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解郁清毒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体会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体会目的:观察疏肝止痛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用疏肝止痛汤内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

结果:治愈28例,显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

结论:疏肝止痛汤内服联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标签: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疏肝止痛汤;刺络拔罐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疼痛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沿神经走向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愈后常留有明显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带状疱疹在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 1 个月以上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1],好发于中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疼痛严重时可使患者寝食难安,产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应积极寻求有效治疗PHN的方法。

笔者在导师指导下采用疏肝止痛汤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PHN,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SPHN患者50例。

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7岁,平均(62.44±16.22)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2年,平均(11.23±3.01)月。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①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临床治愈后出现疼痛持续1个月至2年;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③疼痛的性质为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④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感:如痒、紧束感、蚁行感等;⑤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

1.3 治療方法中药用疏肝止痛汤加减:柴胡21g,当归12g,川芎12g,陈皮12g,白芍12g,川楝子12g,元胡12g,细辛3g,蜈蚣2条,炒枳壳15g。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42例疗效分析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42例疗效分析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42例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9-05T14:05:08.7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作者:赵连琴[导读]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毒。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中医院 161500摘要: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毒,循肝胆经外发而成;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溢肌肤,感受外邪,搏结化毒而发。

治疗当以通经、活络为主。

针刺肝俞、太冲、血海、阿是穴等,能疏通经络,透毒外出,疏肝理气,养血止痛。

中药制剂通络止痛。

针药并施,络脉通早,局部营卫输布、转化、代谢气血津液的功能恢复正常;络脉得养,邪无所居,则病愈。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症;针刺疗法;辨证施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一般需要辨证论治。

最常见的证型是肝经湿热,治疗以清泻肝经实火、清热解毒为主,多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但一定要注意患者自体的体质情况,如果身体较弱,则可能是脾虚夹湿、阴虚火旺等证型,那么临床上需要进行一定的个体化治疗[1]。

我院近年用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可能。

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2年9月-2016年1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带状疱疹病例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2-77岁。

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

其发病急骤,皮疹呈痘疹样泛发,或伴有高烧,头痛,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

2.辨证论治:本症多因心肝风火、肺脾湿热内结,复感时令毒邪,相搏于肌肤发为红斑、疱疹,故治当清热利湿或健脾除湿。

若因湿热阻遏经络,气血凝滞,疼痛不止者,则宜活血理气为主。

心肝风火证:本证因心肝之火内积,故主证为红斑、水疱明显,局部感热如烧灼,其皮疹多发于胸胁部。

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容易引起后遗症,其中神经痛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后遗症之一。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病程结束后继发的神经痛症状,表现为持续剧烈的疼痛或瘙痒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鉴于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的方式,探讨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效果和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常见且顽固的疾病,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有限,一些患者长期受痛苦困扰。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验证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中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病痛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中的应用中医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康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传导障碍所致,常表现为周围神经疼痛、瘙痒、麻木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疱疹病毒所致疼痛”的范畴,主要病机为湿热郁结、痰火互结,需通过疏风清热、理气活血、祛痰化瘀的治疗方法来调理。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多样,包括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熏洗等。

针灸能调节气血,活络祛痰,舒筋活络,有助于恢复受损神经功能;推拿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中药熏洗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活血的功效,可帮助消除病灶内湿热痰火。

在实际临床中,中医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康复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体会【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临床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可很快康复,但部分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

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共33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7岁,平均59岁。

其中疱疹发生于胸背部者12例,发生于面部者4例,发生于项背部者8例,发生于腰腹部者7例,发生于大腿内侧2例。

33例皆为疱疹消退后遗留神经痛。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属气滞血瘀者以逍遥散加减。

柴胡6g,当归10g,白芍30g,元胡10g,川楝子10g,青皮6g,桃仁10g,赤芍20g,炮山甲10g,甘草6g;属阴血亏虚者以一贯煎加减。

熟地20g,当归10g,白芍30g,首乌15g,枸杞子10g,鸡血藤30g,丹参20g,麦冬10g,甘草6g。

疼痛重者加磁石20g,珍珠母30g,生牡蛎20g。

每日1剂,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服用。

西药配以神经营养剂,痛重者酌情给予止痛剂。

治疗效果显效:疼痛完全消失12例,占%。

有效:疼痛明显减轻18例,占%。

无效:疼痛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3例占%。

总有效率达%。

2 典型病例患者,女,65岁。

20XX年4月17日就诊。

患者曾患带状疱疹,现疱疹已消退,但于左胸第2~4肋间可见痂皮脱落后淡红色斑。

现患者自诉病变处火灼样疼痛,夜间更甚,难以入睡,伴有心烦、口干、身热、手足心热、大便干、小便黄赤,舌质红干裂、苔少乏津,脉细数。

证属阴血亏虚,经脉失养。

治当以滋阴养血,柔经止痛为法。

处方:熟地20g,当归10g,白芍30g,首乌20g,枸杞子10g,麦冬20g,元参10g,鸡血藤15g,川楝子10g,丹参15g,珍珠母20g,磁石15g,甘草6g。

5剂,每日1剂。

同服维生素C ,维生素B1 20mg,维生素B2 10 mg,每日3次。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2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2

瘀,软坚散结。

诸药辨证应用获得了满意疗效,减少了费用,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722 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8~34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1992:2(收稿2003212211;修回2004202220)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谭春明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528300) 摘 要:目的:观察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止痛饮,(柴胡、郁金、香附、桃仁、地龙、延胡索、青皮、枳壳、甘草)。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

提示: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利于抑制病毒合成,又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主题词: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止痛饮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 治疗应用 疏肝解郁药[剂] 治疗应用 病案 笔者于临床自拟止痛饮结合加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并随机设阿昔洛韦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变化,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共72例,均来自门诊,病程在4周以上,水疱、皮疹已消退结痂,遗留患处神经痛。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26~78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分布于胸背部20例,腰腹部12例,头部4例,四肢6例。

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5~82岁;病程1个月至半年;分部于胸背部13例,腰腹部12例,头部1例,四肢4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中止痛饮组成:柴胡、青皮各10g,郁金、香附、地龙、延胡索各15g,桃仁8g,枳壳12g,甘草5g。

自拟疏郁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

自拟疏郁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
结 果 显 示 , lO瘤 在 生 长 过 程 中 高 表 达 V G ,并 形 成 了 丰 s8 E F 富 的新 生 血 管 , 而 促 进 了 肿 瘤 的 生 长 。肿 瘤 属 于 中 医 “ 从 瘕 症 ” 畴 , 用 清 热 解 毒 、 正 祛 邪 及 其 方 药 治 疗 肿 瘤 已 被 公 范 运 扶 认 。 但 有 关 中 药 抗 肿 瘤 机 制 中 , 血 管 生成 的研 究 报 道 不 多 。 抗
日 1剂 。
带 状 疱 疹 中 医病 名 蛇 串疮 , 铝 缠 腰 火 丹 、 带 疮 、 丹 又 火 蛇 及 蜘 蛛 疮 。其 病 因病 机 : 气 郁 结 化 火 , 感 外 邪 , 毒 蕴 积 肝 复 邪
肌 肤 。其 后 遗 神 经 痛 的病 因 病 机 则 是 邪 毒 潜 伏 , 血 郁 阻 。 气
奉 实 验 结 果 显 示 , 给 予 白龙 灵 沙 汤后 , 1 0瘤 组 织 MVD显 在 S8
著 降 低 , 明 白龙 灵 沙 汤 有 抗 肿 瘤 生 长 的作 用 。 同 时 本 研 究 证
还表明 , 白龙 灵 沙 汤 可 抑 制 肿 瘤 血 管 生 成 , 低 M D, 制 降 V 抑
及 承 德 市 数 家 医 院治 疗 皆无 效 。 予服 疏 郁 解 毒 汤 1 疼 痛 明 剂 显 减 轻 , 药 3剂痊 愈 。 随访 3a无 复 发 。 服
4 讨 论
赤 芍 1 、 花 1 、 H 草 6 g 金 银 花 3 、 花 1 g 连 翘 5g 红 0g 生 ‘ 、 0g菊 5 、 2 。加 水 煮 沸 2 i , 汁 9 , 3次 饭 后 1h温 服 , 0g 0r n 取 a 0mL 分 每
预 后
。 。
近 年 的 研 究 表 明 , 瘤 的 血 管 形 成 在 肿 瘤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肿 中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瘤 血管 的调 控 的 因 素 就 深 受 重 视 。 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42例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42例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42例探析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患者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价值,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所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患者,总计84例。

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患者加行中医治疗。

比较2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患者治疗预后效果、患者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焦虑情绪评分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比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疼痛感、生活质量以及情绪方面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带状疱疹遗神经性疼痛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中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是常见性神经性疼痛,治疗难度大,常规治疗预后效果有限。

基于疾病的疼痛感,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明显,增加了患者心理焦虑情绪,增加了身体应激反应[1]。

既往治疗中,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以口服消炎痛等西药治疗为主,但是在改善患者疼痛感方面效果一般,且患者长期用药有明显耐药性,从而影响降疼痛效果。

近年来,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开始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中。

基于此,本文就我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患者为例,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10月-2018年6月,总计84例。

纳入标准:(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性疼痛患者;(2)患者基本资料完整、生命体征平稳;(3)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4)患者沟通、配合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患者;(2)试验用药禁忌患者;(3)合并严重功能障碍患者;(4)无法有效配合治疗患者。

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摘要】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蟀患疮”、“火带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窜痛、刺痛,而且疼处固定不移,频繁发作,经久不愈。

中医辨证应归于“瘀”证范畴。

笔者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中侵犯肋间神经22例,腰骶部神经12例,颈部、臀部及四肢神经5例,面、听神经3例;对照组30例中侵犯肋间神经17例,颈部、背及腰骶部四肢神经7例,面、听神经者6例。

治疗组基本方药选用自拟“活血祛痛汤”,其他兼证花裁加减,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理气除湿止痛。

疗效满意。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祛痛汤[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10-0080-0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愈后常见的后遗症状,临床治疗颇为困难。

笔者采用自拟活血祛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1个月以上仍有明显的后遗神经痛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18例,女24例,23~68岁,平均46.3岁;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3~68岁,平均43.6岁。

治疗组42例中侵犯肋间神经22例,腰骶部神经12例,颈部、臀部及四肢神经5例,面、听神经3例;对照组30例中侵犯肋间神经17例,颈部、背及腰骶部四肢神经7例,面、听神经者6例。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单侧沿外周神经分布的成簇水泡性损害伴有神经痛,疱疹结痂脱落后皮肿疼痛,并有烧灼及似虫咬感,经一般治疗疼痛不止者。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基本方药选用自拟“活血祛痛汤”。

基本处方:黄芪30 g、当归12 g、赤芍30 g、川芎12 g、桃仁15 g、红花10 g、丹参30 g、泽兰12 g、玉金12 g、玄胡15 g、枣仁15 g,每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观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观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观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发布时间:2021-09-16T07:43:59.6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9期作者:徐佰文[导读]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84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42例为参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后就诊的42例为研究组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肇东市第二中医院 1511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带状疱疹遗神经痛患者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2月到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84例,按照患者的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就诊的42例为参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后就诊的42例为研究组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通过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的病情更快恢复,有必要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中药;治疗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banded spore eruption.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herpes zost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The first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s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second 42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ch a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as the research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control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 < 0.05).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 in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aused by banded spore eruption is very accurate.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recover faster.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promote it in clinical bed.【 key words 】 postherpetic neuralgia of banded spore eruption;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Regulating qi and relieving pai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effect带状疱疹患者在治愈后,如果仍然出现持续疼痛症状,并且时间超过30天,就可以判定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这将会引发患者出现多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管秀芬【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临床表现随机选取120例入我院诊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益气活血散瘀汤加减配合电针艾灸等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服及肌肉注射等西医治疗。

结果:用中药益气活血散瘀汤加减配合电针艾灸等综合方法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突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6(022)009【总页数】3页(P1556-1557,1558)【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综合疗法【作者】管秀芬【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化县中医院,河北隆化 068150【正文语种】中文笔者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益气活血散瘀汤配合电针、艾灸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并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120例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入我院诊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中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1.2.1 治疗组1.2.1.1 益气活血散瘀汤加减: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炒桃仁12g、红花12g、白芍30g、赤芍15g、柴胡15g、陈皮12g、生地黄15g、全蝎6g、乳香10g、没药10g、元胡10g、甘草10g,水煎服1日1剂,1日3次,2周为1个疗程,同时忌食辛辣油腻,禁烟酒。

1.2.1.2 电针治疗:局部选取主穴:胁痛点(阳陵泉穴直下1.5寸,系自创穴位)、三阳络、阳辅穴,均取患侧,毫针刺,用泻法。

自拟活血散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自拟活血散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di1.9 9 ji n 10 —94 2 1 .9 0 0 o:0 3 6 /. s.0 38 1 .0 1 0 .4 s 文 章 编 号 :038 1 (0 1 .91 1 —2 10 .9 4 2 1 )0 .8 90
带状 疱疹 后 遗 神经 痛 ( H 指带 状 疱 疹 发 病 后 , P N) 局 部 皮损 痊愈 而 神经 痛持 续数 月 或数 年 。疼 痛是带 状 疱 疹 最常 见 的后遗 症 , 疼 痛 剧 烈 , 持 续 时 间 长 , 因 且 而 严 重 影 响患者 的身心健 康 。笔 者 运用 自拟 活血 散瘀 汤 治 疗 带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 得 较 好 疗 效 , 报 道 如 获 现
感 , 固定 不移 , 间加 重 。通 则不 痛 , 络止 痛 是 本 病 夜 通
[] 谭新华 , 2 陆德 铭 , 医 外 科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9 9: 中 M] 北 人 19
6 4 6 .
[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 3] 中药 病 证 诊 断疗 效 标 准 [ ] 南 京 : 京 大 学 S. 南
次, 口服 ; 维生 素 B 片 , 次 2 mg 每 日 3次 , 每 0 , 口服 ; 维
觉 异常 , 部 可有 色素 沉着 ; 局 ③疼 痛 的性 质 为 自发性 刀 割样 或 闪 电样 发作 痛或 持续 性烧 灼 痛 、 紧束 样疼 痛 ; ④
患 区 内有 明显 的神 经 受 损 后 遗 症 状 , 痒 、 如 紧束 感 、 蚁 行 感 、 动或 其 他不 适感 。 抽
1 2 1 西 医诊 断标 断标准 。①急 性带 状 疱 疹 临床治 愈后 持 续疼 痛超 过 1个 月或 既往 有 急性 带
状 疮疹 病史 ; 有 明显 按神 经支 配 区域 分布 的痛 觉 、 ② 触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经验分享带状疱疹后遗症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顽痛症之一,本病开始是以皮肤出现集簇状疱疹,并伴有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急性期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多的治疗方法 ,并取得很好临床疗效,报导很多。

但是带状疱疹结痂后,有很多患者留有后遗神经痛,迁延时间长,西医认为其发生的原因为病毒的活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

中医学称为'蛇丹痛'。

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一5年。

患者由于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而且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都不太满意。

十几年来,本人致力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研究和不断应用总结,在家传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基础上,改良针炙疗法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实践证明针炙疗法是目前治疗此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用针后即可止痛或明显减轻疼痛,特别是对于发病时间不超过半年内的患者,配合中医辨证内服汤药及自制疱疹神经止痛胶囊,绝大部分在一周内即可治愈。

且本法治疗痛苦少,费用低,易为患者接受。

[典型病例](一)、郑某某,女,68岁。

2003年7月6日初诊。

三个月前出现左侧乳房、左前臂内侧疼痛,几天后疼痛部位出现串状水疱,并伴灼热疼痛剧烈,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近半月疱疹才消退,但疼痛程度未减,并逐渐加重,又在多处求治,经内服中西药、封闭等治疗无效。

诊见患处皮肤发红,有明显的结痂沉着,约间隔半小时剧烈抽痛一次,痛时大声呼喊,需家人用力牵扯手臂稍安,每次历时十多分钟。

诊毕正逢剧痛,即用自创改良针灸疗法,用毫针二十余支,用针5分钟后疼痛即消失,留针6小时内无疼痛发作;因病痛较剧,来诊不便,隔日一次,同时配合中药及自配散剂一周即愈。

后于05年11月13日因劳累后患处又觉稍痛,再按上法行针一次,随访二年未发作。

并介绍多例患者来诊。

(二)、胡某某,女,55岁,于08年9月22日首诊。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疗经验(上)——曲剑华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疗经验(上)——曲剑华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疗经验(上)——曲剑华大家都知道,这个病在古籍中属于“蛇串疮”“蜘蛛疮”的范畴,我准备这次讲课我也查了一些文献、资料。

我们看到在一些文献报道中带状疱疹的患者会有9%到34%的会发生后遗神经痛,按照教科书上严格来讲,从带状疱疹发病到皮疹消退后3个月,如果3个月还没有好还是疼痛就叫后遗神经痛。

也有人说这个疾病是病毒性的,有自限性,虽然他侵犯神经,一个月要是好了,就算这个疾病的痊愈。

如果一个月还不好,有人把一个月作为一个时限,但是我们教科书还有大部分人把它界定在3个月以上的。

我们一些同道在临床报道和实验中有些学者认为疼痛和病毒抗体的滴度长期增高有关系,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余毒未清,造成气滞血瘀,中医讲疼不通则痛,也有人认为余邪未清除干净,造成的气滞血瘀。

我们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这本书对我们来讲,应该是中医皮肤科的宝典,我又把这本书拿出来。

这本书里四个治疗带状疱疹病案,赵老对这个疾病的看法呢,他说“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来治其果”,实际上说的很清楚了,带状疱疹的发生和热、湿、毒有很大的关系,后期的疼痛是因为瘀、不通或气滞造成的。

仔细研读过这本书的人,这本书上四个医案大家都看到过。

那第一个热比较盛的,热盛的时候我们的治疗法则是清热泻火解毒。

刚才说到热盛和湿盛,第3个(病案)气滞血瘀,气滞血瘀赵老有个经典的方子,活血散瘀汤,其实他的治则就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大家看到这四个医案,第四个其实这个疾病有四个月了,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他除了活血化瘀的方法外,还用了赵老的一个特色的疗法,拔膏疗法。

拔膏疗法就是使用黑色和脱色的拔膏棍或是稀释拔膏,温热以后外贴来加压包扎,来止痛的。

在我们科实习过、进修过的学生应该看到过我的方子,因为我看到有人问我临床上用的方子,我可以把我的方子解读一下。

大家可以看到只有2个,一个早期的,一个是后期的是治疗神经痛的,实际上早期应用的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主要组成板蓝根、大青叶、龙胆草、黄芩、马齿苋、川楝子、赤白芍、车前子草、元胡、六一散、银花和丹参,从这几味药来看,早期以苦寒药为主,起到清热凉血解毒,包括黄芩、马齿苋清热燥湿来利湿的;元胡、川楝子是金铃子散,行气疏肝来止痛;车前子、草主要是清热利湿的作用;我们用清利的方法实际上是让邪有出路,赤白芍主要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银花、丹参就是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并且祛瘀止痛,整个法则就是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_商风英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_商风英

年老体弱者,在临床上,带状疱疹消退以后半年或 平均 56. 50 岁,>50 岁 81 例; 病程 1 ~ 20 天。头面
更长时间 仍 持 续 神 经 痛 者 并 非 少 见。 当 三 叉 神 经 部发表 18 例,胸背肋部 65 例,腰腹部 61 例及四肢
( 第五脑神经) 眼分支受累,可累及角膜,影响视 6 例,均为单侧发病。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皮疹发
用; 黄连抗菌,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尚有解热、 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镇静、镇痛及局部麻醉的作用; 冰片性辛、苦、微
参考文献
寒,有清热 解 毒、 止 痛 醒 神、 防 腐 生 肌 之 功 效, 冰 片局部应用对 [M]. 第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
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而使皮肤表面出现 2 方 法
红疹或水疱并伴有剧烈疼痛。该病常严重影响患者 2. 1 阻滞组 神经阻滞治疗时针对受累神经及皮损
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目前药物治疗主要 包 括: 部位,选择相应的神经节 ( 支、干、丛) 行神经阻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阿片类药 ( 缓释剂) 、抗抑郁 滞术,头面部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上肢采用臂丛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神经阻滞; 内服中药; 围针 中图分类号: R 752.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649 ( 2013) 01-0110-0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见于机体免疫力低下与 150 例。其中有男 71 例,女 79 例,年龄 l8 ~ 82 岁,
敢穿衣服; 有的患者为避免衣服刺激引起疼痛发作, 确诊。
还时常把衣服撑起来。这种痛觉超敏反应,有的还 1. 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②患

自拟解郁清毒散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自拟解郁清毒散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4 d 平 均 7 5d 治 愈 最 短 疗 程 为 4d 最 长 为 1 , 均 疗 程 , . ; , 5d 平
78d . 。对 照 组 止 痛 最 短时 间为 3 , 均 为 8d 治 愈 疗 程 最 短 为 平 d ;
3 , 长疗 程 1 , 均 疗 程 为 1 d 最 d 4d 平 1 。两 组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2个 月 后 随 访 发 现 观 察 组 有
1 后 遗 神 经 痛 , 生 率 为 1 7 ; 照 组 有 8例 后 遗 神 经 痛 , 例 发 .% 对 4 发生率为 1. 25 %。 两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P< . 。 5
3 讨 论
带 状 疱 疹 是 由水 痘 一 带 状 疱 疹 病毒 引起 的疱 疹 性 、炎 症 性 皮 肤 病 。 床 表现 主要 为 群 集 成 簇 性 丘疱 疹 或 水 疱 , 沿 某 一 周 临 多 围神 经 呈 带 状 分 布 , 伴 有 明显 的神 经 痛 。 常
且 有逐 步上 升 的趋 势 , 其 是 中青 年 患 者 。 者 应 用 自拟 方解 郁 尤 笔
清 毒散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 效 满 意 。 现 报告 如 下 。 疗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选 取 2 0 . 0 4年 3月 至 2 1 年 3月 笔 者 所 在 医 0 1 2 两 组 止 痛 起 效 时 间 及 疗 程 比较 . 2 观 察 组 止 痛 最 短 时 间 为
义( P>00 ) .5 。
院 确 诊 并 诊 治 的 患 者 12例 , 断参 照 《 肤 性 病 学 》 中有 关 3 诊 皮
带 状疱 疹 的标 准 制 定 。 除 因 肿瘤 、 排 自身 免 疫性 疾 病 及 长 时 间 应 用 糖 皮 质激 素或 免 疫 抑 制 剂 、 神 病 患 者 、 娠 或 计 划 妊 娠 及 哺 精 妊 乳 期 妇 女 、 重 心 脏 病及 肝 肾功 能 不 全 合 并 有带 状 疱 疹 的患 者 。 严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治疗 组 6 8例 , 男性 3 6例 , 女性 3 2例 ; 年龄 2 — 0 7 8岁 , 均 4 .5岁 ; 程 1 4d 对 照 组 6 平 81 病5 0 ;. 北 省 张 家 1市 地 质 医 院 , 北 张 家 口 0 5 0 ) 7 0 0 3河 7 河 7 0 0

自拟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130例临床观察

自拟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130例临床观察

自拟解毒汤治疗带状疱疹130例临床观察作者:陈明子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29期【关键词】解毒汤;带状疱疹笔者自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解毒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3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43例,女87例。

年龄4~83岁,其中40岁以下者62例,40~50岁52例,60岁以上者26例,青壮年居多数。

春秋季发病者86例。

病变在肋间神经者62例,颈部神经者为16例,三叉神经者7例,腰骶神经者18例,其他部位者27例。

1.1 治疗方法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来正确辨证,用自拟解毒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

自拟解毒汤组成为(双花30 g、连翘15 g、大青叶15 g、板蓝根20 g、黄芩15 g、生地20 g、龙胆草10 g、紫草15 g、栀子10 g、柴胡12 g、甘草5 g),临床分型如下:①火毒炽盛型:发病急,皮肤鲜红呈小粟粒状疱疹或绿豆大小集簇成群或呈带状分布,灼热疼痛难忍,伴有发热、心烦、坐卧不安、纳呆、口干口苦、周身乏力、食欲不振、溲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证属心肝二经有火,复受外邪侵袭,二邪相搏,火毒炽盛,蕴于血分而成。

治宜凉血泻火、解毒止痛。

方用解毒汤去柴胡加入马齿苋15 g、玄胡10 g、丹参20 g,1剂/d;②湿毒火毒型:水疱多而胀大,基底鲜红,灼热痛甚。

或水疱混浊溃破,或伴有脓疱、脓痂,或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口干口苦、尿黄赤、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证属脾经湿邪郁久化热内蕴,复受外邪,湿毒相搏而成。

治宜利湿泻火,解毒止痛。

方用解毒汤加入泽泻10 g、车前子10 g、茯苓15 g,1剂/d;③气滞血瘀型:皮疹色暗红或血痂或皮疹不明显,痛如针刺,或隐痛绵绵,动则加重,常伴心烦、夜寐不安、纳差、脉细涩、舌暗红或有瘀斑、苔黄。

证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

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治宜解毒汤去双花、连翘、黄芩、龙胆草、栀子,加入白芍20 g、香附12 g,元胡12 g、桃仁15 g、红花5 g、丹参20 g、鸡血滕15 g,1剂/d。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止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2例
谭春明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4(025)006
【摘要】目的:观察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止痛饮,(柴胡、郁金、香附、桃仁、地龙、延胡索、青皮、枳壳、甘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利于抑制病毒合成,又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总页数】2页(P499-500)
【作者】谭春明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中西医结合医院,52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灵仙除痛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5例 [J], 王清印
2.清肝镇痛饮治疗带状疱疹64例 [J], 肖洪俊
3.龙胆参麦止痉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 [J], 孙清己
4.中药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J], 贾丽梅;邓梦媛
5.神经注射治疗术联合益气活血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其对Th17/Treg细胞平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尤兴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其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

两组患者给予瑞巴林胶囊口服,治疗组另外给予患者疏肝解郁胶囊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0.08,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且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和53.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P=0.0120.05)。

结论普瑞巴林胶囊口服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普瑞巴林胶囊;疏肝解郁胶囊;联合治疗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regabalin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hugan Jieyu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WANG Jun-wei,ZHENG Shuang-j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gabalin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hugan Jieyu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pregabalin capsules for treatment,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also received Shugan Jieyu capsules.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ain score,quality of life score,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ain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0.30,0.08,P>0.05). 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had obviously lower pain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better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0.48,10.83,P<0.05).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respectively 79.07% and 53.4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6.295,P=0.012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pregabalin capsules and Shugan Jieyu capsules can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treating postherpetic neuralgia.【Key words】Postherpetic neuralgia;Pregabalin capsules;Shugan Jieyu capsules;Combined treatment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遗留的神经性疼痛,表现为持续的烧灼感、感觉敏感、剧烈的阵发性针刺样疼痛,一般定义为皮损愈合1个月后仍有疼痛症状的慢性神经痛综合征,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1 0 g , 地龙3 0 g , 瓜络 3 0 g , 黄芪 3 0 g , 厄胡 1 5 g , 太子参 3 0 g ) 治疗 , 对 照组 予 维 生 素 B 、 维 生 素 B 5 0 0 m g肌 肉 射 及 阿 米 替 林 片 。 结 果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8 8 . 1 0 %, 良 反 应 的 发 生 率 为 9 . 5 2 %; × I 『 照组总有效率 为 7 3 . 8 l %,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为 3 0 . 9 5 % 。 治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有 效 率 和 不
将8 4例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 痛患苦随 机分为 2组 , 两组 各 4 2例 。治疗组予 中药解郁 清毒 散 ( 苍术 2 0 g , 香附 1 5 g , 神曲 2 0 g , 川 I 芎1 5 g , 栀子 1 0 g , 黄连 1 5 g , 黄芩 1 0 g , 黄桕 1 0 g , 夏枯 草 3 0 g , 白芍 3 0 g , 炙
Ob s e r v a t i o n o f t he Cl i ni c a l Ef ic f a c y o n 4 2 Ca s e s o f Po s t— — He r pe t i c Ne ur a 1 .
g i a T r e a t e d w i t h S e l f — — P r e p a r e d J i e y u Qi n g d u P o wd e r
【 A b s t r a c t 】 o e c t i v e r o o b s e r v e l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e t a n d s a f e t y o f t h e s e l l " 一 p r e p a r e d J i e y u Q i n g d u
1 0 ( Xi o n g一( ・ hu . L( ) NG Me t—f e i . ZH AO Sh e —ha t . LI Xi a o —l i ng
( 1 . N 【 J . 2 5 1 H o s p i t a l , P 1 A, Z h a n g j i a k o u He b e i 0 7 5 0 0 0 ; 2 . Z h a n g j i a k o u D i z h i H o s p i t a l , Z h a n g j i a k o u H e b e i 0 7 5 0 0 0 ; 3 . Z h a n g i i a k o u C h i n e s e Me d i e i n e H o s p i t a l , Z h a n g j i a k o u H e b e i 0 7 5 0 0 0 )
m p s , 4 2 c a s e s i n e a e h o 1 ] e . I n t h e t r e a l m e n t g r o u p , J i e y u Q i n g d u P o w d e r ( r h i z o ma a t r a e t y l o d i s 2 0 g , r h i z o m a
P o w d e r O H f ) 1 ) s t —h e r p e t i c 。 n e u r a l g i a ( P H N) . Me t h o d s E i g h t y — I b m e a s e s o f P HN w e r e r a n d o m i z e d i n t o t w o
M e d i ㈨ i l 2 0 1 3 Vo J 8. N


临 床 研 究
自拟 解 郁 清 毒 散 治 疗 带 状 疱疹 后 遗 神 经 痛 4 2例 临床 疗 效 观 察
龙雄 初 龙枚 飞 赵社 海 李晓玲
【 摘要 】 目的 探讨 自拟解 郁清毒 散治疗 带状疱疹 后遗 神经痛 的临床疗 效与 安全性 。方 法

1 1 42 ‘
I 1 _ l = 界f 西医结 合 杂 忐 2 0 1 3年 第 8卷第 1 1 期
w。 r 1 ( 1 J o u r n a l 。 I l n t g r a t e d T r a ( I j } i l J f l a l a n d g i e s
c y p e r i 1 5 g, me d i c a l e d l e a v e n 2 0 g, ] i g u s t i c um wa l l i c hi i 1 5 g, f me t u s g a r d e n i a e 1 0 g, e o p t i s e h i n e n s i s 1 5 g, : u t e l l a r i a h ai e a l e n s i s 1 0 g, e o t l e x p he l l o de nd r i 1 0 g, p r u ne l l a v u l g a r i s 3 0 g, r a di x pa e o ni a e a l b a 3 0 g, r a d i x
良反应 发, 率差异均 有统 汁学 意义( P<0 . 0 5 ) 结论
著, 霞伞 = l f 靠
解郁清毒散 治疗带状疱 疹后遗 神经痛疗效显
【 关键词 】 带状疱疹 ; 后遗 神经痛 ; 解郁清毒散 ; 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1 1 2 8 5 . 6 ; R 7 5 2 . 1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6 6 1 3 ( 2 0 1 3 ) 1 1 —1 1 4 2— 0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