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1 5.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5.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27张PPT)优质课件

00
自然带与气候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模式图
⑴.自然带的分布与与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并不
完成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 纬度位置 、
海陆位置 、水热组合不同 共同作用形
成的。
⑵.自然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自然带之间
总是存在过渡带。如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之间的过渡带为 针阔混交林
异规律。两地同为温带,但因 海陆位置 不
同,受 海洋水汽 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引
起的差异。
⑵.比较两地景观的差异:
自然带
气候
植被 土壤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温带带季 海风 洋或 性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森林土
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 气候 温带荒漠 荒漠土
⑶.能否把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称为经度地带性?
为什么?不能。因为比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分异 原因:随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 况差异很大。
影响 因素:海拔 自然带特点:①自然带更替方向为沿海拔变化方向;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 水平自然带一致;
③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 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
④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 垂直带数目越多、越完整。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带。
⑶.热带雨林与热带雨林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为 植被 名称,后者 自然带 名称。
⑷.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
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可能
是 温带海洋性 气候,也可能是温带季风
气候。
⑸.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气候不唯一,如温
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有温带草原带
和 温带荒漠 带。
苔原 气候 苔原 沼泽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28张PPT)

垂 直 分 异 规 律 总 结
【学以致用】
荒漠带 草原带 森林带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自然带与气候、植被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900
700
600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900
700
400
300
200 100 00
500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 温带季风气候 温 温 温 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带 带 带 地中海气候 0 草 荒 草 35 亚热带常绿 亚热带季风气候 原 漠 原 带 带 带 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高 纬 度 地 66°34N 区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G苔 原 带
F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 温带落叶 带 阔叶林带 I 草亚 热 带 原常 绿 阔 带 叶林带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中 纬 度 地 区 低 纬 度 地 区
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①
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第七站
1.从非洲往北到欧洲去考察七站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第六站
第五站 第四站 第三站
第二站
第一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第六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地中海地区) (第五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带 大陆西岸自然带由低 (第七站)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课件: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共38张PPT)

项目
规律
影响垂直 自然带 谱复杂 程度的 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 度越高越简单
②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 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③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 低越简单
山地自然 带的变 化规律
①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相似 ②山麓地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在中纬度高山地区,垂直自然带表现最 为明显
D C
A
B
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北坡 4000 3500 3000 2500
积雪冰川 高山垫状植物 高山草甸
针叶林
山地草甸草原 2000
积雪冰川 高山草甸
南坡
山地草原
干旱山地草原 荒漠草原
1500 山地规草原律5:同一山体同一自然带 荒漠 荒漠草阳原 坡分布的海拔较阴坡高
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2、这种差异主要受什么因 素影响?
纬度位置(热量)
B A
B C
B
D
D
热带雨林带
C
B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温带落叶温阔带叶温荒林带漠带草带原带
二、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BA
南北方向延伸, 东西方向更替。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判断内容
判断方法
判读南北半球
自然带数量:一般阳坡多于阴坡;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一般阳坡一 侧高
判读基带或山体 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根据基 所处的热量带 带名称确定热量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 (共48张PPT)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空间尺度大)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空间尺度较小)
自然带的形成及命名
不同地区
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不同热量和水分组合 气候差异
形成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自然带(景观)
海陆位置 水分差异
植被
水热组合 气候 纬度位置 热量差异
自然带 土壤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42021/8/42021/8/4Aug-214-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4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C 热带沙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
以赤道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
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
出陆地环境的 由赤道向两极地域性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热量 为基础的。
⑶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 垂直 、
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
于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垂直变化
主要分布地区:_低_纬地区和北半球_高__纬地区 特例:非洲沿20°E,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练习在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
然带名称和排序正确的( B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 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B.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 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自然带的形成及命名
不同地区
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不同热量和水分组合 气候差异
形成相应的具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自然带(景观)
海陆位置 水分差异
植被
水热组合 气候 纬度位置 热量差异
自然带 土壤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42021/8/42021/8/4Aug-214-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42021/8/42021/8/4Wednesday, August 04,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C 热带沙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
以赤道 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各
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
出陆地环境的 由赤道向两极地域性规律。
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热量 为基础的。
⑶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 垂直 、
地域分异,它的形成主要是由
于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发生垂直变化
主要分布地区:_低_纬地区和北半球_高__纬地区 特例:非洲沿20°E,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练习在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
然带名称和排序正确的( B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 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B.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 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质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

4、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 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b.以热量为主导因素则向阳坡高于背阴坡;
5.雪线概念: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夏季气温<0°C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C线为山体雪线。
影响因素:降水增多(迎风坡)雪线下降;气温升高(向阳坡)雪线上升。
地形,安第斯山阻挡西风深入,东侧背风坡下沉气流降水少
(3)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为什么向北一直延伸到南 纬3°附近?
洋流,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化的形成
(4)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是荒漠环境,为什么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2、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3、地带性自然带课件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鞍山八中 地理组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纬度位置
热量差异
海陆位置
水分差异
气候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2、特点:具有一点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2011 ·上海)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
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 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体现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 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因: 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
5.雪线概念: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夏季气温<0°C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C线为山体雪线。
影响因素:降水增多(迎风坡)雪线下降;气温升高(向阳坡)雪线上升。
地形,安第斯山阻挡西风深入,东侧背风坡下沉气流降水少
(3)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为什么向北一直延伸到南 纬3°附近?
洋流,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化的形成
(4)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是荒漠环境,为什么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1、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2、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3、地带性自然带课件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4、自然地理现象的斑块状分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鞍山八中 地理组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纬度位置
热量差异
海陆位置
水分差异
气候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2、特点:具有一点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2011 ·上海)读美国本土自然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旧金山留学的小夏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
沿途经甲、乙、丙地到达丁地;随后南下经纽约到达华盛顿, 发现沿途自然景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小夏同学沿途观察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分别说明判断的依据,并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从丁地经纽约至华盛顿,体现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 植被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因: 随着纬度降低,热量有所增加。
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57张PPT)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受 _ _ _ _ _热_量_ _差_ _异_ _ 的影响而产生的。 (2 )沿直线A B 反映了陆地环境
_ _从_ _沿_海_ _向_ _内_陆_ _ _ _ 地域分异中,决定这
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_ _ _水_ _分_ _条_件_ _ _ ,该分异规律在_ _ _中_ 纬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南北更替 (纬度变化方向)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东西更替 (经度变化方向)
热量 水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沿直线C D反映了陆地环境 _ _由_ _赤_道_ _到_两_ _极_ _ _ _ 地域分异规律,决定 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 _热_ _量_ _ ,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l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l 分异基础:热量
l 表 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 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 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带荒漠带 (第三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 (第七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五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六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
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第六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五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四站)
大陆西岸自然带由低
_ _从_ _沿_海_ _向_ _内_陆_ _ _ _ 地域分异中,决定这
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_ _ _水_ _分_ _条_件_ _ _ ,该分异规律在_ _ _中_ 纬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 分异规律
南北更替 (纬度变化方向)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东西更替 (经度变化方向)
热量 水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沿直线C D反映了陆地环境 _ _由_ _赤_道_ _到_两_ _极_ _ _ _ 地域分异规律,决定 这一分异规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_ _热_ _量_ _ ,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l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l 分异基础:热量
l 表 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 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 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总结分异规律:
图示
分异规律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要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带荒漠带 (第三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 (第七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五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 (第六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
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第六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五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四站)
大陆西岸自然带由低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人教版必修1)

【方法规律】歌诀法记忆自然带和植被(北半球) 地球腰带雨林做,宽约十度赤道分。 季雨稀树林中草,南北十度到回归。 回归西岸热荒漠,副高信风两主导。 东亚西地亚热带,阔叶硬叶差有因。 温季温海植相同,温陆环绕漠与草。 高纬亚寒针叶树,极圈附近冰洋临。 苔原冰原属寒带,冰雪世界基摩人。
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多少的因素:
2.垂直带谱分布特点:
(1)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 于背风坡。
(2)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3)山地雪线高度与纬度、坡向的关系。
【警示】 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
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垂直 地域分异现象。因此山地自然带发育的复杂程度与该山地所处 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解析】(1)选A,(2)选A。第(1)题,山麓地区的自然
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
高,其海拔越低。第(2)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
度差异,影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热量因素是主要
的。
【互动探究】
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坡
呈现为陆地_自__然__带__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 纬度 海陆
植被 土壤 带状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_太__阳__辐__射__的纬度差异。 (2)形成基础:_热__量__。 (3)分布规律:自然带_东__西__向__延__伸__、__南__北__向__更__替__。 (4)分异表现:低纬、高纬地区分异明显,自然带横穿整个 大陆。
中纬度(40°N~60°N)亚 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 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 (共31张PPT)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你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 子吗?
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 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体现出自然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往 往具有规律性。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高纬度地区
66°34N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
置引起的热量差异 ,同时也受水份条
近引起的水份差异 ,同时也受温度的
度引起的水、热变 化,而导致自然带
件的影响。 在高纬 影响。
的更替、变化。
因
和低纬地区表现得 在中纬地区表现得
明显。
明显。
四、非地带性分异
由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
例1: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例2:我国西北内陆温带荒漠带的绿洲
纬度
热量
不同
差异
景观 差异
(基本因素)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亲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由沿海向内陆 (经度地带性)
南北
方向延伸,东西 方向更替
距海
水分
远近
差异
景观
不同
差异
(基本因素)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降水量 <200mm
荒漠
200—400mm
荒漠草原
400—600mm
草原
各纬度比较,纬度地带分异明显的是高 纬和低纬
干湿地带分异明显的是中纬 各洲比较,纬度地带分异明显的是非洲 干湿地带分异明显的是亚洲。
你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 子吗?
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 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体现出自然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往 往具有规律性。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高纬度地区
66°34N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
置引起的热量差异 ,同时也受水份条
近引起的水份差异 ,同时也受温度的
度引起的水、热变 化,而导致自然带
件的影响。 在高纬 影响。
的更替、变化。
因
和低纬地区表现得 在中纬地区表现得
明显。
明显。
四、非地带性分异
由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
例1: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例2:我国西北内陆温带荒漠带的绿洲
纬度
热量
不同
差异
景观 差异
(基本因素)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亲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由沿海向内陆 (经度地带性)
南北
方向延伸,东西 方向更替
距海
水分
远近
差异
景观
不同
差异
(基本因素)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阿拉善戈壁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降水量 <200mm
荒漠
200—400mm
荒漠草原
400—600mm
草原
各纬度比较,纬度地带分异明显的是高 纬和低纬
干湿地带分异明显的是中纬 各洲比较,纬度地带分异明显的是非洲 干湿地带分异明显的是亚洲。
人教版必修1 地理: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共25张PPT)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00 大陆西岸
热带雨林带
内陆
大陆东岸 00
活动:我们一起去旅行
同学们分为三组,各选一条路线去旅行,看看你们都发现什么 了?
线路1:从非洲的热带雨林地区北上到北极苔原地区
线路2:从太平洋西岸到中亚内陆
洲赤道热带草原
课堂练习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 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 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 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 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 新叶呼之欲出。
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某同学故乡:四川
居住地:新疆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陆地自然带的概念、类型和分布。 2.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能力目标 1.懂得地域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区域差异在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
线路3:登喜马拉雅山
——探讨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线路1:
热带亚荒热漠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 带
热带雨林苔带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热带草原带
线 路 :
2
线路3:
分组讨论探究一:运用所学和地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分布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表现明显 的纬度带
水 赤道到两极的
课堂小结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28张PPT)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北
① ② ③
南
热带草原带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
7.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带、高寒荒漠带
海
口
杭州西溪
日本北海道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陆地地域分异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原因
地 理 位 置
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热量
植被 气候
土壤
水分
自 然 景 观
自 然 带
海拔高度
垂直气候带
自然景观
垂 直 自 然 带
1、变化规律: 2、表现形式:
3、影响因素: 山地海拔 4、形成基础: 水热组合
5、典型地区: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
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热 量 降 水
相对高度
启示
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
人地协调,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练习巩固
1.从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温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规律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变化规律: 2、表现形式: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北
① ② ③
南
热带草原带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带
7.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带、高寒荒漠带
海
口
杭州西溪
日本北海道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陆地地域分异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原因
地 理 位 置
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热量
植被 气候
土壤
水分
自 然 景 观
自 然 带
海拔高度
垂直气候带
自然景观
垂 直 自 然 带
1、变化规律: 2、表现形式:
3、影响因素: 山地海拔 4、形成基础: 水热组合
5、典型地区: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
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热 量 降 水
相对高度
启示
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
人地协调,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练习巩固
1.从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温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规律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变化规律: 2、表现形式: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5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5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4e9fa25022aaea988f0f79.png)
地方地形、地方气候 地面组成物质不同
非地带性现象
(地方性分异规律)
1.东北和华 南的裤子厚度 不同,反映了 区域环境的 ()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性 D.差异性
A地到B地陆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热__量__ B地到C地陆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水__分__ D 地的___垂__直__地__域__分__异___规律比较明显。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A、 热带雨林带
,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2、从赤道沿非洲西海岸向北,自然 带由 A到C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__纬__度___地__带__性_____地域分异规律,它是 以__热___量___为基础的。
C A C
3、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 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 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
严重
6、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
西北内陆地区景观相符合的是(A)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人教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30张PPT)优质课件

度影响
海拔高度引起 的水热状况的 垂直差异
课后活动
1、请你以某一个大洲为例,结合图3-1-2和 图3-1-9,说说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 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以及与 地表热量、水分的关系。
2、请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说明认识地理环 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提示:
比如农业)
异规律 向
向
的纬度范
围
从赤道 东西 南北 高纬度、
到两极 (纬线)(纬线 低纬度
的地域 方向 变化)
分异
方向
从沿海 平行于 垂直于 中纬度
到内陆 海岸方 海岸方
的地域 向
向
分异
垂直地 域分异
从山麓 中纬度 到山顶
形成原因
纬度高低引起 的热量差异, 水分亦有影响
距海远近引起 的水分差异, 也受一定的温
基础:水分差异
举例: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降 水量减少,自然带由森林、草原带逐渐过度为荒 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定义:地表景观(植被、土壤等)随高度发生有 规律的变化。
阅读乞力马扎罗山垂 直自然带,说出从山 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 化,分析形成这种变 化的原因。
热带荒漠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景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原带
学生活动
阅读: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陆地自然带
讨论:1、该地区分布了哪些自然带? 2、比较各个自然带植被、动物的变化,分析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思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的比 较明显,为什么?
海拔高度引起 的水热状况的 垂直差异
课后活动
1、请你以某一个大洲为例,结合图3-1-2和 图3-1-9,说说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 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以及与 地表热量、水分的关系。
2、请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说明认识地理环 境差异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现实意义。(提示:
比如农业)
异规律 向
向
的纬度范
围
从赤道 东西 南北 高纬度、
到两极 (纬线)(纬线 低纬度
的地域 方向 变化)
分异
方向
从沿海 平行于 垂直于 中纬度
到内陆 海岸方 海岸方
的地域 向
向
分异
垂直地 域分异
从山麓 中纬度 到山顶
形成原因
纬度高低引起 的热量差异, 水分亦有影响
距海远近引起 的水分差异, 也受一定的温
基础:水分差异
举例:我国沿北纬40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降 水量减少,自然带由森林、草原带逐渐过度为荒 漠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定义:地表景观(植被、土壤等)随高度发生有 规律的变化。
阅读乞力马扎罗山垂 直自然带,说出从山 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 化,分析形成这种变 化的原因。
热带荒漠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景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寒带苔原原带
学生活动
阅读: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陆地自然带
讨论:1、该地区分布了哪些自然带? 2、比较各个自然带植被、动物的变化,分析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思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的比 较明显,为什么?
人教版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23张PPT)

小试牛刀 D B A
(1)沿直线AB反映了陆地 从沿海向内陆 环境地域差异____________ 的分异,决定这一分异规律 水分 。 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
C
(2)沿直线CD反映了陆地 环境地域差异由赤道到两极 ____________ 的分异,决定这一分异规律 热量 。 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赤 道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带
温 带 草 原 带
温 带 荒 漠 带
②
热带雨林带
水分
三 地域分异规律
1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以热量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 ①成因: ②自然带延伸方向:东西方向 ③自然带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2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以水分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 ①成因: ②自然带延伸方向:南北方向 ③自然带更替方向:东西方向
•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 高。 • ③坡度——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则积雪越多,雪线位置 越低;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就偏高。 • ④季节——同一座山地的雪线,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 雪线下降;夏季气温高,融雪量大,雪线上升。 • ⑤气候变化——随“温室效应”的增强,山地的雪线在上 升,山地冰雪储量减少,农业生态条件日趋恶化。
带你规律、说明产生的主要原因。
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成因: ②自然带延伸方向: 水平方向 ③自然带更替方向: 垂直方向
④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带谱与 从赤道向两极的水平自然带的带谱 ⑤山麓的自然带与 山地所在地的自然带 一致 相似
⑥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 越多、越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量 水分
植被 气候
土壤
陆 地 自 然
带
苔原带
温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混交林和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冰原带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为基础)
B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为基础)
在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因为这里陆地面积广阔。
8844
B D
C A
地带性规律:自然景观按一定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非地带性规律(地形起伏、海陆分布等)
整体性
地貌
大气 地
水
理 环
土壤 境
生物
差异性
从赤道向两极 的地域分异
地 从沿海向内陆
带 的地域分异
性
复
自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杂 性
然
带
地形起伏
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
判断该山地位于我国 的哪一地区( )
C B A
上图是我国北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分析回答:
⑴填出自然带名称:A 温带落叶阔叶,林B带
,
C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⑵A→B→C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由
沿海到
的内陆地域分异,这种分异
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水分
The End
热带雨林景观
苔原景观
30.生活中多数人渴望安稳,希望平平静静走完一生,不愿起起伏伏,波波折折,坚信幸福需要安稳,愉快需要平静。做人还是简单点好,爱就爱,恨就恨,不掩饰,不做作。 97.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97.生活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以前是傻逼的过程。 18.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 4.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 88.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62.我命由我,不由天! 72.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29.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 14.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 55.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 69.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 64.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11.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 58.不摔的惨烈,如何享受涅磐重生的快乐。 68.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7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进时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72.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45.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 9.挫折是弱者的绊脚石,是强者的垫脚石。 16.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5.横跨在你和你的梦想之间的唯一的东西就是奋力拼搏。 10.与天下之忧同忧,该忧则忧,莫杞人忧天;共天下之乐同乐,该乐则乐,乐而忘返。
冰雪 荒漠 草甸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 A.山东 ▪ B.新疆 ▪ C.黑龙江 ▪ D.浙江
右图是我国东部自然带分布略图,分析回答:
⑴填出自然带名称:
A 热带季雨林带 , B 亚热带常绿阔林带, C 温带落叶阔林带 。 ⑵A→B→C自然带的 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 由赤道到 两极 的地域 分异,这种分异规律 是以 热量 为基础的。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
山顶
思考一:在高山地区, 从山麓到山顶是否有地 域分异现象?为什么?
山麓
思考二:在赤道地区有座 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 然带将如何演替?
A
乞
北
南
力
马
积雪冰川带 雪线
扎
高寒荒漠带
罗
山
高寒草甸带
垂
落叶阔叶林带
直
自
常绿阔叶林带
然
热带草原带
带
热带雨林带
珠穆朗玛峰南坡的垂直自然带
5,2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五泄风景区
地理环境:各要素有机的结合成一整体。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
大气
地表水丰富
河流众多 水文
亚热带
生物 常绿阔叶林
流水作用强烈 地貌
山、丘、盆、谷交错
土壤
红壤、黄壤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 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他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 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 境状态的改变 。
—— 牵一发而动全身
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过度砍伐、开 垦、放牧等
植被 破坏
水土流失
土壤贫瘠 生态恶化
沟壑纵横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新疆
浙江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纬度位置 地理 位置 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