证类型。
根据患者的表现,我们可以判断出患者所属的具体辩证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我们需要通过中药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中药具有温补肾阳、清热利湿、理气活血等作用,对于慢性肾炎有一定的疗效。
在治疗肾虚型的慢性肾炎时,可以选用益气补肾的中药;在治疗湿热型的慢性肾炎时,可以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在治疗气滞型的慢性肾炎时,可以选用理气活血的中药;在治疗血瘀型的慢性肾炎时,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
不同类型的中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辩证类型来进行选择。
针灸与中药相结合也是治疗慢性肾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针灸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治疗肾炎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选择一些与肾脏有关的穴位进行针刺,比如肾俞穴、关元穴等,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我们还需要注意患者的日常生活调理。
慢性肾炎患者应该适当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和过度疲劳。
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少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慢性肾炎的辨证施治,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结合中药、针灸等治疗手段,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调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慢性肾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辨证及治疗思路
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辨证及治疗思路一、慢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常见有以下几种,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可能会有其中两种或三种的组合1肾阳不足。
症状:怕冷、乏力、腰痛、抵抗力下降、水肿。
其中是有气虚的问题,容易反复感冒。
2寒瘀。
舌下络脉明显,舌色暗。
女性月经不调,经水暗,血块。
腰酸痛。
3湿热。
尿黄、尿中泡沫,尿蛋白多,伴有尿路感染、妇科炎症、瘙痒等。
4瘀热。
容易内热上火,牙龈肿痛出血,尿黄,血尿,隐血指标重。
腰胀痛。
此外还有中焦脾胃虚寒、肝肾阴虚等。
二、慢性肾炎治疗的复杂性因为阳虚、气虚、寒瘀、湿热、瘀热的原因,形成比较复杂的体质,寒热痰湿阳虚交杂,温阳则容易加重瘀热,影响指标。
用建议。
寒凉药一时有效,却进一步损伤阳气。
三治疗思路先化湿其次活血化瘀最后补肾温阳。
湿祛热自消,第一步祛湿后,解决表面的湿热问题,可以选用五苓散、益肾化湿颗粒等,辨证运用。
配合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将深层一点的瘀热、寒瘀慢慢化掉,对于寒瘀选用温性的活血化瘀药,瘀热配合凉血活血药。
可选用桂枝茯苓丸、当归苦参丸。
3补肾温阳,主要是益肝肾为主,可选用独活寄生丸等此外,针对气虚需要适当补气,气虚明显的用金水宝可有一定效果,如果用过效果不明显,则是气虚不明显。
还需要调理脾胃,加强运化功能。
运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如有里热外寒(感冒发烧)直接用防风通圣丸。
具体治疗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上是中成药的治疗思路,仅供交流探讨。
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慢性肾炎的辨证论治慢性肾炎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目前暂无满意的方法,但是采用中医的办法,还是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慢性肾炎的,那么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有哪些呢,如何治疗慢性肾炎呢,慢性肾炎能治好吗?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1.基本病机关于慢性肾炎的病机,中医学有“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之说。
从临床看,调治肺脾肾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往往不尽如人意。
从本病的临床表现分析,绝非水肿证所能概括。
(1)表里夹杂:慢性肾炎除表现为面色淡白、浮肿、腰酸、神疲、眩晕等里证外,常因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而致急性发作或加重病情,此与中医学的“外感引动伏邪”之说相符,故临床常见表里夹杂的症状。
(2)寒热错综:慢性肾炎病邪久羁,阳气被戕,阳虚而生内寒,故临床有面色淡白、肢冷神倦、脉迟、苔白等寒象;但另一方面应注意余邪热毒蕴结未清,盘踞下焦,这一重要病理因素。
从临床表现分析,常见的咽痛、小便混浊、尿少、血尿、血压偏高、头痛、鼻衄等,均属火热内蕴之征象。
近代临床医生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氮质血症,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而获效,也足资证其寒热错综的病机。
(3)虚实并存:慢性肾炎病邪久恋,正气被伐,肾不藏精,长期蛋白流失,人血白蛋白下降;脾不统血,血尿频频,严重贫血。
因此,气血精皆匮乏,此属本虚。
由于脾肾亏虚,气化失司,导致水饮痰浊稽留,严重的出现氮质血症等,此属邪实。
《内经》原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专家则认为“邪之所蕴,其气更虚”,“虚之所在,受邪之地,如果正气不能驱邪,也可反从邪化,故津液可以酿成湿浊,血滞导致瘀血,出现正气愈虚则邪气愈实的情况”。
故慢性肾炎的病机可概括为:脾肾气血亏虚和风邪、水湿,热毒,瘀血相夹杂,是其基本特点。
2、常见治法中医以其临床不同的特点进行辨证治疗。
如果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按尿浊辨证治疗;以血尿为主者,按尿血进行辨证治疗;如果以水肿为主要表现,可根据水肿病进行辩证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情况、方法、进展、密切、继续、现代、持续、发展、研究、正气、精神、倾向、作用、分析、调节、形成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具有慢性进行陛发展的倾向。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其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病程冗长,临床表现颇受变异。
慢性肾炎可以由三种情况发展而来:一是急性肾炎迁延不愈,病史超过1年以上;二是以往有急性肾炎病史,过了若干年后,而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却继续缓慢的进展,过了若干年后,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如感冒、疲劳等,肾炎的症状重复出现,并且持续不消失;三是慢性肾炎的病呈隐匿存在,患者无明显症状,当典型的症状出现时,已经属于慢性。
患慢性肾炎3~1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可以产生两侧肾脏萎缩变小,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期,从而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对引起慢性肾炎的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
慢性肾炎的病理变化大多为双侧弥漫性,少数呈局灶性。
按病情变化,一般分为隐匿型、肾病型、高血压型、肾功能减退型和混合型五种类型。
慢性肾炎属于中医的“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
1 临床表现
1.1脾肾阳虚,水湿内盛型面色胱白,神萎倦怠,形寒肢冷,周身高度浮肿,可伴有胸水,腹水,尿少,腹胀,纳减,呕恶,甚则咳逆上气不能平卧,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细。
1.2脾阳虚弱。
水湿中困型面色微硄,略有形寒,疲乏无力,浮肿较轻,但持续较久,并可见纳呆、便溏,恶心,呕吐等,舌质淡、苔多腻,脉濡细。
1.3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面热升火,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腰酸遗泄,或有微肿,舌质偏红、苔薄,脉弦细。
1.4阴阳两虚,正气衰惫型面色晦滞,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胸闷腹胀,纳呆厌食,恶心呕吐,尿少或清长,腹泻或便秘,心悸气短,甚则烦躁不宁,昏迷不醒,抽搐惊厥,舌质淡胖,苔薄白腻或黄腻,脉沉细或弦细。
1.5脾肾两虚。
气血不足型面色少华,四肢乏力,疲倦少寐,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纳食不佳,不肿或微肿,苔薄,脉软弱无力。
2 治疗方法
2.1辨证组方
真武汤加减附子(先煎)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生姜皮6克,大腹皮12克,泽泻15克,肉桂(后下)3克,陈葫芦瓢50克,车前子(包煎)30克。
黄芪补中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9克,陈皮9克,厚朴6克,猪苓9克,茯苓15克,胡芦巴15克。
,平肝潜阳
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15克,天冬、麦冬各9克,石斛12克,杜仲9克,枸杞子9克,山茱萸6克,肉苁蓉9克,龟板15克,牡蛎30克,远志9克。
温脾汤加减附子(先煎)9克,人参9克,生或制大黄9克,生半夏9克,生姜9克,陈皮9克,茯苓12克,厚朴6克,竹茹9克。
,气血双补
大补元煎加减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枸杞子9克,杜仲9克,当归9克,茯苓9克。
3 饮食疗法
3.1羊肺250克,冬瓜500克。
将羊肺洗净,切成条状,锅中放油炒熟,冬瓜切片,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可放葱、姜调味,不加盐,分数次1日食完。
10日1个疗程,间隔3日,继进下个疗程。
3.2羊脬(膀胱)2只,薏苡仁100克。
将羊脬温水漂洗干净,切成条状,锅中加油微炒,放入薏苡仁及葱、姜、糖适量佐料,加水文火炖煮成粥。
以上为1日量,分2次食完,15日为1个疗程。
3.3羊肾1对,制附片10克。
将羊肾对半切开,去其筋膜,漂洗干净。
制附片研末,均匀地掺和于羊肾中,蒸熟。
每日早晚各空腹食用1个,15日为1个疗程。
3.4鹿茸10克,龟板、熟地黄各100克,红糖1千克。
将鹿茸、龟板、熟地黄加冷水适量,浸泡半天,文火煎煮,过滤取汁。
如法煎煮3次,合并滤液,文火浓缩至500毫升左右。
每次2食匙,每日3次,空腹开水化服。
以上为1个疗程。
3.5猪肚1只,乌龟1只。
将乌龟剁成小块,猪肚洗净切丝,加水同煮烂熟,不放盐,加糖、醋少许调味。
分作4~6次2日内食完,10日为1个疗程。
3.6土茯苓300克,白茯苓100克,猪苓50克,乌龟1000克,葱、姜、盐、料酒适量。
将前三味先水煎1小时,去渣取汁,再将乌龟入药汁中焖煨,至龟肉熟时入葱、姜、盐、酒等调料,再继续煨至龟肉烂熟即可。
食龟肉、喝汤。
4 忌口疗法
4.1忌盐和限制水的摄入慢性肾炎病人平时饮食应尽量少盐并限制水的摄入。
一般应忌盐3~6个月。
如轻度水肿时,水的摄入控制在250毫升以内。
4.2忌食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食物对肾炎病人有害无益,由于肾功能不全,氮质滞留,患者饮食中的蛋白质经胃肠道吸收和肝脏的代谢,转化为氨基酸,最后变成肌醇、肌酐、尿素等代谢产物,可诱发尿毒症。
4.3忌食香蕉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钠盐,肾脏病患者由于水液代谢调节作用的失常,每天排出的钠量减少,一部分钠潴留在体内。
当体内钠盐留存过多时,血中的钠和水因渗透压的改变而渗到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这样就加重了肾病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时振声.近2年来中医对肾炎临床研究的概况——(文献综述)[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09期.
[2]金家俊.中医辨证施治90例慢性肾炎分析报告[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7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