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25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及应用
有关1∶25万航磁系列图的几个问题
有关1∶25万航磁系列图的几个问题王乃东【摘要】航磁系列图编制的主要内容是将历年航磁测量成果重新整理、拼接,形成航磁基础图件,经过化极处理后,制作上延、剩余、导数等图件供用户使用.笔者就编图工作的几个技术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7(031)005【总页数】6页(P459-464)【关键词】航空物探;航磁系列图;数字化处理【作者】王乃东【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我国航空物探事业已经走过了近50年历程,其中航磁测量作为航空物探的经典方法之一,在大地构造、地质填图、固体矿产与石油天然气勘查、城市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预测及其他地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25万航磁系列图是提高航空物探资料在区域地质中应用的一个好方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从2000年开始布置1∶25万航磁系列图编制工作,其总体目标是编制1∶25万航磁系列图,为区域地质调查和资源环境评价提供基础性航磁图件。
航磁系列图编制的主要内容是将历年航磁测量成果重新整理、拼接,形成航磁基础图件,经过化极处理后,制作上延、剩余、导数等图件供用户使用。
正是因为全国1∶25万航磁系列图密切结合了1∶25万地质填图工作,使航空物探资料更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地质工作,所以得到了有关地质单位的高度评价。
这项工作为航空物探数据面向地质工作,面向社会打开了一个窗口,它将为充分发挥物探资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物探工作的社会效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非常有意义。
1 1∶25万航磁系列图的主要内容2006年,全国1∶25万航磁系列图编制的进展主要为下述几个方面:①在广泛征询专家和用户意见的前提下,编制了《1∶25万航磁系列图编制技术要求》;②为满足用户需求,航磁系列图全部采用GIS技术重新生成图像文件;③完成了40幅航磁系列图编制工作。
自项目启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的1∶25万航磁系列图已经达140幅。
1比5万地质填图要求
(3) 所有地质界线,重要接触关系,重要地质构造, 或重要地质现象等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控制,观测控制 点的记录务必详实,测量数据准确齐全,并附必要的 照片和素描图、或录像资料,采集必要的实物标本。
12.2.5 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简报。 12.2.6 其它类文件:半年和年度简报、阶段性总结, 各级质量检查记录资料。 12.2.7 上述全部资料经项目工作单位组织初审通过, 并提交了初审意见书。
13.2 地质图和专题图的编制
13.2.1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 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 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 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4.8
4.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所涉 及的专业内容、技术要求和工 作量等,合理组队。一般一个 单幅项目组应由4—5名地质技 术骨干组成。多幅联测的项目 组酌情增加地质技术人员数量。 项目组要保持技术骨干人员的 相对稳定。
5.1 数字地形资料准备 5.1.1 1:50000地质图的地理底图采
用国家测绘局出版的1:50000地形图或 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50000矢量 化地形图(数据)。野外工作底图(野外 数据采集手图)原则上采用符合精度要 求的1:25000的(矢量化)地形图为工作 底图。
11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11.1 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 对 不同地质体的测试技术方法和测试数量, 应反映在设计书中,最终以上级主管部门 批复意见书为准。
11.4 调查中采集的古生物化石、同位素 年龄测定、电子探针、稀土元素、稳定同 位素、微量元素、古地磁测定等重要样品 应及时送交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 省部级开放实验室进行测试或鉴定。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内容
路线布置必须在充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即必须将已有资料充分收集研究:包括区域资料、 地、物、化、遥等。
首先了解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然后熟悉工作 区已知化探异常、物探异常、矿点、矿化点基本 特征及遥感初步解译成果(环形构造、线形构造 及各类构造交汇部位)等,同时,要经野外实地 踏勘(选择主干路线,进一步了解主要地质体出 露及分布情况、主构造线方向、交通、露头分 布)。
填图单元的确定
正式进行野外路线调查前,首先确定工 作区填图单元。
经充分收集资料、认真研究和野外实地 踏勘后,初步确定工作区基本填图单元后, 通过测制剖面最终确定填图单元。即每个填 图单元都要有1-2条剖面控制。
通过测制剖面,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
岩石组合、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 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和含(控)矿性质、 时空分布变化等。
地质填图 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专题
地质图
概念: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
地壳一部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 比例概括地垂直投影到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种类
(1) 比例尺:小比例尺(<50万)、 中比例尺(5-20万)、 大比例尺(>2.5万)。
(2)性质:区域地质图(中、小比例尺): 矿产图、 地形地质图。
地点:
地质手图:
点号:D2001,“2001”中的“2”代表组号,后三位当点号。
点位:GPS坐标(写全):4220251,18240225。
点性:界线点、岩性分界点、构造点、脉岩点、矿化点、化
石点、控制点、露头点、碎石点。
描述:从宏观到微观,要求层次清楚、写真写实、描述详
细、文理通顺、整洁美观、概念准确、重点突出、产
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六、工作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
5、地质填图、重点区段解剖填图、综合研究阶段: 地质填图:按照任务书下达的任务要求,遵照1:5万区
域地质调查规范,合理布置填图路线,循序渐进开展面积性 填图工作,做到不平均使用工作量,路线布设以穿越路线为 主,追索路线为辅,穿越路线尽量垂直于地层走向。
重点解剖区填图:在重要的构造带,成矿有利区段布设, 主要进行加密路线,重点剖面测制,成矿有利地段适当槽探 工程布置。
补课阶段:对野外验收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适当的补做工作。
21
六、工作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
7、调查资料系统整理、系列图件编制、调查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编写、 成果送审、资料归档、调查研究成果出版和建库工作阶段:
最终室内整理是在野外资料验收和验收后需补作的野外工作结束之后 进行,在调查中收集的各项资料齐全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地、系统地 整理分析、归纳,编制各种图件和编写地质报告、分幅说明书、专题 报告。 成果送审、资料归档、调查研究成果出版和建库工作。
2
二、基本准则
• 1、以新理论为指导,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新技术、新 方法的有效应用,提高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 2、对区内已有的资料(地、物、化、遥、矿),综合分 析,合理利用。
• 3、地质填图与科研结合,重点基础地质问题立项专题研 究。
• 4、承担单位以短小精干为宜,一般应配3-5名地质技术骨 干,并保证填图人员的相对稳定。
(2)《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3)《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 (4)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1:50 000)》; (5)《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 000)》; (6)《区域地质图图例(1:50 000)》; (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 000)》; (8)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9)《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七,地
(完整版)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与实例
820000
840000
860000
880000
3620000
3620000
3600000
3600000
L1
39 3 2
28 1
3580000
3580000
3560000
3560000
3540000
3540000
760000
780000
800000
820000
840000
Scale 1:750000
基底界面起伏推断模型
浅表天然地基、 浅层防污性能等
含水层 浅层地热能开发 工程地质
划分
利用条件分析 条件分析
深部地热找矿等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1层次:槽型钻+DEM构建浅表(3m)第四纪沉积物粒度三维空
间分布模型,服务土地规划利用,浅表地基工程
平原区成果表达创新和应用探索 第2层次:钻探+综合测井构建第四纪地层空间结构模型
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地质填图试点
与加拿大萨省地调局联合填制并公开发表2 幅1:2万地质图 ①查明古元古代表壳岩和侵入体特征 ②查明构造和变质演化 ③研究VMS铜锌矿成矿潜力 ④提供大比例尺填图参考
2015
2016
构建新的区调技术标准体系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当前的主要工作
我国区调已形成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但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一是更新和补充的不够。二是标准繁多,重 复冲突现象突出。
加拿大“能源和矿产地质填图计划(GEM )”
包括:1)GEM-能源地质填图;2)GEM-矿产地质填图
GEM 地质填图目的:应用现代地质方法和标准进 行北极地区地质填图,评价能源和矿产资源潜力 。
填图原则:填图采取多单位、多学科综合研究, 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和环境评价相结合,基 岩地质填图与第四纪地质填图相结合。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东天山—北山成矿带矿物填图及地质应用
卫星类型 高分五号 01A 资源一号 02D
表 1 高光谱遥感卫星主要参数
波段范围 /nm
VNIR
SWIR
波段数
VNIR
SWIR
空间分辨率 /m
光谱分辨率 /nm
VNIR
SWIR
390—1029 1005—2513 180
150
30
≈4
≈8
390—1040 1005—2501
76
90
30
≈8
≈ 16
三、填图应用
1.成矿带构造信息解译 断裂构造在形成时,沿断裂带两侧的岩块会发 生显著的错动、位移,并形成充填着大量岩石碎块 的破碎带。受构造应力作用的影响,断裂破碎带内 通常会形成各种类型的动力变质岩或出现充填不同 矿物成分的岩脉,使得断裂带内的矿物类型与两侧 岩体存在显著差异,成为地质调查工作中识别断裂 构造的基本标识之一。野外地质调查受人员、地理 条件等因素限制,在断层追索工作中常存在局限。 高光谱矿物填图方法凭借对断裂破碎带内矿物类型 的精细识别,能够在可观测尺度下显示出呈线性展 布的矿物类别差异,为构造解译提供可靠判据。图 3 中展示了一条由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形 成的断裂破碎带,填图结果清晰、连续地揭示出了 断裂构造的走向和分布,并与 1∶25 万地质图中构 造分布进行了对比验证。相比于地质图,矿物填图 结果还能够直观清楚地观测到断裂带的宽度、走向 形态以及其中充填的矿物类型,为野外地质工作提 供更加丰富翔实的资料。
(b)地质图褶皱形态
图 5 高光谱矿物填图揭示褶皱构造
2.成矿带岩性解译 地层岩性信息能够为理解整个成矿带区 域物质循环演化、金属矿产分布、岩浆热液 活动等提供信息,对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 意义。不同的岩性因其矿物成分、内部结构 及外部条件不同,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明显 的多样性,因此与其他地物信息提取或遥感 解译相比,遥感岩性解译更加困难。本文利 用高光谱矿物填图成果,从矿物构成的尺度进 行 岩 性 划 分 识 别 ,分 类 结 果 更 加 精 细( 图 6 )。
DD2001-02 1比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DD2001—02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二00一年六月八日前言"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规定了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编制、地质调查报告编写、评审验收和最终成果提交办法。
考虑到我国西藏大部分和新疆、青海、内蒙古尚有部分地区未开展过中比例尺(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其它省、市、自治区虽均己全面进行过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 但随着近年地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原我国中比例尺填图成果和相关技术方法已显陈旧,亟需更新; 我国的中比例尺地形图和数字地理底图数据库数据,已由过去的1:200000改为按国际1:250000分幅进行;又考虑到国土资源部将1:250000比例尺地质图定位于我国新一轮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地质图件的实际情况, 特编制此"技术要求",其目的是使不同调查程度、不同地域的1:250000图幅,按统一要求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以确保达到相应的地质调查研究水平。
本技术要求是在原地质矿产部1976年颁发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暂行规范(1:200000)》、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DZ/T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GB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等规范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1996-2000年启动的多幅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填图方法研究的初步成果编制而成。
本技术要求自生效之日起,作为我国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附录A ~ D是标准的附录;其它附录是提示的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和归口管理。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起草。
遥感技术在北武夷山地区1:25万区调中的应用
173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遥感技术在北武夷山地区1:25万区调中的应用杨细浩,文亮先,刘细元图1 测区遥感影象解译图1.第四系;2.新近系—白垩系;3.侏罗系—泥盆系;4.寒武系—上元古界;5.燕山期花岗岩、印支期花岗岩;6.加里东期花岗岩;7.整合、不整合地质界线;8.遥感解译线性构造、断层编号;9.解译环形影象构造;10.解译程度分区界线;11.解译程度良好区、解译程度一般区;12.解译程度较差区摘要:北武夷地区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多样,属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是遥感技术应用的较好场所。
文章在简单介绍了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程序后,从岩性、地层、岩浆岩、构造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北武夷山地区各地质要素的遥感影像特征。
为在地质调查领域使用遥感技术,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遥感技术;影像标志;地质调查;北武夷山研究区位于武夷山地块北段,北邻扬子板块,区内地层出露较齐全,自中元古代至第四纪均有出露,经历了长期多旋回的构造运动,产生了从新元古代至燕山期的多次岩浆活动。
构造复杂多样,有基底褶皱、盖层褶皱、火山盆地及红盆广布,深断裂、韧性剪切带、热动力变质带、推、滑覆构造及花岗岩类具有明显的特色。
我们在开展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较好地运用了遥感技术,取得了效果(图1)。
1 工作中使用的遥感图像测区搜集的图像资料有:①TM532假彩色合成图像和数据;②九十年代中期TM 数据。
假彩色合成图像有比例尺为1:10万、1:25万和1:50万三种,是本次遥感的基础图像。
合成图像分辨率较高,遥感影像清晰,对岩石类型识别、地质体边界确定和构造判读均具良好的解译效果。
1:10万图像与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手图比例尺一致,图像符合精度要求,用作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遥感手图,进行地质体界线的圈定,地质点的确定,并进行岩性识别和构造解译。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中国地质调查局DD 20010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二ОО一年三月二十日前言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地质调查工作的需要,按我国目前遥感地质应用的先进水平制定的。
附录A、附录B都是本标准的标准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朝铭、贺尚荣。
参加起草人:刘纪选、黄海、齐泽荣、耿燕婷。
目录前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 总则 (2)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6 实地踏勘 (5)7 遥感地质调查 (5)8 实地检查验证 (6)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附录B(标准的附录)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 2001-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
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目 次前 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 总则 (2)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6 实地踏勘 (5)7 遥感地质调查 (5)8 实地检查验证 (6)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 2001-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
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3.3 图像泛指由遥感方法直接获取的,由遥感数据经数学处理、变换产生的各种介质的相片。
3.4 图像结构由像元点阵的灰度、色彩等变化频率表征的图像光滑、粗糙现象或均匀、斑状等组合特征。
3.5 图像构造由一种或几种图像结构有规律地排列组合构成的图案。
3.6 影像图像中具有特定波谱特征、空间特征或结构、构造的区间。
(完整版)3-0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1 : 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应用遥感技术的目的、任务、工作程序、图像处理、遥感解译、实况调查、室内遥感编图等内容。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DZ/T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 : 50 000)》规定的遥感工作,1 : 5万、1 : 2.5万地质矿产普查中的遥感工作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DZ/T000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 : 50 000)3 术语3.1 图像泛指由摄影方式直接获胜的,由遥感、地学或其他数据直接生成的,以及由各种功能图像处理或多源信息复合处理生成的像或图。
3.2 影像图像中,由波普特征、空间特征表征的特定的现象。
3.3 合成彩色图像中,由地表自然景观中红、绿、蓝三个波段的遥感物理量分别赋予红、绿、蓝三色合成的混色称真彩色;由近红外、红、绿三个波段的遥感物理量分别赋予红、绿、蓝三色合成的混色称红外彩色;由其他物理量分别赋予红、绿、蓝三色合成的混色,一般统称为假彩色。
3.4 影像结构指图像亮度或灰度的空间变化,如平滑、均一、粗糙或繁杂程度;基种灰度或图形组合重复出现的频率、方向性及强度等。
目视定性分析,一般用不同粗糙度或周期性图形表征;计算机定量分析,用结构变量或结构图像表征。
3.5 影像构造指由地物的色调、形状、大小、阴影等组成的影像,一般表现为点、线、链、格、栅、环等影像要素有规律的排列组合。
3.6 影像特征影像中可以用来区分相邻地物或识别地物属性的波普特征或空间特征,如色调、结构(纹理)、构造(图案)、地貌及水系类型、大小、阴影、特定的空间分布位置及与周围地物的相关关系等。
3.7 特征影像指在同一地质、自然地理景观背景中,某地物(地质体)特有的、比较稳定的一种影像特征或几种影像特征的组合。
3.8 遥感解译指从遥感图像中识别和提取某种特征影像,赋予特定的属性内涵,并加以专业语言化的过程。
4目的任务遥感图像中蕴藏着大量不同性质、类型和尺度的地质信息1 :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区调)中遥感工作的任务是从遥感图像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关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地层、构造、矿产等信息;研究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推断地质作用过程及其运动状态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
5.野外工作技术要求5.1地质矿产填图技术要求5.1.1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地质特征,大致查明成矿条件,发现新矿(化)点,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5.1.2基本要求(1)应充分收集、分析、应用区内已有的地、物、化、遥、矿产资料。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1:2.5万遥感解译成果、遥感影像图,提高研究程度和工作效率。
(2)地质矿产填图必须以野外实测为主、野外调查和室内修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地质矿产填图应充分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必须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4)地质矿产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
对做过1:5万区调的地区,可根据区域矿产调查目的要求进行修测,修测的主要任务是实测矿产和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物化探异常区和与成矿有关的其它地质体。
对于未开展1:5万区调的地区,地质填图应达到1:5万地质简测程度。
(5)地质矿产填图尽可能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形图为底图,其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1:5万比例尺,野外手图应为1:2.5万比例尺,无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时可使用1:5万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至1:2.5万比例尺。
使用GPS定点。
(6)地质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及矿化作用等特征。
(7)矿产研究程度: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矿石工业利用性能等。
5.1.3地质矿产填图方法和研究内容(1)沉积岩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基本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含(控)矿性质、时空分布变化等。
遥感需要图件及要求
5.5 遥感5.5.1 基本要求(1)1:5万矿调中应充分应用遥感地质解译成果。
(2)1:5万矿调中的遥感工作主要是遥感影像制图、遥感地质解译、遥感异常提取。
(3)1:5万矿调中应利用遥感解译图提取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异常,基岩裸露、半裸露区1:5万矿调必须系统提取遥感异常,为编制成矿规律图和进行矿产预测提供资料。
5.5.2 遥感影像制图(1)遥感影像图是1:5万矿调的一种重要野外工作图件,一般应在野外地质填图前完成。
(3)1:5万遥感影像图采用ETM十(或TM)图像数据编制,大于1:2.5万影像图可采用SPOT-5、IKONOS、QUICKBIRD或航空摄影像片编制。
(3)1:5万矿调中的遥感影像图必须由低分辨率合成图像与高分辨率图像经保真融合处理(获取图像高空间分辨率和高光谱保真度)制成。
(4)1:5万矿调遥感影像图一般采用六度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5.5.3 遥感地质解译(1)遥感地质解译应贯穿于1:5万矿调设计前地质草图及设计图编制、地质填图、矿产检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全过程,一般应在正式进行野外工作前完成解译工作。
(2)1:5万矿调中遥感地质解译工作重点是:区域构造格架解译,辅助地质填图解译,已知成、控矿地质体、地质构造追索圈定,与成、控矿相关的遥感线、环特征影像提取等。
(3)线、环影像解译的重点是:线性体特征、线性体之间的时、空结构、演化特点以及与成、控矿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环状影像特征,环状影像之间的相互交切、包容、叠置、移位等时、空演变特点,与成、控矿地质作用关系以及隐伏岩体圈定等。
(4)遥感地质解译图中的全部地质体、地质界线必须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图中与已有地质资料一致的、新解译的遥感实测界线(有可视化遥感影像为依据的界线)和遥感推测界线,必须采用不同线划区别表示。
5.5.4 遥感异常提取(1)1:5万矿调遥感异常,一般采用ETM十(或TM)数据,异常提取以主成份分析法为主,光谱角制图为辅。
我国资源环境遥感发展与应用(转)
我国资源环境遥感发展与应用遥感卫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陆地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环境卫星等四大卫星业务运行系统和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实验卫星。
卫星遥感构成了对地圈、生物圈、大气圈及其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和时空演变规律的系统化、立体化的探测系统,形成了全面的观测能力,在资源环境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力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已经导致这一学科研究方法,特别是地理学研究中空间对象的观测与信息获取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对地观测能力和丰富了观测内容,深化了人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目前,遥感技术已形成多星种、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共同发展的局面。
各种遥感卫星包括资源卫星、环境卫星、海洋卫星、气象卫星等等,所获取的遥感信息具有厘米到千米级的多种尺度,如63cm、1m、3m、4m、5m、10m、20m、30m、60m、120m、150m、180m、250m、500m、1000m等多种分辨率,重访周期从1天到40~50天不等,在获取资源环境空间和时间信息方面构成很好的互补关系。
遥感技术在地球资源与环境研究和测量任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所具有的高度的空间概括能力,有助于对区域的完整了解;而且各种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互补,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不同卫星的适宜的重访周期有利于对地表资源环境的动态监测和过程分析;以多光谱观测为主并辅以较高分辨率的全色数据,极大的提升了对地物的识别和分类。
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使资源环境研究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在研究资源环境时空特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
技术发展提高了成果质量,加强了研究深度,而且促进了成果应用。
二、资源研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1.土地资源自1990年起,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两组织积极筹划全球性综合研究计划,于1995年共同拟定并发表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科学研究计划》,将其列为全球环境变化的核心项目。
1_250000 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DD 20010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二 О О 一 年 三 月 二 十 日前 言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地质调查工作的需要,按我国目前遥感地质应用的先进水平制定的。
附录A、附录B都是本标准的标准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朝铭、贺尚荣。
参加起草人:刘纪选、黄 海、齐泽荣、耿燕婷。
目 次前 言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 总则 (2)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6 实地踏勘 (5)7 遥感地质调查 (5)8 实地检查验证 (6)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 2001-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
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填图中的运用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填图中的运用【摘要】定义、描述和勘察特定区域的地层、构造。
矿产资源和年代就是所谓的地质填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地质填图中对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对此,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进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地质填图中应用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内容,因此,需要对有关的技术进行扎实的掌握,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不断的走向了成熟,并且,在地质填图中的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应用,而且,彰显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
1.遥感数字处理技术和地质填图的相关阐述1.1遥感数字处理技术详细的来说,地物对电磁波进行反射是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接收时利用传感器,并且向着地面发送,处理工作接下来有地面站来完成,之后把处理完毕的信息用文字、数据或者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应用研究。
以本质上出发,对一些信息源将信息获取出来,这是其中的基本原理,经过记录和传输这些信息,在通过处理信息,之后确保能够有效的去应用这些信息。
由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获取信息,并且将图像用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遥感数字图像,灰度值和像素为其中的主要构成因素,又可以用灰度值和亮度值来定义其像素。
通常的时候用矩阵的形式将遥感数字图像表示出来,例如,在对一副遥感数字图像进行定义的时候,共有(M·N)个像素点存在于其中,因此,可以用N列,M行的矩阵将其表示出来。
1.2地质填图描述、勘查和定义特定区域内的地质地层、矿产资源、年代和具体的构造的过程即为地质填图,此外,也能够这样去描述地质填图:在观察研究野外实地情况的基础上,对地质填图的方式进行使用,依据相应的比例尺在地理地图上将特地区域的地质体和有关的地质现象绘制上去。
进而通过图形分析该地区的主要地质情况的过程。
2.具体的应用分析2.1应用原理分析识别图像、量测图像获取的地质信息为遥感图像判读的主要依据,对归纳和演绎法进行使用,在目标对象的互相关系中,将地质信息获取出来,对地质填图中的图像信息进行解释。
地质填图方法要求
矿产勘查工作中地质填图工作的有关要求⏹一、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性⏹二、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三、矿产勘查工作中地质填图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四、野外地质调查中观察、编录的基本要求⏹五、各岩类区地质填图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1、沉积岩区⏹2、侵入岩区、⏹3、火山岩区⏹4、变质岩区⏹5、构造研究(宏观——微观;微观—宏观)⏹六、前人资料利用⏹七、地质图和报告编制一、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性⏹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础地质工作,就是为了全面调查了解区域地质、矿产分布规律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先行,是国土资源调查和研究最基本的资料准备。
其工作内容涉及地学的各个领域。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反映一个国家地质工作水平,各国政府和地质学家都高度重视。
⏹有比例尺的概念:全球地质图、亚洲地质图、全国地质图(小于500万),黑龙江省地质图(100万、50万),这些都是以编为主而形成的;25万、20万、5万以实测为主,是按国际分幅正规的区调工作,这是最基础的。
⏹矿产勘查工作中区调(填图)工作一般是5万、2万、1万、5千、2千或更大比例尺。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如沉积岩的地层层序,火山构造,区域构造或矿区构造等。
是找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总结成矿规律、确定找矿方向的关键。
⏹这个讲课内容做为这次矿勘工作的参考,具体要求按矿勘办要求执行,作为矿勘工作中的地质填图工作要以找矿为中心.二、地质填图的精度要求(区调、预查、普查、矿调、矿勘等)⏹国大调1:5万区调:是一种正规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一般由国家出资。
目前有二个规范:⏹《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DZ/T0001-91)⏹单幅有效观测路线总长度一般控制在500-700km以上, 有效路线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500—800m,点距300—500m 。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DZ/T0158-95)⏹单幅有效观测路线总长度一般控制在600km以上, 有效路线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500—80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代表地层体,也有可能代表地层与花岗岩类侵入 体的交织体,但从影像特征上无法进行单元解译和 属性归类。
#%!
影像岩石单元法 影像岩石单元法是以影像岩石单元为基本填图
单位, 进行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 遥感地质图填制的 方法。 影像岩石单元定义:岩性特点符合填图单元划 分标准的影像单元称之为影像岩石单元,是遥感地 质填图的基本填图单位,适应于填图单位建立划分 阶段。 影像岩石单元建立是通过影像单元反映出的岩 性特点、 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分析对比, 结 合野外踏勘、 剖面测制、 野外地质调查及前人资料等 综合分析而确定的。确定的标准必须与新填图理论 的岩石地层、 岩石构造地层、 岩石谱系单位、 构造岩 石单位建立、 划分的填图种类一致或基本吻合。 从理论上讲,遥感技术填图以影像岩石单元作 为基本填图单位是完全可行的,具一定的可操作性 和实用价值,而且与新填图理论具有相似性和一致 性。 因为, 影像岩石单元建立与划分是以岩石反射光 谱特征为物理基础,以反射光谱特征的规律性变化 差异为理论依据进行的。而这种光谱的差异与变化 恰好依地质体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并表现出一定的 规律性。 通常而言, 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地质体光谱反 射特征相同或相似,性质不同的地质体光谱反射特 征截然不同, 这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结构构造、 矿物成 分的变化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不同。所以反映 在影像特征上则是色彩( 调) 、 影纹结构、 地形地貌, 以及水系类型等不同标志的变化。 虽然地质作用错综复杂, 地质现象千差万别, 但 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组合、 产出状态受其成因、 地质作 用类型等因素控制表现出规律性,即沉积地层具有 互层、 夹层、 韵律、 建造等组合特点; 变质岩地层具变 形变质、 构造改造、 变质程度不同等特点; 火山岩具 有喷发旋回、 火山机构等特点; 而侵入岩则具有形态 结构、 不协调的侵入关系、 多变的岩石类型等特点。 实际上, 这些特点反映在卫星图像上, 则是影像单元 特征的变化。 正是由于不同的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组 合与影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为遥感填图 以影像岩石单元为填图单位建立划分提供了可行性 和根据。
遥感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其应用领域之广 泛, 应用效果之明显, 被广大地质学者青睐。尤其是 该技术具有多平台、 多信息源和宏观性强、 直观性 明显等特性, 是区域地质填图的理想技术之一。为 了推进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填图领域中广泛应用, 提高空白地区 !"#$ 万区域地质填图速度和质量, 笔 者以新疆阿尔金裸露地区 !"#$ 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 研究成果为素材, 结合传统区域地质调查方法 术要求和规定, 供大家讨论。
"#$#!
影像岩石单元剖面法 该方法是以遥感初步解译地质图为工作手图,
以影像岩石单元为调查单位,实施野外地质填图单 元建立、修订和野外调查路线布置的一种野外地质 调查方法。 ( 路线布置原则: 对延伸稳定、 符合填图单位 ") 确定原则的影像岩石单元仅安排 " 条野外调查控制 路线; 对遥感地质特征明显、 边界不甚清楚的影像岩 石单元安排!条野外地质调查路线控制; 对定性困难 的影像岩石单元安排$条野外地质调查路线控制; 对 复杂地质问题地段增加路线布置密度,以解决实际 问题为宜; 对区域性主干断裂均应有点线控制。 ( 野外地质调查内容: 除常规区调内容之外, !) 重点注意影像岩石单元的岩性构成、边界性质和作 为填图单元建立的准确性。
Hale Waihona Puke "#!#!单元转化 单元转化包括影像单元向影像岩石单元的转化
和影像岩石单元向填图单元的转化过程。 对于影像特 征清晰、 延伸稳定、 边界明显、 具一定规模, 且岩性特 点完全符合填图单元划分标准的影像单元可直接确 定或晋升为影像岩石单元作为遥感填图单位加以建 立; 对于影像特征清晰、 延伸稳定、 边界不甚明显, 且 岩性特点基本符合填图单元划分标准的影像单元可 通过影像单元边界修订确定为影像岩石单元作为遥 感填图单位加以建立; 对于影像特征清晰、 延伸稳定、 边界明显、 规模较小的影像单元, 视岩性特点可通过 影像单元归并确定( 晋升) 为影像岩石单元作为遥感 填图单位加以建立; 对于模糊影像单元可通过野外地 质调查直接建立填图单位。 应特别指出的是, 单元转化总体岩性特点应与 常规区调填图相一致或基本吻合, 但不应过分强调 与区调的完全一致, 要充分体现和保留影像岩石单 元的独立性、 稳定性和可分性。
提
出了 !"#$ 万遥感地质填图的方法及填图应用有关技
! !"#$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
!"#$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由影像单元法、影像
岩石单元法和单元剖面法构成。
!’!’#
影像单元解译程度分区 解译程度系指影像单元建立过程中的可区分能
力。分级的目的是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量布置提供 依据。一般划分为&级。 为高等解译程区, 影像单元特征明显、 清 ( 级: 晰, 可解和可分性强。 同等技术条件下解译重现性达 到)$*以上。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4,54#) ; #,,#4,)4#1
+ 级:为中等解译程区,影像单元特征比较明
显, 具有一定的可解性和可分性。 同等技术条件下解 译重现性达到 $,*%-,*。 为低等解译程区, 建立划分影像单元比较 . 级: 困难, 为一种混合影像单元区。 同等技术条件下解译 重现性较低, 约达到$*%!,*。
第 !" 卷 第 "! 期
赵福岳: "’!( 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及应用
)*$
"#!#"
影像岩石单元的填图含义 影像岩石单元是一种以影像形式反映单一岩
包括 &项内容。 ( 野外地质踏勘路线布置原则: 踏勘路线尽量 ") 安排在影像单元发育齐全的地段。若交通不便或无 法到达, 可分段选线进行单元控制; 要求每个影像单 元均需有"条踏勘路线控制;对模糊影像单元安排 ! 条踏勘路线控制;主要线带影像单元均需有点或线 控制; 区域重要地质问题地段增加点线密度。 ( 野外地质踏勘内容: 野外地质踏勘是在前人 !) 资料分析研究和遥感影像单元图编制的基础上, 对 调查区进行全面的野外地质踏勘。调查重点为影像 单元的岩石类型、 组合特征、 物质组成、 结构构造、 边 界性质;影像单元与地层单位、岩体单位的吻合关 系、 差异规律及填图单位划分意义; 宏观影像单元与 沉积岩区、变质岩区、沉积 % 火山岩区、侵入岩带 ( 体) 之间的对应关系及规律; 标准影像单元的地质 特征、 填图意义; 线带影像单元的构造特征、 类型及 地质依据; 区域矿产特征, 包括矿产种类、 矿床地质、 矿床特征、 矿床类型。 ( 实测主干剖面布置原则: 尽量选择影像单元 $) 齐全的地区,应遵循构造简单、地层发育齐全的原 则, 每个影像单元均需有"条剖面控制。 实测主干剖面调查要点: 层型影像单元实 ( &) 测主干剖面除常规区域地质调查内容之外,重点 观察影像单元的岩性组合和边界性质;非层型影 像单元实测主干剖面除常规区调内容之外,重点 观察影像单元的岩性特点、 边界性质、 单元的可分 性和代表性。
[ !%&]
!’!’!
影像单元建立的原则 影像单元解译是根据工作图幅内卫星影像图总
体影像特征变化规律进行的,其单元建立必须遵循 的原则是: 影像单元必须是一个特征影像标志体; 单 元特征以一种解译标志为主体显示;不同单元之间 边界清晰,具可解和可分性;边界特征可以是色变 线, 也可以是地貌单元分界线, 还可以是不同影纹结 构体变化线及其他形式;影像单元须具有一定的规 模和延伸;影像特征相同的影像体可作为同一个影 像单元解译建立; 影像单元应具有等级概念。
#%#%&
影像单元属性分类 在影像单元建立划分的基础上, 分别对每个影
像单元赋予地质属性。具体划分为定性类、 半定性 类和非定性类 $种。 定性类影像单元: 系指对影像单元直接实现 ( #) 地质体属性的定性判断。特指断裂和褶皱构造。标 志类型为线性影像单元和对称性影像单元!种。 前者 用来判定断裂构造, 后者用来判定褶皱构造。 ( 半定性类影像单元: 系指通过影像单元特征 !) 分析、 对比, 可基本判定单元地质属性的一类影像 单元。标志类型为层型影像单元( 单层型、 夹层型和 互层型) 、 非层型影像单元和环形影像单元$种。 层型 影像单元地质属性为地层类; 非层型影像单元地质 属性主要为花岗岩类侵入体和部分地层类; 环形影 像单元地质属性为侵入体、 火山机构、 破火山口、 环 形断裂、 陨石冲击构造。 ( 非定性影像单元: 该类单元是一种通过影像 $) 单元特征难以进行地质属性归类的影像体, 可称之 为模糊影像单元。是一种解译程度最低的影像, 可
石、 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组合特征, 并具有填图单位 建立、 划分意义的影像岩石体。对沉积地层、 火山地 层、 变质地层、 侵入岩类具有等同填图效应。但依据 不同岩类填图区别, 填图单位划分有所不同, 对于 呈层型和非层型影像特征显示的沉积岩、火山岩、 浅变质岩采用影像岩石地层单位; 对于呈非层型和 层型影像特征显示, 受构造围限 、 变形变质、 构造 改造强烈的变质岩地层采用影像构造岩石地层单 位; 对于呈非层型和环形影像特征显示的花岗岩类 采用影像岩石谱系单位; 对于非层型影像特征显示 的变质深成侵入岩体采用影像构造岩石单位。
第 #! 卷第 !# 期
地
质
通
报
@AB’#! , =A’!# CDE’, #,,#
#,,# 年 !# 月
678986:.(9 +;997<:= 8> .?:=(
!"#$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及应用
赵福岳
(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北京 !,,,/& ) 提出和论述了影像单元法、 影像 摘要: 以遥感技术为手段, 以区域地质填图为目标, 从 !"#$ 万遥感地质填图方法角度, 岩石单元法和单元剖面法建立的立论基础、 技术要求和应用原则, 为加快区域地质填图步伐开辟了新途径。 关 键 词: 影像单元; 影像岩石单元; 单元剖面; 填图单位; 遥感技术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1-!4#$$# ( #,,# ) !#4,/)!4,中图分类号: 01#&’!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