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共92张PPT)
中考历史精讲本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从南北 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台儿 指挥者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庄战 概况 1938 年 3 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
守军奋起抵抗,共歼敌 1 万余人
役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 李宗仁在
(教材最新表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
抗日 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 战争 素。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 胜利 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 的原 原因 因与 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 伟大 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 意义 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
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 意义 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考点 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八上第 19 课 P91-95)(2022 年是七七事 变爆发,南京大屠杀 85 周年)
课标要求: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 抗战的意义;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 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桂
1944 年初,日军发动了__豫豫湘湘桂桂战战役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
战役 概况 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
部分
考点 4:敌后战场的抗战(八上第 21 课 P100-103)(2022 年是平型关大捷 85 周年)[2021·天水 6,武威 8(1);2020·天水 5]
中考历史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六讲 侵略与反抗复习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2过.5渡古页代T重RA要NS思ITIO想N 成PAG就E
(二)《辛丑条约》 1.签订时间:(19)___1_9_0_1____年。 2.主要内容: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20)__清__政__府__保__证__严__禁__中__国__人__民__参__加_试_反图_学_帝史__活__动____。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03
2过.2渡鸦页片T战RA争NSITION PAGE
• 1.时间:
•
1840—1842年。
• 2.根本原因:
•
英国为了(5) 打__开___中__国__市__场__。
• 3.结果:
试图学史
•
中国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 4.影响:
03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6)半___殖__民__地__半___封__建__社__会__。鸦片
商口岸。
03
• 3.影响:(17)大__大__加__深__了__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2.6 八过国渡联页军侵TR华AN战SIT争ION与PA《GE辛丑条约》
•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时间:1900—1901年。 • 2.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列强在华权益。 • 3.结果:中国失败,被迫签订《辛丑试图条学史约》。 • 4.影响:中国(18)__完__全__沦__为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03
第一二三部部 分分例中考 试题考点 图点导清 学拨航单 史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人教部编版2019年广东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一:林则徐虎门销烟(2014年考查)。
1.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大量白银外流;摧残士兵体质;造成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3.禁烟的高潮: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考点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015、2017、2018年考查)。
1.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②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虎门销烟)。
(2)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英军强占香港岛→攻占虎门炮台,关天培等战死→占领广州→北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
(4)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虎门之战的关天培、吴淞之战的陈化成等;(5)结果: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6)清朝战败的原因:①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②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2.《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年8月。
(2)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条约特征: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2016年考查)。
中考广东省深圳市专用历史教材梳理复习第2部分第6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件(25张PPT)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C.北平的和平解放
D.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4.(2021·山西)1937 年 4 月 5 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
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如下表)。祭文反映出( B )
共产党祭黄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帝陵文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2021·连云港)20 世纪 30 年代初,一群流亡到内地的东北
作家,创作了一批描写家乡遭到外敌蹂躏的作品。这些作品有利
于激发( D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国民抗战
2.(2021·四川)他“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
大义,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
单元描述
年代尺
知识网络
考点解读
考题示例
中国抗日战争以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 1945 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结束,经历了 14 年艰难曲折的斗争。
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九一 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伴随着日 军侵略的加剧,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主张,并在处理西安事变的关键时刻予以贯彻,为国共两党结束内战,走 向合作抗日奠定了基础。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史料链接 1.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 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 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2023年安徽中考历史二轮专题课件:板块二 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松花江上》 :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愤懑
续表
局部抗战与东北抗联
(1)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 抗日义勇军 ,抵抗日军的侵略(2)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 抗日游击战争(3)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联 ),与日军战斗(4)国民党爱国将领: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蒋光鼐、蔡廷锴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
影响
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 相持阶段 (2022年印次修改:战略相持阶段)
续表
第三次长沙会战
概况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意义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台儿庄战役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 津浦路 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 徐州
.
概况
1938年3月,日军进攻台儿庄, 李宗仁 指挥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在中国军队的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共歼敌1万余人
历史时序
阶段特征
中国(1)政治: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2)党的思想: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课标肃2019中考历史复习第二部分第6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五口通商);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赔款 2 100 万 银元(赔款);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 方协议(协定关税)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虎门条约》(1843 年):英国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中 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44 年):美 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 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 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丧失更多主 影 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 响 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易错警示 1.近代以来,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日军曾三次侵占北京,其中 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 2.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不 会爆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 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的真实意图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所以,即使没 有这两个事件,英法还是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速查篇模块一中国近代史第6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精讲课件
本讲知识脉络
中考备考攻略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贵阳中考重点突破 命题点强化练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
中共 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
伪军的封锁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
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全民
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本讲知识脉络
中考备考攻略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贵阳中考重点突破 命题点强化练
背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 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
南京 暴行 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
大屠
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杀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暴露
平型关
经过
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 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
大捷
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敌 后
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 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战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
场
抗日根 据地的
建立
本侵略者 时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 标志 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
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本讲知识脉络
中考备考攻略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贵阳中考重点突破 命题点强化练
2020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讲解 第二部分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共80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目录导航
01 单 元 时 间 轴 02 知 识 网 络 03 考 点 突 破 04 历 史 图 片 05 五 年 广 东 中 考 06 课 堂 巩 固
单元时间轴 返回
知识网络 返回
考点突破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 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返回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1.中共七大:1945 年 4 月在延安召开。提出打败日本侵略者, 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奋斗目 标。大会确立了 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为 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程廉《二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
返回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哈罗德·伊萨克斯将 中国描述为“崛起中的英雄”的原因。
研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 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牵制了日本大量的兵力, 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 大贡献。
返回
(2)过程: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 会战爆发。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 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 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激战。中国 空军 首次参战, 初战告捷。1937 年 11 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3)影响: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 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返回
材料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哈罗德·伊萨克斯最 早开始着力于关注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这一问题。他在《心影录 ——美囯的中国形象》一书中将中国抗战时期的形象描述为“崛起中的 英雄”,认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由于中国人民在团结抗日过程中所展 示出来的英勇的刚毅和顽强,无论中国当时如何被看待,此时在众多美 国人心目中对中国人同情的形象,上升到了无可匹敌的顶峰。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第6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
第六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课程标准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3.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4.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考情分析年中考预测八国内容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考点清单】见《必考知识背记手册》的P10典题聚焦1.(原创)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国’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材料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是( A )A.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它完全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C.它最终维护和巩固了清朝的统治D.它使中国近代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材料“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说明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故选A项.2.(2018·百色中考)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 )A.变法裁撤冗官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的主张及影响.A项虽然涉及政治,但无法体现政治近代化.B项是经济方面.C项是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巩固提升1.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A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2.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B ) A.李鸿章 B.奕C.张之洞 D.左宗棠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 B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创办近代海军4.(2018·潍坊中考)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是指( C )A.《南京条约》签订 B.边疆地区危机扩大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5.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条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D ) A.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B.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6.(原创)“《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A.日本控制了中国的财政B.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原创)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 1 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请求变法.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当时,维新派的主要政治诉求是( B )A.要求裁撤冗官B.要求政治制度的变革C.要求发展工商业D.要求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8.(2016·百色中考)有学者这样评述:“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的首次登台表演,虽然结局惨烈,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具有堪称划时代的意义.”这里的“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指( C ) A.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条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9.对于八国联军对华采取的战争行动,英国外交大臣说:“不是为了改变慈禧太后政权.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和财产.”这说明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B )A.维护慈禧太后的统治B.镇压义和团运动C.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得到更多的赔款10.(原创)“中国人口约4亿5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条款签订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C) A.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庞大的B.使中国人民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人民反帝斗争进入低潮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二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答: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先进技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开启的事件分别是什么?答: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本方面: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陆军、海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补充造船费用.中国方面:在慈禧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30万两”以建造颐和园.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材料三如图是20世纪初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某条约的场景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贫穷落后;日本侵略中国早有预谋,准备充分;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抗.(2)根据材料二,说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最终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答: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说明了资产阶级改革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根据材料三,说出20世纪初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哪一条约?通过这个条约,西方列强在军事上获得了什么侵略权益?它给中国造成的直接危害是什么?答:《辛丑条约》.权益:迫使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西方列强获得了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驻兵权.直接危害:有利于列强对京津地区的军事控制和随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活动.(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答: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三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1)材料一中两个条约分别签订于哪一次战争后?它们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答:《南京条约》签订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签订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材料二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为寻求“御侮自强”之术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答:洋务运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感悟?答:落后就要挨打;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模块一中国近代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
素质,抵御外侮,报效祖国。
2.比较中国近代的两次国共合作
比较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相同点 背景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里
合作的决 定因素
都是由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合作目标
都有反帝成分
中共作用
两次国共合作都是在中共的推动下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更是第二次合作的首倡者
名师点睛
1.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不是为了杀蒋,不是为了争权
夺利,而是为了逼蒋抗日。故西安事变不能称为一次军事政变,而是一次具有 爱国性质的“兵谏”。 2.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 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 平解决;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丢失了 河南 、 湖南 、 广西 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知识点四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五
抗日战争的胜利
考能提升
知识拓展
1.国共合作抗日后,军队改编问题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 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 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开展对日游击战争。
武汉
江西万家岭战役歼敌3 000余人;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第三次长 沙会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葛先才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解课件
真题再现 (2017广东)1937年2月,中国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 讨论、调整对中国共产党和对日本的政策,确定了停止 内战、联共抗日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方针的形成的事 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考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解析】为了停止内战,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 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 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 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由此可知, “直接促成这一 方针的形成的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选B。
考点5 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中国 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 正面战场: (1)台儿庄战役: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从南北两个方 向夹击徐州。______ 1938 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 ______指挥中国军队迎战。日军最终被迫撤退。台儿庄 李宗仁 1万 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 战役共歼敌_____ 最大 的一场胜仗。 的_____ (2)保卫大武汉: 1938年6月,日军集结______ 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 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1938年 10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 (2018重庆)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 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 是( C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 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 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考点3 七七事变的史实,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1. 七七事变: ______ 1937 年7月7日晚,日军谎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 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后,便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 _________ 卢沟桥 和________ 宛平城 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这就是 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 “_________ 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 的开始。 全民族抗战 接着,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7月底,北平、天津 相继失陷。 2. 全民族抗战开始: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加快了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__ 新编第四军 _________ 。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 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 正式建立 ,__________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民族统一战线_________
2019中考历史总练习资料-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2019中考历史总练习资料-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一单元列强旳侵略与中国人民旳抗争1、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旳?A、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旳程度·D、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旳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旳抗争典型:(他们都是民族英雄)A、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图),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旳决心·B、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血战黄海,壮烈殉国·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及其影响:①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旳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旳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也更便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旳关税主权·4、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旳影响(三个变化一个标志):①中国社会性质旳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旳变化:战前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旳矛盾,战后则是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旳矛盾·③中国人民旳革命任务旳变化:既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旳侵略,又要反对本国封建统治·④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旳开端·5、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A、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旳领土,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旳国家·6、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A、《马关条约》旳主要内容: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B、深远影响:①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旳负担②帝国主义对中国旳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变成资本输出为主(中国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旳发展受到阻碍)③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另斩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旳政策,主张列强在华“利益均沾”④中国社会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最大旳影响)7、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A、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联军,发动了对中国旳战争·1901年,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B、1901年旳《辛丑条约》旳主要内容: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拆毁北京至大沽旳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爱国活动C、深远影响: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列强旳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旳起步阶级抗争性结果作用局限和教训与派别与探质索地主阶级洋务封失败引进了机器工业没有从根本洋务派运动建(也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上触及(奕、地有成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封建制度,所曾国藩主功旳义旳产生以没李鸿章)阶地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有也不可能级资本主义使中国自旳经济侵略富强起来·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资失败是一场救亡图存旳政治其失败说明维新派变法产变革资产阶(康有为阶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级改良道咱梁启超)级有利于社会旳进步在半殖改民地半封建良社会旳运中国是行不动通旳资产阶级辛亥彻既有推翻了清朝统治其失败旳一革命派革命底成功结束了两千多年旳封建面说明(孙中山反旳一帝制资产阶级共黄兴、帝面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国旳蔡锷)反有失有利于资要主义旳发展方案在半殖封败旳和社会旳进步民地半建一面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封建社会旳旳地半封建中国是民社会旳性质和人民旳悲行不通旳主惨境遇革命资产阶级新文前期是一前期旳新文化运动,开但前期没有激进派化场启了思想给灾难(陈独秀运动资产阶级解放旳闸门,激发了人深重旳中国李大钊新们追求救人民指鲁迅)文化反对国救民真理旳热情·明真正旳出封后期旳新文化运动主要路·建主义旧宣传马列主文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化旳斗争新旳途径·1、洋务运动旳主要内容(“四创办”)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③创办新式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舰队)④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口留学·2、戊戌变法旳主要内容:①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旳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作用: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旳发展·②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注意:“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官民”指旳是:资产阶级③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3、民主革命旳先行者——孙中山(人物像)旳早期革命活动①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②1905年在日本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任总理③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④1912年元旦,组建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为民国元年)⑤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旳指导思想·3、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旳兴起1、新民主主义革命旳开端——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旳外交失败前期中心:北京;前期主力:学生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运动旳主力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旳性质:反帝反封建)“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为: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旳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精神:爱国精神和斗争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运动旳历史意义:①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旳爱国运动·②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旳作用·③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旳群众性·④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旳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旳结合·⑤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旳开端·2、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旳成立时间:1921年7月23日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旳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旳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旳无产阶级政党·它旳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旳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旳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旳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旳结晶:黄埔军校成立(广州陆军军官学校,创立人物: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共产党员周恩来曾担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人在军校任教官)北伐旳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北伐战争中旳重要战役:贺胜桥战役、丁泗桥战役、南昌战役等·4、1927年4月,代表大地主大资阶级旳政权——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旳开始——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周恩来(记为荷叶煮粥)中国共产党创建旳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进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也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旳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农村革命根据地旳开辟意义:中国革命旳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6、中国革命史上旳壮举——红军长征直接原因:在王明、博古等人旳左倾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长征过程中,重大旳转折点是1935年召开旳遵义会议·在这一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旳党中央旳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旳结束·红军长征旳历史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旳壮举·长征旳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旳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旳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旳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开始局部抗战2、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根本原因:民族危机旳加剧目旳:逼蒋联共抗日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中起重要作用旳是周恩来)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旳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旳初步形成·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旳全民族抗战开始·4、日军犯下旳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概况: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旳大屠杀·被日军屠杀旳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旳军警等达30多万人·如何看待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如何看待中日关系?①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否认历史、歪曲历史、不能正视历史、不愿承担历史责任旳表现·②这些行为严重地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旳民族感情,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旳不满并予以严厉旳谴责·③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应尽量改善中日关系,在政治、外交方面进行有理有节旳斗争旳同时,也应保持与日本正当旳经济文化交流·5、中国人民旳英勇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旳最大胜利是李宗仁指挥旳台儿庄战役·共产党敌后战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规模最大旳战役是彭德怀指挥旳百团大战·6、中共“七大”(1945年4~6月,延安)主要内容:①制定最后打败日本旳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争取抗战胜利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旳指导思想③选举以毛泽东为首旳中央委员会7、抗日战争旳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旳意义:①性质: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旳民族解放战争②国内意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旳转折点·③国际意义:中国旳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旳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旳胜利和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旳胜利1、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为了尽量争取民主与和平,在周恩来、王若飞旳陪同下,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与以蒋介石为首旳国民党谈判·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旳序幕·3、全面反攻: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旳主力·(示意图)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旳午千里战线上,进行了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旳蒋介石国民党政权旳垮台·(示意图)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旳主要原因:①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旳支持,而国民党政治腐败,丧失民心·②中国共产党旳战略战术正确,抓住了有利时机,而国民党优柔寡断,一再延误战机,指挥不当,军心涣散·③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旳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而国民党四面楚歌,陷入孤立·④中国共产党以救国为己任,谋求中国旳解放和实现民族复兴为使命,而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⑤国民党经济溃败第六单元经济与社会生活1、民族工业旳发展: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旳状元实业家·他创办了著名旳南通大生纱厂·2、社会生活旳变迁: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旳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轮船:1872年,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旳第一家航运业·火车: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在上海建成通车·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电报旳开始·照相:1870年照相逐渐代替传统旳肖像画·电影:1905年,中国开始拍摄电影·(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均是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中国旳社会生活方面旳变迁·电影是20世纪初出现旳变迁·)第七单元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3、教育:1905年中国政府(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4、文艺:①近代后期杰出旳文学家鲁迅,著有《呐喊》、《彷徨》等小说·其中《阿Q正传》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旳杰作·②聂耳旳《义勇军进行曲》和冼星海旳《黄河大合唱》是音乐杰作·③画家徐悲鸿旳代表作是《奔马》·。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6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史料研读 史料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 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解读 史料大意为:鸦片一天没有禁绝,我就一天不回京复命。 我誓将禁烟这件事进行到底,绝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这反映出林 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图说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六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知识网络
1 .列强侵略: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 幕。之后列强又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日益严 重。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四、洋务运动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图说历史 《天朝田亩制度》
解读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 件。《天朝田亩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对 立物。《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它涉及经 济、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太平 天国的领导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 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考点必备梳理
一
二
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发动者、目的以及 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要能结合新材料理解西安事变和平 解决的意义。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时间: 1937 年 7 月 7 日晚。 2.经过: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 遭拒绝后,进攻卢沟桥的中国守军,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 起抵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3.中国军队的抵抗:二十九军副军长 佟麟阁 、一三二师 师长 赵登禹 为国捐躯。 4.结果:7 月底, 北平 、天津相继沦陷。
(2)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后又准备侵占华北,中国共产党提出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停止进攻红军, 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蒋介石的拒绝。为了逼迫 蒋介石抗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 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史料链接】 材料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一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余 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 理之战胜。”南京发表的《告公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 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 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 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编自《蒋介石日记》
5.影响:卢沟桥事变既是日本 全面侵华 的开始,也是中国 全民族抗战 的开始。促进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正式建立 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 八路军、新四军。
【史料链接】 材料 1937 年 7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日 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 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 国!”1937 年 8 月 14 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 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 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 解决之。”
问题:据材料,归纳蒋介石及国民党对日侵华的态度。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是对九一八事变后的描述。1931 年 9 月 18 日, 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 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 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政府误判形势, 采取不抵抗政策,不战而溃,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敌手。
考点分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和不抵抗政 策。一般以单项选择题为主。
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
1.背景: (1)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 又侵略华北, 民族危机加深。 (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 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 张学良、 杨虎城 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多次要求蒋介石 联共抗日,遭到拒绝。 2.爆发: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 西安实 行“兵谏”, 扣押了 蒋介石 ,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
(3)1936 年 12 月 12 日的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 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 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 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 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 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 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 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 府宣言发表的相同背景是什么?宣言的发表具有什么共同的 历史作用?
问题: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于哪一年?是谁发 动的?“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这场军事政变” 有何历史意义?
分析:(1)由材料“《红星照耀中国》”“在西安进行的这场 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 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可知斯诺所说的 “这场军事政变”是指西安事变。
5.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分 (综合 题)
【命题趋势】 抗日战争是每年命题的重点,年年必考。除识记 基本史实外,重点关注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贡献和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中国参与创办 联合国的原因。
知识网络
考点突破
“九一八事变”。
1.爆发: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 借口,突然攻占 沈阳 城。 2.结果:东北军不战而溃,导致 东北 三省不到半年即沦陷了。 3.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序幕。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二部分 中国近 代史
目录导航
01 中 考 导 航 02 知 识 网 络 03 考 点 突 破 04 历 史 图 片 05 五年广东中考 06 课 堂 巩 固
中考导航
近3年广东省题统计 考纲要求 2017 2018 2016年 年 年 3分 1.“九一八事变”。 (选择 题) 3分 3分 2.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 (选择 (选择 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题) 题) 3分 4分 3. “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 (选择 (综合 合作的实现。 题) 题)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
3.结果: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 和平解决 的主 张,并派 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 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4.历史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 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初步形成。
【史料链接】 材料 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 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 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 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 争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