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摘要环境污染及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由环境资源固有的外部性导致的。

使外部性内在化有两种手段: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

科斯定理论证了明确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并允许自由交易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是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的依据。

实践中,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采用了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进一步证明了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的可操作性。

当然,环境资源产权制度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最后,分析现阶段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完善我国的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关键词环境资源产权科斯定理排污权交易公地悲剧、产权制度的诞生引言古往今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其实就是开发各种资源并使之为人类服务的过程。

而环境资源便是其中使用最广泛也最重要的一项。

环境资源为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共有,在被人们使用、享受时,没有明确的边界或归属。

因此,一方面,面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保护环境,从而使自己尽可能大的享受环境资源带来的福利;另一方面,在逐利行为的驱使下,个人或企业并未将对环境的损害作为成本进行核算,肆意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从而导致严重的环境侵害问题。

某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向大气或水体排污排废, 或为谋取短期效益毁林垦荒,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引发自然灾害。

过度利用环境资源、肆意排污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而这些成本却并非由排污者承担。

近年暴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五十年不遇要社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抵御灾害,而先前污染环境所取得的收益,相比灾害中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是微不足道的。

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界定环境产权,保护环境资源迫在眉睫。

一、产权理论概述现代产权理论来自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的“科斯定理”,最早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在1966年出版的《价格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是现代产权理论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产权理论的创始人,他一生所致力考察的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这是正统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财产权利结构,即运行的制度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内部资本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内部资本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论⽂:内部资本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新制度经济学论⽂:内部资本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摘要】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是研究企业内部资⾦配置问题的重要理论,20世纪中期以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

本⽂运⽤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产权理论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存在性、配置效率等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词】内部资本市场交易费⽤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产权理论对于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从对于单个企业的案例分析,到运⽤相关的公司治理理论来进⾏规范性的阐释,学者们从诸多视⾓对其存在性、配置效率等⽅⾯进⾏了分析。

但从基本的理论上讲,对于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源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理论。

该理论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存在的根源在于,相对于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内部资本市场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近年来,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开始规范化,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如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产权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都被视为解释内部资本市场的重要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对于研究企业投资⾏为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并被许多国家的学者及企业集团所逐步理解、接受和运⽤。

因此,本⽂尝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度,运⽤交易费⽤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产权理论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理论基础进⾏阐释和梳理,从⽽为进⼀步理解内部资本市场的基本内涵厘清思路。

⼀、内部资本市场的交易费⽤理论解释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其理论都是建⽴在资源的稀缺性这个假设基础上的。

⽽⽆论是外部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还是内部资本市场,都旨在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得更加合理。

但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个重⼤修正就是,把理性⼈假设扩展为有限理性。

西蒙最早提出有限理性概念,他认为⼈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做到这⼀点。

他指出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并提议将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和⼀些⾮传统的决策者⽬标函数引⼊经济分析。

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

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

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制度经济学的内容繁杂、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多元、学习和研究者难以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因此,进一步理清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一般理论框架,对于制度经济学的完善和创新很有必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制度经济学论文参考[摘要]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赖于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

这应建立在国有企业实施了正确的产权改革的基础之上。

通过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归属以及权责利边界、调整产权布局结构、推动产权交易市场日趋发展和成熟,增强国有企业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 产权国有企业市场经济一、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产权内涵产权这一概念,既是一个古老的范畴,更是一个现代的范畴。

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没有间断过对它的研究。

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产权”都被当作已经存在的条件被排除于正统经济学以外。

虽然所谓正统的经济学承认“产权”的重要性,但是认为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而关于“产权”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科斯为代表的一批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了他们的产权理论,引起不小的轰动,产权问题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产权究竟是什么呢?制度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定义它的呢?《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是:“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著名的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所下的定义是:“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定义是从权利的可选择性和权利的实施来定义产权的。

另一位产权经济学家德姆塞茨从外部性的角度来定义产权,同时,他十分强调产权的功能和作用,他指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骨干,发挥着深化市场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和稳定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商业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亟待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交易费用、委托-代理机制和制度变迁的理论,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建设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银行体系建设;商业银行;新制度经济学2007年世界金融海啸后,欧美的商业银行体系遭受重创,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盈利能力被推向了世界的最前端。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作为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度体系上的弊端却随着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凸显,其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与欧美商业银行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否坐稳世界商业银行的头把交椅以及能否应对着力整顿后的欧美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在当前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如何完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加深,现代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扩展,其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骨干和主导力量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一般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其本身的主要经营业务即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所决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公众存款,其凭借众多的营业机构,巨大的渗透影响力和信誉保证,可吸收巨额的社会分散资金,在占据大量资本的前提下开展贷款与投资业务,其优势和作用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全部资金流量分配中,由商业银行分配的社会资金就占50%以上。

①其次,商业银行通过接受企业开户,办理转账结算业务,实行支付结算和非现金周转,发挥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新制度经济学结课论文---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结课论文---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一、新古典经济学其不足及新制度经济学的修正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地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变窄了。

首先,研究对象范围变小了,新古典经济学将研究对象局限为经济领域。

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渐遗忘了斯密对社会分工的洞见。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可以概括为三个假设为前提的范式。

但这种完全理性只能存在于理论抽象之中,实际生活中,完全理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这三种假设均存在着不现实性: (1)完全理性不现实一现实中总存在“有限理性”; (2)完全信息不存在一现实中往往“信息不对称”; (3)现实中很难做到利润最大化。

此外,新古典经济学也存在不足: (1) 忽视了制度,将企业看作是一只“黑箱”; (2)对经济学的分析停留在一定的时点上,将时间看作是不变的; (3) 交易成本为零。

而新制度经济学最大的创新,是对新古典理论前提的批判和修正。

新古典经济学以经济人这一基本假定为前提,认为经济人的活动,为经济运行及发展提供了长久动力,也构造起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

但是它没有对经济人展开具体的分析,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无处不在的隐含的前提而存在。

也就是说:第一,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不是抽象的经济人,而是现实中的具体的经济人;第二,经济人在理论体系中不能只是一个隐含的前提,而应该对其展开具体的分析。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人们开始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存在制度与正的交易费用的真实世界" ,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上的抽象世界。

二、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区别1、双方假设不同。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有三个:理性人假设、信息完全假设、市场出清假设;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意义不在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而在于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对理想市场环境的总体条件设计。

第一,新古典经济学对理性人的假设是:(1)个体的行动决定是合乎理性的; (2)个体可以获得足够充分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 (3)个体根据所获得的各方面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按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标选择决策方案,以获得最大利润或效用。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一:交易费用的深刻影响摘要: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已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

它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经济的均衡理论,为经济现象提供新。

目前,交易费用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磨灭的一员。

有理由认为,交易费用对经济的均衡产生了巨大作用。

本文将分析交易费用下的市场及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

关键字:交易费用市场均衡内在成本循环通胀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后,迅速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增长点。

它的出现,为传统西方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

交易费用,又被译为交易成本,那么这种交易成本与普通成本又有什么不同呢?一、交易费用与商品成本在一般经济学中将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折旧等计入产品成本中,这些成本具有一个普遍特性,就是物化于产品之中,他们构成商品的内在价值。

如果将一头猪比作商品,那么给猪的饲料等促进猪健康生长的就是内在成本。

而交易成本有什么不同呢?它形成于商品之外,不构成商品的内在价值,它的意义在于促进商品的更好的交易。

就像注水的猪一样,那么注水的成本及随后可能带来的被查处罚金就可看成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就像润滑剂一样,使交易很顺滑的进行着。

可以想象如果不存在交易费用的话,交易将陷入混沌,整个市场将混乱。

比如,当没有罚金的存在,可想而知,卖方将胡作非为。

但交易费用也有坏的一面,下文中将有所论述。

如果商品只具有内在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又是必须的,那么很难推动通缩以及市场失衡的。

因为对于一个商品,如果价格偏离价值很远或很近,那么势必会由市场调节向均衡点恢复。

但如果加入了交易费用,这种外在的附加值就极有可能使市场又偏离均衡点,一般而言,会使商品价格虚高,从而催生通胀预期。

近年来,中国物价飞涨,明显的产生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探索背后的原因,供求失衡并不被大众广泛接受,更主要的来自于物流费、中间商等费用。

不得不说,交易费用一方面预示着市场更细分化、更自由化。

另一方面,交易费用也是主张市场失衡的因素之一。

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对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及探索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度包括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它们共同影响着个体和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的不完善和不透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着重研究制度变革对市场机制的影响。

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因此,研究制度变革对市场机制的影响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也强调了个体和组织在制度环境下的行为。

制度的变革会对个体和组织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个体和组织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行为模式,以及制度变革对其行为的影响。

总的来说,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制度变革对经济的影响。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制度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为我们提供了深刻洞察制度变革如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其中,《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文由道格拉斯·诺斯以及奥利弗·威廉姆森两位知名学者共同撰写,是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论文探讨了制度变革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认识经济制度的运作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奥利弗·威廉姆森的《市场和层次结构:分析经济组织》也是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论文。

该文强调了市场和层次结构在经济组织中的作用,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并且分析了交易费用在不同市场结构和组织形式下的变化。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

新制度经济学 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 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强调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经济行为被认为是基于理性的个体决策,并且这些决策是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背景,而且它们对于经济行为的塑造和影响至关重要。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定义为规则、组织和激励机制,它们结构了社会经济活动。

因此,制度包括了法律、政府、合同、一般惯例和规范。

这些制度不仅仅影响了经济的组织形式,也影响了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

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对经济的表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些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而另一些则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

例如,存在良好的产权保护和有效的司法体系的国家,往往有更好的经济表现,而缺乏这些制度的国家,则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得到改革之后,投资者可能会更加愿意在该国投资,因为他们对自己权益的保护更有信心。

这种变迁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并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综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框架,强调制度对经济活动的深刻影响。

研究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的根源,并且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和政策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安排及其与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使我们意识到,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创新和整体经济绩效产生巨大影响。

这一洞察力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尤为重要。

由于这些国家的制度环境通常不够健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为他们提供了改善制度环境、加速经济增长的指导。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还强调了对于制度安排的演变和创新的关注。

制度安排是动态的,它们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

因此,要持续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就必须促进制度的革新和变革。

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论文系别: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专业:工程管理班级:项管Q0941姓名:赵叁林学号: 0907030132012年 5 月 25 日--------------------------------------------------------------------------------------------------------------------------------------论制度的实施机制对制度效率的影响---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效率的影响内容摘要:一国正式制度实施效率的高低不但受到该正式制度本身指定是否公平的影响,还受到该国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公众对正式制度公平认同度差异进而影响正式制度实施效率。

文章分析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公平度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嫁强非正式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制度效率Abstract: A formal system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vel of efficiency not only by the formal system itself specify whether it is fair,but also bythe informal system of the country.The informal system by the public onthe formal system of fair recognition of differences in turn affect theformal system is implemented efficientl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l 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informal system of fair degree of the formal system,and proposed to marry a strong informal institution building proposalKey Word: Informal system, Formal system, System efficiency新制度经济学还把制度从形式上划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两种类型。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十七大”后的我国土地资源产权制度建设李思(中国地质大学20101003586 经济学)[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房地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同时农林牧副也都在技术的进步下不断的带来巨大效益。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资源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增加的土地资源需求与愈用愈少的土地资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考虑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方针。

本文旨在从产权制度建设角度,通过考察土地资源现状,发现其中问题,而得出自己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土地资源十七大产权制度正文: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我国国土面积144亿亩。

其中,耕地不足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3.92%;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土地辽阔,总量巨大,但人均量偏低;地域跨度大、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二、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专访时,用三个“难以为继”来描述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过度消耗低效用地的粗放型发展难以为继;对大规模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依赖难以为继;忽视城乡土地权利主体平等的模式难以为继。

土地资源问题具体表现在:1.人地矛盾突出我国人均占有土地只占世界人均数的29%。

全国人均土地、人均耕地比世界同类指标少60%-80%,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分别排在第120、第114位。

2.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比如,2004~2006年,我国粮食每亩平均收益分别为382元、329元和320元,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08年,据对我国17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工业用地产出率不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2%。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标题: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管理的价值探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对经济管理的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种关注经济体制和组织结构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着重研究非市场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关注企业行为的规范和制度环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通过研究交易成本、制度设计、权益保护等问题,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理解经济体制如何塑造经济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1.引言新制度经济学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行为视为理性选择行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然而,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市场因素外,非市场因素同样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正是为了研究这些非市场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2.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制度经济学关注于制度环境、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它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理,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会遵循其中一种特定的行为规则,并将这些规则称之为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合理的经济行为不仅要考虑市场交易的效率,还要考虑交易成本、规则和契约的约束等因素。

3.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企业行为受制度环境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企业在决策制定和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合规性、制度环境以及规则执行力。

另一方面,新制度经济学还提供了制度设计和规则的理论指导,指出在制度设计中应注重交易成本的降低、权益保护的加强等方面。

4.新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经济体制中,新制度经济学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制度方案,提高经济效率和公平性。

在企业管理中,新制度经济学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组织机构设计的重要性,并合理设计激励机制和契约关系。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对于公共政策和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课程论文课程论文题目:新制度经济学“新”之所在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新制度经济学“新”之所在摘要: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了以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派的专有名词,不仅其研究者和相关著作大量涌现,而且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产生了经济学的“制度主义复兴”。

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学派,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

本文通过新制度经济学与其他三者比较,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新”之所在。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一、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相比,新制度经济学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是分析方法上的创新。

旧制度经济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

但是,一般地说,早期的制度经济学及当代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那一派制度经济学在方法上是较为接近的。

凡勃伦采用的主要是心理学方法,康芒斯应用的是法律制度分析,加尔布雷斯对研究对象本身的解释超出了传统理论经济范围,接近于社会学,但就其基本思想来看,仍未摆脱老制度经济学的“心理因素”、“法律因素”对经济生活起决定作用的思想,行为主义的方法与之存在某种相似之处。

而新制度学派严格按照实证性的新古典方法进行研究。

诚如科斯所言;“利用正统的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因为是用经济学方法去研究制度问题,大大拓宽了理论视野和提高了理论的逻辑实证性。

其次,理论体系上的创新。

旧制度学派提出的基本范畴如凡勃伦的“无形财产”、“制度导向”、“有闲阶级”、“既得利益者”和“不在所有者”等,虽颇具理论价值但界定不够严格,不成体系。

而新制度学派依托较为成熟的新古典体系来展开理论分析,就使其理论大致能够保持逻辑一致性。

虽然目前新制度经济学还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但初步可以自成体系了。

再次,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

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

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

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制度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是一门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现象的学问。

它强调经济行为是由制度框架所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由个体理性所决定的。

本文将探讨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首先,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制度。

制度是指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习俗和约定。

不同的制度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制度经济学关注的不再是理性经济人的行为,而是考虑到制度因素对经济行为的重要性。

其次,制度经济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分析传统的经济问题,如产权问题、市场失灵等,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如政府管理、法律体系等。

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使得经济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

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的功能和效率,而忽视了制度对市场运行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市场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一系列制度的支撑。

强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例如,制度经济学对于解决贫困、不平等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制度经济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批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制度经济学过于关注制度对经济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如技术进步、人口变动等。

此外,制度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困难,例如如何有效地改变不良制度,以及如何引入新的有效制度等。

总之,制度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它从制度的角度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制度经济学需要深入探索制度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以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资产专用性、“敲竹杠”与新制度贸易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资产专用性、“敲竹杠”与新制度贸易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资产专用性、“敲竹杠”与新制度贸易经济学摘要:新古典自由贸易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其中一个重要的隐含前提是各类资产具有完全通用性,可以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或产业。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资产在国际间的流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产专用性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它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总量和产品构成,而且还会影响一国贸易格局和贸易政策的选择。

如果一国进行了资产专用性投资,就会使其在贸易谈判中陷入进退两难困境,失去讨价还价的力量,并影响其在贸易利益上的分配格局,进而严重影响一国的贸易不公平结构。

从资产专用性角度探讨新制度国际贸易经济学的合理性,由新古典国际贸易经济学走向新制度国际贸易经济学,更加具有现实性。

为了摆脱这种被要挟和被控制的风险,除了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外,还需要政府实行一定的保护主义政策。

关键词:资产专用性;新古典经济学;“敲竹杠”;新制度贸易经济学一、问题的提出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基础的,其隐含的假设条件是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具有充分流动性,最终会出现萨谬尔森—斯托尔珀定理———生产要素等价现象。

也正是由于资本是均质的,也就没有资产专用性问题。

同时,由于资本和劳动是充分流动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就被抽象掉了,要素价格成了生产的唯一成本。

然而,生产要素或资产专用性的存在却使企业不能自由(无成本)地进出某一产业。

在产业组织理论上,大量文献都研究了资产专用性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证明了资产专用性的存在形式及其承诺价值。

所有这些进展都表明,无成本地进出某一产业的经济模型是一种过度简化,应将其视为一种特例,而将有资产专用性的经济模型视为一种扩展或常态。

由于克鲁格曼兴起的新贸易理论也探讨了狭窄的保护带问题,隐含引入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再次将产业组织理论上的资产专用性分析方法应用到自由贸易中。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无摩擦的竞争模型和不完全竞争模型似乎不再具有合理性,因为这些模型是建立在零交易成本、完全个人理性和外生的给定制度结构这样一些严格的假定之上的,看不到交易成本或制度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而无法理解经济学家和非经济学家之间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这一问题上的分歧。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论制度的意义【内容摘要】上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最为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重要代表诺斯和威廉姆斯先后与1991年、1993年和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

在西方,有人把新制度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制度的核心功能是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即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这一核心功能是通过制度降低交易费用、外部性内部化等次级功能实现的,而制度降低交易费用、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之所以能对经济人提供激励与约束则在于它能对经济人进行经济活动的收益和成本产生影响。

因此,一种有效的制度必须据此进行设计与实施。

制度的功能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一个非常基本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科学认识制度的功能对深人认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有效的制度设计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核心功能交易费用一、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功能的揭示及其不足。

制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的。

制度功能的层次性是指制度的功能具有核心功能与次级功能之别,并且制度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次级功能实现的,最早对制度的功能进行揭示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

他发现了交易费用并认为企业制度之所以代替市场就是因为它可以用一个要素所有者之间的长期交易合约代替一系列短期市场交易合约从而节省交易费。

因此,降低交易费用显然是企业以其他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

德姆塞茨指出,产权制度具有两项重要功能,即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预期和外部性内在化。

他同时认为,外部性内在化功能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功能。

他说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导引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舒尔茨认为,制度具有种功能,即提供便利、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信息、共担风险和提供公共品服务。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第1学期题目: 交易费用的深刻影响学生姓名: 王嘉骏学号: 院部: 经济管理学院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 1 任课教师: 吉敏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交易费用的深刻影响摘要: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已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

它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经济的均衡理论,为经济现象提供新。

目前,交易费用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磨灭的一员。

有理由认为,交易费用对经济的均衡产生了巨大作用。

关键字:交易费用市场均衡循环通胀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后,迅速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增长点。

它的出现,为传统西方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

交易费用,又被译为交易成本,那么这种交易成本与普通成本又有什么不同呢,一、交易费用与商品成本在一般经济学中将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折旧等计入产品成本中,这些成本具有一个普遍特性,就是物化于产品之中,他们构成商品的近年来,中国物价飞涨,明显的产生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探索背后的原因,供求失衡并不被大众广泛接受,更主要的来自于物流费、中间商等费用。

不得不说,交易费用一方面预示着市场更细分化、更自由化。

另一方面,交易费用也是主张市场失衡的因素之一。

二、交易费用的分类一般的交易费用可分为市场交易费用、经理交易费用、政治交易费用。

而市场交易费用就是科斯提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时所包含的。

但这些交易费用中又有着千丝万缕,他们有共同的地方,由此可以形成更明了的分类。

那么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哪些属于交易费用呢,一个企业进行一次买卖,除去前期备货的成本,这些内在成本外,还有运输、贷款、签订合同、公关等成本。

这些非内在的成本及交易成本。

又如在政治选举中,这种选举费用及一种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接收方及候选人会保证当选后给助资者某种回报,这种回报即相当于一定的商品。

所有的这些成本有些是明的,但有些只能暗中进行。

由此交易费用既有显隐之分。

制度经济学论文

制度经济学论文

制度经济学论文制度经济学是一门关注制度安排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影响的学科。

该学科的核心观点是经济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体的理性选择,还取决于制度环境。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能够塑造个体行为,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果。

本论文将探讨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制度变革是指制度规则、制度组织和制度认知的改变。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综合经济表现的指标,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制度变革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传统制度下,资源配置常受到政治和权力的干扰,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而制度变革能够消除这些干扰,建立透明、公平的市场规则,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资源配置的提高通过激发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制度变革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市场竞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它能够激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制度变革能够消除垄断和垄断性竞争,建立公平的市场规则,鼓励市场竞争的秩序和活力。

通过市场竞争的激发,企业能够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制度变革对创新的影响。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它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

制度变革能够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规范、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改善。

制度变革能够激发创新动力,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资源配置、市场竞争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制度变革能够提供一个有利于这些驱动力发挥作用的环境。

因此,推动制度变革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

应该加强对市场机制、法规规范、政府监管等方面的改革,以推动制度变革,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

制度经济学为我们理解经济行为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对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制度环境对经济的重要性,并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

希望本论文能够为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论文系别: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专业:工程管理班级:项管Q0941姓名:赵叁林学号: 0907030132012年 5 月 25 日论制度的实施机制对制度效率的影响---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效率的影响内容摘要:一国正式制度实施效率的高低不但受到该正式制度本身指定是否公平的影响,还受到该国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公众对正式制度公平认同度差异进而影响正式制度实施效率。

文章分析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公平度的影响机理,并提出嫁强非正式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制度效率Abstract:A formal system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vel of efficiency not only by the formal system itself specify whether it is fair,but also by the informal system of the country.The informal system by the public on the formal system of fair recognition of differences in turn affect the formal system is implemented efficientl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l system and informal system,the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informal system of fair degree of the formal system,and proposed to marry a strong informal institution building proposalKey Word: Informal system, Formal system, System efficiency新制度经济学还把制度从形式上划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两种类型。

其中,宪法、法律、规章、契约等属于有形的(成文的)并在国家或组织强制力作用下实施的正式制度;而价值观念、伦理秩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属于非正式的(不成文的或无形的)并主要在社会舆论和社会成员自律等非强制力或“软约束”作用下实施的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文化的一部分,可统称为意识形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

国家暴力的行使不但同样具有成本并且还有可能导致成本大于收益的无效率情况出现。

在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下,一个社会就需要通过伦理和道德的力量来克服机会主义行为以使社会得到稳定。

对于意识形态的界定,诺斯认为应强调三个方面:“(一)意识形态是种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环境,并被一种‘世界观’导引,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单明了。

(二)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与个人在观察世界时对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相互交织在一起⋯⋯对收入分配的‘恰当’评价是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当人们的经验与其思想不相符时,他们就会改变其意识观点。

实际上,他们试图去发展一套更‘适合’于其经验的新的理性。

”一、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制度既包括国家规定的正式规则,也包括社会认可的非正式规则。

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这种规范作用尽管是非强制性的,但依靠内在的自觉自省和外部的舆论褒奖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非正式制度又可以看作是正式制度实施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非正式制度(如道德规范)由于本身缺乏有约束力的实施机制(如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道德法庭”),因此它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能真正发挥其效能的制度形态;相反,只有借助于正式制度(如赡养法),它才能真正像一个“制度”那样发挥其效能并使之变成可预期性的行为准则。

与制度环境和制度安徘不一致的非正式制度(如滞后的意识形态),还会阻碍新制度的贯彻实施,增大制度创新和制度实施的阻力和成本。

(2)非正式制度(如信仰体系)只是个人认知体系用以解释外部社会(制度)环境的内部表象,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便没法形成稳定的制度文化(或者说是先有制度结构而后有制度观念而不是相反);而人们之所以自觉形成和强化一定的制度观念,是因为外部制度环境决定他不这样做就会受损的反向激励的结果。

(3)与正式制度相一致的非正式制度(一致性意识形态)有助于降低正式制度的运行成本(交易费用),或者国家对道德教育投资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减少或替代投资于法治(国家机器等)的国家治理成本(注:王建国:《国家的治理成本》,载《经济学消息报》,总第368期。

);因此,非正式制度只有与正式制度相一致或成为正式制度的一个补充(替代)因素才能发挥作用。

总之,由于非正式制度缺乏实施机制而始终是一种“软约束”,或者只有具有制度化(法律化)倾向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具有约束力;也由于只有与正式制度一致性、反映性和内生性的非正式制度才能为社会的“制度秩序”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与其把非正式制度看成一种“制度”、不如把它看成是正式制度演进和实施的手段与工具(即实施机制)。

二、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设置公平的影响机理非正式制度对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对正式制度公平认同度差异而产生的。

而对正式制度公平认同度差异除受正式制度设计本身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正式制度即意识形态的影响。

具体而言,非正式制度影响正式制度公平认同度差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辅相成首先,过去的正式制度是今天的非正式制度成长的土壤。

今天已经成为无形制度的东西,往往是历史上某种有形制度的“遗产”———习惯、传统和价值观念等等本身可能就是在过去的某种制度下形成的。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曾经说过:“制度实际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生活方式”。

另外,今天的非正式制度制约着现今正式制度的制定。

汉密尔顿指出,一种制度意味着一种思维方式或某种广为流行的、经久不衰的行动,制度根植于人群的习惯或风俗[3]。

从根本上看,传统意识形态对制度创新的作用就在于人们的制度选择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观念,而人们的价值观念总是受他们的文化传统所制约和影响的。

正式制度的制定、实施必须建立在非正式制度业已形成的环境中。

任何已有的文化都有其积极的成分,任何新的制度只有与一定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一个社会中真正建立起来。

(二)既得利益获得者以非正式制度为工具左右新正式制度实施不合时宜的或“居心莫测”的意识形态及观念很可能会误导人们对制度的“明智”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垄断来反复宣传某种意识形态或观念,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总会或多或少地“操纵”个人偏好的形成过程。

当新正式制度的实行导致旧正式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获得者利益受损时,既得利益获得者往往会结成联盟,以意识形态为工具千方百计阻碍新制度的实行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同样,在新正式制度制定酝酿的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在意识形态领域先出现一场思想上的争辩,新旧势力皆欲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上风,以此为工具左右新正式制度的制定实施。

以我国为例,从过去的“姓资姓社”争论,到现在的朗顾之争,皆是正式制度未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先行。

(三)非正式制度不随正式制度变化而马上改变非正式的制度,即传统、习惯、道德观念等等,往往比正式的制度更加“根深蒂固”、更加“深入人心”,在社会生活中会起到更加久远的作用,因而也更加不易改变。

在正式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非正式制度往往也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旧的意识形态逐渐转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由于思维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对正式制度的态度与认识需要经历一个由反对、猜疑、到逐渐接受最后完全融入的过程。

德国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推翻了专制的帝制,推行过宪政体制改革,执行了分权的议会内阁制。

但是,德国人的意识形态并没有马上随之改变,所以希特勒上台后,照样可以将权利集中到手中。

三、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1. 加强法治意识建设法治传统的缺失,成为非正式制度中影响正式制度顺利健康实施的不利因素。

加强法治传统的建设,增强公民法制意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体系稳定健康运转的必要前提。

加强法制意识建设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官员加强法治传统的建设,以“法治”代替“人治”。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形式将进一步完善和更加多样化,从而将大大增加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法治取代人治对于市场的规范与公正是一种必然。

另一方面,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培养公民自觉尊法守法护法的意识,能减少许多不规范的市场操作,节约许多不必要讨价还价的交易费用,不规范交易的摩擦减少能有效减少市场效率损耗。

同时,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能有力阻碍不公正交易的顺利进行,公正透明有力监督的市场较法制意识薄弱的市场其运转效率要高很多,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2. 培养健康竞争意识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去除异质冲突部分、实现同构契合、互补优化,这是非正式制度尽力为正式制度的有效实施服务的必需。

在市场竞争中,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等与市场经济的精神要求相一致的精神倾向应坚守并发扬光大,但诸如“知足长乐”,在市场竞争、市场开拓中若信奉则与市场经济的精神要求相冲突。

因此,健康的竞争意识也应包含两方面:一方面,积极开拓创新的竞争风貌,积极投身于竞争;另一方面,竞争过程中采取健康的手段,以质取胜、以诚取胜,摒弃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3. 加强非正式制度中信息偏好的规范。

正式制度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对于保证正式制度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十分重要。

非正式制度中信息传递与理解偏好的存在,没有统一规范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手段,给正式制度的实施效果偏离预期目标提供了机会。

在正式制度的信息传递与实施过程中,按照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理解通过种种“变通”手段进行正式制度信息的传递,使变通后的正式制度与原制度保持着形式上的一致,但通过意识形态的影响向大众传递误导其行为趋向的信息。

这要求在规范正式制度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非正式制度建设中还应强调信息传递偏好的纠偏,这不仅包括正式制度制定者与信息传递者的意识形态领域纠偏,还包括在正式制度信息传递的受众应规范自身的信息理解偏好。

参考文献:[1] D·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年[2]凡勃伦:《有闲阶级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3]汉密尔顿:《制度》,载于《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1932 年剑桥版[4]李曙光:《中国的经济转型:成乎?未成乎?》,载《战略与管理》,2003 年第3 期新制度经济学课程论文系别:物流与工程管理学院专业:工程管理班级:项管Q0941姓名:王慧娟学号: 0907030322012年 5 月 2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