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搞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学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
作学习作为新型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全国各地都积极探索“小班化”小组
教学新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走在了全国教学改
革的前沿。
然而,我们去听课或者参加某些教研活动时,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各个小组中发言的
往往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整节课基本上三号、四号学生只是在倾听,看似整个课堂熙熙攘攘,热闹非常,实际参与程度并不高。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我
认为是因为学生学习地位的不平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成为这个小组的“权威”,其他
成员往往不会提出质疑。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无法独立完
成需要他人帮助,通过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才能实现共同进步时所采用的学习方法。目的是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理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的分组是关键。组建合理的合
作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组的组成对合作学习
的效果影响较大。我们应该尽量找出有效的分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一、分组: 组间异质,组内同质
所谓“组间异质”分组,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相仿的2至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方面是相近的,地位是平等的,更有利于思想的碰撞,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由于各小
组是组内同质,这样就使得各小组间是异质的,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教
学内容。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知识基础水平存在差异性,教师不可能使每一名学生掌握课堂
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分组来实现分层次的教学,针对不同组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性别、学习习惯、个性特点、组织能力、学业成绩等情况,然后将全班学生按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把四个层次学生适当搭配,分成合作小组,各小组间的层次、人数、性别比例
基本平衡,最后选择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组员
推选,还可以实行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这方面的发展机会
二、分工
在传统的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这容易导致“责任扩散”,小
组成员各做各的、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小组成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如在一节“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上,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内角和计算公式时,各小组的同学虽然围在了一起,但却各自摆弄着自己手中的学具,有的同学甚至在商量放学后
去哪里玩,个别的学生还在那里静静地看书。讨论的时间到了,我让同学来回答讨论的结果,但是就只有平时成绩好的部分同学能回答出来并讲出理由,其他的成绩一般或成绩较差的同
学还是没什么收获,这一阶段的“合作学习”就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没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针对这种不足,合作学习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组员的个人责任,以实现
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优等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较为快速、准确的完成讨论,合
作学习的内容。针对中等生、后进生所组成的小组讨论可能回陷入僵局这一问题,就需要第
一小组成员在讨论完之后分别进行帮扶指导。将第一小组培养为老师的小助手,学生的辅导员。
三、改革学生座位形式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改革面对背的观众式座位排列,很多班级一般是采用前面的同学转身面对后面的同学这样的座位形式,但是这样不便于全部学生面对老师,所以最好是采用“矩形式”或“马蹄式”的座位形式。这样,学生面对的除了老师,还有同学,方便师生、生生交流与协作。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者的我们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