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015版)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顺序表实验目的:熟悉顺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了解并熟悉顺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实现下列的要求:(1) 设数据元素为整数,实现这样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
(2) 键盘输入10个数据元素,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建立该表。
(3) 利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找出表中的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据元素(用于比较的数据元素为整数)。
(4) * 若数据元素为学生成绩(含姓名、成绩等字段),重新编程,实现上面的要求。
要求尽可能少地修改前面的程序来得到新程序。
(这里用于比较的字段为分数)练习及思考题:(1)顺序表的操作上有什么特点?(2)不固定数据元素的个数,而通过特殊数据来标记输入数据的结束,实现这样的输入操作。
实验二、链表实验目的:熟悉链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的特点和链式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了解并熟悉链式表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链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实现下列的要求:(1) 设学生成绩表中的数据元素为学生成绩(含姓名、成绩字段),实现这样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表示。
(2) 键盘输入若干个数据元素(用特殊数据来标记输入数据的结束),利用链表的基本操作(前插或后插算法),建立学生成绩单链表。
(3) 键盘输入关键字值x,打印出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数据。
(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4) 输入关键字值x,删除表中所有关键字值<=x的结点。
(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字段为分数)。
练习及思考题:(1)不同类型的数据元素所对应的链式表在类型定义和操作实现上有什么异同?(2)有头结点的链式表,有什么特点?实验三、栈的应用实验目的:熟悉栈的逻辑特性、存储表示方法和栈的基本操作。
实验要求:了解并熟悉栈的逻辑特性、顺序和链式存储表示方法和栈的基本操作的实现和应用。
实验内容:(1) 判断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仅有一种括号,小、中或大括号)是否配对。
2015数据结构实验手册资料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Laboratory Projects王金荣2014-09-11目录1《数据结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12 实验准备: 如何使用VC 6.0? ----------------------------------------------33 Projects---------------------------------------------------------------------------8 3.1 Project 1: 算法性能测量-------------------------------------------------8 3.2 Project 2: 有序表归并实验---------------------------------------------10 3.3 Project 3: 数据转换------------------------------------------------------11 3.4 Project 4: 二叉树遍历实验---------------------------------------------12 3.5 Project 5-1: 堆排序算法实现------------------------------------------13 3.6 Project 5-2: 归并排序算法实现---------------------------------------14 3.7 Project 5-3: 快速排序算法实现---------------------------------------15 3.8 Project 6-1: 图的深度优先搜索---------------------------------------16 3.9 Project 6-2: 图的广度优先搜索---------------------------------------173.10 Project 7: 散列实验---------------------------------------------------184.1 ACM题目-------------------------------------------------------------------19 4.1 ACM 1: ACboy needs your help again!-------------------------------19 4.2 ACM 2: Jumping the Queue--------------------------------------------21 4.3 ACM 3: Median ----------------------------------------------------------234.4 ACM 4: Ignatius and the Princess I------------------------------------255 实验报告格式-----------------------------------------------------------------28 6实验报告上交说明-----------------------------------------------------------291《数据结构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数据结构实验课程英文名称:Data Structure Practices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编码:044209101一、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4 实验学时:34课程总学分:1 实验学分:1二、适用专业及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第二学期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数据结构实验”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内容有实际的体验,加深对概念、算法、技术的理解、掌握、应用,并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发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而言,实验的目的包括:1、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理解,掌握其特点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或 Linux 操作系统。
2、编程语言:C、C++、Java 等编程语言中的一种。
3、开发工具:如 Visual Studio、Eclipse、Code::Blocks 等集成开发环境(IDE)。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编写好实验程序的代码框架。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独立思考,认真调试程序,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实验完成后,学生应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问题分析与解决等。
四、实验内容(一)线性表1、顺序表的实现与操作实现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分析顺序表在不同操作下的时间复杂度。
2、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实现单链表、双向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比较单链表和双向链表在操作上的优缺点。
(二)栈和队列1、栈的实现与应用实现顺序栈和链式栈。
利用栈解决表达式求值、括号匹配等问题。
2、队列的实现与应用实现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
利用队列解决排队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等问题。
(三)树1、二叉树的实现与遍历实现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删除操作。
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2、二叉搜索树的实现与操作实现二叉搜索树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操作。
分析二叉搜索树的性能。
(四)图1、图的存储结构实现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图的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第一部分前言一、实验的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另一重要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程序设计的习惯,要做到这一点,上机实习是必须的。
数据结构实验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通常,实验课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得多,也更接近实际。
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加深对数据结构相关概念和算法的理解。
通过完成本实验课程的实验,学生应学会并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和重点知识,深刻理解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算法设计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算法分析的方法,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运用所掌握的分析方法进行算法分析,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和作为一个软件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科学工作方法和作风。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每个学生需配备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需Windows2000/XP以上版本,软件需Visual C++6.0以上版本。
2.实验前要求学生按实验要求编写好相关实验程序,准备上机调试运行。
三、实验的步骤(一)建立一个文件夹,如“数据结构”,用来存放自己的所有实验程序,在该文件夹中建立子目录用来存放每个项目(一个子目录一个项目),如“顺序表”,项目中需要的所有文件都存在该文件夹中。
(二)新建一个项目文件1.双击Visual C++ 6.0快捷图标,进入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或者点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 6.0”进入Visual C++ 6.0集成开发环境。
2.单击“File”菜单,选择“New”命令3.创建一个项目文件并保存在项目所在文件夹中;3. 创建源程序文件并保存在项目所在文件夹中;4.输入源程序;5.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源程序。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本科正式)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线性表【实验目的】1、掌握用Turbo c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运算;3、运用线性表解决线性结构问题。
【实验学时】4 学时【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的实现;2、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的实现;3、两个线性表合并算法的实现。
(选做)【实验原理】1、当我们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上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时,必须先将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依次后移一个位置,以便腾出一个位置,再把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
若是欲删除第i个元素时,也必须把第i个元素之后的所有元素前移一个位置;2、当我们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上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时,只需先确定第i个元素前一个元素位置,然后修改相应指针将新元素插入即可。
若是欲删除第i个元素时,也必须先确定第i个元素前一个元素位置,然后修改相应指针将该元素删除即可;3、详细原理请参考教材。
【实验步骤】一、用C语言编程实现建立一个顺序表,并在此表中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一个元素1、通过键盘读取元素建立线性表;2、指定一个元素,在此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3、指定一个元素,删除此元素。
二、用C语言编程实现建立一个单链表,并在此表中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一个元素1、通过键盘读取元素建立单链表;2、指定一个元素,在此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3、指定一个元素,删除此元素。
三、用C语言编程实现两个按递增顺序排列线性表的合并1、编程实现合并按递增顺序排列的两个顺序表算法;2、编程实现合并按递增顺序排列的两个单链表算法。
【思考问题】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何时采用顺序表处理线性结构的问题为最佳选择;2、何时采用链表处理线性结构的问题为最佳选择。
【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对线性表的理解,如何创建顺序表和单链表;2、实现顺序表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程序设计思路;3、实现链表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程序设计思路;4、实现两表合并操作的程序设计思路;5、调试程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6、本次实验的结论与体会。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015计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目的意义数据结构实验是《数据结构》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深化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能力,而且可以在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上机操作及程序调试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综合训练。
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
•实验基本步骤及要求1.阅读实验指导书每一次实验从阅读实验指导书开始。
对于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题目、实现提示以及思考题目、选做题目等应认真了解。
2.算法设计分析实验题目,参考实现提示,进行算法设计。
3.程序设计根据已完成的算法,用C语言或java进行程序设计。
4.调试和测试将所编程序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并选取若干组测试数据对程序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测试。
5.整理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者姓名、学号、专业和班级,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实验日期等;(2)本次实验的实验编号及实验名称(例如: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3)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可参考《数据结构实验指导》相关内容);(4)本次实验的实验地点、设备编号、硬件及软件环境;(5)程序结构的描述及各模块的规格说明;(6)主要算法及其基本思想;(7)调试过程简述(调试过程是否顺利,遇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以及上机操作所花费的时间等);(8)测试数据和相应输出的客观纪录,对运行结果的分析讨论。
•注意:为了有效地利用上机时间,上述实验步骤1,2,3应在上机之前完成。
1目录实验一顺序表及其在简单排序中的应用实验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实验三各种排序算法的比较实验四栈及其应用实验五栈和队列的综合应用实验六二叉树及其应用实验七图论及其应用实验八(1) 表达式求值实验八(2) 停车场管理模拟实验八(3) 哈希表设计(《数据结构题集6.2》)2实验一顺序表及其在简单排序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熟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熟练掌握顺序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利用所定义的顺序表抽象数据类型实现各类排序算法,培养灵活运用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系2012.12实验目的与要求《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北京市高校已将该课作为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提高课程,北京大学将此课列为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必修课已经超过15 年。
该课程主要研究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表示方法。
上机实验是本课程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在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定义、存储表示、操作的实现、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应用、算法实践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程序设计的习惯。
考虑到大一上学期学习过C程序设计,本学期有C课程设计和C++程序设计,故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不安排验证性实验,按课程设计要求。
具体说是期初布置题目,按学号顺序确定如下题目,学生自己准备,期中检查,15周开始验收。
验收时间安排在周末。
实验内容从以下题目中选一题题目一、航空客运订票系统题目二、文章编辑题目三、宿舍管理查询软件题目四、校园导航系统题目五、散列法的实验研究题目六、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链表的插入,排序,查询,删除)题目七、学生搭配问题题目八、敢死队问题题目九、教学计划编制问题题目十、活期储蓄帐目管理题目十一、通讯录的制作题目十二、二叉排序树的实现题目十三、利用栈求表达式的值题目十四、走迷宫游戏题目十五、顺序结构、动态链表结构下的一元多项式的加法、减法、乘法的实现题目十六、线索二叉树的应用题目十七、稀疏矩阵实现与应用题目十八、树的应用题目十九、图的遍历和生成树求解实现题目二十、排序综合题目二十一、纸牌游戏题目二十二、利用栈求表达式的值,可供小学生作业,并能给出分数题目二十三、数制转换问题题目二十四、停车场问题题目二十五、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题目二十六、哈夫曼编码/译码器题目二十七、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算法的实现题目二十八、产品进销存管理系统题目二十九、客户消费积分管理系统题目三十、约瑟夫环题目三十一、任意长的整数加法题目三十二、广义表的应用题目三十三、关键路径问题题目三十四、构造可以使n个城市连接的最小生成树题目三十五、神秘国度的爱情故事题目三十六、利用Hash技术统计C源程序中关键字的频度题目一、航空客运订票系统通过此系统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录入:可以录入航班情况(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数据文件中,数据结构、具体数据自定);查询:可以查询某个航线的情况(如,输入航班号,查询起降时间,起飞抵达城市,航班票价,票价折扣,确定航班是否满仓);可以输入起飞抵达城市,查询飞机航班情况;订票:(订票情况可以存在一个数据文件中,结构自己设定)可以订票,如果该航班已经无票,可以提供相关可选择航班;退票:可退票,退票后修改相关数据文件;客户资料有姓名,证件号,订票数量及航班情况,订单要有编号。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其答案pdf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1.实验环境配置
1.1硬件要求
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要求
附加硬件设备要求(如虚拟机等)
1.2软件要求
编程语言要求(如C/C++、Java等)开发环境配置(如IDE、编译器等)1.3实验库和工具
实验需要使用的库文件和工具
如何获取和配置实验库和工具
2.实验内容介绍
2.1实验目标和背景
数据结构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背景和相关应用领域介绍
2.2实验概述
实验内容的大致流程和步骤
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2.3实验要求
对学生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的要求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3.实验步骤
3.1实验准备
配置实验环境
获取实验所需数据和文件
3.2实验具体步骤
根据实验要求将数据结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根据实验要求实现相应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3.3实验示例代码
提供示例代码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解析示例代码中的关键步骤和实现细节
4.实验答案
4.1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及相关说明
确定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4.2实验答案解析
对实验答案的具体实现进行解析
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分析和解决4.3实验答案示例
提供实验答案的示例代码
解析实验答案中的关键实现步骤和说明
5.实验总结
5.1实验成果评估
对学生实验成果进行评估
分析实验结果的优点和不足
5.2实验心得
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收获和感想
学生对未来实验的建议和展望
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新教学计划)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目录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1)目录 (1)实验指导书概述 (2)实验题目 (3)实验一单链表的插入、删除 (3)[实验目的] (3)[实验内容] (3)[测试数据] (3)[实现提示] (3)实验二栈及其应用 (5)[实验目的] (5)[实验内容] (5)[测试数据] (5)实验三二叉树的递归算法 (5)[实验目的] (5)[实验内容] (6)[测试数据] (6)实验四查找及排序算法的应用 (7)[实验目的] (7)[实验内容] (7)[测试数据] (7)实验指导书概述“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关键性核心课程。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和实现算法,介绍了多种常用的查找和排序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内容非常丰富。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软件设计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以下原因,使得掌握这门课程具有较大难度:∙内容多,时间短,给学习带来困难;∙贯穿全书的动态链表存储结构和递归技术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隐含在各部分的技术和方法丰富,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先修课程中所介绍的专业性知识不多,加大了学习难度。
由于数据结构课程的技术性与实践性,《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设置十分必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理解和掌握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整个专业学习打好基础,要求运用所学知识,上机解决一些典型问题,通过分析、设计、编码、调试等各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所用到的一些技术。
数据结构中稍微复杂一些的算法设计中可能同时要用到多种技术和方法,如算法设计的构思方法,动态链表,算法的编码,递归技术,与特定问题相关的技术等,要求重点掌握线性链表、二叉树和树、图结构、数组结构相关算法的设计。
在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实践内容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 提高学生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三、实验要求.仔细阅读和理解本实验的程序。
.上机运行本程序。
(源程序)四、写出该程序的功能和运行结果。
五、实验总结(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六、实验评价(教师)实验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下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上机调试线性表的基本方法;.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等运算在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下的基本操作三、实验要求.仔细阅读和理解实验中给出的程序。
并据此写出线性表的各种基本操作在链式存储结构上的程序。
.上机运行写出的程序,并且独立调试通过。
(源程序)四、写出该程序的功能和运行结果。
五、实验总结(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六、实验评价(教师)实验栈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上机调试栈的基本方法;. 深入了解栈的特性,掌握栈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栈在顺序存储结构下的各种基本操作三、实验要求.仔细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算法。
.上机将本算法实现。
并据此写出栈的各种基本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上的程序。
.上机运行写出的程序,并且独立调试通过。
(源程序)四、写出该程序的功能和运行结果。
五、实验总结(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六、实验评价(教师)实验队列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 深入了解队列的特性,掌握队列的各种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队列在链式存储结构下的基本操作三、实验要求.仔细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算法。
.上机将本算法实现。
并据此写出队列的各种基本操作在链式存储结构上的程序。
.上机运行写出的程序,并且独立调试通过。
(源程序)四、写出该程序的功能和运行结果。
五、实验总结(在实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六、实验评价(教师)实验串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悉串类型的实现方法和文本模式匹配方法。
【免费下载】广工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015春)

第 1 章 概述
1.1 课程、教材和实验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算法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的技术基础,主要研究信息的逻辑结构及 其基本操作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实现。数据结构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已成为其他 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课程的教学要求之一是训练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和培养良好程 序设计的习惯, 其重要程度决不亚于知识传授。因此,在数据结构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 完成习题 作业和上机实习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结构及其算法的教学难点在于它们的抽象性和动态性。虽然在书本教材和课堂授课(板 书或投影胶片)中采用图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抽象为直观,但很难有效展现数据结构的瞬间动 态特性和算法的作用过程。 我们自主研发的“C 程序可视化运行调试集成环境 AnyviewC”,以及 基于 AnyviewC 开发的数据结构、C 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等课程的 “编程作业与实验可视化网络 平台”,打破了程序运行调试黑箱。学生可 通过 AnyviewC 平台可在线编写和可视化调试自己编写 的程序,并接受系统的实时自动测评,极大提高了学生程序设计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教师也可从 繁重的书面作业批改工作中解脱出来,转到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和习题讲评上。借助于互联网, AnyviewC 平台将实验室“全天候”和“跨时空”地拓广到每位学生个人的微机或移动终端上 。
《数据结构 》实验指导书(3)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类别:课内实验实验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室名称:软件工程实验室实验课程编号:02060002总学时:64 学分: 4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及操作、离散数学实验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地位、作用:数据结构是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计算机软硬件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并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2学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运算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实验内容建立某班学生的通讯录,要求用链表存储。
具体功能包括:(1)可以实现插入一个同学的通讯录记录;(2)能够删除某位同学的通讯录;(3)对通讯录打印输出。
3、实验要求(1)定义通讯录内容的结构体;(2)建立存储通讯录的链表结构并初始化;(3)建立主函数:1)建立录入函数(返回主界面)2)建立插入函数(返回主界面)3)建立删除函数(返回主界面)4)建立输出和打印函数(返回主界面)I)通过循环对所有成员记录输出II)输出指定姓名的某个同学的通讯录记录5)退出实验二树的应用(2学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二叉的建立和递归遍历、非递归遍历算法,了解二叉树在实际中的应用并熟练运用二叉树解决实际问题。
2、实验内容根据前序遍历的顺序建立一棵二叉树,并根据遍历规则遍历二叉树。
打印输出。
3、实验要求(1)根据前序遍历的顺序创建一棵二叉树;()对二叉树进行前序、中序、后序遍历。
实验三图的应用(2学时)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图的存储结构与基本运算以及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实验内容按照邻接表对图进行创建,并运用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对所创建的无向图进行遍历。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数据结构》课程组目录前言 .................................... 1 一、实验的作用和目的 ..................... 2 二、实验方式与考核方式................... 2 三、实验要求 ............................. 3 四、实验报告要求......................... 4 五、实验内容 .. (5)实验一线性表应用 (5)实验二栈与队列应用 (10)实验三二叉树的操作 (14)实验四图的遍历 ................................................18 实验五查找算法应用 (21)六、选做实验内容 (24)实验六排序 ................................................ ....24 实验七数组和广义表 (26)实验八串 ................................................ . (27)前言《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图状结构三种逻辑结构元素的存储实现,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典型算法,以及算法的时间、空间效率分析。
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及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据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以及相关基本操作的算法实现;掌握典型算法的设计思想及程序实现;熟悉各种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基本应用;培养和训练学生结合实际应用,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数据结构、存储方案设计出简洁、高效、实用的算法;并为学习《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后续课程和研制开发各种系统和应用软件打下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线性表的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VC++6.0的集成环境中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三选一)(一)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1)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其中函数ListInsert_Sq的功能是在顺序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元素,函数ListDelete_Sq的功能是删除顺序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0#define LISTINCREMENT 10#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lloc.h>#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define OVERFLOW -2//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定义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elem; //首地址int length; //顺序表的长度int listsize; //顺序表的存储容量} SqList;Status InitList_Sq(SqList &L) // 顺序表的初始化{}// InitList_Sq(Status ListInsert_Sq (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插入{ //在顺序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值e为的元素}// ListInsert_SqStatus ListDelete_Sq(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删除{ //在顺序表的第i个位置删除一个元素,值在存进e中}// ListDelete_Sqint main( ){ElemType y;SqList L;int i,n;InitList_Sq(L); /* 初始化线性表*/printf("输入顺序表需存进的元素数量!\n");scanf("%d",&n);while(n<1 || n>10){printf("请输入1--10之间的整数!\n");scanf("%d",&n);}/*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控制输入数据个数的合法性,可以修改*/printf("依次输入存进顺序表中的数据元素:\n");for(i=1;i<=n;i++){scanf(“%d”,&y);ListInsert_Sq(L,i,y) ;}/*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依次输入要存进顺序表中的元素,并存进顺序表*/printf("顺序表中的元素为:");for(i=0; i<L.length; i++) printf("%d\t",L.elem[i]);/*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依次输出顺序表中的元素*/printf("\n");printf(“输入要删除元素的位置!\n”);scanf(“%d”,&n);if(ListDelete_Sq(L,n,y)==OK) { printf(“删除成功!”); printf("被删除的元素是:%d\n",y); }printf("顺序表中的元素为:");for(i=0; i<L.length; i++) printf("%d\t",L.elem[i]);/* 以上循环语句的功能是依次输出顺序表中的元素*/printf("\n");system("pause");return 0;}实验程序运行示例:(2)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打印和查找操作在链式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数据结构》实 验 指 导 书.doc

《数据结构(C#)》实验指导书软件学院—、上机实验的指导思想和要求1.1 上机实验的目的上机实验的目的,绝不仅是为了验证教材和讲课的内容,或者验证自己所编的程序正确与否。
上机实验的目的是:(1)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光靠课堂讲授,既枯燥无味又难以记住,但它们是很重要的,通过多次上机,就能自然地、熟练地掌握。
(2)熟悉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法,也就是了解和熟悉C#程序开发的环境。
一个程序必须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才能运行,所谓“环境”,就是指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或者说是工作平台。
使用者应该了解为了运行一个C#程序需要哪些必要的外部条件(例如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可以利用哪些系统的功能来帮助自己开发程序。
每一种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只要熟练掌握一两种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再遇到其他系统时便会触类旁通,很快地学会。
(3)学会上机调试程序。
也就是善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能很快地排除这些错误,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经验丰富的人,在编译连接过程中出现“出错信息”时,一般能很快地判断出错误所在,并改正之。
而缺乏经验的人即使在明确的“出错提示”下也往往找不出错误而求助于别人。
要真正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就不仅应当了解和熟悉有关理论和方法,还要求自己动手实现。
对程序设计来说,则要求会编程序并上机调试通过。
因此调试程序不仅是得到正确程序的一种手段,而且它本身就是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调试程序固然可以借鉴他人的现成经验,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直接实践来累积经验,而且有些经验是只能“会意”难以“言传”。
别人的经验不能代替自己的经验。
调试程序的能力是每个程序设计人员应当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因此,在做实验时千万不要在程序通过后就认为万事大吉、完成任务了,而应当在已通过的程序基础上作一些改动(例如修改一些参数、增加程序一些功能、改变某些语句等),再进行编译、连接和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与算法
实
验
指
导
书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组编写
实验一:线性表
1.实验目的要求
本次实验的目的掌握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形式及其描述和基本运算的实现;掌握动态链表结构及相关算法设计
实验要求:输入和验证程序例题。
正确调试程序,记录程序运行结果。
完成实验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
2.1 实现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和输出功能。
2.2线性表的单链表设计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3 实现两个有序单链表的合并。
3.实验步骤
3.1实验步骤
●建立main函数。
●输入42页线性表SeqList的定义和相关的常量定义。
●输入调试算法2.2 InsList 方法,为顺序表插入元素。
●在main函数中调用InsList为顺序表插入多个数据。
●编写线性表输出函数,通过循环依次输出SqList中的各个
元素的内容。
●输入调试算法2.3,删除元素(在删除元素方法前后分别
输出顺序表,观察删除结果是否正确)。
3.2实验步骤
●建立main函数。
●输入48页链表LinkList和结点Node的定义。
●实现算法2.5,初始化单链表。
●实现算法2.6 或2.7 ,初始化链表数据。
●编写链表表输出函数,通过While循环依次输出LinkList
中的各个元素的内容。
输出刚创建的链表。
●实现算法2.8,获得第i个数据元素
●实现算法2.11,在链表中插入数据元素,可通过输入链表
检查结果。
●实现算法2.12,在链表中删除元素,可通过输入链表检查
结果。
实验二:栈和队列
1.实验目的要求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入了解栈和队列的特征,掌握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的灵活运用。
实验要求,正确调试本程序,记录输出结果。
完成实验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
2.1 用顺序结构表示栈并实现栈的各种基本操作
2.2 使用栈检查括号匹配的检验
2.3采用链式结构表示队列并实现各种基本操作实现(选做)。
3.实验步骤
3.1实验步骤
●建立main函数
●按80页录入SeqStack类型定义和相关常量定义。
●录入并调试方法InitStack、GetTop、Push、Pop方法
●编写方法输出栈中元素内容
●调用方法,出栈入栈若干元素,通过输出栈内容,观察栈
内容变化
3.2实验思路
●栈操作为字符,因此需要将StackElemType定义为char
●循环:录入并调试算法3.12
3.3实验步骤
●录入85页链队列定义
●实现85页算法3.8,3.9。
●实现输出队列内元素方法
●入队列、出队列若干数据,观察队列内容变化
实验三:树的应用
1.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深刻理解二叉树的性质和存储结构,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认识哈夫曼树、哈夫曼编码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要求:建一个二叉树并按照前序、中序、后序三种方法遍历此二叉树,正确调试本程序。
能够建立一个哈夫曼树,并输出哈夫曼编码,正确调程序。
写出
实验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
2.1 对二叉树进行先序、中序、后序递归遍历,中序非递归遍历。
2.2 根据已知的字符及其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输出哈夫曼编码。
3.实验步骤
3.1实验步骤
●输入二叉链表的定义
●录入调试算法6.7,实现二叉树的构造函数
●编写二叉树打印函数,可以通过递归算法将二叉树输出为
广义表的形式,以方便观察树的结构。
●录入和调试算法6.1、6.2、6.3,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
序和后序的递归遍历算法。
为简化编程,可以将visit函
数直接使用printf函数输出结点内容来代替。
3.2 实验步骤
●输入哈夫曼树类型定义
●录入和调试算法6.19、算法6.20,获得哈夫曼编码
实验四:图及图的应用
1.实验目的要求
理解图的基本概念,两种主要的存储结构。
掌握在邻接链表存储结构下的图的深度优先递归遍历、广度优先遍历。
通过选做题"最短路径问题"认识图及其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实验要求:正确调试程序。
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
2.1 在邻接矩阵存储结构下的图的深度优先递归遍历、广度优先遍历。
2.2 拓扑排序,求图的拓扑序列
3.实验步骤
3.1 实验步骤
要完成图的两种遍历算法,首先需要进行图的数据初始化。
为把时间主要花在遍历算法的实现上,图的初始化采用结构体声明时初始化的方法。
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typedef int Arcell;
typedef int AdjMatrix[5][5];
typedef struct {
char vexs[5];
AdjMatrix arcs;
int vexnum,arcnum;
}MGraph;
void main(){
MGraph g={
{'a','b','c','d','e'},
{{0,1,0,1,0},
{1,0,0,0,1},
{1,0,0,1,0},
{0,1,0,0,1},
{1,0,0,0,0}} ,5,9};
}
●录入调试算法7.5 深度优先遍历图,输出顶点遍历顺序。
●录入调试算法7.8广度优先遍历图,输出顶点遍历顺序。
3.2实验步骤
●录入AdjList 邻接表结构定义
●录入并调试算法7.11 拓扑排序算法(需要先实现算法7.12求入度算法)
实验五:查找
1.实验目的要求
了解静态搜索、动态搜索和哈希(散列)搜索表的基本方法。
实验要求:正确调试程序,记录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
2.1 编写折半查找算法。
2.2 选用一种方法构造哈希表,并提供该哈希表查找元素的方法。
3.实验步骤
3.1 实验步骤
●录入并调试算法8.3
●修改算法8.3,能够输出折半查找每次比较的关键字
3.2 实验步骤
●参考算法8.15进行实现
实验六:排序
1.实验目的要求
理解并掌握内部排序的各种算法和使用场合
实验要求:正确调试程序,记录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主要内容
2.1 编写实现高级排序算法和普通排序算法的效率。
2.2 构造大量数据,比较算法之间的花费时间
3.实验步骤
3.1 实验步骤
●编写代码,产生一个包含至少1万以上不重复数据的数组KeyList。
●录入并实现算法9.1,对KeyList进行排序。
●录入并实现算法9.3,对KeyList进行排序。
●比较两种算法之间的计算时间差异。
●把数组大小提高到10万、20万、30万、40万、50万、比较
两种算法计算时间差异,绘制两种算法的时间曲线(EXE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