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光明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将线段AB 延长至点C ,使1
2
BC AB =,D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BD =2,则线段AB 的长为( )
A .4
B .6
C .8
D .12
2.﹣3的相反数是( ) A .13
- B .
13
C .3-
D .3
3.对于方程
12132
x x +-=,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 ) A .112x x -=+ B .63(12)x x -=+ C .233(12)x x -=+ D .263(12)x x -=+
4.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点O 为原点,OA OB =.按如图所示方法用圆规在数轴上截取
BC AB =,若点A 表示的数是a ,则点C 表示的数是( )
A .2a
B .3a -
C .3a
D .2a -
5.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
2
1
3+x =5x B .x 2+1=3x C .3
2y
=y+2 D .2x ﹣3y =1
6.如图,∠ABC=∠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ACF ,以下结论:
①AD ∥BC ;②∠ACB=2∠ADB ;③∠ADC+∠ABD=90°;④∠BDC=∠B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2020的倒数是( ) A .﹣2020
B .﹣
1
2020
C .2020
D .
1
2020
8.若a<b,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A .a+c>b+c
B .a-c<b-c
C .ac<bc
D .
a b c c
< 9.估算15在下列哪两个整数之间( ) A .1,2
B .2,3
C .3,4
D .4,5
10.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135元,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不赔不赚 B .赚了9元 C .赚了18元 D .赔了18元 11.已知105A ∠=︒,则A ∠的补角等于( )
A .105︒
B .75︒
C .115︒
D .95︒
12.如图为一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重叠部分不计),可知该无盖长方体的容积为
( )
A .8
B .12
C .18
D .20
二、填空题
13.已知方程22x a ax +=+的解为3x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 14.如图,数轴上点A 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 =4则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
15.甲乙两个足够大的油桶各装有一定量的油,先把甲桶中的油的一半给乙桶,然后把乙
桶中的油倒出
1
8
给甲桶,若最终两个油桶装有的油体积相等,则原来甲桶中的油是乙桶中油的______倍。

16.若a a -=,则a 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
17.已知A ,B ,C 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点O 为AB 的中点,AC 2BC =,若
OC 6=,则线段AB 的长为______. 18.52.42°=_____°___′___″.
19.小明妈妈想检测小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效果,给了小明37个苹果,要小明把它们分成4堆. 要求分后,如果再把第一堆增加一倍,第二堆增加2个,第三堆减少三个,第四堆减少一半后,这4堆苹果的个数相同,那么这四堆苹果中个数最多的一堆为_____个.
20.按照下面的程序计算:
如果输入x 的值是正整数,输出结果是166,那么满足条件的x 的值为___________. 21.计算:3+2×(﹣4)=_____.
22.若x 、y 为有理数,且|x +2|+(y ﹣2)2=0,则(x y
)2019
的值为_____. 23.用度、分、秒表示24.29°=_____.
24.观察一列有规律的单项式:x ,23x ,35x ,47x ,59x ⋅⋅⋅,它的第n 个单项式是______.
三、压轴题
25.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 、b 、c ,且满足|a +24|+|b +10|+(c -10)2=0;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
(1)求a 、b 、c 的值;
(2)若点P 到A 点距离是到B 点距离的2倍,求点P 的对应的数;
(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
26.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a-1)2+|ab+3|=0,c=-2a+b .
(1)分别求a ,b ,c 的值;
(2)若点A 和点B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相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i )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 ,使得3BC-k•AB 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 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ii )若点C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与点A ,B 同时运动,何时点C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请说明理由.
27.已知:OC 平分AOB ∠,以O 为端点作射线OD ,OE 平分AOD ∠. (1)如图1,射线OD 在AOB ∠内部,BOD 82∠=︒,求COE ∠的度数. (2)若射线OD 绕点O 旋转,BOD α∠=,(α为大于AOB ∠的钝角),
COE β∠=,其他条件不变,在这个过程中,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请补全图形并加以说明.
28.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位于点A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点P表示的数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到家动,若点P、Q 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Q?
(4)若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29.在数轴上,图中点A表示-36,点B表示44,动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动点P、Q的运动速度比之是3∶2(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12秒后,动点P到达原点O,动点Q到达点C,设运动的时间为t(t>0)秒.
(1)求OC的长;
(2)经过t秒钟,P、Q两点之间相距5个单位长度,求t的值;
(3)若动点P到达B点后,以原速度立即返回,当P点运动至原点时,动点Q是否到达A点,若到达,求提前到达了多少时间,若未能到达,说明理由.
30.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段AB的“2倍点”.
(1)线段的中点__________这条线段的“2倍点”;(填“是”或“不是”)
(2)若AB=15cm,点C是线段AB的“2倍点”.求AC的长;
(3)如图②,已知AB=20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 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 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_____________s时,点Q 恰好是线段AP的“2倍点”.(请直接写出各案)
31.已知:A、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O点作射线OC,使∠AOC:∠BOC=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度;
(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在∠AOC的内部.试探究∠AOM与∠NOC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5°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M所在直线恰好平分∠BOC时,时间t的值为(直接写结果).32.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a+2|+(b+3a)2=0.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若在线段AB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
(3)若在原点O处放一个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个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小球的大小,可看做一个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秒.
①甲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BC x =,则可列出:()223x x +⨯=,解出x 值为BC 长,进而得出AB 的长即可.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得: 设BC x =,
则可列出:()223x x +⨯= 解得:4x =,
1
2
BC AB =
, 28AB x ∴==.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中点问题,解题关键在于对线段间的倍数关系的理解,以及通过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相反数的定义是: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还是0. 【详解】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3的相反数是3.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相反数,题目简单,熟记定义是关键.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方程两边同乘以6即可求解. 【详解】
12132
x x +-=, 方程两边同乘以6可得, 2x-6=3(1+2x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去分母的基本方法.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数轴可以用含a 的式子表示出点B 表示的数,从而得到点C 表示的数. 【详解】
解:由点O 为原点,OA OB =,可知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点A 表示的数是a ,所以B 表示的数为-a , 又因为BC AB =,所以点C 表示的数为3a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数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结合相反数,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 =0(a ,b 是常数且a≠0).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 解:A 、
2
1
3+x =5x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B 、x 2+1=3x 未知数x 的最高次数为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C 、
3
2y
=y+2中等号左边不是整式,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D 、2x ﹣3y =1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故选:A .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未知数x 的次数是1这个条件.此类题目可严格按照定义解题.
6.C
解析:C 【解析】
①∵AD 平分△ABC 的外角∠EAC , ∴∠EAD=∠DAC ,
∵∠EAC=∠ACB+∠ABC ,且∠ABC=∠ACB , ∴∠EAD=∠ABC , ∴AD ∥BC ,
②由(1)可知AD∥BC,
∴∠ADB=∠DBC,
∵BD平分∠ABC,
∴∠ABD=∠DBC,
∴∠ABC=2∠ADB,
∵∠ABC=∠ACB,
∴∠ACB=2∠ADB,
故②正确.
③在△ADC中,∠ADC+∠CAD+∠ACD=180°,
∵CD平分△ABC的外角∠ACF,
∴∠ACD=∠DCF,
∵AD∥BC,
∴∠ADC=∠DCF,∠ADB=∠DBC,∠CAD=∠ACB
∴∠ACD=∠ADC,∠CAD=∠ACB=∠ABC=2∠ABD,
∴∠ADC+∠CAD+∠ACD=∠ADC+2∠ABD+∠ADC=2∠ADC+2∠ABD=180°,∴∠ADC+∠ABD=90°
∴∠ADC=90°−∠ABD,
故③正确;
④∵∠BAC+∠ABC=∠ACF,
∴1
2
∠BAC+
1
2
∠ABC=
1
2
∠ACF,
∵∠BDC+∠DBC=1
2
∠ACF,
∴1
2
∠BAC+
1
2
∠ABC=∠BDC+∠DBC,
∵∠DBC=1
2
∠ABC,
∴1
2
∠BAC=∠BDC,即∠BDC=
1
2
∠BAC.
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各角的关系.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倒数的概念即可解答.
解:根据倒数的概念可得,﹣2020的倒数是
1 2020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倒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由a<b,两边同时加上c,可得 a+c<b+c,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由a<b,两边同时减去c,得a-c<b-c,故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 由a<b,当c>0时,ac<bc,当c<0时,ac<bc,当c=0时,ac=bc,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 a<b,当a>0,c≠0时,a b
c c
<,当a<0时,
a b
c c
>,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
【详解】
∵9<15<16,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
10.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盈利的这件成本为x元,则135-x=25%x,解得:x=108元;亏本的这件成本为y元,则y-135=25%y,解得:y=180元,则135×2-(108+180)=-18元,即赔了18
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求解即可.
【详解】
解:∵∠A=105°,
∴∠A的补角=180°-105°=7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是关键.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观察、计算可得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图可知长方体的高是1,宽是3-1=2,长是6-2=4,
长方体的容积是4×2×1=8,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能判断出该几何体为长方体的展开图,并能根据展开图求得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3.2
【解析】
【分析】
把x=3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
【详解】
解:把x=3代入方程得:6+a=3a+2,
解得:a=2.
故答案为:2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
解析:2
【解析】
【分析】
把x=3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a的值.
【详解】
解:把x=3代入方程得:6+a=3a+2,
解得:a=2.
故答案为:2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4.-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且,
则A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解析:-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 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AB=,
且4
则A表示的数为:2
-.
故答案为:2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15.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原来乙桶中的油量为,甲桶中的油量为,则可列出方程求出答案. 【详解】
设原来乙桶中的油量为,甲桶中的油量为
第一次:把甲桶中的油倒出一半给乙桶,转移的油量为
甲桶剩
解析: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原来乙桶中的油量为1,甲桶中的油量为x,则可列出方程求出答案.【详解】
设原来乙桶中的油量为1,甲桶中的油量为x
第一次:把甲桶中的油倒出一半给乙桶,转移的油量为1 2 x
甲桶剩余油量:
11
22 x x x -=
乙桶剩余油量:1
1 2
x+
第二次:把乙桶中的油倒出1
8
给甲桶,转移的油量为
1111
1
82168
x x
⎛⎫
+=+

⎝⎭
甲桶剩余油量:11191 2168168 x x x
⎛⎫
++=+

⎝⎭
乙桶剩余油量:
11177 1
2168168
x x x
⎛⎫⎛⎫
+-+=+ ⎪ ⎪
⎝⎭⎝⎭
此时甲乙桶中油量相等

9177 168168 x x
+=+
∴6
x=
故原来甲桶中的油量是乙桶中的6倍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转移油量之后,要减去,然后联立方程求出倍数关系即可.
16.【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解析:a0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可得.
【详解】 解:a a -=,
a 0∴≥,
故答案为a 0≥.
【点睛】
本题考查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17.4或36
【解析】
【分析】
分点C 在线段AB 上,若点C 在点B 右侧两种情况讨论,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和差关系可求AB 的长.
【详解】
解:,
设,,
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
点O 为AB 的中点,
解析:4或36
【解析】
【分析】
分点C 在线段AB 上,若点C 在点B 右侧两种情况讨论,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和差关系可求AB 的长.
【详解】
解:AC 2BC =,
∴设BC x =,AC 2x =,
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B AC BC 3x =+=,
点O 为AB 的中点,
3AO BO x 2∴==,x CO BO BC 6x 12AB 312362
∴=-==∴=∴=⨯= 若点C 在点B 右侧,则AB BC x ==,
点O 为AB 的中点,
x AO BO 2∴==,3CO OB BC x 6x 4AB 42
∴=+==∴=∴= 故答案为4或36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18.52; 25; 12.
【解析】
【分析】
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60,用0.42乘60,可得:0.42°=25.2′;用0.2乘60,可得:0.2′=12′′;据此求解即
解析:52; 25; 12.
【解析】
【分析】
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60,用0.42乘60,可得:0.42°=25.2′;用0.2乘60,可得:0.2′=12′′;据此求解即可.
【详解】
52.42°=52°25′12″.
故答案为52、25、1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度=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
19.16
【解析】
【分析】
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原来的四堆之和=37,变换后的四堆相等,可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来求解.
【详解】
设第一堆为a 个,第二堆为b 个,第三堆为c 个,第四堆有d 个,
a+b+c+
解析:16
【解析】
【分析】
本题有两个等量关系;原来的四堆之和=37,变换后的四堆相等,可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来求解.
【详解】
设第一堆为a 个,第二堆为b 个,第三堆为c 个,第四堆有d 个,
a+b+c+d=37①;2a=b+2=c-3=2
d ②; 第二个方程所有字母都用a 来表示可得b=2a-2,c=2a+3,d=4a ,代入第一个方程得a=4, ∴b=6,c=11,d=16,
∴这四堆苹果中个数最多的一堆为16.
故答案为16.
本题需注意未知数较多时,要把未知的四个量用一个量来表示,化多元为一元.
20.42或11
【解析】
【分析】
由程序图可知,输出结果和x的关系:输出结果=4x-2,当输出结果是166时,可以求出x的值,若计算结果小于等于149则将结果4x-2输入重新计算,结果为166,由此求
解析:42或11
【解析】
【分析】
由程序图可知,输出结果和x的关系:输出结果=4x-2,当输出结果是166时,可以求出x的值,若计算结果小于等于149则将结果4x-2输入重新计算,结果为166,由此求出x的之即可.【详解】
解:当4x-2=166时,解得x=42
当4x-2小于149时,将4x-2作为一个整体重新输入
即4(4x-2)-2=166,解得x=11
故答案为42或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程序运算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考虑问题需全面,即当输出结果小于149时,将4x-2作为一个整体重新输入程序.
21.﹣5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加法法则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3+2×(﹣4)
=3+(﹣8)
=﹣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解析:﹣5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加法法则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3+(﹣8)
=﹣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2.﹣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2019=()201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x
y
)2019=(
2
2
-
)2019=(﹣1)2019=﹣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23.【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详解】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
24°+17′+0.4×60″=24°17′
解析:241724
︒'"
【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24″. 故答案为24°17′24″.
【点睛】
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
24.【解析】
【分析】
首先观察单项式的系数,可发现规律奇数递增,然后观察其次数,可发现规律自然数递增,即可得出第个单项式.
【详解】
单项式系数分别是1、3、5、7、9……,第个单项式的系数是;

解析:()21n
n x - 【解析】
【分析】
首先观察单项式的系数,可发现规律奇数递增,然后观察其次数,可发现规律自然数递增,即可得出第n 个单项式.
【详解】
单项式系数分别是1、3、5、7、9……,第n 个单项式的系数是21n -;
单项式的次数分别是1、2、3、4、5……,第n 个单项式的次数是n ;
第n 个单项式是()21n
n x -; 故答案为()21n
n x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探索规律,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三、压轴题
25.(1) a =-24,b =-10,c =10;(2) 点P 的对应的数是-
443
或4;(3) 当Q 点开始运动后第6、21秒时,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绝对值和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可得a+24=0,b+10=0,c-10=0,解可得a 、b 、c 的值;
(2)分两种情况讨论可求点P 的对应的数;
(3)分类讨论:当P 点在Q 点的右侧,且Q 点还没追上P 点时;当P 在Q 点左侧时,且Q 点追上P 点后;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左侧时;当Q 点到达C 点后,当P 点在Q 点右侧时,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是8,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1)∵|a+24|+|b+10|+(c-10)2=0,∴a+24=0,b+10=0,c-10=0,
解得:a=-24,b=-10,c=10;
(2)-10-(-24)=14,
①点P在AB之间,AP=14×
2
21
=
28
3

-24+28
3
=-
44
3

点P的对应的数是-44
3

②点P在AB的延长线上,AP=14×2=28,
-24+28=4,
点P的对应的数是4;
(3)∵AB=14,BC=20,AC=34,
∴t P=20÷1=20(s),即点P运动时间0≤t≤20,
点Q到点C的时间t1=34÷2=17(s),点C回到终点A时间t2=68÷2=34(s),当P点在Q点的右侧,且Q点还没追上P点时,2t+8=14+t,解得t=6;
当P在Q点左侧时,且Q点追上P点后,2t-8=14+t,解得t=22>17(舍去);
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左侧时,14+t+8+2t-34=34,t=46
3
<17(舍去);
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右侧时,14+t-8+2t-34=34,解得t=62
3
>20(舍去),
当点P到达终点C时,点Q到达点D,点Q继续行驶(t-20)s后与点P的距离为8,此时2(t-20)+(2×20-34)=8,
解得t=21;
综上所述:当Q点开始运动后第6、21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再结合数轴解决问题.
26.(1)1,-3,-5(2)i)存在常数m,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ii)11.5s
【解析】
【分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c的值即可;
(2)i)根据3BC-k•AB求得k的值即可;
ii)当AC=1
3
AB时,满足条件.
【详解】
(1)∵a、b满足(a-1)2+|ab+3|=0,
∴a-1=0且ab+3=0.
解得a=1,b=-3.
∴c=-2a+b=-5.
故a ,b ,c 的值分别为1,-3,-5.
(2)i )假设存在常数k ,使得3BC-k•AB 不随运动时间t 的改变而改变.
则依题意得:AB=5+t ,2BC=4+6t .
所以m•AB -2BC=m (5+t )-(4+6t )=5m+mt-4-6t 与t 的值无关,即m-6=0,
解得m=6,
所以存在常数m ,m=6这个不变化的值为26.
ii )AC=13
AB , AB=5+t ,AC=-5+3t-(1+2t )=t-6, t-6=
13
(5+t ),解得t=11.5s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7.(1)41°;(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AOC AOB ∠∠=,12AOE AOD ∠∠=,进而可得∠COE=()12
AOB AOD ∠∠-,即可得答案;(2)分别讨论OA 在∠BOD 内部和外部的情况,根据求得结果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1)∵射线OC 平分AOB ∠、射线OE 平分AOD ∠, ∴12AOC AOB ∠∠=,12
AOE AOD ∠∠=, ∴COE AOC AOE ∠∠∠=- =
1122
AOB AOD ∠∠- =()12
AOB AOD ∠∠- =12BOD ∠ =
01822
⨯ =41°
(2)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生变化,
如图,当OA 在BOD ∠内部,
∵射线OC 平分AOB ∠、 射线OE 平分AOD ∠,
∴11O ,22
AOC A B AOE AOD ∠∠∠∠=
=, ∴COE AOC AOE β∠∠∠==+ =
1122
AOB AOD ∠∠+ =()12AOB AOD ∠∠+ =12
α
如图,当OA 在BOD ∠外部,
∵射线OC 平分AOB ∠、射线OE 平分AOD ∠,
∴11,22
AOC AOB AOE AOD ∠∠∠∠=
=, ∴COE AOC AOE β∠∠∠==+ =1122AOB AOD ∠∠=
+ =()12
AOB AOD ∠∠+ =()
013602BOD ∠- =()
013602
α- =011802α-
∴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生变化.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作图,熟记角的特点与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8.(1)-12,8-5t;(2)9
4

11
4
;(3)10;(4)MN的长度不变,值为10.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20;点P表示的数为8﹣5t;
(2)运动时间为t秒,分点P、Q相遇前相距2,相遇后相距2两种情况列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3)设点P运动x秒时追上Q,根据P、Q之间相距20,列方程求解即可;
(4)分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
【详解】
(1)∵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20,
∴点B表示的数是8﹣20=﹣12,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点P表示的数是8﹣5t,
故答案为﹣12,8﹣5t;
(2)若点P、Q同时出发,设t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分两种情况:
①点P、Q相遇之前,
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9
4;
②点P、Q相遇之后,
由题意得3t﹣2+5t=20,解得t=11 4,
答:若点P、Q同时出发,9
4

11
4
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如图,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
则AC=5x,BC=3x,
∵AC﹣BC=AB,
∴5x﹣3x=20,
解得:x=10,
∴点P运动10秒时追上点Q;
(4)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如下:
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1
2
AP+
1
2
BP=
1
2
(AP+BP)=
1
2
AB=10,
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
MN=MP﹣NP=1
2
AP﹣
1
2
BP=
1
2
(AP﹣BP)=
1
2
AB=10,
∴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9.(1)20;(2)t=15s或17s (3)4 3 s.
【解析】
【分析】
(1)设P、Q速度分别为3m、2m,根据12秒后,动点P到达原点O列方程,求出P、Q 的速度,由此即可得到结论.
(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B在相遇前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②当A、B在相遇后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列方程,求解即可.
(3)算出P运动到B再到原点时,所用的时间,再算出Q从B到A所需的时间,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设P、Q速度分别为3m、2m,根据题意得:12×3m=36,解得:m=1,∴P、Q速度分别为3、2,∴BC=12×2=24,∴OC=OB-BC=44-24=20.
(2)当A、B在相遇前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3t+2t+5=44+36,5t=75,∴t=15(s);
当A、B在相遇后且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3t+2t-5=44+36,5t=85,∴t=17(s).
综上所述:t=15s或17s.
(3)P 运动到原点时,t =3644443++=1243s ,此时QB =2×1243=2483
>44+38=80,∴Q 点已到达A 点,∴Q 点已到达A 点的时间为:
3644804022+==(s ),故提前的时间为:
1243-40=43
(s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以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30.(1)是;(2)5cm 或7.5cm 或10cm ;(3)10或
607. 【解析】
【分析】 (1)根据“2倍点”的定义即可求解;
(2)分点C 在中点的左边,点C 在中点,点C 在中点的右边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
(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P 应在Q 的右边,分别表示出AQ 、QP 、PB ,求出t 的范围.然后根据(2)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
(1)∵整个线段的长是较短线段长度的2倍,∴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2倍点”. 故答案为是;
(2)∵AB =15cm ,点C 是线段AB 的2倍点,∴AC =1513⨯
=5cm 或AC =1512⨯=7.5cm 或AC =1523
⨯=10cm . (3)∵点Q 是线段AP 的“2倍点”,∴点Q 在线段AP 上.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P =2t ,BQ =t ,∴AQ =20-t ,QP =2t -(20-t )=3t -20,PB =20-2t .
∵PB =20-2t ≥0,∴t ≤10.
∵QP =3t -20≥0,∴t ≥
203,∴203≤t ≤10.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AQ =
13AP 时,20-t =13×2t ,解得:t =12>10,舍去; ②当AQ =
12AP 时,20-t =12×2t ,解得:t =10; ③当AQ =23AP 时,20-t =23×2t ,解得:t 607
=;
答:t为10或60
7
时,点Q是线段AP的“2倍点”.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线段的和差等知识点,题目需根据“2倍点”的定义分类讨论,理解“2倍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1)90°;(2)30°;(3)12秒或48秒.
【解析】
【分析】
(1)依据图形可知旋转角=∠NOB,从而可得到问题的答案;
(2)先求得∠AOC的度数,然后依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到∠NOC=60°-
∠AON,∠AOM=90°-∠AON,然后求得∠AOM与∠NOC的差即可;
(3)可分为当OM为∠BOC的平分线和当OM的反向延长为∠BOC的平分线两种情况,然后再求得旋转的角度,最后,依据旋转的时间=旋转的角度÷旋转的速度求解即可.
【详解】
(1)由旋转的定义可知:旋转角=∠NOB=90°.
故答案为:90°
(2)∠AOM﹣∠NOC=30°.
理由:∵∠AOC:∠BOC=1:2,∠AOC+∠BOC=180°,
∴∠AOC=60°.
∴∠NOC=60°﹣∠AON.
∵∠NOM=90°,
∴∠AOM=90°﹣∠AON,
∴∠AOM﹣∠NOC=(90°﹣∠AON)﹣(60°﹣∠AON)=30°.
(3)如图1所示:当OM为∠BOC的平分线时,
∵OM为∠BOC的平分线,
∴∠BOM=∠BOC=60°,
∴t=60°÷5°=12秒.
如图2所示:当OM的反向延长为∠BOC的平分线时,
∵ON为为∠BOC的平分线,
∴∠BON=60°.
∴旋转的角度=60°+180°=240°.
∴t=240°÷5°=48秒.
故答案为:12秒或48秒.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旋转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计算,求得三角板旋转的角度是解题的关键.
32.2+t6-2t或2t-6
【解析】
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A、B 两点之间的距离;(2)、设BC的长为x,则AC=2x,根据AB的长度得出x的值,从而得出点C所表示的数;(3)①甲球到原点的距离=甲球运动的路程+OA的长,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Ⅰ)当0<t≤3时,乙球从点B处开始向左运动,一直到原点O,此时OB的长度-乙球运动的路程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Ⅱ)当t>3时,乙球从原点O处开始向右运动,此时乙球运动的路程-OB的长度即为乙球到原点的距离;②分两种情况:(Ⅰ)0<t≤3,(Ⅱ)t>3,根据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1)、由题意知a=-2,b=6,故AB=8.
(2)、设BC的长为x,则AC=2x, ∵BC+AC=AB,∴x+2x=8,解得x=8
3
,∴C点表示的数为6-
8 3=
10
3

(3)①2+t;6-2t或2t-6.
②当2+t=6-2t时,解得t=4
3
,当2+t=2t-6时,解得t=8.∴t=
4
3
或8.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方程的解法,数轴,两点间的距离,有一定难度,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