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共22页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探讨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58240d952ea551811a68776.png)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探讨【论文关键词】中国足球;培养机制;文化教育【论文摘要】中国足球管理部门在青少年的培养机制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落后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青少年,成年后的竞技能力也必定是落后的。
可以借鉴足球发达国家在青少年培养方面的经验,以我圆提出的三种创新模式为指导,对我国青少年的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创新。
自九十年代开展职业联赛以来,中国足球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在取得一些进步的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我国在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如球员踢假球、黑哨、赌球等,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足球发展的恶瘤。
表面上看来这些问题是…部分教练员、球员和裁判自身的问题,但是深挖根源就不难看出,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的阶段,有很多的环节处在相对薄弱的状态。
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会使我国足球运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也有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对推进全民健身、开展终身体育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有力保障中同足球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迫切需要从足球运动自身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规章和制度。
一、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现状按照《亚洲体育》杂志的说法,中国足球之所以跟日、韩有较大差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才培养不利,在培养的机制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日本和韩国已经从欧洲和南美吸取了大量经验,形成了一套培养足球人才的体系,而中国在这方面还很落后。
首先,中国没有像巴西那样的足球环境,因此需要有人去挖掘具备足球天赋的小球员,但目前还没有做这项工作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在中国,一般只有两种孩子会把足球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一是学业无成而身体素质又比较好的少年,家长觉得去踢球也许是他最好的出路;二是一些“体育世家”的子弟,父母都是体育圈中的人,有一定的关系网。
其次,忽视文化教育是病根。
除了选才有问题外,中国的足球学校与欧洲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并不是在足球方面,而是在文化教育方面。
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
![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40c2026763231126edb11f5.png)
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作者:张婧雯袁诗漫来源:《体育时空》2017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现有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制以及训练理念,分析现行校园足球和俱乐部梯队体制背景下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发展状况,试图寻求合适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后备人才培养方案,为教练员从事的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提出新的见解。
关键词校园足球俱乐部梯队足球后备人才一、校园足球培养模式现状我国现行的校园足球体制专业性不强,专业的足球师资力量匮乏,在足球运动普程度较高地区能够基本保障专业足球教练员驻扎学校,但在足球运动开展欠发达甚至偏远地区,不仅师资力量难以保障,连基本的场地、器材也难以达标,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等多种因素导致校园足球无法做到真正普及开展。
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是从小学、中学、大学,乃至职业队超级联赛时期,都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联赛制度,上学的期间逐级培养个人能力,进行相应等级的比赛积累,升学进入更高一级的竞争中。
但从长期发展的层面上讲,我国现行的校园足球体制和职业足球衔接力度不够,球员在考试升学或踢职业队二者间依然无法平衡。
二、俱乐部梯队培养模式现状该模式主要以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建设、足球学校和各类业余俱乐部为主。
职业俱乐部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考虑,加大梯队的建设力度。
一般由三级梯队、预备队、一线队组成,三级梯队主要是为预备队和一线队储备选拔人才,预备队和一线队为联赛做准备,通过层层向上的选拔形成良性竞争。
有资料显示,中国注册参加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足球人口基数也在不断下降,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的后备人才储备陷入保量不保质的窘境,一些俱乐部采取降低标准的选拔措施,造成了青少年球员质量的下滑。
职业队在青少年的训练中过于强调体能训练和个人技术练习,缺少对抗和比赛,使得球员对训练缺少热情。
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61d03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7.png)
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我国足球的发展中备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培养
模式。
进一步分析我国足球发展阶段下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推动我
国足球的发展。
一、启蒙模式
启蒙模式是我国足球培养模式的起点,主要是通过学校足球、青少年校园足球等活动,为儿童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对足球产生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基本认知
和技能,为后续培养打下基础。
二、集训模式
集训模式是我国足球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主要是通过专业化训练机构、足球学校、体育局等机构专门培养青少年足球选手,使他们能够掌握足球运动的规则和技巧。
同时,
通过赛事、实战演练等活动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和比赛经验。
集训模式强调掌握足球技术的
同时,也将足球技术和战术运用结合起来,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职业化模式
职业化模式是将足球运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消除了业余爱好者的身份状况,
注重对足球选手的专业化培养,包括体能训练、营养保健、心理素质等的提升。
职业化模
式在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方面非常有效,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培养优秀选手,提升我国足
球竞争力。
四、海外培养模式
我国足球和世界足球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海外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培养在外的我国足
球选手,借鉴外国足球先进的管理和训练模式。
同时,海外培养模式还可以帮助我国选手
拓宽国际视野,了解世界足球,提升国际化水平。
浅析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现状及培养对策
![浅析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现状及培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7c1674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7.png)
知识文库 第21期75浅析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现状及培养对策张静静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青少年足球座谈会上曾提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如此匮乏,我们焉能不深刻反省”,指出我国足球人口极少、后备人才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国家足球运动水平无异于“沙滩上建高楼”。
足球作为集体球类项目,它的运动规律和特点决定了需要众多选手共同参与、互相配合,众多球队相互交流、竞争提高,这就决定了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基础在于必须拥有相当大数量的热爱足球、参与足球、具有一定足球技能的足球人口。
1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现状1.1足球普及程度较低导致后备人才数量不足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0年到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2000年至2005年锐减至18万人。
2007年在中国足协及49个地方协会处申办管理的足球学校有50多所,登记的足球俱乐部一共497个,青少年足球注册数量是1.3万余人,拥有职业合同的职业球员1792人,当前这一数据正在进一步减退中。
在中国,平均10万人中才有1名足球运动员,相比之下,邻国日本人口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有60余万在案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
有6000万人口的英格兰,却有6万个业余足球俱乐部,1.3万个学校足球协会,150万足球人口,在人口只有8000万的德国,有足球人口620万,比利时6-18岁的青少年中有23万系统地参加各年龄组的训练和比赛。
可见,足球后备人才短缺已成为国内足球面临的最大难题。
1.2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有待完善青少年足球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一国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我国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事业始终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表现更多的是在实际操作的急功近利思想。
整体发展上重竞技、轻普及,忽略了青少年足球培养任务,在资金紧张,体制落后的现实情况下,青少年足球在基层教学、训练的投入上更是捉襟见肘,很多地方的青少年足球严重萎缩,根本不能满足成年队伍所需的后备力量,使得我国群众足球运动的发展和以此为基础的竞技足球的水平都深受影响。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1ad10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1.png)
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一、前言 (1)二、国内研究综述 (1)三、国外研究综述 (3)结论 (3)参考文献 (4)一、前言我国足球也曾获得过优秀的成绩,我国也一直在探索职业足球的发展模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然而,因为我国管理足球的方式落后,对足球教学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人对足球规律和足球价值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时至今日,我国在足球领域仍然没有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行业监管力不足,足球事业发展滞后。
足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形象,在国内有着大量的球迷,加强足球事业的发展和振兴,既可以丰富国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笔者根据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校园足球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为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校园足球开展提供实际意义。
收集的这些文献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的参考思路。
本文主要对近三年来有关校园足球的文献进行收集、查阅及整理。
自2009年有关发展校园足球的文件颁布,校园足球活动在中华大地上蔚然成风,形成了它独有的教育风景线。
至今,全国有关学者对校园足球的文献探讨已然吃透。
目前关于校园足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足球活动的价值研究、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校园足球的管理体制研究、校园足球的课外训练研究、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研究、校园足球文化研究及区域性的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等几大方面。
二、国内研究综述就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努力推动足球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然而却并没有产生理想的结果,存在着师资不足、场地不完善、缺乏经费等各种情况。
校园足球目前已经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校园足球从最开始当做一种单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展开推广,到今天成为一门课程,反映了校园足球活动应当要实现长效化的运行机制,开可以呈现出更大的活力。
教育部要求在各小学,设立足球课程,因而关于小学校园足球的研究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浅谈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00e52c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7.png)
浅谈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汇报人:日期:•引言•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目录•国内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实证研究:以某地区为例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足球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重要性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挑战探讨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和意义背景与意义探讨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目的分析当前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优势与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与发展策略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02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培养体系与机制组织架构中国足球协会、地方足球协会、学校足球协会等多层次的组织架构,共同负责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培训体系建立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培训体系,包括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竞赛训练等。
选拔机制通过比赛选拔、推荐选拔、选拔赛等多种方式,选拔优秀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包括学校足球、社会俱乐部、体校等多种培养模式。
多元化培养模式注重基础训练竞赛体系完善强调基础技术的训练,注重培养球员的基本功。
建立了完善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为球员提供了丰富的比赛机会。
030201培养模式与特点培养体系不完善目前的培养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够系统、教练水平参差不齐等。
资金投入不足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认知度低社会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认知度相对较低,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03国内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欧洲足球强国模式以西班牙、德国等欧洲足球强国为例,其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特点。
这些国家注重青少年的基础训练,通过专业的足球学校和俱乐部青训体系,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资源。
南美足球模式南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其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以街头足球为基础,通过举办比赛和选拔赛等方式,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青少年球员。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探析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bd1d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1.png)
492023年2月刊(总第118期)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探析张 哲(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南阳473000)摘 要:要想促进中国足球健康发展,就应加大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引进先进训练模式、建立多元训练体系、注重训练方式改革、营造足球文化氛围和提高人力利用效能5个方面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促进我国足球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足球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发展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
尽管我国足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从近20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男子足球运动的表现每况愈下。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是足球发展的后备力量,通过改进青少年足球训练模式,不断完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体系,优化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而促使我国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良好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离不开长期的实践探索。
从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各界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十分关注,各地区都积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经费来支持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发展,这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第一,在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青训体系尽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足球青训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整体训练成绩提高缓慢,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方法不合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缺少参与热情和实战技巧,且参加的国际比赛相对较少。
第二,国家虽然已多次号召创新思维要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中,足球管理部门也颁发了一些文件,但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却没能创新训练模式,教练员也缺乏执行新规定的动力。
大多数教练员仍采用传统的训练模式,使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落后于时代发展,影响了我国足球水平的整体提高。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0de94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e.png)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中国足球的发展一直备受,但与世界足球强国的差距仍然明显。
其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为了提高我国足球水平,必须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
本文将围绕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分析现状、问题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并提出相应建议。
随着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逐渐受到重视。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关于加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旨在加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
然而,政策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足协、体育部门、学校、社会足球机构等培养主体。
其中,足协和体育部门主要负责组织专业培训和竞赛,学校负责基础教育,社会足球机构则着重于特长生培养。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选拔机制不透明、培养内容单一等。
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人才流失严重,培养质量不高,缺乏竞争机制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建立健全选拔机制,增加人才储备。
通过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发掘更多具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同时提高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加强培养质量。
通过加强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提高培养质量。
例如,除了传统的足球技能培训,还可以引入心理学、营养学等课程,全面提升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激发运动员的竞争意识,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升降级制度,促进良性竞争。
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经验丰富,如欧洲足球俱乐部的青训营、英国的足球学院等。
这些培养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强大的师资力量。
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拥有大量的专业教练和导师,能够为运动员提供全面、细致的指导。
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包括学校、俱乐部、区域性足球协会等培养主体,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运动员的需求。
完善的管理机制。
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保证选拔、培养、竞赛等各个环节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
![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a03a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c.png)
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足球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
足球是一项集体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我国足球整体水平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模式,本文将对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分析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和特点,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促进我国足球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足球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足球人才的培养关乎着国家足球事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足球产业的蓬勃发展,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通过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经验和指导,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可以提升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推动中国足球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深入研究我国足球发展阶段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 正文2.1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整体水平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足球一直在不断发展,但与世界强队相比,我们的后备人才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足球事业的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体系比较薄弱。
选拔机制不够科学也是一个问题。
以往,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往往依赖于个别教练的主观认知,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
这导致了一些优秀的后备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培养机会。
对足球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够。
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心理素质对球员的成长至关重要。
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
![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9d9c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1.png)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长期性、系统性、专业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需要注重球员 的全面发展,提高其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足球人才。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提高国家足球水平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国家足球发展的基础,只有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才能提 高国家足球的整体水平。
培养优秀人才
国内外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国内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如重视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完善竞赛体系等,以促进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
03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的现状分析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法规
01
政策少,缺乏系统性和连贯
根据球员年龄、能力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培 养计划,充分挖掘每个球员的潜力。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标题: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者:张三
THANK YOU.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收集国内外相 关资料和数据,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0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指为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科 学、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的足球人才的过程。
早期选拔与培养
越来越多的足球俱乐部和组织开始关注早期选拔 和培养,从小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和技能,为 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国际化交流与学习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足球 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引进国际优秀的教练 和训练理念,提高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水平。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d689a9f705cc1755270958.png)
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研究作者:曾艺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第04期【摘要】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本文通过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并借鉴西方足球发达国家和日韩等国家的先进经验,认为我国应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一、当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目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俱乐部梯队,二是足球学校。
但这两条渠道均面临严峻的形势。
1.足球学校的现状。
足球学校的大量涌现,曾一度为我国职业化联赛输送了大量的足球专业人才,为青少年的后备人才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以市场化运作的足球学校由于种种弊端而大量倒闭,鼎盛时期的500多所足球学校到目前为止仅仅剩下不到1/10,足球人口也出现了大面积的滑坡。
造成目前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办学资质不达标。
足校属于民办职业技能学校,教育部只负责全国民办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具体审批考核管理工作由各地区的教育局负责。
由于主管部门对足球学校的出现缺乏必要的预见性,没有在立法上进行规范。
同时,各地区普遍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在申办的过程中审批不严,致使一些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条件不达标的足校也能轻易通过审批。
(2)忽视文化课的学习。
与“以教为主,以体为辅”的学校体育教育制度相比,足球学校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即“以体为主,以教为辅”,而且由于没有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和评价标准,导致足校出现了淡化思想教育、忽视文化学习等许多不良现象,甚至在相当一部分足校内,文化教育淡化为可有可无的形式。
学生一旦不能进入职业队,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在面临第二次职业选择时,就会出现无法与后继教育衔接,或无法胜任社会工作等不良局面。
很多家长不愿承受如此大的风险,致使足校生源减少。
(3)收费过高。
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规定政府主管部门有权审计民办学校内部财务运作,但由于足球学校收费缺乏明确的标准,而且教育部对学校乱收费的现象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于是有的足球学校便肆无忌惮,像名噪一时的广东标达足球学校向每个学生收取了15万储备金,从1997年开学之日起就没有过正常的教学秩序,1999年3月学校股东将储备金转移,各方竟毫不知情。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探讨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3e20b2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3.png)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探讨足球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足球事业进展有直接影响。
青少年作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育的主流群体,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体育功底之外,也应考量家庭因素对他们的影响。
虽说,近年二胎政策已经全面放开,但青少年数量仍相对较少,优质人才更是如此。
这一状况限制了后备人才培育。
体育工要了解影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育的家庭因素,提出详细改善策略和方法,鼓舞青少年参加到专业足球训练中来,改善我们国家产前在足球训练及进展中面临的逆境,在世界杯中争得一席之地。
1.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系分析近年,足球管理体制发生了相应变革,各地区纷纷参加到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和实体化足球协会组建工作中,从以往足球竞赛和管理体制中跳脱出来,而以俱乐部为主的竞赛和训练管理体制则备受青睐。
同时,原来的体育委员会系统中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主的足球后备力气培育体制也与之前有所不同,详细体现在四个方面:职业俱乐部U-21岁、U-19岁、U-17岁三级后备梯队以及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训练体制;省级、解放军、行业体育协会全运会代表队和市级城运会代表队训练体制;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
现如今,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系渐渐以市场为依托,不仅有国家主办的青少年业余训练,也包含企业、集体、个人主办和参加的业余足球训练形式等。
例如,足球学校、业余足球俱乐部、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梯队等[1]。
2.影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育的家庭因素2.1家长观念制约在足球后备人才培育过程中,许多球员家长常基于自身需求及家庭状况对子女进行教育,使其对足球训练存在错误认知。
部分青少年参与专业足球训练的缘由是对常规文化课程学习失去爱好,通过足球训练实现自我约束;或因家长自身痴迷爱好足球、从事体育工作等,将自己的幻想寄予到孩子身上,仅凭自己的意愿规划青少年的将来,很少考量其是否真正喜爱足球这项运动。
虽说,家长很关注青少年球员教育,但却忽视了生活细节方面的教育。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c1af442b160b4e767fcfa2.png)
摘 要 : 用文 献 资 料 和 专 家 访 谈 等研 究方 法 , 我 罔足 球 后 备 人 才 培 养体 采进 行 了研 究 整 理 ; 结合 足 球 强 国 德 一 的足 球 采 对 并 后备 人 才培 养体 制 进 行 比较 分 析 , 出现 阶 段 我 国青 少 年 足 球 培 养 模式 所存 在 的 问题 , 对 这 些 问题 , 出 符合 武 一 目情 的 指 针 提 构 建 青 少 年 足 球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 建议 , 中 罔足 球 后备 人 才 培 养 模 式提 供 参 考性 的 理论 依 据 。 为
分 析 1 两国足球 后备 人才培 养体 系的 比较 分析 1 现今 ,我 国足球 的培 养模式 主要 分 为阶梯 式 ( 图 1所 如
被教练 员赏识 , 在比赛中有 出色的表现脱 颖而出远 远比考入一所 大学要难很多 , 所需要投入 的资金也远远大于学 习的投入。而作 为一 名职业球员如果只能在二三流的球赛 中出现 , 也就失去 了付
1 3 两 国 足 球 教 练 员 培 训 制 度 的 比较 分 析 .
示 ) 92 。1 9 年国家体 委对足球运动进行 了大规模的体 制改革 , 建 立 了以地域划分 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 开展了种类繁多的联 赛。 极 大地丰富 了我 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 采用基层学校一 业余体校 省 市专业足球 队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 的单一模式 。全国 4 5 家职业俱乐部 中有 2 6家 ( 占总数 5 % ) 7 俱乐部 , 构建 了相对完
21 0 2年 ( 2卷 ) 2 第 第 0期
体 育人文社会学
对 我 国青 少 年足 球 后 备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研 究
杜娜 ’殷 瑞 。 商 文 华 1华 中师 范 大学 体 育学 院 湖北 武 汉 4 0 7 ; . 北 科 技 学 院体 育 学 院 湖 北 成 宁 4 7 0 3 0 9 2湖 3 0 0】
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
![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850ac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2.png)
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分析李国强2009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在全国中小学校里,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中国足球改革的总体方案的通知(校园足球逐步完善)。
我国校园足球从2009年的起步到2015年的“成长期”,再到现如今的日趋完善,虽然踢足球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多,但与其他国家足球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各个级别的国家队可供筛选的人才数量有限,只有真正把校园足球培养的质量提上来中国足球的水平才会上升,我国校园足球的路任重而道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中国校园足球的现如今的开展问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我国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韩国和日本的校园足球培养体系2.1.1 韩国培养体系韩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体系:一是学校体系;二是各年龄阶段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体系;三是足球学校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每一个层级都有自己的足球联盟,每个联盟都有完善的训练与竞赛体系。
这是韩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主体。
韩国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是以学校足球为主、结合职业俱乐部和各种业余俱乐部的综合培养体系。
韩国足球运动员主要从校园内培养,而且在招生选材、文化学习、训练比赛、进入职业队等方面都有成系统的制度安排。
长期的学校培养不仅提高了韩国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他们对足球的认识、理解与创造能力,也培育了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团队精神。
2.1.2 日本培养体系日本足球发展与后备力量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足球俱乐部训练中心培养系统,二是学校足球培养系统,三是职业足球俱乐部青少年培养系统。
学校足球培养系统,由四个纵向系统构成,分别是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学校联协组成的足球发展与人才培养体系。
由日本足协属下的日本各级学校足球联盟具体负责管理。
试谈对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试谈对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32583549649b6649d74798.png)
试谈对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作者:陈肯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13期陈肯(汕头大学体育部广东汕头 515063)摘要:足球,因其竞技性、集体性,而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
万事以人为本,足球运动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关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培养人才,才能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该文分析中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阐述足球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该研究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以此达到改善中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目标,实现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发展目标,推动中国足球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国足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230-01竞技体育中,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样的,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也需要重视后备人才的发展。
足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是我国足球运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1 我国现有的足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有过几次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主要有足球学校模式、职业或是业余俱乐部模式及各高校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这几种培养模式。
在一定的时期,这些模式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足球项目与其它体育项目之间、各培训俱乐部之间,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利益成为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追求。
我国的足球运动后备人才的管理与不足导致足球运动发展的滞后,足球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迫在眉睫。
2 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问题2.1 以成绩为目的,忽略了体育的含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现存的各种模式中都存在着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为获得更好的竞技成绩而忽视了体育运动本身的精神与足球运动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含义[1]。
这些年来,这种一味追求利益的方式也确实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员,对我国足球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把握成长规律,提高训练水平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把握成长规律,提高训练水平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5daaf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d.png)
PHYSICAL OBSERVATION体育观察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02-(2021)-01-115-2-LXY把握成长规律,提高训练水平: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苏艺1苏苗2(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衡阳421000)摘要:青少年训练质量决定了其成年后的足球竞技水平,落后的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及训练内容都会影响到日后的足球生涯,因此在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应紧紧把握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不断提高训练水平。
基于此,本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首先分析了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然后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进行分析,对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概述,如专业足校、职业梯队、校园足球等,重点探究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旨在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高效培养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1、引言当前,我国职业足球发展仍处于低谷,虽然经历了大的投入,不论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有所付岀,但是由于不规范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加上各地区、各部门对于足球发展理念的深入研究不重视,没有依据我国国情、人民体质、传统文化素养等挖掘适合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模式,导致与国际先进足球国家差距较大”基于此现状,从2002年到现在,都在足球工作相关会议上,提岀要改革,加大青训投入,但是从职业比赛的成绩上看,收效甚微,在足球运动参与量上有所增加,也给以后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打下一定基础”现阶段,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较多,主要包含足球学校、职业梯队、校园足球等,但是在实际的训练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为探寻其中存在的原因,并为构建“把握成长规律,提高训练水平”为基础理念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培训模式奠定实践反思”2、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的理论概念2.1、概念及内涵针对青少年开展的足球训练理主要指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当前我国足球发展的基础、大环境等,由教练员对各种训练因素进行分析后,提岀的适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足球训练模式,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技战术、智力、德育水平等综合分析,提岀有指导意义的足球训练模式”2.2、生理基础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理等迅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身体素质会在这一时期快速成长,如,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由于不同身体素质的青少年,其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所能够反映岀的生理特征也是不同的,因此对于训练计划制定的教练员来说,应把握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不断提升自身的训练质量”3、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分析以我国足球体制改革为节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重点对足球改革前、后两个阶段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如下:3.1、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前培养模式从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历史中看,如在1992年前,主要以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前为节点,是以各个地区的业余体校为基础,在体育委员管理系统下开展的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培养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覆盖面广、普及性高,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层层衔接,形成基于业余训练为基础模式的三级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也被后人称之为“金字塔”模式,从“金字塔”的基础结构看,从下至上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最上层,其中底层主要包含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和基层代表,此类群体主要是扩充足球训练参与数量;中间层次主要指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或者运动管理学校等,他们重点是培养有技术特色、专业性稍强的青少年足球人群,为培养青少年为专业足球运动员做准备;最上层则主要为各省市、国家的代表队,参与统一组织的正规足球比赛”此类模式的应用,带动了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深入改革,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金字塔”式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也暴露岀较多问题,如足球专业人才转化率低,培训模式构建渠道不通畅等”基于此背景,现代青少年足球训练培训体系逐渐搭建起来”3.2、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培养模式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冲击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也逐渐的走向了社会化和商业化,各种培训机构的岀现,使得职业化与社会化的作用明显,国家与社会资本团队共建成为主流模式,走向以职业俱乐部、校园为主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一时间,众多的足球学校成立,同时校园足球发展理念逐步成型,并于2008年在全国推行”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以校园足球、职业梯队、足球学校等模式展开”4、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模式分析4.1、足球学校足球学校的发展基础大都源自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业余体校,在我国足球走向职业化的前后,“足球热”持续升温,青少年对足球的热爱程度逐步加大,加上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变化,业余体校作者简介:苏艺(1999-),男,汉族,湖南衡阳人,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苏苗(1972-),男,汉族,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文体用品与科技总第458期2021年1月(上体育观察|PHYSICAL OBSERVATION逐步进行改革,也经过多次改名,最终生成“足球学校”或者“足球俱乐部”,大都以社会办为主,少数为国家和社会联合办”从模式的开展上看,主要以开展有偿的足球训练及培训为主,不仅解决了当前职业化初期各个俱乐部所面临的人才供应不足的局面,同时也解决了训练经费的开支缺口,但随着我国足球环境、足球事业的发展进入低潮期,导致此类训练模式所带有的弊端日益凸显,参与青少年足球比赛的人数急剧下降,同时足校的数量也岀现滑坡式减少”从原因上看,主要是由于此类足球学校的训练模式过多的看重青少年的日常训练技术水平,忽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导致文化素质与训练质量之间的关系脱离,同时高额的训练费用,也让部分家长望而却步,难以支撑;其次,由于足球学校的创办一般是按照社会资本进行投入的,因此在实际的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过分追求短期利益;最后,由于青少年足球训练之初,岀现了较多谎报年龄的行为,导致在实际的训练或者比赛中,容易岀现以大打小的现象,不仅违背了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导致青少年足球选材的标准发生较大的变化”4.2、职业俱乐部梯队中国足球进入“中超”时代后,足协管理人员也意识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缺口的问题,因此规定每一支中超球队都必须有三支后备梯队,且要按照足协的统一组织和规定开展比赛活动”在俱乐部梯队的建设中,主要呈现岀职业一队、二队、三队为主”对于低年龄段的青少年,一般在参与足球训练的过程中,主要依托于足校、职业梯队、挂牌学校和相关的网点培训机构等”虽然当前职业俱乐部也对后备梯队的训练系统化进行关注,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更加注重青少年足球训练核心素养的养成,但是由于运动年龄、选拔机制等存在差异,因此导致职业俱乐部梯队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机制不健全,选拔标准不统一,导致在实际的选拔过程中,青少年的足球水平差异明显;其次,各级梯队的青少年年龄岀现断层,数量岀现不足的现象;最后,虽然职业俱乐部在青少年的足球运动技能的培养上有很大的优势,训练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关注度较低,日常培训与学习的机会较少”4.3、校园足球校园足球的发展,打开了我国青少年训练后备人才储备的开放“大门”,不仅使得我国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增加,同时其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全面展开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青少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将“体教结合”校园足球理念进行了有力的传播,是实现我国足球教学改革的助推剂”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加上社会投资的力度不足,导致校园足球开展的过程中,岀现缺乏运动场地、校园足球开展经费不足、训练的规范化有待提高、专业足球教练员有待充实等问题”5、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5.1、遵循成长规律,多方协同,夯实足球发展根基通过借鉴各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模式发展看,要首先依据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现状为依据,同时依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心理特征为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目标性可靠的足球训练后备人才模式,培养学生能够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足球文化,让足球产生更多的吸引力”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协助、共同作用,例如,教育与体育管理部门应在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中,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作为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大力支持机构,这样才能够借助行政的手段,减少青少年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岀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相关各方的共同建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训练实施计划,并能够在训练模式的开发中,共同协调、联合开展,针对目前训练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共同探讨,找岀最佳解决方案”此外,作为体育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应与社会投资力量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资金支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教育支持等各方面进行多方协同管理,不断为夯实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方案奠定坚实基础”5.2、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建立流通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在大力开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要将足球训练纳入到日常体育教学中,在有规划的校园足球发展环境中,不断的创造有利校园足球教学和训练环境,融合新的青少年足球训练思维,吸引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中,并让青少年形成热爱体育、积极参与的良好足球运动参与习惯”同时要构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首先,可优化校际足球管理机制,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足球交流”校间分区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的建立,不仅加强了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精彩程度,同时能够让不同学校的学生能够互相了解彼此学校的足球教学理念,加强校际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学习机会”通过教学实践,得岀可在本地区按照地域进行分区比赛,如按照当地区校园地理位置的布局与分类,可设置东西赛区、南北赛区,并通过循环赛制的方式,进行赛区间的决赛,然后由上级校园足球管理部门给予统一协调配置;其次,建立分组竞赛机制”为体现竞技体育的公正性,竞赛制度也是校园足球活动体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按照当前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教学与训练氛围”同时,可参照不同水平的参赛队伍,进行分组竞技,这样才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体现分组校园足球活动的公平性;此外,应按照上年度的校园足球活动管理项目得分,划分岀水平较高组和水平较低组,分组进行竞赛活动,在最终的竞赛活动得分及名次的公布上,应弱化成绩,多以鼓励为主,如可多设置激励奖项”除此之外,要加强青少年文化教育,本着“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思想和理念,坚持走“体教结合”的教育教学之路,将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可走岀“专业教练+学校”的合作模式,如当前的“中国足球小将”,则是由知名足球评论员与知名高校之间合作背景下成立的,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还能够推动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可持续发展”6、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的储备相对薄弱,因此如何搭建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足球人才后备培养方案成为当前中国足球事业核心问题,也是提高足球水平,加快足球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就青少年足球训练后备人才培养为主线,对其培养的历史模式进行阐述,并提岀相关创新培养模式,期望能够给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参考文献:[1]赖志斌.略论校园足球视域下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4).[2]杜威.韩、日及欧美足球发达国家青少年足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部皮革,2018,40(22).吩文体用品与科技kJ总第458期2021年1月(上)。
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4cbe3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3.png)
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高峰【摘要】中国各级各类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和现行的青少年足球竞赛、训练体制在诸多方面出现了不合理、不规范、无秩序的现象,制约了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外国足球人才培养发展经验,寻求一种新型的适应中国国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当前中国足球发展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期刊名称】《湖北体育科技》【年(卷),期】2013(032)007【总页数】4页(P659-662)【关键词】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作者】高峰【作者单位】湖北省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3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青少年足球学校、青少年业余足球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及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方面的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竞赛、训练体制的弊端,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并对构建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
1 我国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现状我国职业化足球改革,没能将后备人才培养,及时纳入到俱乐部运营的中心位置。
大多数职业足球俱乐部仍然主要依靠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体育院校等培养和选拔体系。
这一状况严重违背了足球后备人才以职业俱乐部培养为主的原则。
另外,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除了职业联赛以外,其他的市场活动几乎为零。
作为商业机构的俱乐部,似乎忘却了市场的培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失去了依托和统一规划、动作的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也只能是无所适从。
1992年国家体委对足球进行了体制改革,中国建立了职业足球俱乐部,我国足球开始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足球俱乐部梯队、民办足球学校和业余俱乐部应运而生,丰富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采用基层学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足球队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单一渠道。
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主要途径有: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足球学校、业余俱乐部;中小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浅谈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