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解读

合集下载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

1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内涵及运用
1.1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内涵及理论框架
克鲁格曼定义的新经济地理 , 是指 “ 生产的空间区位 ” ( 这与经济地理学经典的区位 理论并无二致 ) , 其目标是设计出一种理论框架 , 以便清楚地理解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 空间分布的形成规律 。 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克鲁格曼诺贝尔奖颁奖词中所说 , 他 “ 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 在自由贸易 、 全球化以及推
收稿日期:2009-06-12; 修订日期:2009-10-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671077, 40571058)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0671077 & 40571058] 作者简介:段学军 (1970-), 男, 博士, 研究员,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S110005549M),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 展及模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 (Paul Krugman) 在国际贸易 新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中 , 发现 “ 这些理论只有落实到空间上才能得到实证 ”, 进而 激起了对 “ 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 ” 问题的研究兴趣 , 并展开深入研究 , 先后发表了 《 报 酬 递 增 与 经 济 地 理 》 (1991) 、 《 地 理 学 与 贸 易 》 (1991) 、 《 发 展 : 地 理 学 和 经 济 学 理 论 》 (1995) 、 《 空间经济学 : 城市 、 区域与国际贸易 》 ( 合著 , 1999) 等经典论文 , 为经 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经济空间发展过程进行科学解释 , 取得了卓著的成果 [1-5]。 鉴于克鲁 格曼在该领域以及此前在国际贸易方面研究的贡献 ,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其 2008 年度诺 贝尔经济学奖 。 这一荣誉既是对克鲁格曼个人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 , 也赋予经济地理学 新的发展动力 。 然而 , 一直以来 , 克鲁格曼所倡导的这一研究领域被人们称为新经济地 理学 , 似乎与地理界所研究的 “ 传统 ” 经济地理学 ( 相对 “ 新经济地理学 ” 暂且加上 “ 传 统 ” 二字 ) 分异或对立 [6], 因而 , 尚未受到地理学家应有的重视 。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 克鲁格曼所研究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内涵 、 研究意义及其与经典区位论的关系等方面 , 重 新解读和审视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 , 并提出该理论对发展经济地理学的意义 , 以期 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和制订区域科学发展路线图提供参考 。

Dixit-Stiglitz模型与克鲁格曼模型浅析

Dixit-Stiglitz模型与克鲁格曼模型浅析

Dixit-Stiglitz 模型与克鲁格曼模型浅析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已经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

他在《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以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Dixit-Stiglitz 模型,以下简称D-S 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简洁的模型,阐述了在不存在技术差异和禀赋差异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一样可以发生国际贸易。

本文先介绍D-S 模型的核心内容,然后介绍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对于D-S 模型的应用。

Dixit 和Stiglitz 于1977年在《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一文中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 模型。

[3]这篇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内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简洁的途径。

简单地说,从生产方面来讲,由于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因此,厂商生产的产品的品种会比较少;从消费者方面来讲,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因此,产品的品种应越多越好。

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消费者要求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而生产者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条件下,生产规模就会缩小,导致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及价格上升。

但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能够使两难冲突的解决空间增大,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同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消费更多样化和更物美价廉的产品。

[4]市场竞争能使这种两难状态达到最优或是一种次优的均衡:每一个生产者都会去生产一种差别性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廉价的消费需求,又能使生产者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益——从而形成某种垄断竞争的局面。

[5] 两位作者开篇指出,福利经济学中,有关生产的基本问题是市场最优下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是否就是社会最优情况下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而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分配公平问题、外部效应问题和规模经济问题,而他们的目的是对其中的内部规模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推导(二)

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推导(二)


1 。 1
越小,商品差异化就越大,消费不同种类商品的愿望就越强。
设 p 是农产品的价格, p(i)是每种产品的价格,则预算约束为:
A
pA
n
p(i)m(i)di I
0
n
(2.2)
根据效用最大化条件,我们先使 M 成本最低,即在约束条件
1
[0 m(i) di] M

(2.3)
A GM I
下,求
maxU M A 1-
因为价格指数 G 是 M 最低成本时的价格指数,即使子效用函数 M 最大,所以有
M
I
G
A (1 - )
I
pA
- p(j)
代入(2.7)式可得
m(j) I
G ( 1)
,j [0,n]
(2.8)
由上式可知,若 G 为常数,则每种制成品 m(j)的需求价格弹性也为常数 。
n
1
-
1
n
1
[0 p(i) di] M
n
1
1
(2.5)
我们可以把(2.5)式右边和 M 相乘的那项叫做价格指数 G,因此价格指数和产量组合相 乘就等于支出,再用替代弹性 表示,可得:
G [0 p(i) di]
n
1
1
[0 p(i) di]
F
F

cM 1 -

( - 1 ) cM
(4.5)
相应的均衡劳动投入量为:
M M le F cM qre F
(4.6)
(4.3)和(4.5)式是非常重要的分析结果。这表明: 市场规模既不影响边际成本的加成定价,也不影响单一产品的生产规模,所有的规模 效应都是通过产品种类的变化发生作用的。 这个结论有些违背我们的传统观点。我们一般认为,市场越大,竞争也就越激烈,而经 济体利用市场优势的途径之一就是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克鲁格曼通过 D-S 垄断竞争模型表 明,所有的市场规模效应同时通过产品种类的变化起作用的。 这个模型的假设前提是价格指数是不变的常数, 不过实际上厂商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选择 会影响到价格指数,这会使得厂商降低产量,提高边际价格成本。这种情况下,市场规模 的扩大会促进竞争,这会引起更多的厂商进入,从而降低了边际价格成本,使得厂商必须 以更大的规模(更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以保持收支相抵。在第二节消费者行为中我们 看到,产品的种类效应在市场规模与价格指数之间建立起一种负向的关系,而促进竞争的 效应又会加强这种负向关系。 由(3.2)式可知,厂商均衡时利润为零,的产量为 q re ,即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述评摘要:新经济地理学正在为我国地理界熟悉,也引起了争论。

本文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对它的主要批评意见。

进而讨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问题。

最后提出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两个方向和4个问题:坚持多区域分析、发展可计算模型,以及需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溢出的地理过程、聚集的复杂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一体化溢出聚集1前言新经济地理学是1990’s初由克鲁格曼(Pua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

其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问题和经济空间过程。

在思想上,新经济地理学应用新增长理论,强调报酬递增,强调内生化比较优势,方法上采用了经济学领域一贯使用的数学模型方法,试图在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中寻求其动力学机制,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相比较,二者有着共同关注的问题。

但是从研究方法上说,新经济地理学有明显的创新。

在最近几年新经济地理学逐渐被介绍到中国(李小建,2002,顾朝林,2002,王铮等,2002)[1-3]。

介绍者对新经济地理学表现了不同的态度,不过否定的意见居多,在一些非公开场合,一些中国学者表示了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强烈反对,出现了热烈的争论。

我们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我们首先需要更多地了解它,然后我们才能发展它。

本文首先介绍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其次讨论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各种批评,最后提出我们关于进一步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看法。

2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2.1基本出发点:一个多区域世界一些学者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出发点是报酬递增;这种说法固然有道理,但是报酬递增是新经济地理学依赖的新增长理论的基础,它导致了新增长理论,没有出现为特殊的地理问题。

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出发点是引用多部门理论来讨论经济地理过程。

在这里部门已经化成区域,形成多区域理论,这与传统区位论、区域科学强调一个中心的习惯更为接近实际情况。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之“中心—外围模型”综述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之“中心—外围模型”综述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之“中心—外围模型”综述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围绕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一主题来进行研究。

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将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主要看促使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削减产业地理集中的离心力两者中谁占据主导地位。

促进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量主要包括市场规模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性。

产业集中则能够促进充裕劳动力(尤其是具有专业技巧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同时也能为劳动力提供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而通过信息的溢出效应,经济活动的区域集中则创造出纯外部经济性。

促使经济活动分散化的离心力量包括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地租和纯外部非经济性。

要素的不可流动性是指确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可流动性,劳动力由于受国别的限制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无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它们都是妨碍产业集中的力量,这是因为企业生产必须到有劳动力的地方才能进行。

而分散的要素创造分散的市场,这将激励一些企业在接近消费者的地方选择商品的生产。

经济活动在集中的同时产生对该区域土地的递增需求,其结果是抬高地租,妨碍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

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会产生像拥挤这样的纯外部非经济性。

克鲁格曼模型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演进性以及动态模拟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三个基础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

本文在综合阅读有关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文献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

中心—外围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外部条件的地区,在存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为何会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集中,这些情形又会在何时发生。

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模型首先假定世界经济中存在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

两个地区具有相同的偏好和技术,即初始条件相同。

核心边缘模型:解读和启示

核心边缘模型:解读和启示

核心-边缘模型解读和政策启示摘要:克鲁格曼建立的核心-边缘模型被认为奠定了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它在传统西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将空间维度作为考察对象,得出经济体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内在机理。

本文在核心边缘模型的基本框架下,简化繁杂的数学推导,简单的进行几种极端情形的讨论并尝试提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空间经济学;循环因果;聚集力;分散力;科学发展观一、核心-边缘模型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1991年克鲁格曼在D-S 框架下建立的核心边缘模型被认为奠定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具备里程碑式的意义。

核心边缘模型的几个基本假设如下:1、 经济系统只涉及两部门:垄断竞争下的工业部门和完全竞争下的农业部门,对于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工业品都存在着相同的替代弹性,而农业品是同质的,存在着完全替代;2、 空间上只涉及两个区域:他们在偏好、技术、开放度以及初始的要素禀赋都是对称的;3、 工业部门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而农业部门规模报酬不变;简单来说工业企业的成本函数为()m F a x ω+,而农业部门单位产出都需要A a 个单位的劳动力;4、 存在着“冰山运输成本”。

即A 地区的产品要运送到B 地区,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价值损失;这个值用τ度量,它是该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之一。

5、 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工人)是完全自由流动的,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农民)则是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

农民在两区域间是对称分布的,不能跨区流动。

工人在考虑迁移时,考虑的是区际之间的名义工资差距和生活水平,追求实际收入或效用的最大化。

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表达为: ()()**1H H H S w w S S =--,其中*H S 表示两区域间的工人流动数量,H S 表示北部地区在总地区工人数的比例。

在克鲁格曼的模型当中,把两区域间的作用机制分成了三种效应。

第一种为“市场接近效应”,即每个工业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

第二种为“生活成本效应”,它是指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对于消费者的生活成本的影响。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摘要:针对传统区域经济学在解释很多经济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克鲁格曼引入有关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该理论不仅解决了许多传统区位理论未能解决的难题,而且推动了传统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区域经济学;内涵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255-0120世纪9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在国际贸易新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中,发现传统理论在解释很多经济问题上存在巨大缺陷。

为了合理解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克鲁格曼逐渐形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

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的区域经济学观点,对全球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

一、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整合了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理论。

传统经济地理学,几乎是基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现实针对性不强。

为了增强传统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克鲁格曼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关于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空间区位理论,通过模型分析,细致的考察了产业集聚、城市体系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

经济发展的空间状态存在多重均衡,这是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

这与传统地理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存在唯一确定的均衡解不一样。

克鲁格曼强调经济发展的多种均衡,经过研究,他提出即使要素禀赋以及技术、偏好等因素相同,但是报酬始终保持递增,现实经济的空间分布状态也会体现出不可预测性、多态均衡性。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种不可预测性和多态均衡性,克鲁格曼强调运输成本在塑造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中发挥关键作用;认为经济上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可以带来产业成本的节约,即报酬递增:认同空间聚集所带来的成本节约能使产业和相关产业经济活动趋于集中;而先发优势能够引导某种经济活动的长期聚集过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近十年来,以克鲁格曼(P.Kmgman)等人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

本文拟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含义做一个扼要的概括。

1.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按照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在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比较利益决定国际贸易模式,而人口增长等外部因素则决定经济的增长水平。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现实表现展示出一个与新古典理论所预测的相当不同的经济图景。

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理念为基础的新的方法开始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迪克西特(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之后。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在解释行业内贸易、专业化和无限增长方面获得长足进展,对传统贸易与增长理论做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补充。

新贸易理论所揭示的专业化与贸易机制及新增长理论所阐明的“无限增长”原理与传统经济地理研究中的集聚现象的相似性,一下子拉近了这三方面理论之间的距离。

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所采用的报酬递增假设及赖之而建立的分析框架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

但是,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在各,自的框架内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

比方说,新增长理论虽然对投资促进长期增长的时间动态机制——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时间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但它却缺少空间维度,并不涉及要素流动,不能对集聚现象——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空间版本——提供解释,亦不能预测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

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虽然聚焦于市场结构,但它与传统理论有一个相似之处,即通过基本特征方面的差异来说明生产结构上的差异——它一开始就假定有市场大小不同的国家存在,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大小差异,特别是为什么原本非常相似的国家会发展出非常不同的生产结构;它也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一个部门的厂商趋向于群集在一起,导致区域专业化。

克鲁格曼经济地理

克鲁格曼经济地理

新经济地理学09资城聂化吉 320090945681新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活动为什么会出现空间集聚?其目标是设计出一个模型构建方法(一个讲述故事的机制),即基于微观的一般均衡方法,讨论使经济活动集聚的向心力和使经济活动分散的离心力,以便清楚地理解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是如何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的,这正是新经济地理学有别于传统区位论和经济地理学的地方。

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地理学之所以没有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在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者没有用一种适合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方法表达他们的思想,没有明确地说明市场结构的现实性,只是基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对于克鲁格曼及其他倡导“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来说,模型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代表。

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工作是将经济地理学纳入主流经济学,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空间因素的作用,之所以被冠之以“新”,不是因为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新意,而是将厂商层次的规模收益递增、外部经济、“冰山”形式的运输成本融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D-S)的垄断竞争模型并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机理,从而实现了主流经济学向空间维度的扩展。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化策略:在《空间经济学》一书中,藤田、维纳布尔斯和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只有经济学家才会喜欢的口号:“D-S、冰山、演化和计算机。

”虽然这只是策略性的简化,即简单的学术技巧,但的确让新经济地理学家们克服了技术难题而描述真实的经济。

“D-S”指的是迪克西-斯蒂格利茨于1977年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是张伯伦1933年提出的垄断竞争思想的模型化。

“冰山”指的是萨缪尔森的“冰山运输成本”,即产品在区域间运输采用“冰山”形式的运输成本,产品从产地运到消费地,其中有一部分在途中“融化”掉了。

这样处理运输费用,既避免了引入运输部门所带来的复杂化,同时也回避了垄断的厂商如何定价的问题。

新经济地理 与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 与中心-外围模型

克鲁格曼的模型为人为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了理论 依据,产业政策有可能成为地方产业集聚诞生和不 断自我强化的促成因素,包括贸易壁垒也可以改变 产业分布的现实格局,不过产业政策或贸易保护措 施只不过是各种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变的因 素之一,产业集群发展所依赖的不确定因素是很多 的。
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多中心地理稳定结 构)
上述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通常所说的 “前后 向联系”,即厂商选择在市场规模大的地区生产, 这会降低该地区的生活成本并导致更多的生产要素 在此地集聚。另一方面也从而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 进一步促使厂商在该地区的集聚。 由于“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促使厂 商集聚,因而被称为集聚力。
第三种是“市场挤出效应”,它反映了垄断竞争 厂商希望在竞争者较少的地区组织生产的倾向。 这种效应促使厂商分散,因而被称为分散力。在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对强 弱决定了经济的空间分布是集聚还是分散,当集 聚力占主导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反 之,呈分散状态。 三种效应相互作用导致的循环累积因果过程是经 济增长的基础。
中心-外围模型依赖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 入中的制造业份额。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 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 制造业前向联系----制造业之间有上下游联系的产 业如果能集聚在一起,则能减少中间投入品的在途 损耗、缩小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 因此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一起共同分工协作, 这种产业集聚效应的力量称作“价格效应”或“制 造业前向联系” 制造业后向联系----另一方面,厂商具有内在冲动 集聚在一起生产,形成产业集群,使得市场规模扩 大。这一集聚力量称为“市场规模效应”或“制造 业后向联系”
一、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于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 上的论文“递增报酬与经济地理”标志着新经济 地理学的诞生。 这篇文献用严格的主流经济学方法清晰地刻画出 递增报酬、运输成本以及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引起 经济集聚结构出现和演化的机制。

新经济地理学及产业聚集

新经济地理学及产业聚集

新经济地理学及产业聚集二、新经济地理学及产业聚集十多年来,以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

新经济地理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Krugman,1998)。

两次成功预测金融危机,加上荣获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克鲁格曼教授名声鹤起,也使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关注和重视。

(一)克鲁格曼对产业聚集的有关论述新经济地理学以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基础,并通过区位聚集中的"路径依赖"现象[1],来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该理论从一般性的角度研究聚集并提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分析框架,解释了在不同形式的递增报酬和不同类型的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问题,并对企业聚集现象提出了经济学的解释。

Krugman(1991)认为,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呈现出的是一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即:为使运输成本最小,生产商无疑会选择一个有大的当地需求的区位。

然而,恰恰只有大多数厂商都在那儿选址经营的某个区位才会有大的当地需求。

因此,一个产业带一旦建立,在没有外部扰动的情况下,这一循环将会长期持续下去。

Krugman(1991)指出,什么样的产业在什么样的区位形成集聚一般来说是不确定的,而是"历史依赖(history-dependent)"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集聚很可能始于一种历史偶然。

但是,不管属于什么样的原因,某种专业化生产与贸易格局一旦建立,从贸易获得的好处将累积循环,从而使得这一格局因进一步强化而被锁定(locked-in)。

也就是说,区域的优势被认为是由一些"小的事件"所导致的自身的加强。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一定程度是取决于由促进企业集中化生产的集聚力,以及与运输相关和资源约束等促进企业分散化生产的分散力两者之间平衡关系。

保罗-克鲁格曼

保罗-克鲁格曼

保罗-克鲁格曼与新经济地理学保罗·克鲁格曼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

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并且由于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2008年10月13日晚19时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55岁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的颁奖词是,因为其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

面对荣誉,克鲁格曼是怎么想的呢?他说:“我们都想得到权利,我们也渴望成功,但是对我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理解带来的快乐。

”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在对经济现象的空间格局研究中,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些空间经济模型,如贸易模型、工业集聚模型、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模型、垄断竞争模型等。

这些模型均参考了许多前人的成果,其中受规模经济的相关观点影响最为明显。

在规模经济研究上,马歇尔认为,专业化社会劳动分工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

克鲁格曼承认这种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但在国家与区域尺度上,他更强调区域(或地方)尺度上外部经济的重要性。

在解释小尺度的工业区位和集聚时,他更强调金钱的外部规模经济。

认为技术影响在小尺度上是十分有限的。

基于收益递增的三种不同方法(外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下的平均成本定价和垄断竞争),克鲁格曼等人于80年代中期建立了贸易分析模型。

对于生产要素相似的国家之间同一产业的“相异产品”的贸易,进行了理论解释。

通过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发展了他的集聚经济观点。

他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收益递增。

通过对收益递增的研究,他于1991年提出了收益递增空间模型的一些观点,之后,在另外两本著作中,又进一步发展了相关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推导(一)

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推导(一)

EK
Y
K
Y
Y
K
L

Y K
Y K
(1.3)
EL
Y
L

Y Y L L
一般情况下,要素的产出弹性大于 0 小于 1。
下面进入生产函数模型。柯布道格拉斯函数(C-D)的解析式为:
Y AK L
根据要素产出弹性的定义可得:
(1.4)
EK
Y K
K Y A K 1L K Y
K d( ) L K ( ) L
d(
MPL ) MPK MP ( L) MPK
MPL K d (ln( )) d (ln( )) L MPK
因为
MPK
Y K
1 1 1 A( )(1 K 2 L ) .1 ( ) K 1

3 要素替代弹性 要素替代弹性是指,两种要素的比例的变化率与边际替代率的变化率之比,用 表示:
K d( ) L K ( ) L
d(
(1.2)
显然, 为一个正数,表明要素之间具有有限的可替代性。 若要素之间不可替代, K 不变,则分子为 0,替代弹性 为 0;
L
若要素的数量如何变化,其边际产量都不变,则分母为 0,替代弹性 为∞,表明要素 之间具有无限可替代性。 4 要素产出弹性 某要素的产出弹性是指, 当其它投入要素不变时, 该要素增加 1%所引起产量的变化率。 用 E K 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 E L 表示劳动的产出弹性,则:
EL
Y Y L AK L 1 L L Y
1, 0 1 )
即参数 、 分别是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 0
现在来看 C-D 生产函数的要素替代弹性,根据(1.2)式可得: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之“中心—外围模型”综述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之“中心—外围模型”综述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之“中心—外围模型”综述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围绕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一主题来进行研究。

其基本的理论基础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将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主要看促使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削减产业地理集中的离心力两者中谁占据主导地位。

促进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量主要包括市场规模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性。

产业集中则能够促进充裕劳动力(尤其是具有专业技巧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同时也能为劳动力提供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而通过信息的溢出效应,经济活动的区域集中则创造出纯外部经济性。

促使经济活动分散化的离心力量包括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地租和纯外部非经济性。

要素的不可流动性是指确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可流动性,劳动力由于受国别的限制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无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它们都是妨碍产业集中的力量,这是因为企业生产必须到有劳动力的地方才能进行。

而分散的要素创造分散的市场,这将激励一些企业在接近消费者的地方选择商品的生产。

经济活动在集中的同时产生对该区域土地的递增需求,其结果是抬高地租,妨碍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

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会产生像拥挤这样的纯外部非经济性。

克鲁格曼模型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演进性以及动态模拟等研究方法,建立了三个基础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

本文在综合阅读有关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文献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

中心—外围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外部条件的地区,在存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为何会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集中,这些情形又会在何时发生。

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模型首先假定世界经济中存在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

两个地区具有相同的偏好和技术,即初始条件相同。

克鲁格曼_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地理学发展解读

克鲁格曼_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地理学发展解读

第29卷第3期2009年3月经济地理ECONOMICGEOGRAPHYVol.29,No.3Mar.,2009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3-0363-07克鲁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经济地理学发展2李小建1,,李二玲2(1.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中国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文章对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思想从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相融合,从规模收益递增、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揭示空间集聚,从历史、预期和路径依赖揭示区域发展路径,以量化模拟研究区际关系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创新研究对经济地理学的启迪。

从学科社会地位、研究范式和发展方向三方面分析了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克鲁格曼;经济地理学;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特色研究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200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以表彰他在“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等方面的贡献。

经济活动区位研究,能够第一次作为重要贡献之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经济地理学科以及经济地理学家都是一大盛事。

然而,经济地理学家们对此反应并不十分热烈。

为此,本文对克鲁格曼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进入经济地理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相关启迪及对经济地理学科的影响,以期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有所帮助。

的新贸易理论,能够揭示除消费者对种类的偏好之外,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如何在技术和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产生贸易,同时,还能够解释现实经济中发生的产业内贸易。

这些成就使他于1991年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他还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帮助我们理解农村的衰退和城市的增长。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及其发展评析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及其发展评析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及其发展评析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经济理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有:垄断竞争贸易理论(Krugman,1979a,1980)、战略贸易理论(Brander & Krugman,1983)、新经济地理(Krugman,1991a)、金融危机理论(Krugman,1979b)、汇率动态变化(Krugman,1991b)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Krugman,1988)等,其中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也被称为新贸易理论,而新经济地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垄断竞争贸易理论的自然延伸。

克鲁格曼获奖的最主要原因是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在克鲁格曼的所有理论贡献中,其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影响最大,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此本文侧重对此进行述评。

我们希望通过对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的介绍,梳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与当代其他国际贸易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展示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主流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基础之上的。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克鲁格曼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克鲁格曼与新贸易理论(一)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有两种产品和一种要素(劳动),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技术的差异。

赫克歇尔和俄林(HO模型)把要素禀赋看成国际贸易的基础,其理论本质也是比较优势,只不过比较优势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而非技术差异。

该模型假设一国利用两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而且市场完全竞争、同类产品同质和规模报酬不变。

在这些前提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所以贸易主要应该在存在一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发生,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

但该理论与实际情况具有很大的反差,“二战”后,绝大部分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而不是发生在有着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以对技术进步和管理改善等因素带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解释。克
鲁格曼为了给经济全球化趋势F的经济发展进行合霉ll的解释.提H{报
策,20Io(J2).
酬递增本质.卜是一个区域和地方现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和不完全 竞争比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和比较优势重要。在兜鲁格曼的新经济地 理理论中.报酬递增特指为经济上互相联系的产业和经济活动.或由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整合了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 济学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 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传统经济地理学.几乎 是基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现实针对性不强。为了增强传统经 济地理学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克鲁格曼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关于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空间区位理论。通 过模型分析。细致的考察了产业集聚、城市体系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 机理。
摘要:针时传统区域经济学在解释很多经济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克鲁格曼引入有关经济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理 论。该理论不仅解决了许多传统区位理论未能解决的难题,而且推动了传统区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区域经济学;内涵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K902l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7—0255一01
性.同时.要紧密结合我周实际.努力将理论中国化,为建设中国特 色经济理论做出贡献。
二,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Ii要内释
新经济地理的研究内锌丰要集巾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空 间聚集.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动态变化。空间聚集主要包括报酬 递增、空间聚集和路径依赖二个方面。报酬递减与完全竞争是传统经
济增长理论最荩本的日{『提假设条件。如果接受这样的假设.那么就难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解读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解读

浅谈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陈国岱摘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核心理论,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主要包括 :核心—边缘模型、城市演化模型和集聚与贸易模型, 并且已发展成为均衡框架中解释经济地理驱动力量的重要理论之一。

关键字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容保罗·克鲁格曼的主要著作 :《国际经济学》 , 《流行的国际主义》 , 《地理和贸易》 , 《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 , 《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报酬递增》 , 《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 , 《兜售繁荣—期望低谷时期的经济意识和空谈》 , 《汇率的不稳定性》。

一、新贸易理论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凭借自己的天才与勤奋, 开拓出新贸易理论、经济地理学等全新的研究领域, 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8年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将此奖项颁给他是为了表彰其“证明了规模经济对贸易模式及经济活动区域的影响” 。

克鲁格曼获奖的原因是, 他从 1979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解释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以及何种商品出自何处及为什么会这样。

传统的贸易理论包括 :①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绝对比较优势论 :认为各国相同产业生产成本存在差异, 贸易可使各国按生产成本最低原则安排生产而获利。

②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 (相对比较优势论 :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不是绝对成本的低廉而是相对成本的低廉。

每一个国家, 不管处于何种发展水平, 均可生产本国相对成本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

③俄林的资源察赋说 :将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由劳动成本差别推广为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差别, 认为各国生产要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 (资源察赋状况是决定国际贸易产生和流向的根本原因。

十分明显,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 (绝对差异可作为相对差异的特殊形式来解释贸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4期经济地理Vol.25,No.42005年7月ECONOMICGEOGRAPHYJul.,2005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4-0445-04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宋德勇,胡宝珠(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是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作为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过程的演进性以及动态模拟等研究方法引入模型,并建立了三个基础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

文章通过分析,以期对其新经济地理模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在以往的研究中,无论是Harris[2]和Pred[3]的关于个体生[5][6]产者的区位选择,还是韦伯[4]、Christaller和L・sch的空间近年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异军突起,从理论领域对区域产业聚集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探讨。

本文拟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模型内容三方面对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新经济地理的理论观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经济学研究,凡是涉及到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问题,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而在企业水平上的规模报酬递增却会破坏完全竞争。

因此,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出现,为不完全竞争模型创造了一个可处理的工具,新贸易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下,用此工具建立了国际贸易模型。

而克鲁格曼在其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他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某些技术技巧来产生一个既包含规模报酬递增又包含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来解释经济的空间结构。

2.2将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引入模型1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理论基础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模型主要是围绕着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这一主题来进行探讨。

而决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将处于聚集状态还是分散状态,主要看促使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和削减产业地理集中的离心力两者中,谁占据主导地位。

促进产业地理集中的向心力量主要包括市场规模效应、充裕的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性[1],其中市场规模效应又包括后向关联性和前向关联性。

后向关联性是指在一个接近较大规模市场的区域从事商品的生产所能够带来的规模经济性;前向关联性是指一个大的区域市场能够支持该区域中间商品的生产,进而降低下游生产者的成本。

产业集中则能够促进充裕劳动力(尤其是具有专业技巧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同时也能为劳动力提供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而通过信息的溢出效应,经济活动的区域集中则创造出纯外部经济性。

促使经济活动分散化的离心力量包括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地租和纯外部非经济性。

要素的不可流动性是指确定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可流动性,劳动力由于受国别的限制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无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它们都是妨碍产业集中的力量,这是因为企业生产必须到有劳动力的地方才能进行。

而分散的要素创造分散的市场,这将激励一些企业在接近消费者的地方选择商品的生产。

经济活动在集中的同时产生对该区域土地的递增需求,其结果是抬高地租,妨碍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

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集中会产生像拥挤这样的纯外部非经济性。

在区位理论中,运输成本是基本的,而一般的均衡模型若是既考虑商品生产部门又考虑运输成本的话,将会使模型复杂化,然而更糟糕的是,运输成本的引入,将破坏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中不变需求弹性这一至关重要的简单化假设。

而引入保罗・萨缪尔森[7]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固定比率运输成本假设,即任何运输商品仅仅有一部分在运输中消耗掉,则以上两个问题都能够得以回避。

这不仅避免了模拟一种附加产业的必要性,而且因为任何两个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一直为FOB价格的一个固定份额,进而使得不变的需求弹性得以保持,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市场结构和固定比率运输成本之间也就得到很好的协调。

2.3将过程的演进性引入模型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经常暗含着多种均衡,并且存在一个特定的调整过程。

在此调整过程中,生产要素逐渐向提供较高实际收入的区域移动。

由于该过程忽略了预期的作用,因此,这种动态的进程被认为是初始给定的。

在此情形下,将地理学模型看作是对区域进行选择的博弈行为,在此博弈中,不是进行静态的预期分析,而是进行更高级别的演进博弈论分析。

2.4将动态模拟引入模型[8]2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研究方法收稿日期:2004-05-24;修回日期:2004-10-08©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446经济地理25卷该模型回避了马歇尔所提出的难以理解的纯技术外部性概念,也没有涉及到地理范围的外部经济性,而是通过引入规模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来对制造业区域集聚的原因进行解释。

但是,该模型却没有对为什么制造业选择某一地区而不选择另外的地区实现产业聚集的原因进行解释,而此问题是由历史和预期模型来给予回答的。

3.2历史和预期模型[10]历史和预期模型是讨论产业集聚的路径依赖问题。

这个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历史偶然性观点。

此观点认为,在包含递增收益和外部经济性的经济中,过去的事件是决定经济朝着一个或另一个稳定状态驱动的前提条件。

由于某个“历史的偶然性”,使得偶然的区位事件发生,一旦这种事件发生,将可能具有某种长期集聚的结果。

此种观点在传统的文献中占据优势地位;另一种观点是预期为决定均衡选择的关键因素。

该观点认为,既然马歇尔假定资源是依据目前收益的差距而逐步转移的,如果资源仅仅是逐步转移的,则一定是因为转移对它们来说是要付出高代价的。

如果转移的代价是昂贵的,那么资源所有者不仅对这些资源目前的收益感兴趣,而且对它们未来的预期收益感兴趣。

然而,在存在某种外部性的情况下,未来的收益取决于其他人的要素分配决定,也取决于他们未来的收益预期。

因此,至少潜在地存在一种自我实现预言的可能性。

于是,如果每个人都认为某种均衡会出现,则该均衡就有可能出现。

在此情况下,是预期而不是历史扮演着决定性角色。

其实,历史决定和自我实现预言决定两者都是不同于标准的世界竞争观点,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不相同的。

那么对于集聚的路径依赖,是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以上两者中的一种(要么是历史,要么是预期)呢?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不同的决定集聚的因素(有些情况下是由历史决定的,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是由预期决定的)呢?为回答这个问题,克鲁格曼在以前的模型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既考虑历史又考虑预期的动态经济模型即历史和预期模型,来分析它们各自的地位。

历史和期望模型考虑的是一种单要素经济的情况。

在该经济中能够生产两种商品:一种是C商品,一种是X商品,C商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而X商品的生产具有外部经济性。

X部门的生产率依赖于该部门的就业量,即从事X产品生产的劳动力越多,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在世界市场上,C商品和X商品都能够以固定价格来销售,商品和劳动单位是标准化的,劳动力将向提供高工资的部门流动。

由于两个国家的动态情形分析比较困难。

因此,该分析限定在小国范围。

模型显示,当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转移不存在调整成本的情况下,如果X部门的劳动力的初始工资大于均衡水平,经济中将专业化生产X产品;如果X部门的劳动力的工资小于均衡水平,X部门将解散,经济将专业化生产C。

因此,历史决定初始的条件,进而决定最终结果。

为考虑初始条件,该模型引入劳动力在部门之间转移的调整成本,调整成本的引入使劳动力的转移决定变成了一个投资决定。

而这个投资决定不仅取决于目前的工资差异,而且还取决于未来的预期工资率。

而未来的工资率又取决于其它工人的决定。

如果每个由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不仅考虑了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而且要考虑运输成本。

在此情况下,即使是新经济地理学中最为简单的模型的计算量通常都超过笔和纸所能计算的范围,因此,在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研究时,不仅要使用静态计算,而且要将动态模拟引入模型。

3克鲁格曼的三个主要新经济地理模型3.1中心———外围模型[9]中心———外围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区位模型。

该模型要回答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外部条件的地区,在存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和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制造业为何会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而不在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集中,这些情形又会在何时发生。

为回答这些问题,该模型首先假定世界经济中存在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

两个地区具有相同的偏好和技术,即初始条件相同。

世界经济中存在的两个部门:一个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完全竞争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性的制造部门。

每个地区有两种生产要素,每种生产要素分别服务于特定的部门,即农民只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工人只能从事制造业产品的生产。

农民在两个地区均匀分布,完全不能在地区之间流动,农业工资处处相等,农产品是同质的且不存在运输成本,因此两个地区农民的收益是相同的,农民和农业这一部分暂时可以忽略。

制造业部门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之间则存在地区差异,制造工人从事制造品的生产但可以在地区之间流动,因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视实际工资的高低由低工资区向高工资区流动。

制造性企业选择区位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工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制造性商品存在固定比率的运输成本,存在大量的制造性企业,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商品。

该模型通过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与工人的流动份额加以内生化,得出地区生产结构随运输成本的变化而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高运输成本、微弱的规模经济以及在制造业商品上低消费份额将阻止产业的地理集聚,刺激制造业部门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区位进行产品的生产,所以产业将在两个区域均匀分布。

当运输成本降到中间水平时,企业将在某一地区形成集聚。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运输水平处于中间水平时,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最强:即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越大,由于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价格指数效应以及累积循环因果效应,该地区的制造业份额也越大,商品的价格指数也就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越高,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地区工人,这将促使该地区的市场容量进一步变大;由于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越来越多的制造性企业就会进入该地区。

在此情况下,两地区的对称经济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于是制造业就由世界经济中原来的均匀分布逐步演变成一种核心—外围的经济结构。

与此同时,核心地区的制造性份额也就大于外围地区的份额,从而该地区也就变成了一个制成品的净出口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